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酒系:中国白酒的文化密码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4
中国各地白酒介绍探索香港的黄鹂酒中国各地白酒介绍探索香港的黄鹂酒中国是举世闻名的白酒大国,各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酿酒技艺和风味,其中香港的黄鹂酒备受瞩目。
本文将为您介绍中国各地的白酒文化及特色,并深入探索香港的黄鹂酒。
一、华北地区的白酒华北地区的白酒种类繁多,酿造工艺古老。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北京的二锅头。
二锅头酒以高粱为主要原料,经过多次蒸馏提炼而成,具有独特的清香和醇厚的口感,深受消费者喜爱。
此外,天津的杏花村和保定的怀旧酒也是华北地区白酒的代表品牌。
二、东北地区的白酒东北地区的白酒以黑龙江的百年好合酒和吉林的劲酒最为著名。
百年好合酒采用独特的蒸馏工艺,酒体清澈透明,香气浓烈。
劲酒则以大米为原料,口感干净爽口,是东北地区白酒中的佼佼者。
三、华东地区的白酒华东地区的白酒种类繁多,江浙一带以绍兴黄酒最为出名。
绍兴黄酒历史悠久,酿造工艺精湛。
酒体色泽金黄,香气独特,口感醇厚。
此外,上海的蓝剑酱香型白酒和杭州的西湖龙井酒也备受推崇,为华东地区的重要代表酒品。
四、华南地区的白酒华南地区的白酒以广东和福建的白水酒最为著名。
广东白水酒又被称为“维多利亚港白酒”,酒体清亮透明,口感醇和。
福建白水酒则以醇和的口感和独特的芳香闻名。
这两种白酒都是中国南方地区的风味酒品。
五、西南地区的白酒西南地区的白酒以四川和云南的白酒最为有名。
四川的剑南春是中国白酒的顶级品牌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品质。
云南的泸州老窖也因其独特的酒质和风味而备受认可。
这两个地区的白酒都具有独特的香气和口感,是中国白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六、特色介绍:香港的黄鹂酒香港的黄鹂酒是中国传统白酒文化与现代技术的完美结合。
黄鹂酒酿造过程中采用了特殊的红曲霉菌发酵技术,使得酒体具有独特的香气和风味。
黄鹂酒的口感醇和,温润不上头,非常适合搭配粤菜等香港特色菜肴。
黄鹂酒的瓶身设计优雅简约,成为了众多消费者的收藏爱好。
总结:中国各地的白酒文化丰富多样,每一种都蕴含着不同地域的历史和人文风情。
酒厂都有一套丰富而独到的经验,充分保证了五粮液品质优异,长期稳定,在中外消费者中博得了美名。
五粮液酒无色,清澈透明,香气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绵,入喉净爽,各味谐调,恰至好处。
酒度分39度、52度、60度三种。
饮后无刺激感,不上头。
开瓶时,喷香扑鼻;入口后,满口溢香;饮用时,四座飘香;饮用后,余香不尽。
属浓香型大曲酒中出类拔萃之佳品。
著名科学家华罗庚赋诗曰:名酒五粮液,优选味更醇;省粮五百担,产量增五成。
豪饮李太白,雅酌陶渊明;深恨生太早,只能享老春。
--------------------------------------------------------------------------------洋河大曲始兴于隋唐,隆盛于明清,为清皇室贡品,乾隆皇帝南巡时,品后盛赞:“酒香味纯,真佳酒也!”明末清初,连获巴拿马和南洋博览会金奖,遂闻名海内外。
1979、1984、1989三次蝉联中国名酒称号。
并被认定为中国重点保护品牌和中国驰名***,为中国浓香型白酒的正宗代表,参与国家浓香型白酒新标准的修订和起草,2003年成为国家原产地标记保护单位。
洋河大曲优良的品质来自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环境,洋河地处淮河名酒带,空气中存在大量适宜酿酒的微生物群,用水是清澈甘甜的“美人泉”,以优质高粱、小麦、大麦、豌豆为原料,采用独特工艺,形成了“入口甜、落口绵、酒性软、尾爽净、回味香”的淡雅风格,在浓香型白酒中独树一帜。
--------------------------------------------------------------------------------双沟大曲产于江苏省泗洪县双沟镇。
1984年的第四次全国评酒会后,该酒以“色清透明,香气浓郁,风味协调,尾净余长”的浓香型典型风格连续两次被评为国家名酒。
--------------------------------------------------------------------------------杜康酒是中国最古老的历史名酒,因杜康始造而得名,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中国十大名酒1.茅台酒茅台酒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从公元前135年汉武帝“甘美之”的褒奖到1704年后清代大儒郑珍“酒冠黔人国”的赞誉,从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到1996年荣获纪念“巴拿马万国博览会”。
茅台酒系以优质高梁为原料,用小麦制成高温曲,而用曲量多于原料。
用曲多,发酵期长,多次发酵,多次取酒等独特工艺,这是茅台酒风格独特、品质优异的重要原因。
酿制茅台酒要经过两次加生沙(生粮)、八次发酵、九次蒸馏,生产周期长达八九个月,再陈贮三年以上,勾兑调配,然后再贮存一年,使酒质更加和谐醇香,绵软柔和,方准装瓶出厂,全部生产过程近五年之久。
茅台酒是风格最完美的酱香型大曲酒之典型,故“酱香型”又称“茅香型”。
其酒质晶亮透明,微有黄色,酱香突出,令人陶醉,敞杯不饮,香气扑鼻,开怀畅饮,满口生香,饮后空杯,留香更大,持久不散。
口味幽雅细腻,酒体丰满醇厚,回味悠长,茅香不绝。
茅台酒液纯净透明、醇馥幽郁的特点,是由酱香、窖底香、醇甜三大特殊风味融合而成,现已知香气组成成分多达300余种。
酒度53度。
陈毅有诗:“金陵重逢饮茅台,万里长征洗脚来。
深谢诗章传韵事,雪压江南饮一杯。
”2.五粮液天下三千年,五粮成玉液。
五粮液酒是浓香型大曲酒的典型代表,它集天、地、人之灵气,采用传统工艺,精选优质高梁、糯米、大米、小麦和玉米五种粮食酿制而成。
具有“香气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美、入喉净爽、各味谐调、恰到好处”的独特风格,是当今酒类产品中出类拔萃的精品。
五粮液酒历次蝉联“国家名酒”金奖,九一年被评为中国“十大驰名商标”;继1915年获巴拿马奖八十年之后,1995年又获巴拿马国际贸易博览会酒类唯一金奖。
至此,五粮液酒共获国际金奖三十二枚。
3.西凤酒西凤酒是我国“八十名酒”之一,唯以陕西省凤翔县柳林镇西凤酒厂生产的酒为最佳,声誉最高。
在唐朝西凤酒就以“甘泉佳酿,清冽醇馥”西凤酒属其它香型(凤型)。
被列入珍品而闻名于世。
是我国和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种之一。
中国白酒的五大代表了解每个地区的独特特色中国白酒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魅力的酒类饮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中国的地域广阔,不同地区因气候、土壤、水质等条件的不同,在生产白酒时使用的原料和工艺也各具特色。
本文将介绍中国白酒的五大代表,并探讨每个地区的独特特色。
一、茅台酒茅台酒是中国白酒中的翘楚,产自贵州省茅台镇。
茅台酒以高粱为主要原料,运用大曲工艺进行发酵,再经蒸馏等一系列过程酿造而成。
茅台酒色泽琥珀,香气独特,入口醇和细腻,回味悠长。
茅台酒以其独特的酿造工艺和口感成为了国内外知名的高端白酒品牌。
二、汾酒汾酒是中国山西省的代表性白酒,以高粱为原料,采用固态发酵和混合酿造技术制作而成。
汾酒色泽清亮,味道浓郁醇厚,香气宜人。
汾酒以其独特的风味和浓郁的文化底蕴,成为了国内外广受欢迎的优质白酒之一。
三、泸州老窖泸州老窖是四川泸州市的代表性白酒品牌,也是中国三大名酒之一。
泸州老窖以高粱为原料,采用窖池发酵和陈化技术酿造而成,历经多年的酿造工艺发展和传承,使得泸州老窖具备独特的风格。
泸州老窖酒质优良,口感醇和,带有一股独特的香气,深受消费者喜爱。
四、郎酒郎酒是四川宜宾市的代表性白酒品牌,采用高粱、小麦、大米等多种原料酿造而成。
郎酒以嫩黄的色泽、浓郁的香气和醇厚的口感而闻名。
郎酒注重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的结合,不断创新,质量优异,被誉为中国名酒。
五、西凤酒西凤酒产自陕西宝鸡市,采用高粱、麸曲等原料进行酿造。
西凤酒以其独特的风格和高品质,成为中国知名的白酒品牌。
西凤酒色泽琥珀,香气芬芳,口感醇和。
西凤酒还融入了丰富的地域文化和历史元素,成为了陕西的象征之一。
通过了解中国五大代表白酒的特色,我们可以发现,每个地区的白酒都有其独特的酿造工艺和口感。
这些代表性的白酒不仅代表了中国白酒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国食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这些白酒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喜爱。
我们可以通过品尝这些白酒,不仅感受其独特的风味,还能领略到中国不同地区的酿酒文化,增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八大名酒都是什么酒?其实白酒的八大名酒应该再具体分为:老八大和新八大。
老八大指的是1963年在北京第二届名酒品评会上评选出的名酒:茅台、五粮液、古井贡酒、泸州老窖特曲、全兴大曲、西凤酒、汾酒、董酒而新八大是1979年在大连第三届全国名酒品评会上评选出的名酒:茅台、五粮液、汾酒、剑南春、古井贡酒、洋河大曲、董酒、泸州老窖特曲其中加粗的几款酒是前后两届的变化,全兴、西凤在第三届时被剑南春、洋河大曲替代了,所以我们如今经常听见全兴酒说自己是老八大就是这个原因。
(以下图片来自糖酒快讯楼下的白酒迷你博览馆,手机拍摄,像素略渣请见谅)老八大名酒:依次为茅台、泸州老窖特曲、汾酒、西凤、五粮液、全兴大曲、董酒、古井贡下面是新八大新增的剑南春与洋河大曲有意思的是,随着当下对情怀产品的热衷,于是乎一些名酒企业开始重新启用当年获奖时的瓶型,当然,瓶里的酒是新酒。
不过经过企业的重新包装,依旧有很多消费者愿意为此买单,似乎能够唤起当年的记忆!其中就包括泸州老窖特曲60版、80版,分别对应两次获奖时的瓶型(据说采用了国窖1573的酒体),更加玄乎的是,在国窖的官网里,这两款产品归属于“国窖1573名下”,而不是特曲版块。
下图为如今新推出的怀旧产品,左为60版,右为80版。
《中国十大名酒特性产地排行》中国十大名酒-茅台酒茅台酒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从公元前135年汉武帝“甘美之”的褒奖到1704年后清代大儒郑珍“酒冠黔人国”的赞誉,从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到1996年荣获纪念“巴拿马万国博览会”。
茅台酒系以优质高粱为原料,用小麦制成高温曲,而用曲量多于原料。
用曲多,发酵期长,多次发酵,多次取酒等独特工艺,这是茅台酒风格独特、品质优异的重要原因。
酿制茅台酒要经过两次加生沙(生粮)、八次发酵、九次蒸馏,生产周期长达八到九个月,再陈贮三年以上,勾兑调配,然后再贮存一年,使酒质更加和谐醇香,绵软柔和,方准装瓶出厂,全部生产过程近五年之久。
六五、八大名酒和八大名白酒是哪些它们是怎样确定的酒类产品是与人民接触最多的产品之一. 名酒更为人们所喜爱。
建国以来,轻工业部先后组织了三次全国评酒会议。
第一次全国评酒会议是在一九五二年举行,评出了八种国家名酒,即;茅台酒、泸州老窖特曲酒、汾酒、西风酒,攻瑰香红葡萄酒、味美思、金奖白兰地、绍兴加饭酒,人们习惯地称之为八大名酒。
第二次全国评酒会议是在一九六三年举行,这次评选出十八种国家名酒,其中有八种为名白酒,即:茅台酒、汾洒、五粮液、古井贡酒、泸州老窖特曲酒、全兴大曲酒、董酒、西风酒,又称八大名白酒。
一九七九年八月,轻工业部举行第三次全国评酒会议。
评酒委员会是由各省(市)推荐、经轻工业部考核选拔的优秀评酒员,以及各地对酒类产品深有研究,负有众望的特邀评酒员组成的。
经过对各省(市)推荐的酒类产品进行品尝鉴定,从中评选出十八种优秀的酒类产品,它们已经由轻工业部正式命名为国家名酒。
这十八种名酒中包括八种名白酒,即;茅台酒、汾酒、五粮液、剑南春、古井贡酒、洋河大曲、董酒,泸州老窖特曲。
这都是人们常说的八大名白酒。
其它酒类中的名酒,如山西竹叶青酒、青岛啤酒、绍兴加饭酒、中国红葡萄酒、金奖白兰地等,虽然也列入国家名酒,但都不属于白酒的范畴。
六六、我国八大名白酒的主要工艺特点和质量特点是什么一九七九年轻工业部命名的八大名白酒,其主要工艺特点和质量风格特点如下: (一)茅台酒茅台酒产于贵州省仁怀县茅台镇。
用纯小麦粉制大曲,加母曲,超高温培养,成曲期40天,成品大曲有浓郁的酱香味。
其酿酒季节,是从重阳开始下沙,共九个月。
酿酒程序是:第一次把高粱粉碎二八粗细,用30C温水浸泡,加母曲尾酒起堆发酵,晾堂堆积3—4天,在达到指定温度后下窖,再加尾酒,用泥窖或石窖发酵一个月。
起出的酒醅再加一半生粮,其粉碎度为三七粗细,蒸馏后得生沙酒。
生沙酒经稀释成为回沙酒。
第二次的发酵酒醅,加曲、加尾酒发酵,称为糙沙。
以后每月起出酒醅蒸酒。
中国老八大名酒的历史与现状核心提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对白酒共进行过五次的国际级评比,1952年、1963年、1979年、1984年、1989年共评选出数种名酒。
但意义最为深远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对白酒共进行过五次的国际级评比,1952年、1963年、1979年、1984年、1989年共评选出数种名酒。
但意义最为深远、影响力最大、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且公认的中国名酒,是第二届1963年评选出的八大名酒,也就是人们熟悉的“老八大名酒”,分别是:五粮液、古井贡酒、泸州老窖特曲、全兴大曲酒、茅台酒、西凤酒、汾酒、董酒。
这些获奖的白酒品牌成为了代表身份、地位炙手可热的稀缺资源,共同造就了中国白酒历史上的“名酒时代”。
其主要特征是供不应求的供需关系严重失衡,在政府管控下价位相近,现代品牌概念和意识基本上没有,因此名酒们更多在酒质和销量上较劲。
人们普遍认为,“老八大名酒”为中国白酒树立了品质标杆。
老八大名酒:五粮液古井贡酒泸州老窖特曲全兴大曲酒茅台酒西凤酒汾酒董酒五十年过去了,尤其是经历了疯狂增长的“黄金十年”,白酒行业去年到现在的各种“门”事件,使得消费者对白酒越来越不信任。
当白酒行业整体面临信任危机甚至“魔鬼化”,“老八大名酒”现在可还安好?“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欢”几个月前,本刊官方微博@名酒专刊小编曾这样问过酒水业内人士:“刚刚看到一堆人在练摊吃串,两人碰杯喝白酒后,表情是那么的痛苦,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乐此不疲?”圈内好友各抒己见:有人说,“有些人感觉不喝酒不像是正式吃饭,有些人是乐在其中”;也有人说,“这就是中国酒文化的自虐性,人们通过'勇敢’地喝下难以下咽的白酒来向对方表达自己的诚意,表情越是痛苦,其诚意越显真诚。
这时候,酒便成为一种获得彼此信任,拉近彼此距离的工具”。
一位李先生的总结颇具文艺范儿:“本该呷饮一小口缓缓铺满舌面,感受其圆润,咀嚼其香郁,但征途遇知音,只得舍美味之享,示痛失之状,先干为敬,以表诚意!而非白酒难以下咽”……热爱白酒的人们,到底热爱她的哪一点?父与子对饮,相同的酒入喉,父亲品的是岁月无情沧桑如歌,儿子品的是壮怀激烈豪气干云;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咂摸的是宁静中的人生百味,或偷闲,或寂寥;李白“斗酒诗百篇”,酒能激发满腹才情,开启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武松酔打蒋门神,酒能壮胆增力,只要酒足饭饱,猛虎恶霸都不在话下;待得一百零八好汉齐聚山林,大口吃肉大碗喝酒,酒便如那八百里梁山水泊,把天下英雄紧紧拢在一起,肝胆相照,同生共死。
中国白酒奇迹揭开中国四大名酒的神秘面纱中国白酒奇迹:揭开中国四大名酒的神秘面纱中国白酒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四大名酒代表了中国酒文化的瑰宝。
这篇文章将揭开白酒的神秘面纱,探讨中国四大名酒的历史、酿造工艺和文化内涵。
第一章:中国白酒简介中国白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拥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
它以高粱、小麦、大米等为主要原料,经过发酵、蒸馏等工艺制成。
白酒分为清香型、浓香型和酱香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四大名酒。
第二章:四大名酒的历史渊源1. 茅台酒:茅台酒源于贵州的茅台镇,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它以纯粮食发酵和窖池陈酿而闻名,具有独特的香味和风味。
2. 赣州老窖:赣州老窖有300多年的历史,起源于江西赣州。
它以小麦和高粱为原料,采用传统的酿造工艺,酿制出口感醇厚、回味悠长的白酒。
3. 汾酒:汾酒是山西的特产,有2000多年的历史。
它以高粱、小麦和豌豆为主要原料,采用泥窖陈酿工艺,散发出独特的酱香味,属于国宴酒。
4. 燕京啤酒:燕京啤酒是白酒之外的一种中国酒类,源自北京燕京啤酒厂,有七十余年的历史。
燕京啤酒采用优质大麦芽和进口啤酒花酿造而成,清爽宜人,是中国人民喜爱的啤酒品牌之一。
第三章:四大名酒的酿造工艺1. 白酒酿造工艺:白酒的酿造主要分为五个步骤——蒸煮、混曲、发酵、蒸馏和陈酿。
每个步骤都有严格的要求和细致的操作,影响着白酒的品质和口感。
2. 茅台酒的酿造工艺:茅台酒采用传统的双蒸馏酿造工艺,注重陈酿和窖藏时间,使酒品更加醇厚,同时还保留了茅台酒独特的香味。
3. 赣州老窖的酿造工艺:赣州老窖酿酒工艺注重粮食的糖化和发酵过程,通过对原料的严格控制和传统陈酿工艺的运用,使酒的品质更加优良。
4. 汾酒的酿造工艺:汾酒采用独特的泥窖陈酿工艺,将酒置于地下窖池中长时间陈放,使其散发出独特的酱香味。
第四章:四大名酒的文化内涵1. 白酒文化:白酒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中国人民的独特情感和审美追求。
有关白酒文化知识有哪些白酒文化是中国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自古以来就与中国的饮食文化和礼仪文化相互交融,成为中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文化元素之一。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一些有关白酒文化知识。
第一部分:白酒的历史和种类白酒是原料多为粮食、水,加入酒曲或大曲发酵,经蒸馏而成的烈性酒。
它是中国最早的酒类之一,历史可以追溯到商朝时期。
自古以来,白酒在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白酒种类繁多,主要有两类:浓香型和清香型。
浓香型白酒是由黄酒发展而来,被称为“烈酒之王”,以五粮为主要酿造原料。
浓香型白酒在蒸馏前需要进行长时间的糖化和发酵,发酵液必须经过多次过滤才能获得优质的酒液。
常见的浓香型白酒还有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等。
清香型白酒是在浓香型白酒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主要采用小麦、高粱作为原料,清香型的白酒加盟过程比浓香型要先进许多,一般在外观、口感上展现出甘冽、清爽、绝味的魅力。
常见的清香型白酒还有剑南春、洋河、口子窖等。
这些白酒的产地和酿造工艺不一,每一种酒都有其独特的味道和风味,而且白酒也因为其历史悠久、传统的饮用方式和文化背景而引发了不少有趣的文化现象和文化现象。
第二部分:白酒的文化象征和意义白酒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极其重要的象征和意义。
首先,白酒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
它自古以来就是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阶级隔阂的标志,也是团结各界的纽带。
其次,白酒被赋予许多文化意义,如祝福、庆祝、祭祀等等,因此也成为了人们生活中无法缺少的文化元素。
同样地,白酒在中国的商业圈、政治、重大集会和民间婚丧喜庆活动中也都具备了独特的象征价值。
白酒还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不同的酒种、不同的产地、不同的瓶身文化和不同的历史背景都为其增添了许多神奇的色彩和魅力,使得白酒不仅仅是一种饮料,也是一种文化生产和传承的手段。
同时,白酒的饮用方式、内外的装潢和搭配也让白酒文化更加复杂丰富。
第三部分:白酒文化影响力白酒文化已经渗透到了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从饮食、礼仪、文艺、时尚等方面都有其影响。
白酒有哪些历史文化知识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文化象征!为此,下面就赶紧和店铺一起来阅读以下的白酒历史文化知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白酒历史文化知识(一)在中国,酒神精神以道家哲学为源头。
庄周主张物我合一、天人合一、齐一生死。
庄周高唱绝对自由之歌,倡导“乘物而游”、“游乎四海之外”、“无何有之乡”。
庄子宁愿做自由的在烂泥塘里摇头摆尾的乌龟,而不做受人束缚的昂头阔步的千里马。
追求绝对自由、忘却生死利禄及荣辱,是中国酒神精神的精髓所在。
因醉酒而获得艺术的自由状态,这是古老中国的艺术家解脱束缚获得艺术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志气旷达、以宇宙为狭”的魏晋名士、第一“醉鬼”刘伶在《酒德颂》中有言:“有大人先生,以天地为一朝,万期为须臾。
日月有扃牖,八荒为庭衢。
”“幕天席地,纵意所如。
”“兀然而醉,豁尔而醒。
静听不闻雷霆之声,孰视不睹泰山之形。
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
俯观万物,扰扰焉如江汉之载浮萍。
”这种“至人”境界就是中国酒神精神的典型体现。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杜甫《饮中八仙歌》)“醉里从为客,诗成觉有神。
”(杜甫《独酌成诗》)“俯仰各有态,得酒诗自成。
”(苏轼《和陶渊明〈饮酒〉》)“一杯未尽诗已成,涌诗向天天亦惊。
”(杨万里《重九后二月登万花川谷月下传觞》)。
南宋政治诗人张元年说:“雨后飞花知底数,醉来赢得自由身。
”酒醉而成传世诗作,这样的例子在中国诗史中俯拾皆是。
不仅为诗如是,在绘画和中国文化特有的艺术书法中,酒神的精灵更是活泼万端。
画家中,郑板桥的字画不能轻易得到,于是求者拿狗肉与美酒款待,在郑板桥的醉意中求字画者即可如愿。
郑板桥也知道求画者的把戏,但他耐不住美酒狗肉的诱惑,只好写诗自嘲:“看月不妨人去尽,对月只恨酒来迟。
笑他缣素求书辈,又要先生烂醉时。
”“吴带当风”的画圣吴道子,作画前必酣饮大醉方可动笔,醉后为画,挥毫立就。
白酒的起源发展与中国酒文化白酒是中国传统酒文化的代表,也是中国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白酒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酿酒技术,其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白酒的制作技术逐渐得到改进和完善。
到了唐代,酿酒技术已经较为发达,人们开始使用黄酒曲(一种发酵剂)来进行酿酒。
同时,蒸馏技术的应用也进一步提高了白酒的品质和口感。
随着时间的推移,白酒的制作技术逐渐传播到全国各地,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白酒文化。
例如,四川的白酒以窖泥酿造为特点,窖泥具有较好的保温效果,能够促进酒液的发酵和陈酿,使得白酒的风味更加醇厚。
而江浙一带的白酒则注重在酿造过程中加入花香等调料,使得白酒更加芬芳。
白酒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人民有着丰富的白酒文化,从来都视白酒为珍贵的礼品。
在重要的场合和节日,人们往往会喝上一杯白酒,用来表达自己的祝福和喜悦。
此外,白酒还被视为沟通感情、团结友谊的工具,人们常常在家庭聚会、朋友聚会等场合中互相分享白酒,增进情谊。
中国酒文化的核心是“以酒会友”,酒作为沟通感情、交流思想的媒介,是中国人民社交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论是商务宴请、婚庆酒宴还是日常饮用,白酒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传统的酒席上,人们常常使用大碗盛酒,并以“敬酒”仪式来表达敬意和友好。
中国的酒文化还延伸到了文学艺术领域。
众多的古代文人墨客都对白酒情有独钟,并在自己的作品中表达对白酒的热爱。
例如,唐代诗人杜牧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中写道:“茅店灯青,户牖扃闾,山原旷其盈虚,漠漠兮寒风吹。
”诗人通过描绘喝酒的场景,表达了对清凉和自由的向往。
随着时代的变迁,白酒文化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例如,近年来,一些白酒企业推出了个性化的包装和口感,以吸引年轻人群体的关注。
同时,白酒也走出国门,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总而言之,白酒作为中国传统酒文化的代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它不仅仅是一种酒精饮料,更是连接和凝聚中国人民情感的纽带。
带你品读白酒中的七种文化作者:壶中岁月来源:《中国食品》 2018年第2期白酒,作为一个穿越中华历史的文化符号,它诉说着一个民族的图腾情结,演绎着东方大国的生活方式,也寄托着炎黄子孙的精神理想。
一杯白酒,饱含7种文化、演绎7种精彩,喝下去的是粮食精粹,升腾出的是千古情怀。
历史悠久的种植文化众所周知,白酒中最能代表白酒非凡价值的当属酱酒,以观真、茅台等为例,酱酒的诞生,是从一粒粒红彤彤的高粱与沉甸甸的麦穗开始的。
它们伴随着这块土地从蛮荒到文明,成就了一条永远流淌的生命长河。
《本草纲目》有“蜀黍北地种之,以备粮缺,余及牛马,盖栽培已有四千九百年”的记载,一般认为,古称“蜀黍”的高粱起源于非洲,腾飞于中华,是中国最早栽培的谷类作物之一,最少已有5000年以上的历史。
由于口感偏涩、质感粗糙,一般不做主食,但其产量高、易储存,至今仍是北方农民饲养家禽的主要饲料之一。
小麦的种植范围与中华民族的开疆拓土同步延展,经历了一个自西向东、由北到南的发展历程,最早出现在西北,商周时期开始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大面积种植,到了盛唐时期,小麦在江南华南等地成为了餐桌上的贵宾。
时至今日,贵州这片美丽的多彩之地,以深邃的内涵与博大的胸怀接纳了高粱与小麦的繁育,而高粱与小麦,更以美酒这种巧妙的方式回馈了这片美丽的深山。
奥妙无穷的储存文化俗话说,“酒是陈的香!”这种特质在酱酒中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
经过一年生产周期生产出来的酱香型白酒,并不是立即装瓶售卖,而是要在专业的存储环境中存放三年以上,通过时间的沉淀,挥发不利因子、产生有利因素,再进行勾调。
酱香型白酒的陈酿必须要在陶坛中才能实现,因为陶坛的透气性好,空气中的氧气能进入坛内,与酒产生微氧循环,加速酒的酯化、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有效排除醛类、硫化物等物质,减少辛辣味,增加酒的芳香。
陈酿过程中,总甲醇等有害物质被有效挥发,酒体变得醇和,空气与酒通过陶坛融合,产生陈年老香。
经过三年以上的陈酿过程后,酱香型白酒才能进入沟调过程。
我们来谈中国八大名酒(白酒)第一届:1952年在北京举行,共评出四大名酒,白酒有:茅台酒、汾酒、泸州大曲酒、西凤酒。
第二届:1963年在北京举行,共评出八大名酒:五粮液、古井贡酒、泸州老窖特曲、全兴大曲酒、茅台酒、西凤酒、汾酒、董酒。
第三届:1979年在大连举行,共评出八种名酒:茅台酒、汾酒、五粮液、剑南春、古井贡酒、洋河大曲、董酒、泸州老窖特曲。
第四届:1984年在太原举行,共评出十三种名酒:茅台酒、汾酒、五粮液、洋河大曲、剑南春、古井贡酒、董酒、西凤酒、泸州老窖特曲、全兴大曲酒、双沟大曲、特制黄鹤楼酒、郎酒。
第五届:1989年在合肥举行,共评出十七种名酒:茅台酒、汾酒、五粮液、洋河大曲、剑南春、古井贡酒、董酒、西凤酒、泸州老窖特曲、全兴大曲酒、双沟大曲、特制黄鹤楼酒、郎酒、武陵酒、宝丰酒、宋河粮液、沱牌曲酒。
能经得住考验并屡受好评的即如下八大名酒:茅台酒、汾酒、五粮液、泸州老窖特曲、剑南春、郎酒、古井贡酒、洋河大曲、双沟大曲。
白酒的味:●甜味:是酒中的糖份和醇类引起的,白酒中的甜味很淡。
●辣味:是由化学成份醛造成的,一般白酒都有不同程度的辣味。
●酸味:主要味觉是陈年老酿中的芬香酯的作用,有醇厚和刺激的感觉。
●苦味:过多的醇形成苦味,苦味可以生津止渴,去热开胃,但不能过重。
●咸味:酒中含有微量的盐,以增强醇厚感。
●怪味:制作者有意或无意的制成,体现与众不同的感觉提起老窖,人们往往认为是把酒贮存在窖里是时间很长。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所谓“窖”,是指粮糟发酵的“窖池”。
窖池连续使用的时间称为“窖龄”。
一般说来,30年窖龄以上的窖池,才能称为“老窖”。
“窖池”一般是用特有的黄泥、泉水或井水掺和筑成之后,使用7到8个月,黄泥会由黄变乌。
再用2年左右,又会转变成乌白色,并由绵软变成脆硬。
过了30多年后,又会由脆硬变为绵软。
泥色又由乌白转为乌黑,并会出现红、绿等颜色。
400年以上的窖泥,在阳光下呈现五颜六色。
白酒的文化精髓品味古老的酿酒智慧酒,作为人类历史悠久的饮品,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中国的酒文化中,白酒作为一种重要的酒类,不仅仅是一种饮料,更是一种体现智慧和精髓的文化符号。
白酒深受人们的喜爱,其独特的酿酒智慧、浓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品味方式,使其成为不可或缺的文化符号。
本文将从白酒的历史起源、酿酒智慧和品味方式三个方面,探讨白酒文化的精髓。
一、白酒的历史起源白酒作为一种在中国流传已久的酒类,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古代。
据考古学家的研究,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我国的祖先就已经开始酿造白酒了。
那时的白酒使用的原料主要是谷物,通过发酵和蒸馏等工艺制成。
可以说,白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华民族酿酒文化的发端。
二、白酒的酿酒智慧1. 酿造工艺白酒的独特之处在于其酿造过程中运用的酿酒智慧。
传统的白酒采用了“祖先酿酒十段工艺”,即选料、蒸煮、曲料、混料、温龙池、打舂、配水、发酵、蒸馏、贮存等步骤。
这些步骤中,每一个环节都有其独特的技巧和传统习俗,传承至今,成为了白酒酿造的独特智慧。
2. 酒曲的使用白酒的酒曲是酿造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也是体现酿酒智慧的关键因素之一。
酒曲是酿造过程中加入进去的发酵剂,承担着将主料转化为酒精的作用。
白酒酒曲的配方和制作工艺是非常严格和独特的,传统的酒曲的制作涉及多个环节,需要借助特定的气候条件和先辈们世代相传的智慧。
三、白酒的品味方式1. 温饮白酒是一种正餐酒,其品味方式是温饮。
古人有云:“夏虽有代饮,内当温饮。
”古人非常重视白酒的温度和品味技巧。
温饮,既可以保持白酒的香气和风味,也可以更好地让人体味到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2. 文化意蕴白酒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品味方式中融入了丰富的文化意蕴。
白酒的品味不仅仅是对酒液本身的品尝,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体验和感悟。
从品味白酒中,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智慧、文化的传承和历史的沉淀,这是其他酒类无法比拟的。
综上所述,白酒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酒类,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郁的智慧传统。
中国白酒的种类中国白酒作为中国传统的一种酒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以其独特的风味和浓郁的文化背景,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中国白酒根据不同的原料、工艺和地域特点,可以分为多个种类。
一、高粱白酒高粱白酒是中国白酒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它以高粱为主要原料,经过蒸馏、发酵和陈酿等工艺制成,具有独特的香气和口感。
其中,茅台酒、五粮液、洋河大曲等都是高粱白酒的代表品牌。
茅台酒以其丰富的香气和浓厚的文化底蕴,被誉为“国酒”。
二、红曲酒红曲酒是以红曲米为主要原料酿制而成的一种中国白酒。
红曲米是一种经过特殊处理的糯米,具有红色的外观。
红曲酒在酿造过程中,通过红曲菌的作用,使得酒液中富含红曲菌的特殊香味和红色素,使得酒液呈现出红色。
红曲酒具有独特的风味和香气,被誉为“江南之魂”。
三、黄酒黄酒是一种采用米、麦、豆等为原料,通过发酵和蒸馏等工艺制成的一种传统酒类。
黄酒有着悠久的历史,以其独特的醇香和柔和的口感而闻名。
黄酒在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特色,如山西老陈酒、绍兴黄酒等,都是黄酒的代表品种。
四、米酒米酒是以米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一种中国白酒。
它在酿造过程中,通过大米的蒸煮、发酵和陈酿等工艺,形成了独特的风味和口感。
米酒在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名称和风味,如福建的糯米酒、江西的米酒等。
五、果酒果酒是以水果为原料制成的一种中国白酒。
它通常通过水果的发酵和蒸馏等工艺,萃取出水果的香味和特殊风味。
果酒的种类繁多,如苹果酒、葡萄酒、李子酒等,都是果酒的代表品种。
六、药酒药酒是以中草药为原料酿制而成的一种中国白酒。
它结合了中草药的药性和白酒的风味,具有独特的保健功能。
药酒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传统,如杜康酒、桂花酒等,都是药酒的代表品种。
七、其他白酒除了以上几种主要的白酒种类外,中国还有一些特色的白酒。
如秘制酒、竹叶青、酒酿等,都是具有地方特色和独特风味的白酒。
总结起来,中国白酒种类繁多,每一种都有着独特的风味和文化内涵。
无论是高粱白酒、红曲酒,还是黄酒、米酒等,都是中国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细说中国八大名酒大家好,我是谷哥,一名喜欢品尝酒研究酒的架构师。
希望通过我通俗易懂的文字,帮助您了解酒的知识,了解酒的历史和文化。
本文为作者原创内容,不接受任何形式的转载、演绎,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点赞、关注、转发支持我,谢谢!前言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振兴白酒行业并以此为契机带动中国经济的发展,共进行过五次国家级评酒大会。
第一届评酒大会因为是首次举办,参加评选的品牌不多,例如五粮液就因为当时正在改制,所以没有参加。
但随后被评为四大名酒的茅台酒、汾酒、泸州大曲酒、西凤酒无论品牌度、产量、销量、利润等得到了飞跃式发展,让各大厂商知道了评酒大会的意义,随后的二、三届评酒大会报名者云集。
第二届评酒大会共评出18种国家名酒(白酒8种,黄酒2种,葡萄酒4种,果露酒3种,啤酒1种)。
白酒为:汾酒、五粮液、古井贡酒、泸州老窖特曲、全兴大曲酒、茅台酒、西凤酒、董酒。
这就是老八大名酒。
第三届评酒大会共评出18种国家名酒(白酒8种,黄酒2种,葡萄酒4种,果露酒3种,啤酒1种)。
白酒为:茅台酒、汾酒、五粮液、剑南春、古井贡酒、洋河大曲、董酒、泸州老窖特曲。
这就是新八大名酒。
新老八大名酒中有六个是相同的,只是洋河大曲和剑南春替代了全兴大典和西凤酒。
中国国内各种白酒品牌和系列何止上万?能在这些品牌中杀出来榜上有名,个个堪称精品。
而其中多次上榜的八大名酒,更是凤毛麟角,首屈一指。
随后四、五届评酒大会,分别评出十三大名酒和十七大名酒,但普遍认可度不如八大名酒,八大名酒已深入到国人的脑海中。
只要买酒谈酒,八大名酒必定是个标杆和参考。
茅台茅台酒的历史非常悠久,是典型的酱香型白酒,所以酱香型的白酒也被称为茅香型,茅台已经是事实上的“国酒”(虽然未得到官方承认)。
茅台酒原产于贵州省茅台镇,已经有800 多年的历史,是大曲酱香型白酒的鼻祖,被列入国家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茅台酒的口感甜味浓郁,口感比较厚重,回味悠长,空杯留香长,越是年份大的茅台口感越是香甜浓厚,茅台喝醉之后也不会有上头的感觉。
白酒行业名酒品牌介绍白酒,作为中国特色的传统饮品,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白酒行业中,有一些名酒品牌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独特的口感而享誉中外。
本文将介绍一些在白酒行业中具有代表性的名酒品牌。
一、泸州老窖作为中国最大的白酒生产企业,泸州老窖享有“白酒之王”的美誉。
泸州老窖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其制作工艺经历了几百年的沉淀和发展。
泸州老窖以优质的高粱为原料,采用传统的窖池发酵工艺,经过长时间的陈酿,在香气和口感上呈现出独特的风味。
泸州老窖推出的泸州老窖股份、剑南春等系列产品在国内外市场都有着广泛的知名度。
二、茅台酒茅台酒是中国最著名的名酒之一,也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名酒品牌之一。
茅台酒源于贵州茅台镇,以高粱为原料,以传统的窖池发酵和粮甑蒸酒工艺酿造而成。
茅台酒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不仅因为其独特的香气和酒体醇厚,更因为它集中国传统文化和酿酒工艺于一身。
茅台酒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使其成为中国国宴上的佳酿。
三、五粮液五粮液是中国白酒行业中的领军品牌之一,具有世界闻名的声誉。
五粮液选取小麦、玉米、高粱、大米和糯米等五种粮食为原料,采用汾酒窖池发酵工艺进行酿制。
五粮液酒的品质独特,口感醇香,回味悠长。
作为中国最早进入国际市场的白酒品牌之一,五粮液凭借其卓越的品质和独特的文化内涵,赢得了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
四、剑南春剑南春是四川省自贡市酒厂出品的一款名酒。
剑南春以优质的高粱、小麦和大米为原料,采用传统工艺酿制而成。
剑南春酒具有极高的陈年价值,经过多年的陈酿,酒体醇厚细腻,香气独特。
剑南春酒在国内外市场上备受追捧,被誉为中国文化的名片之一。
五、汾酒汾酒源于山西,是中国最早的一批酒类品牌之一。
汾酒选用优质的高粱和小麦等为原料,采用传统的汾酒窑池发酵工艺,经过多年的陈酿而成。
汾酒以其独特的香气和清亮的色泽而闻名。
凭借着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品质,汾酒在国内外市场都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总结:白酒行业中有许多名酒品牌,每一种品牌都有其独特的酿造工艺和口感特点。
中国白酒的特点、名称和起源中国白酒是世界著名的六大蒸馏酒之一(其余五种是白兰地、威士忌、郎姆酒、伏特加和金酒)。
中国白酒在工艺上比世界各国的蒸馏酒都复杂得多,原料各种各样,酒的特点也各有风格,酒名也五花八门。
中国白酒在饮料酒中,独具风格,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白酒相比,我国白酒具有特殊的不可比拟的风味。
酒色洁白晶莹、无色透明;香气宜人,五种香型的酒各有特色,香气馥郁、纯净、溢香好,余香不尽;口味醇厚柔绵,甘润清冽,酒体谐调,回味悠久,那爽口尾净、变化无穷的优美味道,给人以极大的欢愉和幸福之感。
我国白酒的酒度早期很高,有67°、65°、62°之高。
度数这样高的酒在世界其他国家是罕见的。
近几年,国家提介降低白酒度数,有不少较大的酒厂,已试制成功了39°、38°等低度白酒。
低度白酒出现市场初期,大多数消费者不太习惯,饮用起来总觉着不够味,“劲头小”。
90年代初,城市消费者已经开始习惯低度白酒,在宴席上已经逐渐成为一个较好的品种了。
白酒以前叫烧酒、高粮酒,建国后统称白酒、白干酒。
为什么叫白酒、白干和烧酒?白酒就是无色的意思,白干酒就是不掺水的意思,烧酒就是将经过发酵的原料入甑加热蒸馏出的酒。
白酒的名称繁多。
有的以原料命名,如:高粱酒、大曲酒、瓜干酒等,就是以高粱、大曲、瓜干为原料生产出来的酒。
有的以产地命名,如:茅台、汾酒、景芝白干、曲阜老窖、兰陵大曲等。
有的以名人命名,如:杜康酒、范公特曲等。
还有的按发酵、贮存时间长短命名,如:特曲、陈曲、头曲、二曲等。
二锅头、回龙酒等,则又是以生产工艺的特点命名的。
二锅头是我国北方固态法白酒的一种古老的名称。
现在有的酒仍叫二锅头。
现在的二锅头是在蒸酒时,掐头去尾取中间馏出的酒。
真正的二锅头系指制酒工艺中在使用冷却器之前,以古老的固体蒸馏酒方法,即以锅为冷却器,二次换水后而蒸出的酒。
所谓回龙酒,就是将蒸出的酒重烤一次,即为回龙酒。
⽩酒⽂化的知识 酒包装作为酒⽂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对产品的信息传达和宣传的重任。
因此,酒的包装不仅仅是⼀门设计艺术,更是⼀门实⽤的艺术,⼀门⽂化的艺术。
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酒⽂化的知识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酒⽂化的知识 中国的⽩酒讲究⾹型,所采⽤的原料、酿造⼯艺与环境等因素不同,故神州⼤地上,各个区域的酒⾹与特点各有春秋。
⽬前,我国的⽩酒可分为以下7种⾹型: 1、酱⾹型 ⼜称茅⾹型,以贵州省仁怀市的茅台酒为典型代表。
这种⾹型的⽩酒,以⾼梁为原料。
以⼩麦⾼温制成的⾼温⼤曲或纵曲和产酯酵母为糖化发酵制,采刚⾼温堆积,⼀年⼀周期,⼆次投料,⼋次发酵,以酒养糟,七次⾼温烤酒,多次取酒,长期陈贮的酿造⼯艺酿制⽽成。
酒质特点为⽆⾊或微黄⾊,透明晶亮,酱⾹突出,优雅细腻,空杯留⾹,经久不散,幽雅持久,⼝味醇厚、丰满,回味悠长。
2、清⾹型 ⼜称汾⾹型,以⼭西省汾阳市杏花村的汾酒为典型代表。
这种⾹型的⽩酒以⾼梁等⾕物为原料,以⼤麦和豌⾖制成的中温⼤曲为糖化发酵剂,采⽤清蒸清糟酿造⼯艺、固态地缸发酵、清蒸流酒,强调“清蒸排杂、清洁卫⽣”,即都在⼀个“清”字上下功夫,“⼀清到底”。
酒质特点为清亮透明,清⾹纯汇.醇厚柔和,⽢润绵软,⾃然协调,余味爽净,后味较长。
3、浓⾹型 ⼜称泸⾹型、窖⾹刑。
以四川沪洲⽼窖特曲酒为典型代表。
这种⾹型的⽩酒是以⾼梁、⼤⽶等⾕物为原料,以⼤麦和豌⾖或⼩麦制成的中、⾼温⼤曲为糖化发酵齐,采⽤的酿造下:艺是混蒸续餷、酒糟配料、⽼窖发酵、缓⽕蒸馏、贮存、勾兑等酿造⼯艺酿造⽽成。
酒质特点为⽆⾊或微黄⾊,清亮透明,窖乔浓郁,甜绵爽净,纯正协调,余味悠长。
4、凤⾹型 以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的西凤酒为典型代表。
这种⾹型的⽩酒,以⾼粱为原料.⾜以⼤麦和豌⾖制成的中温⼈曲或麸曲和酵母为糖⽐发酵剂,采⽤续馇配料,⼟窖发酵(窖龄不超过—年),酒海容器贮存等酿造⼯艺酿制⽽成。
酒质特点为⽆⾊,清澈透明,醇⾹秀雅,⽢润挺爽,诸味谐调,尾净悠长。
八大酒系:中国白酒的文化密码
转自:三联生活周刊
按照2000年出版的《中国酒经》的说法,中国酒的种类是个他们也无法完成统计的工作,只因为中国大小酒厂众多,变化甚大,特别是在品种方面,琳琅满目到了让人瞠目结舌的地步,所以在这部词典类型的书里只列出了中国名酒和优质酒的名称,而放弃了多数酒的介绍。
他们似乎在告诫我们,如果尝试去列举中国酒,肯定是一种吃力不讨好的巨大失败。
中国历史上层出不穷的《酒谱》,由好酒的文人们撰写,现在看起来,恍如天书,只因为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流行口味,清朝流行的名酒到今天已经所剩无几,中国人在酒上的发明创造能力很惊人。
新中国成立后,自然也需要建立自己的酒谱系,这次是由科技工作者掌握决定权。
过去几十年来中国白酒的分类体系,基本上只有一种办法,就是按照各种香型去列举酒类,最经典的分类体系已经确立,那就是严格按照香型来列举各地的名牌酒类,比如酱香型,以茅台、郎酒为代表;浓香型的白酒,以五粮液、泸州老窖、剑南春、洋河大曲、古井贡酒为代表;清香型,以汾酒、宝丰酒、特制黄鹤楼酒为代表;兼香型,以白云边酒、白沙液酒为代表;还有以酒鬼酒为代表的馥郁香型,西凤为代表的凤香
型,三花酒为代表的米香型。
这种分类体系的最大好处,是解决了中国酒类层出不穷的问题,不断在各种类里面增加新品种就可以了。
可是,这个分类体系,在诞生的时候就不断遭遇挑战。
最大的挑战,来自与中国酒的千变万化的特征。
最典型的如西凤酒,这个老牌的四大名酒在第一、第二届的中国评酒会上均榜上有名,可是第三次,也就是1979年的评比上没有获得金奖,不是酒不好,真实原因是因为在各个香型中它都排不上号,它不属于浓香,也不属于清香,更不属于酱香,但是酒确实又是好酒,怎么办?于是经过协商,推出了自己的新香型:凤香。
1994年,国家颁布了凤香标准,这也成为今后许多名酒的仿效例证。
中国人对酒的热爱,使之创造新酒的乐趣一直不中断。
只要不在饥荒年代,新酒就屡有创新,新中国成立后,江西创造了四特酒,后来也得到了国家的认可,称之为“特香酒”。
上世纪70年代,随着粮食的丰产,各省酒厂的热情投入,各种新酒的创造层出不穷,湖北的白云边酒为所谓兼香,山东的景芝酒为芝麻香,湖南的酒鬼酒为馥郁香。
这种创造精神,促使酒类的管理机构和专家们不断召开各种类型的研讨会,用来命名各种新香型,争论和协调中,一个个的新名酒诞生了。
但是,以中国地域之辽阔,以及中国人对酒的极端热爱,光用香型来分类新酒种总会有词穷的一天。
一个陌生的远在众人视野之外的小县城也可能生产出一种新香型的白酒,然后强烈要求命名权,但是往往是不可能的,专家们对香型的命名,还包括对生产企业的综合认可,比如生产量,再比如经济实力,否则,命名也会落空。
但是,一旦一个酒厂挣到了钱,往往可以召开自己的研讨会,最终要求名正言顺。
夹在这种种矛盾之中的,以香型为主的分类的体系,总有穷尽的时刻。
就因为这种分类体系的不完整性,所以我们这次考察中国酒类没有继续按照香型,而是以香型结合地理划分,将中国白酒分成了八个体系,这种分类方式有其合理性,白酒本来就是带有严格区域地理特征的产品,比如虽然都是酱香酒,在茅台镇生产的才是茅台,在贵州遵义生产的就是珍酒,即使技术、原料和整个程序完全一样,最后的产品还是有所区别;再比如都是浓香酒,四川所生产的浓香酒就分成两个类型,更不用提江淮生产的浓香酒,在这里面,地理因素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四川浓香酒的香味来自于窖泥,来自于湿润温暖气候造成的大量微生物群落,也来自当地粮食的芳香;而江淮平原温差大,没有复杂的微生物群落,反而造成了酒香不比川酒但是甜柔胜过的姿态。
在具体考察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这种分类具备的合理性,比如北方酒基本受清香派汾酒的影响,就是因为气候类似,酿造技术也因此比较容易流通。
再比如中原地带气候和地形复杂,所以酒的流派极其多变,产生了兼香、馥郁香和特香若干香型,这也和这个地区的历史文化兼容并蓄的模式很相像。
但是,在各区的地理中,往往还有意外发生。
北方也有浓香,酱香大省也不乏成功的浓香,我们随即注意到了新的因素,就是市场因素,市场常常超越地理,成为新的主宰。
不过这种主宰还是以地理为依据的,比如现在浓香流行,四川酒厂就成为全国酒厂的供应商,四川的酒人才也四处开花,包括新疆也生产浓香酒。
我们分类的办法是以酒为本,让酒回归于酒,按照区域的地理历史特征来考察酒类。
中国酒的变化往往有超出预料的地方,每个时代都有自己推崇的口味,伴随着口
味的流行,而衍生出无数的新酒种类,不过不管怎么变化,地区的风土不变,历史沿袭不变,则酒与地区的关系,也不会轻易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