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PM网络计划项目管理软件培训讲义
- 格式:ppt
- 大小:3.61 MB
- 文档页数:69
第二节 PKPM系列软件的特点PKPM系列CAD软件,历经多年的推广应用,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集建筑、结构、设备、概预算及施工为一体的集成系统。
在结构设计中又包括了多层和高层、工业厂房和民用建筑,上部结构和各类基础在内的综合CAD系统,并正在向集成化和初级智能化方向发展。
概括起来,它有以下几个主要的技术特点。
1、数据共享的集成化系统。
建筑设计过程一般分为方案、初步设计、施工图三个阶段。
常规配合的专业有结构、设备(包括水、电、暖通等)。
各阶段之中和之间往往有大大小小的改动和调整,各专业的配合需要互相提供资料。
在手工制图时,各阶段和各专业间的不同设计成果只能分别重复制作。
而利用PKPM系列CAD软件数据共享的特点,无论先进行哪个专业的设计工作所形成的建筑物整体数据都可为其他专业所共享,避免重复输入数据。
此外,结构专业中各个设计模块之间的数据共享,即各种模型原理的上部结构分析、绘图模块和各类基础设计模块共享结构布置、荷载及计算分析结果信息。
这样可最大限度地利用数据资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2、直观明了的人机交互方式。
该系统采用独特的人机交互输入方式,避免了填写繁琐的数据文件。
输入时用鼠标或键盘在屏幕上勾画出整个建筑物。
软件有详细的中文菜单指导用户操作,并提供了丰富的图形输入功能,有效地帮助输入。
实践证明,这种方式设计人员容易掌握,而且比传统的方法可提高效率数十倍。
3、计算数据自动生成技术。
PKPMCAD系统具有自动传导荷载功能,实现了恒、活、风荷的自动计算和传导,并可自动提取结构几何信息,自动完成结构单元划分,特别是可把剪力墙自动划分成壳单元,从而使复杂计算模式实用化。
在此基础上可自动生成平面框架、高层三维分析、砖混及底框砖房等多种计算方法的数据。
上部结构的平面布置信息及荷载数据,可自动传递给各类基础,接力完成基础的计算和设计。
在设备设计中实现从建筑模型中自动提取各种信息,完成负荷计算和线路计算。
4、基于新方法、新规范的结构计算软件包。
第四节 PKPM的基本工作方式一、PKPM的工作界面启动相应软件后,程序将屏幕划分为右侧的菜单区,上侧的下拉菜单区,下侧的命令提示区,中部的图形显示区和工具栏图标五个区域。
如图1-2所示是启动PM软件后的工作界面。
图1-2 PKPM工作界面1、下拉菜单。
当启动不同的软件,PKPM的下拉菜单的组成内容也略有不同,但都是由文件、显示、工作状态管理及图素编辑等工具组成。
这些菜单是由名为WORK.DGM的文件支持的,这个文件一般安装在PM目录中,如果进入程序后下拉菜单无法激活,应把该文件拷入用户当前的工作目录中。
单击任一主菜单,便可以得到它的一系列的子菜单。
2、右侧菜单。
右侧菜单区是快捷菜单,可以提供对某些命令的快速执行。
右侧菜单区是由名为WORK.MNU的菜单文件支持的,这个文件一般安装在PM目录中,如果进入程序后右侧菜单区空白,应把该文件拷入用户当前的工作目录中。
3、命令提示区。
在屏幕下侧是命令提示区,一些数据、选择和命令可以由键盘在此输入,如果用户熟悉命令名,可以在“输入命令”的提示下直接敲入一个命令而不必使用菜单。
所有菜单内容均有与之对应的命令名,这些命令名是由名为WORK.ALI的文件支持的,这个文件一般安装在PM目录中,用户可把该文件拷入用户当前的工作目录中自行编辑以自定义简化命令。
在“命令”提示下键入“Alias”,再按Enter键确认,或“Command”,再按Enter键确认,可查阅所有命令,并可选择执行。
4、图形显示区。
PKPM界面上最大的空白窗口便是绘图区,是用来建模和操作的地方。
可以利用图形显示及观察命令,对视图在绘图区内进行移动和缩放等操作。
5、工具栏图标。
PKPM界面上也有与AutoCAD中相似的工具栏图标,它主要包括一些常用的图形编辑、显示等命令,可以方便视图的编辑和观察操作。
二、PKPM的坐标输入方式为方便坐标输入,PKPM也提供了多种坐标输入方式,如绝对、相对、直角或极坐标方式,各方式输入形式如下。
项目管理软件使用说明PKPT目录第一章功能简介 (1)一.功能及特点 (1)二.操作流程 (2)第二章系统安装 (4)一.运行环境 (4)二.系统安装 (4)三.本书约定 (10)第三章主界面及各功能模块 (11)一.文件[F] (12)二.工作[T] (13)三.图表[P] (14)四.资源需要量[Y] (16)五.控制[C] (16)六.进度[A] (17)七.设置[S] (17)八.系统维护[M] (18)九.窗口[W] (18)十.帮助[H] (19)第四章工程及设置 (20)一.工程 (20)二.设置 (30)第五章工作 (41)一.基本信息 (42)二.定额 (44)三.工程量 (50)四.搭接关系 (54)五.资源 (57)六.成本 (60)七.施工部位 (61)八.质量、安全 (62)第六章横道图 (63)一.从概预算生成工序 (65)二.从施工模板导入工序 (67)三.从其它工程导入工序 (72)四.增加 (74)五.删除 (75)六.复制 (78)七.剪切 (78)八.粘贴 (78)九.合并 (79)十.降低大纲级别 (81)十一.上升大纲级别 (84)十二.参数查阅修改 (84)十三.组织流水施工 (85)十四.子网浏览 (91)十五.划分施工层 (92)十六.搭接关系 (97)十七.调整计划持续时间 (99)十八.调整强制时间 (100)十九.调整横道图时间标尺 (101)二十.带资源图的横道图 (102)二十一.存图及打印(预览) (104)第七章双代号网络图 (108)一.进入双代号网络图 (108)二.双代号网络图的图形操作 (109)三.双代号网络图的图形设置 (115)四.查找 (123)五.增加、删除工作 (124)六.自动布图 (129)七.带资源的双代号图 (129)八.打印及打印预览 (130)九.设置不同的时间段 (131)第八章单代号网络图 (135)一.进入单代号网络图 (135)二.单代号网络图的图形操作 (136)三.单代号网络图的图形设置 (144)第九章资源图 (148)一.进入资源图 (148)二.资源图的图形操作 (149)三.资源图图形参数设置 (152)四.资源图的打印及打印预览 (153)第十章资源需要量计划 (155)一.资金需要量计划 (155)二.劳动力需要量计划 (156)三.主要材料需要量计划 (156)四.施工机械需要量计划 (157)五.设备需要量计划 (157)六.半成品需要量计划 (157)七.构件需要量计划 (157)八.生成材料汇总表 (158)第十一章网络优化 (160)一.工期优化 (160)二.资源有限工期最短优化 (161)三.工期固定资源均衡 (163)四.工期成本优化 (165)第十二章进度控制 (167)一.施工作业计划 (167)二.进度分析 (168)三.进度资源计划 (169)四.进度报表 (172)五.显示前锋线 (175)六.计划施工分析 (178)第十三章成本控制 (179)一.施工项目成本 (179)二.成本计划 (180)三.成本分析 (183)第十四章质量保证和控制 (193)一.质量预控 (193)二.通病治理 (194)第十五章WBS (195)一.WBS作业包 (195)二.WBS结构图 (197)第十六章系统维护 (199)一.施工模板维护 (199)二.定额网络维护 (204)产品技术支持 (213)第一章功能简介施工项目管理软件是施工管理的核心模块,该软件具有很高的集成性,行业上可以和设计系统集成,施工企业内部可以同施工预算、进度、成本等模块数据共享。
PKPM讲义编者:姜铭阅目录目录 (1)前言 (3)第一章初识PKPM (3)第一节结构设计业务管理 (3)1.1 组织架构 (3)1.2 设计深度要求 (4)1.2.1 设计阶段 (4)1.2.2 设计深度 (4)1.3 各设计阶段的管理 (5)第二节PKPM模块及步骤图 (6)2.1 PKPM模块 (7)2.2 PKPM结构设计基本步骤图 (12)第三节练习一个简单的例子 (13)第四节常见问题汇总 (13)4.1 软件命令的使用 (13)4.2 结构设计和软件结合的问题 (14)实验课练习1 (16)第二章PMCAD模块 (16)第一节PMCAD的基本功能和应用范围 (16)1.1 基本功能 (16)1.2 应用范围 (17)第二节练习框架建模 (18)2.1框架 (18)第三节PMCAD问题汇总 (18)3.1 软件命令的使用 (18)3.2 结构设计和软件结合的问题 (24)实验课练习2-3 (34)第三章SATWE模块 (35)第一节介绍: (35)1.1 简介: (35)1.2 关于建模的一些说明 (35)第二节接PM生成SATWE数据(补充输入及SATWE数据生成) (36)2.1 分析与参数补充定义 (36)2.2 特殊构件补充定义 (47)2.3 温度荷载 (51)2.4 弹性支座/支座位移定义 (52)2.5 特殊风荷载定义 (52)2.7 生成SATWE数据文件及数据检查 (54)2.8 修改构件计算长度系数 (54)2.9 水平风荷载查询修改 (54)2.10 人防荷载 (55)第三节SATWE前处理的注意事项 (55)第四节结构整体分析与构件配筋计算 (56)4.1 结构内力,配筋计算 (56)4.2 PM次梁内力与配筋计算 (58)4.3 分析结果图形和文本显示 (58)4.4 结构的弹性动力时程分析和框支剪力墙分析 (61)4.5 复杂楼板有限元分析 (62)第五节SATWE常见问题汇总 (63)5.1 软件使用问题 (63)5.2 结构设计与软件的结合问题 (63)第六节练习框架结构 (68)实验课 (69)第四章JCCAD (69)第一节介绍 (69)1.1 JCCAD主要功能 (69)1.2 JCCAD一般操作过程 (69)第二节练习 (69)第三节JCCAD常见问题汇总 (70)3.1 软件使用问题 (70)3.1.1 地质资料输入 (70)3.1.2 基础人机交互输入 (71)3.1.2.1 参数输入 (71)3.1.2.2 荷载输入 (72)3.1.2.3 柱下独基 (73)3.1.2.4 桩基础 (73)3.1.2.5 图形管理 (73)3.1.2.6 筏板 (74)3.1.2.7 网格节点 (74)3.1.2.8 重心校核 (74)3.1.3 基础梁板弹性地基梁法计算 (74)3.1.3.2 弹性地基梁结构计算 (74)3.1.3.3 弹性地基板内力配筋计算 (75)3.1.4 桩基承台以及柱独基沉降计算 (75)3.1.5 桩筏筏板有限元计算 (75)3.2 结构设计与软件结合问题 (76)第五章LTCAD、GJ和施工图绘制 (81)第一节LTCAD、GJ和施工图绘制简介 (81)第二节练习 (81)第三节常见问题 (82)3.2 结构与软件结合的问题 (82)第六章JLQ和砖混结构 (89)第七章砖混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Pkpm从入门到精通教程(非常经典) 目录目录 (1)第一章:砖混底框的设计 (6)(一)“按经验考虑墙梁上部作用的荷载折减” (6)(二)“按规范墙梁方法确定托梁上部荷载” (6)(三)“底框结构剪力墙侧移刚度是否应该考虑边框柱的作用” (6)(四)混凝土墙与砖墙弹性模量比的输入 (6)(五)砖混底框结构风荷载的计算 (7)(六)砖混底框不计算地震力时该如何设计? (7)(七)砖混底框结构刚度比的计算与调整方法探讨 (7)第二章:剪切、剪弯、地震力与地震层间位移比三种刚度比的计算与选择 (9)(一)地震力与地震层间位移比的理解与应用 (9)(二)剪切刚度的理解与应用 (10)(三)剪弯刚度的理解与应用 (10)(四)《上海规程》对刚度比的规定 (10)(五)工程算例 (11)(六)关于三种刚度比性质的探讨 (13)第三章:短肢剪力墙结构的计算 (14)(一)短肢剪力墙结构中底部倾覆力矩的计算 (14)(二)带框支结构短肢剪力墙的计算 (14)第四章:多塔结构的计算 (19)(一)带变形缝结构的计算 (19)(二)大底盘多塔结构的计算 (20)第五章:总刚计算模型不过的主要原因 (21)(一)多塔定义不对 (21)(二)悬空构件 (22)(三)铰接构件定义不对 (22)第六章:错层结构的计算 (22)(一)错层结构的模型输入 (22)(二)错层结构的计算 (23)第七章:PKPM软件关于砼柱计算长度系数的计算 (23)(一)规范要求 (23)(二)工程算例 (24)(三)SATWE软件的计算结果 (24)(四)注意事项 (25)(五)如何判断“水平荷载产生的弯矩设计值占总弯矩设计值的75%以上”这个条件? (26)第八章:梁上架柱结构的荷载导算 (26)(一)工程概况 (26)(二)内力分析 (27)第九章:如何选择剪力墙连梁的两种刚度模型 (28)(一)剪力墙连梁变形的相对位移 (28)(二)结论 (28)第十章:板带截面法计算板柱剪力墙结构体系 (29)(一)板柱剪力墙结构体系的计算方法 (29)(二)有限元法计算的问题 (29)(三)板带截面法的特点 (29)第十一章:弹性楼板的计算和选择 (29)(一)什么是弹性楼板 (30)(二)弹性楼板的选择与判断 (30)(三)四种计算模式的意义和适用范围 (30)(四)工程实例 (32)第十二章:斜屋面结构的计算 (34)(一)斜屋面的建模 (34)(二)软件对屋面斜板的处理 (34)(三)斜屋面结构的计算 (34)(四)工程实例 (35)第十三章:次梁按主梁输和按次梁输的区别 (38)(一)导荷方式相同 (38)(二)空间作用不同 (38)(三)内力计算不同 (38)(四)工程实例 (38)第十四章:不规则结构方案调整的几种主要方法 (40)(一)工程算例1 (40)(二)工程算例2 (43)第十五章:用SATWE软件计算井字梁结构,为什么其计算结果与查井字梁结构计算表相差很大? (44)(一)计算假定不同 (44)(二)计算假定不同的结果 (44)(三)工程算例 (44)(四)砖混结构,井字梁楼盖,如何计算? (45)第十六章:JCCAD软件应用中的主要问题 (45)(一)地质资料的输入 (45)(二)荷载的输入 (46)(三)筏板基础的输入 (47)(四)弹性地基梁基础 (47)第十七章:基础的计算 (48)(一)联合基础的计算 (48)(二)砖混结构构造柱基础的计算 (49)(三)浅基础的最小配筋率如何计算? (49)(四)基础重心校核 (49)(五)弹性地基梁5种计算模式该如何选择? (50)(六)桩筏筏板有限元计算筏板基础时,倒楼盖和弹性地基梁板模型计算结果差异很大,为什么? (51)(七)为什么同一个梁式筏板基础,采用梁元法计算和采用板元法计算二者之间会相差较大? (52)(八)基础沉降计算时,为什么会出现沉降计算值为0? (52)(九)基床反力系数K值的计算 (52)(十)单桩刚度的计算 (53)第十八章:钢结构 (53)(一)Mu<1.2Mp何意?如何解决? (53)(二)节点域不满足要求何意?如何解决? (55)(三)门式刚架结构,柱子的截面很大,应力比也很小,为什么柱长细比总不能满足要求? (57)第十九章:其它问题 (60)(一)结构周期比的计算 (60)(二)为什么SATWE软件在调整0.2Q0系数时要默认最大值为2.0?如果想突破最大默认值该怎么办? (61)(三)为什么有时候弹性板下的位移值小于刚性板下的位移值? (61)(四)模拟施工1、模拟施工2和一次性加载三者之间有何联系与区别? (61)(五)如果地震加速度值不是规范规定中的值该怎么办? (62)(六)砼柱的单、双偏压计算该如何选择? (62)(七)梁柱重叠部分简化为刚域该如何选择? (62)(八)结构振型数的选取 (62)(九)顶塔楼地震作用放大系数该如何填? (63)(十)底部加强区起算层号该如何填? (63)(十一)结构基本周期是什么意思?该如何填? (64)(十二)一根砼柱托两根不在同一条轴线上的梁该如何实现? (64)(十三)砼剪力墙暗柱为什么会超筋? (64)(十四)剪力墙边缘构件,钢筋配筋面积太大怎么办? (64)(十五)如何解决人防地下室工程梁延性比超限问题? (66)(十六)斜支撑输入中的常见问题 (67)(十七)SATWE软件中“强制执行刚性板假定”是何意?该如何选择? (67)(十八)何时考虑双向地震作用? (67)(十九)SATWE和TAT软件中“底层柱墙最大组合内力”里的值是设计值还是标准值?可否作为基础设计依据? (68)第一章砖混底框的设计(一)“按经验考虑墙梁上部作用的荷载折减”⑴由于墙梁的反拱作用,使得一部分荷载直接传给了竖向构件,从而使墙梁的荷载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