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_四十年代文学至新时期文学
- 格式:xmin
- 大小:8.71 MB
- 文档页数:1
00537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中国现代文学史吴宏聪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00538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罗宗强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
(1)课程说明:《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内容包括"五四"文学革命以来到建国以前的优秀作品和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学习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分析和鉴赏现代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文学修养,并为学习现代文学史打下良好基础。
(2)《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自学考试大纲》全国考委制定 (3)学习教材:《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全国考办组编) 1998年版钱谷融、吴宏聪主编,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
(1)课程说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学习先秦至唐、五代的文学作品基本特征,培养阅读、鉴赏、分析、评价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文学素养,并为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史打下良好基础。
(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自学考试大纲》全国考委制定。
(3)学习教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全国考办组编)1998年版徐中玉主编,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
2023 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课程代码:005371.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陈独秀提出“三大主义”主张的著名文章是A.《文学改良刍议》B. 《文学革命论》C. 《敬告青年》D. 《人的文学》2. 鲁迅《故事新编》中取材于女娲开天辟地神话、原名《不周山》的小说是A. 《采薇》B. 《补天》C.《奔月》D.《铸剑》3. 20年代中期乡土文学作家中写了《水葬》的贵州籍作家是A. 台静农B. 王鲁彦C. 蹇先艾D. 王任叔4.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短篇小说集的作者是A. 鲁迅B. 叶绍钧C. 郭沫若D. 郁达夫5. 在30年代中期提出“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口号的主要人物是A. 胡风B. 郭沫若C. 徐懋庸D. 茅盾6. 以散文诗笔法创作的小说《月牙儿》的作者是A. 巴金B. 老舍C. 田汉D. 艾芜7. 《北京人》中虚伪自私、猜忌多疑、欺善怕恶而又精明强干的女性形象是A. 蘩漪B. 陈白露C. 曾思懿D. 金子8. 丁玲写一个叫陆萍的进步青年来到解放区后的见闻与感受的作品是A. 《我在霞村的时候》B. 《一颗未出膛的枪弹》C. 《田家冲》D. 《在医院中》9. 《对于天的怀乡病》表达了现代人灵魂深处渴望“回返”的尖锐痛楚,它的作者是A.戴望舒B. 田间C. 艾青D. 臧克家10. 30年代的优秀报告文学作品除了夏衍的《包身工》,还有宋之的的A. 《一九三二年的月光曲》B. 《一九三〇年春上海》C. 《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D. 《一九三四年的逃亡》11. 散文集《缘缘堂随笔》深受佛学影响,流露出自然童真的情趣,其作者是A. 林语堂B. 丰子恺C. 朱自清D. 王统照12. 40年代政治讽刺诗集《马凡陀的山歌》的作者是A. 臧克家B. 郭沫若C. 穆旦D. 袁水拍13. 沙汀描写四川农村生活的三部长篇小说,除了《淘金记》《困兽记》还有A. 《还乡记》B. 《南行记》C. 《猫城记》D. 《果园城记》14. 形成于五六十年代的“荷花淀派”的领军人物是A. 赵树理B. 孙犁C. 马烽D. 袁静15. 下列堪称“新派武侠小说”代表作家的是A. 金庸B. 宫白羽C. 郑证因D. 王度庐16. “十七年”散文作家中,注重知识性、趣味性与思想性结合的是A. 杨朔B. 秦牧C. 刘白羽D. 魏巍17. 高晓声笔下的著名农民形象陈奂生最早出现于A. 《“漏斗户”主》B. 《李顺大造屋》C. 《陈奂生上城》D. 《陈奂生转业》18. 王安忆在《长恨歌》中塑造的典型的上海女性形象是A. 雯雯B. 曾树生C. 王琦瑶D. 白流苏19. 新时期散文家中以随笔谈论与评说民国人物而受人称道的是A. 巴金B. 张中行C. 余秋雨D. 杨绛20. 沙叶新呼唤与张扬民族阳刚之气的剧作是A. 《陈毅市长》B. 《假如我是真的》C. 《马克思秘史》D. 《寻找男子汉》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0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知识点总结新诗的格局,提高了新诗的表现艺术,扩大了新诗创作的视野,特别是在探索中西诗歌审美追求的契合点上,开辟了一条现代新诗的发展道路。
⑷艾青,抗战前期,40年代初中期的诗人,是胡、郭以来现代诗歌的第二个高峰,是新的聚合和新的开创。
他把胡、郭等人开创的现代自由诗的开放洒脱与新月诗人特别注重格律的规范化追求融合起来,加以重新的整合,开创了自己独特的散文美、散体化的诗歌。
⑸以穆旦等人为代表的九叶诗派,40年代中后期。
贡献在新的时代社会条件下,及时的感受着时代发展的信息,同时又更加充分的吸取外国现代派诗歌的营养,因此,他们追求诗歌的纯粹的艺术性、实用性,注重诗歌本身价值,他们还追求个人与整个时代的融合,他们诗的诗情诗意、形式和语言都与传统的诗不同了,他们用新鲜的感觉与新颖的看法来写诗,是反传统的,是有创新的。
(再听录音)(注:⑴+⑵也是一道题“结合中国现代新诗的发历程,阐述新月诗派新格律诗的理论和实践所显示出的意义”。
⑴+⑵+⑶+⑷也是一道题“为什么说艾青是郭沫若等人以来的现代新诗发展的第二个高峰?”)13、郭沫若的新诗创作在中国现代新诗发展史上的独特贡献是什么?就郭沫若的新诗创作本身而论,其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都并不是最杰出的。
但是郭沫若的最大贡献在于,他首先彻底打破了中国传统旧诗的格式,以真正的崭新的现代诗歌的形式取而代之。
郭沫若的诗让人们看过以后知道了什么是现代新诗,让人们看过以后知道了现代新诗原来是可以这样写的。
郭沫若是中国现代新诗真正意义上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14、《四世同堂》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1)思想的丰富性。
它既是一部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罪恶史,又是一部中华民族抗争侵略者的觉醒史和斗争史,作品具有广阔的史诗意味。
2)思想的深刻性。
它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抗战时期,论陷了的北平),深刻展现了我们民族性格的种种情状,深刻反省了民族性格的变化与升华(好的变坏,坏的变好,好的更好,坏的更坏)。
2023年4月自考0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真题及答案(部分)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26.[题干]《呐喊》[答案]《呐喊》是魯迅的白话短篇小说集,出版于1923年8月,共收录小说14篇。
小说集揭露了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吃人,描写了两大题材:农民题材和知识分子题材。
在艺术上如创作方法、艺术风格都作出了许多成功的探索。
[考点]第一章文学革命与“五四”新文学--鲁迅[知识点]《呐喊》《彷徨》《故事新编》27.[题干]京派作家群[答案](1)京派作家群主要是指20年代末期至30年代,文学中心南移上海之后继续滞留北京或共他北方城市的一一个自由主义作家群,当时亦称“北方作家”派。
(2)“京派”的基本特征是关注人生,但和政治斗争保持距离,强调艺术的独特风格。
京派作家多数是现实主义派,对现实主义有所发展变化,发展了抒情小说和讽刺小说。
主要成员有周作人、废名、沈从文、李健吾等。
沈从文是京派作家的第一-人。
[考点] 30年代文学一小说创作[知识点]小说创作概述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29.[题千]简述巴金《寒夜》的艺术特色。
[答案] (1)细腻入微地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2)由“热”而“冷”,由剑拔弩张的“我控诉”激情抒发到冷静、客观深刻剖析:(3)笔调冷峻,气氛肃杀。
[考点] 30年代文学-巴金[知识点]巴金(寒夜》《憩园》31.[题干]简述老舍《茶馆》的结构特色。
[答案] (1)匠心独运的艺术构思。
(2)这部戏没有贯穿始终的故事情节和戏剧冲突,选择“茶馆"这个最有表现力的地点,截取三个时代的片断借以展示历史变迁,第--个片段为戊戌变法失败后的中国社会现实,第二个片段为辛亥革命失败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第三个片段是抗战胜利前后国民党统治时期的社会现状。
[考点] 50至70年代文学-“十七年”的戏剧[知识点]“十七年”的戏剧一老舍《茶馆》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第一章文学革命与“五四”新文学(1917-1927)语丝社【名词解释】(1)“语丝社”创办于 1924 年,因办《语丝》周刊而得其名。
(2)主要成员有鲁迅、周作人、林语堂、孙伏园等;《语丝》多发表针砭时弊的杂感小品,倡导幽默泼辣的“语丝文体”学衡派【名词解释】(1)1922 年,梅光迪、吴宓等创办《学衡》杂志,因其观点态度相近而被称为“学衡派”。
(2)“学衡派”以融贯中西古今的姿态,提出“昌明国粹,融化新知”,反对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思想倾向保守。
(3)以鲁迅为代表的新文学阵营对“学衡派”进行了全面有力的批驳。
创造社【名词解释】(1)1921 年 7 月成立手日本东京,主要成员有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等;(2)创办了《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等刊物。
(3)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必须忠实地表现作者自己“内心的要求”,作品带有浓厚的主观个人抒情色彩。
文学研究会【名词解释】(1)1921 年 1 月 4 日,文学研究会成立于北京,文学研究会是新文学运动中成立最早、影响和贡献最大的文学社团之一。
(2)由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郭绍虞、朱希祖、瞿世英、蒋百里、孙伏园、耿济之、王统照、叶绍钧、许地山十二人发起。
(3)其宗旨是“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
语丝社对现代散文发展的贡献【简答】(1)语丝社以创办《语丝》周刊而得名,它对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这是因为:(2)《语丝》是以刊登散文为主的刊物,发表了各种文体的散文作品:抒情散文、叙事散文、议论性散文、通信、日记、序跋、短评、小杂感等等,特别是小品、随笔和杂文刊登最多;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各篇,也是陆续在《语丝》上发表的。
(3)《语丝》的撰稿人虽多,但固定的投稿者只五六人,又以鲁迅、周作人为最多,鲁迅的杂文集《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中的许多文章是发表于《语丝》的。
林语堂也在《语丝》上发表了许多文章。
202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课程代码:005371 .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2. 答题前,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每小题选出答案后, 用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鲁迅小说集《呐喊》初版时收入15篇,1930年第13次印刷时抽掉的一篇是()。
A. 《狂人日记》B. 《孔乙己》C. 《不周山》D. 《药》2.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是()。
A. 鲁迅的《呐喊》B. 汪敬熙的《雪夜》C. 郁达夫的《沉沦》D. 叶绍钧的《隔膜》3.洪深借鉴奥尼尔《琼斯皇》的戏剧手法,以大段独白表现人物的恐惧心理,令人耳目一新的剧作是()。
A. 《卖梨人》B. 《贫民惨剧》C. 《有为之室》D. 《赵阎王》4.描写白秋英的感伤情调,被田汉视为“比较能介绍我自己的出世作”的剧作是()。
A. 《南归》B. 《咖啡店之一夜》C. 《获虎之夜》D. 《名优之死》5.1928年开始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发起者除了后期创造社,还有()。
A. 太阳社B. 语丝社C. 新月社D. 弥洒社6.30年代初左翼作家与“自由人”“第三种人”展开论争,自称“自由人”的是()。
A. 梁实秋B. 胡秋原C. 徐志摩D. 苏汶7.茅盾的《蚀》三部曲表现大革命中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精神历程,除了《幻灭》与《动摇》,第三部是()。
A. 《追求》B. 《灭亡》C. 《激流》D. 《沉沦》8.《猫城记》以科幻小说的形式讽刺中国的现实,批判愚昧的国民性,作者是()。
A. 老舍B. 沙汀C. 吴组缃D. 洪灵菲9.创作了《包氏父子》《笑》《脊背与奶子》等作品,表现出杰出讽刺才华的作家是()。
中国现代文学史(00537适用全国)速记宝典简答题命题来源:围绕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成就、文学地位、人物塑造等。
答题攻略:(1)不能像名词解释那样简单,也不能像论述题那样长篇大论,但需要加以简要扩展。
(2)答案内容要简明、概括、准确,即得分的关键内容一定要写清楚。
(3)答案表述要有层次性,列出要点,分点分条作答,不要写成一段;(4)如果对于考题内容完全不知道,利用选择题找灵感,找到相近的内容,联系起来进行作答。
如果没有,随意发挥,不放弃。
考点1:简析叶绍钧小说创作的艺术风格。
答:(1)体现了文学研究会“为人生”小说的现实主义精神,又有自己的个人风格;(2)冷静观察、客观描写的创作态度。
写实笔调严谨扎实,主观之“意”寓于人物和言行的刻画中,冷隽含蓄,如《潘先生在难中》写潘先生向红十字会要两面旗子后的使用,手上写着歌颂军阀的横幅,脑海中却放映着灾难中的真实画面;(3)严密细致、精于布局的篇章结构。
如《潘先生在难中》《多收了三五斗》的结尾均意味深长;(4)叙述语言整饬、严谨、平实、纯正,对于现代汉语的规范化富有积极意义。
考点2:简析郭沫若《女神》的思想艺术特色及其对新诗的历史贡献。
答:(1)现代诗歌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塑造,集中而强烈地表现了冲破封建藩篱、扫荡旧世界的狂飙突进的“五四”时代精神。
(2)丰富的想象、神奇的夸张、激越的音调、华美的语言和浓烈瑰丽的色彩,赋予《女神》浓郁的浪漫主义美学特征。
(3)形式自由多变,大量采用比喻、象征手法,以人格化的自然为主,也化用了古代神话、历史故事、西洋典故,创造了全新的自由体新诗形式。
(4)以浪漫的诗风为中国新诗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考点3:简析朱自清散文的创作特色。
答:(1)真挚深厚的感情注入,擅长写父子之情、夫妇之情、儿女之情;(2)善用比喻、比拟、通感等手法,融情入景,情景交融;(3)缜密精巧的构思,甚见匠心;(4)叙述语言具谈话风,描写语言修辞繁复、华美瑰丽。
自学考试2019年4月0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真题答案及解析2019年4月《中国现代文学史》真题201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代码)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20年代中期成立于北京、受到XXX支持的青年作家社团是()。
A.创造社XXXC.未名社D.文学研究会答案】C解析】选项C未名社是20年代中期成立于北京,得到XXX扶持的青年作家社团。
选项A创造社1921年7月成立于日本东京,成员有XXX、XXX、XXX、XXX、XXX等人。
选项XXX是XXX领导创立的一个综合性艺术团体,以戏剧的成就和影响最大。
选项D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
发起人有周作人、XXX、XXX、XXX等十二人。
考点】文学革命与“五四”新文学——概述2.XXX20年代创作的《昙花庵的春风》,属于()。
A.生理分析小说B.写实主义小说C.乡土小说D.魔幻主义小说答案】A解析】20世纪有一些作家尝试创作了心理分析小说,例如XXX《残春》、《叶罗提之墓》、《卡尔美罗姑娘》等就是最早运用意识流手法描写人物性心理的小说。
此外,还有XXX的《昙花庵的春风》、XXX的《看虹录》等,都是这种尝试的产物。
考点】文学革命与“五四”新文学——小说创作3.小说《缀网劳蛛》的作者是()。
A.XXXB.许地山C.XXXD.XXX答案】B解析】“问题小说”的兴盛期间,出现了很多代表性的作品,如XXX《斯人独枯槁》、XXX《海滨故人》、许地山的《缀网劳蛛》、《商人妇》、XXX的《沉思》等,以对理想的深切关注和浓郁的人道主义思想为根本特征,以揭示社会问题,表达对于人生与社会问题的考虑和对于社会暗中的批判为目的,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人生的问题。
202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现代文学史【参考答案】(课程代码00537)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首次使用“鲁迅”这一笔名的作品是( C )。
A.《祝福》B.《孔乙己》C.《狂人日记》D.《阿Q正传》【解析】1918年在《新青年》发表《狂人日记》开始用“鲁迅”为笔名。
2.20世纪20年代,以“平和冲淡、恬适淡远”的创作风格著称的散文家是( D )。
A.冰心B.朱自清C.郁达夫D.周作人【解析】周作人散文舒展自如,娓娓而谈;平和冲淡,恬适淡远;语言简练而意蕴丰厚;机智幽默,情趣似盎然而实苦涩。
3.台湾新文学的奠基者,被称为“台湾鲁迅”的是( B )。
A.追风B.赖和C.柳裳君D.云萍生【解析】赖和是台湾新文学奠基者,被称为“台湾的鲁迅”。
4.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0年3月2日成立,成立地点( B )。
A.北京B.上海C.广州D.武汉【解析】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1930年成立于上海,1936年因形势变化而解散。
5.新月派中,明确提出“文学乃是基于固定的普通的人性”这一观点的是( C )。
A.徐志摩B.朱湘C.梁实秋D.胡适【解析】梁实秋针对左翼作家提倡的无产阶级文学,在《文学与革命》、《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等文章中主张“文学乃是基于固定的普遍的人性”,提出“文学是没有阶级性的”,主张“天才”创造文学。
6.30年代重要的中篇小说《林家铺子》的作者是( A )。
A.茅盾B.叶圣陶C.沙汀D.张天翼【解析】1933年,茅盾创作出版了长篇小说《子夜》。
该时期他还创作发表了著名的短篇小说“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和中篇小说《林家铺子》等,出版了《春蚕》、《泡深》、《烟云集》三个短篇小说集和《印象·感想·回忆》、《速写与随笔》等散文集。
中国现代文学史00537基本知识点(选择题)1、中国现文史发展的三个十年:第一个十年(1917—1927);第二个十年(1928—1937);第三个十年(1938—1949)2、中国现代文学总体性、全局性的本质特征:新与旧的冲突与承接;中与外的沟通和融会;伴随始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3、从鸦片战争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知识界经历了四个阶段: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三种文化思想:洋务派以经济改革为中心的“中体西用”的文化思想,维新派与革命派以政治改革为中心的启蒙主义文化思想,五四新文化运动以伦理革命为中心的文化思想。
4、晚清的又一次文化繁荣表现在:文化观念的变化,翻译文学的繁荣,小说界革命,话剧的萌芽。
5、两个话剧团题:1906年成立德春柳社和1910年成立的进化团。
6、春柳社1907年在日本东京演出的《茶花女》和排演的五幕话剧《黑奴吁天录》,是中国现代话剧的最初萌芽。
7、《新青年》1915年创刊于上海,主编陈独秀。
8、《新青年》于1917年1月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1917年2月发表了陈独秀的《文学革命史》。
这两篇文章拉开了五四文学革命的大幕,标志着中国现代新文学的正式开始。
9、上述文章的发表得到了一批旗手的积极呼应:李大钊,钱玄同,刘半农,傅斯年,鲁迅,周作人。
周作人还发表了两篇重要论文《人的文学》和《平民文学》。
10、1918年1月,以《新青年》为核心形成了新文化的统一战线。
11、除《新青年》外,五四时期的重要刊物还有:《晨报》副刊,《时事新报》副刊《学灯》,《民国日报》副刊《觉悟》等。
12、1920年,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被迫承认白话为“国语”,通令全民学校采用。
至此,白话文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13、相信文化新闻学法铺的复古牌:学衡派,甲寅派。
甲寅派代表人物:张士钊。
14、胡适的《尝试集》是中国现代第一部新诗集。
刘半农的无韵诗和散文诗为中国最早。
15、陈衡哲是最早创作白话小说的女作家。
老舍和丁玲小说创作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代表作与特色是什么?老舍的创作道路分为三个阶段。
早期:三部长篇小《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早期的三个长篇基本上显示了老舍创作的基本风格,对市民命运的密切关注,幽默讥讽的笔法特色初步显示出来。
中期:小说创作的成熟期《骆驼祥子》《离婚》《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月芽》。
代表作《骆驼祥子》。
《离婚》标志幽默讥讽的特色开始成熟了,《猫城》是长篇,有政治色彩和寓言故事。
这个阶段对市民形象的塑造达到了典型化的程度,幽默风格达到了圆润的境地,是老舍高峰和成熟期的创作。
后期:显示了风格的发展和变化,以《四世同堂》为突出特点,老舍对市民形象的描写,已经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独特的体系,构成了老舍的市民世界,幽默讽刺进一步深入转化为批判和揭露。
纵观老舍整个的创作,除了上述特点以外,还有一个独特的风格,即是他的语言特色,老舍的作品显出鲜明的浓厚的京味文化。
丁玲的创作道路分为三个阶段。
初期,20年代,发表以个性解放,妇女解放为主题的作品,以《莎菲女士的日记》为代表,基本显示了她的创作特点,显示出一种深刻敏锐的政治见解和政治眼光。
中期,30年代(即30年代到解放区前后的创作),一部分继续表现知识分子、农民命运的作品,另一部分是来解放区以后表现农民、女性,这个时期创作的过度体现了丁玲思想发展的变化。
后期,40年代,以《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写农民地位命运的变化,显示了丁玲思想、艺术上的高峰。
这三个阶段共同体现了丁创作的总体特点,不同时代最重要的、最敏锐的问题,以一个女性特有的敏锐感和深刻的政治眼光,始终感应、追随着时代的步伐,在积极的思考。
《沉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集,这篇小说典型地体现郁达夫抒情小说的基本风格:1、自叙传的写法,大胆自我暴露,坦诚、真诚、透明、亲切;2、作品人物形象并不具体,重点在于通过人物抒发感情,成功在于塑造了抒情主人公形象;3、结构以情绪变化安排,不以情节为线索;4、语言非常浓烈、明快,大量感叹词,语言高度抒情化,感情色彩重。
第一章 1917-1949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1 双簧戏:1、1918年钱玄同和刘半农的双簧戏,正式拉开了这场“文学革命”、“封建复古主义”思潮斗争的序幕。
2、钱玄同把社会上的各种反对意见归纳起来,化名“王敬轩”写给《新青年》编者一封信,再由刘半农写答信王敬轩的信予以批驳,两信同时发表名为《文学革命之反响》,借以扩大文学革命的影响。
2 文学研究会:被称为“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1921年成立于北京,是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
代表作家:周作人、茅盾、叶圣陶、许地山、朱自青、冰心等。
重要刊物:《小说月报》、《文学旬刊》理论主张:积极提倡“为人生”的文学主张和现实主义文学思想。
主要贡献:它承接了“五四”文学革命的现实主义传统,使之发展成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占主流地位的文学思潮。
3 创造社:1921年在日本东京成立,发起人有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等。
主要刊物:《创造季刊》《创造周刊》《创造日》。
理论主张:尊自我,重主观,强调艺术是自我表现、内心自然流露;强调文学的本质是感情;强调灵感在创作中的作用。
主要表现为浪漫主义特征。
4 新月社:1923年成立,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等,都是欧美留学生。
重要刊物:《晨报副刊》《诗镌》《新月》(后期)闻一多发表《诗的格律》的理论文章,提出诗歌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以闻一多、徐志摩为首的新格律诗的创作,称为“新月诗派”。
5 语丝社:成立于1924年,以创办《语丝》周刊而得名。
主要成员有鲁迅、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等。
文艺思想接近于文学研究会。
《语丝》多发表杂文、小品、随笔,形成生动、泼辣、幽默的语丝文体,对中国现代散文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鲁迅说《语丝》的基本特色是“任意而谈,无所顾忌”。
6 简述文学革命的成就和意义:文学革命批评了“文以载道”、“代圣贤立言”的旧文学观念,宣传了现实主义文学思想。
新文学浸透了民主主义、人道主义、个性主义等近代思想。
2017年4月全国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考前试题和答案0053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目中只有一个是符号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第1题中国现代文学以下列哪一项为开端【】A. "五四"文学革命B. "五四"新文化运动C. 白话文运动D. 诗界革命【正确答案】 A【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2题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是【】A. 《怀旧》B. 《铸剑》C. 《狂人日记》D. 《秋夜》【正确答案】 C【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3题祥林嫂这个女性形象出自于【】A. 《祝福》B. 《伤逝》C. 《在酒楼上》D. 《离婚》【正确答案】 A【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4题《寒夜》中体现了一种反道德、重自我的新型女性是【】A. 杨梦痴B. 瑞珏C. 梅D. 曾树生【正确答案】 D【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5题老舍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A. 《老张的哲学》B. 《赵子曰》C. 《二马》D. 《离婚》【正确答案】 A【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6题话剧《茶馆》中,在绝望中上吊自尽的人物是【】A. 常四爷B. 秦仲义C. 王利发D. 康六【正确答案】 C【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7题下列作家中,属于七月诗派的一组诗人是【】A. 绿原、牛汉、曾卓B. 艾青、曾卓、洛夫C. 艾青、绿原、流沙河D. 冀汸、公刘、臧克家【正确答案】 A【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8题创造社成立于【】A. 1919年B. 1920年C. 1921年D. 1922年【正确答案】 C【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9题鲁迅大量运用象征、隐喻手法创作的作品是【】A. 《朝花夕拾》B. 《野草》C. 《彷徨》D. 《故事新编》【正确答案】 B【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0题被称为"新感觉派的圣手"的作家是【】A. 施蛰存B. 穆时英C. 刘呐鸥D. 茅盾【正确答案】 B【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1题中国诗歌会中成就和影响最大的一位诗人是【】A. 蒲风B. 杨骚C. 王亚平D. 田间【正确答案】 A【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2题话剧《茶馆》的作者是【】A. 郭沫若B. 曹禺C. 老舍D. 田汉【正确答案】 C【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3题阿英创作于"孤岛"时期的历史剧是【】A. 《天国春秋》B. 《忠王李秀成》C. 《赛金花》D. 《海国英雄》【正确答案】 D【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4题 "蛤蟆滩"是下列哪部作品所描写的典型环境【】A. 《红旗谱》B.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C. 《创业史》D. 《赖大嫂》【正确答案】 C【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5题小诗的形成主要是受下列哪一部作品的影响【】A. 《猛虎集》B. 《欧游杂记》C. 《飞鸟集》D. 《草叶集》【正确答案】 C【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6题《送报夫》是台湾哪一位作家的作品【】A. 赖和B. 朱点人C. 杨逵D. 陈奇云【正确答案】 C【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7题刘心武的短篇小说《班主任》发表于【】A. 1976年10月B. 1977年10月C. 1979年11月D. 1977年11月【正确答案】 D【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8题远与近》是哪一位著名诗人的作品【】A. 顾城B. 北岛C. 江河D. 杨炼【正确答案】 A【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9题新时期之初,我国诗坛曾出现一批勇敢地对现实、历史和自我进行批判性反思的优秀诗作,它们是【】A. 艾青的《在浪尖上》和骆耕野的《我爱》等B. 黄永玉的《曾经有过那种时候》和李发模的《不满》等C. 李发模的《不满》和熊召政的《呼声》等D. 白桦的《阳光,谁也不能垄断》和邵燕祥的《长城》等【正确答案】 D【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20题被称为"童话诗人"的朦胧诗人是【】A. 北岛B. 食指C. 舒婷D. 顾城【正确答案】 D【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21题贯穿闻一多《红烛》和《死水》的诗魂是【】A. 爱国主义情思B. 理想之爱C. 夫妻之爱D. 亲友之爱【正确答案】 A【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22题叶紫的第一篇小说是【】A. 《丰收》B. 《星》C. 《山村一夜》D. 《太阳从西边出来》【正确答案】 A【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23题因创作成就突出,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是【】A. 老舍B. 田汉C. 曹禺D. 郭沫若【正确答案】 A【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24题张承志的《北方的河》等小说在文体风格上呈现出【】A. 纪实性小说的倾向B. 诗化小说的倾向C. 戏剧化小说的倾向D. 传记体小说的倾向【正确答案】 B【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25题《子夜》中的地主形象是【】A. 吴荪甫B. 沙子龙C. 冯云卿D. 赵伯韬【正确答案】 C【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26题茅盾的农村三部曲包括【】A. 《幻灭》、《彷徨》、《追求》B. 《呐喊》、《动摇》、《追求》C. 《春蚕》、《秋收》、《残冬》D. 《幻灭》、《动摇》、《追求》【正确答案】 C【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27题 "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说的是哪一部作品【】A. 《围城》B. 《边城》C. 《长河》D. 《家》【正确答案】 A【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28题下列属于闻捷的诗歌的是【】A. 《白雪的赞歌》B. 《桂林山水歌》C. 《雷锋之歌》D. 《天山牧歌》【正确答案】 D【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29题《与永恒拔河》是台湾哪一位诗人的诗集【】A. 余光中B. 洛夫C. 白先勇D. 琼瑶【正确答案】 A【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30题反映"十七年"初期东北地区工业建设的《沸腾的群山》的作者是【】A. 姚雪垠B. 李云德C. 曲波D. 蒋子龙【正确答案】 B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号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中国现代文学史00537自考重点笔记中国现代文学史00537自考重点笔记一、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五四新文化运动前期、五四新文化运动后期、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新中国文学的建设时期。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前期,中国现代文学开始崭露头角,出现了一大批新文学作品,如胡适的《狂人日记》、鲁迅的《狂人日记》等,这些作品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后期,中国现代文学开始走向成熟,出现了一大批有思想深度的文学作品,如郁达夫的《故乡》、鲁迅的《呐喊》等。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现代文学成为了抗日和革命的宣传工具,作品如《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等作品在这一时期产生。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现代文学开始了新的探索和发展,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文学作品,如《茅盾的赵一曼》、巴金的《搭车》等,这些作品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中国现代文学的主要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1. 鲁迅:《呐喊》是鲁迅的代表作品之一,通过对底层人民的生活描写,展现了社会的黑暗和悲惨。
另外,《野草》、《彷徨》等作品也是鲁迅的代表作品。
2. 胡适:《狂人日记》是胡适的代表作品之一,通过对主人公精神世界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叛逆青年的忧郁和迷茫。
另外,《悲剧的生》、《悲愤的最高形式》等作品也是胡适的代表作品。
3. 郁达夫:《故乡》是郁达夫的代表作品之一,通过对故乡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和追忆。
另外,《心雨》、《沉冤》等作品也是郁达夫的代表作品。
4. 茅盾:《子夜》是茅盾的代表作品之一,通过对旧社会的残酷和黑暗描写,展现了革命的必然性和迫切性。
另外,《赵一曼》、《春风沉醉的晚上》等作品也是茅盾的代表作品。
5. 巴金:《家》是巴金的代表作品之一,通过对家庭的描写,展现了中国封建社会家庭的腐朽和丑恶。
另外,《搭车》、《秧歌》等作品也是巴金的代表作品。
三、中国现代文学的主题内容和艺术特色中国现代文学的主题内容主要包括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对民族精神的探索、对人性的关怀等。
00537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历届真题-选择题2018041、发表于1937年、被视为夏衍现实主义戏剧代表作的是:《上海屋檐下》2、40年代后期出现了以徐诘和无名氏为代表、以传奇的情爱故事和浓郁的异域情调见长的小说,史称:“现代罗曼司”小说3、30年代,在台湾文坛发生了一场大的论争,由此增强了影响力的是:乡土文学4、30年代受鲁迅影响、在杂文创作中取得了重要成就的作家是:唐弢(tao1)5、创作《荆生》《妖梦》攻击新文学的旧派人物是:林纾6、以林道静的生活轨迹为主线,展现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追求人生价值与生命意义历程的小说是:《青春之歌》7、老舍40年代末在美国讲学期间创作、先以英文本在纽约出版的长篇小说是:《鼓书艺人》8、以诗集《天山牧歌》博得广泛赞誉的诗人是:闻捷9、殷夫生前自编并由鲁迅作序的诗集是:《孩儿悟》10、下列作品中不属于解放区文学的是:《莎菲女士的日记》11、“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是:1949年共和国成立前夕12、20年代新诗集《星空》的作者是:郭沫若13、旧派通俗文学中社会言情小说的集大成者是:张恨水14、田汉以京剧艺人刘振声为主人公的剧本是:《名优之死》15、矛盾以赵惠明为主人公,揭露抗战后期国民党特务统治的长篇小说是:《腐蚀》16、左翼文学运动在兴起之初,与梁实秋等人展开论争,论争的焦点是:文学要不要基于普遍的人性17、下列王安忆小说中,表现上海市民生活、有着丰富思想文化蕴涵的作品是:《长恨歌》18、兼具中西学养,以博学著称,著有《另外一种心情》等作品的香港散文家是:董桥19、80年代中期,以创作现代派小说知名的作家是:刘索拉20、反映知识分子在“文革”时期劳动改造生活的散文是:《干校六记》21、“文革”期间,被称为革命“样板戏”的作品有:《红灯记》《沙家浜》《海港》22、新阳哥运动促进了对传统旧戏曲的改造,其间对旧戏曲改造比较成功的有:《血泪仇》《逼上梁山》《三打祝家庄》23、下列诗人中属于中国诗歌会的有:任钧、杨骚、蒲风、穆术天24、戏剧家洪深的“农村三部曲”包括:《五奎桥》《香稻米》《青龙潭》25、台湾作家吕赫若在他的小说中侧重于:反思传统文化、表现阶级对抗、展示妇女命运、直面中日关系2017101、1928-1930年发生关于“文学基于普通人性”的论争,作为新月派理论代表参加论争的是:梁实秋2、20世纪60年代涌现出一大批具有强烈时代感的报告文学作品,其代表作是:《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3、下列属于九叶诗派的一组诗人是:穆旦、郑敏、袁可嘉4、《创业史》反映了农村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与尖锐激烈的矛盾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