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11
- 格式:doc
- 大小:1.47 MB
- 文档页数:2
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11课《有序的世界》教案(一)年级:四年级上册学科:信息技术版本:浙教版(2023)【教材分析】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大量的数据需要处理后才能使用。
数据编码作为信息化时代的一项基础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前国家提倡创新创造精神和信息化教育,本课的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提高未来参与数字化社会的竞争力,响应了课程标准中“知道数据编码的作用与意义,理解数据编码是保持信息社会组织与秩序的科学基础”的内容要求。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有序,了解生活中有序的事物和现象,如数字顺序、字母顺序、时间顺序等,并能通过计算机进行简单的排序操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有序性在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性,培养他们追求有序、有条理的生活态度。
【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为四年级学生。
四年级学生经历了一年的信息科技课堂学习,已经能熟练使用计算机设备。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感受到编码的存在,理解了编码与数据的差异。
在此基础上,学习本课“感知唯一标识”和“编码的作用”两个部分,帮助学生建立通过编码让事物变得有序的认知,进一步了解编码唯一标识的重要性,增强信息素养和数据管理能力。
【教学内容】1. 有序的定义和理解2. 生活中的有序现象举例3. 计算机中的排序操作【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展示一些无序和有序的图片,如乱七八糟的书架和整齐排列的书,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它们的区别。
2. 讲解有序的概念(10分钟)教师解释什么是有序,如何判断一个事物或现象是否有序,如数字从小到大,字母从A到Z,时间从早到晚等。
3. 生活中的有序现象(15分钟)教师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有序现象,如图书馆的图书分类、日历中的日期排列、超市的商品摆放等。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他们发现的其他有序现象。
苏科版五年级信息技术11《动物表演》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动物表演》这一课是苏科版五年级信息技术课程的一部分。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到动物表演的相关知识,掌握动物表演的基本技巧,并能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动物表演的创作和展示。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生动的图片和案例,引导学生学习动物表演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信息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对动物表演也有一定的兴趣。
但是,他们在信息技术应用和创新能力方面存在差异,需要因材施教。
此外,学生对动物表演的认识可能仅限于表面,对表演技巧的掌握有限,因此需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动物表演的相关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动物表演的基本知识,掌握动物表演的基本技巧,能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动物表演的创作和展示。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和合作,培养创新能力和信息素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动物表演的兴趣,增强对信息技术应用的信心,培养团队协作和分享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了解动物表演的基本知识,掌握动物表演的基本技巧,能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动物表演的创作和展示。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动物表演的创作和展示,创新能力和信息素养的培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和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信息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和动物表演软件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实践平台。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精彩的动物表演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课的主题。
2.学习动物表演的基本知识: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和阅读教材,了解动物表演的基本知识,掌握动物表演的基本技巧。
3.创作动物表演:学生分组合作,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作动物表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信息素养。
苏科版六年级信息技术11《机器人灭火》教案一. 教材分析《机器人灭火》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机器人编程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利用编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机器人的基本概念、了解机器人编程的基本方法,并能够利用编程实现简单的机器人控制。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
但同时,他们也存在一定的知识储备不足,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编程概念和操作可能需要较多的时间和耐心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机器人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
2.掌握机器人编程的基本方法。
3.能够利用编程实现简单的机器人控制。
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机器人编程的基本方法。
2.利用编程实现机器人控制。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机器人编程的基本方法。
同时,结合分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素材,如机器人编程软件、机器人设备等。
2.提前让学生了解机器人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5分钟)介绍机器人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让学生了解机器人的基本情况。
然后介绍机器人编程的基本方法,让学生初步了解编程的基本操作。
3.操练(2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机器人编程项目进行实践。
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编程成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教师进行总结。
通过这种方式,巩固学生对机器人编程的理解和掌握。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机器人编程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进行头脑风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数据备份与加密》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选自本课选自信息技术教材第11课《数据备份与加密》,主要学习数据安全的重要性,了解密码与密钥的区别,明文、密钥、密文之间的关系,掌握恺撒加密算法与换位加密算法并尝试体验用计算机程序实现等。
对恺撒加密与解密还涉及程序的实现,教材采用Python语言实现加密算法。
二、学习对象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为八年级的学生,他们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对数据安全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感性体验,但是对加密算法了解较少,也未曾用程序实现加密算法,对利用计算机编程解决问题鲜有尝试,需要教师在课堂中给予鼓励并适当地指导启发。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算法、程序设计基础等内容,有助于他们更好的掌握理解加密算法。
三、教学目标1.掌握常用的数据备份方法,认识数据备份的重要性;2.掌握云备份技术,认识到云存储的优劣;3.掌握恺撒加密算法与换位加密算法并尝试用Python编写程序实现;4.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学会分析问题并改进算法;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两种加密算法(恺撒加密算法与换位加密算法)教学难点:正确分析问题并改进加密算法。
四、方法策略本课以“数据加密”为主,以“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辅,通过学生学习并实践体验恺撒加密算法与换位加密算法两种加密算法,探究利用计算机编程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
课堂联系生活实际,利用任务驱动法,层层递进,并通过程序实现,体验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优势。
五、教学流程(一)联系生活,导入新知(二)探秘原理,案例分析1.视频观看观看TFBOYS的解密故事,思考“L ORYH BRX”这段字母的含义,初步探索凯撒密码。
2.数据加密——凯撒密码思考:密码是如何加密成密文的?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加密过程。
完善“L LOVE YOU”加密为“L ORYH BRX”的算法流程图。
(三)程序设计,难点突破根据算法,编写加密程序。
➢问题一:如何逐一获取对应的字符?➢问题二:如何将对应的字符加密成目标字符?例如“I”转成“L”。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最新11篇)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篇一第一课认识计算机教学内容:教材第1-4页:认识计算机的组成。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计算机是由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组成,知道计算机各个部分的名称及主要用途,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计算机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目前,它已被广泛的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人类的得力助手。
你家里有计算机吗?你知道它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吗?二、教学新课:1、计算机的外观:从外观上看,计算机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和打印机。
看一看,电脑桌上的电脑有几个部分。
教师教学每一部分的名称,学生对照机器进行观察记忆。
2、计算机硬件:我们把计算机中看得见、摸得着的设备称为计算机的硬件。
主机是计算机的核心,主要包括中央处理器和内存储器。
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心脏,英文缩写CPU,它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
内存储器是负责存储信息,相当于计算机内部的存储中心。
显示器是计算机的输出设备,能把我们输入计算机的信息及计算机处理后的结果显示出来。
键盘和鼠标是计算机最常用的输入设备,利用它们可以向计算机输入信息,指挥计算机工作。
打印机也是计算机的一种输出设备,可以把计算机输出的结果打印在纸上。
3、计算机软件:仅有硬件计算机是无法工作的,还必须要有相应的软件。
计算机软件有很多种。
如同学们玩的游戏软件,帮助我们学习的教学软件……计算机软件是高科技的知识产品,受法律保护,我们不能随便复制别人的软件作品。
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它们共同决定了计算机的工作能力。
三、巩固: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对照计算机说出各部分名称,和各部分的主要用途。
四、作业;完成练习题1-4 。
【小学信息技术小结】转眼又过了一个学期,回顾这一学期,本人能够努力工作,认真学习,从多方面进行计算机教学和管理工作。
有辛勤的跟云,有收获的喜悦,也有不足与遗憾,先总结如下:一、教学方面1、备课开学初,根据学校要求,认真写好教学计划,提前备好课,写好教案。
第11课嘀嘀嗒嗒的秘密一、教学目标1.体验信息传输过程中的编码和解码过程。
2.理解使用简单编码表示复杂信息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编码和解码的过程。
2.掌握用简单编码表示复杂信息的技巧。
教学难点1.理解编码和解码的原理。
2.创造性地运用简单编码表示复杂信息。
三、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简单的编码和解码示例,如莫尔斯电码的图片和资料。
2.制作多媒体课件,展示信息传输中的编码和解码过程。
3.准备一些纸条和笔,供学生进行编码和解码练习。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信息的传递无处不在。
有时候,我们会用一些特殊的方式来传递信息,比如用暗号、密码等。
今天,我们要一起探索一种神秘的信息传递方式——嘀嘀嗒嗒的秘密。
大家猜猜这是什么呢?(展示一段莫尔斯电码的音频)生:是一种声音。
师:对,这是一种特殊的声音编码,叫做莫尔斯电码。
它可以用嘀嘀声和嗒嗒声来表示不同的字母和数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揭开嘀嘀嗒嗒的秘密,体验信息传输过程中的编码和解码过程。
(二)新课讲解1.认识编码和解码(1)编码的定义师:同学们,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编码。
编码就是把信息转换成一种特定的形式,以便于存储、传输和处理。
比如,我们用数字来表示年龄,用文字来表示名字,这些都是编码的方式。
编码可以让信息更加简洁、规范和易于理解。
(2)解码的定义师:那么,什么是解码呢?解码就是把编码后的信息还原成原来的形式。
比如,我们看到一个数字“10”,如果我们知道这个数字是表示年龄的编码,那么我们就可以解码出这个数字代表的是10岁。
解码可以让我们理解编码后的信息的真正含义。
(3)编码和解码的过程师:编码和解码是一个相互对应的过程。
当我们要传递信息时,我们首先要对信息进行编码,把它转换成一种特定的形式。
然后,我们把编码后的信息发送出去。
接收者收到信息后,要对信息进行解码,把它还原成原来的形式。
这样,信息就成功地传递了。
例如,我们要传递一个单词“apple”。
苏科版六年级信息技术11《机器人灭火》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机器人灭火》是苏科版六年级信息技术第11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机器人编程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运用编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将能够了解机器人的基本组成和编程原理,掌握使用编程语言控制机器人进行灭火的基本方法。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对机器人有一定的好奇心和兴趣。
但他们在编程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他们足够的引导和帮助。
此外,学生之间的学习能力差异较大,因此在教学设计时需要考虑如何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机器人的基本组成和编程原理。
2.掌握使用编程语言控制机器人进行灭火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和机器人的兴趣,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机器人的基本组成和编程原理,掌握使用编程语言控制机器人进行灭火的方法。
2.难点:编程语言的使用和机器人操作技巧。
五. 教学方法1.任务驱动法: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
2.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实践教学法: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机器人设备和编程软件。
2.准备相关教学资源和素材。
3.划分学习小组,分配任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趣味动画或者故事引入机器人灭火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机器人进行灭火。
2.呈现(10分钟)展示机器人灭火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机器人在灭火领域的应用。
同时,简要介绍机器人的基本组成和编程原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机器人操作,尝试使用编程语言控制机器人进行灭火。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4.巩固(10分钟)学生通过完成一系列有关机器人灭火的编程任务,巩固所学知识。
信息学初级班第十一课一、复习,回顾1、ASCII码的编码规则不同类型间数据的比较2、字符串类型的应用和函数3、readln的应用4、6个关键词:ord; chr; insert; delete; val; readln5、作业讲解(1)1075题目描述小华的寒假作业上,有这样一个趣味填空题:给出用等号连接的两个整数,如“1234=127”。
当然,现在这个等号是不成立的。
题目让你在左边的整数中间某个位置插入一个加号,看有没有可能让等号成立。
以上面的式子为例,如果写成123+4=127,这就可以了。
请你编写一个程序来解决它。
输入只有那个不相等的式子。
已知,等号两边的整数都不会超过2000000000。
输出如果存在这样的方案,请输出那个正确的式子。
如果不存在解决方案,请输出“Impossible!”(引号中的部分)。
样例输入1234=127样例输出123+4=127vars1,s2,a,b:string;n,bjs,js,he,i:longint;beginreadln(s1);n:=pos('=',s1);s2:=copy(s1,1,n-1);delete(s1,1,n);val(s1,he);n:=length(s2);for i:=1 to n-1 dobegina:=copy(s2,1,i);b:=copy(s2,i+1,length(s2)-i);val(a,bjs);val(b,js);if bjs+js=he thenbeginwriteln(bjs,'+',js,'=',he);halt;end;end;writeln('Impossible!');end.(2)1092题目描述看到两个标准格式的时间,有小时,有分钟,有秒,格式如:h:m:s,即时:分:秒你想知道,这两个时间之间相差多少吗?输入输入包括两行,两行均为一个“时:分:秒”格式的时间。
2011-2012学年开发区幼儿教师基础培训
开班典礼在职业中专隆重举行
10月22日上午,在开发区职业中专举行了2011-2012学年全区幼儿教师基础培训开班典礼,拉开了全区幼儿教师培训的序幕。
区教体局主任督学位俊生、职业中专校长姜仕青、区教体局托幼办主任张成霞等领导出席了会议。
全区各
办事处驻地小学校长,局属幼儿园、中心园园长和第一期参加培训的350名学员参加了开班典礼。
会议由职业中专副校长侯方奎主持。
会上,托幼办张成霞主任宣读了《开发区幼儿园教师培训方案》。
职业中专姜仕青校长代表组织单位做了重要讲话。
培训教师代表林飞翔老师及学员代表薛月萌作了发言。
最后,教体局位俊生主任做了培训动员讲话。
位主任在分析我区当前学前教育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深刻分析了当前幼儿教师培训的重要意义,并对所有参加培训的幼儿教师提出具体的学习目标和任务。
会后,职业中专范金厚主任对第一期培训班进行了具体的工作部署安排。
托幼办王文成老师对培训学员进行了专题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