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全国1卷文综地理解析解析
- 格式:ppt
- 大小:2.36 MB
- 文档页数:21
绝密★启封前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1卷)地理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
2003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
据此完成1—3题。
1.与景德镇相比,20世纪80年代佛山瓷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市场广阔B.原材料充足C.劳动力素质高D.国家政策倾斜2.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佛山A.产业结构调整B.原产料枯竭C.市场需求减小D. 企业竞争加剧3.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A.资金充足B.劳动力成本低C.产业基础好D.交通运输便捷【答案】1.D 2.A 3.C【解析】试题分析:1.注意抓住时间,20世纪80年,结合材料“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
”则可知,这是由于20世纪80年代初,珠三角的改革开放的政策优势,国家政策倾斜使得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
2.材料“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这说明原来佛山陶瓷产业区变成发展以第三产业为主的中心城区,即产业结构调整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
2016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Ⅰ地理试题分析2016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Ⅰ地理试题共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整体来看,试题难度适中,涵盖了地理学科的各个方面,对考生的知识掌握、综合运用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了全面考查。
选择题部分由单选题和多选题组成。
单选题主要涉及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例如地理概念、地理名称、地理现象等,考查考生对地理学科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多选题则要求考生在选项中找出符合条件的正确答案,对考生的综合判断能力和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非选择题部分由填空题和解答题组成。
填空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地理学科的具体知识掌握程度,例如地理数据的解读、地理事实的记忆等。
解答题则更注重考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考生通过对所给材料的分析和综合运用,对地理问题进行解答。
试题内容涵盖了地理学科的各个领域,如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地理等。
其中,自然地理方面涉及了地球形状、地壳运动、水文地理等内容;人文地理方面包括了人口、城市、文化等内容;经济地理方面涵盖了农业、工业、交通等内容。
这样的安排旨在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整体把握能力,能从多个角度来理解地理学科,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具体的地理问题中去。
其中有几道题目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
例如第一题的中国地图填空题,要求考生根据所给的信息来填写空缺的地名,考查了对中国地理位置和区域特点的了解程度。
第五题的气候流动填空题,要求考生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和自转的规律,理解和解释气候现象,对考生的综合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这些题目不仅考查了考生对地理知识的熟悉程度,还需要考生进行一定的思维和推理,对地理现象进行合理解释和分析。
总的来说,2016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Ⅰ地理试题考查了考生对地理学科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综合运用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试题内容全面且有深度,涵盖了地理学科的各个方面,有效地考查了考生对地理学科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对试题的分析和解答,考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对地理问题进行整体的把握和解决综上所述,2016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Ⅰ地理试题通过涵盖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经济地理等领域的内容,考查了考生对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能力。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国是世界闻名的瓷古国。
明清时期,“瓷都”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外。
20世纪80年代初,省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瓷生产基地。
2003年,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围,瓷产业向等瓷产地转移。
据此完成1—3题。
1.与相比,20世纪80年代瓷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市场广阔B.原材料充足C.劳动力素质高D.国家政策倾斜2.促使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A.产业结构调整B.原产料枯竭C.市场需求减小D.企业竞争加剧3.吸引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A.资金充足B.劳动力成本低C.产业基础好D.交通运输便捷自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000平方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
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
近20年来,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基本维持稳定的城镇结构体系。
据此完成4—6题。
4.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A.服务种类B.服务等级C.服务围D.服务人口5.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显著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A.技术创新B.空间集聚C.市场拓展D.产品升级6.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可以A.提高乡村人口比重B.降低人口密度C.促进城市竞争D.优化城乡用地结构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第Ⅰ卷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
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
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
2003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
据此完成1题。
—3年代佛山瓷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80与景德镇相比,20世纪1. A.市场广阔 B.原材料充足 C.劳动力素质高国家政策倾斜D.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佛山2. A.产业结构调整B.原产料枯竭C.市场需求减小企业竞争加剧D.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3.资金充足A.B.劳动力成本低产业基础好C.交通运输便捷D.自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000平方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
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
近20年来,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基本维持稳定的城镇结构体题。
—6系。
据此完成4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4.服务种类 A. B.服务等级服务范围C.服务人口D.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显著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5. A.技术创新B.空间集聚市场拓展C.产品升级D.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可以6. A.提高乡村人口比重B.降低人口密度促进城市竞争C.优化城乡用地结构D.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第Ⅰ卷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
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
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
2003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
据此完成1题。
—3年代佛山瓷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80与景德镇相比,20世纪1. A.市场广阔 B.原材料充足 C.劳动力素质高国家政策倾斜D.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佛山2. A.产业结构调整B.原产料枯竭C.市场需求减小企业竞争加剧D.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3.资金充足A.B.劳动力成本低产业基础好C.交通运输便捷D.自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000平方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
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
近20年来,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基本维持稳定的城镇结构体题。
—6系。
据此完成4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4.服务种类 A. B.服务等级服务范围C.服务人口D.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显著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5. A.技术创新B.空间集聚市场拓展C.产品升级D.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可以6. A.提高乡村人口比重B.降低人口密度促进城市竞争C.优化城乡用地结构D.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
绝密★启用前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
2003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
据此完成1—3题。
1.与景德镇相比,20世纪80年代佛山瓷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 市场广阔B. 原材料充足C. 劳动力素质高D. 国家政策倾斜2.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佛山A. 产业结构调整B. 原产料枯竭C. 市场需求减小D. 企业竞争加剧3.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A. 资金充足B. 劳动力成本低C. 产业基础好D. 交通运输便捷自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000平方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近20年来,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基本维持稳定的城镇结构体系。
据此完成4—6题。
4.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A. 服务种类B. 服务等级C. 服务范围D. 服务人口5. 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显著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A. 技术创新B. 空间集聚C. 市场拓展D. 产品升级6. 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可以A. 提高乡村人口比重B. 降低人口密度C. 促进城市竞争D. 优化城乡用地结构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图1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
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
2003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
据此完成1-3题。
1. 与景德镇相比,20世纪80年代佛山瓷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市场广阔B. 原材料充足C. 劳动力素质高D.国家政策倾斜2. 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佛山A.产业结构调整B.原材料枯竭C. 市场需求减小D.企业竞争加剧3. 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A.资金充足B. 劳动力成本低C.产业基础好D.交通运输便捷【答案】1.D 2.A 3.C【解析】试题分析:1.注意抓住时间,20世纪80年,结合材料“ 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
”注意不要错选“市场广阔”,虽然材料中提到“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但是材料中是“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这是佛山瓷业迅速发展的结果,获得了广阔的市场,不是佛山瓷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结合所学知识,在20世纪80年代初,珠三角的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政策优势明显,国家政策倾斜使得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
佛山瓷业发展的原材料并不充足,20世纪80年代,劳动力素质也不高。
2.材料“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这说明原来佛山陶瓷产业区变成发展以第三产业为主的中心城区,即佛山市的产业结构调整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原材料和市场需求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企业竞争加剧不是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
S.景德擲髓发展历史憊久,明淆时期/瓷制景德镇罡全国的瓷业中心,产业基础女提吸引佛山陶姿产业蒔移的主要优势一.相比佛山市,景德禎在资鉗咬通方面沒育优势,势动力成本低杲景德镇相对佛山一个优势,但不是主要优纵因为还有比景德镇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地厦,所以景德禎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陶瓷产业基SWT Q 考点:工业区位和产业转移。
2016年全国高考(新课标I卷)地理卷及详细答案解析2016年全国高考(新课标I卷)地理卷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
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
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
2003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
据此完成1—3题。
1.与景德镇相比,20世纪80年代佛山瓷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市场广阔B.原材料充足C.劳动力素质高D.国家政策倾斜2.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佛山A.产业结构调整B.原产料枯竭C.市场需求减小D.企业竞争加剧3.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A.资金充足B.劳动力成本低C.产业基础好D.交通运输便捷自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000平方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
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
近20年来,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基本维持稳定的城镇结构体系。
据此完成4—6题。
4.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A.服务种类B.服务等级C.服务范围D.服务人口5.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显著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A.技术创新B.空间集聚C.市场拓展D.产品升级6.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可以A.提高乡村人口比重B.降低人口密度C.促进城市竞争D.优化城乡用地结构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
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
图1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
据此完成7—9题。
图17.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A.向陆地方向推进B.向海洋方向推进C.位置稳定D.反复进退8.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
2016高考文综(全国I卷)地理试题+答案+解析1998年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
在XXXX,佛山的主要陶瓷产区被划分为中心城区,陶瓷产业转移到景德镇和其他陶瓷产区。
相应地完成1-3个问题1。
与景德镇相比,XXXX年佛山陶瓷产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
市场广阔,原材料充足,劳动力素质高,国家政策倾向于。
佛山陶瓷产业外向转移的主要原因是A。
产业结构的调整b .原材料的枯竭c .市场需求的减少d .企业竞争的加剧3。
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a .资金充足b .劳动力成本低c .工业基础好d .交通便利c .试题分析1.d2.a3.c.1。
值得注意的是,在XXXX,结合材料”早在XXXX年,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可以看出,早在XXXX年间,中国就在珠江三角洲实施了改革开放,国家政策的倾斜导致佛山引进了国外的现代陶瓷生产线。
2。
材料:“佛山的主要陶瓷产区划分为中心城区,陶瓷产业转移到景德镇等陶瓷产区”。
这表明佛山陶瓷工业区已经转变为以发展第三产业为主的中心城区,即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佛山陶瓷产业的外向转移。
3。
景德镇陶瓷发展历史悠久。
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陶瓷产业的中心,良好的产业基础是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
检查地点:工业区位条件和产业转移自XXXX时代以来,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历了多次空间规划,形成了城市外部和郊区内部的空间特征:在该地区的中部是一个“绿色的心脏”——一个接近3000平方公里的农村地区。
四个核心城市和- 1-个其他城镇围绕“绿心”呈环状分布。
在城镇之间建立了不死的绿化带。
这四个核心城市各有其特殊的功能。
每个城市都有明确的分工,并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
在过去的XXXX年里,该地区的城镇规模有所扩大,基本保持了稳定的城市结构体系。
2016年高考全国文综第1套卷地理试题具有“平和稳重有新意,联系实际接地气,分析究理重逻辑,激发潜能可持续”的特点。
体现出选拔性考试“立德树人”的宗旨,注重了地理学习能力与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核,选材视野开阔,内容精当;设问构思精巧,合理区分。
与2015年相比,试题难度有所降低。
第Ⅰ卷选择题44分(依托四组材料设计试题,多视角,重逻辑,合理区分)第1题:答案为D 结合工业区位理论,提取文字信息中的“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
”与同期的景德镇相比得出,改革开放政策是佛山有而景德镇不具有的,而开放政策的实施利于引进国外生产线继而发展陶瓷产业。
因此D选项符合题意。
第2题:答案为A 由文字材料中“佛山的陶瓷主产区划入中心城区范围”,进而联系该地城市发展,地价,劳动成本及治污成本的上升导致产业结构调整,陶瓷产业的外迁。
选项A符合题意。
第3题:答案为C 提取文字信息“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明确景德镇陶瓷产业历史悠久,推理其产业基础好。
C选项符合题意。
第4题:答案为A 解答该题的关键点是通过文字信息明确该空间规划的一个特点:核心城市功能错位,由文字信息中的“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可知并进而推知这些核心城市的服务种类受到了限制。
A选项符合题意。
第5题:答案为B 通过文字信息,可明确该空间规划的另一个特点:城乡土地空间分布明确。
“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明确并进一步推理第一产业和第二、三产业间在空间上有着明确的地域分布,所以促进了同类产业活动的空间集聚。
B选项符合题意。
第6题:答案为D 通过文字信息综合,该地区规划的城市地域与空间结构,体现了对土地的合理利用, D选项符合题意。
第7题:答案为C 该题从静态角度考查同一条贝壳堤形成时期海岸线的位置变化。
结合图文信息可知,C选项符合题意。
第8题:答案为B 该题从动态的角度探究海岸线是如何远离贝壳堤的,主要考查了海水的堆积作用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