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车削加工仿真的实现
- 格式:pdf
- 大小:131.84 KB
- 文档页数:1
车削加工模拟目的:使用户通过在数控加工仿真系统(SIEMENS )车床上,铣床上分别加工一个零件,SIEMENS802S(C)全面熟悉车床,铣床仿真的基本操作方法。
内容:零件车削实例1.零件图将零件按图一所示进行车削加工。
2准备采用外圆加工方式,选取型号为DCMT11T304外圆车刀,刀具长度60mm,刀尖半径0.4mm,刀具主偏角93。
选择直径35mm,长150mm的圆柱形毛坯。
采用G54定位坐标系,工件坐标系原点设在工件右端面的中心处。
仿真加工步骤:1择机床类型通过点击工具条上的小图标“”进入到选择机床对话框,在“选择机床”对话框中,分别选择控制系统类型和机床类型,选择完毕后,按“确定”按钮则可以进入相应的机床操作界面。
如图1图1选择机床界面2工件的使用定义毛坯依次点击菜单栏中的“零件/定义毛坯”或在工具条上选择“”,系统将弹出如图2所示的对话框:图2在定义毛坯对话框中分别输入以下信息:名字:毛胚1;毛坯形状:圆柱形;毛坯材料:低碳钢;毛坯尺寸:长:150mm;直径35mm按“确定”按钮,退出本操作,所设置的毛坯信息将被保存。
放置零件在工具栏中点击图标“”系统将弹出“选择零件”对话框。
如图3示图3在列表中点击所需的零件,选中的零件信息将会加亮显示,按下“确定”按钮,系统将自动关闭对话框,零件将被放到机床上。
3.刀具的选择依次点击菜单栏中的“机床/选择刀具”或者在工具栏中点击图标“”,如图4图4机床准备1.激活机床将急停按钮松开至状态。
点击操作面板上的“复位”按钮,使得右上角的标志消失,此时机床完成加工前的准备。
2. 机床回参考点将操作面板上“手动”和“回原点”按钮按下处于状态,此时机床进入回零模式,CRT界面的状态栏上将显示“手动REF”;X轴回零:按住操作面板上的按钮,直到CRT界面上的X轴回零灯亮。
如图图5:图5 图6Z轴回零:按住操作面板上的按钮,直到CRT界面上的Z轴回零灯亮;点击操作面板上的“主轴正转”按钮或“主轴反转”按钮,使主轴回零;此时CRT界面如图6示。
《面向数控系统的车削加工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制造业正面临着技术革新和效率提升的双重挑战。
数控车削加工作为制造业中的关键环节,其加工精度和效率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和提高生产效率,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个面向数控系统的车削加工仿真系统。
该系统以现代数控技术和计算机仿真技术为支撑,能够为数控车削加工提供高精度的仿真和优化服务。
二、系统需求分析在系统设计之前,我们首先对车削加工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和需求分析。
首先,系统需要能够准确地模拟车削加工过程,包括刀具路径、切削力、温度变化等关键因素。
其次,系统应具备用户友好的界面,方便操作人员输入参数和监控加工过程。
此外,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系统还需要具备优化加工参数和预测加工结果的功能。
三、系统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结果,我们设计了面向数控系统的车削加工仿真系统。
该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 用户界面模块:用于输入加工参数、监控加工过程和查看仿真结果。
界面设计应简洁明了,方便操作人员使用。
2. 仿真引擎模块:负责模拟车削加工过程,包括刀具路径规划、切削力计算、温度变化模拟等。
该模块采用先进的数控技术和计算机仿真技术,确保仿真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3. 数据库模块:用于存储加工参数、仿真结果和历史数据等。
数据库应具备高效的数据处理能力和良好的数据安全性。
4. 优化算法模块:根据仿真结果优化加工参数,提高加工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该模块采用先进的优化算法,如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等。
5. 通信接口模块:实现系统与数控设备的通信,方便将仿真结果应用于实际生产。
四、系统实现在系统设计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系统的实现工作。
具体步骤如下:1. 开发用户界面模块:采用现代GUI开发技术,设计简洁明了的界面,方便操作人员使用。
2. 实现仿真引擎模块:采用先进的数控技术和计算机仿真技术,模拟车削加工过程,包括刀具路径规划、切削力计算、温度变化模拟等。
学号: 063016121毕业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数控车削圆锥轴套配合件的加工工艺及仿真学生姓名专业名称数控技术指导教师二00九年六月六日学号:063016121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毕业设计数控车削圆锥轴套配合件的加工工艺及仿真指导教师:专业名称:数控技术论文提交日期: 2009-6-1论文答辩日期: 2009-6-6论文评阅人:目录摘要 (1)ABSTRACT (2)第一章绪论 (3)第二章零件的结构分析 (4)2.1工件一的分析 (4)2.2工件二的分析 (5)2.3工件一与工件二装配分析 (6)2.4确定零件的公差等级 (6)2.4.1工件1的公差等级 (6)2.4.2工件2的公差等级 (7)第三章零件的工艺设计 (8)3.1加工设备的选定 (8)3.2零件材料和毛坯的选用 (8)3.3夹具的选用 (8)3.4刀具的选择 (8)3.4.1工件1选用的刀具 (9)3.4.2工件2选用的刀具 (9)3.5加工参数的选用 (9)3.5.1主轴转速的确定 (9)3.5.2进给速度的确定 (10)3.6.3背吃刀量确定 (10)第四章加工工艺方案 (11)4.1工件1工艺方案 (11)4.2工件2工艺方案 (11)第五章零件的加工编制 (13)5.1数控车床编程基础 (13)5.1.1数控车床编程特点 (13)5.1.2数控车床的坐标系和参考点 (13)5.2工件1加工程序 (14)5.3工件2加工程序 (15)总结 (16)参考文献 (17)结束语 (18)摘要轴类零件是机器中经常遇到的典型零件之一。
它主要用来支承传动零部件,传递扭矩和承受载荷。
轴类零件是旋转体零件,其长度大于直径,一般由同心轴的外圆柱面、圆锥面、内孔和螺纹及相应的端面所组成。
根据结构形状的不同,轴类零件可分为光轴、阶梯轴、空心轴和曲轴等。
本设计圆锥轴套配合件为典型的轴类零件,零件形状轨迹虽然并不复杂但是为了保证相互配合,必须右严格的尺寸要求,所以加工难度大。
数控机床仿真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实验日期:实验一数控车床操作加工仿真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手工编程的步骤;(2)掌握数控加工仿真系统的操作流程。
二、实验内容(1)了解数控仿真软件的应用背景;(2)掌握手工编程的步骤;(3)掌握SEMENS 802seT数控加工仿真操作流程。
三、实验设备(1)图形工作站;(2)南京宇航数控加工仿真软件四、实验操作步骤1、实验试件试件的形状、尺寸如图1-1所示。
2、工序卡片根据零件材料、加工精度、工艺路线、刀具参数表与切削用量等内容,确定加工工序卡,如表1-2所列。
表1-2数控车削加工工序卡单位名称产品名称零件名称零件图号数控车削实验件零件 1 1工序号程序编号夹具名称使用设备工作地点001 三爪卡盘数控车铣综合实验台CAD/CAM(2)工步工步内容刀具号刀具规格主轴转速(r/min)进给速度(mm/min) 背吃刀量(mm)备注1 对刀01—03 所有刀具800 手动手动2 毛坯粗加工01 外圆车刀800 240 2、5 刀宽253 精加工外圆01 外圆车刀800 180 1、2 刀宽254 切槽02 割刀800 180 2、5 刀宽255 加工螺纹03 螺纹刀800 180 1 刀宽156 割断02 割刀800 180 2、5 刀宽25 3程序如下:ZKHX、MPFM3 S1000 T01 D01Z120、X120、_CNAME="L05"R105=1、R106=1、2 R108=5、R109=7、R110=1、5 R111=0、3 R112=0、1LCYC95R105=5、R106=0、LCYC95G0 X40、Z-35、G05 Z-75、X40、IX=26、53 KZ=-55、G0 G90 X120、Z120、T02 D01G0 X45、Z-35、G01 X30、F0、2G0 X100、Z100、T03D01R100=40 R101=0 R102=40 R103=-30R104=2 R105=1 R106=0、5R109=1 R110=5 R111=3R112=0 R113=3 R114=1LCYC97M05M24子程序:L05、SPFG90 G0 X40、Z0、G01 Z-85、X60、Z-105、X100、Z-165、M024 数控加工仿真系统中的操作步骤5 打开操作界面,返回机床坐标原点,选择合适尺寸的工件,选择刀具并添加到相应的刀具号,然后对刀,添加程序,最后开始仿真加工。
数控技术实验指导书郑州科技学院实验中心机械实验室实验二:华中世纪星数控车削编程及仿真加工一、实验目的(一)熟悉数控车床的外形布局及运动分配。
(二)熟悉数控车床的操作方法。
(三)掌握编制数控加工程序的基本方法及常用指令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一)熟悉华中车床的编程规则,(二)熟悉华中车床的编程指令,及车床的坐标系输入方法,(三)熟悉掌握华中车床圆弧的加工指令G02和G03的区别。
(四)编制华中车床加工螺纹的加工方法和工艺三、实验环境及操作(一)实验平台:VNUC(数控加工仿真软件):华中世纪星数控车床(二)机床主要技术参数:X轴行程范围:-200~0 mmY轴行程范围:-0~0 mmZ轴行程范围:-320~0 mm最高主轴转速:2000.r.p.m最大进给速度:24000 mm / min毛坯长度:200~700mm:(三)仿真实验环境及操作:开VNUC数控车削华中世纪星系统,进入主界面如图1。
屏幕分为左右两部分,左侧为数控机床仿真操作区,右侧为机床控制面板。
功能简介如下:1.主菜单:六个主菜单“系统功能、项目管理、数控加工、显示、教学、帮助”。
点击主菜单,会出现子菜单如图2。
2.机床及加工实体图:可以从不同视角显示机床及加工区实体。
视图操作图1 图23..视图操作:扩大和缩小图像:按下。
将光标移到机床上任意处。
按下鼠标左键,按住并向上、下方轻轻拖动,即可放大缩小图像。
局部扩大:按下。
将光标移到机床上需要放大的部位,按下并拖动鼠标左键,即可局部放大。
旋转图像:按下,将光标移到机床上任意处。
按下鼠标左键,拖动,即可旋转图像。
移动图像:按下图标,将光标移到机床上任意处,按下鼠标左键,向目的方向拖动鼠标,至满意位置时松开即可。
4.机床控制面板:单命令条:主菜单条:显示屏图3选择一个功能项,则进入该功能下的子菜单。
例如,按下“自动加工”,进入其下级子菜单:子菜单条的最后一项是“返回”项,按该键返回上一级菜单。
《面向数控系统的车削加工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制造业正面临着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的挑战。
在机械加工领域,车削加工是常见的一种加工方式,其效率和精度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
为了提高车削加工的效率和精度,同时降低生产成本,面向数控系统的车削加工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系统的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法。
二、系统设计目标本系统设计的目标是实现车削加工过程的仿真,以便在真实加工前对加工过程进行预测和优化。
具体而言,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1. 模拟真实车削加工环境,包括机床、刀具、工件等;2. 实现对车削加工过程的精确控制,包括进给速度、切削深度等;3. 提供友好的用户界面,方便用户进行参数设置和操作;4. 具备数据分析和优化功能,以提高加工效率和精度。
三、系统设计原则在系统设计过程中,我们遵循以下原则:1. 实用性:系统应具备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方便用户进行使用和维护;2. 可靠性:系统应具备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保证加工过程的顺利进行;3. 可扩展性:系统应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以便在未来进行功能扩展和升级;4. 模块化设计: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后期维护和故障排查。
四、系统架构设计本系统采用C/S架构,分为客户端和服务器端。
客户端负责用户界面和交互操作,服务器端负责数据处理和仿真计算。
系统架构包括以下模块:1. 用户界面模块:提供友好的用户界面,方便用户进行参数设置和操作;2. 数据处理模块:负责数据的输入、输出和处理,包括机床参数、刀具参数、工件参数等;3. 仿真计算模块:根据用户设置的参数,进行车削加工过程的仿真计算;4. 数据库模块:存储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以便进行后续的数据分析和优化。
五、系统实现方法1. 数据建模:建立车削加工过程中的各种数据模型,包括机床模型、刀具模型、工件模型等;2. 界面开发:采用可视化编程技术,开发友好的用户界面,方便用户进行参数设置和操作;3. 仿真计算:根据用户设置的参数,进行车削加工过程的仿真计算,包括进给速度、切削深度等;4. 数据库设计:设计合理的数据库结构,存储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以便进行后续的数据分析和优化。
数控车削仿真实验报告
概述:
数控车削是一种高精度加工方法,具有高效、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
为了深
入理解数控车削加工过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工程应用能力,本实验采用模拟仿
真软件进行数控车削实验。
实验内容:
1.熟悉数控车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G代码的编写。
3.理解刀具的选择及刀具轨迹规划。
实验步骤:
1.启动数控车削仿真软件,在主界面中打开“数控车削仿真实验”。
2.修改加工参数:在“工作台设置”中,选择材料、设定工件大小和形状、物理特性
等参数。
同时,选择刀具、切削条件和加工路径。
3.编写G代码:在“G代码编辑”栏中,编写数控车削刀具路径和工艺参数等信息。
按照加工路径进行编写,最后选择“确定”保存修改。
4.进行仿真:在“数控仿真”栏中,将G代码导入并进行仿真。
正在仿真过程中可实
时调整加工信息以达到最佳结果。
5.评估实验结果:评估数控车削仿真实验结果,包括形状、精度等参数的评估。
实验结果:
经过本次数控车削仿真实验,我们成功地掌握了数控车削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和G
代码的编写方式。
在生产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合理选择刀具和切削参数,规划最优化的
编程路径,以达到高效、精度高的加工目的。
本实验不仅帮助我们深入理解数控车削系统,而且提高了我们工程应用能力。
.word版数控加工仿真系统FANUC0I2.1 选择机床如图2-1-1点击菜单“机床/选择机床…〞,在选择机床对话框中,控制系统选择FANUC,机床类型选择立式铣床,按确定按钮,此时界面如图2-1-2所示。
图2-1-1图2-1-2机床回零点击启动按钮,此时机床电机和伺服控制的指示灯变亮。
检查急停按钮是否松开至状态,假设未松开,点击急停按钮,将其松开。
检查操作面板上回原点指示灯是否亮,假设指示灯亮,那么已进入回原点模式;假.word 版设指示灯不亮,那么点击按钮,转入回原点模式。
在回原点模式下,先将X 轴回原点,点击操作面板上的按钮,使X 轴方向移动指示灯变亮,点击,此时X 轴将回原点,X 轴回原点灯变亮,CRT 上的X 坐标变为“0.000〞。
同样,再分别点击Y 轴,Z 轴方向移动按钮,,使指示灯变亮,点击,此时Y 轴,Z 轴将回原点,Y 轴,Z 轴回原点灯变亮,。
此时CRT 界面如图2-2-1所示。
图2-2-12.3安装零件点击菜单“零件/定义毛坯…〞,在定义毛坯对话框〔如图2-3-1〕中将零件尺寸改为高14mm 、长和宽240mm ,名字为缺省值“毛坯1〞,并按确定按钮。
点击菜单“零件/安装夹具…〞,在选择夹具对话框〔如图2-3-2〕中,选择零件栏中选取“毛坯1〞,选择夹具栏中选取“工艺板〞,夹具尺寸用缺省值,并按确定按钮。
图2-3-1 图2-3-2点击菜单“零件/放置零件…〞,在选择零件对话框〔如图2-3-3〕中,选取类型为“选择毛坯〞,选取名称为“毛坯1〞的零件,并按确定按钮,界面上出现控制零件移动的面板,可以用其移动零件,此时点击面板上的退出按钮,关闭该面板,此时机床如图2-3-4所示,零件已放置在机床工作台面上。
图2-3-3图2-3-4点击菜单“零件/安装压板〞,在选择压板对话框中,点击左边的图案,选取安装四块压板,压板尺寸用缺省值,点击确定按钮,此时机床台面上的零件已安装好压板,如图2-3-5所示。
数控车削仿真实验报告目录实验一: 数控车软件的启动与基本操作 XX 实验二: 数控车削加工对刀方法分析与操作 XX 实验三: 数控车削加多刀车削加工对刀及操作 XX 实验四: 刀具磨损补偿控制原理与方法分析与操作 XX实验一:数控车软件的启动与基本操作 1) 实验目的:了解斯沃数控车削仿真软件的启动与基本操作方法,通过软键的操作,熟悉数控车削加工的基本操作方法。
2) 实验设备:斯沃数控车削仿真软件3) 实验内容:通过软件掌握数控车的启动与基本操作,其中包括数控车面板上的各种按键的作用,主要有方式建、机床操作选择键、功能键、补正键、系统参数键、故障资料键及图形显示键、编辑程序键等构成。
4) 实验步骤:1.单击桌面启动图标,在数控系统下拉菜单中选择FANUC 0ioT系统,单击运行进入仿真界面。
2.按下系统启动按钮,电源指示灯点亮,系统启动。
3.画面下部闪烁ALM报警。
4.按下急停按钮,消除报警。
5.熟悉标准工具栏及按钮的基本操作方法。
6.返回坐标参考点。
7.绝对、相对、综合坐标系的显示8.工具栏及刀具的选择9.数控程序的键盘输入10.利用“打开”功能导入加工程序11.运行加工程序自动运行结果如下5) 实验小结:在仿真的机床中加工零件的优点就是不要担心加工的不当造成人员和加工刀具的损伤,同时在加工中不会造成材料的浪费。
这为我们练习机床的加工提供了上手的途径。
我对仿真机床有了一些深入的了解。
实验二:数控车削加工对刀方法分析与操作 1) 实验目的:了解数控车加工的三种对刀原理,掌握三种对刀方法与操作。
2) 实验设备:斯沃数控车削仿真软件3) 实验内容:数控车的对刀有三种方法,即刀具偏置、G50指令及G54~G59指令。
1、刀具偏置的方法是从机械坐标零点看是,通过刀具偏置直接补偿到工件端面和X轴线零点处。
使每把刀具与工件零点产生准确值,再把这些值输入到每把刀具对应的刀补号中,以此来确定机床坐标系与工件坐标的正确关系,达到加工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