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及其他单位普查表填报说明
- 格式:pptx
- 大小:763.55 KB
- 文档页数:53
第三次经济普查单位普查表(611表)填表说明第一篇:第三次经济普查单位普查表(611表)填表说明附件5:单位普查表(611表)填表说明01报表类别、03普查小区代码、04行业代码、05、单位所在地区划代码、06、单位注册地区划代码、10底册顺序码由普查机构填写,普查办免填02、单位类型非联网直报单位分为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按照《普查单位划分及具体处理规定》执行。
项目1:组织机构代码项目2:单位详细名称项目3:法定代表人(单位负责人)按照组织机构代码和营业执照填写。
项目4:开业(成立)时间按照单位营业执照上的开业时间填写。
筹建单位不填。
项目5:主要业务活动(或主要产品)具体填写各单位的一至三种主要业务活动(或主要产品)名称,并按其重要程度或总产值所占比重,从大到小顺序排列。
筹建单位按建成投产(营业)后活动性质填写主要业务活动(或主要产品)名称。
项目6:地理位置项目6A:单位所在地在开发区院内企业除外,其他企业均直接照抄一下地址:北京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市、州、盟)房山县(区、市、旗)乡(镇)长虹西路73号街(村)、门牌号单位位于:西潞街道办事处夏庄社区(居委会)项目6B:单位注册地指单位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经营地址,一定要与执照上的一样!例如:北京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市、州、盟)房山县(区、市、旗)乡(镇)凯旋大街建设路18号-XXX 街(村)、门牌号单位位于:西潞街道办事处夏庄社区(居委会)项目7:联系方式最好是留填表人。
长途区号,北京的填写010,邮政编码统一写 102488项目8:机构类型企业单位填写“10”。
项目9:营业状态指企业(单位)的生产经营状态。
1.营业:指全年正常开业的企业和季节性生产开工三个月以上的企业,包括部分投产的新建企业。
临时性停产和季节性停产的企业视为营业2.停业(歇业):指由于某种原因已处于停产状态,待条件改变后将恢复生产经营的企业。
3.筹建:一般指企业未经工商部门登记开业,正在进行生产经营前的筹建工作。
服务业普查表财务部分填报说明一、《服务业企业普查表》财务状况部分(603-6表)填报说明:填报范围:交通运输业、仓储和邮政业(除铁路运输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典当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的法人单位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或企业会计制度的法人单位。
实行企业化管理或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也要填报此表。
此表主要逻辑审核关系有:1.“是否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不得为空,不得取1和2以外的数值2.年初存货≥03、年末存货≥04.固定资产原价>本年折旧5.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可强行通过)6.实收资本=国家资本+集体资本+法人资本+个人资本+港澳台资本+外商资本7.国家资本≥ 08.集体资本≥ 09.法人资本≥ 010.个人资本≥ 011.港澳台商资本≥ 012.外商资本≥ 013.营业收入≥ 014.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15.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16.是否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中选“是”(取值为1)的单位,审核公式:主营业务收入=营业收入17.是否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中选“是”(取值为1)的单位,审核公式:主营业务成本=营业成本18.是否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中选“是”(取值为1)的单位,审核公式: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营业税金及附加19.是否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中选“是”(取值为1)的单位,审核公式:主营业务利润=营业利润20.是否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中选“否”(取值为2)的单位,审核公式: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21.是否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中选“是”(取值为1)的单位,审核公式: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
附1:普查表及填报说明一、报表目录1.联网直报单位普查表2.非联网直报单位普查表二、表式及审核关系(一)普查基层表1.联网直报单位普查表调查单位基本情况表号:601表制定机关:国家统计局国务院经济普查办公室文号:国统字(2013)56号说明:1.统计范围:辖区内规模以上工业、有资质的建筑业、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法人单位,重点服务业法人单位。
2.报送日期及方式:调查单位次年2月28日24时前网上填报,省级统计机构次年4月15日24时前完成数据审核、验收、上报。
3.本表涉及的填报目录:《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2013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和《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编码》。
4.调查单位填报要求:本表主要数据由国家统计局或省级统计机构在调查开始前统一导入数据采集处理软件中,生成报表数据。
调查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对表中的数据进行认真核对与填写,指标数据如有变动应及时进行修改(加灰底的指标除外)。
5.统计机构数据审核、处理要求:(1)调查单位不能修改本表中“101 组织机构代码”、“103 行业代码”、“104 报表类别”、“105、106”中的“区划代码和城乡代码”。
(2)统计机构不能修改本表中的“101 组织机构代码”、“104 报表类别”,不能跨报表类别修改“103 行业代码”,不能跨省(区、市)修改“105、106”中的“区划代码”;“105、106”中的“城乡代码”根据2013年《统计用区划代码》提取生成。
(3)“191 单位规模”、“192 从业人员”和“193 企业主要经济指标”等指标数据由各级统计机构待相关报表数据确认后进行摘抄或计算取得。
具体方法为:“192 从业人员”数据从2013年“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602-1表)中的“从业人员期末人数(01)”和“其中:女性(02)”摘抄取得;“193 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数据分别从各行业2013年“财务状况”(603表)中的“营业收入(301)”、“其中:主营业务收入(302)”和“资产总计(213)”摘抄取得;“191 单位规模”依据《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及“192 从业人员”和“193 企业主要经济指标”的数据计算取得。
经济普查表格填写内容-范文模板及概述示例1:在进行经济普查时,填写表格是非常重要的步骤,因为这些数据将被用于统计和分析各种经济指标。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填写内容:1. 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等基本信息,以便对受访者进行分类和分析。
2. 家庭情况:填写家庭成员的人数、年龄、教育程度、就业状况等信息,以便了解家庭的整体经济状况。
3. 收入情况:填写家庭或个人的收入来源、收入金额、经济活动等信息,以便评估受访者的经济状况和财务状况。
4. 消费情况:填写家庭或个人的消费开支、主要消费项目、消费习惯等信息,以便评估受访者的消费水平和生活品质。
5. 财产情况:填写家庭或个人的资产状况、负债情况、房产、车辆等信息,以便了解受访者的财务状况和资产状况。
6. 就业情况:填写就业状态、工作单位、职业、工作经验等信息,以便评估受访者的就业状况和就业质量。
7. 其他信息:包括家庭住房情况、社会保障情况、医疗保障情况等其他相关信息,以便全面了解受访者的经济状况和生活状况。
通过填写这些内容,经济普查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和分析受访者的经济状况,为政府制定相关经济政策和措施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示例2:经济普查表格是为了收集关于经济活动和资源利用情况的数据而制定的一种统计调查工具。
填写经济普查表格是企业和个人的法定义务,也是参与国家经济发展规划的重要手段。
在填写经济普查表格时,通常包括以下内容:1. 企业/个人基本信息:包括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2. 经济活动情况:包括经营项目、主要产品或服务、产值、销售额等;3. 资源利用情况:包括人员规模、资本规模、设备情况等;4. 财务情况:包括营业收入、利润、投资等;5. 行业分类:根据相关标准将企业/个人划分到对应的行业类别中。
填写经济普查表格的数据对国家经济决策和政策制定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能够帮助政府了解各行业的发展情况,指导相关产业政策和资源配置。
因此,企业和个人应当认真填写经济普查表格,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以便更好地参与国家经济建设和发展。
服务业普查表财务部分填报说明一、《服务业企业普查表》财务状况部分(603-6表)填报说明:填报范围:交通运输业、仓储和邮政业(除铁路运输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典当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的法人单位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或企业会计制度的法人单位。
实行企业化管理或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也要填报此表。
此表主要逻辑审核关系有:1.“是否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不得为空,不得取1和2以外的数值2.年初存货≥03、年末存货≥04.固定资产原价>本年折旧5.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可强行通过)6.实收资本=国家资本+集体资本+法人资本+个人资本+港澳台资本+外商资本7.国家资本≥ 08.集体资本≥ 09.法人资本≥ 010.个人资本≥ 011.港澳台商资本≥ 012.外商资本≥ 013.营业收入≥ 014.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15.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16.是否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中选“是”(取值为1)的单位,审核公式:主营业务收入=营业收入17.是否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中选“是”(取值为1)的单位,审核公式:主营业务成本=营业成本18.是否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中选“是”(取值为1)的单位,审核公式: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营业税金及附加19.是否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中选“是”(取值为1)的单位,审核公式:主营业务利润=营业利润20.是否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中选“否”(取值为2)的单位,审核公式: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21.是否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中选“是”(取值为1)的单位,审核公式: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
普查表及填报说明一、报表目录(一)普查基层表1.联网直报单位普查表2.非联网直报单位普查表二、表式及审核关系(一)普查基层表1.联网直报单位普查表调查单位基本情况表号:601表制定机关:国家统计局国务院经济普查办公室文号:国统字(2013)56号腹有诗书气自华腹有诗书气自华腹有诗书气自华0年月日腹有诗书气自华说明:1.统计范围:辖区内规模以上工业、有资质的建筑业、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法人单位,重点服务业法人单位。
2.报送日期及方式:调查单位次年2月28日24时前网上填报,省级统计机构次年4月15日24时前完成数据审核、验收、上报。
3.本表涉及的填报目录:《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2013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和《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编码》。
4.调查单位填报要求:本表主要数据由国家统计局或省级统计机构在调查开始前统一导入数据采集处理软件中,生成报表数据。
调查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对表中的数据进行认真核对与填写,指标数据如有变动应及时进行修改(加灰底的指标除外)。
5.统计机构数据审核、处理要求:(1)调查单位不能修改本表中“101 组织机构代码”、“103 行业代码”、“104 报表类别”、“105、106”中的“区划代码和城乡代码”。
(2)统计机构不能修改本表中的“101 组织机构代码”、“104 报表类别”,不能跨报表类别修改“103 行业代码”,不能跨省(区、市)修改“105、106”中的“区划代码”;“105、106”中的“城乡代码”根据2013年《统计用区划代码》提取生成。
(3)“191 单位规模”、“192 从业人员”和“193 企业主要经济指标”等指标数据由各级统计机构待相关报表数据确认后进行摘抄或计算取得。
具体方法为:“192 从业人员”数据从2013年“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602-1表)中的“从业人员期末人数(01)”和“其中:女性(02)”摘抄取得;“193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数据分别从各行业2013年“财务状况”(603表)中的“营业收入(301)”、“其中:主营业务收入(302)”和“资产总计(213)”摘抄取得;“191 单位规模”依据《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及“192 从业人员”和“193 企业主要经济指标”的数据计算取得。
服务业统计报表填报说明服务业统计报表填报说明1、统计调查对象:除第一产业(农业)和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批发与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开发经营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单位,均需上报各类服务业财务状况统计报表,具体包括交通运输业、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租赁与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业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与娱乐业,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国际组织等12个行业及其他房地产业1个大类。
2、上报网址:http://60.190.71.140:8010(温州市统计局服务业统计报表在线填报系统)。
3、上报时间:2007年年报2008年1月25日前上报。
2008年定期报表:3月15日前上报1-2月份统计报表,6月15日前上报1-5月份统计报表,9月15日前上报1-8月份统计报表。
4、报表调整说明:为与2007年新会计制度做好衔接,2007年年报和2008年定期报表《服务业行政、事业法人单位财务状况调查表》调整了以下几个指标:(1)“财政拨款”调整为“财政拨入(补助)收入”,2007和2008年数据对应行政单位“收入支出表”中的“拨入经费”,事业单位“收入支出表”中的“财政补助收入”;2006年对应“收入支出表”中的“财政拨款”。
(2)“人员支出”调整为“工资福利支出”,2007和2008年数据对应“基本支出明细表”中的“工资福利支出”;2006年数据对应“基本支出明细表”中的“人员支出”。
(3)“公用支出”调整为“商品和服务支出”,2007和2008年数据对应“基本支出明细表”中的“商品和服务支出”科目;2006年数据对应“基本支出明细表”中的“公用支出”扣除“各种设备、交通工具购置费”、“基本建设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等科目后的数据。
(4)“各种设备、交通工具及图书资料购置费”调整为“各种设备、交通工具购置费”,对应数据都可以从当年“基本支出明细表”中相应科目加总得到。
报说明2023-11-01•普查概述•填报要求•填报指南目录•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附录01普查概述普查目的摸清全国服务业及其他单位的底数和基本情况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提供基础信息支持为各级政府制定政策和规划提供依据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提供依据全国范围内所有服务业及其他单位不包括:个体工商户、工业、建筑业等非服务业单位其他相关指标如房屋建筑面积、车辆拥有量等能源消耗情况能源消耗总量、单位面积能源消耗量等财务状况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等财务指标基本情况单位名称、地址、联系电话、行业类别等从业人员情况从业人员总数、在岗职工总数等02填报要求填报时间时间范围普查表填报的时间范围为XXXX年XX月XX日至XXXX年XX月XX日。
及时性各单位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填报,确保数据的及时性。
准确性填报数据应准确反映服务业及其他单位的实际情况。
联网直报服务业及其他单位应通过联网直报平台进行填报。
现场核查对重点单位进行现场核查,确保数据质量。
逐级审核各级单位应按照隶属关系逐级审核填报数据。
填报方式填报流程准备阶段各单位需准备好基础资料,整理相关数据,确保数据准确、完整。
填报阶段各单位通过联网直报平台进行数据填报。
审核阶段各级单位应按照隶属关系逐级审核填报数据,确保数据质量。
提交阶段各单位在完成审核后,将数据提交至国家统计局。
03填报指南填报单位名称、地址、行业类别、注册类型、隶属关系、成立时间等基本信息。
单位基本信息包括单位从业人员数量、性别比例、学历结构、年龄结构等信息。
单位从业人员信息包括单位资产状况、负债状况、收入支出等信息。
单位财务信息单位信息填报指南1从业人员信息填报指南23填报单位从业人员数量、性别比例、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业资格等级等信息。
人员数量及结构填报单位人员招聘渠道、培训方式、培训频率等信息。
人员招聘及培训填报单位员工薪酬水平、福利待遇、社保缴纳等信息。
人员薪酬及福利财务信息填报指南收入支出明细填报单位各项业务收入、成本费用、利润等信息,以及各项支出的具体用途。
报说明服务业统计报表填报说明资产按其流动性(即资产的变现能力和支付能力)划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他资产。
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总计”项的年(期)末数填列。
2、固定资产原价:指企业在建造、购置、安装、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某项固定资产时所支出的全部货币总额。
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原价”项的年(期)末数填列。
3、本年(期)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由于有形或无形损耗而转移到产品成本的价值,按固定资产原值和规定的折旧率计提(算),根据会计“财务状况变动表”中“固定资产折旧”数据填列。
4、全部营业收入:指企业报告期内生产经营活动中通过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等经营业务取得的收入。
根据会计“利润表”中“营业收入”年(期)末累计数填报。
5、主营业务收入:营业收入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指企业所从事的主要业务活动的收入。
根据会计“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收入”项的本年(期)累计数填报。
6、主营业务成本:指企业从事主要业务活动而发生的成本。
根据“利润表”或会计科目中对应项的本期累计数计算填报。
7、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是指企业报告期内从事主要经营活动取得收入按税法规定应缴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消费税、资源税、营业税和教育费附加等。
根据“利润表”中对应项的本期累计数计算填报。
8、费用合计:指企业报告期内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三项费用的合计。
营业费用指企业经营主要业务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根据“利润表”中对应项的本期累计数计算填报。
管理费用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根据“利润表”中“管理费用”项的本期累计数计算填报。
财务费用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发生的费用。
包括利息净支出、汇兑净损失(已减汇兑收益)、调剂外汇手续费、金融机构手续费,以及企业筹资发生的其他费用。
根据“利润表”中“财务费用”项的本期累计数填报。
服务业及其他单位普查表填报说明首先,在填写普查表之前,务必仔细阅读填报说明,了解其目的和要求。
要注意普查表的编号、名称以及填报时间等相关信息。
其次,填写普查表时需要按照要求如实填写,不得故意隐瞒或虚报相关信息。
只有真实、准确的数据才能为政府和各部门提供正确的参考,为制定政策提供依据。
第三,填写普查表要注重细节。
在填写企业或单位的基本信息时,要确保姓名、地址、联系人等各项信息的准确无误。
在填写运营情况时,要填写具体的数据,包括营业额、利润、从业人员数量、产品类型等。
其中,营业额和利润是评估一个企业或单位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需要认真核实并填写。
第四,填写普查表时需要注意相关要求和特殊指标。
根据不同的普查表,可能会有额外的特殊指标需要填写,比如能耗数据、环保措施等。
这些指标是评估企业或单位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填写时要重视。
第五,填写普查表时要注意逻辑连贯和语句通顺。
不得出现重复填写或遗漏填写的情况,确保表格的信息流程清晰明了。
同时,语句要简练明了,不使用模糊词汇或难以理解的行业术语。
第六,填写普查表时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和商业机密。
在有关企业或单位和个人的问题中,要妥善处理相关隐私和商业机密的信息,不得泄露给第三方。
最后,填写普查表后要认真核对,确保填写的数据准确无误。
在核对时,可以找一位负责人或相关人员对照原始数据进行核实,确保数据一致。
如果发现填写错误,应及时更正。
总之,服务业及其他单位普查表的正确填报对于保证普查数据的准确性、科学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真实、准确的数据才能为政府和各部门制定正确的政策和决策提供依据。
因此,在填写普查表时,要仔细阅读填报说明,如实填写,注重细节和特殊指标,注意语句通顺和逻辑连贯,保护个人隐私和商业机密,并在填写后进行认真核对。
希望以上填报说明对于服务业及其他单位普查表的填报能够提供帮助。
进一步介绍服务业及其他单位普查表的填报说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