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自考行政组织理论
- 格式:ppt
- 大小:11.23 MB
- 文档页数:193
全国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行政组织理论试题课程代码:00319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最早出现的人类组织是( )A.家庭B.学校C.阶级D.国家2.我国的地区行政公署是省政府的( )A.分支机关B.临时机关C.职能机关D.派出机关3.在社会主义国家中,行政组织的社会性和阶级性是一致的,目的都是实现( )A.政治统治B.管理效能C.人民利益D.行政效率4.传统的行政组织对社会事务的管理主要依靠( )A.经济手段B.行政手段C.法律手段D.思想手段5.计划经济时期决定资源配置的是( )A.习惯经验B.政府指令C.供求关系D.社会道德6.影响行政组织生存与发展的一切要素的总和,构成了行政组织的( )A.环境B.文化C.制度D.结构7.古罗马共和国中负责维护社会治安的是( )A.保民官B.检察官C.执政官D.营造官8.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国家的构成原则是( )A.监督B.民主C.集中D.分工9.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行政管理体制最早出现于( )A.汉朝B.秦朝C.隋朝D.唐朝10.邓小平提出的干部队伍“四化”标准中的核心是( )1A.革命化B.年青化C.知识化D.专业化11.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时候,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是( )A.政务院B.国务院C.中共中央D.全国人大12.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行政组织自身管理方法是( )A.规制型管理B.情感型管理C.市场化管理D.灵活型管理13.直接决定着行政组织的性质和变化的是( )A.生产关系B.政党制度C.生产力D.社会状况14.市经理制产生于( )A.英国B.德国C.法国D.美国15.体现行政组织中决策者与执行者之间距离的是( )A.管理幅度B.管理层次C.管理权力D.管理责任16.孙中山“五权宪法”思想的理论依据是( )A.民主集中制B.议行合一C.均权主义D.权能分立17.行政组织适应和改造社会的能力体现于其( )A.规模B.职能C.文化D.体制18.中国古代主张“法、术、势”兼用来治理国家的人是( )A.商鞅B.韩非C.李斯D.墨子19.在行政组织结构中,人、目标与权责的最初结合,构成了( )A.职位B.单位C.部门D.机构20.历史上首次提出应将议事、司法和行政权力相区别的人是( )A.柏拉图B.苏格拉底C.孟德斯鸠D.亚里士多德21.省人民政府的厅、局等工作部门的设立和撤并,应报请批准的机构是( )A.省人民政府B.省委组织部C.国务院D.中央组织部222.我国现行公务员管理的主要法规是( )A.《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B.《国家公务员法》C.《国家公务员条例》D.《国家公务员制度》23.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最早成形于( )A.秦朝B.汉朝C.隋朝D.唐朝24.属于国家正式在岗人员,但不属于...一般编制管理对象的是( )A.单列编制B.专项编制C.临时编制D.机动编制25.控制人口增长属于行政组织的( )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C.文化功能D.社会功能26.行政组织变革的最大阻力来自( )A.资历较高者B.人际关系C.组织自身“经济人”特征D.对陌生事物的疑虑27.官僚主义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组织病”,其最突出的表现形式是( )A.权力腐败B.公文旅行C.长官意识D.争功逶过28.在资本主义社会早期,公共事务极其简单,政府充当的角色主要是( )A.全能计划者B.守夜警察C.社会保姆D.道德领袖29.最早提出目标管理方法的人是( )A.西蒙B.雷格斯C.威尔逊D.德鲁克30.1982年宪法规定,我国行政机关中实行( )A.委员会制B.首长负责制C.混合制D.分权制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行政组织理论自考试题一、选择题1. 行政组织理论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指()。
A. 行政机构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B. 行政决策的程序和方法C. 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D. 行政组织的人员配备和管理制度2. 行政组织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
A. 行政组织的发展历程B. 行政组织的结构和职能C. 行政组织的权力制衡D. 行政组织的绩效评估3. 纵向行政组织是指()。
A. 各级政府行政部门之间的组织关系B. 同级政府行政部门之间的组织关系C. 各级政府行政部门与企事业单位之间的组织关系D. 同级政府行政部门与企事业单位之间的组织关系4. 横向行政组织是指()。
A. 各级政府行政部门之间的组织关系B. 同级政府行政部门之间的组织关系C. 各级政府行政部门与企事业单位之间的组织关系D. 同级政府行政部门与企事业单位之间的组织关系5. 行政组织职权的划分原则主要有()。
A. 相对适用原则和绝对适用原则B. 从属原则和自主原则C. 联席会议原则和独立决策原则D. 立法原则和执法原则二、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行政组织理论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行政组织理论主要研究行政组织的组织形式、结构和职能,以及行政组织的权力配置和权力制衡,涉及行政机构的设立、行政决策的程序和方法、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等方面。
行政组织理论的研究意义在于深入理解行政机构的内部机制和运行规律,为合理调整和改革行政组织提供理论支持。
2. 请解释纵向行政组织和横向行政组织的概念及其区别。
纵向行政组织是指不同级别政府行政部门之间的组织关系,即上级部门与下级部门之间的关系。
纵向行政组织主要体现了政府的层级划分和行政指挥关系,上级部门具有对下级部门的指导、调度和监督权力。
横向行政组织是指同级政府行政部门之间的组织关系,即同级部门之间相互协调、合作的关系。
横向行政组织主要体现了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协同作用和互补关系,通过横向行政组织可以实现信息共享、资源互助和分工协作。
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护理管理学试卷(课程代码0300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管理者对所在组织的工作效果及效率承担责任的行为,体现了A.决策角色 B.信息角色C.人际角色 D.监督角色2.美国行为科学家赫茨伯格提出的理论是A.双因素理论 B.X-Y理论C.需求层次理论 D.成熟度理论3.决策过程的首要步骤是A.诊断问题 B.识别问题C.确定决策目标 D.制定备选方案4.护理部制定各种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属于护理质量控制中的A.前馈控制 B.现场控制C.反馈控制 D.事后控制5.能及时发现偏差信息并迅速做出反应的特点,体现了有效控制系统的A.客观控制 B.适度控制C.实时控制 D.自我控制6.下列属于控制主体的是A.作业 B.决策机构C.组织的总体绩效 D.信息7.由护士所在护理单元的护士长对其进行的评价,属于绩效考核的A.自我评价 B.同行评价C.下属评价 D.直接领导评价8.根据领导四分图理论,对新护士最适宜采取的领导方式是A.高任务、高关系 B.高任务、低关系C.低任务、高关系 D.低任务、低关系9.护理人员培训准备阶段的工作内容包括A.确立培训目标 B.选择培训教师C.选择培训方式 D.确定评价标准10.护士长积极组织护理人员对坠床病人进行抢救,属于A.风险评估 B.风险前控制C.风险中控制 D.风险后控制11.在护理人员排班方法中,周排班法的特点是A.适用于护理人员相对稳定的科室 B.护理人员班次轮转较频繁C.较好地满足了护理人员的个人需求 D.排班模式相对固定12.处理好组织长期发展与短期利益之间的关系,体现了管理的A.对立统一观 B.发展观C.人本主义观 D.伦理观13.属于社区护理质量管理评价指标的是A.发病率 B.对戒烟的支持率C.居家护理率 D.儿童生长发育指标14.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着重研究A.生产中工人的劳动效率 B.管理过程和管理组织C.理想的行政组织 D.生产中工人的工作士气15.提出组织需建立参谋机构的理论是A.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B.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C.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 D.弗鲁姆的期望理论16.把统一领导与分级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了管理的A.能级原则 B.弹性原则C.反馈原则 D.整分合原则17.组织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总体战略目标及战略措施,属于A.高层计划 B.中层计划C.底层计划 D.作业计划18.在管理方格理论中,最有效的领导方式是A.1.1型管理 B.1.9型管理C.9.1型管理 D.9.9型管理19.学习型组织的特点是A.组织成员有共同的愿景 B.组织边界模糊C.领袖人物作用大 D.按照资历、政绩晋升20.根据我国卫生组织的分类,中华护理学会属于A.卫生行政组织 B.卫生事业组织C.群众性卫生组织 D.预防服务组织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
2017年10月自学考试00277行政管理学试题及答案(最终五篇)第一篇:2017年10月自学考试00277行政管理学试题及答案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行政管理学试卷(课程代码00277)本试卷共5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
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首次将政府(国家)权力划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外交权的学者是 A.法约尔 B.韦伯 C.洛克 D.怀特2.在行政管理学的发展历史上,第一本较为系统地描述行政管理学理论体系的著作是A.威尔逊的《行政研究》B.西蒙的《行政行为》 C.怀特的《行政学导论》 D.古德诺的《政治与行政》3.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具体方法中,主要注重个别事例特殊性研究的是 A.比较方法 B.经验方法 C.规范方法 D.案例方法4.提出著名的“融合一棱柱一衍射的行政模型”的学者是A.高斯 B.雷格斯 C.韦伯 D.斯坦因5.改革开放前,在我国占主流的行政运行文化模式基本上是A.自律本位型行政运行文化模式B.法律本位型行政运行文化模式C.有限分工型行政运行文化模式D.服务本位型行政运行文化模式 6.实行联邦制的典型国家是A.法国 B.英国 C.日本 D.美国 7.行政权力的目的是A.维护国家机关自身利益B.实现国家意志C.制定法律法规D.规范政府行为 8.弱势政府职能的积极意义在于A.适应了自由资本主义需要 B.促进了微观经济管理C.促进了福利国家的形成D.促进了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9.在现代社会中,相对于立法职能而言,行政职能具有明显的A.执行性 B.经济性 C.普遍性 D.阶级性10.内阁制国家的最高行政管理机构是A.总统 B.内阁 C.主席 D.元首11.下列行政管理机构中,属于辅助机构的是A.国务院办公厅B.民政局C.审计局D.文化局12.将行政管理事务分为高层行政管理事务、中层行政管理事务和基层行政管理事务的依据是A.行政管理事务的内容 B.行政管理事务的性质 C.行政管理事务所属的层级 D.行政管理事务的关系13.人事行政管理最经常的职责和最大量的活动是对行政人员进行A.激励和监督B.计划和组织C.使用和开发D.保障和约束14.行政组织中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是A.行政人员B.行政职位C.行政体制 D.精神要素15.不按组织结构中的正式沟通系统和方式进行的沟通是A.平行沟通 B.非正式沟通 C.正式沟通 D.双向沟通16.在行政监督中,最典型的事前监督是A.国政调查B.行政复议 C.听证会 D.司法审查 17.行政执行的基本主体是 A.行政管理机构 B.公民 C.政党 D.社会团体 18.使行政目标得以实现的途径是 A.行政管理方法 B.行政权力 C.行政职能 D.行政文化19.行政管理的行为激励方法中,奖励激励又被称为A.目标激励 B.强化激励 C.竞争激励 D.反激励 20.我国制定行政法规的权力属于 A.人民法院 B.县级政府 C.国务院 D.市级政府 21.依法行政与以德行政的共同目标是A.提高行政的强制性B.实现责任行政C.提高制度的权威性D.强化民主集中制22.开展政府绩效管理的前提和基础是A.行政改革 B.技术改进C.立法保障 D.公务员素质提升2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治绩效最经常表现为A.制度安排与制度创新 B.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 C.行政机构的精简 D.公务员素质的提高 24.我国现阶段行政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A.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体制B.建立有效的行政权力制约体系C.建立精简高效的行政机构体系 D.建立扁平化的行政层级体系25.行政发展的主要目的是A.确立行政权威 B.提升行政能力 C.保护行政环境 D.树立行政形象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全国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市政学试题课程代码:0029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世界上最早的城市约产生于(C)A、公元前2500年B、公元前3000年C、公元前3500年D、公元前4000年2、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是(B)A、行政机关B、权力机关C、审判机关D、检察机关3、各学科对城市定义的表述中,认为城市是各种经济活动因素在地理上大规模集中的结果的是(D)A、地理学B、统计学C、城市社会学D、城市经济学4、近代市政发展开端于(A)A、1688年英国革命B、1789年法国大革命C、1835年英国通过《市团法案》D、1888年英国修订《地方政府组织法》5、下列属于城市人民团体的是(A)A、市总工会B、市基金会C、市志愿者组织D、市慈善总会6、市政体制主要为议会市长制的国家是(D)A、加拿大B、英国C、法国D、日本7、下列属于直辖市的城市是(B)A、深圳B、重庆C、广州D、南京8、市政职能过程包括(B)A、市政决策、市政执行和市政反馈B、市政决策、市政执行和市政控制C、市政协调、市政执行和市政控制D、市政预测、市政沟通和市政控制9、城市化概念的提出者是(B)A、美国规划师佩里B、西班牙工程师塞德C、英国记者霍华德D、法国建筑师柯布西耶10、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层面包括国家层面、省级行政区域层面和(C)A、市级行政区域层面B、县级行政区域层面C、市县层面D、乡镇层面11、城市化早期和初级阶段出现的城市化类型是(C)A、积极型城市化B、消极型城市化C、集中性城市化D、分散性城市化12、英国人昂温提出的城市规划理论是(D)A、邻里单位理论B、花园城市理论C、中心地理论D、卫星城理论13、我国的城市规划纳入法制化轨道是在(B)A、1968年B、1989年C、1992年D、2008年14、我国现行城市规划的法律依据是(A)A、《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规划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区规划法》15、城市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C)A、城市功能B、城市性质C、城市基础设施D、城市管理体制16、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是(D)A、银行贷款B、企业投资C、社会融资D、国家和城市政府的财政拨款17、城市土地管理中,统一负责城市土地管理和监督的行政执法部门是(A)A、市国土资源局B、市规划局C、市工商局D、市司法局18、城市公共部门为履行其职能而筹集的一切资金的总和称为(A)A、城市公共收入B、城市公共支出C、城市公共财政D、城市公共预算19、我国的全国性群众卫生救护组织是(D)A、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B、妇幼保健站C、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D、中国红十字会20、城市政府采购的主要采购方式是(B)A、邀请招标B、公开招标C、竞争性谈判D、询价21、城市土地使用权在城市土地经营者与使用者之间的横向流动或转让指的是(B)A、城市土地一级市场B、城市土地二级市场C、城市土地三级市场D、城市土地四级市场22、城市环境是人类在城市的生产和生活中形成的,由动物、植物、微生物、水、土壤、大气、阳光以及建筑物、构筑物等组成的(D)A、地理环境B、自然环境C、人工环境D、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复合体23、人们长期共同生产生活或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而形成的社区称为(C)A、功能社区B、法定社区C、自然社区D、自治社区24、我国居民委员会的任期是每届(B)A、两年B、三年C、四年D、五年25、下列属于市政绩效管理信息系统软件要素的是(B)A、计算机B、信息管理人员C、网络D、图书资料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
2016年10月全国自考(行政组织理论)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4. 简答题 5. 论述题 6. 案例分析题单项选择题1.现代社会中规模最大的组织是A.行政组织B.司法组织C.企业组织D.事业组织正确答案:A解析:行政组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行政组织是社会组织中规模最大的组织,其管辖的范围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各种领域、各个团体。
2.在行政组织的研究方法中,着重从整体和部分、内部和外部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关系来把握行政组织整体的方法是A.系统分析的方法B.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C.静态的研究方法D.纵向的研究方法正确答案:A解析:系统分析的方法,就是要求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着重从整体和部分、内部和外部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中来把握行政组织的整体。
3.古代奴隶主民主共和政体的典型国家是A.古埃及B.古巴比伦C.雅典D.古印度正确答案:C4.被法国行政学者称为“行政二头制”现象的是A.总统单独享有最高行政权B.总理单独享有最高行政权C.总统和总理都享有最高行政权D.总统和议会都享有最高行政权正确答案:C解析:1958年法国的宪法规定,总统和政府总理都享有最高行政权,这种现象被法国行政学者称为“行政二头制”。
5.第一次提出将议事权力、司法权力与行政权力相区别的是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马基雅弗利D.密尔正确答案:B解析: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最博学的思想家,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大学者,代表作《政治学》。
在《政治学》里他第一次提出应将议事权力、司法权力和行政权力相区别。
6.韦伯认为法理型权威最适宜的组织形式是A.民主制B.集中制C.官僚制D.分权制正确答案:C解析:韦伯认为任何组织的存在都是靠权威来维持的,而合法的权威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基于习俗惯例的传统权威;二是基于领袖个人超凡魅力的超人权威;三是基于理性法规的法理型权威。
他指出每一种权威各有其理想的组织,而官僚制则是法理型权威最适宜的组织形式。
2022年10月《行政组织理论》全国自考考题一、单项选择题1、由一级行政组织保留,暂不分给所属单位,以备今后急需增加编制之用的是A.专项编制B.单列编制C.临时编制D.机动编制2、行政组织设置的授权原则要求A.授权应以下级的需求为依据并的山市B.授权应以上级的意志为依据C.授权的大小要考虑组织的目标、下级的素质等因素D.不同性质的职位要由不同的专业人才来担任3、“不管工作量是增多还是减少,行政人员或多或少是注定要增长的”;“组织内低效、无能根源于自发的嫉妒病”,这被称为()(A)“帕金森现象”(B)“雷格斯现象”(C)“霍桑效应”(D)“彼得现象”4、中国奴隶制时期实行的行政组织原则是()(A)“天人合一”(B)“政教合一”(C)“三省六部”(D)“亲贵合一”5、既是行政人员的载体,又是行政人员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指的是A.行政权力B.行政组织C.行政编制D.行政结构6、行政组织横向结构属于行政组织的()(A)层级制(B)统一制(C)职能制(D)合议制7、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孙中山主张()(A)中央集权制(B)均权制(C)君主立宪制(D)共和制8、设置行政组织时,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要尽量精简、进行专业化分工、简化办事程序,这体现的是A.法治原则B.统一原则C.系统原则D.效能原则9、中国的王位世袭制度创立于()(A)商朝(B)夏朝(C)周朝(D)秦朝10、行政组织首脑的权力来自超人的意志,这种观念属于()(A)血统论的行政文化(B)唯意志论的行政文化(C)法治论的行政文化(D)民主论的行政文化11、通常,行政组织编制管理中,最大量、最经常的工作是()(A)职能管理(B)机构编制管理(C)职务管理(D)人员编制管理12、决定一个行政组织是否具有内聚力的关键是A.行政领导者与一般行政人员之间的关系B.相互了解、和睦相处的关系C.行政领导者之间的相互关系D.一般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13、在中央与地方行政组织权力分配关系方面,孙中山主张()(A)集权制(B)分权制(C)联合制(D)均权制14、崇尚“道法自然”,主张“无为而治”的思想家是()(A)孟子(B)老子(C)荀子(D)孔子15、既是行政组织存在和发展的根据和导向,又体现行政组织宗旨和合法性,这是行政组织的()(A)外部目标(B)内部目标(C)纵向目标(D)横向目标16、确定行政组织编制的基本依据是()(A)行政人员(B)行政职能(C)行政机构(D)行政技术17、行政组织诸要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是()(A)组织成员(B)制度(C)经费(D)目标18、规定了行政组织的具体形式和地位的是A.生产力B.生产关系C.国体D.政体19、被誉为“组织理论之父”的学者是()(A)泰罗(B)法约尔(C)马克斯.韦伯(D)古立克20、行政组织编制管理中最大量、最经常的工作是()(A)职能管理(B)机构管理(C)部门管理(D)人员编制管理21、按省、县、乡构成的行政系统称为A.层级制B.职能制C.集权制D.完整制22、采用严格的规章制度来约束行政组织成员的行为,以高效完成工作任务的管理方法属于()(A)沟通型管理(B)情感型管理(C)市场型管理(D)规制型管理23、早期政府行政组织的职能主要是()(A)经济职能(B)政治职能(C)民主职能(D)社会职能24、主张“一个下级只能有一个上级”的组织原则是()(A)层级节制(B)权责相称(C)专业分工(D)指挥统一25、邓小平行政组织思想的精髓是()(A)革命(B)改良(C)改革(D)建设二、多项选择题26、唯意志论行政文化观的主要观点有()(A)权力来自人民委托(B)强调人民的参与意识(C)强调对权力的绝对服从(D)行政首长权力来自超人意志(E)行政首脑权力需由法律形式确认27、非正式群团对行政组织的积极影响表现在()(A)促使行政组织工作效率的提高(B)共同抵制正式群团的目标和政策(C)帮助行政领导全面、及时地掌握信息(D)增强行政组织的内聚力(E)弥补正式群团的不足28、下列属于系统权变理论时期行政组织设置原则的是()(A)权责相异原则(B)独享、封闭、激励原则(C)开放原则(D)封闭回路原则(E)权变原则29、毛泽东提出的社会主义国家行政组织设置与运行的原则包括A.精简B.统一C.效能D.节约E.反对官僚主义30、下列属于当代西方行政组织改革主要内容的有A.重新界定政府职能B.重塑政府形象C.增加政府回应性D.再造政府流程E.改革人事制度三、简答题31、简述行政组织目标执行的前提条件。
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组织与行政组织一、组织与行政组织1.组织的含义<1>组织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是社会的细胞、社会的基本单元,是人们实现共同目标的工具,产生于人类的生产斗争和社会斗争之中,最初出现的人类组织是家庭、氏族、部落,以后逐渐产生了阶级。
<2>组织,就是人们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形式编制起来的社会集团,是处于一定社会环境中的各种组织要素的有机结合体,是为了实现某种目的而意识建立起来的人类群体。
<3>组织是两个人、目标和特定的人际关系三种要素构成的一种特殊的人群体系。
2.行政组织的含义<1>广义的行政组织是指各种为达到共同目的而负有执行性管理职能的组织系统。
<2>狭义的行政组织是指国家的行政机关,即依法建立、体现统治阶级意志、执掌行政权力、履行行政职能、管理国家公共事务的机关体系,是国家权力的执行机关。
3.行政组织的构成要素<1>物质要素:人员(是行政组织的主体、核心,首先要选择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员,并对选择的程序和要求有着明确的规定)、经费(是维持行政组织运营与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因素。
)、物质条件(是行政组织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2>精神要素:目标(从本质上反映了组织的基本功能,分为总目标、分目标和工作目标)、责权结构、人际关系。
二、行政组织的性质1.一般性质:<1>静态的组织结构;<2>动态的组织过程;<3>生态的组织环境;<4>心态的组织意识。
2.特殊性质:行政组织是社会组织中规模最大、管理范围最广的一种组织类型,表现的特性:<1>阶级性,是行政组织的核心,行政组织建立及运行的 根本目的就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贯彻统治阶级的意志。
<2>社会性,是行政组织的基础。
<3>权威性,行政组织是国家权力的具体实行者、体现者,强制服从是行政组织权威的突出特征。
2017年10月自考《政治学概论》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权威性价值分配说”是以下哪位政治家的观点?()A.亚里士多德B.凯尔逊C.戴维•伊斯顿D.马基雅维里【答案】C【解析】把政治解释为围绕政府制定和执行政策而进行的活动,是一种“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活动”。
戴维·伊斯顿的“权威性价值分配说”。
【考点】政治的含义2.无为而治是下列哪一学派的主要思想?()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答案】B【解析】道家,老子和庄子主张采用消极无为的手段来进行政治统治。
所谓的“无为而治”,就是要求国家尽可能不去干扰人们的社会生活。
实现其“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
【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学和西方政治学的历史演变3.亚里士多德是西方政治学的奠基者,他的代表作是()。
A.《共和六论》B.《君主论》C.《社会契约论》D.《政治学》【答案】D【解析】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西方政治学的开山之作,亚里士多德成为西方政治学的奠基者。
【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学和西方政治学的历史演变4.原始社会三次社会大分工中,有决定意义的重要分工是()。
A.手工业和畜牧业的分工B.手工业和农业的分工C.商人阶级的产生D.畜牧业和农业的分工【答案】C【解析】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是商人阶级的出现。
恩格斯称其为“有决定意义的重要分工”。
【考点】国家的产生及其与氏族的区别5.神权论认为国家起源于()。
A.神的意志B.阶级矛盾C.暴力D.人们相互订立契约【答案】A【解析】神权论—神权论亦称君权神授论。
这种理论认为,国家源于神,是根据神的意志建立的,国家的权力来源于神,即上天或上帝。
【考点】剥削阶级思想家关于国家起源的理论6.封建社会的四种土地所有制形式中,在中国占支配地位的是()。
A.领主占有制B.地主占有制C.自耕农占有制D.国家占有制【答案】B【解析】中国封建社会占支配地位的土地所有制形式是地主占有制,地主制经济允许土地买卖;西方封建社会,领主占有制是占支配地位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
全国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西方行政学说史试题课程代码:0032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选出。
1、行政学脱胎于(B)A、哲学B、政治学C、经济学D、管理学2、第一次提出应当把行政学当作一门独立的学科来研究,并对行政学研究的目标、范围和方法进行明确界定的是行政学开创者(A)A、威尔逊B、马克斯·韦伯C、凯登D、古立克3、奠定泰罗科学管理之父地位的一本书是(C)A、《按件计酬系统》B、《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C、《科学管理的原理》D、《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4、泰罗把科学管理下的组织看作是一种(D)A、独立的封闭系统B、封闭的协作体系C、互换的利益集团D、互利的交换体系5、体现泰罗“管理职能的专业化”这一科学管理思想的制度是(B)A、分工负责制B、职能工长制C、差别计件工资制D、直线职能制6、法约尔将企业组织的全部活动分为技术职能、商业职能、财务职能、安全职能、会计职能和(A)A、管理职能B、计划职能C、控制职能D、沟通职能7、法约尔认为,劳动分工实际上是一种(C)A、效率至上思想B、人本主义思想C、职能专业化思想D、按劳分配思想8、法约尔指出,权力的孪生兄弟是(D)A、权利B、制度C、职权D、责任9、从根本上说最不稳固、“非常态的”统治形式是(B)A、传统型权威B、个人魅力型权威C、法理型权威D、职位型权威10、开启研究组织理论先河的是(C)A、威尔逊B、西蒙C、韦伯D、法约尔11、福莱特称权力即(A)A、成事的能力B、共享的能力C、独占的能力D、运用的能力12、福莱特认为邻里群体身负重任,其中更重要的是(D)A、培养良好的公民意识B、鼓励建设性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C、提倡创造性的态度D、为更广泛的代议制度添砖增瓦13、按照福莱特的观点,有效的领导靠的是(D)A、职位B、学历和知识结构C、个性D、在组织内部发挥作用、创造团结的能力14、梅奥认为,传统经济理论是基于一种(C)A、“满意人”的假设B、“心理人”的假设C、“经济人”的假设D、“社会人”的假设15、在巴纳德看来,组织就其实质来说是一种(B)A、限制性的选择B、合作性的努力C、一般性的分配D、自愿性的管理16、在巴纳德看来,协作体系的效力取决于(A)A、边际贡献者B、协作体系的目的C、协作体系的价值D、非边际贡献的效力17、西蒙对决策的分析首先建立在他提出的一种新的决策人模式上,他把这一模式称为(A)A、“满意人”模式B、“心理人”模式C、“社会人”模式D、“经济人”模式18、西蒙指出了可以用来比较程序性和非程序性决策过程的四个阶段,其中第三个阶段是(C)A、情报活动B、审查活动C、抉择活动D、设计活动19、西蒙认为,手段—目的链中最高层次的运作目标是(D)A、效益指标B、生产指标C、协调指标D、价值指标20、里格斯认为融合型社会的主要特征是(B)A、普遍性、成就、功能专一性B、特殊性、归属价值、功能扩散C·选择性、成功、多功能主义D、普遍性、成功、多功能主义21、里格斯认为,棱柱社会的经济结构是(C)A、“市场—企业”型B、“互惠—重配”型C、“集市—有限市场”型D、“互惠—市场”型22、被里格斯看作是发展过程中两个关键性的因素是(A)A、分化和综合B、阻力和进度C、目标和成员D、动力和阻力23、被林德布洛姆称为决策的“合理全面的方式和根本方法”的是(A)A、理性决策模式B、有限理性决策模式C、连续有限比较方法D、分支方法24、在《政治与市场》一书中,林德布洛姆将互相调适的渐进方法称为(B)A、模式一B、模式二C、模式三D、模式四25、艾米泰·埃佐尼所创造的决策模式是(C)A、理性决策模式B、渐进决策模式C、综视决策模式D、精英决策模式26、威尔达夫斯基认为,研究预算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研究(B)A、文化B、政治C、历史D、制度27、沃尔多认为,大多数关于行政道德的定义中最基本的一个要素是(A)A、义务心B、主观属性C、行政处理权D、行为正确与否28、系统权变学派认为,环境与组织其他分系统之间的纽带是(D)A、目标和价值B、人员C、技术D、组织结构29、与J、E、罗森茨韦克一起提出管理“权变理论”的是美国管理学家(A)A、卡斯特B、塔洛克C、瓦格纳D、科斯30、按照诺思对组织类型的划分,教会、俱乐部、体育协会属于(B)A、经济组织B、社会组织C、教育组织D、政治组织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