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威纳双行星齿轮变速器
- 格式:doc
- 大小:1.76 MB
- 文档页数:25
拉维娜式行星齿轮机构工作原理引言:拉维娜式行星齿轮机构是一种常见的传动装置,广泛应用于工业机械和汽车传动系统中。
它由一个太阳齿轮、多个行星齿轮和一个内齿圈组成,具有高扭矩传递、紧凑结构和高效率的特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拉维娜式行星齿轮机构的工作原理。
一、拉维娜式行星齿轮机构的构成拉维娜式行星齿轮机构由太阳齿轮、行星齿轮和内齿圈三部分组成。
太阳齿轮位于中心位置,行星齿轮通过一个行星架与太阳齿轮相连,内齿圈则包围在行星齿轮的外侧。
二、拉维娜式行星齿轮机构的工作原理当太阳齿轮转动时,它驱动行星齿轮同时绕太阳齿轮公转。
行星齿轮也可以绕着自身的轴旋转。
内齿圈的内齿与行星齿轮的外齿咬合,使内齿圈保持静止。
在工作过程中,太阳齿轮是输入轴,内齿圈是输出轴,行星齿轮是传动中的行星轮。
太阳齿轮的转动通过行星齿轮的旋转和公转,最终驱动内齿圈的转动,实现了输入转矩到输出转矩的传递。
三、拉维娜式行星齿轮机构的特点1. 高扭矩传递能力:由于太阳齿轮和行星齿轮多点接触,行星齿轮与内齿圈齿数之和大于太阳齿轮的齿数,因此拉维娜式行星齿轮机构具有较高的扭矩传递能力。
2. 紧凑结构:拉维娜式行星齿轮机构的构造紧凑,体积小,适合在有限空间内安装和布置。
3. 高效率:拉维娜式行星齿轮机构的传动效率较高,可以达到90%以上,能够满足工业机械和汽车传动系统对高效率的要求。
四、拉维娜式行星齿轮机构的应用拉维娜式行星齿轮机构广泛应用于工业机械和汽车传动系统中。
在工业机械中,它常用于工厂生产线上的传动装置,如输送带、机床等。
在汽车传动系统中,拉维娜式行星齿轮机构常用于自动变速器、差速器等部件。
五、拉维娜式行星齿轮机构的优化设计为了提高拉维娜式行星齿轮机构的性能,人们进行了许多优化设计。
其中一个重要的优化目标是降低噪声和振动。
通过改进齿轮的几何形状、增加齿轮的表面硬度和润滑方式等方法,可以有效减少噪声和振动。
另一个优化目标是提高传动效率。
通过优化齿轮的啮合条件、减小齿轮的摩擦损失和机械损失等方法,可以提高传动效率,降低能量损耗。
D|M自动变速箱(拉威挪式)工作原理1、拉威挪行星齿轮机构的组成拉威挪行星齿轮机构由双行星排组成,包括大太阳轮、小太阳轮、长行星轮、短行星轮、齿圈和行星架.大、小太阳轮采用分段式结构,使3档到4档的转换更加平顺。
行星轮与长行星轮及小太阳轮啮合,长行星轮同时与大太阳轮、短行星轮及齿圈啮合,动力通过齿圈输出。
两个行星轮共用一个行星架.1-输入轴2-大太阳轮3-小太阳轮4-长行星轮5-短行星轮6-齿圈7-输出齿轮8-主减速器齿圈B1-1号制动器:制动大太阳轮B2-2号制动器:制动行星架F-单向离合器:限制行星架逆时针方向转动C1-1号离合器:连接输入轴与大太阳轮C2-2号离合器:连接输入轴与小太阳轮C3-3号离合器:连接输入轴与行星架各档位工作②B1用于固定太阳轮,B2用于制动行星架,F用于防止行星架逆时针转动。
1)倒档工作原理R挡工作元件,C1、B2。
动力传动路线为:泵轮→涡轮→涡轮轴→输入轴→离合器C1→大太阳轮→长行星齿轮(行星架制动)→齿圈→输出齿轮2)D-1挡工作原理D—1挡工作元件,C2、F动力传动路线为:泵轮→涡轮→涡轮轴→输入轴→离合器C2→小太阳轮→短行星齿轮→长行星齿轮(F限制行星架逆转)→齿圈→输出齿轮3)D—2挡工作原理D-2挡工作元件,C2、B1动力传动路线为:泵轮→涡轮→涡轮轴→输入轴→离合器C2→小太阳轮→短行星齿轮→长行星齿轮→行星架(大太阳轮制动)→齿圈→输出齿轮4)D—3挡工作原理D-3挡工作元件,C1、C2、C3动力传动路线为:输入轴5)D-4挡工作原理D-4挡工作元件,B1、C3动力传动路线为:泵轮→涡轮→涡轮轴→离合器C3→行星架→长行星齿轮(大太阳轮制动)→齿圈→输出齿轮拉威挪式行星齿轮机构是一种复合式行星齿轮机构,。
主要优点是结构紧凑,相互啮合的齿数较多,传递的扭矩较大.。
拉维娜式行星齿轮变速机构的结构与特点拉维娜式行星齿轮变速机构是一种新型的传动机构,由太阳齿轮、行星齿轮和内齿圈组成。
其特点是具有较高的传动效率和较小的体积和重量,适用于各种工业机械和车辆的传动系统。
该机构的结构为太阳齿轮位于中心,固定不动,行星齿轮围绕太阳齿轮旋转,并通过内齿圈与外部输出轴相连。
当太阳齿轮作为输入轴旋转时,行星齿轮也跟随旋转并绕太阳齿轮公转,通过内齿圈与输出轴实现传动。
拉维娜式行星齿轮变速机构具有多种优点,如传动效率高、稳定可靠、传动比范围广等。
其缺点是制造和加工难度较大,成本也较高,需要特殊的设备和工艺。
总之,拉维娜式行星齿轮变速机构的结构和特点使其在工业机械和车辆的传动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1 -。
拉维娜式自动变速器的原理拉维娜式自动变速器是一种常见的汽车变速器,它是由一系列的离合器、制动器、行星齿轮等组成的机构,通过自动化的机械传动系统来调整发动机输出的扭矩大小,并将车辆的速度分配到发动机和车轮之间。
下面将进一步介绍其原理。
拉维娜式自动变速器是一种基于液压控制的变速器,它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动力元件来改变档位。
首先,它的离合器和制动器主要负责连接和断开输入轴与输出轴之间的联系。
在拉维娜式自动变速器中,行星齿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它通过一系列的行星齿轮组件将传动能力分配给前后轮和高低档位。
此外,电子控制单元(ECU)也是拉维娜式自动变速器中的关键部件,它可以对机械系统进行控制,从而实现自动变速器的功能。
拉维娜式自动变速器的基本原理是将发动机驱动输出轴的动力通过车辆的转换装置分配到车轮上。
其中,发动机输出的扭矩首先经过转子,在这里液压行星齿轮组件通过制动器和离合器的控制将扭矩分配给不同的转子和反转子。
此外,小行星组件可以通过单字母和双字母的长度配对产生不同的行星组合,并在不同的转速下提供不同的扭矩输出。
这些不同的组合可以通过变速器中的齿轮和离合器等部件的调整来调整变速器的工作方式。
拉维娜式自动变速器的关键部件是电子控制单元(ECU),它可以通过传感器测量发动机转速、油门信号和车速等参数,然后指导系统控制离合器、制动器和行星组件的调整,从而为车辆提供合适的扭矩输出,并按照不同的路况来调整变速器的工作方式。
在汽车行驶时,ECU会根据不同的车速和发动机转速调整离合器和制动器的工作,从而实现自动变速和良好的行驶效果。
总之,拉维娜式自动变速器是一种基于液压控制的变速器,它通过离合器、制动器和行星齿轮等部件的有序调整和控制来实现自动变速,并通过电子控制单元(ECU)来实现自动控制,从而为驾驶员提供舒适和安全的行驶体验。
拉维娜式行星齿轮机构组成拉维娜式行星齿轮机构是一种常见的传动装置,由拉维娜齿轮和行星齿轮组成。
它广泛应用于机械设备中,具有传动效率高、承载能力强等优点。
拉维娜齿轮是拉维娜式行星齿轮机构中的主动齿轮,通常由一个内齿圈和多个外齿圈组成。
内齿圈是一个固定不动的齿轮,外齿圈则围绕内齿圈转动。
行星齿轮则是由一个中央齿轮和多个行星齿轮组成,行星齿轮与外齿圈相连,并绕着中央齿轮旋转。
拉维娜式行星齿轮机构的工作原理如下:当内齿圈旋转时,外齿圈也会跟随旋转,同时行星齿轮也会绕着中央齿轮旋转。
由于行星齿轮与外齿圈相连,所以行星齿轮也会带动外齿圈一起旋转。
这样,通过拉维娜齿轮和行星齿轮的相互作用,就实现了传动效果。
拉维娜式行星齿轮机构具有多个优点。
首先,由于拉维娜齿轮和行星齿轮分别承担了传动的部分负荷,所以整个传动装置的承载能力较强。
其次,由于行星齿轮的存在,可以实现不同速比的传动,提高了传动的灵活性。
此外,拉维娜式行星齿轮机构的传动效率较高,能够有效减少能量损失。
拉维娜式行星齿轮机构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例如,在汽车变速器中,拉维娜式行星齿轮机构常用于实现不同档位的切换。
此外,在工业生产中,拉维娜式行星齿轮机构也常用于传动大扭矩和高速比的装置,如机床、起重机等。
然而,拉维娜式行星齿轮机构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由于机构中的行星齿轮数量较多,制造和安装难度较大,成本也较高。
其次,由于行星齿轮与外齿圈的接触面积较小,所以在承载能力上存在一定的限制。
此外,由于机构中的行星齿轮数量较多,存在一定的传动误差,影响传动精度。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在实际应用中对拉维娜式行星齿轮机构进行了改进。
例如,通过优化齿轮的材料和制造工艺,提高了齿轮的承载能力和传动效率。
同时,通过减少行星齿轮的数量,降低了制造成本,并提高了传动精度。
此外,还可以利用电子控制技术对机构进行精确控制,提高传动的性能和稳定性。
拉维娜式行星齿轮机构是一种常见的传动装置,具有传动效率高、承载能力强等优点。
拉维娜式行星齿轮机构的结构特点1. 拉维娜式行星齿轮机构简介说到拉维娜式行星齿轮机构,这可是个颇具技术含量的大家伙!想象一下,它就像一个精巧的时钟,齿轮之间互相啃噬,却又不失和谐。
首先,这个机构有一个中心齿轮,咱们可以称之为“太阳齿轮”。
围绕它的,便是几个小齿轮,它们叫“行星齿轮”,就像小行星围绕太阳转圈圈。
整个结构就像宇宙一样,井然有序却又充满动感。
说白了,它的设计可谓是天马行空,既神秘又美丽!1.1 结构特点再深入点说,这种机构的结构特点可不少。
首先,行星齿轮不是随便放在那儿的,它们有自己的轨道,确保每个齿轮都能妥妥地转动。
想象一下,跟朋友们一起跳舞,得有节奏,才能看起来不乱。
而这些行星齿轮之间的啮合,就像舞蹈中互相配合的舞者,默契十足,简直是美不胜收。
1.2 应用广泛再说说它的应用,拉维娜式行星齿轮机构可不是“闭门造车”,它可是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像汽车变速箱、飞轮储能装置等等。
你开车的时候,有没有觉得那车换挡特别平顺?嘿,没错,这就是拉维娜的功劳!它能把转速和扭矩完美结合,让车辆如同飞翔在公路上,简直是神仙操作。
2. 工作原理当然,光说好还不够,咱们得深入了解它的工作原理,才能更好地欣赏这项技术的美妙。
首先,咱们的太阳齿轮转动的时候,行星齿轮便开始围绕它转动。
就像你手里摇着的陀螺,转起来可是相当带劲的!而且,由于它们的设计,行星齿轮能在不同的转速下灵活调整,确保传递扭矩的时候没有一丝差错。
2.1 齿轮比率说到这儿,就不得不提“齿轮比率”这个概念。
简单来说,就是齿轮之间的转速比。
比如说,你的行星齿轮比太阳齿轮转得快,车速就能更高,反之亦然。
这种灵活性让它在各种场合下都能大显身手,真是个多才多艺的小家伙,像个无所不能的变形金刚。
2.2 效率与稳定性而且,这种机构在效率和稳定性方面也是杠杠的。
你想啊,机械上面转来转去,难免会有摩擦和磨损。
拉维娜式行星齿轮的设计,恰恰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这些问题,让整个系统运转得顺畅得像流水一般。
内容简介:在有几期,分别介绍了丰田辛普森式自动变速器、马自达FN4A-EL双向串联式自动变速器、雪铁龙AL4双向串联式自动变速器、日产RE4F02A单向串联式自动变速器的动力传递路线。
这些变速器应用的都是单级行星齿轮机构,而本期介绍的大众01M、01N 自动变速器采用的是拉威娜式行星齿轮机构,有一个双级行星排和一个单级行星排组成。
通过对大众01M、01N自动变速器动力传递路线的分析,希望读者对双级行星排的动力传递有所了解,为分析其它变速器的动力传递路线打下基础。
在有几期,分别介绍了丰田辛普森式自动变速器、马自达FN4A-EL双向串联式自动变速器、雪铁龙AL4双向串联式自动变速器、日产RE4F02A单向串联式自动变速器的动力传递路线。
这些变速器应用的都是单级行星齿轮机构,而本期介绍的大众01M、01N自动变速器采用的是拉威娜式行星齿轮机构,有一个双级行星排和一个单级行星排组成。
通过对大众01M、01N自动变速器动力传递路线的分析,希望读者对双级行星排的动力传递有所了解,为分析其它变速器的动力传递路线打下基础。
拉威娜式行星齿轮机构特点:拉威娜式行星齿轮机构1 有两个行星排,其中一个是单级行星排:单级行星排:大太阳轮、长行星齿轮、行星架和齿圈;大太阳轮与长行星齿轮啮合,长行星齿轮与齿圈啮合。
拉威娜式行星齿轮机构单级行星排图另一个是双级行星排:小太阳轮、短行星齿轮、长行星齿轮、行星架和齿圈;小太阳轮和短行星齿轮啮合,短行星齿轮与长行星齿轮啮合、长行星齿轮与齿圈啮合。
拉威娜式行星齿轮机构双级行星排图2 两个行星排共用齿圈和行星架;大众01M、01N拉威娜式自动变速器执行元件图:大众01M、01N拉威娜式自动变速器执行元件位置图离合器C1:连接输入与小太阳轮;离合器C2:连接输入与大太阳轮;离合器C3:连接输入与行星架;制动器B2:制动大太阳轮;制动器B1:制动行星架;单向离合器F:对行星架的顺转解锁,对行星架的逆转锁止;输出:齿圈作为输出件;1 大众01M、01N自动变速器一档动力传递路线:D位一档:离合器C1接合,单向离合器F锁止;大众01M、01N自动变速器一档动力传递图(没有发动机制动作用)离合器C1接合后,输入轴通过离合器C1将动力传递给小太阳轮,小太阳轮、行星架和齿圈组成的是双级行星排,所以小太阳轮力图驱动行星架逆转,被单向离合器F锁止,行星架不能逆转,所以齿圈在太阳轮的驱动下顺转输出动力。
拉威诺行星齿轮变速器四档拉威诺行星齿轮变速器的组成和各档动力传动路线一、常见拉威诺行星齿轮机构常见的拉威诺行星齿轮机构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别克赛欧轿车AF13自动变速器等采用的拉威诺行星齿轮机构,一种是大众捷达、宝来01M自动变速器、桑塔那、帕萨特01N自动变速器、福特嘉年华81-40LE自动变速器等采用的拉威诺行星齿轮机构。
1.AF13自动变速器的拉威诺行星齿轮机构AF13自动变速器的行星齿轮机构如图5-1所示,由两排行星齿轮机构组成,前排(右端)是双行星齿轮机构,后排(左端)是单行星齿轮机构,它们共用一个行星架。
其前后太阳轮连为一体,齿数不同,但转速相同。
图5-1 AF13自动变速器的拉威诺行星齿轮机构1-后排齿圈2-后排太阳轮(与前排太阳轮为一体) 3-后排行星轮4-前排齿圈5-前排小行星轮6-前排大行星轮7-前排太阳轮(与后排太阳轮为一体) 8-行星架(前后共用)该行星齿轮机构的输出元件是行星架,输入元件可以是前、后排齿圈或太阳轮。
各档位时的情况见表5-1。
表5-1 不同档位时行星齿轮机构各元件的状态2.01M自动变速器的拉威诺行星齿轮机构01M自动变速器的行星齿轮机构如图5-2所示,由两排行星齿轮机构组成,前排是单行星齿轮机构,后排是双行星齿轮机构,前后排共用一个齿圈和行星架。
短行星轮与长行星轮及小太阳轮啮合,长行星轮同时与大太阳轮、短行星轮及齿圈啮合,动力通过齿圈输出。
通过对大小太阳轮和行星架的不同驱动、制动组合,实现4个前进档和一个倒档。
各档位时的情况见表5-2。
图5-2 01M自动变速器的拉威诺行星齿轮机构1-长行星轮2-大太阳轮3-短行星轮4-齿圈5-行星架6-小太阳轮表5-2 不同档位时行星齿轮机构各元件的状态拉威诺行星齿轮机构具有结构简单、尺寸小、传动比变化范围大等特点,多用于欧、日汽车公司(如奥迪、大众、福特、马自达等)的前驱轿车。
二、典型四档拉威诺行星齿轮变速器各档动力传动路线以大众公司的01M自动变速器为例进行介绍。
其拉威诺行星齿轮变速器的结构如图5-3所示,包括拉威诺行星齿轮机构和离合器、制动器、单向离合器。
图5-3 01M拉威诺行星齿轮变速器1-2档和4档制动器(B2) 2-单向离合器(F) 3-大太阳轮4-倒档制动器(B1) 5-短行星轮6-主动锥齿轮7-小太阳轮8-行星架9-车速传感器齿轮10-长行星轮11-3档和4档离合器(K3) 12-倒档离合器(K2) 13-1到3档离合器(K1)1.换档执行元件01M自动变速器的结构简图如图5-4所示,包括3个离合器、2个制动器和1个单向离合器,各换档执行元件的名称和功用见表5-3。
图5-4 01M自动变速器的结构简图表5-3 各换档执行元件的名称和功用各档位换档执行元件的工作情况见表5-4。
表5-4 各档位换档执行元件的工作情况注:○表示离合器、制动器、单向离合器或锁止离合器工作;H为液力传动,M为机械传动。
2.动力传动路线1) 1档1档时,离合器K1接合,驱动小太阳轮;单向离合器F工作,使行星架不能逆时针转动。
如图5-5所示,动力传动路线为:泵轮→涡轮→涡轮轴→离合器K1→小太阳轮→短行星轮→长行星轮绕固定的行星架转动驱动齿圈。
此档没有发动机制动。
图5-5 1档动力传动路线2) 2档2档时,离合器K1接合,驱动小太阳轮;制动器B2工作,制动大太阳轮。
如图5-6所示,动力传动路线为:泵轮→涡轮→涡轮轴→离合器K1→小太阳轮→短行星轮→长行星轮围绕大太阳轮转动并驱动齿圈。
图5-6 2档动力传动路线3) 3档3档时,离合器K1和K3接合,驱动小太阳轮和行星架,因而使行星齿轮机构锁止并一同转动。
如图5-7所示,动力传动路线为:泵轮→涡轮→涡轮轴→离合器K1和K3→整个行星齿轮转动。
图5-7 3档动力传动路线4) 4档4档时,离合器K3接合,驱动行星架;制动器B2工作,制动大太阳轮,如图5-8所示,动力传动路线为:泵轮→涡轮→涡轮轴→离合器K3→行星架→长行星轮围绕大太阳轮转动并驱动齿圈。
图5-8 4档动力传动路线5) R档选档杆在“R”位时,离合器K2接合,驱动大太阳轮;制动器B1工作,使行星架制动。
如图5-9所示,动力传动路线为:泵轮→涡轮→涡轮轴→离合器K2→大太阳轮→长行星轮反向驱动齿圈。
图5-9 倒档动力传动路线提示:此处可结合实物或多媒体动画进行介绍。
三、总结1.1档时,K1工作(F是自动工作,无须自动变速器控制)。
1档升2档是B2工作。
2档升3档是B2和K3互换。
3档升4档是K1和B2互换。
2.由于1档时F工作,所以1档没有发动机制动,而2、3和4档都有发动机制动。
3.B1或K2故障时,没有倒档,但对前进档的工作没有影响。
4.K1故障时,没有1档、2档和3档;B2故障时,没有2档和4档;K3故障时,没有3档和4档。
项目2:四档拉威诺行星齿轮变速器的拆装、检修实训一、实训目的1.掌握四档拉威诺行星齿轮变速器的结构和各档动力传动路线;2.熟练进行四档拉威诺行星齿轮变速器的拆装、检修。
二、实训设备1.典型自动变速器,如大众捷达、宝来的01M自动变速器;2.拆装专用工具、拆装翻转架或工作台;3.常用拆装工具、厚薄规、带磁力座的百分表、深度计。
三、实训内容和步骤此部分内容以大众01M自动变速器为例进行介绍。
1.行星齿轮机构的解体(1) 拆下自动变速器油冷却器和加油管,如图5-10所示。
图5-10 拆下自动变速器油冷却器和加油管1-空心螺栓(35N•m)2、4、6、7、11-O形密封圈3-自动变速器油冷却器5-变速器壳体8-油塞9-端盖10-自动变速器加油管注意:O形密封圈一旦拆下,应当更换。
(2) 拆下自动变速器ATF溢流管1和螺塞2,将ATF排放到容器中,如图5-11所示。
图5-11 拆下自动变速器ATF溢流管和螺塞1-溢流管2-螺栓(3) 关闭自动变速器油冷却器油口。
拆下液力变矩器。
(4) 用螺栓1和2将自动变速器固定到翻转架上,如图5-12所示。
图5-12 固定自动变速器1、2-螺栓(5) 拆下变速器壳体上带密封垫的端盖,如图5-13箭头所示。
图5-13 拆下变速器壳体上的端盖(6) 拆下油底壳,拆下A TF滤网。
(7) 拆下带传输线的滑阀箱,如图5-14所示。
图5-14 拆下带传输线的滑阀箱(8) 拆下B1的密封圈,如图5-15箭头所示。
图5-15 拆下B1的密封圈(9) 拆下自动变速器油泵螺栓,如图5-16箭头所示。
图5-16 拆下自动变速器油泵螺栓(10) 将2个螺栓A(M8)拧入自动变速器油泵螺栓孔内,将自动变速器油泵从变速器壳体中压出,如图5-17所示。
图5-17 将2个螺栓A拧入自动变速器油泵螺栓孔(11) 向上提起涡轮轴,将隔离管、B2制动片和所有离合器拔出,如图5-18所示。
图5-18 拆下隔离管、B2和所有离合器(12) 制动器B2的分解如图5-19所示,离合器K2、K1和K3的分解如图5-20所示。
图5-19 制动器B2的分解图1-变速器壳体2-卡环3-隔离管4-隔离管上B2外片(3mm厚)5、6-弹簧盖(6个)7-弹簧(3个)8-外片B2 9- B2内片10- B2外片(2mm)11-压盘12-波形弹簧垫圈图5-20 离合器K2、K1和K3的分解图1-倒档离合器K2 2-调整垫圈3-1档到3档离合器K1 4-O形密封圈5-带蜗轮轴的4档离合器K3 6、9、11、14-推力滚针轴承7-小输入轴8-滚针轴承10-大输入轴12-推力滚针轴承垫圈13-大太阳轮15-推力滚针轴承垫圈16-变速器壳体(13) 将螺丝刀插入大太阳轮的孔内,以固定行星齿轮机构,从变速器后端松开小输入轴螺栓,如图5-21所示。
图5-21 松开小输入轴螺栓(14) 取出小输入轴、大输入轴和前排大太阳轮,如图5-20所示。
(15) 拆下变速箱转速传感器G38,拆下隔离管卡环a和单向离合器卡环b,用钳子夹在单向离合器的定位楔上,拉出单向离合器,如图5-22所示。
图5-22 拆卸单向离合器(16) 拆下带碟形弹簧的行星架,如图5-23所示。
图5-23 拆下带碟形弹簧的行星架(17) 取出倒档制动器B1的摩擦片,如图5-24所示。
图5-24 取出倒档制动器B1的摩擦片1-隔离管卡环2-单向离合器卡环3-单向离合器(带B1活塞)4-碟形弹簧5-压盘6-内片7-外片8-调整垫片9-变速器壳体2.行星齿轮机构的装配(1) 将新的O形密封圈装入行星架,如图5-25所示。
更换行星架时需要调整该支架。
图5-25 将新的O形密封圈装入行星架(2) 将带垫圈的推力滚针轴承和行星架装入主动齿轮(齿圈),如图5-26所示。
图5-26 安装带垫圈的推力滚针轴承和行星架1-主动齿轮(齿圈)2-推力滚针轴承垫圈3-推力滚针轴承4-推力滚针轴承垫圈5-装有O形密封圈的行星架(3) 将垫圈和推力滚针轴承装到行星架的小太阳轮上,与小太阳轮中心对齐,如图5-27所示。
图5-27 将垫圈和推力滚针轴承装到小太阳轮(4) 装入倒制动器B1的内、外片。
装入压盘,扁平面朝向制动片。
压盘厚度按制动片数量不同有所不同。
装入碟形弹簧,凸起面朝向单向离合器。
如果更换变速器壳体、单向离合器、倒档制动器B1活塞和摩擦片,则需要调整倒档制动器B1。
(5) 用专用工具3276张开单向离合器滚子并装上单向离合器。
安装单向离合器卡环,卡环的开口对在定位楔上。
安装隔离管卡环。
(6) 安装变速箱转速传感器G38,测量制动器B1。
(7) 将大太阳轮到小输入轴部件装入变速器壳体,如图5-28所示。
图5-28 将大太阳轮到小输入轴部件装入变速器壳体1-大太阳轮 2-推力滚针轴承垫圈(台肩朝向大太阳轮) 3-推力滚针轴承 4-大输入轴 5-推力滚针轴承 6-滚针轴承 7-小输入轴(8) 安装带有垫圈和调整垫片的小输入轴螺栓,如图5-29所示。
螺栓的拧紧力矩为30N•m。
图5-29 安装小输入轴螺栓1-小输入轴螺栓2-垫圈3-调整垫片(9) 用A TF沾湿推力滚针轴承垫圈,以便安装到4档离合器K3上。
(10) 装入1至3挡离合器K1和3挡和4挡离合器K3,如图5-30所示。
图5-30 装入离合器K1和K3(11) 将调整垫片装到离合器K1上,如图5-31箭头所示。
当更换K1、K2和自动变速器油泵时应测量调整垫片,以调整离合器K1和K2之间的间隙。
图5-31 将调整垫片装到离合器K1上(12) 装入倒挡离合器K2,如图5-32所示。
装入制动器B2的隔离管,使隔离管上的槽进入单向离合器的定位楔内。
图5-32 装入倒挡离合器K2(13) 安装B2的制动片,如图5-33所示。
先装上一个3mm厚外片;将3个弹簧盖装入外片;插入压力弹簧(箭头所示);除最后一个外片外,装上所有片子,把3个弹簧盖装到压力弹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