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技术在水文学和水资源的应用 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547.00 KB
- 文档页数:7
遥感技术在水文水资源领域中的实际运用引言:一、水文过程监测1. 降水监测降水是水文过程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
传统的气象站点监测方式无法提供高密度、大范围的降水数据。
而遥感技术基于卫星或飞机平台,可以实时获取大范围的降水信息。
通过对遥感图像中的云系进行提取和分析,可以获得准确的降水数据,对于洪涝监测和防范具有重要意义。
2. 蒸发散监测蒸发散是指地表水向大气中的水汽的转换过程。
传统的蒸发散监测方式需要人工观测或安装特定仪器进行测量,工作量大且覆盖范围有限。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监测地表温度来计算蒸发散量,实现大范围、高精度的监测。
二、水资源评估1. 地表水资源评估地表水是人类生活、农业和工业生产中最直接和重要的水资源之一。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地表水的空间分布和变化情况,了解水体的形态和分布特征,并通过水体的光谱特性来判断水体的水质状况。
遥感技术还可以评估水体的储量和可利用性,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地下水是补给地表水的重要来源之一。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地下水位和井场的分布情况,并通过地下水位的变化来了解地下水资源的动态变化。
遥感技术还可以通过热红外遥感、合成孔径雷达等手段探测地下水埋藏的深度和储量,为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提供参考。
三、灾害监测和预警洪涝灾害是全球范围内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及时获取洪水的范围和程度,并通过遥感图像的变化分析来评估洪涝灾害的损失和影响。
遥感技术还可以借助雷达遥感和激光遥感等多源数据,实现对洪涝灾害的三维监测和模拟,并提供灾害预警和应急响应的决策支持。
干旱是全球范围内影响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土壤湿度、植被覆盖和光合作用等指标,分析干旱的空间分布和发展趋势。
遥感技术还可以借助微波遥感和红外遥感等手段提供干旱监测的多角度观测数据,为干旱预警和抗旱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四、水质监测水质是衡量水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论水文水资源中遥感技术的应用社会的发展带动了科技的进步,科技的进步促进了遥感技术的发展,同时较为完善的遥感技术也被广泛的应用在各个领域中,而这也就包括了水文水资源领域。
遥感技术在水文水资源领域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水利工程的发展。
本文对遥感技术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并论述了其在水文水资源工作中的应用。
标签:水文水资源;遥感;技术;应用一、遥感技术的概念及特点(一)遥感技术的概念在二十世纪中期,遥感技术就在“3s”技术中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应用,对其应用最早的就是电磁波理论,并在科学家的研究之下,将这种电磁波理论转化为了探测技术。
在遥感技术使用初期,它能够释放出大量的辐射波,而在遇到了有关的物体之后,能马上将这些信息反馈到主系统,主系统在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形成图像,进而对物体进行探测。
遥感技术在当前的应用中十分广泛,同时它有着极强的综合性,也被应用于气象、地理勘察等方面。
(二)遥感技术的特点遥感技术具有以下几种特点:第一,遥感技术在绘图方面有着很强的精确性,在对遥感技术实行应用时,它既能收集到自然中的可见光,由能搜集到肉眼无法搜集的微光,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信息量,从而使其构建的图像更具有精确性;第二,受其他因素影响低。
在之前的人工水文工作中,由于受到天气以及地形等因素的限制,经常会威胁到从业人员的安全。
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使用遥感技术,则不需要有从业人员进入就能够获得精确的信息;第三,工作效率高。
遥感技术的对美国陆地卫星的应用,在其运行十八天之后就能够归回之前的轨道,与此同时完成对地区的检测,进而提高了获得信息的速度;第四,获取信息的范围较广。
在应用遥感技术的过程中,将其放在高的位置就能观察到更广泛的范围,举个例子来说,当陆地卫星的高度和遥感技术所处的高度相同时,就能够观测到三万四千米的范围。
二、遥感技术在水文资源中的运用(一)对降水量进行观测在水文水资源中利用遥感技术就可以对其降水量进行观测,而我们所说的观测降水量,就是在云顶的某一个部位,找到温度同降水点之间的关系,在卫星系统的基础上测量水文,这样就能够对某一段时间的降水量进行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