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支模板模板计算书
- 格式:doc
- 大小:231.00 KB
- 文档页数:10
板模板(扣件式)计算书计算依照: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3、《混凝土构造设计规范》GB 50010-20104、《建筑构造荷载规范》GB 50009-20125、《钢构造设计规范》 GB 50017-2003一、工程属性新浇混凝土楼板名称三层板新浇混凝土楼板板厚 (mm)120模板支架高度 H(m) 5.6模板支架纵向长度 L(m)6模板支架横向长度 B(m)4二、荷载设计面板0.1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G1k(kN/m 2)面板及小梁0.3楼板模板0.5模板及其支架自重0.75混凝土自重标准值 G2k(kN/m 3)24钢筋自重标准值 G3k(kN/m 3) 1.1当计算面板和小梁时的均布活荷载(kN/m2) 2.5当计算面板和小梁时的集中荷载(kN) 2.5施工人员及设施荷载标准值Q1k当计算主梁时的均布活荷载 (kN/m2) 1.5当计算支架立柱及其余支承构造构件时的均布活荷载(kN/m2)1模板支拆环境不考虑风荷载三、模板系统设计主梁部署方向平行立柱纵向方向立柱纵向间距l a(mm)1000立柱横向间距 l b(mm)1000水平拉杆步距h(mm)1800小梁间距 l(mm)300小梁最大悬挑长度 l 1(mm)250主梁最大悬挑长度 l2(mm)250设计简图以下:模板设计平面图模板设计剖面图 (模板支架纵向 )模板设计剖面图 (模板支架横向 )四、面板验算面板种类覆面木胶合板面板厚度 t(mm)18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 [f](N/mm 215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21.4 )[ τ](N/mm )面板弹性模量 E(N/mm 2)10000面板计算方式简支梁楼板面板应放置在梁侧模板上,本例以简支梁,取1m 单位宽度计算。
W=bh2/6=1000 ×18×18/6= 54000mm3, I= bh3/12=1000 ×18×18×18/12=486000mm4承载能力极限状态q1=0.9 ×max[1.2(G1k +(G2k+G3k ) ×h)+1.4 ×Q1k ,1.35(G1k+(G2k+G3k) ×h)+1.4 ×0.7 ×Q1k] ×b=0.9 ×max[1.2 ×(0.1+(24+1.1) 0.×12)+1.4 2×.5,1.35 ×(0.1+(24+1.1) 0.×12)+1.4 0×.7 ×2.5]1=6×.511kN/mq2=0.9 ×1.2 ×G1k×b=0.9 ×1.2 ×0.1 ×1=0.108kN/mp= 0.9 ×1.4 ×Q1k=0.9 ×1.4 ×2.5=3.15kN正常使用极限状态q= ( γG(G1k +(G2k+G3k) ×h)) ×b =(1 ×(0.1+(24+1.1) 0.×12)) 1×=3.112kN/m计算简图以下:1、强度验算M 1= q1l2/8= 6.511 ×0.32/8=0.073kN ·mM 2= q2L2 /8+pL/4= 0.108 ×0.32/8+3.15 ×0.3/4=0.237kN ·mM max= max[M 1,M 2]= max[0.073, 0.237]=0.237kN ·mσ= M max/W =0.237 ×106/54000= 4.397N/mm2≤ [f]= 15N/mm2知足要求!2、挠度验算νmax=5ql4/(384EI)=53×.112 ×3004/(384×10000×486000)=0.068mm ν= 0.068mm≤ [ ν]=L/250=300/250=1.2mm知足要求!五、小梁验算小梁种类方木小梁截面种类 (mm)小梁抗弯强度设计值 [f](N/mm 215.444小梁抗剪强度设计值2 )[ τ](N/mm )小梁截面抵挡矩W(cm 3)54小梁弹性模量 E(N/mm2)小梁截面惯性矩I(cm 4)243小梁计算方式40×901.7829350二等跨连续梁q1=0.9 ×max[1.2(G1k+ (G2k+G3k ) ×h)+1.4Q1k, 1.35(G1k+(G2k+G3k) ×h)+1.4 ×0.7 ×Q1k] ×b=0.9 ×max[1.2 ×(0.3+(24+1.1) 0.×12)+1.4 2×.5,1.35 ×(0.3+(24+1.1) 0.×12)+1.4 0×.7 ×2.5] ×0.3=2.018kN/m所以, q1静= 0.9 ×1.2 ×(G1k+(G2k+G3k) ×h) ×b=0.9 ×1.2 ×(0.3+(24+1.1) 0.×12) ×0.3=1.073kN/m q1活= 0.9 ×1.4 ×Q1k×b=0.9 ×1.4 ×2.5 ×0.3=0.945kN/m q2=0.9 ×1.2 ×G1k×b=0.9 ×1.2 ×0.3 ×0.3=0.097kN/m p= 0.9 ×1.4 ×Q1k=0.9 ×1.4 ×2.5=3.15kN计算简图以下:1、强度验算M 1= 0.125q1静 L2+0.125q1活 L2=0.125 ×1.073 ×12+0.125 ×0.945 ×12=0.252kN·m M 2= max[0.07q2L2+0.203pL,0.125q2L 2+0.188pL]=max[0.07 ×0.097 ×12+0.203 ×3.15 ×1,0.125 ×0.097 ×12+0.188 ×3.15 ×1]= 0.646kN ·m M 3= max[q1L12/2,q2L12/2+pL1]=max[2.018 0×.252/2,0.097 ×0.252/2+3.15 ×0.25]=0.791kN·mM max= max[M 1,M 2,M 3] =max[0.252,0.646, 0.791]=0.791kN ·mmax622σ =M/W=0.791 ×10 /54000=14.64N/mm≤ [f]=15.444N/mm知足要求!2、抗剪验算V 1=0.625q 1 静 L+0.625q 1 活 L =0.625 ×1.073 ×1+0.625 ×0.945 ×1=1.261kN V 2=0.625q 2L+0.688p =0.625 ×0.097 ×1+0.688 ×3.15=2.228kNV 3=max[q 1L 1, q 2 L 1+p] =max[2.018 ×0.25,0.097 ×0.25+3.15]=3.174kNV max =max[V 1, V 2,V 3]= max[1.261, 2.228, 3.174]= 3.174kNτmax max0 ××22=1.323N/mm ≤ [ τ ]=1.782N/mm=3V /(2bh )=3 3.174 1000/(2 40××90) 知足要求!3、挠度验算q = ( γG (G 1k +(G 2k +G 3k ) ×h)) ×b=(1 ×(0.3+(24+1.1) 0.×12)) 0×.3=0.994kN/m挠度 ,跨中 νmax =0.521qL 4/(100EI)=0.521 0.×994 ×10004/(100 ×9350×243×104)=0.228mm ≤ [ ν]=L/250=1000/250=4mm ;悬臂端 νmax =ql 14/(8EI)=0.994 250×4/(8 ×9350×243×104)=0.021mm ≤ [ ν]=2×l 1/250=2×250/250=2mm知足要求!六、主梁验算主梁种类钢管 主梁截面种类 (mm)Ф48×3主梁计算截面种类 (mm)Ф48×3主梁抗弯强度设计值 [f](N/mm2)205主梁抗剪强度设计值2125 主梁截面抵挡矩 W(cm 34.49 [ τ](N/mm )) 主梁弹性模量 E(N/mm 2)206000 主梁截面惯性矩 I(cm 4)10.78 主梁计算方式三等跨连续梁 可调托座内主梁根数2主梁受力不均匀系数0.61、小梁最大支座反力计算q 1=0.9 ×max[1.2(G 1k +(G 2k +G 3k ) ×h)+1.4Q 1k , 1.35(G 1k+(G 2k +G 3k ) ×h)+1.4 ×0.7 ×Q 1k ] ×b=0.9 ×max[1.2 ×(0.5+(24+1.1) 0.×12)+1.4 1×.5,1.35 ×(0.5+(24+1.1) 0.×12)+1.4 0×.7 ×1.5] ×0.3=1.705kN/mq1静=0.9 ×1.2 ×(G1k +(G2k+G3k) ×h) ×b= 0.9 ×1.2 ×(0.5+(24+1.1) 0.×12) ×0.3=1.138kN/mq1活=0.9 ×1.4 ×Q1k×b=0.9 ×1.4 ×1.5 ×0.3=0.567kN/mq2=( γG(G1k +(G2k+G3k) ×h)) ×b=(1 ×(0.5+(24+1.1) 0.×12)) 0×.3=1.054kN/m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按二等跨连续梁, R max= 1.25q1L =1.25 ×1.705 ×1=2.131kN按悬臂梁, R1=q1l1=1.705 ×0.25=0.426kN主梁 2 根归并,其主梁受力不均匀系数=0.6R=max[R max,R1] ×0.6= 1.279kN;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按二等跨连续梁, R'max=1.25q2L = 1.25 ×1.054 ×1=1.317kN按悬臂梁, R'1=q2l1=1.054 ×0.25=0.263kNR'=max[R'max, R'1] ×0.6=0.79kN;计算简图以下:主梁计算简图一主梁计算简图二2、抗弯验算主梁弯矩图一 (kN ·m)主梁弯矩图二 (kN ·m)σ=M max/W=0.445 ×106/4490=99.175N/mm2≤ [f]=205N/mm2知足要求!3、抗剪验算主梁剪力争一 (kN)主梁剪力争二 (kN)22τmax=2V max/A=2×2.577×1000/424=12.157N/mm≤[τ]=125N/mm知足要求!4、挠度验算主梁变形图一 (mm)主梁变形图二 (mm)跨中νmax=0.688mm≤[ν]=1000/250=4mm悬挑段νmax=0.561mm≤[ν]=2×250/250=2mm知足要求!5、支座反力计算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图一支座反力挨次为 R1=3.818kN,R2=4.198kN,R3=4.708kN,R4=2.624kN图二支座反力挨次为 R1=3.195kN,R2=4.479kN,R3=4.479kN,R4=3.195kN七、可调托座验算荷载传达至立柱方式可调托座可调托座承载力允许值[N](kN)30按上节计算可知,可调托座受力N= 4.708/0.6=7.847kN≤=[N]30kN知足要求!八、立柱验算剪刀撑设置增强型立柱顶部步距 h d(mm)1800立柱伸出顶层水平杆中心线至支撑点200顶部立柱计算长度系数μ1 1.386的长度 a(mm)非顶部立柱计算长度系数μ2 1.755立柱钢管截面种类 (mm)Ф48×3立柱钢管计算截面种类(mm)Ф48×3钢材等级Q235立柱截面面积 A(mm 2)424立柱截面展转半径 i(mm)15.9立柱截面抵挡矩W(cm 34.49抗压强度设计值 [f](N/mm2205 ))支架自重标准值q(kN/m)0.151、长细比验算顶部立柱段: l01=kμ1(h d+2a)=1 ×1.386 ×(1800+2 ×200)=3049mm非顶部立柱段: l0=kμ2h =1 ×1.755 ×1800=3159mmλ =max[l01,l0]/i=3159/15.9=198.679≤ [ λ ]=210知足要求!2、立柱稳固性验算依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荷载设计值q1有所不一样:小梁验算q1=1×[1.2 ×(0.5+(24+1.1) 0.×12)+1.4 1]××0.3 = 1.684kN/m同上四~六步计算过程,可得:R1=3.77kN,R2=4.423kN,R3= 4.649kN,R4=3.155kN顶部立柱段:l01=kμ1(h d+2a)=1.155 ×1.386 ×(1800+2 ×200)=3521.826mmλ1=l01/i=3521.826/15.9=221.498查表得,φ=0.149不考虑风荷载 :N1 =Max[R 1, R2,R3, R4]/0.6=Max[3.77 , 4.423,4.649,3.155]/0.6=7.749kN f= N 1/( Φ A)= 7749/(0.149 424)×=122.657N/mm2≤ [f]= 205N/mm2知足要求!非顶部立柱段:l0=kμ2h =1.155 1×.755 ×1800=3648.645mmλ=l0/i=3648.645/15.9=229.475查表得,φ1=0.139不考虑风荷载 :N=Max[R 1,R2,R3,R4]/0.6+1×γG q×H=Max[3.77,4.423,4.649,3.155]/0.6+1 1.2×0×.15×5. 6=8.757kN322 f=N/( φ1A) =8.757 ×10 /(0.139 424)=148×.585N/mm≤ [ σ ]=205N/mm知足要求!九、高宽比验算依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第:支架高宽比不该大于3H/B=5.6/4=1.4<3知足要求,不需要进行抗颠覆验算!十、立柱地基基础验算地基土种类素填土地基承载力特点值 f ak(kPa)70立柱垫木地基土承载力折减系数m f0.9垫板底面面积 A(m 2)0.3立柱底垫板的底面均匀压力p= N/(m f A) =8.757/(0.9 0.×3)=32.433kPa ≤f ak=70kPa知足要求!。
梁模板2计算书高支撑架的计算依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等规范编制。
因本工程梁支架高度大于4米,根据有关文献建议,如果仅按规范计算,架体安全性仍不能得到完全保证。
为此计算中还参考了《施工技术》2002(3):《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中的部分内容。
梁段:L1。
一、参数信息1.模板支撑及构造参数梁截面宽度 B(m):0.30;梁截面高度 D(m):1.10混凝土板厚度(mm):0.11;立杆纵距(沿梁跨度方向间距)La(m):0.70;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a(m):0.10;脚手架步距(m):1.50;梁支撑架搭设高度H(m):8.90;梁两侧立柱间距(m):0.50;承重架支设:木方支撑平行梁截面A;立杆横向间距或排距Lb(m):1.00;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50;扣件连接方式:双扣件,考虑扣件质量及保养情况,取扣件抗滑承载力折减系数:0.80;2.荷载参数模板自重(kN/m2):0.35;钢筋自重(kN/m3):1.50;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2.5;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kN/m2):12.9;倾倒混凝土侧压力(kN/m2):2.0;振捣混凝土荷载标准值(kN/m2):2.03.材料参数木材品种:柏木;木材弹性模量E(N/mm2):10000.0;木材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17.0;木材抗剪强度设计值fv(N/mm2):1.7;面板类型:胶合面板;钢材弹性模量E(N/mm2):210000.0;钢材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205.0;面板弹性模量E(N/mm2):950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13.0;4.梁底模板参数梁底模板支撑的间距(mm):400.0;面板厚度(mm):18.0;5.梁侧模板参数主楞间距(mm):600;次楞间距(mm):400;穿梁螺栓水平间距(mm):600;穿梁螺栓竖向间距(mm):400;穿梁螺栓直径(mm):M12;主楞龙骨材料:木楞,,宽度80mm,高度80mm;主楞龙骨材料:木楞,,宽度80mm,高度80mm;二、梁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1.梁侧模板荷载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
第一节、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工程基本情况高支模层结构情况高支模下方层结构情况各责任主体名称主要特点:根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规定,本模板工程属高大模板工程。
难点:工期紧,场地狭窄,梁板钢筋密,砼振捣困难。
重点:确保高支模稳定,安全,无事故。
钢筋砼结构质量满足要求。
【计算书】板模板(扣件式)组合钢模板计算书计算依据: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3、《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50214-2001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6、《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一、工程属性二、荷载设计三、模板支撑体系设计设计简图如下:模板设计平面图模板设计剖面图(楼板长向)模板设计剖面图(楼板宽向)四、面板验算1号面板长度l(mm) 1500 面板块数 4悬臂长(mm) 300 小梁间距(mm) 900面板宽度b(mm) 500 面板厚度(mm) 3荷载设计值折减系数0.95 面板截面惯性矩I(cm4) 47.5面板截面抵抗矩W(cm3) 10.46 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205面板弹性模量E(N/mm2) 206000面板长向接缝方式为端缝齐平,根据《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50214,4.3.5和4.4.4条,面板强度及挠度验算,宜以单块面板作验算对象,取最不利情况验算,根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5.2.1条,面板可按简支梁计算。
所以面板受力简图如下:1、强度验算q1=0.95×0.9max[1.2×(G1k+(G3k+G2k)×h)+1.4Q1k,1.35(G1k+(G3k+G2k)×h)+1.4×0.7Q1k]×b=0.95×0.9max[1.2×(0.3+(1.1+24)×0.15)+1.4×2.5,1.35×(0.3+(1.1+24)×0.15)+1.4×0.7×2.5] ×0.5=3.58kN/mq2=λ×0.9×1.2×G1k×b=0.95×0.9×1.2×0.3×0.5=0.15kN/mp=λ×0.9×1.4×Q1k=0.95×0.9×1.4×2.5=2.99kNM1=q1l2/8=3.58×0.92/8=0.36kN·mM2=q2l2/8+pl/4=0.15×0.92/8+2.99×0.9/4=0.69kN·mM3=max[q1l2/2,q2l2/2+pl]=max[3.58×0.32/2,0.15×0.32/2+2.99×0.3]=0.9kN·mM max=max[0.36,0.69,0.9]= 0.9kN·mσ=M max/W=0.9×106/10460=86.49N/mm2≤[f]=205N/mm2满足要求!2、挠度验算q=(G1k+(G3k+G2k)×h)×b=(0.3+(1.1+24)×0.15)×0.5=2.03kN/m跨中νmax=5ql4/(384EI)=5×2.03×9004/(384×206000×475000)=0.18mm≤1.5mm悬臂端νmax=ql4/(8EI)=2.03×3004/(8×206000×475000)=0.02mm≤1.5mm满足要求!五、小梁验算小梁类型钢管小梁材料规格(mm) Ф48×3小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205 小梁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2) 125小梁弹性模量E(N/mm2) 206000 小梁截面抵抗矩W(cm3) 4.49小梁截面惯性矩I(cm4) 10.78因[B/l b]取整=[5000/900]取整=5,按四等跨连续梁计算,又因小梁较大悬挑长度为250mm,因此需进行最不利组合,计算简图如下:1、强度验算q1=0.95×0.9max[1.2(G1k+ (G3k+G2k)×h)+1.4Q1k,1.35(G1k+(G3k+G2k)×h)+1.4×0.7Q1k]×b=0.95×0.9×max[1.2×(0.5+(1.1+24)×0.15)+1.4×2.5,1.35×(0.5+(1.1+24)×0.15)+1.4×0.7×2.5]×0.75/1=5.53kN/m因此,q1静=0.95×0.9×1.2×(G1k+(G3k+G2k)×h)×b=0.95×0.9×1.2×(0.5+(1.1+24)×0.15)×0.75/1=3.28kN/mq1活=0.95×0.9×1.4×Q1k×b=0.95×0.9×1.4×2.5×0.75/1=2.24kN/m q2=0.95×0.9×1.2×G1k×b=0.95×0.9×1.2×0.5×0.75/1=0.38kN/mp=0.95×0.9×1.4×Q1k/1=0.95×0.9×1.4×2.5/1=2.99kNM1=0.107q1静L2+0.121q1活L2=0.107×3.28×0.92+0.121×2.24×0.92=0.5kN·mM2=max[0.077q2L2+0.21pL,0.107q2L2+0.181pL]=max[0.077×0.38×0.92+0.21×2.99×0.9,0.107×0.38×0.92+0.181×2.99×0.9]=0.59kN·mM3=max[q1L12/2,q2L12/2+pL1]=max[5.53×0.252/2,0.38×0.252/2+2.99×0.25]=0.76kN·mM max=max[M1,M2,M3]=max[0.5,0.59,0.76]=0.76kN·mσ=M max/W=0.76×106/4490=169.3N/mm2≤[f]=205N/mm2满足要求!2、抗剪验算V1=0.607q1静L+0.62q1活L=0.607×3.28×0.9+0.62×2.24×0.9=3.05kNV2=0.607q2L+0.681p=0.607×0.38×0.9+0.681×2.99=2.25kNV3=max[q1L1,q2L1+p]=max[5.53×0.25,0.38×0.25+2.99]=3.09kNV max=max[V1,V2,V3]=max[3.05,2.25,3.09]=3.09kNτmax=2V max/A=2×3.09×1000/424=14.57N/mm2≤[τ]=125N/mm2满足要求!3、挠度验算q=(G1k+(G3k+G2k)×h)×b/1=(0.5+(24+1.1)×0.15)×0.75/1=3.2kN/m跨中νmax=0.632qL4/(100EI)=0.632×3.2×9004/(100×206000×107800)=0.6mm≤[ν]=l/400=900/400=2.25mm悬臂端νmax=qL4/(8EI)=3.2×2504/(8×206000×107800)=0.07mm≤[ν]=l1/400=250/400=0.62mm满足要求!六、立柱验算1、长细比验算顶部立杆段:l01=kμ1(h d+2a)=1×1.386×(1500+2×200)=2633.4mm非顶部立杆段:l02=kμ2h =1×1.755×1800=3159mmλ=l0/i=3159/15.9=198.68≤[λ]=210长细比满足要求!2、立柱稳定性验算顶部立杆段:l01=kμ1(h d+2a)=1.155×1.386×(1500+2×200)=3041.577mmλ1=l01/i=3041.577/15.9=191.294,查表得,φ1=0.197M w=0.92×1.4×0.22×0.9×1.82/10=0.07kN·mN w=0.95×0.9×[1.2×(0.75+(24+1.1)×0.15)+0.9×1.4×1]×0.9×0.75+0.95×0.92×1.4×0.07/0.9=3.94kNf=N w/(φA)+ M w/W=3939.54/(0.2×424)+0.07×106/4490=63.07N/mm2≤[f]=205N/mm2满足要求!非顶部立杆段:l02=kμ2h =1.155×1.755×1800=3648.645mmλ2=l02/i=3648.645/15.9=229.475,查表得,φ2=0.139M w=0.92×1.4×0.22×0.9×1.82/10=0.07kN·mN w=0.95×0.9×[1.2×(1.1+(24+1.1)×0.15)+0.9×1.4×1]×0.9×0.75+0.95×0.92×1.4×0.07/0.9=4.18kNf=N w/(φA)+ M w/W=4181.93/(0.14×424)+0.07×106/4490=86.86N/mm2≤[f]=205N/mm2满足要求!七、可调托座验算按上节计算可知,可调托座受力N=3.94kN≤[N]=30kN满足要求!八、立柱地基基础验算立柱底垫板的底面平均压力p=N/(m f A)=4.18/(1×0.1)=41.82kPa≤f ak=70kPa满足要求!板模板(扣件式)组合钢模板计算书计算依据: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3、《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50214-2001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6、《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一、工程属性二、荷载设计三、模板支撑体系设计设计简图如下:模板设计平面图模板设计剖面图(楼板长向)模板设计剖面图(楼板宽向)四、面板验算1号面板长度l(mm) 1500 面板块数 4悬臂长(mm) 300 小梁间距(mm) 900面板宽度b(mm) 500 面板厚度(mm) 3荷载设计值折减系数0.95 面板截面惯性矩I(cm4) 47.5面板截面抵抗矩W(cm3) 10.46 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205面板弹性模量E(N/mm2) 206000面板长向接缝方式为端缝齐平,根据《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50214,4.3.5和4.4.4条,面板强度及挠度验算,宜以单块面板作验算对象,取最不利情况验算,根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5.2.1条,面板可按简支梁计算。
高支模(碗扣式支撑)计算书一、综合说明本工程宴会厅模板支撑架高10.52米,为确保施工安全,编制本专项施工方案。
设计范围包括:楼板,长×宽=6m×4m,厚0.1m。
特别说明:碗扣式模板支架目前尚无规范,本计算书参考碗扣式规范的相关规定进行计算。
据研究,碗扣式模板支架在有上碗扣的情况下,其承载力可比扣件式提高15%左右,在计算中暂不做调整,但在搭设过程中要注意检查,支模架的上碗扣不能缺失。
(一)模板支架选型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结合施工单位现有施工条件,经过综合技术经济比较,选择碗扣式钢管脚手架作为模板支架的搭设材料,进行相应的设计计算。
(二)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66-2008。
2、《建筑施工安全手册》(杜荣军主编)。
3、建设部《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4、本工程相关图纸,设计文件。
5、国家有关模板支撑架设计、施工的其它规范、规程和文件,此外,在计算中还参考了《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的部分内容。
二、搭设方案板模板:(一)基本搭设参数模板支架高H为10.52m,立杆步距h(上下水平杆轴线间的距离)取1.2m,立杆纵距l a取0.9m,横距l b取0.9m。
立杆伸出顶层横向水平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自由长度a 取0.7m。
整个支架的简图如下所示。
模板底部的方木,截面宽40mm,高80mm,布设间距0.3m。
(二)材料及荷载取值说明本支撑架使用Φ48×3.2钢管,钢管壁厚不得小于3mm,钢管上严禁打孔;采用的扣件,应经试验,在螺栓拧紧扭力矩达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
模板支架承受的荷载包括模板及支架自重、新浇混凝土自重、钢筋自重,以及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等。
三、板模板支架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验算荷载首先作用在板底模板上,按照"底模→底模方木/钢管→横向水平钢管→可调托座→立杆→基础"的传力顺序,分别进行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验算。
目录1、计算依据 (3)2、顶板、中板模板及支架计算书 (4)2.1计算说明 (4)2.2计算参数 (4)2.2.1.顶板模板及支架上的荷载 (4)2.2.2材料参数 (4)2.3计算验算: (5)2.3.1.模板验算 (5)2.3.2次龙骨验算 (7)2.3.3主龙骨验算 (9)2.3.4立杆稳定性验算 (11)3、梁模板及支架计算书 (12)3.1计算说明 (12)3.2计算参数 (12)3.2.1.梁模板及支架上的荷载 (12)3.2.2材料参数 (12)3.3计算验算 (13)3.3.1模板验算 (13)3.3.2次龙骨验算 (16)3.3.3主龙骨验算 (20)3.3.4支撑系统验算 (22)(1)立杆验算 (22)4、侧墙模板及支架计算书 (25)4.1计算说明 (25)4.2计算参数 (25)4.2.1.侧墙模板及支架上的荷载 (25)4.2.2材料参数 (25)4.3计算验算 (26)4.3.1模板验算 (26)4.3.2次龙骨验算 (27)4.3.3主龙骨验算 (28)4.3.4支撑验算 (29)5、柱模板及支架计算书 (31)5.1计算说明 (31)5.2计算参数 (31)5.2.1.柱模板及支撑上的荷载 (31)5.2.2材料参数 (31)5.3计算验算 (32)5.3.1模板验算 (32)5.3.2.次龙骨验算 (33)5.3.3.柱箍验算 (33)5.3.4对拉螺栓验算 (34)1、计算依据1、《主体结构设计施工图纸》;2、《建筑施工计算手册》;3、《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66-2008;4、《建筑施工扣件式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5、《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程》JGJ 162-2008;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66-2011;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5;2、顶板、中板模板及支架计算书2.1计算说明***站为地下二层框架结构,中板厚度为400mm ,净空高度:标准段6.2~6.8m ,盾构端高度为7.24m (小里程)、7.75m (大里程);顶板厚度为800mm ,净空高度:顶板上翻段6.15m ,下翻段4.95m 。
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为XX市XX区XX大厦,地上XX层,地下XX层,总建筑面积约XX万平方米。
本工程涉及高支模施工的区域主要为地上XX层至XX层的主体结构施工,包括梁、板、柱等构件的模板支撑体系。
二、计算依据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3.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4.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5.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三、模板支撑体系设计1. 材料选型:- 模板:16mm厚红色模板,弹性模量E=4200N/mm²,抗弯强度[f]=12N/mm²。
- 次龙骨:50mm×100mm木枋,抗剪强度设计值1.3N/mm²,抗弯强度设计值13N/mm²,弹性模量为8415N/mm²。
- 主龙骨:48mm×3.5mm普通钢管,抗弯强度205.0N/mm²。
- 扣件:拧紧力矩达40~65N·m,单扣件抗滑承载力可取8.0~6.4kN。
2. 支撑体系布置:- 梁下支撑体系采用扣件式钢管支撑体系,梁底支撑采用顶托。
- 楼板满堂支撑支撑体系采用扣件式钢管架。
3. 荷载计算:- 梁自重:根据设计图纸,梁自重约为1.2kN/m²。
- 混凝土浇筑荷载:根据设计图纸,混凝土浇筑荷载约为2.0kN/m²。
- 施工荷载: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施工荷载约为1.0kN/m²。
- 风荷载:根据当地气象资料,风荷载约为0.6kN/m²。
四、计算结果1. 梁下支撑体系:- 计算荷载:Q = 1.2 + 2.0 + 1.0 + 0.6 = 4.8kN/m²- 承载力:根据材料强度和设计规范,梁下支撑体系可承受荷载为5.0kN/m²,满足要求。
(一)、参数信息1、立杆参数:立杆的纵距b=0.9m立杆的横距1=0.6m立杆的步距h=1.20m伸出长度:0.2m2、荷载参数:砼板厚:1100mm①砼自重选用25KN/m3②模板自重采用0.3 KN/m2③施工均布荷载选用 2.5 KN/m2④振捣砼荷载 2 KN/m2(水平模板)4 KN/m2(垂直模板)⑤钢筋自重 1.26 KN/m3(每立方钢筋砼钢筋自重)3、地基参数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取170 KN/m2基础底面面积取50mm×50mm4、木方参数:木方的宽度100mm木方的高度50mm木方的弹性模量为E=7650N/mm2木方自重0.3KN/m2木方的顺纹抗剪强度取f t=1.87N/mm2木方的抗弯强度取f w=17.9N/mm2木方的截面惯性矩I:I=bh3/12=1003×50/12=4.17×106mm4木方的截面抵抗矩W:W= bh2/6=1002×50/6=8.33×104mm35、面板参数:面板厚为18mm面板的顺纹抗剪强度取f t=1.87N/mm2面板的抗弯强度取f w=37N/mm2面板的弹性模量为E=9898N/mm2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I=bh3/12=1220×183/12=5.93×105mm4面板的截面抵抗矩wW= bh2/6=1220×182/6=6.6×104mm36、其他参数:搭设高度取8.7m伸出长度取0.30m钢管规格:Φ48mm×3.0mm钢管立杆净截面面积(cm2):A=424mm2,钢管截面抵抗矩WW=3.14×(484-424)÷32÷48=4491mm3,钢管截面惯性矩I:I=3.14×(484-424)÷64=1.08×105mm4,钢管的弹性模量E=2.1×105N/mm2,钢管的抗弯强度取ff=215 N/mm2钢管抗剪强度取f t=120N/mm2(二)、模板面板计算按三跨连续梁计算,其计算简图如下所示:荷载计算:恒荷载设计值:g=0.42+31.86+1.51=33.79KN/m2活荷载设计值:q=3+4.8=7.8 KN/m2荷载总设计值:g+q=33.79+7.8=41.59KN/m2内力计算:按三等跨连续梁计算内力(为简化起见,凡超过三跨的模板均按三跨连续计算),本结构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抗剪强度和刚度,根据荷载组合要求。
盘扣式钢管模板支架工程施工方案计算书工程名称:施工单位:编制人:日期:目录一、编制依据 (1)二、工程参数 (1)三、模板面板验算 (2)四、次楞方木验算 (4)五、主楞验算 (5)六、风荷载计算 (7)七、立杆稳定性验算 (9)八、支撑结构地基承载力验算 (10)九、架体抗倾覆验算 (11)一、编制依据1、工程施工图纸及现场概况2、《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GB51210-2016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4、《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JGJ300-20135、《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JGJ231-20106、《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7、《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9、《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10、《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11、《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12、《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GB/T17656-200813、《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14、《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 号二、工程参数4500三、 模板面板验算面板采用木胶合板,厚度为12mm ,取主楞间距1.2m 的面板作为计算宽度。
面板的截面抵抗矩W= 1200×12×12/6=28800mm 3; 截面惯性矩I= 1200×12×12×12/12=172800mm 4; (一)强度验算1、面板按三跨连续梁计算,其计算跨度取支承面板的次楞间距,L=0.15m。
2、荷载计算取均布荷载或集中荷载两种作用效应考虑,计算结果取其大值。
均布线荷载设计值为:q1=[1.2×(24×0.11+1.1×0.11+0.3)+1.4×3]×1.2=9.448kN/mq1=[1.35×(24×0.11+1.1×0.11+0.3)+1.4×0.7×3]×1.2= 8.487kN/m根据以上两者比较应取q1= 9.448kN/m作为设计依据。
120mm厚板模板支架高18.35m计算书目录一、编制依据 (1)二、工程参数 (1)三、模板面板验算 (2)四、次楞方木验算 (4)五、主楞验算 (5)六、可调托撑承载力验算 (7)七、风荷载计算 (8)八、立杆稳定性验算 (9)九、支撑结构地基承载力验算 (11)十、架体抗倾覆验算 (11)一、编制依据1、工程施工图纸及现场概况2、《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GB51210-20163、《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JGJ300-2013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5、《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6、《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7、《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9、《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10、《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11、《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12、《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GB/T17656-200813、《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14、《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 号二、工程参数三、模板面板验算面板采用木胶合板,厚度为12mm ,取主楞间距0.9m的面板作为计算宽度。
面板的截面抵抗矩W= 900×12×12/6=21600mm3;截面惯性矩I= 900×12×12×12/12=129600mm4;(一)强度验算1、面板按三跨连续梁计算,其计算跨度取支承面板的次楞间距,L=0.3m。
2、荷载计算取均布荷载或集中荷载两种作用效应考虑,计算结果取其大值。
均布线荷载设计值为:q1=[1.2×(24×0.12+1.1×0.12+0.3)+1.4×2.5]×0.9=6.727kN/mq1=[1.35×(24×0.12+1.1×0.12+0.3)+1.4×0.7×2.5]×0.9= 6.229kN/m根据以上两者比较应取q1= 6.727kN/m作为设计依据。
模板体系设计计算书结构类型:框架;建筑高度:42.8m;(一)超高支模板支撑架计算书(1)板模板扣件钢管高支撑架计算书一、参数信息1.模板支架参数横向间距或排距(m):1.05;纵距(m):1.05;步距(m):1.50;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m):0.20;模板支架搭设高度(m):16.48;采用的钢管(mm):Φ48×3.5 ;板底支撑连接方式:方木支撑;立杆承重连接方式:可调托座;2.荷载参数模板与木板自重(kN/m2):0.500;混凝土与钢筋自重(kN/m3):25.100;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2.500;施工集中荷载(KN):2.500;3.材料参数面板采用胶合面板,厚度为18mm;板底支撑采用方木;面板弹性模量E(N/mm2):60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3;木方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500;木方的间隔距离(mm):300.000;木方弹性模量E(N/mm2):10000.000;木方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3.000;木方的截面宽度(mm):70.00;木方的截面高度(mm):70.00;托梁材料为:钢管(双钢管) :Ф48×3.5;4.楼板参数钢筋级别:二级钢HRB 335(20MnSi);楼板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每层标准施工天数:10;每平米楼板截面的钢筋面积(mm2):397.600;楼板的计算长度(m):4.00;施工平均温度(℃):20.000;楼板的计算宽度(m):4.40;楼板的计算厚度(mm):120.00;二、模板面板计算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
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 = 105.00×1.80×1.80/6 = 56.70cm3;I = 105.00×1.80×1.80×1.80/12 = 51.03cm4;图2 楼板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面板计算简图11.荷载计算木模板自重标准值0.500 kN/m2;120mm厚新浇砼标准值24.000×0.120=2.88kN/m2;钢筋自重标准值 1.100×0.120=0.132 kN/m2;施工活荷载标准值4.000 kN/m2及跨中集中荷载2.5kN考虑两种情况分别作用;(布料机上料活荷载标准值:4kN/m2)均布线荷载设计值:q1=0.9×[1.2×(500+2880+132)+1.4×4000]×1.05=9275 N/mq1=0.9×[1.35×(500+2880+132)+1.4×0.7×4000]×1.05=8185 N/m根据以上两者比较取q1=9275 N/m作为设计依据。
高支模(碗扣式支撑)计算书一、综合说明由于其中模板支撑架高10.62米,为确保施工安全,编制本专项施工方案。
设计范围包括:楼板,长×宽=1m×1m,厚0.1m。
特别说明:碗扣式模板支架目前尚无规范,本计算书参考扣件式规范的相关规定进行计算。
据研究,碗扣式模板支架在有上碗扣的情况下,其承载力可比扣件式提高15%左右,在计算中暂不做调整,但在搭设过程中要注意检查,支模架的上碗扣不能缺失。
(一)模板支架选型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结合施工单位现有施工条件,经过综合技术经济比较,选择碗扣式钢管脚手架作为模板支架的搭设材料,进行相应的设计计算。
(二)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2、《建筑施工安全手册》(杜荣军主编)。
3、建设部《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4、本工程相关图纸,设计文件。
5、国家有关模板支撑架设计、施工的其它规范、规程和文件,此外,在计算中还参考了浙江省地方标准《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技术规程》(J10905-2006)的部分内容。
二、搭设方案(一)基本搭设参数模板支架高H为10.62m,立杆步距h(上下水平杆轴线间的距离)取1.2m,立杆纵距l a取0.9m,横距l b取0.9m。
立杆伸出顶层横向水平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自由长度a 取0.5m。
整个支架的简图如下所示。
模板底部的方木,截面宽40mm,高80mm,布设间距0.2m。
(二)材料及荷载取值说明本支撑架使用Φ48×3.2钢管,钢管壁厚不得小于3mm,钢管上严禁打孔;采用的扣件,应经试验,在螺栓拧紧扭力矩达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
模板支架承受的荷载包括模板及支架自重、新浇混凝土自重、钢筋自重,以及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等。
三、板模板支架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验算荷载首先作用在板底模板上,按照"底模→底模方木/钢管→横向水平钢管→可调托座→立杆→基础"的传力顺序,分别进行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验算。
其中,取与底模方木平行的方向为纵向。
(一)板底模板的强度和刚度验算模板按三跨连续梁计算,如图所示:(1)荷载计算模板的截面抵抗矩为:W=900×152/6=3.38×104mm3;模板自重标准值:x1=0.3×0.9 =0.27kN/m;新浇混凝土自重标准值:x2=0.1×24×0.9 =2.16kN/m;板中钢筋自重标准值:x3=0.1×1.1×0.9 =0.099kN/m;施工人员及设备活荷载标准值:x4=1×0.9 =0.9kN/m;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x5=2×0.9=1.8kN/m。
以上1、2、3项为恒载,取分项系数1.2,4、5项为活载,取分项系数1.4,则底模的荷载设计值为:g1 =(x1+x2+x3)×1.2=(0.27+2.16+0.099)×1.2=3.035kN/m;q1 =(x4+x5)×1.4=(0.9+1.8)×1.4 =3.78kN/m;对荷载分布进行最不利布置,最大弯矩取跨中弯矩和支座弯矩的较大值。
跨中最大弯矩计算简图跨中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M1max = 0.08g1l c2+0.1q1l c2 = 0.08×3.035×0.22+0.1×3.78×0.22=0.025kN·m支座最大弯矩计算简图支座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M2max= -0.1g1l c2-0.117q1l c2= -0.1×3.035×0.22-0.117×3.78×0.22= -0.03kN·m;经比较可知,荷载按照图2进行组合,产生的支座弯矩最大。
M max=0.03kN·m;(2)底模抗弯强度验算取Max(M1max,M2max)进行底模抗弯验算,即σ =M/W<fσ =0.03×106 /(3.38×104)=0.884N/mm2底模面板的受弯强度计算值σ =0.884N/mm2小于抗弯强度设计值f m =15N/mm2,满足要求。
(3)底模抗剪强度计算。
荷载对模板产生的剪力为Q=0.6g1l c+0.617q1l c=0.6×3.035×0.2+0.617×3.78×0.2=0.831kN;按照下面的公式对底模进行抗剪强度验算:τ = 3Q/(2bh)≤f vτ =3×830.628/(2×900×15)=0.092N/mm2;所以,底模的抗剪强度τ =0.092N/mm2小于抗剪强度设计值f v =1.4N/mm2满足要求。
(4)底模挠度验算模板弹性模量E=6000 N/mm2;模板惯性矩I=900×153/12=2.531×105 mm4;根据JGJ130-2001,刚度验算时采用荷载短期效应组合,取荷载标准值计算,不乘分项系数,因此,底模的总的变形按照下面的公式计算:νmax=0.677(x1+x2+x3)l c4/(100EI)+0.990(x14+x5)l c4/(100EI)<min(l c/150,10)νmax=0.046mm;底模面板的挠度计算值νmax=0.046mm小于挠度设计值[ν] =min(200/150,10)mm ,满足要求。
(二)底模方木的强度和刚度验算按三跨连续梁计算(1)荷载计算模板自重标准值:x1=0.3×0.2=0.06kN/m;新浇混凝土自重标准值:x2=0.1×24×0.2=0.48kN/m;板中钢筋自重标准值:x3=0.1×1.1×0.2=0.022kN/m;施工人员及设备活荷载标准值:x4=1×0.2=0.2kN/m;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x5=2×0.2=0.4kN/m;以上1、2、3项为恒载,取分项系数1.2,4、5项为活载,取分项系数1.4,则底模的荷载设计值为:g2 =(x1+x2+x3)×1.2=(0.06+0.48+0.022)×1.2=0.674kN/m;q2 =(x4+x5)×1.4=(0.2+0.4)×1.4=0.84kN/m;支座最大弯矩计算简图支座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M max= -0.1×g2×l a2-0.117×q2×l a2= -0.1×0.674×0.92-0.117×0.84×0.92=-0.134kN·m;(2)方木抗弯强度验算方木截面抵抗矩W=bh2/6=40×802/6=4.267×104 mm3;σ =M/W<fσ =0.134×106/(4.267×104)=3.146N/mm2;底模方木的受弯强度计算值σ =3.146N/mm2小于抗弯强度设计值f m =13N/mm2,满足要求。
(3)底模方木抗剪强度计算荷载对方木产生的剪力为Q=0.6g2l a+0.617q2l a=0.6×0.674×0.9+0.617×0.84×0.9=0.831kN;按照下面的公式对底模方木进行抗剪强度验算:τ = 3Q/(2bh)≤f vτ =3×830.628/(2×40×80)=0.389N/mm2;所以,底模方木的抗剪强度τ =0.389N/mm2小于抗剪强度设计值f v=1.3N/mm2满足要求。
(4)底模方木挠度验算方木弹性模量E=9000 N/mm2;方木惯性矩I=40×803/12=1.707×106 mm4;根据JGJ130-2001,刚度验算时采用荷载短期效应组合,取荷载标准值计算,不乘分项系数,因此,方木的总的变形按照下面的公式计算:νmax=0.521×(x1+x2+x3)×l a4/(100×E×I)+0.192×(x4+x5)×l a4/(100×E×I)=0.174 mm;底模方木的挠度计算值νmax=0.174mm 小于挠度设计值[ν] =min(900/150,10)mm ,满足要求。
(三)托梁材料计算根据JGJ130-2001,板底水平钢管按三跨连续梁验算,承受本身自重及上部方木小楞传来的双重荷载,如图所示。
(1)荷载计算材料自重:0.033kN/m;方木所传集中荷载:取(二)中方木内力计算的中间支座反力值,即p=1.1g2l a+1.2q2l a=1.1×0.674×0.9+1.2×0.84×0.9=1.575kN;按叠加原理简化计算,托梁的内力和挠度为上述两荷载分别作用之和。
(2)强度与刚度验算托梁计算简图、内力图、变形图如下:托梁采用:钢管(双钢管) :Ф48×3.2;W=8.98 ×103mm3;I=21.56 ×104mm4;托梁计算简图托梁计算弯矩图(kN·m)托梁计算变形图(mm)托梁计算剪力图(kN)中间支座的最大支座力R max = 7.864 kN ;托梁的最大应力计算值σ = 0.646×106/8.98×103=71.896 N/mm2;托梁的最大挠度νmax = 0.813 mm ;托梁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 m=205N/mm2;托梁的最大应力计算值σ =71.896 N/mm2小于钢管抗弯强度设计值f m=205N/mm2,满足要求!托梁的最大挠度计算值νmax=0.813小于最大允许挠度[ν]=min(900/400,10) mm,满足要求!(四)立杆稳定性验算立杆计算简图1、不组合风荷载时,立杆稳定性计算(1)立杆荷载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和活荷载。
1.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1)支架的自重(kN):N G1=(63.52+51.93+7.41)*10=1.23kN;(2)模板的自重(kN):N G2=0.06×0.9×0.9=0.049kN;N G3=24×0.1×0.9×0.9=1.944kN;静荷载标准值N G=N G1+N G2+N G3=3.222kN;2.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1)活荷载标准值:N Q=3×0.9×0.9=2.43kN3.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N=1.2N G+1.4N Q=1.2×3.222+1.4×2.43=7.27kN(2)立杆稳定性验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