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和尚过江是哪一天:农历二月二十八
- 格式:doc
- 大小:13.50 KB
- 文档页数:2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一1承和五年六月十三日,午时,第一、第四两舶诸使驾舶。
缘无顺风,停宿三个日。
2〔六月〕十七日,夜半,得岚风,上帆,摇舻行。
巳时到志贺岛东海。
为无信风,五个日停宿矣。
3〔六月〕廿二日,卯时,得艮风,进发。
更不觅澳,投夜暗行。
4〔六月〕廿三日,巳时,到有救岛。
东北风吹。
征留执别。
比至酉时,上帆渡海。
东北风吹。
入夜暗行。
两舶火信相通。
5〔六月〕廿四日,望见第四舶在前去,与第一舶相去卅里许,遥西方去。
大使始画观音菩萨。
请益、留学法师等,相共读经誓祈。
亥时,火信相通,其貌如星,至晓不见。
虽有艮巽风变,而无漂迁之惊。
大竹、芦根、乌贼、贝等随澜而流,下钩取看,或生或枯。
海色浅绿,人咸谓近陆地矣。
申时,大鱼随船游行。
6〔六月〕廿七日,平铁为波所冲,悉脱落。
疲〔鸟〕信宿不去,或时西飞二三,又更还居,如斯数度。
海色白绿。
竟夜令人登桅子见山岛,悉称不见。
7〔六月〕廿八日,早朝,鹭鸟指西北双飞。
风犹不变。
侧帆指坤。
巳时,至白水,其色如黄泥。
人众咸曰:“若是扬州大江流水!”令人登桅子见,申云:“从戌亥会直流南方,其宽廿馀里。
望见前路,水还浅绿。
”暂行不久,终如所申。
大使深怪海色还为浅绿,新罗译语金正南申云:“闻道扬州掘港难过,今既逾白水,疑逾掘港欤?”未时,海水亦白。
人咸惊怪。
令人上桅,令见陆岛,犹称不见。
风吹不变。
海浅波高,冲鸣如雷。
以绳结铁沉之,仅至五丈。
经少时下铁,试海浅深,唯五寻。
〔大〕使等惧,或去:“将下石停,明日方征。
”或云:“须半下帆,驰艇,知前途浅深,方渐进行。
停留之说,事似不当。
”论定之际,剋逮酉戌,爰东风切扇,涛波高猛,船舶卒然趋升海渚。
乍惊落帆,柂角摧折两度。
东西之波,互冲倾舶,柂叶着海底。
舶舻将破,仍截桅弃柂,舶即随涛漂荡。
东波来,船西倾;西波来,东侧。
洗流船上,不可胜计。
船上一众,凭归佛神,莫不誓祈。
人人失谋,使头以下至于水手,裸身紧逼裈。
船将中绝,迁走舻舳,各觅全处。
结构之会,为澜冲,咸皆差脱。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三十二》原文及翻译(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三十二》原文及翻译【导语】:粤西游日记三十二丁丑(公元1637年)十二月十一日夜雨达旦。
关于和尚的绕口令和尚本是一个尊称,要有一定资格堪为人师的才能够称和尚,不是任何人都能称的。
那么关于和尚的绕口令你知道吗?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关于和尚的绕口令,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和尚的绕口令【经典篇】大和尚常常上哪厢?大和尚常常过长江。
过长江为哪厢?过长江看小和尚。
大和尚原住襄阳家姓张,小和尚原住良乡本姓蒋,大和尚和小和尚,有事常商量。
大和尚说小和尚强,小和尚说大和尚棒。
小和尚煎汤,请大和尚尝,大和尚赏小和尚好檀香。
关于和尚的绕口令【热门篇】和尚端汤上塔,塔滑汤洒汤烫塔;和尚端塔上汤,汤滑塔洒塔烫汤。
关于和尚的绕口令【最新篇】高高山上到有一位老僧,身穿着衲头几千层。
你要问老僧年纪有多么大,曾记得黄河九澄清。
五百年才澄一澄,总共是四千五百冬。
老僧收了八个徒弟,八个弟子个个的有法名。
大徒弟名字就叫青头愣,二徒弟名叫愣头青。
三徒弟名字就叫僧三点,四徒弟名字就叫做点三僧。
五徒弟名叫蹦葫芦棒,六徒弟名叫棒葫芦蹦。
七徒弟名字就叫随风倒,八徒弟就叫做倒随风。
八个徒弟,学会了八种艺,八仙过海,各显其能:青头愣会打磬,愣头青会撞钟。
僧三点会吹管,点三僧会捧笙。
蹦葫芦棒会打鼓,棒葫芦蹦会念经。
随风倒他会扫地,这倒随风他会点灯。
老师傅叫他们换上了一换,不知道换成换不成。
这个愣头青他打不了这青头愣的磬,青头愣撞不了愣头青的钟。
点三僧吹不了这僧三点的管,僧三点捧不了点三僧的笙。
棒葫芦蹦打不了蹦葫芦棒的鼓,蹦葫芦棒他念不了棒葫芦蹦的经。
倒随风他扫不了这随风倒的地,随风倒他点不了这倒随风的灯。
老师傅一见有了气,要打徒弟整八名。
眼睁睁,八位徒弟个个的就要挨打,从外面,又来了五位云游的僧。
五位僧人把情讲,罚他们后面去数塔玲珑。
玲珑宝塔,十三起儿,临去数单层,回来数双层,谁要是数过来谁就是大师兄。
谁要是数不过来玲珑塔,叫他一夜罚跪,到天明。
玲珑塔来塔玲珑,玲珑宝塔第一层。
一张高桌四条腿,一个和尚一本经,一个铙钹一口磬,一个木鱼一盏灯。
和尚打伞歇后语(最新7篇)和尚打伞的歇后篇一和尚打伞——谜底:无法无天(无发无天)老和尚打伞打一歇后语篇二和尚打伞——无法无天(无发无天)与和尚有关的歇后语(一)和尚回庙——走老路(二)和尚结辫子——假的(三)和尚看花轿——空欢喜(四)和尚买梳子——无用(五)和尚敲木鱼——老一套(六)和尚敲钟——响当当(七)和尚娶老婆——岂有此理;离经叛道(八)和尚娶媳妇——今生休想(九)和尚头上的虱子——明摆着(十)光头跑进和尚庙——充数(十一)和尚拜堂——全是外行(十二)和尚拜丈人——没有这回事(十三)和尚背枷——知法犯法(十四)和尚出山——走下坡路(十五)和尚打赤脚——两头光(十六)和尚打架——抓不到辫子(十七)和尚念经——老一套(十八)和尚戴礼帽——与众禾同(十九)和尚到了姑子庵——不妙(庙)(二十)和尚的肚腹——没多大油水(二十一)和尚的儿子——拣的(二十二)和尚的袈裟——东拼西凑;七拼八凑(二十三)和尚的念珠——一连串(二十四)和尚的梳子——无用之物(二十五)和尚的住处——妙(庙)(二十六)和尚分家——多事(寺)(二十七)和尚跟着月亮走——借光了(二十八)和尚挖墙洞——妙(庙)透了(二十九)和尚下山——出事(寺)了(三十)和尚训道士——管得宽(三十一)和尚训道土——管得宽(三十二)和尚养儿子——岂有此理(三十三)和尚照镜子——无计(髻)可施(梳)(三十四)和尚枕着门槛睡——突(秃)出(三十五)和尚住岩洞——没事(寺)(三十六)和尚坐岩洞——没事(寺)(三十七)庙里的和尚——无牵无挂(三十八)杀人和尚念佛经——假慈悲;假慈善(三十九)沙和尚挑行李——义不容辞(四十)烧香赶和尚——喧宾夺主(四十一)烧香赶走和尚——喧宾夺主(比喻次要的压倒主要的。
)(四十二)烧香顺便看和尚——一举两得(四十三)少林寺的'和尚——名扬四海(四十四)歪嘴和尚——没正经(四十五)歪嘴和尚吃螺蛳——以歪就歪(四十六)歪嘴和尚吹灯——一股斜气(四十七)歪嘴和尚念经——说不出一句正经话(四十八)潭柘寺(位于北京西郊)的和尚——没数(四十九)唐僧和尚念佛经——一本正经(五十)唐僧跑进和尚店——同吃一碗斋饭(五十一)秃子不要笑和尚——脱了帽子都一样。
《西游记》里面谚语及出处1.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世上没有不能达成的事,只要有决心去做,必能完成。
西游记·第二回:(悟空道:“这个却难!却难!”祖师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悟空闻得此言,叩头礼拜。
)亦作(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2.赊三不敌见二:比喻空许的好处比不上现有的。
西游记·第三回:(我老孙不去!不去!俗语谓“赊三不敌见二”,只望你随高就低的送一副便了。
)3.一客不犯二主:一件事由一个人承当到底,不麻烦第二个人。
西游记·第三回:(悟空道:“一客不犯二主。
若没有,我也定不出此门。
”)亦作(一客不烦二主)。
4.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比喻人也有走好运的时候,不会永远屈居下位。
西游记·第七回(常言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只教他搬出去,将天宫让於我,便罢了。
)5.马流:猴子。
西游记·第十五回:(我把你这个大胆的马流,村愚的赤尻!)6.好借好还,再借不难:向人借东西或借钱,能守信用按期归还,以后再借就容易了。
西游记·第十六回:(“我正愁你不还我的宝贝,无处寻讨,且喜就送来也。
”行者道:“老孙可是那当面骗物之人?这叫做(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7.君子不念旧恶:不计较过去的过错。
西游记·第二十六回:(大圣,古人云:“君子不念旧恶。
”只管题他怎的!菩萨著我来迎你哩!)8.虎毒不吃儿:老虎虽然凶猛,尚且不吃虎子。
比喻人不论如何狠毒,也不会伤害自己的孩子。
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常言道:“虎毒不吃儿”,凭著我巧语花言,嘴伶舌便,哄他一哄,好道也罢了。
)亦作(虎毒不食子)、(虎毒不食儿)。
9.龙游浅水遭虾戏:比喻能人处於困境,难以发展,反受庸人的欺凌。
西游记·第二十八回:(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原被犬欺,纵然好事多磨障,谁像唐僧西向时?)10.虎落平原被犬欺:比喻英雄在失势时,容易遭到小人的欺侮。
西游记·第二十八回:(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原被犬欺。
过江罗汉历史传说典故跋陀罗三字,意译是贤,但这位罗汉取名跋陀罗,是另有原因。
原来印度有一种稀有的树木,名叫跋陀罗。
他的母亲怀孕临盆,是在跋陀罗树下产下他的,因此就为他取名跋陀罗,并将他送去寺门出家。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过江罗汉的传说故事,供大家参考。
一、过江罗汉基本介绍跋陀罗尊者--过江罗汉身负经卷、东渡传经跋山涉水、普渡众生跋陀罗三字,意译是贤,但这位罗汉取名跋陀罗,是另有原因。
原来印度有一种稀有的树木,名叫跋陀罗。
他的母亲怀孕临盆,是在跋陀罗树下产下他的,因此就为他取名跋陀罗,并将他送去寺门出家。
相传东印度群岛的佛教,最初是由钹陀罗传去的。
他由印度乘船到东印度群岛中的爪哇岛去,传播佛法,因此称之为过江罗汉。
二、过江罗汉概括他的一生的事迹,这位跋陀罗尊者,他的父亲叫饶桑,是释迦牟尼佛父亲净饭王的马车驾手,就是马夫,给他驾马车的。
他跟一个种姓高的女人结婚,因为是净饭王的马车司机,(那时候没汽车,是马车。
)所以家里也很富裕,但是他就是下面没孩子。
他到处在神面前求,但是很久还是没有满愿。
有一天,净饭王的太子(就是释迦牟尼佛没成佛的时候),他降生了,这个马车的驾驶员听到占相的说,这个太子将来不是成佛就是转轮圣王。
这个马车的驾驶员也很想生一个儿子,将来给悉达多太子做驾驶员。
因为他是给他父亲驾马车的,因为国王生了个太子,他也希望他生个儿子,将来太子做国王的时候,给他驾马车,这样他们家里事业就不会断了。
他多次地在各方面的神面前祈祷,但是还是没有效果。
等到释迦牟尼佛成佛,六年了,释迦牟尼佛才回到他家里度他的家属。
这个马车的驾驶员说,假使我(他没孩子嘛)死了以后,财产都归公了,充公了,因为没有后代嘛,就给公家拿去了。
他想与其给充了公,倒不如自己来安排,就把他的钱都花在下一世再投生到好地方去,就供佛。
他的愿就是下一辈子能够生到好地方。
三、过江罗汉历史传说从这个尊者的一生的事迹,给我们一个教育,世间的生活再富裕,也不是很坚牢的,也是无常的。
独 家策划MEMORIES OFSPECIAL家策划独春节期间,要数火神庙香火会。
这天庙内外打扫得干干净净,正位火神红面红发着红袍,披大幅鲜红绸布,威武正气,供桌上摆满供品。
道人点上第一炷香,等着进香人大摆供物和香烛,两侧神仙各持火蛇、火鸽等神物,显示火焰无情之兆。
远村信士、本城进香男女手拿香箔,络绎不绝来进香。
有的还带着身着新衣的儿童前来磕头,以此来规劝小儿不要玩火,以免惹火神生气,降下火灾。
庙前摆着进香用品,庙门两侧多摆着小儿食品和玩具等。
繁荣街西段人很多,十分热闹,商店生意也比往日兴隆。
接下来的文昌阁香火会,进香人心境虔诚,祈求子女功成名就;龙王庙香火会,除本城信士外,还有成群的乡下人敲锣打鼓,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新关帝庙会,既是山西商人联欢会之期,也是关公磨刀之日……而要说鲁南最大的古会,莫不过四月初八泰山这一天,方圆数百里商贾云集、百货聚展,东至郯城、邳州,西自铜山、微山,南至睢宁、灵璧,北自滕县、费县等地商人都来赶会。
东从大北门里老牛市,西至燕庄,延续2.5公里,可容纳数万人。
各地商民为赶好这个会,有的竟在10天前赶来,货源准备多在月前。
小生意往往在会前两三天就设摊点。
各地艺人也前来助兴,赚取小钱。
进香上供物品如香箔、纸马、纸鞋纸袜、上供干鲜果品,摆在泰山行宫庙前左右两旁,夹杂着儿童食品,以供进香者还愿购买。
穿着新衣服的儿童随意拣买吃食,高高兴兴跟着大人进庙烧香求平安。
庙会的茶棚和酒饭馆主要设在泰山庙前和西门外,有低桌子、矮板凳,有稀饭、油条、包子、辣汤、豆腐脑、馒头烧饼、炒菜,酸甜苦辣悉听尊便。
粮食市在东关、北关中间广场,可容纳万包粮食在此交易,素有“九龙口鹅地”之称,其意为有多少能销多少。
庙会这天,远道而来的粮食商人住在粮栈,随时收购小麦、黄豆等。
小麦多运往河北、天津,黄豆多运往上海等地。
黑白条货市在东从泰山庙西至西门里的后大路西段,筐子、筛子、簸箕、篓子等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老和尚过江是哪一天:农历二月二十八
在我国苏州民间把农历二月二十八称为“老和尚过江”,并有“老和尚过江,不是风就是雨”的气象民谚,据说这一天是历史上佛教达摩祖师一苇渡江的日子,在这天之前的三日和之后的三日,长江中下游一带必然刮大风下大雨。
那么今天的农历节日大全就为你介绍,农历二月二十八的老和尚过江日。
农历二月二十八,是吴地俗语说的“老和尚过江”的日子,据说这天的前三天后三天,长江中下游一带必要刮大风下大雨。
那么这个传说是怎么来的呢?据说是与佛教达摩祖师一苇过江的典故有关,传说菩提达摩得法后遵照师傅嘱托,东行来到中国弘扬大乘禅法。
梁武帝将他迎到金陵,但后来达摩感觉在南朝无法达成自己的目标,于是便准备渡江往魏。
于是这天,达摩祖师离开金陵,走到长江岸边,只见江面宽阔水深流急,没有船只,正愁着没法渡江,见不远的地方,坐着一位老婆子,身边放着一捆芦苇,于是他上前施礼问道:“老人家,你是准备用这捆芦苇渡江吗?”老人抬起头来看看,见来者态度和谐十分诚恳,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达摩祖师心想:一个年迈老人可以踩苇过江,我何不能呢?于是便恭敬地请求说:“老人家,请赐一苇渡我过江。
”老人仍然没有说话,只是顺手抽出一根芦苇递给达摩。
达摩双手接过,告别老人,来到江边把芦苇往江面上一放,这时江面正巧刮起了南风,于是达摩轻轻踏上芦苇,顺顺当当过了长江。
那么,为什么老和尚渡江这一天必有风雨呢?有的说法认为,达摩祖师一苇渡江,是为了传播佛学,所以观音菩萨特意召唤风雨送他顺利过江,毕竟若无风雨,一根芦苇如何过得大江?也有的说法是,这和尚根本不是达摩祖师,而是个恶和尚,过江带来瘟疫、旱涝灾、蝗灾,所以老天爷借刮风下雨,把和尚淹死在江中,人间才会太平。
当然民间甚至还有说法认为,这老和尚姓马,又称马和尚,实际上他就是梁山伯、祝英台故事中的马文才,他因为没能娶到祝英台,一气之下出家当了和尚。
每年农历二月二十八的时候他就要出来危害人间,老天爷刮风下雨,就是要把他刮到江里去,这样一年就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