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西南航空案例分析(1)..
- 格式:ppt
- 大小:2.83 MB
- 文档页数:36
美国西南航空公司案例分析1.西南航空市场定位成功的主要原因为:①有正确的竞争目标。
正如他们的管理理论所说的:我们不是和其他航空公司打价格战,我们是和地面的营运业竞争。
从一开,西南航空公司就认识到作为一个小型的航空公司不能与大牌的航空公司硬碰硬,因为与其相比,西南航空的许多方面都处于劣势当中, 根本不能以此吸引顾客.所以,西南航空把战略定在短途线上,以低廉的价格,和繁多的班次吸引顾客,这正是大牌航空公司所没有的,西南航空因此抢占了这一空白的市场。
在美国经济景气的时候,采取低成本的定位战略,通过差异化经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回报。
②制订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策略以实现“低成本、低价格、高回报”的思想。
如:整个航空公司只使用波音737这一机种, 使得公司的驾驶员,乘空人员和维护工程人员都可以随时调动,不会被机种的问题而阻挠.这一措施大大提高了员工的使用率,和员工调动的灵活性,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因为员工调动的问题而带来的经济损失;而在服务上又体现出高质量的原则,使顾客得到了更多的实惠。
如:员工以顾客为重心,以真诚和亲切的服务态度对待顾客,使顾客再消费中感到满意,顾客在同等的条件下自然会再次选择西南航空;谨慎的财务战略使得公司的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
③有效的营销宣传活动使得公司的定位战略深入人心,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同。
如:广泛使用电话定票,而不通过旅行社。
登机时不对号入座,首先由旅客自报姓名,然后打出不同颜色卡片,旅客则以颜色依次登机,自选座位。
以此减少登机时间,缩减等候乘客的误点率。
④快乐的西南航空。
西南航空重视员工、鼓励员工为旅客着想的文化,既为员工创造了宽松的、自主性强的工作环境,更为旅客提供了方便、舒适、周到的服务,良好的旅客服务与真正的低成本运营相得益彰。
⑤坚持。
在美国经济不景气的时候,特别是“9.11”事件后,西南航空的低成本定位更加显示出其优势,但同时其他各家航空公司纷纷采取类似的战略,使得竞争异常激烈,西南航空只有坚持比其他公司更加有效的实施其低成本定位才能保持住优势。
美国西南航空案例分析美国西南航空的故事案例分析美国西南航空公司成立于1967年,曾取得了连续20年盈利的骄人成绩,创造了美国航空业连续盈利的记录。
她取得如此辉煌采用独具特色的“快乐和家庭化”的服务理念和战略。
作为一个服务行业,员工对待顾客的精神状态和态度无疑是的最重要的。
而员工对顾客的好态度源于西南管理层的好的激励措施。
1.西南航空公司对内部员工的激励首先,美国西南航空公司只招聘合适的员工。
对于一个组织来说,找到合适改组织的成员,才更有益与各方面政策的展开及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这也是一个组织的长远发展的基础。
然后,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西南航空公司鼓励员工释放自己保持愉快的心情,使员工内在激励自己,乐于在公司工作。
这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还能增加对公司的认同感,增加员工的归属感,满足员工的社交需要。
最后,管理层的态度和行动。
管理层走进员工,参与一线员工的工作,倾听员工的心声,尊重员工的思想。
公司给予员工尊重,甚至为了支持一线员工的工作,不惜得罪无理的顾客。
西南航空一反“顾客至上”的准则,坚持“员工第一”的价值观,加强对员工的认同。
这些措施一方面,使员工的组尊严得到充分的满足,充分调动员工对工作的热情。
另一方面,管理层走进员工倾听员工的心声,对员工的动作予以支持和认可,给员工公正的态度,维护员工的利益,以人为本,有利于员工的能力的正常发挥金额内在潜能的挖掘。
2.激励内部员工的措施中体现的激励理论(1)马斯诺需求层次理论:满足员工的尊重需要,尊重员工的思想,给予尊严,西南航空宁愿得罪“无理”的顾客支持一线员工的工作,并且尊重每位员工。
在这过程中,根据马斯诺需求层次理论,体现了西南航空满足员工的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2)阿德福需要论:营造快乐和尊重的气氛,管理层的态度和行动中体现了西南航空的管理层的做法是员工的关联需要和成长需要得到了满足。
(3)双因素理论:通过改善外部环境,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气氛,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激励员工产生对工作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
航空公司真实案例分析MF西南航空案例分析1. 在竞争激烈的美国航空业市场上,西南航空公司能够获得低成本战略优势的关键因素是什么?试结合西南航空和春秋航空案列,分析说明“成本”管理与“人本”管理的内在统一性?书:以人为本≠人力成本,人能够创造价值,是人力资源、人力资产或人力资本,员工身上所拥有的知识技能。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战略性激励”,即通过人力资源战略管理以获取和保持核心竞争力和比较优势。
“协调、整合、判断和想象的能力”:同样的工作,由于人与人之间不同的知识结构、思维习惯,甚至性格差异,会导致不同的工作方法/手段和工作过程,即使最终的结果相同,也可能会产生不同的个体绩效差异。
对航空业而言,甚至扩展到整个服务业,基本的服务都有标准流程,例如:飞机起飞前的安全知识讲解,每家航空公司的乘务员都会说,但是西南航空把这一环节变得更有趣味性,而且员工的个体差异,也令这部分的讲解词千差万别、幽默风趣。
这就充分体现了现代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而且由于服务效果是和人结合起来的,又让员工充分调动了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
2. 为什么西南航空要把“人力资源部”改为“人民部”?你怎么看待西南航空“员工第一,顾客第二”的人本理念?书:人是在主体意义上具有能动性和群体创造力的“团队成员”,是将自己的利益与组织目标捆绑在一起的“利益相关者”,是将工作看作是与自己生命连带在一起并追求渴望成就事业的“自我价值实现者”。
SA 的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高度人性化”的理想境界是什么?SA明白员工不仅是工具性质和手段意义上的“人力资源”,而是组织赖以依靠、得以持续发展的“人民”和“群众基础”,才有努力改变现实的“方向感”和“紧迫感”。
——到案例中寻找证据,看当时改人民部时的时代背景,高管如何考虑,为什么要这样考虑,有什么证据?从精神层面挖掘员工所拥有的“群体精神创造力”,组织内生的,外人永远学不来、挖不走、买不去的核心竞争力。
美国西南航空公司的案例分析一、西南航空公司简介美国西南航空公司(SouthwestAirlines)成立于1968年的德克萨斯州。
1971年,西南航空获得了政府许可挂牌开张运营。
经过30多年的发展,西南航空成为美国业内盈利能力最强的航空公司。
2002年2月22日,西南航空市值超过了157亿美元,比美国其他所有航空公司市值的总和还高。
截止2003年底,西南航空已经由30多年前的1架飞机、3条航线,发展为拥有400余架飞机,员工近3.2万人,年载旅客超过6500万人次的美国四大航空公司之一,是美国境内旅客的第二大承运人,占据了国内25%的市场份额。
在低于500英里的短程航线上,西南航空已占有了65%的市场份额。
20世纪90年代,西方经济进入衰退期,美国航空业因此受到极大影响,1991、1992两年,美国航空公司的赤字总额累计达80亿美元。
曾经盛极一时的TWA、大陆、西北三家航空公司均因经营不善而宣告破产。
而美国西南航空公司却在一片萧条气氛中异军突起,并在1992年取得了营业收入增长25%的令人难以置信的佳绩,在整个航空业大面积亏损的背景之下为什么该公司会一枝独秀?二、案例分析(一)准确的市场定位自成立之初,美国西南航空公司就定位为与长途汽车运输争夺客源,目标市场为自费旅游者和小企业的出差者。
(二)、清晰的经营模式(三)成本领先战略低成本、差异化、反应速度是通过运营获得竞争优势的三条基本思路。
西南航空在这一方面,以成本领先战略为主打的同时又融进了差别化和快速反应思想,将三者有效地统合在了一起。
1、低成本战略美国西南航空公司在创立伊始便与其强大的竞争对手们展开了残酷的低价格竞争。
通常小公司无法在资源和耐力上坚持下去,但是西南航空公司存活了下来,这主要归功于他在成本领先战略上取得的成就。
通过吸引那些注重低价和频繁乘坐飞机的乘客,它逐渐主宰了德克萨斯的航空市场。
1987年,西南航空到达拉斯和休斯顿之间的单程票价为59美元,而同期其他航空公司同一区间的单程票价则为79美元。
案例: 美国西南航空公司“以人为本”的经营战略西南航空经营模式:无法复制的成功经验许多成功公司的共同点是:建立一套“以人为本”的企业价值,激发员工隐藏的能力,使其成为竞争考无法模仿的优势。
美国西南航空公司(South West Airlines)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30年来,西南航空最为媒体与企业界人士称颂的是,它从初期仅有3架飞机的地方性小公司,发展至目前美国第五大航空公司的地位,总资产达40亿美元,员工超过29000人,西南航空不仅击败了联合航空与大陆航空等两家短程航空市场中的劲敌,日前还进一步向Delta与USair挑战。
更令人称奇的是,在这个竞争激烈,每位竞争对手都对对方的竞争策略、营运成本了如指掌的市场中,西南航空却能将其成本维持在业界最低水准,并创下26年连续获利的纪录!而追求低成本的同时,西南航空也没有降低服务的品质,无论从航班是否准点起降还是从托运行李遗失率和旅客抱怨申诉情况评比结果来看,西南航空的服务品质均居领先地位.公司要提高收益,不外乎增加收入与降低成本两种办法。
基于这个观念,西南航空选飞行的地点,大多是位于邻近大都市地区但尚未充分利用的机场,例如达拉斯的Love Field、休斯顿的Hobby、奥何兰的san Jose等。
另外西南航空采取低票价、多班次的方式来增加旅客的载运量。
有别于其他航空公司——因为不同舱位票价不一,必须依赖电脑程序协助设计使公司航班收入最大化——的定价策略,西南航空只有两种票价,一是不分头等或经济舱的一般票价,另一则为高峰时段的票价;西南航空还试图让同一州内的票价能够同一。
服务品质方面,西南航空主要提供的是短程飞航服务,为了简化作业,西南航空在飞行中不提供餐点服务,只有供应饮料与花生;较长一点的旅程.则多提供饼干之类的点心。
另外,两南航空不划位,采用先到先上制。
登机前一小时开始报到,报到手续完成后,每位旅客会拿到—张可重复使用的塑胶登机证,上面只有1至137(737客机最大的载容量)的序号。
美国西南航空公司案例分析在2001年9月11日上午,在美国发生了著名的“911恐怖袭击事件”,恐怖分子劫持的4架民航客机撞击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和华盛顿五角大楼。
包括美国纽约地标性建筑世界贸易中心双塔在内的6座建筑被完全摧毁,其它23座高层建筑遭到破坏,美国国防部总部所在地五角大楼也遭到袭击。
这对美国的打击是巨大的,包括政治、经济、金融、公共事业等。
最直接的是对美国的航空业打击最大。
公众都不敢坐飞机了。
美国的各大航空公司持续亏损,美国航空业就被破产、裁员等坏消息所笼罩。
但是只有一家公司脱颖而出,始终保持赢利。
那就当时排名第六是美国西南航空公司。
跟其他高质量、高品质的美国其他航空公司的策略不一样,美国西南航空公司的战略是“斤斤计较”的低成本战略,这曾被其他航空公司讥笑的做法,反而倒成了现今的美国航空业乃至全球航空业学习和模仿的对象。
他的直接好处是,控制了低的成本,这些利益直接让步于消费者,摒弃了许多繁琐的过程,直接提升了服务质量。
首先,以往的大的航空公司都是用的大型的飞机,所以维修的成本高,而且服务质量也很高,这势必会产生高昂的利润,那么这一部分费用就转嫁到消费者的身上,似乎只有少数富豪才可以乘坐,给人产生一种地位的差别,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但是西南航空公司的飞机似乎是空中的公共汽车,在保证最基本的安全外,他们的飞机不设头等舱,全部皮座椅,登机不对号入座,会给消费者一种平等的感觉。
而且他还有一个更加绝妙的一点,他们的飞机在机场停留的时间相当的短,从飞机降落,旅客下机,放走行李,下一波旅客上机,飞机滑行起飞平均只需要20分钟。
在机场等飞机过程实在是很“漫长”,对于急于做生意的人来说真的是“一寸光阴一寸金”,西南航空公司的效率相当高,所以就会有更多的商人来选择之家航空公司。
如此一来它的服务人群就更宽了,消费者的态度也会更倾向于这家公司的航班。
从消费者的认知因素来看,美国西南航空公司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定位是:这是一家没有高昂费用的,高效率,适合于大部分人群的航空公司。
第十三章人力资源管理案例1 美国西南航空公司:通过人来进行竞争自从1978年的《航空管制解除法》颁布以来,持续的运费价格战和白热化的激烈竞争已经导致该行业的竞争环境变得异常动荡不安。
美国民航业在1990-1993年间损失了40亿美元,而美国西南航空公司在此期间却创造了大量的利润。
在过去的十年中,一共雇佣了将近2.6万名员工的西南航空公司的收益增长了388%,净收入增长了1490%。
公司连续31年盈利,1972-2001年间股票投资者的最佳总回报超过300倍(超过所有其他股票的表现),公司市值比美国其它所有航空公司市值的总和还高。
西南航空公司的成功是由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共同促成的。
外部因素包括燃油价格的下降和经济的强劲增长等,而内部因素则包括航线管理系统的设计、计算机化订票系统的建立以及拥有一支工作动机强烈的高素质员工队伍等。
在关于什么才是西南航空公司竞争力的所在这一核心问题的争论中,西南航空公司认为,机器和其它一些实物并不是西南航空的成功所在,才智、热情、精神和情操才是公司鹤立鸡群的根本。
虽然许多航空公司想模仿我们,但都无法复制西南航空公司员工的精神、团结,“我们能做”的态度和无比的集体荣誉感。
如果要归纳成功原因的话,那就是:只做你擅长的事;把事情简单化;使票价和成本低;把客户当宾客;永不停息和雇用优秀的员工。
西南航空公司之所以能够持续地增长并维持住利润水平,是因为它有自己独特的企业远景和公司战略,而赫伯·凯勒就是建立和维护这种远景和战略的一个主要力量。
西南航空公司是一家建立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的航空公司,公司一开始就是一家运费低、航班多、航程短、点对点不中转以及等级座舱单一、不联运、能够提供温馨愉快旅行的航空公司,它的扩张方式是“在每一个新机场做与原来相同的老事情”,西南航空公司的总裁凯勒这样说。
“采取不同的扩张方式”是西南航空公司的成功之道,这种经营方式使得这家航空公司即使是在变革最为剧烈的时期仍然能够维持增长势头。
美国西南航空公司案例分析第一篇:美国西南航空公司案例分析美国西南航空公司案例分析一、西南航空公司的战略是什么西南航空的制胜宝典就是实行低票价战略西南航空在成立之初,面临着来自竞争对手大陆航空公司的巨大的压力,这种压力不仅来自商业领域,还来自于政治和法规领域,从资料上看,包括不让其进入新建的达拉斯机场;政府通过立法的手段限制西南航空的发展等。
在这种情况下,西南航空果断的采取了低票价战略,这一战略可以形象的比喻为同地面交通的竞争,可以想象价格已经低到了何种程度。
另外,西南航空在低价的同时,服务质量并没有降低,我查了一些资料,西南航空将每天往返班机次数由 10 次增加到 15 次,这样一来,很多商务人员增加了出差次数,不用考虑旅费的问题,引用该公司营销部经理戴维德莱利的一句解释:“因公出差的商务人员可以早晨坐飞机出差,签完合同后,下午坐飞机回来继续工作,如果因种种原因错过了航班,你不必再等 4 个小时才能乘坐下次航班,你只需等 45 分钟或1 小时就可以乘坐西南航空公司的下次航班”。
西南航空正是靠这种低价质优的竞争战略,冲出逆境,在民用航空领域打出一片大大的疆土。
二、西南航空赢得竞争优势的源泉是什么“以人为先”理念和文化,是西南航空公司竞争优势的源泉:西南航空在最困难的时期,首先对人力资源部门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将所谓的“人力资源部”更名为“员工部”,并网罗具有营销1背景的人员担任部门员工。
更名的举措主要是为了摆脱老式的人力资源部门“治安警察”的印象,而引进有营销经验的人员,则是要摆脱过去人力资源部门人员没有魄力、缺乏决策勇气、暮气沉沉的状况。
主要任务就是要营造一个符合公司企业价值的工作环境,让员工能够愉快地为公司效力,为顾客提供高品质的服务。
基于这个理念和定位,西南航空公司分别在人员招聘、培训、激励和利润分配方面也做了改革,充分考虑到员工的利益。
正如该公司使命宣言中所说:“我们认识到员工就是公司的竞争优势,我们将会提供各种资源和服务,帮助我们的员工成为优胜者,以支持公司的发展和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