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叶酸联合依那普利治疗H型高血压的疗效对比
- 格式:doc
- 大小:123.50 KB
- 文档页数:5
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在马来酸依普那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疗效。
方法:分2组(依那普利组、依那普利叶酸复方片10.0 mg/0.8 mg组)治疗高血压患者,于入选时测定血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治疗后4个月、复测血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2组治疗方法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结果: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能有效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优于依那普利组。
结论: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用于轻、中度h型高血压患者降压、降低同型半胱氨酸安全、有效。
【关键词】高血压;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中图分类号】r5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242-01h型高血压是伴有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的原发性高血压,约占我国成年人高血压的75%高同型半胱氨酸和高血压被认为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两个重要独立危险因素[2],两者在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方面存在显著的协同作用,同型半胱氨酸升高与高血压的发生存在一定关系。
因此,,治疗h型高血压时应同时降低血压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本实验旨在检测依那普利叶酸片(复方制剂)对h型高血压的降压和降hcy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按照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标准,选取2011年6月-2012年6月本院就诊的102例高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治疗组52例,男28例,女24例,年龄(63.4±14.6)岁;对照组50例,男26例,24例,年龄(62.3±15.8)岁。
全部对象治疗前后测定血压、hcy指标。
两组年龄、性别、血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1.2.1 治疗方法治疗组予马来酸依拉普利叶酸片(规格10mg/0.8 mg),1次/d,1片/次,早晨口服;对照组予马来酸依那普利(规格10 mg ),1次/d,1片/次,早晨口服,两组均治疗16周。
分析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的疗效目的对H型高血压采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分析。
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H型高血压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
观察组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对照组4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展开探讨。
结果经过连续6周治疗后,从血压方面分析,观察组较对照组效果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Hcy水平方面分析,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从并发症发生方面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33%,23.2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上采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的效果比较理想,值得推广和普及。
标签: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H型高血压;疗效H型高血压(Homocysteine)是一种以肾脏病所致的肾性高血压为常见类型的特殊型高血压,近些年H型高血压的发病率呈现出递增的趋势,治疗不及时,容易造成心血管疾病等,对患者的健康带来严重影响。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对该病进行治疗时在降压和对Hcy水平方面均有较大的优势,本组实验通过选取我院收治的H型高血压患者86例进行治疗对比,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H型高血压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符合WHO定义高血压疾病的诊断标准,且排除精神疾病者、药物过敏者及其他重大脏器损害疾病者,其中男59例,女27例,年龄46~79岁,平均年龄63岁。
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
观察组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对照组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治疗,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对比,如性别、年龄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1.2.1 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心血管内科常规治疗方案,即对患者采用马来酸依那普利(亚宝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號H14023578)进行治疗。
依那普利联合叶酸治疗H型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摘要】:目的:依那普利联合叶酸治疗H型高血压患者的疗效。
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2月—2019年3月期间诊治的82例H型高血压,分为2组,每组41例,对照组应用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还联合叶酸治疗,比对2组病患治疗前后血压和Hcy平均值,在治疗后对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治疗后效果,对照组有效率为80.48%,观察组为95.12%,观察组显著优过对照组,p<0.05;另外治疗前后2组病患血压和Hcy平均值,观察组也优过对照组,p<0.05。
(p值<0.05)。
结论:应用依那普利联合叶酸治疗H型高血压,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加以应用。
【关键词】:依那普利;叶酸;H型高血压前言:H型高血压是指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Hcy)≥10μmol/L,同时血压也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据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教授调查显示,我国患有高血压的人群当中,有75%的病患属于H型高血压[1];H型高血压是导致AS的独立危险因素,也可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几率,对病患生命构成威胁,本研究将应用依那普利联合叶酸治疗H型高血压,并对效果进行分析。
1 资料及方法1.1资料选择我院2018年2月—2019年3月期间诊治的82例H型高血压,分为2组,每组41例,纳入指标:(1)体重指数在23~35kg/m2之间;(2)2组病患均经过协商属自愿加入本研究;(3)2组病患均符合H型高血压诊断指标;排除难以沟通和患有严重器官功能障碍的病患。
【对照组】:男:女=22:19;年龄:34-72(49.74±3.67)岁;病程:2-9(4.02±3.24)年。
【观察组】:男:女=24:17;年龄:35-74(51.35±4.36)岁;病程:3-7(3.98±3.21)年;组间资料对比,p值>0.05。
1.2 方法对照组应用依那普利治疗,服用剂量为10毫克/天,观察组还联合叶酸治疗,服用剂量为0.8毫克/天,2组病患在治疗后8周对疗效进行评价[2]。
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老年H型高血压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老年H型高血压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
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90例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使用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治疗,研究组使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比较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压变化及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新发脑卒中率。
结果:治疗8周后,研究组有效率(95.6%)显著高于对照组(7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老年H型高血压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血压水平及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依那普利叶酸片;老年H型高血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7-0171-02临床上,将原发性高血压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认定为老年H型高血压,老年H型高血压的治疗与优化方案,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点。
相关研究资料指出,依那普利叶酸片能有效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是治疗、控制老年H型高血压的首选药物[1]。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90例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纳入标准:①患者舒张压在90mmHg~110mmHg之间,或收缩压在140mmHg~180mmHg之间[2]。
②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超过10umol/L;③年龄≥65岁。
排除标准:①恶性肿瘤患者。
②妊娠患者。
③合并严重心脏病或急慢性肝肾功能不全患者。
④有降脂药物、抗惊厥药物、叶酸拮抗剂药物服用者。
⑤三个月内服用过叶酸和维生素B12患者。
⑥甲状腺功能不全者。
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其中,男28例,女17例,患者年龄在65~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2.2±2.4)岁,平均收缩压为(156.2±14.2)mmHg,平均舒张压为(92.1±8.0)mmHg,平均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15.8±4.0)umol/L;研究组45例,其中,男27例,女18例,患者年龄在65~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2.2±2.0)岁,平均收缩压为(155.2±13.3)mmHg,平均舒张压为(92.4±7.8)mmHg,平均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16.2±3.9)umol/L;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2023叶酸联合降压药物治疗H型高血压及并发症01叶酸+常规降压药物H型高血压患者因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升高,表现出心血管事件发生概率明显增加⑴。
临床治疗结果显示0,H型老年高血压患者在实施常规降压治疗期间,叶酸的应用对于血浆Hcy水平的降低以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减少效果显著,最终为H型高血压患者康复加快奠定基础。
用药方法:H型老年高血压患者在常规降压治疗的同时,加用叶酸口服5mg,1次∕d°02不同剂量叶酸+降压药物目前研究明确指出,高HCy血症为动脉粥样硬化、脑卒中的独立风险因素之一。
H型高血压的发生与叶酸缺乏导致的细胞甲基化反应抑制、HCy异常堆积有关,故通过外源性途径补充叶酸有助于调节H型高血患者Hcy水平,但叶酸不同的给药剂量与Hcy改善效果是否有关临床研究较少。
有临床研究结果显示⑶,经24个月随访发现,不论小剂量叶酸(0.8mg∕d)与大剂量叶酸(5mg∕d)联合降压药物均有助于改善H型高血压患者HCy水平,降低脑卒中风险且二者疗效相当,给药剂量高低与Hcy改善效果无明显相关性。
另有研究发现,叶酸的代谢缺陷通常与患者的基因遗传密切相关,不同MTHFR基因分型的H型高血压患者对叶酸的需求量不同,因此,根据患者的具体基因分型给予针对性的叶酸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
临床治疗结果显示⑷,H型高血压患者中,CC.CT x TT三种基因分型H型高血压患者治疗后,血压及血清Hcy水平均优于治疗前,且TT基因分型患者的血压及血清HCy水平改善最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用药方法:按照基因分型,在常规降血压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叶酸片治疗,其中,CC型和CT型患者的服用剂量为0.4mg∕d,TT型患者的服用剂量为0.8mg∕d,服药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患者的血压水平及血清Hcy水平。
03叶酸十苯磺酸氨氯地平目前研究表明叶酸可明显降低高血压患者Hcy水平,显著降低心肌缺血、梗死的发生概率以及首次中风风险。
观察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的疗效1.2 方法观察组采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深圳奥萨制药XX 公司,国药准字H20103724),口服剂量为10 mg/0.8 mg/次,1次/d。
对照组单独采用依那普利片治疗(扬子江药业集团江苏制药XX公司,国药准字H32026567),口服剂量10 mg/次,1次/d,连续治疗8周。
1.3 观察指标测定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以及血浆Hcy,并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疗效评价若患者经治疗后,舒张压下降幅度≥10 mmHg,血压正常,或收缩压下降幅度≥18 mmHg,血压正常,则可判定为显效;若患者经治疗后,舒张压下降幅度0.05)。
3 讨论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疾病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患者血压水平是决定性影响因素[3],除此之外,其他心脑血管危险因素以及患者临床症状也会对患者产生影响。
有研究人员指出,血压升高与Hcy升高在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方面具有显著的协同作用。
据CDC疾病分类目录显示,正常人群在空腹时,体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平均水平较低(一般在5~15 μmmol/L)。
并对H型高血压作如下定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伴有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升高超过一定值(一般以10 μmmol/L为标准)。
据报道,在我国,成年H型高血压患者的比例极高(达到75%),有关学者认为这也是造成我国脑卒中发生率持续持续上升的重要因素。
鉴于此,临床单独降压或单独降Hcy对治疗伴有Hcy升高的高血压患者效果不佳,只有同时降血压并降低血浆Hcy水平才能起到显著效果。
补充患者体内叶酸是临床公认的降低Hcy水平的重要措施。
有研究指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类药物和叶酸均可有效降低患者心脑血管发病风险。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在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并能够大大提高疗效。
为探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用于H型高血压治疗的疗效,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更多参考,本文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H型高血压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采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对照组给予依那普利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达91.8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96%,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比较不同剂量叶酸联合依那普利治疗H型高血压并冠心病的效果谢晓文;张古老;孙建华;钟海英【摘要】目的:观察H型高血压并冠心病采用不同剂量叶酸联合依那普利治疗的效果.方法:将90例H型高血压并冠心病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依那普利10mg+叶酸片3.2mg,观察组采用依那普利10mg+叶酸片0.8mg,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血压水平、各项炎性因子及血管内皮因子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33%,与对照组的95.56%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Hcy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TNF-α、CRP、MMP-9、NO、ET-1、sICAM-1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H型高血压并冠心病采用小剂量0.8mg叶酸联合依那普利的治疗效果佳,能有效降低血压及Hcy水平,改善血压及血压变异性,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期刊名称】《中国民康医学》【年(卷),期】2018(030)005【总页数】3页(P19-21)【关键词】H型高血压并冠心病;不同剂量叶酸;依那普利【作者】谢晓文;张古老;孙建华;钟海英【作者单位】于都县人民医院,江西于都 342300;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于都县人民医院,江西于都 342300;赣州市皮肤病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4.1;R541.4高血压和冠心病均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两者可相互影响,加重病情,增加疾病的病死率。
近年来研究显示,Hcy为体内蛋氨酸的代谢产物,是心血管疾病新的危险因素,而伴有高Hcy血症的高血压患者发生缺血性心脏病及脑卒中的风险大大上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1]。
因此,H型高血压与冠心病有密切的联系,H型高血压并冠心病的病情也更为严重。
临床治疗显示,单纯降压治疗无法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而同步进行降压及降Hcy治疗能有效提高疗效[2]。
依那普利联合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患者联合使用叶酸片和依那普利治疗的效果。
方法:对照组是单一使用依那普利治疗的45例患者,观察组是联合使用依那普利和叶酸片治疗的45例患者,其选取时间在2021.03-2022.03,对其血压变化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治疗后的血压和血浆Hcy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总有效率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但不良反应之间无差异,P>0.05。
结论:H型高血压患者在联合使用依那普利和叶酸片治疗后可将血压进行良好的改善,疗效显著。
关键词:H型高血压;叶酸片;依那普利;疗效H型高血压是患者的血压和同型半胱氨酸同时存在升高的一种病症,引起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维生素摄入量不足、家族遗传、叶酸摄入量不足以及食用蛋氨酸蛋白质等,正常机体空腹状态下的半胱氨酸处于5-15μmol/L,在该水平处于10μmol/L即为高半胱氨酸[1],若同时血压升高,则称为H型高血压。
该病在临床上近年来的患者数量持续性增加,需要及时进行控制和干预。
本次对90例患有H型高血压患者进行叶酸片和依那普利联合治疗,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照组是单一使用依那普利治疗的45例患者,其中男性26例,女性19例,年龄区间为36-75岁(55.69±5.38)岁,观察组是联合使用依那普利和叶酸片治疗的45例患者,其中男性27例,女性18例,年龄区间为37-76岁(55.79±5.41)岁,其选取时间在2021.03-2022.03,组间资料相比较没有差异性,P>0.05,入选标准:均为H型高血压,收缩压在140mmHg以上,舒张压在90mmHg以上,血浆Hcy在10μmol/L以上,治疗依从性高,对本次药物无过敏史,自愿加入本次研究,排除标准:存在其他脏腑严重疾病,精神方面存在异常。
1.2方法对照组口服扬子江药业集团江苏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依那普利片,初始剂量是每次5mg,每天口服两次,若患者血压控制效果不佳,可增加剂量是每天20mg;观察组口服依那普利(同上)和叶酸片,其生产厂家是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口服剂量是每次5mg,每天一次。
叶酸对H型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同型半胱氨酸血清水平的影响成光胜【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14(000)010【摘要】目的:探讨叶酸对H型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清水平的影响。
方法将120例H型高血压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系统降压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叶酸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两组血压控制情况及Hcy血清水平。
结果两组治疗后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舒张压均明显下降,观察组下降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Hcy血清水平对照组较治疗前稍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叶酸可降低H型高血压患者Hcy血清水平,利于血压控制,建议临床合理选用。
【总页数】2页(P90-91)【作者】成光胜【作者单位】458000 河南省鹤壁市人民医院老年病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对H型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 [J], 段军仓;王有鹏;邹楠;张照伟2.氯沙坦钾氢氯噻嗪联合叶酸片对H型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血清Hcy、CysC水平变化的影响 [J], 邹玲;闫振明;张磊3.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对H型高血压患者叶酸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治疗的影响 [J], 张云飞; 徐炳欣; 赵艳; 吴帆; 杨琼琼4.叶酸与甲钴胺对H型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 邢晓娟; 毛中圆5.叶酸与甲钴胺对H型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 邢晓娟; 毛中圆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依那普利叶酸治疗H型高血压的疗效观察发表时间:2014-08-21T17:32:29.64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26期供稿作者:李明[导读] 将依那普利叶酸这一复方制剂应用于治疗H型高血压,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安全性和可靠性李明(湖北省荆门市五三医院 431821)【摘要】目的:探讨依那普利联合叶酸治疗H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40例慢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两组,每组70例,每日晨起饭后服药,对照组口服给依那普利片(10mg/次/d);治疗组口服马来酸依那普利口服叶酸片(10mg /0.8mg,1次/d),以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压为指标检测,两组分别在给药前、给药八周后进行指标检测,总试验疗程为8周。
结果:对照组和试验组在给药8周后舒张压、收缩压和血浆Hcy水平分别为(80.55±2.13)、(119.87±9.01)mmHg和(15.47±2.05)μmol/L,经比较,试验组检测所有指标均正常,疗效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 (P<0.05)。
结论:使用依那普利叶酸联合治疗H型高血压,治疗效果较为良好,能够更好的控制和降低患者血压,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关键词】依那普利片叶酸 H型高血压疗效观察【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6-0145-01现代研究发现高血压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因素中一个高危因素,随着我国人口趋向老龄化,国内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已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1]。
H型高血压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且单独口服依那普利片或单独使用叶酸来单纯治疗H型高血压的效果均不理想[2]。
其容易引发其他多种疾病,又不易根治、反复发作,在临床上给患者心灵和肉体都带来了消极影响和巨大的痛苦,而且还给患者家庭造成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
因此,怎样才能有效的治疗H型高血压有着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本研究使用依那普利片联合叶酸治疗H型高血压,取得较满意效果,未见不良反应,现将其试验结果汇报如下。
依那普利叶酸治疗H型高血压的效果分析作者:吴国栋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13年第32期[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依那普利叶酸治疗H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80例H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规范化药物治疗,并每天对患者进行查房随访,定期给予患者健康讲座,鼓励患者实施合理的生活方式;观察组额外给予依那普利叶酸片(10 mg/0.8 mg),每天1次;观察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的水平变化及随访期间心脑血管事件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动态血压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 < 0.05);随访3个月后,观察组血浆中Hcy水平明显下降,而对照组血浆中Hcy的水平无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随访期间观察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0.0%,对照组为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较好,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等并发症的概率较低,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 依那普利叶酸片;H型高血压;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 R54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32-0066-02Analysis of the curative effect for H-type hypertension by enalapril folic acidWU GuodongInternal Medicine, TCM Hospital of Yingtan City in Jiangxi Province, Yingtan 335000,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of the curative effect for H-type Hypertension by Enalapril folic acid.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80 cases with H-type Hypertension in January 2012 to January 2013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All of them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each group with 40 cases,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treated by standardized drug, the patients were encouraged to implement a reasonable lifestyl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an additional enalapril folic acid tablets (10 mg/0.8 mg) once a day; they were followed up for 3 months,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such as plasma homocysteine levels and during follow-up of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events. Results 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3 months, the observation group plasma homocysteine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while no significant changes in homocysteine levels in plasma of patients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ith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follow-up period, the observation group in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events, such as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as 10.0%,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such as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events for the control group was 30.0%,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 < 0.05).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enalapril folic acid tablets in the treatment for H-type hypertension is good, it is low complications rate and less adverse effect. It is worth to make more widespread clinical use.[Key words] Enalapril folic acid tablets; H-type hypertension; Clinical efficacyH型高血压是原发性高血压中较常见的一种,伴有高Hcy血症,高血压和高Hcy血症均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等严重并发症,二者具有协同作用[1]。
依那普利联用叶酸治疗H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血压是全球范围内公认的常见慢性疾病,其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在心血管事件、肾脏疾病、糖尿病等方面的风险要远远大于无高血压患者。
H型高血压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高血压,患者既有高血压的表现,又同时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其风险和并发症更为严重。
随着对高血压和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疾病的深入研究,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探讨依那普利联用叶酸在治疗H型高血压中的作用机制,以及其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有效的方案和方法。
【2000字】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依那普利联用叶酸对H型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评估该联合治疗方案在改善H型高血压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方面的临床疗效。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有效的治疗策略,探讨新的治疗思路,为H型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提供临床参考。
通过分析依那普利联用叶酸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揭示治疗机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通过本研究,旨在促进更多相关研究的开展,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提高H型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
1.3 研究意义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着全球范围内的健康水平。
特别是H型高血压,其病情通常比普通高血压更为严重,临床治疗难度也更大。
目前,虽然已经有一些药物可以治疗高血压,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而且常会有一些不良反应出现。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探究依那普利联用叶酸对H型高血压的治疗效果,以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如果研究结果积极,将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及体征,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于血管内皮功能的调节也将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有望成为未来心血管疾病治疗领域的重要突破口。
【2000字】2. 正文2.1 依那普利联用叶酸对H型高血压的治疗效果H型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高血压类型,其病因较为复杂,治疗难度较大。
依那普利叶酸治疗H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体会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
方法将收治的60例H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采用依那普利治疗,B组采用依那普利联合高剂量叶酸治疗,C组采用依那普利联合低剂量叶酸治疗。
分析三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A组总有效率61.1%,B组总有效率75.7%,C组总有效率83.8%。
B组、C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采用依那普利联合叶酸治疗H 型高血压,疗效优于单用依那普利治疗,不良反应少,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H型高血压;依那普利;叶酸,疗效体会同型半胱氨酸为体内蛋氨酸代谢过程中形成的含硫氨基酸,为蛋氨酸循环的中间产物,可在叶酸作用下合成蛋氨酸。
当机体叶酸缺乏时,同型半胱氨酸代谢受阻,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增加,超过10μmol/L时即可称为高Hcy血症。
伴有高Hcy血症的原发性高血压即为H型高血压,补充叶酸总体能显著减低18%的卒中风险[1]。
本研究对我院2011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60例H型高血压患者,采用叶酸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取得良好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60例H型高血压患者,男42例,女18例;年龄35~80岁,平均年龄(60.5±5.5)岁;病程2~32年,平均(6.5±1.2)年。
所有患者入院前1个月未服用过叶酸或类似药物。
随机分为三组,A组,B组、C组各20例。
三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情况经统计学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根据患者有头晕、头痛等高血压症状或体征,静息测量上臂肱动脉血压,舒张压≥85mmHg和(或)收缩压≥135mmHg,即可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
在此基础上测定血清Hcy含量,≥10μmol/L即为高Hcy血症。
伴有高Hcy血症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胃H型高血压患者。
分析H型高血压患者使用依那普利片和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分析H型高血压患者使用依那普利片和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
对照组使用依那普利片治疗,观察组使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
观察两组降压效果,血清Hcy和CIMT,尿A/C和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并进行比较。
结果:观察组Hcy、CIMT低于对照组(P<0.05),尿A/C低于对照组(P<0.05),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与依那普利片相比,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相当,且能有效降低Hcy,减少动脉粥样硬化风险,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改善靶器官功能。
该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应用推广。
【关键词】H型高血压;依那普利片;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2-0143-02H型高血压是指伴有Hcy增高的原发性高血压,该病的治疗需要在降压的同时降低Hcy,以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1-3]。
本研究中,笔者就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依那普利片和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对比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6年1月—2017年12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
观察组患者男37例,女13例;年龄范围为(37~75)岁,平均年龄(56.73±8.46)岁;平均病程(8.42±5.25)年。
对照组患者男36例,女14例;年龄范围为(38~76)岁,平均年龄(55.81±8.37)岁;平均病程(8.16±5.03)年。
H型高血压应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和依那普利片治疗的效果比较发表时间:2017-11-20T14:32:01.017Z 来源:《航空军医》2017年第19期作者:胡闽[导读]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和依那普利片治疗H型高血压患者均有一定程度的疗效,两种药物进行比较。
(湖南省石门县中医医院湖南石门 415300)摘要:目的探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和依那普利片治疗H型高血压患者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H型高血压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依那普利片,观察组为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情况。
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BP、DBP、Hcy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结论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和依那普利片治疗H型高血压患者均有一定程度的疗效,两种药物进行比较,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的应用效果更好,值得应用。
关键词:H型高血压;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依那普利片[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of Enalapril Maleate and Folic Acid Tablets and enalapril in the treatment of type H hypertension. Method:Type H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5 -2017 year in August 54 cas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divided into two groups,control group with enalapril,the observation group for Enalapril Maleate and Folic Acid Tablets,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sult:After treatment,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SBP,DBP,Hcy were lower than before treatment,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Enalapril Maleate and Folic Acid Tablets and enalapril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type H hypertension have a certain degree of efficacy. Compared with the two drugs,Enalapril Maleate and Folic Acid Tablets has better application effect and is worthy of application.[keywords]:Type H hypertension;Enalapril Maleate and Folic Acid Tablets;enalapril tablets高血压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疾病,也是一种典型的慢性疾病,表现为高血压的症状,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当患者伴随着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时,为H型高血压,发病率极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有着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症状为胸痛、胸闷,极易反复性发作,应给予重点关注,临床上,针对该疾病的治疗多为药物治疗,不同的药物疗效存在差异,如何选择临床药物成为了新的问题[1]。
不同剂量叶酸联合依那普利治疗H型高血压的疗效对比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叶酸联合依那普利治疗H型高血压的疗效。
方法:收集2015年4月-2016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H型高血压者,分为研究组(接受10 mg 依那普利叶酸片联合10 mg叶酸治疗)和对照组(接受10 mg依那普利叶酸片联合5 mg叶酸治疗)。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体重指数、血压水平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结果:(1)治疗后,研究组体重指数、血压水平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别为(26.3±4.7)mmol/L、(22.6±7.5)mmol/L(P>0.05);治疗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别为(12.6±5.2)mmol/L、(18.6±5.6)m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10 mg依那普利片联合10 mg叶酸治疗H型高血压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Folic Acid combined with Enalapril in the treatment of H-type hypertension.Method:Patients with H-type hypertension from April 2015 to January 2016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They were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receiving 10 mg of Enalapril plus 10 mg of Folic Acid)and control group(receiving 10 mg of Enalapril plus combined with 5 mg Folic Acid).Body mass index,blood pressure level and plasma homocysteine level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compared.Result:(1)After treatment,body mass index and blood pressure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2)The levels of plasma homocysteine in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before treatment were (26.3±4.7)mmol/L and (22.6±7.5)mmol/L,respectively(P>0.05),those after treatment were (12.6±5.2)mmol/L and (18.6±5.6)mmol/L,respectively(P<0.05).Conclusion:10 mg Folic Acid combined with 10 mg Enalapril in treatment of H-type hypertension is certainly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Key words] Folic Acid;Enalapril;H-type hypertension高血壓是常见的慢性疾病,随着疾病的发展可造成心力衰竭、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对家庭造成沉重负担[1]。
同型半胱氨酸是人体甲硫氨酸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物,1969年首次提出同型半胱氨酸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随后又有学者发现同型半胱氨酸症高血压患者与脑卒中的风险密切相关[2]。
随后WHO 将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的高血压定义为“H型高血压”。
依那普利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物,对控制和改善高血压患者血压症状有重要意义。
叶酸可以降低体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本文拟收集2015年4月-2016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H型高血压者,分析不同剂量叶酸联合依那普利的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15年4月-2016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H型高血压患者,分为研究组(接受10 mg依那普利片联合10 mg叶酸治疗)和对照组(接受10 mg依那普利片联合5 mg叶酸治疗)。
研究组平均年龄(63.5±5.8)岁,男44例,女56例;对照组平均年龄(64.2±6.1)岁,男40例,女60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1)H型高血压符合文献[3]内科学诊断标准。
(2)近期未服用叶酸和维生素B12者。
1.3 排除標准(1)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者。
(2)对本次研究药物过敏者。
(3)药物治疗依从性差者。
1.4 治疗方法1.4.1 对照组依那普利片(山东绿因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002,5 mg×36片),服用方法:10 mg/次,1次/d,疗程为3个月。
叶酸片(常州制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3302,5 mg×100片),服用方法:5mg/次,1次/d,总疗程为6个月。
1.4.2 研究组药物同对照组,依那普利片服药方法同对照组,叶酸片为10 mg/次,1次/d,总疗程为6个月。
1.5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体重指数、血压水平及治疗前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1.6 统计学处理采取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两组治疗前后体重指数、血压水平比较研究组经治疗后体重指数、血压水平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别为(26.3±4.7)mmol/L、(22.6±7.5)mmol/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别为(12.6±5.2)mmol/L、(18.6±5.6)m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1969年国外学者发现遗传性同型半胱氨酸尿症患者存在广泛的动脉血栓及动脉粥样硬化,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引起冠心病的机理为:(1)脂代谢:同型半胱氨酸会增强纤维蛋白亲和力,通过氧化修饰产生泡沫细胞促进动脉硬化。
(2)促血小板聚集:使花生四稀酸代谢受阻,血栓烷A2增多,增加P-选择素表达导致血栓形成。
(3)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生:同型半胱氨酸刺激VSMC,导致管壁增厚,血管舒张降低,促进血管粥样硬化形成。
(4)内皮细胞释放:降低内皮细胞对一氧化氮的释放,促进一氧化氮的合成。
此外,还有学者指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数值下降25%,将会减少25%冠心病的发病危险。
有学者分析同型半胱氨酸通过调节金属蛋白酶的活性,促进动脉粥样硬化[3]。
还有学者指出同型半胱氨酸每升高5~7.5 ?mol/L,就可使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的几率增加4.5%[4]。
还有研究指出同型半胱氨酸可以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激活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最终导致动脉粥样的纤维帽被削弱变薄,脂质核心增大。
还有学者指出降低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尿水平对减少心脑血管意外有重要意义。
本次研究中选择200例H型高血压患者,分为研究组(接受10 mg依那普利片联合10 mg叶酸治疗)和对照组(接受10 mg依那普利片联合5 mg叶酸治疗)。
结果发现研究组和对照组经治疗后血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体重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依那普利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起到降低血压作用。
依那普利能改善肾小球动脉痉挛,减轻尿蛋白,还能扭转肾小球玻璃样变性、结缔组织增生、对降低肾小球囊内压有重要意义[5]。
大规模临床试验指出高血压人群长期服用贝那普利可以获得益处。
贝那普利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减少缓激肽的降解,减轻心脏前后负荷,来改善心肌耗氧量,阻止心力衰竭的恶化。
也有研究显示贝那普利可以改善体内高凝状态,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还有学者指出贝那普利药理学上可以降低AngⅡ的含量,促进一氧化氮及前列环素的生成而发挥扩张血管作用。
因此长期服用依那普利不仅可以起到平稳降压作用,还能减少高血压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叶酸能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临床上可以用于治疗叶酸缺乏引起的巨红细胞性贫血及白细胞减少症。
本次研究发现研究组服用10 mg叶酸后,可以改善体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其主要作用机理为:(1)叶酸通作用于蛋氨酸的循环,其一碳单位变为甲基,促进蛋氨酸的合成,同时继续参与同型半胱氨酸甲基蛋白质的合成和细胞甲基化[6]。
(2)叶酸还可以通过一碳单位促进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的合成,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表达水平升高后,可以增加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
(3)补充叶酸可以促进同型半胱氨酸甲基化,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同时减少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及血栓事件[7-8]。
因此,本文认为10 mg依那普利片联合10 mg叶酸治疗H型高血压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1]胡大一,徐希平.有效控制“H型”高血压-预防卒中的新思路[J].中华内科杂志,2008,47(12):976-977.[2]陈光亮,霍勇,李建平,等.复方Ⅰ类新药依那普利叶酸片的创新思路[J].中国新药杂志,2009,18(17):1590-1593.[3]霍勇,陈光亮,徐希平.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的药理学与临床评价[J].中国新药杂志,2010,19(18):1633-1636.[4]王拥军,刘力生,饶克勤,等.我国脑卒中预防策略思考:同时控制高血压和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J].中华医学杂志,2008,88(47):3316-3318.[5]孙宁玲,秦献辉,李建平,等.依那普利叶酸片固定复方与依那普利和叶酸自由联合在H型高血压人群中降低同型半胱氨酸的疗效比较[J].中国新药杂志,2009,18(17):1635-1640.[6]刘杏瑜,梁卫权,肖志衡.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在高血压患者中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疗效研究[J].吉林医学,2010,31(15):2181-2182.[7]章成国,邵燕,胡学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与高血压严重程度的关系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3,13(4):22-24.[8] Miller E R,Juraschek S,Pastor-Barriuso R,et al.Meta-analysis of folic acid supplementation trials on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risk interaction with baselinehomocysteine levels[J].Am J Cardiol,2013,106(4):517-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