新课标指导下的英语语法教学策略探究
- 格式:pdf
- 大小:1.66 MB
- 文档页数:1
英语新课标学习策略学习英语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过程,新课标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语言知识,还要具备有效的学习策略。
以下是一些有助于提高英语新课标学习效果的策略:1. 目标设定:明确学习目标,设定短期和长期的学习计划。
例如,短期目标可能是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长期目标可能是通过英语水平考试。
2. 主动学习: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主动提问,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
主动学习有助于加深理解和记忆。
3. 多渠道输入:利用多种资源学习英语,如英语书籍、电影、音乐、播客和网络资源等,这有助于提高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
4. 词汇积累:词汇是语言学习的基础。
通过阅读、记忆和使用新词汇,不断扩大词汇量。
5. 语法理解:语法是语言的框架。
通过练习和应用,理解并掌握英语语法规则。
6. 听力训练:通过听英语歌曲、观看英语电影、收听英语广播等方式,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7. 口语实践:与他人用英语交流,参加英语角或在线语言交换,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8. 写作练习:通过写作练习,如日记、信件、文章等,锻炼英语写作技巧。
9. 阅读理解:阅读不同类型的英文材料,提高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10. 定期复习:定期复习所学内容,巩固记忆,避免遗忘。
11. 使用技术工具:利用手机应用、在线课程和学习软件等技术工具辅助学习。
12. 自我评估:通过模拟考试、自我测试等方式,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13. 时间管理: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确保有足够的时间复习和练习。
14. 保持积极态度:保持对学习英语的热情和兴趣,积极面对学习中的困难和挑战。
15. 寻求帮助:在遇到难题时,及时向老师、同学或在线资源寻求帮助。
通过这些学习策略,学生可以更有效地掌握英语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满足新课标的要求。
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策略的探究长期以来,教育界对于英语语法教学都莫衷一是,人们对于英语语法教学是否应该出现在初中课堂上这一观点议论纷纷,各持自己的观点。
尤其是,近几年,人们对于语言的交流作用给予了足够重视,使很多老师感觉到语言的交际作用更重要,并围绕这一特点对教学进行调整,引出了一个新的英语教学视角——交际法。
随之而来的,出现了一种“淡化语法”的教学倾向。
那么语法是不是就真的不重要了呢? 我想语法是语言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我们不可以完全的否定某一种教学方法,相反的,我们应该将新旧方法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为英语教学提供帮助。
那么本文我们的重点就是探究语法教学在英语课堂中的几点教学测学。
一、语法的重要性。
1. 语言的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
英语也是由这三个要素组成的,而且缺一不可。
语言学家Wikins有句名言:没有语法只能传达很少的信息。
因为词汇只是一个个孤立的组成部分,没有语法的词汇就如没有没有树干和树枝的树叶,只是一片零散的叶子。
语法规则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言得以成为语言的重要条件。
在任何语言中,语法都是交际得以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它维系着语言的组成,所以正确的把握语法能够促进交际能力的提高。
没有语法的语言交流是残缺不全的,缺乏足够的语法知识,学习者即使掌握足够多的单词和短语,也无法准确用英语表达自己,与说英语的本土人进行有效的交流。
我们应该重视语言的交际作用,可是没有语法的的词汇,也只能说无用武之地了。
因此语法是占有很重要的一席之地。
2. 非母语学习的重要途径。
我们是在听,看已经模仿的过程习得母语的,母语的学习者有着良好的语言环境。
而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太过缺乏这种语言环境,导致学生对母语与英语的差异体会的不深,造成学习误区。
这个时候,语法就会发挥重要的作用。
语法的学习为学生自学语言提供了捷径。
让学生系统的掌握英语的语言结构。
比如:中国人会说,我昨天在图书馆看到了你。
而英语的顺序是我看到了你在图书馆昨天。
新课标下的小学英语语法策略研究摘要:新课标下的小学英语教育改革在语法教学方面也有着重要的变革。
语法作为语言学习的基础,对于学生的语言运用和沟通能力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新课标要求小学英语语法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培养,并通过培养学生的语感、语境懂得语法的运用,促进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的整体发展。
本文将探讨新课标下的小学英语语法策略,能够更好地辅助学生运用语法知识,并提升学生在语言表达上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新课标教学语法策略研究(一)语法教学的重要性语法作为语言学习的基础,对于学生的语言运用和沟通能力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学习语法规则和结构,学生能够更准确、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并理解他人所传达的信息,语法教学在小学英语教育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通过科学的语法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语法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的全面发展。
1.语法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掌握语言的形式和结构。
语法规则是语言的组织框架,通过学习语法,学生能够了解单词、词组和句子的构成规律,从而能够正确地组织和运用这些语言元素。
掌握语法规则有助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准确的语言交流,避免产生歧义和误解。
2.语法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
通过学习语法,学生能够理解和分析句子的结构,识别出句子中的主谓宾成分、修饰语等,进而理解句子的意思。
对于阅读理解和听力理解能力的提升,掌握语法知识是至关重要的。
3.语法教学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语法知识是写作的基础,它能够帮助学生构建句子和段落,使写作更具有逻辑性和结构性。
掌握语法规则能够使学生写出更准确、更流畅的英语作文,提升写作的质量和效果。
4.语法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语法规则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理解和运用规则,这要求学生进行逻辑推理和创造性思维。
通过语法教学的训练,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语言思维能力,为以后更高层次的语言学习和应用奠定基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倡导以语言运用为导向的语法教学,要求教师围绕主题情境和不同类型的语篇设计不同层次融合语言、思维和文化的教学活动,指导学生在主题意义探究的过程中获取、操练及运用语法知识,提升语法运用能力,发展其核心素养。
在教学中,教师以主题意义为引领,通过情境创设、主题探究、内容阐述、写作输出等方式,引导学生聚焦语法学习、掌握语法形式、探究语法意义、使用语法功能,使其在理解、实践、创新迁移等一系列学习活动中,获取、练习、使用语法,旨在提高学生在情境中准确使用语法的能力,进而提高语法教学的质量。
一、基于主题,创设情境英语学习活动观下的语法学习,倡导学生在主题意义的引领下感知语法形式,理解语法意义。
语篇为语法学习提供了内容载体,语篇的主题则为语法学习提供了范围和语境,使得语法学习融汇在语篇主题语境中,让学生在理解语篇的过程中领悟语法知识所赋予的意义和功能。
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创设主题情境,引导学生在语篇中获取对语法知识的初步理解,增强学生对语法知识的关注度和敏感度。
如,译林版高中英语M1Unit 1中reading 教学中,首先,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播放了有关英国校园生活的视频,以引出文章的主题,为学生了解英国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激活其背景知识奠定基础。
接着,教师结合视频内容,对语篇内容进行改编,运用定语从句将语篇的核心内容呈现出来,让学生高密度地感受定语从句所具有的意义和功能:(1)Let ’s watch a movie which isrelated to campus life in the UK and sum⁃marize their main contents.(2)Miss Burke was the teach⁃er who taught us English literature.(3)I was glad that all my classmates enjoyed the cake that I made.(4)David was one of the most helpful students that we ever had.(5)Most of the students that he taught have become his friends.这些句子,引起学生对限定性定语从句的关注。
课堂内外·高中教研新课程下的高中英语教学策略研究王阳(北京市第五十中学,北京东城100000)摘要:新课程要求现代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根本开展各类教学活动,学生才是教学的核心。
在新课程理念影响下,高中英语以往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都需要进行相应的优化调整,教学改革已成必然之势。
本文以高中英语教学为切入点,在简单分析了当前高中英语教学普遍问题的基础上,就高中英语如何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优化创新教学策略展开研究。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英语;教学策略参考文献:[1]刘顺仪.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英语教学策略研究[J].校园英语,2019(09):132.[2]王桥利.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语的教学研究[J].考试周刊,2018(03):107.英语作为高考必考的主要科目之一,其教学质量一直都是教师、家长、学生,乃至于社会密切关注的事情。
为了确保改革后的高中英语教学策略可以满足新时期的教学要求,对学生的英语思维和英语素质进行有效的培养,高中英语教学策略的创新不仅要同传统教学策略区分开来,更要根据新课程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定教学策略。
一、新课标下高中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首先,在当前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大部分英语老师采用的仍旧是传统教学模式,以考试内容为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仍旧是以满足考试需求为主,新课改并未得到切实的推行。
其次,在当前高中英语课堂中,大部分英语教师在和学生交流时,都是以汉语为主,很少会采用全英语教学,这种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听力,也无法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二、新课程下高中英语教学的改革策略(一)改进教学理念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当用科学的理念培养学生,使其形成英语思维模式。
以高中英语中的语法教学为例,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英语语法知识时,要让学生能够活学活用。
在学习虚拟语气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知识,学会知识的应用场景。
对英语教学来讲,采用此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有所提升,还可以建立起严谨的英语思维模式。
试论新课标背景下英语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靖宇县实验小学新课标英语教学大纲是全国各地的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和教学指南,为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英语能力提供了框架和具体要求。
教学大纲的实施需要贯彻落实整体性原则,以提高英语教学的思维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整体教学,加强对整体教学模式的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英语教育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而在教学方法上,如何进行整体化的教学呢?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以及整体教学方法已成为新课改背景下英语教学的重要方向。
本篇文章探讨了新课标下的英语大单元整体教学方法,旨在通过研究该方法的具体实践,能够更好地促进英语教学的现代化和全面化。
关键词:教学方法;英语教学;新课标;整体教学一、前言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应当认识到英语教学中问题的存在,并应当以更加全面和科学的视角来解决这些问题。
新课标将整体性表达为标准之一,也就是说,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能力训练。
因此,整体教学方法被赋予了更高的意义。
本文旨在基于新课标下的英语教学大单元,介绍整体教学方法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并结合案例分析,证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种方法的可取之处。
二、新课标下的英语教学大单元由于英语学科涉及范围广泛,在新课标下要求教师优化教学模式,以适应新形势下的英语教学工作,因此,新课标建立了本科目学习的指导思想,即将大单元教学法作为核心教学方式,从课程内容来增强整体性,使其更加科学、高效并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英语教学大单元是指教材中同一单元比较完整、主题比较集中的内容区域。
例如,针对人与自然这一主题,可以采用“Let’s save the elephants”、“Save the sharks”等不同的话题内容实现多方面的学习和综合训练。
具体来说,教材中设定多学科交叉关系,以尝试实现多层面知识交流,同时互相借鉴,加强知识系统化和综合性。
基于这个理念,英语教育环节需要加强自身成长并与其他学科内部相连,其中一个明显的改变就是语法知识的最大限度问题。
英语新课标如何教学英语新课标强调了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包括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
以下是一些基于新课标的教学方法:1. 整合语言知识与技能:新课标提倡将语言知识(如词汇、语法)与语言技能(如听、说、读、写)结合起来教学,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所学知识。
2. 创设真实语境:通过模拟真实生活场景,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使用英语,提高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
3. 注重学生主体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
4.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通过介绍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5. 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利用视频、音频、网络等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6. 任务型教学法:设计具体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语言,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7. 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兴趣,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材料和活动,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8. 培养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思考和质疑,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9. 使用评价促进学习:通过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10. 终身学习理念的灌输:教育学生认识到学习英语是一个终身的过程,鼓励他们持续学习和自我提升。
11.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信息技术,如在线学习平台、移动应用等,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和便捷的学习方式。
12. 强化学习策略指导:教授学生有效的学习策略,如记忆技巧、笔记方法等,帮助他们更高效地学习。
通过这些方法,教师可以更好地适应英语新课标的要求,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全面提升英语能力。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探究摘要从近年来使用英语教材的情况来看,多数高中教师明显存在轻视语法教学的现象。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不断的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解决现阶段语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究英语语法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英语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某些教师过于重视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忽视对语法的教学,这样容易致使学生能够开口说英语了,并且对学过、用过的句子说的很流利,但是一旦句型发生变化,就难以表达出来了,说出来的话漏洞百出,导致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以及变通能力特别差。
一、现阶段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过分淡化英语语法教学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不断渗透下,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淡化语法,觉得语法教学是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的。
教师们大多在课堂上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为学生创造语言表达机会,促进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但是基础知识的不牢固,容易造成其使用不得体,无法更为准确的进行语言表达和交流。
尤其是书面表达能力,存在着更为严重的问题,语法乱用,语句不连贯。
(二)语法讲解过于格式化一些教师常常把固定的规则、用法、规律等直接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记忆这些规则、用法,从而造成学生形成固定的、狭隘的思维方式,对没见过的不一样的形式就会感到陌生并认为都是错误的。
教师在教学中尤其注重对语法知识点的透彻讲解,同时还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致使学生们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只是单纯的记住了每一条语法知识,完全不能够实际的运用。
(三)语法教学被置于孤立的境地目前,很多高中教师还没有完全转变观念,仍然采用以往的教学方式,人为的把英语语法教学与英语其他方面的教学分割开来,简单的认为语法就是语法,就是将固定的、常见的规则和用法告诉给学生,而词法之类的则是另一方面的内容。
然而,这样分开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不仅要花费大量时间学习语法,还要运用大量精力学习词法。
二、当前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有效策略探究(一)注重系统化语法知识语法是一个系统,语法知识是对英语语言知识的一种系统性的描述。
新课标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策略分析摘要:本文以新课标为背景,分析了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策略,探讨了如何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采用创新的教学策略激发小学生英语学习热情并提升其技能。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教学策略引言: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英语在国际交流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我国对英语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新课标的颁布实施,为我国小学英语教学提供了新的指导思想。
新版教学标准强调,我国小学英语教育应以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为核心目标,关注学生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以及文化意识的全面发展。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能力。
本文将对新课标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策略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小学英语教学提供参考。
一、新课标下小学英语教学现状新课标下的小学英语教学在取得成果的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教师在教学观念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新课标下的英语教学要求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教育者,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
在这个过程中,部分教师虽然在理念上接受了新课标的要求,但在实际教学行动中却未能充分体现新课标的精神。
同时,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依赖教科书,忽视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其次,课堂互动和教学方法方面,新课标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强调师生互动和合作学习。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在课堂组织、提问策略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导致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学生参与度不高。
此外,尽管新的教学方法不断涌现,但在实际应用中,一些教师由于种种原因,对新方法的怀疑和观望态度较为明显。
最后,在学习英语时,许多学生倾向于过分关注语法和词汇知识,却对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视而不见。
这种现象主要源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以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侧重于知识点的解析【1】。
此外,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口语表达和听力能力也普遍较弱,这与课堂教学中缺乏足够的语言输入和输出实践有关。
二、新课标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方法(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在新课标指导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兴趣,培育语言技能,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教学探讨·
153
新课标指导下的英语语法教学策略探究
河北省深州中学 孙汉臣
【摘要】时代在进步,教育理念在革新,我们的教学方法也应该随之做出相应的改动.然而即使是注重文化交流、以交际为目的的今天,学好语法依然是非常重要的.语法是提高语言准确度的保证,是全面运用一种语言的基础,只有将语法教学和语言的交际功能相结合,将语法教学明确化、系统化、实用化,才能实现英语教学的全面成功. 【关键词】英语教学 课程标准 语法 交际 规律
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改变英语教学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讲解的方法, 要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这就是强调教师要创设英语环境, 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运用英语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体验、感知等方式学习英语。
同时,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观察、发现和归纳等方式掌握英语的语法规律, 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并加深对英语知识的理解。
然而,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深化, 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涌现,传统的语法教学改革却举步维艰。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更新教学观念,正确领会新课标关于语法教学改革的精神,不断创新,使语法教学同听、说、读、写等技能训练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1. 逐步渗透法
有些语法不需要特别地去讲,教师只要教给学生语法规则就行。
教师要做的就是为学生提供使用语法规则的机会。
例如,教师在教英语时态和语态时, 首先要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语法规律,如和各种时态连用的时间状语。
其次,要帮助学生掌握构成时态和语态的规则动词和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过去分词、现在分词、动词第三人称单数形式。
学生只要记住了时态和语态的基本定义、基本形式和标志,再辅之以大量的相关练习,就能随心所欲地运用相关的语法了。
2. 在有意义的环境中进行语法教学
很多研究者和一线教师都提出要将语法教学置于有意义的语境中。
根据课堂教学组织的几个主要环节———课堂导入、具体语法项目的呈现、语法要点的处理及语法的专项练习等,笔者简单探讨一下如何在这些具体环节中将有意义的环境引入课堂。
在很多课堂上,具体语法项目的呈现直接通过教师的导入来完成,但这样做的效果不会太好。
“意识培养法语法教学”就强调通过选取英语报纸、杂志上的一些包含该语法项目的真实语言材料(其内容最好能够与导入阶段的内容相关),可以是报道、故事、笑话等,然后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可以设计一些阅读任务),并标出该语法项目的具体实例。
“整体听写法”主张通过完整地听写一篇包含有某一语法项目的文章或故事等,然后引导学生进行理解加工,并找出该语法项目的具体实例。
这些都是通过创造有意义的环境,在课堂中呈现语法项目的做法。
学习完语法要点之后,课堂教学中常常会有一些相应的语法专项练习,当前的做法就是通过大量的注重语言形式准确性的选择填空题,来不断地重复练习语法的基本要点。
这种实践很大的一个缺陷就是绝大多数例句没有实际的交际意义,单纯是为了操练某些语法项目而列举出来的,学生根本不能体会、学习到在什么交际场合使用什么样的语法结构。
有效的、高效的英语语法教学强调的是要让语法学习的过程在课堂中实时发生,因此在语法练习中可以同样设置相应的交际场景,让学生学习用这些语法结构来做事,完成既定的任务。
3. 英英比较、英汉对比的方式
学生在学习了一些语法规则以后,在一段时间里会有一种“越学越糊涂”的感觉。
这是由于几种相似点的语法概念在头脑中产生了混淆现象,这是继续学习的障碍。
一旦发现以后,就要有针对性地解决。
观察和对比是有效的方法之一。
我们可把题目编成组,让学生观察、对比、识别。
学生在进行这些活动时,就必须使用所学的概念,当这些概念混淆时,识别必然发生困难。
4. 提炼句型法
有的语法采用套用句型公式的方法比单纯地讲练效果更佳,而且节省时间。
在列句型公式之前,教师要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和分析例句,然后一边列公式一边讲清各部分的语法功能。
例如,教学as 引导的让步状语从句要使用部分倒装这一语法点时,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例句,然后让学生总结出这个句型的公式。
如:形容词和副词提前的句型公式。
教师先让学生观察例句“Young as he is,he knows a lot”和“Strong as you may be, you cannot lift it”,然后让学生总结as 引导的让步状语从句如果是形容词和副词提前, 倒装句的句型公式是:adj./adv.+ as +主语+谓语。
(1) 如果是谓语动词提前,主语后应加助动词。
教师先让学生观察例句“Fail as he did, he didn’t lose heart” 和“Try as he did, he couldn’t finish the task successfully”, 然后让学生总结as 引导的让步状语从句如果是动词提前,倒装句的句型公式是:v.+as+主语+助动词。
(2)名词作表语提前时不用加冠词。
教师先举。
教师先举例句“Child as he is, he behaves like a grown-up”,然后让学生总结as 引导的让步状语从句如果是名词提前,倒装句的句型公式是:n.+ as +主语+谓语。
利用句型公式学习语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而言之,语法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必不可少的内容。
由于语言学习本身的复杂性,在课堂语法教学中,没有惟一有效的方法可言,教学中的很多因素都会影响教师对语法教授方法的选择,教师需要通过自己的判断,采用适宜的策略满足不同学生的各种需求。
同时教师也应该引导学生转变观念,通过真实的材料和情景,举一反三地帮助学生挖掘语法和功能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意识到在很多情况下正确答案并不是惟一的,从而使语法教学真正成为帮助学生有效学习的手段而非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正东. 全国高中英语教学调查研究结题报告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
[2]肖军. 新效率英语语法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
[3]陈新仁. 英语语法实用教程 [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