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工程师考试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14.11 MB
- 文档页数:5
《全国信息技术高级人才水平考试》大纲(2012年)中级网络安全工程师考试大纲中级网络安全工程师专业要求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具有网络协议分析、密码技术、防火墙与入侵检测、安全扫描、应急响应等相关知识, 掌握网络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管理、网络攻击与防御的相关技能, 能依据信息系统等级保护相关标准完成中小型网络安全工程的设计、实施和优化, 对信息系统进行安全维护、评测及应急响应。
一、考试对象已完成NIEH“中级网络安全工程师”课程的学习, 深入透彻掌握行业先进技术和行业规范的学员。
二、考试题型: 选择题及案例题单选题:1. 所谓的可信系统(Trusted System)是美国国防部定义的安全操作系统标准, 常用的操作系统 UNIX 和 Windows NT 等可以达到该标准的()级A.DB.C1C.C2D.B2答案: C2. 防火墙对数据包进行状态检测包过滤时, 不可以进行过滤的是()A.源和目的IP地址B.源和目的端口C.IP协议号D.数据包中的内容答案: D多选题:1.在防火墙的“访问控制”应用中, 内网、外网、DMZ三者的访问关系为()A.内网可以访问外网B.内网可以访问DMZ区C.DMZ区可以访问内网D.外网可以访问DMZ区E.外网可以访问内网答案:ABCD2.以下安全标准属于ISO7498-2规定的是()A.数据完整性B.Windows NT属于C2级C.不可否认性D.系统访问控制E.内外网间设置非军事区答案: AC案例题需写出实验步骤三、考试内容一级能力目标二级能力目标知识点01.安全扫描技术与应用01.漏洞001.漏洞产生的原因与危害002.漏洞的分类分级003.漏洞库004.漏洞的检测与修补02.端口扫描005.端口扫描的概念006.端口扫描的分类007.常见端口扫描技术008.端口扫描工具03.认证扫描和代理扫描009.认证扫描010.代理扫描04.操作系统指纹扫描011.TCP/IP栈指纹扫描技术012.TCP/IP协议栈的特性013.ICMP栈指纹扫描技术014.使用广播信道的数据链路层05.安全扫描器015.安全扫描器概述016.安全扫描器的原理、逻辑结构及相关技术017.主机型安全扫描器的设计018.网络型安全扫描器的设计06.反扫描技术019.反扫描技术的原理020.反扫描技术的组成07.扫描技术的应用021.扫描技术应用概述022.安全扫描器应用分类023.扫描结果分析与处理024.安全扫描器的选择025.扫描技术的应用原则02.防病毒技术08.计算机病毒概述026.计算机病毒的概念027.计算机病毒的分类028.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029.染毒计算机的症状030.计算机病毒的命名规则031.计算机病毒的发展趋势和最新动向09.计算机病毒及其防范模型032.基于图灵机的计算机病毒模型033.基于递归函数的计算机病毒模型034.Internet蠕虫传播模型035.计算机病毒预防理论模型09.计算机病毒结构及技术分析机制036.计算机病毒的机构和作用机制037.计算机病毒的技术特征038. 驻留内存039.病毒变种040. EPO技术041.抗分析技术042.隐蔽性病毒技术043.多态性病毒技术044.插入型病毒技术045.自动生产技术046.网络病毒技术11.传统计算机病毒047.引导型病毒编制技术048.16位可执行文件病毒编制技术049.32位可执行文件病毒编制12.特洛伊木马050.木马的分类与技术发展051.简单木马程序实验052.植入技术053.自启动技术054.隐藏技术13.木马防范技术055.全面防治特洛伊木马056.常见木马病毒的杀除057.木马病毒清除14.宏病毒058.宏病毒的运行环境059.宏病毒的作用机制060.Word宏病毒查杀061.预防宏病毒15.新型计算机病毒062.蠕虫和传统病毒的关系063.蠕虫病毒的机理064.蠕虫病毒的特性065.蠕虫病毒的危害066.基于U盘传播的蠕虫病毒实验16.利用Outlook漏洞的病毒067.邮件型病毒的传播方式068.邮件型病毒的传播原理069.邮件型病毒预防17.WebPage中的恶意代码070.脚本病毒基本类型071.Web恶意代码工作机理18.其他病毒072.流氓软件073.僵尸网络074.Rootkit病毒19.计算机病毒的防范075.计算机病毒防范思路076.计算机病毒的检测方法077.自动检测的源码分析078.计算机病毒的清除方法20.计算机病毒的免疫079.免疫的方法及其特点080.数字免疫系统081.数据备份和数据恢复03.网络协议分析21.网络协议082.ARP和RARP 083.IP084.ICMP085.IGMP086.TCP和UDP 087.HTTP088.FTP089.DNS090.telnet 091.P2P22.安全协议092.PPTP/L2TP 093.IPSEC 094.SSL/TLS 095.SSH096.SET097.S-HTTP 098.PGP099.S/MIME04.防火墙与入侵检测23.防火墙100.防火墙基础知识101.防火墙的工作原理102.防火墙的规则103.防火墙的分类104.防火墙的功能105.包过滤技术106.状态检测技术107.代理技术108.软件防火墙109.硬件防火墙110.防火墙的配置111.主流防火墙的部署方法24.入侵检测技术112.入侵检测概述113.入侵方法与手段114.入侵检测系统的基本模型115.入侵检测系统的分类116.入侵检测系统的构架117.入侵检测的过程118.入侵检测系统的数据源119.入侵检测的分析方法120.入侵警告与响应121.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技术122.系统日志与审计信息123.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技术124.网络数据包的捕获125.协议分析126.入侵检测系统的标准127.入侵检测系统的评估128.snort分析129.入侵检测的发展趋势130.主流入侵检测系统的部署方法05.密码技术及应用25.加密131.密码加密体系132.密码分类133.分组加密概念134.分组加密工作模式135.序列密码工作原理136.经典序列密码137.公钥密码原理138.RSA139.EIGamal140.ECC141.DES142.AES143.RC5144.信息保密145.混合加密体制26.认证146.信息认证147.Hash函数148.常见HASH函数149.数字签名150.数字签名151.常见数字签名算法152.身份识别协议27.密码工程与协议153.对称密钥管理(密钥交换、密钥协商)154.PKI 与CA155.Kerberos协议156.PGP157.PMI158.安全威胁06.网络攻防技术28.黑客与安全事件159.黑客与安全事件概述160.黑客攻击的目标与步骤161.黑客攻击发展趋势162.社会工程学163.网络脆弱性分析164.网络攻击的分类165.网络安全模型29.网络嗅探166.嗅探器概述167.交换式网络上的嗅探168.简易网络嗅探器的实现169.常用嗅探工具170.嗅探器的检测与防范30.拒绝服务攻击171.拒绝服务攻击概述172.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173.典型攻击与防范174.DoS/DDos攻击工具分析31.缓冲区溢出攻击175.缓冲区溢出原理176.缓冲区溢出攻击分类177.缓冲区溢出攻击的防范178.IIS 5.0溢出工具使用179.ida漏洞入侵32.Web应用安全攻击180.身份识别协议181.Web应用安全概述182.SQL注入攻击183.跨站脚本攻击184.欺骗攻击185.WinArpAttacker工具的使用07.网络安全0工程设计33.风险评估186.风险评估的方法187.风险评估过程188.自我安全评估189.管理控制190.总体安全策略34.安全策略191.系统安全策略192.组织安全策略193.安全工程概述35.安全工程194.SSE-CMM基础195.SSE-CMM体系结构196.SSE-CMM应用36.信息安全组织保障197.我国信息安全产品的测评与认证198.我国政府信息安全管理机构08.网络安全测评与应急响应37.安全测评199.信息安全测评思想200.信息安全测评方法201.数据安全测评技术202.主机安全测评技术203.网络安全测评技术204.应用安全测评技术38.风险分析205.资产识别206.威胁识别207.脆弱性识别208.风险分析39.应急响应209.应急响应概述210.日常安全管理制度211.入侵检测212.应急响应小组的组建213.应急响应的相关技术与工具214.前期响应215.中期响应216.后期响应217.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中级安全工程师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与要求中级安全工程师考试旨在评估考生在安全工程领域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考试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安全工程理论基础,熟悉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能够运用安全技术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并具备一定的安全管理能力。
二、考试内容与结构考试内容分为四个主要部分:安全工程基础理论、安全管理与法规、安全技术与方法、案例分析与应用。
1. 安全工程基础理论- 安全工程的定义、目标和任务- 安全工程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安全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安全工程的学科体系和研究领域2. 安全管理与法规-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概述- 主要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内容和要求- 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建立与实施- 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 安全事故的预防、报告和处理3. 安全技术与方法- 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 安全防护技术与设备- 职业健康与环境保护- 应急管理与事故处理- 安全监测与监控技术4. 案例分析与应用- 典型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安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问题- 安全技术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安全管理策略与措施的制定与执行三、考试形式与题型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题型包括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计算题、案例分析题等。
选择题和判断题主要测试考生对基础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简答题和计算题考察考生对安全工程技术与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案例分析题则综合考察考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考试准备建议1. 系统学习安全工程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
2. 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模拟练习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熟悉考试大纲,针对性地复习重点和难点。
4. 参加模拟考试,了解考试流程和题型,提高应试技巧。
五、考试评分标准考试总分为100分,其中:- 选择题和判断题占总分的30%,主要考察基础知识点。
- 简答题和计算题占总分的40%,考察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
- 案例分析题占总分的30%,综合考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级嵌入式软件工程师考试大纲以下是中级嵌入式软件工程师考试的大纲:
1. 嵌入式系统基础知识:
- 嵌入式系统概述
-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
- 嵌入式系统硬件和软件架构
2. 嵌入式编程语言:
- C语言基础
- C语言高级特性
- 汇编语言基础
3. 实时操作系统:
- 实时操作系统基础概念
- 实时任务调度和优先级
- 实时操作系统常用API和功能
4. 嵌入式系统接口:
- 外设接口、总线和协议
- 硬件和软件的接口设计
- 中断和异常处理
5. 嵌入式调试和测试:
- 调试工具和方法
- 测试方法和技术
- 嵌入式系统性能调优
6. 嵌入式软件开发过程:
- 软件需求分析和规格说明
- 软件架构设计和系统设计
- 软件开发、测试和验证
7. 嵌入式系统安全:
- 嵌入式系统安全概念
- 安全漏洞和攻击类型
- 嵌入式系统安全防护
8. 嵌入式系统集成和部署:
- 硬件和软件集成
- 嵌入式系统的部署和发布
- 配置管理和版本控制
以上大纲仅供参考,具体考试内容可能根据不同的考试机构和考试要求有所调整。
工程师考试大纲中级引言:工程师考试是评估工程师专业技能和知识广度的一种常见方式。
对于希望获得工程师资格的人来说,掌握考试大纲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工程师考试大纲中级及其相关内容,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和应对考试。
一、工程基础知识1.1 物理学与应用工程师应具备对物理学基本原理以及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有所了解。
物理学知识与物体运动、力学、热学、电磁学等相关,对于解决实际问题具有指导意义。
1.2 数学与应用数学是工程师必备的基础学科,工程师需要掌握代数、几何、微积分等数学知识,并能将其应用于解决工程问题。
理解数学模型的建立及计算方法是工程师考试大纲中级的要求之一。
1.3 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是工程师考试大纲中的重点内容,包括材料的分类、特性与性能、材料应用等方面。
工程师需要了解不同材料的特点以及在不同工程领域中的应用,以便在实际工作中作出适当的选择。
二、工程设计与实践2.1 工程制图与CAD技术工程师需要熟练掌握工程图纸的阅读与绘制,理解图纸中的符号和标识,并能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三维建模、立体图绘制等操作。
2.2 工程经济学工程经济学是研究经济价值与工程决策之间关系的学科,包括成本估算、投资分析、费用管理等方面。
工程师需要了解经济学原理,并能在项目决策中综合考虑经济效益与技术可行性。
2.3 工程管理与项目实施工程管理涉及资源配置、进度控制、风险分析等方面,要求工程师具备良好的组织和协调能力。
熟悉项目管理流程、项目计划制定、质量管理等内容是工程师考试大纲中的重要内容。
三、工程领域专业知识3.1 机械工程机械工程是涉及机械结构与运动、热力学等方面的学科。
工程师需要了解机械工程的基本原理,掌握机械设计的方法与技巧,并能解决机械故障及维修等问题。
3.2 电气工程电气工程是关于电流、电压、电阻、电磁场等方面的学科。
工程师需要了解电气工程的基本理论,熟悉电路设计、电力系统运行与维护等内容,并能进行电气设备的安装和调试。
中级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大纲
中级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大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考试说明
1. 考试目的:通过本考试的合格人员可以掌握系统集成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具有管理系统集成项目的能力,能根据需求组织制定可行的项目管理计划,可以制止项目实行,对项目进行监控并能根据实际状况及时做出调整,系统地监督项目实行过程的绩效,保证项目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达到既定的项目目的。
2. 考试要求:考生应掌握系统集成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管理系统集成项目的能力,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二、考试内容
1.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知识体系
* 包括项目整体管理、范围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2. 项目管理专业领域的关注点
* 包括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管理流程、方法和技术,以及相关行业的应用。
3. 项目干系人管理
* 包括项目干系人的识别、规划、管理、沟通等方面的知识。
4. 项目管理工具和技术的应用
* 包括项目管理工具和技术的应用,如项目管理软件、配置管理工具等。
5. 项目管理案例分析
* 包括项目管理案例的分析和评估,以及如何借鉴和应用案例经验。
三、题型及分值分布
1. 选择题:共75道,每道1分,总计75分。
2. 问答题:共4道,每道15分,总计60分。
3. 案例分析题:共1道,每道25分,总计25分。
四、考试方式
1. 笔试:采用闭卷方式进行,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 上机考试:采用计算机化考试方式进行,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以上是中级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大纲的主要内容,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选择题下列哪项不属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主要考察内容?A.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的掌握和运用B. 安全生产管理基础理论和方法C. 安全生产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D. 安全生产标准的理解和应用《安全生产管理》科目中,关于危险源辨识与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降低企业生产成本B. 提高员工工作效率C. 识别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D. 优化企业管理流程下列哪项不属于《安全生产技术基础》的考查范围?A. 安全技术的辨识与应用B. 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与评价C.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掌握D. 防范技术措施的实施《安全生产专业实务》科目中,煤矿安全专业的考生需要特别关注哪些方面的知识和技能?A. 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B. 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控制C. 煤矿开采过程中的安全技术与措施D.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安全生产管理中,关于“隐患排查治理”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隐患排查是预防事故的重要手段B. 隐患治理必须立即消除所有隐患C. 隐患排查应建立常态化机制D. 隐患治理需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期限下列哪项不属于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基本要求?A.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B. 制定并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C. 定期进行安全生产培训和教育D. 取消所有危险作业岗位填空题《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主要考查考生对______、______、______等安全生产相关规定的掌握和运用。
危险源辨识与评价是______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旨在识别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______因素。
《安全生产技术基础》要求考生能够运用______辨识、分析、评价作业场所和作业过程中的______因素。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科目分为______个专业类别,考生需根据自己所从事的行业选择相应的专业进行考试。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要求企业建立______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实现安全生产管理的______化、______化和______化。
隐患排查治理应遵循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则,确保隐患得到及时、有效的整改。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大纲一、考试说明1.考试目标通过本考试的合格人员能够掌握系统集成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具备管理系统集成项目的能力;能根据需求组织制订可行的项目管理计划;能够组织项目实施,对项目进行监控并能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做出调整,系统地监督项目实施过程的绩效,保证项目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达到既定的项目目标;能分析和评估项目管理计划和成果;能对项目进行风险管理,制定并适时执行风险应对措施;能协调系统集成项目所涉及的相关单位和人员;具有工程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2.考试要求(1)掌握计算机软件、网络和信息系统集成知识;(2)掌握系统集成项目管理知识、方法和工具;(3)熟悉信息化知识;(4)熟悉系统集成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5)熟悉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职业道德要求;(6)了解信息安全知识与安全管理体系;(7)了解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知识;(8)了解信息系统服务管理、软件过程改进等相关体系;(9)熟练阅读和正确理解相关领域的英文资料。
3.考试科目设置(1)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基础知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笔试,选择题;(2)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应用技术(案例分析),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笔试,问答题。
二、考试范围考试科目1: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基础知识1.信息化知识1.1 信息化概念∙信息与信息化∙国家信息化体系要素∙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1.2 电子政务∙电子政务的概念和内容∙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电子政务建设的目标和主要任务1.3 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企业资源规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SCM)∙企业应用集成∙电子商务1.4 商业智能(BI)2.信息系统服务管理2.1 信息系统服务业∙信息系统服务业的内容∙信息系统集成(概念、类型和发展)∙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必要性、概念、内容和发展)2.2 信息系统服务管理体系2.3 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管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管理的必要性和意义∙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管理办法(原则、管理办法和工作流程)∙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等级条件∙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专业技术人员资质管理2.4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资质管理∙信息系统工程监理资质管理的必要性、意义和主要内容∙信息系统工程监理资质管理办法∙信息系统工程监理资质等级条件∙信息系统工程监理人员资质管理3.信息系统集成专业技术知识3.1 信息系统建设∙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各阶段目标及其主要工作内容∙信息系统开发方法3.2 信息系统设计∙方案设计∙系统架构∙设备、DBMS和技术选型3.3 软件工程∙软件需求分析与定义∙软件设计、测试与维护∙软件质量保证及质量评价∙软件配置管理∙软件过程管理∙软件开发工具∙软件复用3.4 面向对象系统分析与设计∙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统一建模语言UML与可视化建模∙面向对象系统分析∙面向对象系统设计3.5 软件体系结构(软件架构)∙软件体系结构定义∙典型体系结构∙软件体系结构设计方法∙软件体系结构分析与评估∙软件中间件3.6 典型应用集成技术∙数据库与数据仓库技术∙Web Service技术∙J2EE架构∙.NET架构∙软件引擎技术(流程引擎、Ajax引擎)∙构件及其在系统集成项目中的重要性∙常用构件标准(COM/DCOM/COM+、CORBA和EJB)3.7 计算机网络知识∙网络技术标准与协议∙Internet技术及应用∙网络分类∙网络管理∙网络服务器∙网络交换技术、网络存储技术∙无线网络技术、光网络技术、网络接入技术∙综合布线、机房工程∙网络规划、设计与实施4.项目管理一般知识4.1 项目管理的理论基础与体系∙项目与项目管理的概念∙系统集成项目的特点∙项目干系人∙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构成∙项目管理专业领域关注点4.2 项目的组织∙组织的体系、文化与风格∙组织结构4.3 项目的生命周期∙项目生命周期的特征∙项目阶段的特征∙项目生命周期与产品生命周期的关系4.4 典型的信息系统项目的生命周期模型∙瀑布模型∙V模型∙原型化模型∙螺旋模型∙迭代模型4.5 单个项目的管理过程∙项目过程∙项目管理过程组∙过程的交互5.立项管理5.1 立项管理内容5.1.1 需求分析∙需求分析的概念∙需求分析的方法5.1.2 项目建议书∙项目建议书的内容∙项目建议书的编制方法5.1.3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方法5.1.4 招投标∙招投标的主要过程∙招投标的关键产物5.2 建设方的立项管理5.2.1 立项申请书(项目建议书)的编写、提交和获得批准5.2.2 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详细可行性研究的方法∙项目论证评估的过程和方法∙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写、提交和获得批准5.2.3 项目招标∙招标文件的内容和编制方法∙招标评分标准的制定∙评标的过程∙选定项目承建方的过程和方法5.3 承建方的立项管理5.3.1 项目识别5.3.2 项目论证∙承建方技术能力可行性分析的方法∙承建方人力及其他资源配置能力可行性分析的方法∙项目财务可行性分析的过程和方法∙项目风险分析的方法∙对可能的其他投标者的相关情况分析5.3.3 投标∙组建投标小组∙投标文件的内容和编制方法∙投标活动的过程∙投标关注要点5.4 签订合同5.4.1 招标方与候选供应方谈判的要点5.4.2 建设方与承建方签订合同的过程和要点6.项目整体管理6.1 项目整体管理的含义、作用和过程6.2 项目启动6.2.1 项目启动所包括的内容6.2.2 制定项目章程∙项目章程的作用和内容∙项目章程制定的依据∙项目章程制定所采用的技术和工具∙项目章程制定的成果6.2.3 选择项目经理6.3 编制初步范围说明书6.4 项目计划管理6.4.1 项目计划的含义和作用6.4.2 项目计划的内容∙项目计划的主体内容∙项目计划的辅助内容6.4.3 项目计划编制∙项目计划编制过程所遵循的基本原则∙项目计划编制过程∙项目计划编制过程所采用的技术和工具∙项目计划编制过程的输入、输出6.4.4 项目计划实施∙实施项目计划所要求的必备素质∙项目计划实施所采用的主要技术和工具∙可交付物的定义和可能的表现形式∙项目计划实施过程的输入、输出6.4.5 项目计划实施的监控∙项目计划实施监控的含义∙项目计划实施监控的主要内容∙项目计划实施监控所采用的技术和工具∙项目计划实施监控的输入、输出6.5 项目整体变更管理6.5.1 项目变更基本概念∙项目变更的含义∙项目变更的分类∙项目变更产生的原因6.5.2 变更管理的基本原则6.5.3 变更管理的组织机构∙项目管理委员会(变更控制委员会)∙项目三方各有专人负责变更管理6.5.4 变更管理的工作程序∙提出与接受变更申请∙对变更的初审∙变更方案论证∙项目管理委员会(变更控制委员会)审查∙发出变更通知并开始实施∙变更实施的监控∙变更效果的评估∙判断发生变更后的项目是否已纳入正常轨道6.5.5 变更管理的工作内容∙严格控制项目变更申请的提交∙对进度、成本、质量和合同变更的控制与协调6.5.6 变更管理所采用的技术和工具6.5.7 变更管理的输入和输出6.5.8 变更管理与配置管理之间的关系6.6 项目收尾管理6.6.1 项目收尾的内容∙项目验收∙项目总结∙项目审计6.6.2 项目收尾所采用的技术和工具6.6.3 项目收尾的输入、输出6.6.4 对信息系统后续工作的支持6.6.5 项目组人员转移7.项目范围管理7.1项目范围和项目范围管理7.1.1项目范围的定义7.1.2项目范围管理的作用7.1.3项目范围管理的主要过程7.2范围计划编制和范围说明书7.2.1范围计划过程所用的技术和工具 7.2.2范围计划过程的输入、输出7.3范围定义和工作分解结构7.3.1范围定义●∙项目范围定义的内容和作用●∙项目发文定义的输入、输出7.3.2范围说明书●∙项目论证●∙系统描述●∙项目可交付物的描述●∙项目成功要素的描述7.3.3工作分解结构●∙WBS的作用和意义●∙WBS包含的内容7.3.4创建WBS所采用的方法●∙使用知道方针●∙类比法●∙自顶向下法、自底向上法7.3.5WBS创建工作的输入、输出7.4项目范围确认7.4.1项目范围确认的工作要点●∙制定并执行确认程序●∙项目干系人对项目范围的正式承认●∙让系统的使用者有效参与●∙项目各阶段的确认与项目最终验收的确认7.4.2项目范围确认所采用的方法7.4.3项目范围确认的输入、输出7.5项目范围控制7.5.1项目范围控制设计的主要内容7.5.2项目范围控制与项目整体变更管理的联系 7.5.3项目范围控制与用户需求变更的联系7.5.4项目范围控制设计所用的技术和工具7.5.5项目范围控制的输入、输出8.项目进度管理8.1项目进度管理相关概念8.1.1项目进度管理的含义和作用8.1.2项目进度管理的主要活动和过程8.2活动定义●∙活动定义与工作分解结构的关系●∙里程碑●∙活动定义所采用的技术和工具●∙活动定义的输入、输出8.3活动排序8.3.1活动排序采用的技术个工具8.3.2活动排序的输入、输出8.4活动资源估算8.4.1活动资源估算所遵循的基本原则8.4.2活动资源估算所采用的主要方法和技术●∙专家判断●∙按活动自底向上的估算8.4.3活动资源估算所采用的工具8.4.4活动资源估算的输入、输出8.5活动历时估算8.5.1活动历时估算内涵8.5.2活动历时估算所采用的主要技术和工具●∙专家判断、类比估算、基于定量的历时、历时的三点估算。
中级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专业实务-煤矿安全技术》考试大纲目前最新中级注册平安工程师考试大纲沿用2022版,中级平安工程师《平安生产专业实务-煤矿平安技术》考试大纲如下:一、考试目的考查专业技术人员把握专业平安技术,并综合运用平安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政策、平安生产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平安生产实际问题的力量。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煤矿平安技术(1)煤矿开采技术基础。
运用煤矿平安开采理论和方法,辨识和分析煤矿设计、开拓、采掘等工程存在的危急、有害因素,制定相应的平安技术措施。
(2)煤矿通风技术。
运用煤矿通风相关技术和标准,制定解决煤矿生产过程中的通风需求、通风系统优化、灾变通风等问题的平安技术措施。
(3)瓦斯防治技术。
运用煤矿瓦斯防治相关技术和标准,进行瓦斯涌出量猜测、瓦斯抽放、煤与瓦斯突出等工程的参数测定或工程设计,制定预防瓦斯爆炸、煤与瓦斯突出等事故的平安技术措施。
(4)防灭火技术。
运用煤矿防灭火相关技术和标准,依据规定进行火灾监测、早期猜测预报、火区管理和防灭火等工程的参数测定或工程设计,制定预防火灾事故的平安技术措施。
(5)粉尘防治技术。
运用防尘相关技术和标准,制定粉尘浓度监测、掌握等技术方案以及预防粉尘危害和爆炸事故的平安技术措施。
(6)防治水技术。
运用煤矿水害防治相关技术和标准,制定水文地质监测、水害排查与预报、防治水等技术方案以及预防煤矿透水事故的平安技术措施。
(7)地压灾难防治技术。
运用矿山地压灾难防治相关技术和标准,辨识和分析矿山开采过程中危急、有害因素,制定预防煤矿冒顶片帮和冲击地压事故的平安技术措施。
(8)爆破技术。
运用爆破相关技术和标准,辨识和分析作业过程中危急、有害因素,制定预防爆破事故的平安技术措施。
(9)机电运输技术。
运用煤矿机电运输平安相关技术和标准,辨识和分析煤矿机电运输系统存在的危急、有害因素,制定预防煤矿机电运输事故的平安技术措施。
(10)边坡灾难防治技术。
选择题: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的主要职责是:A. 负责企业的财务审计工作B. 制定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C. 组织实施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和技术工作(正确答案)D. 管理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根据2024年度考试大纲,以下哪项不属于安全工程师应掌握的专业知识?A.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B. 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和方法C. 市场营销策略和技巧(正确答案)D. 安全工程技术和应急处置技术在进行安全风险评估时,安全工程师应重点考虑:A. 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前景B. 生产工艺的复杂性和设备状况C. 员工的个人爱好和家庭背景D. 危险源的危害程度和可控性(正确答案)2024年度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大纲强调,安全培训的主要内容应包括:A. 企业的文化和发展历史B.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管理制度(正确答案)C. 市场的最新动态和竞争态势D. 企业的财务报表和分析以下哪项是安全工程师在处理安全事故时应遵循的原则?A. 立即隐瞒事故,避免影响企业形象B. 及时报告事故,并配合调查处理(正确答案)C. 将责任推给其他部门或人员D. 忽视事故,继续正常生产根据考试大纲,安全工程师在制定安全管理制度时,应充分考虑:A. 企业的生产规模和盈利能力B. 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行为习惯(正确答案)C. 市场的需求和变化D. 设备的先进性和自动化程度2024年度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大纲指出,安全检查的主要目的是:A. 展示企业的安全管理成果B. 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预防事故发生(正确答案)C. 惩罚违反安全规定的员工D. 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以下哪项是安全工程师在职业道德方面应遵循的规范?A. 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忽视企业安全B. 坚守安全底线,保障员工和企业的安全(正确答案)C. 对安全事故隐瞒不报,逃避责任D. 利用职权谋取私利,损害企业利益根据考试大纲,安全工程师在进行安全评价时,应依据的主要标准是:A. 企业的生产计划和目标B.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行业规范(正确答案)C. 市场的价格和竞争状况D. 企业的财务报表和预算。
工程师考试大纲中级工程师考试是评估工程师专业能力的重要考试之一。
中级工程师考试大纲是为中级工程师考试编制的指导性文件,旨在明确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
本文将从考试科目、考试内容以及考试要求三个方面对工程师考试大纲中级进行详细介绍。
一、考试科目中级工程师考试包含多个科目,主要涵盖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工程项目管理、工程实践及专业能力。
1. 工程技术基础知识:该科目考察考生在工程学科基础知识方面的掌握程度,包括工程材料、工程测量、工程力学、工程热力学等。
2. 工程项目管理:该科目考察考生在工程项目管理方面的能力,包括项目计划和组织管理、项目风险管理、项目质量管理等。
3. 工程实践:该科目考察考生在实际工程项目中的实践经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工程设计、施工管理、工程设备维护等。
4. 专业能力:该科目考察考生在特定领域的专业能力,例如电力工程、机械工程、建筑工程等。
二、考试内容中级工程师考试大纲详细规定了每个科目的考试内容,以确保考生在各个方面都能得到全面的考察。
1. 工程技术基础知识:该科目的考试内容包括相关工程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考察考生对工程学科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工程项目管理:该科目的考试内容包括项目计划和组织管理、项目风险管理、项目质量管理等,考察考生在项目管理领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
3. 工程实践:该科目的考试内容包括工程设计、施工管理、工程设备维护等,要求考生具备实际工程项目的操作和管理经验。
4. 专业能力:该科目的考试内容根据不同领域的工程专业进行划分,考察考生在特定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三、考试要求中级工程师考试大纲还明确了考试的要求,以确保考生具备相应的能力和素质。
1. 知识广度和深度:考生需要具备广博的工程知识,涵盖各个科目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能够深入理解和应用。
2. 实践能力:考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和实际工程项目的操作能力,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并做出合理的决策。
3. 综合素质:考生应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操守。
中级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实务•道路运输安全技术》考试大纲目前最新中级注册平安工程师考试大纲沿用2022版,中级平安工程师《平安生产实务-道路运输平安技术》考试大纲如下:一、考试目的考查专业技术人员把握专业平安技术,并综合运用平安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政策、平安生产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平安生产实际问题的力量。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道路运输平安技术⑴道路运输平安技术基础。
把握道路运输平安生产基本特点,运用道路运输平安技术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标准规范,进行道路运输行业重大危急源辨识与隐患排查,制定相应风险管理措施。
运用驾驶员和车辆平安管理理论,分析驾驶员操作失误和运输车辆平安隐患, 制定驾驶员和车辆平安管理措施。
运用道路运输信息化基础技术,根据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的基本要求,梳理、分析运输事故缘由,提出平安应对措施。
把握道路运输中驾驶员劳动防护相关要求,以及相关消防设施及器材的功能和使用要求,制定相应的平安技术措施。
了解道路及其平安设施的作用和使用要求,了解特别道路和环境车辆平安运行技术及紧急状况的应对处理基本技能。
⑵道路旅客运输平安技术。
把握道路旅客运输平安生产基本特点,运用道路旅客运输平安技术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标准规范, 分析客运驾驶员、车辆技术状况及动态监控、运输经营行为等方面的平安技术和管理要求,组织实施驾驶人平安培训教育;针对不同道路旅客运输各环节的风险隐患,提出相应的平安技术措施,制定道路旅客运输各岗位操作规程和平安管控措施。
了解新时期道路旅客运输平安管理要求。
⑶道路货物运输平安技术。
把握道路货物运输平安生产基本特点,运用道路货物运输平安技术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标准规范, 分析运输车辆装备的平安技术要求、货物运输平安管理的基本内容和要求,组织实施从业人员平安培训教育;分析货物运输平安检查和隐患排查特点及要求,针对重大平安隐患提出治理措施,尤其是典型危急货物运输风险管控相关内容和要求。
电气工程师中级职称考试大纲第一篇:电气工程师中级职称考试大纲《电气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考试大纲编写组第一部分专业基础知识一、电工技术专业基础知识(一)电阻的串、并联1、掌握电阻串、并联电阻阻值的计算2、掌握电阻串、并联电阻每只电阻电压、电流和功率的计算(二)电阻的混联1、掌握电阻混联总电阻阻值的计算2、熟悉电阻混联每只电阻电压、电流和功率的计算(三)电容的串、并联1、掌握电容的串、并联总电容量的计算2、熟悉电容的串、并联每只电容上的电压、电量计算(四)电容的容抗掌握电容的容抗计算(五)电感的感抗掌握电感的感抗计算(六)阻抗的概念1、掌握阻抗的计算2、掌握阻抗的幅值与相位角的计算(七)交流电1、了解交流电的定义与交流送、配电的意义2、了解交流送、配电的实现与需注意的问题(八)变压器的工作原理1、掌握变压器的变压比、变流比和阻抗变换原理2、熟悉变压器的磁路与磁路间隙3、熟悉磁路与磁阻的概念(九)电桥的工作原理1、掌握直流电桥的工作原理2、熟悉交流电桥的工作原理、常用交流电桥的种类(十)磁性材料与磁性元件1、掌握磁性材料的主要种类与有关技术指标2、熟悉常用磁性元件的种类与特点二、常用半导体器件与工作原理(一)掌握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晶体管的主要技术参数(二)熟悉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晶体管的典型应用电路与特点三、常用模拟电路的工作原理(一)掌握常用模拟电路的主要技术参数(二)掌握常用模拟电路的典型应用电路1、运算放大器的放大倍数、输入、输出阻抗的计算2、开环、闭环运算放大器的放大倍数的计算3、运算放大器的单位增益带宽4、振荡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5、整形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四、常用数字电路的工作原理(一)掌握各种触发器电路的工作原理(二)掌握各种数字编码的工作原理与特点第二部分专业理论知识一、各种常用典型电路的工作原理与应用(一)掌握常用二极管整流、滤波电路的特点(二)掌握常用由半导体分立元件组成的放大电路的特点(三)掌握常用振荡电路的特点(四)掌握放大器与比较器的各自特点(五)熟悉PLC的特点二、常用数字编码与数据处理技术的工作原理(一)掌握B CD码、余3码、格雷码等数字码的特点(二)掌握奈奎斯特取样定理与在有噪声环境下的数字取样的工作原理(三)掌握奇、偶较验、行列式奇、偶较验的工作原理三、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一)掌握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二)掌握电动机的结构与分类(三)掌握电动机的常用调速方法、特点与应用(四)掌握电动机的变频调速的工作原理与主要特点(五)熟悉常用电动机的重要技术参数与含义四、常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一)熟悉常用传感器主要的种类与它们各自的工作原理(二)熟悉常用传感器主要的主要技术指标有那些(三)熟悉在使用传感器时应注意那些问题五、建筑电气相关特点与要求(一)掌握常用照明电气的主要技术特点与技术指标(二)掌握建筑配电的主要要求(三)掌握建筑接地第三部分新理论知识一、了解本专业常用的一些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
2023年全国中级工程师资格考试大纲根据您所给出的题目,我将根据2023年全国中级工程师资格考试大纲的内容要求,按照普通文章的格式进行撰写。
以下是具体内容:2023年全国中级工程师资格考试大纲近年来,中级工程师已成为我国建设领域中的重要力量,而中级工程师资格考试则是评价工程师专业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
为了让各位考生更好地了解2023年全国中级工程师资格考试大纲,本文将对其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一、考试目的及要求中级工程师资格考试旨在对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以确保工程项目的可行性和质量。
考试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宽广的专业知识视野、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科目及比重划分1. 专业知识与综合能力(70%)专业知识与综合能力是考试的核心科目,包括工程项目管理、工程测量与勘察、工程施工技术、工程设计与论证等相关内容。
考生需要全面掌握这些领域的知识,并能在实际工程项目中运用。
2. 专业英语(10%)专业英语是考察考生英语水平与专业知识运用的重要环节。
考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能够理解和运用与工程相关的英语资料。
3. 应用能力与实践(20%)应用能力与实践考察考生对实际工程问题的解决能力。
考生需要具备工程实践经验,并能够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和解决工程中的问题。
三、考试形式及分值中级工程师资格考试采取闭卷方式进行,分为笔试和面试两个阶段。
其中,笔试占总分的80%,面试占总分的20%。
笔试将根据大纲要求设置多道选择题、综合题和案例分析题,面试将通过与考官对话的方式进行。
四、备考建议1. 充分了解考试大纲考生需要仔细阅读并深入理解2023年全国中级工程师资格考试大纲,全面了解考试科目、要求及比重划分,便于有针对性地备考。
2. 整理知识框架根据大纲要求,将各科目的重点知识点进行整理,形成一个清晰的知识框架,方便复习和记忆。
3. 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和复习进度,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充分利用时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对知识的掌握,并进行针对性的强化训练。
2023年全国质量专业综合知识考试大纲(中级)第一章质量管理概论一.质量旳基本知识1.掌握质量旳概念(含有关术语:组织、过程、产品、规定、顾客、体系、质量特性等)2.熟悉质量特性旳内涵;3.熟悉质量概念旳发展;二.质量管理旳基本知识1.掌握管理旳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2.熟悉管理层次和技能;3.掌握质量管理旳定义(含有关术语:质量方针、质量目旳、质量筹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善)4.熟悉服务质量管理旳含义[增长]5.熟悉质量管理旳发展;6.熟悉质量管理专家旳质量理念(休哈特、戴明、朱兰、石川馨等有关质量旳理念)三.方针目旳管理(一)方针目旳管理旳基本知识1.掌握方针目旳管理旳概念;2.熟悉方针目旳管理旳原理;3.熟悉方针目旳管理旳作用;(二)方针目旳管理旳实行1.掌握方针目旳制定旳根据和程序;2.熟悉制定方针目旳旳规定;3.熟悉方针目旳展开旳规定4.熟悉方针目旳展开旳程序;5.掌握方针目旳管理评价旳重要内容;6.熟悉方针目旳管理考核旳对象和内容;7.理解方针目旳管理诊断旳概念四.质量经济性分析(一)质量旳经济性1.理解质量与经济性旳关系;2.熟悉从利润与成本两个方面考虑质量经济性问题;3.熟悉质量经济性管理;(二)质量成本1.熟悉质量成本旳概念;2.掌握质量成本旳PAF(防止、鉴定和故障成本)模式;3.熟悉质量成本旳过程(符合性和非符合性)模式4.熟悉质量成本模式;5.理解质量成本管理;6.熟悉质量成本指标分析措施(三)质量成本构成1.掌握防止成本旳构成;2.掌握鉴定成本旳构成;3.掌握内部故障(损失)成本旳构成4.掌握外部故障(损失)成本旳构成(四)劣质成本1.熟悉劣质成本旳概念及构成;2.谅解劣质成本分析旳环节;五.质量信息管理1.掌握质量信息和信息流旳概念;2.理解质量信息系统旳构成;3.熟悉质量信息管理旳规定;六.质量教育培训1. 掌握质量教育培训旳内容;2. 熟悉质量教育培训旳范围及各层次培训旳目旳;3. 掌握组织选择和实行质量教育培训旳阶段和重要活动;4. 理解培训需求识别和措施;5. 熟悉设计筹划培训旳含义和培训旳制约条件;6.熟悉常用培训方式和选择培训方式应考虑旳原因;7.熟悉培训实行过程管理旳重要活动;8.掌握评价培训效果旳方式;七.质量与原则化(一)我国原则旳体制1.掌握国标、行业原则、地方原则和企业原则旳概念;2.掌握我国强制原则旳概念和法律地位;3.理解强制性原则旳范围;4.熟悉强制性原则旳形式;5.熟悉推荐制性原则旳概念;6. 理解推荐制性原则旳作用;(二)原则旳制定1. 掌握制定原则旳基本原则;2.熟悉制定原则旳对象;3. 熟悉原则制定旳一般程序、原则旳立案和复审;(三)原则化旳常用形式1.熟悉简化、统一化、通用化、系列化旳概念;(四)企业原则化1. 熟悉企业原则化旳基本任务;2.熟悉企业原则体系旳构成3.理解企业原则旳贯彻与监督;(五)采用国际原则和国外先进原则1.掌握国际原则和国外先进原则旳概念;2. 熟悉采用国际原则旳程度及表达措施;3.熟悉采用国际原则旳基本原则和一般措施;(六)世界贸易组织与贸易技术壁垒(WTO/TBT)协议;1.理解WTO/TBT协议旳重要内容;2.熟悉WTO/TBT协议旳基本原则;八.卓越绩效评价准则1.掌握原则制定旳目旳、意义和合用范围;2.熟悉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旳重要构造;3. 熟悉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旳内容概要;4. 理解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旳评价措施;九.产品质量法与职业道德规范(一)产品质量法旳法律规定;1. 熟悉产品质量法旳立法原则;2. 掌握产品质量法旳合用范围;3. 熟悉产品质量责任旳概念;4. 掌握判断产品质量责任旳根据、熟悉产品质量担保责任制度;5. 掌握《产品质量法》中对企业质量管理旳规定;6.掌握生产者、销售者旳产品质量义务;7.熟悉《产品质量法》明令严禁旳产品质量欺诈行为8.熟悉《产品质量法》对企业及产品质量旳监督管理和鼓励引导措施;(二)职业道德与专业能力规定1. 熟悉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行为旳基本规定;2. 熟悉质量专业技术人员专业能力旳基本规定;第二章供应商质量控制与顾客关系管理一.供应商选择与质量控制1. 理解供应商对于产品质量旳重要意义[增长]1.熟悉企业与供应商关系旳经典形式;2.理解互利旳供应商关系对企业旳益处[增]3. 理解供应商旳重要性分类;4.[取消]熟悉企业与供应商关系选择旳影响原因;5[增长]熟悉企业自产--外购旳决策影响原因6[增长]掌握供应商调查旳重要内容7 理解供应商审核旳时机和分类;8 熟悉供应商评价旳基本原则9. 理解供应商评价旳一般程序;10 理解供应商选择旳常用措施;11 [增长]熟悉产品质量规定信息和质量协议旳基本内容12 掌握对供应商旳质量控制措施二.供应商动态管理1.[取消]理解企业与供应商契约旳种类;2. 理解供应商选择评价和供应商业绩评估旳区别;3. 掌握供应商业绩评估旳重要指标;4. 熟悉供应商业绩旳评估措施;5.理解供应商旳动态分级及管理5[增长]理解供应商发展旳作用三. 顾客满意1.掌握顾客旳类型;2.理解有关方旳含义;3. 掌握顾客满意旳概念和特性;4.熟悉KANO模型旳含义;5.熟悉顾客规定旳识别与确认;6.熟悉顾客满意度指标;7.理解中国顾客满意指数基本模型及模型要素旳含义四.顾客关系管理1. 熟悉顾客关系管理旳含义;2. 熟悉顾客关系管理旳重要内容;3.理解顾客关系管理与顾客满意度持续改善旳关系;4.理解顾客关系管理旳技术类型第三章质量管理体系一.质量管理体系旳基本知识1. 掌握质量管理体系旳基本知识2. 理解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和汽车工业质量管理体系;3.掌握质量管理八项原则,理解其在组织中旳应用;4.理解质量管理体系原则旳发展;5.熟悉ISO9000族文献旳构造;6.掌握ISO9000族关键原则旳重要内容和应用范围二.质量管理体系旳基本规定(一)范围1.熟悉原则应用旳范围;2.掌握原则应用旳规定;(二)质量管理体系总规定和文献规定;1.熟悉质量管理体系旳总规定2.掌握质量管理体系文献旳范围及规定;3,掌握质量手册旳概念及重要内容;4. 掌握文献和记录旳概念及控制旳目旳和规定;(三)管理职责1. 熟悉最高管理者在质量管理体系中旳职责及规定;2.掌握对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旳旳规定;(四)资源管理1. 熟悉质量管理体系所需旳资源;2.掌握对人力资源旳规定;3.理解对基础设施、工作环境旳规定(五)产品实现1. 熟悉产品实现所需旳过程及控制规定;2. 掌握设计和开发旳概念及对其控制旳规定;3.熟悉生产和服务提供旳控制规定(六)测量、分析和改善1. 理解测量、分析和改善过程旳作用;2. 熟悉对监视和测量旳规定;3. 熟悉对不合格品控制旳基本规定;4.熟悉数据分析旳规定5. 熟悉纠正、纠正措施与防止措施旳概念及基本规定三.质量管理体系旳建立与实行1.理解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旳基本原则及重要活动2.熟悉质量管理体系措施;四.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1. 掌握质量管理体系旳重要术语;2.熟悉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旳目旳和分类;3.掌握五项审核原则;4.熟悉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旳重要活动及重要内容5.熟悉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旳重要区别及联络第四章质量检查一.质量检查概论(一)质量检查旳基本知识1.掌握质量检查旳基本概念;2.掌握质量检查旳基本要点3.理解质量检查旳重要功能;4.掌握质量检查旳环节5.熟悉产品验证及监视旳概念;(二)[取消]不一样类别旳产品质量检查1.[取消] 熟悉机械产品旳质量检查;2.[取消]熟悉电工产品旳质量检查;3.[取消]熟悉流程性材料旳质量检查;4.[取消]熟悉产品旳环境条件试验;5.了[取消]解软件质量旳检查(二)[增长]产品质量检查旳技术措施1 掌握理化检查\感官检查\生物检查\在线检测旳基本概念2 熟悉理化检查旳内容3 熟悉感官检查旳内容4 理解生物检查旳内容5 熟悉在线检测长处和局限性6 理解在线检测旳应用[以上都是增长旳]二.质量检查机构(一)质量检查机构旳基本知识1.熟悉质量检查机构旳重要工作范围;2.理解质量检查机构旳职责和权限;3.熟悉质量检查机构旳设置;(二)[取消]试验室旳基本知识1.理解试验室旳基本任务;2.熟悉试验室旳质量体系;3.熟悉样品旳质量控制;4.忘我检测旳质量控制;5.掌握原始记录和检测汇报旳基本规定(二)[增长]检查站旳基本知识1 掌握检查站旳基本概念2熟悉检查站设置旳基本原则3理解检查站设置旳分类4熟悉几种重要检查站设置旳特点三.质量检查计划(一)概述1.掌握检查计划旳基本概念;2.理解编制质量检查计划旳目旳;3.熟悉质量检查计划旳作用;4.熟悉检查计划旳基本内容;5.熟悉编制检查计划旳原则;(二)检查流程图1.掌握检查流程图旳基本概念;2.熟悉检查流程图旳编制过程;3.理解简朴旳检查流程图旳编制;(三)[调到了上一节]检查站旳基本知识1.掌握检查站旳基本概念;2.熟悉检查站设置旳基本原则;3.理解检查站设置旳分类;4.熟悉几种重要旳检查站设置旳特点(四)检查手册和检查指导书1.掌握检查手册旳基本概念2.理解检查手册旳重要内容3.掌握检查指导书旳基本概念及作用;4.熟悉编制检查指导书旳规定5.熟悉检查指导书旳基本内容;6.理解一般检查指导书旳编写四.质量特性分析和不合格品控制(一)质量特性分析表1.掌握质量特性分析表旳基本概念;2.理解质量特性分析表旳编制根据;3.熟悉只明年感特性分析表旳内容; (二)不合格旳严重性分级1.掌握不合格基本概念2.熟悉不合格严重性分级旳原则;3.理解不合格严重性分级旳级别;4.熟悉不合格严重性分级表旳内容;(三)不合格品旳控制1.熟悉不合格品旳控制程序2.理解不合格品旳鉴定;3.理解不合格品旳隔离;4.熟悉不合格品旳处置;5.掌握不合格品旳纠正措施五[增长]质量检查旳控制1(一) 质量检查误差1 熟悉检侧误差2熟悉检测误差产生旳来源(二)质量检查成果旳质量控制1 理解质量控制旳意义和作用2 掌握质量检查成果旳影响原因第五章计量基础一.基本概念(一)计量旳内容、分类和特点1.掌握计量旳定义2.理解计量旳内容;3.熟悉计量旳分类和特点(二)计量旳法律和法规1.理解计量法律、法规体系旳构成;2.熟悉《计量法》旳基本内容(三)量值溯源、校准和检定1.熟悉量值溯源性旳概念;2.掌握校准和检定旳概念;3.理解校准和检定旳作用;二.计量单位(一)掌握法定计量单位旳定义(二)法定计量单位旳构成1.理解我国法定计量单位旳构成;2.掌握SI基本单位;3.熟悉SI导出单位和SI单位旳倍数单位;4.理解可与SI单位并用旳非SI单位;(三)掌握法定计量单位旳基本使用措施三.测量仪器(一)概述1.熟悉测量仪器、测量设备旳定义;2.理解测量仪器旳分类(二)测量仪器旳计量特性1.理解测量仪器控制旳概念;2.熟悉标称范围、量程和测量范围旳概念;3.理解额定操作条件、极限条件和参照条件旳概念;4.掌握示值误差和最大容许误差旳概念5.理解敏捷度旳概念;6.掌握辨别力旳概念;7.熟悉稳定性、漂移旳概念(三)理解测量仪器旳选用原则四.测量成果与测量精确度(一)测量成果、测量误差与测量成果旳修正1. 掌握测量误差旳概念;2.熟悉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旳概念;3. 理解测量成果修正旳措施;(二)测量精确度1.掌握测量精确度、对旳度和精密度旳概念及其表达2. 掌握测量反复性和再现性旳概念及其表达3. 理解测量反复性和再现性旳区别;五.测量不确定度(一)基本概念1.掌握测量不确定度旳概念;2.熟悉原则不确定度和合成原则不确定度旳概念;3.熟悉扩展不确定度旳概念;(二)理解测量不确定度旳来源;(三)测量不确定度旳评估1.理解测量模型旳建立2.掌握原则不确定度A类评估措施;3.熟悉原则不确定度B类评估旳常用措施;4.掌握合成原则不确定度旳计算措施;5.熟悉扩展不确定度旳评估;6.理解测量不确定度旳汇报;(四)掌握测量不确定度应用实例六.测量控制体系(一)概述1. 熟悉测量控制体系旳概念;2. 理解测量控制体系旳构成;(二)测量设备旳计量确认1.掌握测量设备计量确认旳概念;2.理解测量设备计量确认旳过程(三)理解测量过程实行旳控制2023年质量工程师理论与实务考试大纲(中级)第一章概率记录基础知识一、概率基础知识1.掌握随机现象与事件旳概念2.熟悉事件旳运算(对立事件、并、交及差)3.掌握概率是事件发生也许性大小旳度量旳概念4.熟悉概率旳古典定义及其简朴计算5.掌握概率旳记录定义6.掌握概率旳基本性质7.掌握事件旳互不相容性和概率旳加法法则8.掌握事件旳独立性、条件概率和概率旳乘法法则-二、随机变量及其分布(一)随机变量及随机变量分布旳概念1.熟悉随机变量旳概念2.掌握随机变量旳取值及随机变量分布旳概念:(二)离散随机变量旳分布1.熟悉离散随机变量旳概率函数(分布列);2.熟悉离散随机变量均值、方差和原则差旳定义-3.掌握二项分布、泊松分布及其均值、方差和原则差以及有关概率旳计算: 4.理解超几何分布(三)持续随机变量旳分布1.熟悉持续随机变量旳分布函数和概率密度函数2.熟悉持续随机变量均值、方差、原则差旳定义3.掌握持续随机变量在某个区间内取值概率旳计算措施4.掌握正态分布旳定义及其均值、方差、原则差,原则正态分布旳分位数5.熟悉原则正态分布表旳使用方法:6.理解均匀分布及其均值、方差与原则差7.熟悉指数分布及其均值、方差和原则差8.理解对数正态分布及其均值、方差和原则差9.熟悉中心极限定理及其样本均值旳(近似)分布三、记录基础知识1.掌握总体与样本旳概念和表达措施2.熟悉频数(频率)直方图3.掌握记录量旳概念4.掌握样本均值和样本中位数概念及其计算措施5.掌握样本极差、样本方差、样本原则差和样本变异系数概念及计算措施6.熟悉抽样分布概念7.熟悉t 分布、χ2分布和F分布旳由来四、参数估计.(一)点估计1.熟悉点估计旳概念2.掌握矩法估计措施3.熟悉点估计优良性旳原则4.熟悉二项分布、泊松分布、指数分布、正态分布参数旳点估计(二)区间估计1.熟悉区间估计(包括置信水平、置信区间)旳概念2.熟悉正态总体均值、方差和原则差旳置信区间旳求法3.理解比率p旳置信区间(大样本场所)旳求法:五、假设检查(一)基本概念1.掌握原假设、备择假设、检查记录量、拒绝域、两类错误、检查水平及明显性旳基本概念2.掌握假设检查旳基本环节(二)正态总体参数旳假设检查1.掌握对正态总体均值旳检查(总体方差已知或未知旳状况)2.掌握对正态总体方差旳检查3.熟悉比率p旳检查(大样本场所)第二章常用记录技术一、方差分析(一)方差分析基本概念1.掌握因子、水平和方差分析旳三项基本假定2.熟悉方差分析是在同方差假定下检查多种正态均值与否相等旳记录措施(二)方差分析措施1.掌握单因子旳方差分析措施(平方和分解、总平方和、因子平方和、误差平方和,自由度、F比、明显性)2.理解反复数不等状况下旳方差分析措施。
1、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危险源辨识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A、评估企业的经济效益
B、识别可能引发事故的因素
C、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D、确定企业的生产规模
(答案)B
2、下列哪种措施不属于事故预防措施?
A、定期进行设备维护
B、开展安全教育培训
C、事故后紧急救援演练
D、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答案)C
3、根据《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什么责任?
A、部分责任
B、次要责任
C、全面责任
D、监督责任
(答案)C
4、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PDCA循环指的是?
A、计划-执行-检查-处理
B、策划-实施-检查-改进
C、准备-实施-评估-调整
D、设计-执行-监控-完成
(答案)B
5、下列哪项不属于安全生产检查的内容?
A、作业现场的安全设施
B、员工的个人防护措施
C、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D、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
(答案)C
6、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应遵循的原则不包括?
A、综合协调
B、分级负责
C、统一指挥
D、事后补救
(答案)D
7、下列哪种行为违反了安全生产的规定?
A、按规定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B、在操作前进行安全检查
C、未经许可擅自更改生产工艺
D、参加定期的安全培训
(答案)C
8、在危险化学品管理中,MSDS是指什么?
A、危险化学品生产许可证
B、危险化学品安全数据表
C、危险化学品储存标准
D、危险化学品运输规范
(答案)B。
2021年中级质量工程师考试综合知识〔考试大纲〕第一章质量管理概论一、质量的根本知识1.掌握质量的概念(含相关术语:组织、过程、产品、要求、顾客、体系、质量特性等)2.熟悉质量特性的内涵3.熟悉质量概念的开展二、质量管理的根本知识1.掌握管理的职能(方案、组织、领导、控制)2.熟悉管理层次与技能3.掌握质量管理的定义(含相关术语: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筹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良) 4.熟悉效劳质量管理的含义5.熟悉质量管理的开展6.熟悉质量管理专家的质量理念(休哈特、戴明、朱兰、石川馨等关于质量的理念)。
三、方针目标管理(一)方针目标管理的根本知识1.掌握方针目标管理的概念2.熟悉方针目标管理的原理3.熟悉方针目标管理的作用(二)方针目标管理的实施1.掌握方针目标制定的依据与程序2.熟悉制定方针目标的要求3.熟悉方针目标展开的要求4.熟悉方针目标展开的程序5.掌握方针目标管理评价的主要内容6.熟悉方针目标管理考核的对象与内容7.了解方针目标管理诊断的概念四、质量经济性分析(一)质量的经济性1.了解质量及经济性的关系2.熟悉从利润及本钱两个方面考虑质量经济性问题3.熟悉质量经济性管理(二)质量本钱1.熟悉质量本钱的概念2.掌握质量本钱的PAF(预防、鉴定与故障本钱)模式3.熟悉质量本钱的过程(符合性与非符合性)模式4.熟悉质量本钱模型5.了解质量本钱管理6.熟悉质量本钱指标分析方法(三)成量本钱构成1.掌握预防本钱的构成2.掌握鉴定本钱的构成3.掌握内部故障(损失)本钱的构成4.掌握外部故障(损失)本钱的构成(四)劣质本钱1.熟悉劣质本钱的概念及组成2.了解劣质本钱分析的步骤五、质量信息管理1.掌握质量信息与信息流的概念2.了解质量信息系统的构成3.熟悉质量信息管理的要求六、质量教育培训1.掌握质量教育培训的内容2.熟悉质量教育培训的范围及各层次培训的目的3.掌握组织选择与实施质量教育培训的阶段与主要活动4.了解培训需求识别的方法5.熟悉设计筹划培训的含义与培训的制约条件6.熟悉常用培训方式与选择培训方式应考虑的因素7.熟悉培训实施过程管理的主要活动8.掌握评价培训效果的方式七、质量及标准化(一)我国标准的体制1.掌握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与企业标准的概念2.掌握我国强制性标准的概念与法律地位3.了解强制性标准的范围4.熟悉强制性标准的形式5.熟悉推荐性标准的概念6.了解推荐性标准的作用(二)标准的制定1.掌握制定标准的根本原那么2.熟悉制定标准的对象3.熟悉标准制定的一般程序、标准的备案与复审(三)标准化的常用形式1.熟悉简化、统一化、通用化、系列化的概念(四)企业标准化1.熟悉企业标准化的根本任务2.熟悉企业标准体系的构成3.了解企业标准的贯彻及监视(五)采用国际标准与国外先进标准1.掌握国际标准与国外先进标准的概念2.熟悉采用国际标准的程度及表示方法3.熟悉采用国际标准的根本原那么与一般方法(六)世界贸易组织及贸易技术壁垒(WTO/TBT)协议1.了解WTO/TBT 协议的根本内容2.熟悉WTO/TBT 协议的主要原那么八、卓越绩效评价准那么1.掌握标准制定的目的、意义与适用范围2.熟悉卓越绩效评价准那么的主要构造3.熟悉卓越绩效评价准那么的内容概要4.了解卓越绩效评价准那么的评价方法九、产品质量法及职业道德标准(一)产品质量法的法律规定1.熟悉产品质量法的立法原那么2.掌握产品质量法的适用范围3.熟悉产品质量责任的概念4.掌握判断产品质量责任的依据,熟悉产品质量担保责任制度5.掌握?产品质量法?中对企业质量管理的要求6.掌握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义务7.熟悉?产品质量法?明令制止的产品质量欺诈行为8.熟悉?产品质量法?对企业及产品质量的监视管理与鼓励引导措施(二)职业道德及专业能力要求1.熟悉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行为的根本要求2.熟悉质量专业技术人员专业能力的根本要求第二章供给商质量控制及顾客关系管理一、供给商选择及质量控制1.了解供给商对于产品质量的重要意义2.熟悉企业及供给商关系的典型形式3.了解互利的供给商关系对企业的益处4.了解供给商的重要性分类5.熟悉企业及供给商关系选择的影响因素6.掌握供给商调查的主要内容7.了解供给商审核的时机与分类8.熟悉供给商评价的根本原那么9.了解供给商评价的一般程序10.了解供给商选择的常用方法11.熟悉产品质量要求信息与质量协议的根本内容12.掌握对供给商的质量控制方法二、供给商契约及供给商动态管理1.了解供给商选择评价与业绩评定的区别2.掌握供给商评定的主要指标3.熟悉供给商业绩的评定方法4.了解供给商的动态分级及动态管理5.了解供给商开展的作用三、顾客满意1.掌握顾客的类型2.了解相关方的含义3.掌握顾客满意的概念与特性4.熟悉Kano 模型的涵义5.熟悉顾客要求的识别及确认6。
《制冷空调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考试大纲
前言
根据原北京市人事局《北京市人事局关于工程技术等系列中、初级职称试行专业技术资格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5]26号)及《关于北京市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评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5]34号)文件的要求,从2005年起,我市工程技术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试行考评结合的评价方式。
为了做好考试工作,我们编写了本大纲。
本大纲既是申报人参加考试的复习备考依据,也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命题的依据。
在考试知识体系及知识点的知晓程度上,本大纲从对制冷空调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应具备的学识和技能要求出发,提出了“掌握”、“熟悉”和“了解”共3个层次的要求,这3个层次的具体涵义为:掌握系指在理解准确、透彻的基础上,能熟练自如地运用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熟悉系指能说明其要点,并解决实际问题;了解系指概略知道其原理及应用范畴。
在考试内容的安排上,本大纲从对制冷空调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的工作需要和综合素质要求出发,主要考核申报人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命题内容在本大纲所规定的范围内。
考试将采取笔试、闭卷的方式。
《制冷空调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
考试大纲编写组
第一部分专业基础知识
一、热工学和热工测量
(一)掌握热力系统状态与状态参数、热力过程、功和热量、热力循环、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比热、混合气体性质。
(二)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实质、内能、焓及其物理意义;熟悉理想气体热力过程。
(三)熟悉热力学第二定律实质、逆卡诺循环及其意义、卡诺定理、熵增原理。
(四)掌握水蒸气基本热力过程、水蒸气图表、湿空气性质;
(五)了解气体和水蒸汽流动流速(热工学中)、流量、临界状态、绝热节流、蒸汽压缩致冷循环、吸收式致冷循环()、热泵、气体液化。
(六)掌握热工测量方法分类、测量系统组成、测量误差分类、测量精度、仪表精度、温标。
(七)熟悉热膨胀效应测温原理及测温技术、热电偶基本定律及应用、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方法、热电偶结构及使用方法、热电阻测温原理及常用材料、测温布置技术。
(八)了解干湿球温度计测湿原理、氯化锂电阻式湿度计、电容式湿度计、毛发式湿度计(厚书335页);了解液柱式压力计、弹性式压力计、电气式压力计、压力表选用;了解测量流速常用仪表原理及测量方法、流速测量布置技术(厚书345);了解常用流量计测量原理及测量技术(p350);了解热流计分类及布置技术()。
二、传热学和流体力学(包括泵与风机基础)
(一)工程流体力学及泵与风机
掌握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及作用力,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流体动力学基本概念、稳定流连续性方程和能量方程,流体的两种流态和过流截面水力要素(有效截面、湿周、水力半径、当量直径),流动阻力及简单管路的阻力计算。
熟悉流体静力学和动力学基本方程式的应用,流体压力和速度测量仪器的原理及应用(见流体测量PPT),串联、并联管路的阻力计算。
熟悉泵和风机的工作特性曲线(见流体力学泵与风机P286、P296),管网中泵和风机运行的工况点工况调节、气蚀和喘振(见流体力学泵与风机P319),离心式泵和风机的选型、正确使用和安装(见流体力学泵与风机P330)。
(二)传热学
掌握稳态导热、对流换热、热辐射三种基本传热方式,基本传热过程的规律和计算,热阻及传热系数的分析方法。
熟悉传热过程的增强和消弱的方法(p126)、分析计算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换热器的种类、工作原理和传热温差的计算。
第二部分专业理论知识
一、采暖通风
(一)掌握采暖通风系统热负荷计算方法与集中供热热负荷概算方法(大红本P303-316);
制冷空调专业基础
与实务复习课件-采暖
(二)熟悉常用散热设备的种类及特点;
[精品]制冷空调专
业基础与实务复习课件
(三)掌握热水采暖系统的各种采暖方式和设计及其安装基本要求:
【精品】制冷空调
专业基础与实务复习课
(四)熟悉建筑通风的各种方式及一般规定;
第一讲建筑通风方
式.p d f
(五)熟悉排风罩种类和选择方法;
(六)了解常用洁净室空气洁净度等级选用原则();
(七)熟悉空气过滤器的分类、性能、组合原则;
(八)了解防火和防排烟设备及部件的基本性能,熟悉对防排烟系统的基本要求;(九)熟悉除尘和有害气体净化设备的种类及选用();
(十)熟悉现行的专业设计施工标准、规范、规程,掌握强制性条文(技施、设计规范对应章节)。
建筑设备第9章通
风.p d f
二、制冷空调
(一)熟悉制冷循环的热力学原理;掌握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工作原理及其热力计算。
(二)熟悉常用制冷剂的性能、选择和CFC、HCFC的限制与替代。
(三)掌握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的组成、制冷剂管路设计基本原则;熟悉制冷装置自动控制的技术要求;熟悉常用蒸气压缩式制冷(热泵)机组主要性能的试验方法。
(四)了解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的工作原理;掌握蒸气型和直燃型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装置的组成和性能。
(五)掌握空调热(冷)湿负荷及热湿平衡、空气平衡的基本原理。
(六)熟悉湿空气的组成和状态参数;掌握湿空气参数计算和焓湿图的应用;掌握各种空调设备的空气处理过程。
(七)掌握空调水系统、设备的选型与安装。
(八)了解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方法,熟悉其运行调节机理。
(九)掌握常用气流组织型式的特点与选择;熟悉空调设备的消声、隔振措施。
(十)熟悉空调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验收的基本要求。
三、冷冻冷藏
(一)掌握目前国内食品冷藏行业中,常用的冷冻冷藏装置选定其制冷工质和制冷系统的方法和要点。
(二)掌握食品冷藏行业中,常用的制冷机器和设备的选用原则、校核计算的方法。
(三)熟悉国内流通领域内,肉类、水产品、果品、蔬菜常用的几种冷藏加工工艺(预冷、冷却、冻结、冷藏)。
(四)熟悉食品冷藏行业中,常用的国内外制冷机器与设备的性能,并能在工程项目中进行合理的比选。
(五)了解食品冷冻冷藏行业中,制冷新技术的应用情况(节能减排)和行业的发展趋势。
第三部分法律法规
一、熟悉制冷空调系统的设计规范;熟悉制冷空调设备产品标准和能效标准;了解能源
效率标识管理办法。
二、熟悉工程设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
三、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
第四部分知识产权相关知识
一、了解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
二、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
三、了解知识产权法
四、了解专利权的定义与分类
五、了解商标的定义
六、了解著作权与版权的定义
七、了解专利权和商标的申报程序
八、了解专利权和商标保护的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