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对比阅读(精品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388.50 KB
- 文档页数:34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比较阅读同的方面:都是借触景生情来抒发自己的抱负和情怀。
《岳阳楼记》提出“先天下之忧,后天下之乐”的生活理想,《醉翁亭记》抒发与民同乐、醉情山水之乐的思想。
这两种思想境界都是积极向上的,都表述了自己虽遭贬谪却仍怀济世安民之心的高尚情感,是很可贵的。
异的方面:《岳阳楼记》作者主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扩大胸襟,以此规劝滕子京,并勉励自己,直抒胸臆、表现了崇高的精神境界和磊落情怀。
《醉翁亭记》多少含有寄情山水,排遣谪居的苦闷情怀。
──《醉翁亭记》与《岳阳楼记》之比较鉴赏公元1045年(庆历五年),北宋参知政事(副宰相)范仲淹因倡议政治改革而触动了朝中保守派的根本利益,被以“朋党专权”等莫须有罪名贬至邓州(今河南邓县)。
同一年,欧阳修上书为范辨诬也遭奸佞打击,由河北转运按察使降为滁州太守。
《醉翁亭记》(以下简称《亭》)就是欧阳修治滁年余写下的动人篇章。
1406年,范仲淹应被贬岳州的滕子京之约,参照《洞庭晚秋图》,创作了脍炙人口的千古佳作《岳阳楼记》(以下简称《楼》)。
两位都出身贫寒,自幼丧父,在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和庆历新政中又都为引为同志,其作品《亭》、《楼》堪为北宋写景散文的双璧。
鉴赏《亭》、《楼》二文,竞相辉映:一边是秀丽的琅琊风光,水彩画似的,山美情溢;一边是雄浑的洞庭波色,油画似的,水美气壮。
1、《亭》《楼》二文同源于“民为邦本”的儒家进步传统,情雅品高。
但《亭》袒露的是物喜心乐、忘却己悲的豁达情怀,《楼》推崇的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太上忘情”的情操修养。
《亭》的文眼是首段中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欧阳此时不超过39岁,却屡自称“翁”,亦幻亦真,亦梦亦醒,心明言醉。
他痛心于国弱民穷,一生竭忠尽智,却落得个“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下场,因此“苍颜白发”,未老先衰,心理年龄大大超过了生理年龄。
他面对“蔚然深秀”的林壑,身处“翼然临于泉上”的小亭,呼吸着山川田野的气息,融进滁人游众宾欢的境界,不禁暂时忘记了无罪遭贬的个人际遇,沉浸在众乐之中。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比较阅读《岳阳楼记》译文庆历四年(1044年)的春天,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太守。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很多长年荒废的事业又重新兴办起来了。
还重新修建了岳阳楼,扩大它旧有的规模,还在上面刻上唐代贤人和当代人的诗赋,(滕子京)并嘱咐(我)写一篇文章用来记述这件事。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丽的景色,集中在洞庭湖上。
洞庭湖连接着远处的群山,吞吐长江的江水,水波浩荡,宽阔无边。
或早或晚(一天里)时阴时晴,景象千变万化。
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
前人对它的描述已经很详尽了。
然而,因为这里往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到潇水、湘水,被降职远调的官吏和南来北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
(他们)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如果遇上阴雨连绵繁密,有时连着整个月没有晴天,寒风怒吼,浊浪冲天,太阳和星星隐藏了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无法通行,桅杆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哀啼。
(此时)登上岳阳楼,就会产生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批评指责的感觉,满眼是萧条的景象,感慨悲伤到极点啊。
至于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日子,湖面风平浪静,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在湖中游来游去;湖岸上的小草和沙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草木茂盛。
而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月光照耀下的)水波闪耀着金光;无风时静静的月影好似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一唱一和,这样的乐趣哪有穷尽!(此时)登上岳阳楼,就会有心胸开阔,精神愉悦,忘却荣辱得失,举起酒杯面对和风,喜气洋洋的感觉!唉!我曾经探求过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这是为什么呢?他们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个人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作官的人为百姓担忧;不在朝廷作官的人为君王担忧。
这样在朝为官也担忧,在野为民也担忧。
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再快乐”吧?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写于庆历六年(1046年)九月十五日。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比较阅读《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都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两文在思想感情与写作手法上都有很多相似与不同之处,下面就让我们来对两文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比较,从而更好的理解课文。
从思想感情上进行比较:相同点:两文作者欧阳修与范仲淹是同一时期的人,且身居高位,而且正是因为欧阳修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思想才被贬,文章写于两人被贬之后,都是寄情于山水表述了自己虽遭贬谪却仍怀济世安民之心的高尚情感。
不同点:《岳阳楼记》中范仲淹所追求的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思想,主要突出一个“忧”字,但《醉翁亭记》中欧阳修所追求的是与民同乐,突出一个“乐”字,这两种思想是截然不同的。
从写作手法上进行比较:相同点:1、两文都是写景的文章,在写景时都注意了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如《岳》中“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迹涯”这句话就充分抓住了水的那种波澜壮阔的特点,让人很容易就联想到那种宏伟的景象,再比如说《醉》中“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短短2句话就将早晚的景象描绘了出来,写出了山谷“晦明变化”的特点;2、两篇文章都注意了骈散结合,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3、两篇文章都注意了动静结合,如《岳》中“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这句话,描写了宁静的夜晚岳阳楼的景象,其中“静”字突出了夜晚的宁静,“浮光跃金”中“跃”又给人一种灵动的感觉,两者相结合,就将夜晚宁静却又不乏生气的特点写了出来,《醉》中“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既写出了树林枝叶繁茂,又写出了鸟的叫声,给人以一种生动,不乏味的感觉;4、两篇文章语言都很生动凝练,如《醉》中“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只有21个字,却将四季的景象都描绘了出来,且都抓住了它们的特点来写。
不同点:1、《岳》中的景物描写给人以一种波澜壮阔、气势宏伟的感觉,《醉》中一开始的景物描写则给人以一种九曲回肠的感觉,如第1节中“林壑尤美”中一个“尤”字,就将琅琊山从众多山中突出了出来,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中一个“闻”字就将读者从琅琊山带到了泉水,下文又从一个“峰回路转”由泉写到了泉上的亭,这样环环相扣,吸引着别人去往下看;2、虽然两篇文章都是骈散结合,但《岳》文在语言上骈句散句结合,抑扬顿挫,参差溢美;四字短语成双成对,琅琅上口,婉转有力。
同“嘱”,嘱托 同“俱”,全,都到 详尽 景象、景色 如果没有 景象 宽阔 冲向 规模 第二年 和乐 看 来 或许 天空 到 极点 一片 全 那么 就是 明媚 和煦 景色 因为 有时 消散 尽头完全就 如果第四讲 文言文阅读《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与对比阅读《岳阳楼记》【文言现象】(一)通假字属予作文以记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 百废具兴 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古今异义 越明年 越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越过前人之述备矣 备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准备气象万千 气象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天气变化。
微斯人 微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微小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观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看横无际涯 横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与“竖”相对浊浪排空 排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全部去除掉增其旧制 制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制度(三)一词多义明 越明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若春和景明____________________和 政通人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和景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 予观夫巴陵胜状_________________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______________以 属予作文以记之_________________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______________或 或异二者之为___________________ 而或长烟一空____________________空 浊浪排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烟一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极 _____________ 此乐何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极而悲者矣___________________ 一 一碧万顷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烟一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洞庭一湖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 然则何时而乐耶_________________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入则无法家拂士__________________形容词作名,荒废的事业名作状,在…之前名作状,在……之后形作动,消散名作状,向北、向南名作动,做太守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倒装句(定后)倒装句(实前)意趣、情趣季节背东西的人弦乐器管乐器投壶倒下的样子酿泉(泉水名)名词命名举办宴会露出回去秀丽以…为乐用酿泉的水是宴会出来聚拢繁花快乐(四)词类活用百废具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天下之忧而忧____________________后天下之乐而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或长烟一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通巫峡,南极潇湘__________________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__________________(五)特殊句式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