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第三篇激励
- 格式:ppt
- 大小:673.01 KB
- 文档页数:70
概念激励(Motivate)什么是激励所谓激励,就是组织通过设计适当的外部奖酬形式和工作环境,以一定的行为规范和惩罚性措施,借助信息沟通,来激发、引导、保持和归化组织成员的行为,以有效的实现组织及其成员个人目标的系统活动。
这一定义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激励的出发点是满足组织成员的各种需要,即通过系统的设计适当的外部奖酬形式和工作环境,来满足企业员工的外在性需要和内在性需要。
2)科学的激励工作需要奖励和惩罚并举,既要对员工表现出来的符合企业期望的行为进行奖励,又要对不符合员工期望的行为进行惩罚。
3)激励贯穿于企业员工工作的全过程,包括对员工个人需要的了解、个性的把握、行为过程的控制和行为结果的评价等。
因此,激励工作需要耐心。
赫兹伯格说,如何激励员工:锲而不舍。
4)信息沟通贯穿于激励工作的始末,从对激励制度的宣传、企业员工个人的了解,到对员工行为过程的控制和对员工行为结果的评价等,都依赖于一定的信息沟通。
企业组织中信息沟通是否通畅,是否及时、准确、全面,直接影响着激励制度的运用效果和激励工作的成本。
5)激励的最终目的是在实现组织预期目标的同时,也能让组织成员实现其个人目标,即达到组织目标和员工个人目标在客观上的统一。
激励的基本原则1、目标结合原则在激励机制中,设置目标是一个关键环节。
目标设置必须同时体现组织目标和员工需要的要求。
2、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物质激励是基础,精神激励是根本。
在两者结合的基础上,逐步过渡到以精神激励为主。
3、引导性原则外激励措施只有转化为被激励者的自觉意愿,才能取得激励效果。
因此,引导性原则是激励过程的内在要求。
4、合理性原则激励的合理性原则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激励的措施要适度。
要根据所实现目标本身的价值大小确定适当的激励量;其二,奖惩要公平。
5、明确性原则激励的明确性原则包括三层含义:其一,明确。
激励的目的是需要做什么和必须怎么做;其二,公开。
特别是分配奖金等大量员工关注的问题时,更为重要。
第三章复习思考题答案一、名词解释激励:是指管理者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利用人的需要的客观性和满足需要的规律性,激励刺激被管理者的需要,激发其动机,使其朝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过程。
优势动机:是指那种最强烈而又稳定的动机。
目标导向行为:目标导向行为是指为谋求实现目标而做准备的行为,也是指实现目标之前所做的筹备工作。
需要层次论: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n H.Maslow)在1943年发表的《人类动机理论》(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一书中首次提出了“需求层次论”。
在1954年他对这个理论作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在西方各国广为流传,近些年来,在我国的心理学界和管理理论界,也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成就需要理论: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David.C.McClelland )从20世纪40-50年代开始对人的需要和动机进行集中研究,并得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结论。
麦克利兰将马斯洛和其他人的研究成果又向前推进了一步,他认为人的许多需要是非生理的,而是社会性的(称学习性需要)。
人的社会性需要不是先天的,而是得自于环境、经历和教育等。
激励力:是指调动一个人的积极性,激发出人的潜力的强度。
目标效价:是指预期成果在个人心目中的相对价值公平理论:公平理论又称社会比较理论,它是美国行为科学家亚当斯(J.S.Adams)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工人关于工资不公平的内心冲突同其生产率的关系》、《工资不公平对工作质量的影响》、《社会交换中的不公平》等著作中提出来的一种激励理论。
该理论侧重于研究工资报酬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及其对员工产生积极性的影响。
挫折理论:有关挫折行为研究的理论叫做挫折理论。
这类理论着重研究人受挫之后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目的是为了改造个体行为,使之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
换言之,研究挫折是为了个体将来更快更好地取得成就,因此,也可以将挫折理论视为成就理论的补充。
组织行为学激励案例3篇篇一:组织行为学激励的案例就拿我在实际工作中碰到的案例来说事,我是一家中等规模的美资制造业工厂财务经理,有5名下属,其中有一个是负责工厂IT 的主管,他的工作职责主要包括负责工厂IT硬件以及网络的日常维护,以及目前使用的ERP系统的主数据维护,帮助解决一些系统操作上的问题。
在IT职能上需要向上海总部的IT汇报,总部的IT也会提供业务指导,他自己没有下属。
从性格上来讲他是一个偏中庸的人,不很活跃也不沉闷,年龄为34岁,聪明程度一般,学历是专科,责任心也还可以,有时候也有点小小的固执和自以为是,总的来说,光看这个人没什么出彩的地方。
说到绩效,和他交流的时候经常会听到他说:没什么的,要对的起工资吧。
其实给他开的工资不高,在这个岗位上出于中等偏下水平,因为我到这间公司才9个月,所以不了解为什么他的Pay没有竞争力,而他已在这间公司做了6年。
非常明确是他份内的事,主动性和完成质量也不错,但是如果需要给他增加一些比如跨部门的协调工作,会畏惧甚至拒绝,缺乏一些追求卓越和更大自我实现的勇气和动力。
在我刚入职不久的一次聊天中,我得知他是淮安人,老家有自己爱人家的家族企业,效益也不错,他爱人做全职太太,因为有家族企业的关系,所以经济上他们是很不错的,从一些言语中也能察觉出他也在家族企业中帮忙。
他也说,在这家公司最多再做2年,就回家族企业去。
我就问他为什么还想再做2年,回答是学习企业管理,另外学习SAP,当然也有可能他现在还不能真正进入他爱人的家族企业。
写到这里,大家对他的认识和现在的工作状态的了解应该比较全面了,我对他的分析如下:从主导需求来看,他没有经济压力,也没有在这间公司自我实现的充足动力。
他的驱动力在于认为在这样管理比较规范的公司还能学到东西,日后参与家族企业管理能派上用场;另外SAP也是他想学习和掌握的东西。
但另一方面,他害怕承担风险,保持现有的状态也很好,畏难的心态和自我实现需求不足让他缺少和公司一起奋斗的动力。
组织行为学论文三篇第一篇:团队领导的重要性在日常工作中,团队领导被认为是组织行为学的一个关键概念。
在任何组织中,团队领导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团队在工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因此这并不奇怪。
团队领导者的作用是指导团队达到目标并给予他们所需的资源。
有效的团队领导者可以增加生产力、增加士气以及增加团队的凝聚力。
团队领导者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解决问题的技能。
他们应该能够准确地传达信息并解决组织中的问题。
通过与团队成员进行定期交流和讨论,有效的团队领导者可以了解组织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做出反应。
这可以帮助团队领导者有效地管理问题,并以最有效的方式解决它们。
团队领导者还需要能够建立一个开放、友好和互相支持的工作环境。
通过扮演引导员和调解员的角色,团队领导者可以有效地增强组织中员工和成员之间的关系。
这可以帮助团队成员之间更好地合作,减少矛盾和冲突,并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互动。
此外,团队领导者还应该能够为团队成员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以帮助他们完成任务并实现目标。
在今天的组织中,有些团队领导者可能需要比其他领导者更多的挑战。
例如,当团队成员分别位于不同的地理位置时,或者当团队成员不在同一时间工作时,组织中的其他领导者可能会面临比团队领导者更难的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团队领导者应该以一种既定的方式建立团队,并为团队成员提供足够的资源和支持,以完成任务并实现目标。
在任何组织中,团队领导者都是至关重要的。
他们能够建立一个支持性的工作环境,并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以帮助团队实现目标。
因此,组织应该努力培养和发展出优秀的团队领导者,以确保他们的团队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竞争力。
第二篇:有效的团队管理在组织行为学中,团队管理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概念。
组织必须了解如何有效地管理团队,以确保能够在市场上获得成功。
这可以通过使用正确的管理技巧、建立一个必要的工作环境和设定清晰的目标来实现。
首先,团队管理者应该能够建立一个支持性工作环境。
组织行为学课程案例题目:激励机制的对于公司的意义和影响姓名:杨斌学号:SM11204299班级:MBA1105中文摘要:本论文是对中外企业应用激励理论来进行企业管理的比较研究。
本论文首先对组织行为学中的激励理论的发展现状和意义做了阐述,随后针对GE公司和联想集团的激励体制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企业应针对自身不同的性质制定不同的激励体制。
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的战略性资源,也是企业发展的最关键的因素,而激励是人力资源的重要内容,它是心理学的一个术语,指激发人的行为的心理过程。
激励这个概念用于管理,是指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也就是说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去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员工努力去完成组织的任务,实现组织的目标。
关键字:效绩考评;双因素分析理论;团队精神;员工成就感;英文摘要:ABSTRACTAuthor Yang Bin working in HuaXia Bank Hefei branchThis study i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applying the theory of motivation to business management between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foreign-invest enterprises。
This study first researches the development and significance of motivation theory。
Then on the basic of this,a comparative study has been performed through analyzing how to apply the theory of organization behavior to business management between GE co-operation in germany and Legend group in china。
组织行为学综合练习(三)第三章激励一、单项选择题1.B2.B3.A4.C5.C6.C7.H8.D9.B 10.A 11.B或A 12.A 13.C 14.C 15.C 16.B 17.D1.最早提出需要层次论的是()。
A.梅奥 B.马斯洛 C.赫兹伯格 D.泰罗2.双因素理论的提出者是()。
A.马斯洛B.赫兹伯格 C.麦克利兰 D.波特3.表扬、奖励员工,让他们参与管理,给他们提供培训机会,能满足员工的()。
A.尊重需要 B.交往需要 C.安全需要 D.生理需要4.以下各项表述正确的是()。
A.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通常都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有关B.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通常都与工作内容和工作本身有关 C.保健因素通常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有关,、而激励因素与工作内容和工作本身有关D.保健因素通常与工作内容和工作本身有关,而激励因素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有关5.赫兹伯格认为,激励员工的关键在于()。
A.提供给员工更高的工作报酬B.加强对员工的监督和技制C.设计出一种能让员工感到工作本身就是激励的工作任务D.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6.不仅提出需要层次的"满足一上升"趋势,而且也指出"挫折一倒退"趋势的理论是()。
A.需要层次论 B.成就需要论 C.ERG理论 D.双因素理论7.麦克利兰的研究表明,对主管人员而言,比较强烈的需要是()。
A.成就需要 B.权力需要 C.社交需要 D.安全需要8.以期望理论为基础的波特一劳勒模型表明:职务工作中的实际成绩()。
A.主要取决于所作的努力B.主要取决于一个人做该项工作的能力(知识和技能)C.主要取决于一个人对所做工作的理解力(对目标、所要求的活动以及任务的其他要素的理解程度)D.在很大程度上受所作的努力的影响9.内容型激励理论包括()。
A.期望理论、公平理论 B.需要层次论、双因素理论、激励需要理论 C.X理论、Y理论 D.挫折理论、归因理论、强化理论10.过程型激励理论包括()。
李育辉组织行为学第三章读后感篇一李育辉组织行为学第三章读后感读了李育辉组织行为学的第三章,哎呀妈呀,我这小心脏可是被深深触动了!这一章里讲的那些个道理,真就像一道道闪电,劈开了我原本混沌的思维。
也许你会问,有这么夸张吗?嘿,还真就有!比如说,里面提到的团队合作那一块儿,我就想到了咱班上次搞的那个小组活动。
本来大家都信心满满,觉得这事儿简单得很,可一上手才发现,各种问题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
有人光指挥不干活,有人埋头苦干不吭声,这局面,简直乱成了一锅粥!当时我就想,这不就是书中说的缺乏有效沟通和明确分工嘛!还有啊,关于领导风格的部分,我觉得特别有意思。
我就在想,我以后要是当领导,到底是该走严厉路线,还是亲民路线呢?可能严厉点能让人干活更有效率,但也许太严厉了会让人反感。
哎呀,这可真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不过呢,读这一章的时候,我也有点小困惑。
比如说,那些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真能那么顺利地应用吗?也许在理想状态下可行,但现实中的人可复杂多了,哪能都按照书上说的来呢?但不管怎么说,这一章让我对组织行为有了新的认识,我觉得这一路读下来,真好!篇二李育辉组织行为学第三章读后感哇塞,读完李育辉组织行为学的第三章,我这脑袋里简直像开了一场热闹的派对!你知道吗?这一章里讲的东西,让我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就像我一直在黑暗中摸索,突然有人给我点亮了一盏明灯。
比如说,讲到激励机制的时候,我就想起我自己。
有时候我努力学习,可能就是为了能得到老师的一句表扬,或者爸妈给的一点小奖励。
这不就是书中说的外部激励嘛!但反过来想想,我自己内心对知识的渴望,难道就不是一种内部激励吗?我觉得这还挺复杂的。
还有关于个体差异对工作的影响,这可太有感触了!我们班有的同学脑子转得快,作业一会儿就做完了;我呢,吭哧吭哧半天,还不一定能做好。
难道我就比他们差吗?也许不是,只是我们的特点不一样罢了。
不过,我也在想,书里说的这些是不是太绝对了?每个人都不一样,哪能一概而论呢?也许对这个人有用的方法,对那个人就不灵了。
组织行为学论文(激励)
激励是组织行为学中一个重要的主题。
它是指对员工行为产生积极影响的力量和因素。
激励的目的是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绩效。
在组织中,激励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
一种是金钱激励,即给予员工奖金、提成等形式的物质奖励。
这种激励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但需要注意的是,过度的金钱激励可能会引起员工的压力和焦虑。
另一种激励方式是非金钱激励,包括提供培训机会、晋升机会、工作任务的广泛性等。
这种激励方式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他们的自我价值感,从而提高工作绩效。
此外,组织文化和领导风格也是激励员工的重要因素。
有一个积极的组织文化和有效的领导风格可以激励员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和能力。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员工有不同的激励需求。
因此,组织应该根据员工的特点和需要制定个性化的激励方案,以达到最好的激励效果。
综上所述,激励是组织行为学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合理的激励方案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绩效,为组织的发展做出贡献。
组织行为学第三章《激励》习题及答案第三章《激励》1.动机是一种主观状态,其表现的方式为()。
A.激励B.目标C.需要D.行为E.欲望2.动机是在()的基础上产生的。
A.需要B.感觉C.知觉D.性格E.态度3.组织行为学中,把饥饿、口渴、睡眠、性欲等这类动机称为()。
A.原始性动机B.主导性动机C.辅助性动机D.社会性动机E.消极动机4.动机会由于良好的行为结果而加强,使该行为重复出现,这是动机的()。
A.始发功能B.选择功能C.强化功能D.导向功能E.维持功能5.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埋头工作是为了受表扬,留个好名声;有的人埋头工作是为了多拿点奖金;还有人为了多做贡献而埋头工作。
这些现象说明()。
A.同一动机可以引起不同的行为B.同一行为可以出自不同的动机C.好的动机可以引起不合理的行为D.坏的动机可以引起不合理的行为E.坏的动机可能被外表积极的行为掩盖6.激励就是利用某种有效手段或方法调动人的()的过程。
A.积极性B.主观性C.选择性D.创造性E.自利性7.()是指激励赖以运转的一切办法、手段、环节等制度安排的总称。
A.激励原理B.激励机制C.激励方法D.激励效果E.激励政策8.下列哪项不属于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
A.工作本身B.公平薪酬和晋升政策C.上级管理D.同事关系E.员工需要9.与自我实现人假设观点不相符的是()。
A.需要层次理论中自我实现的需要B.麦格雷戈的Y理论C.组织领导者应当满足职工归属、交往和友谊的需要D.在正常情况下,人们会主动承担责任,力求有所成就E.管理的重点是创造一个有利于人发挥潜能的工作环境10.依据归因理论,人们一般可作出的归因内容不包括()。
A.努力程度B.能力大小C.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D.任务难度E.运气与机会11.假如把失败归因于工作(学习)任务重、难度大等(),则可能降低行为者的自信心、成就动机、努力程度和持续性。
A.波动的外因B.波动的内因C.可控的内因D.不稳定的外因E.稳定的外因12.影响人的动机结构和主导性动机变化的因素不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