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基础训练:15 北伐战争
- 格式:doc
- 大小:463.50 KB
- 文档页数:5
第15课北伐战争一、选择题1. 中国共产党正式决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是在( )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中共三大D.国民党二大2.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标志是()A. 中共三大B. 国民党一大C. 遵义会议D. 中共七大3. 国共两党在历史上曾有两次合作,分别是在北伐战争期间和抗日战争期间。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A.三民主义B.“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C.马克思列宁主义D.中国共产党的党纲4.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就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实现了“饮马长江”的誓言。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A.北洋军阀的腐朽涣散B.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C.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D.叶挺独立团英勇善战5.中国近代史上,国共曾两次携手,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做出了重大贡献。
以下属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成果的是()A. 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B. 建立了第一个红色革命根据地C. 创建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D. 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6.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的创立者是()A. 蒋介石B. 周恩来C. 蔡元培D. 孙中山7. 下图是国民党在广州创办的某军校的图片。
该校创办于( )A.1912年B.1921年C.1924年D.1927年8.黄埔军校与一切旧式军校根本不同的地方在于()A. 结构较完备B. 采用新式武器,引进西方训练方法C. 由国共两党合办,并聘请苏联教官D. 实行政治教育与军事训练并重的方针9.“1926年,是你拉着我的手,在村口的大树旁,一同告别了咱娘,踏上北上的战场”,这是一首描写国共关系的网络诗歌,诗中国共两党这次合作的目的是( ) A.推翻袁世凯的反动统治B.同北洋军阀夺地盘C.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D.共同抗日,将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10. 漫画是研究历史的宝贵资料。
下图为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印制的宣传漫画。
与该漫画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辛亥革命B.中国共产党成立C.北伐战争D.五四运动11.下列关于北伐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在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B. 国共两党进行合作,形成民族统一战线是前提条件C. 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统一了全国D. 讨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11. 北伐战争中,以共产党员为主力,连克汀泗桥、贺胜桥,为其所属部队赢得了“铁军”称呼的队伍是( )A.黄埔学生军 B.冯玉祥率领的军队C.国民革命军第四军 D.叶挺独立团12.1927年,国民大革命的失败的标志是()A.国共两党关系恶化B.国民政府迁往武汉C.蒋介石、汪精卫突然叛变革命D.建立南京国民政府13.下图为1927年4月18日,南京国民政府举行成立典礼时的场景。
第15课北伐战争练习一、选择题1、1927年制造反革命政变的国民党右派有()①张作霖②蒋介石③汪精卫④吴佩孚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在北伐战争胜利进军之时,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疯狂的屠杀共产党人,国民革命运动失败,所以答案选择B。
2.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和各革命阶级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A.中共“一大”的召开 B.中共“二大”的召开C.中共“三大”的召开 D.国民党“一大”的召开【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4年初,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讨论国民党改组问题,通过《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通过了国民党的党纲,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通过宣言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所以答案选择D。
3.辛亥革命和北伐战争失败的最根本的表现是()A.被独裁者簒夺了革命果实 B.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C.没有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D.导致革命运动转入低潮【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封建帝制,但是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北伐战争虽然基本消灭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但是没有改变军阀混战的局面,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ACD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择B。
4.“中国共产党人从来就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合作者和继承者。
”下列史实证明这一观点的是()①武昌起义②黄埔军校创办③北伐战争胜利进军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A.②③B.①③C.③④D.①④【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中国共产党人从来就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合作者和继承者”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武昌起义是孙中山领导的推翻清政府统治的起义,中国共产党没有参与,不符合题意;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是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建立的反共反人民的政府,中国共产党也没有加入,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择A。
第15课北伐战争测试一、选择题(4分×10题=40分)1.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八大【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都没有涉及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的内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国共两党在历史上曾有两次合作,分别是在北伐战争期间和抗日战争期间。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A.三民主义B.“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C.马克思列宁主义D.中国共产党的党纲【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新三民主义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基础,国民党一大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
其中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正式成立的标志是()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国民党一大D.中共三大【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24年初,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讨论国民党改组问题,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通过宣言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正式成立。
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4.“叶挺独立团奉命担任攻击汀泗桥的任务,他们在当地农民的引导下,沿山间小路绕到敌人侧后方,出其不意地发生猛攻……敌人全线崩溃……”这段史实发生在()A.鸦片战争时期B.甲午中日战争时期C.北伐战争时期D.抗日战争时期【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叶挺独立团奉命担任攻击汀泗桥的任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叶挺独立团为北伐战争的先头部队,率先北上,奉命担任攻击汀泗桥的任务;叶挺独立团和第七军一部,由农民向导带路,乘夜色迂回敌人背后,发起猛攻,终于占领了汀泗桥。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五单元第15课北伐战争同步测试一、单选题1. 下表反映的是1926年12月广东省中国国民党党员的职业统计。
这一职业分布应出现于()A.辛亥革命时期B.五四运动时期C.国民革命运动时期D.红军长征时期2. 2013年8月,国民党党史馆举行第七次搬迁。
有趣的是,党史馆乘机“秀”出国民党当年发给毛泽东的薪水单。
当时毛泽东每月支领120元大洋,约为当时北大、清华教授1个月的薪资。
毛泽东领取国民党的薪水应该是在()A.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B.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C.国共十年对峙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3. 参考下图思考,1926年,一位商人准备沿长江考察沿途经济的发展情况,你认为他可能会看到在南方轰轰烈烈展开的重大事件是()A.八国联军的侵华B.国民革命军北伐C.抗日战争的爆发D.解放战争的开始4. 叶挺独立团在两湖战场上的进攻方向是()A.汀泗桥——贺胜桥——武昌B.贺胜桥——汀泗桥——武昌C.汀泗桥——武昌——贺胜桥D.武昌——贺胜桥——汀泗桥5. 某革命历史题材影片有这样一组镜头:叶挺独立团一营正在猛攻某城,该影片再现的是()A.北伐战争的战斗情景B.南昌起义的战斗情景C.秋收起义的战斗情景D.长征途中的战斗情景6.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它的第一号命令就是清党通缉令,通缉毛泽东、周恩来等一大批共产党员。
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了。
这里所说的“失败”,主要是指()A.没有打倒军阀张作霖 B.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被反动派大肆屠杀C.国民党实行“清共”D.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7. 孙中山曾说:“今天在这个地方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这个军官学校”指的是()A.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B.京师大学堂C.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汉口分校D.北京大学8. 下图是国民革命时期创办的一所军校。
关于这所学校的表述,正确的是()A.是国共第二次合作的重要成果B.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C.孙中山亲自担任校长D.位于上海黄浦9. “1926年9月被人嗤之以鼻的国民党人攻下了长沙、岳州、武昌和汉口。
第15课北伐战争一选择题1、北伐战争的战略步骤是( )A.消灭吴佩孚→消灭张作霖→消灭孙传芳B.消灭孙传芳→消灭吴佩孚→消灭张作霖C.消灭吴佩孚→消灭孙传芳→消灭张作霖D.消灭张作霖→消灭孙传芳→消灭吴佩孚2、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其政权的性质是( ) A.地主阶级利益的代表B.官僚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C.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 D.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3、为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统治,国民政府发动了()A、武昌起义B.北伐战争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4、某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正在猛攻武昌城,该影片再现的是()A.平型关大捷的战斗情景B.淮海战役的战斗情景C.北伐战争的战斗情景D.百团大战的战斗情景5、下列对北伐战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主战场是湖南、湖北B、得到广大工农群众的支持C、叶挺独立团战功卓著D、彻底消灭了北洋军阀6、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了。
这里所说的“失败”,主要是指( ) A.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B.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C.共产党内右倾投降主义占了上风D.工农运动转入低潮7、下列对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国共两党因为奋斗目标不同而结束了合作B.以蒋介石、汪精卫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公开叛变革命C.国民政府脱离群众,使北伐战争无法坚持下去D.北伐军将士不能正确对待取得的胜利,接连遭到失败8、影视剧中经常引用总理遗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他们所说的总理指()A、陈独秀 B.毛泽东 C.孙中山 D.周恩来9、有一名黄铺军校的第一期学员在晚年多次提及建校之初的四位领导人,其中回忆有误的是()A.孙中山B.蒋介石C.周恩来D.李大钊10、“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如入斯门”。
对这副对联理解不正确的是()A.体现了黄埔军校要培养有理想、不怕牺牲,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办学宗旨B.说明黄埔军校把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C.说明黄埔军校培养的全部是忠于中国革命的精英人物D.体现了孙中山通过黄埔军校创办革命军,挽救中国危亡的革命理想11、宋庆龄说:“孙中山和中共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内部条件造成的。
部编版(2017)八年级上册历史 5.15北伐战争同步测试一、单选题1.“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
工农学兵,工农学兵,大联合,大联合……”与这首歌词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 辛亥革命B. 五四运动C. 北伐战争D. 红军长征2.1927年,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失败了。
党从中吸取的最大教训是( )A. 必须反对帝国主义B. 必须坚持武装斗争C. 必须建立统一战线D. 必须坚持党对革命的领导权3.北伐的对象中,盘踞在最北面的军阀是()A. 张作霖B. 吴佩孚C. 孙传芳D. 段祺瑞4.“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这首歌反映的是()A. 五四运动B. 北伐战争C. 新文化运动D. 红军长征5.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和革命阶级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A. 中共“一大”的召开B. 中共“二大”的召开C. 中共“三大”的召开D.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6.1925年,有位青年学生志在用革命来改变中国军阀混战的局面,想投笔从军,那他应报考()A. 京师大学堂B. 京师同文馆C. 黄埔军校D. 复旦大学7.“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
本军兴师,救国救民……。
”其中“本军”是指()A. 太平军B. 北伐军C. 八路军D. 东北军8.革命遗迹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如图的革命旧址位于()A. 武汉B. 广州C. 上海D. 南京9.下列关于黄埔军校建立叙述不正确的是()A. 说明孙中山已接受马克思主义B. 国共两党在军事上实现合作C. 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D. 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10.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能够实现的根本原因是( )A. 两党的最终奋斗目标一致B. 两党所代表的阶级利益基本一致C. 两党在该阶段的政治纲领基本一致D. 两党各自保持独立11.北伐战争取得胜利,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但国民革命却失败了。
第15课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知能演练提升1.中国共产党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是在()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中共三大D.国民党一大2.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开始于()A.1924年B.1925年C.1926年D.1927年3.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参观右图“陆军军官学校”旧址,他们应去的地方是()A.武汉B.广州C.上海D.南京4.孙中山说:“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这个“军官学校”的特点是()A.重视军事训练B.重视政治教育C.军事政治并重D.重视军事理论5.“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这首慷慨激昂的《国民革命歌》唱响于()A.辛亥革命时期B.北伐战争时期C.五四运动时期D.新文化运动时期6.北伐战争初期战场主要是在()A.湖南、湖北B.江西C.浙江、上海D.广州7.北伐战争中,国民革命军在湖南和湖北战场上讨伐的主要对象是()A.袁世凯B.张作霖C.吴佩孚D.孙传芳8.在北伐的江西战场上,人民群众处处与孙传芳的军队为难,造成其运输粮食等困难,而给予国民革命军种种便利,包括引路、刺探军情、组织运输队等。
这表明()A.人民群众是北伐的主力B.北伐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C.江西是北伐的主战场D.北伐战争取得最终胜利9.1927年,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内反动集团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中国共产党党员和工农群众。
这就是历史上震惊中外的()A.四一二反革命政变B.“宁汉合流”C.七一五反革命政变D.“东北易帜”10.下列对国民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A.国共两党因为奋斗目标不同而结束了合作B.以蒋介石、汪精卫为首的国民党内反动集团公开叛变革命C.国民政府脱离群众,使北伐战争无法坚持下去D.陈独秀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11.标志着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的事件是()A.清帝退位B.护国运动C.二次革命D.“东北易帜”12.观察下图:请回答:(1)北伐军的誓师大会是在哪一年召开的?(2)北伐战争取得的重要成果是什么?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一.单项选择题1.国民党和共产党实现第一次合作的标志是()A.中共“一大”的召开B.国民党“一大”的召开C.黄埔军校的建立D.北伐战争2.“中国共产党人……,从来就是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坚定者、合作者、继承者。
”下列史实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①武昌起义②五四运动③黄埔军校的建立④北伐胜利进军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曾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中共党员是()A.陈独秀B.毛泽东C.叶挺D.周恩来4.下列关于黄埔军校的叙述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建立黄埔军校的目的是创建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B.是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建立的C.黄埔军校的校长是孙中山堂教学D.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5.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有()①国共两党团结合作②北伐军将士英勇善战③中共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④北伐军作战方针的正确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6.北伐胜利进军时,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A.武汉B.南昌C.南京D.长沙7.“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这首慷慨激昂的《国民革命歌》唱响于()A.辛亥革命时期B.北伐战争时期C.鸦片战争时期D.五四运动时期8.某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叶挺独立团一营正在猛攻武昌城。
该片再现的是()A.辛亥革命时期的战斗情景B.淮海战役的战斗情景C.北伐战争的战斗情景D.渡江战役的战斗情景9.下列历史事件中,发生在民国十五年是()A.五四运动B.黄埔军校的建立C.北伐战争的开始D.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10.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始破裂的标志是()A.“四一二”反革命政变B.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C.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D.国民党“一大”的召开说11.说国民革命失败的依据是()A.这次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B.帝国主义联合支持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C.国民革命没有建立起统一的真正的民主共和国D.国共第一次合作的破裂12.北伐战争的最伟大意义是()A.在中国消灭了帝国主义势力B.在中国彻底铲除了封建势力C.在中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D.国民政府的建立二、综合题13.材料一材料二该校有一副引人注目的对联,上联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是“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
《北伐战争》同步练习1.“战场上,担架抬下来的多是共产党员。
最典型的是第四军叶挺独立团,主要就是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
”有此场景的史实是()A.五四运动B.北伐战争C.百团大战D.渡江战役2.中国近代史上,国共曾两次携手,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做出了重大贡献。
以下属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成果的是()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B.建立了第一个红色革命根据地C.创建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D.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3.与辛亥革命相比,国民革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先建立了真正的民主共和国B.最广泛地发动了人民群众C.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D.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4.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相同的名称。
下列搭配中不正确的有()A.北伐战争--国民革命军B.长征--中国工农红军C.抗日战争--八路军、新四军D.抗美援朝--中国人民志愿军5.毛泽东说过:“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这是两党结成统一战线的结果。
”这里的“成就”是指()A.北伐战争胜利B.抗日战争胜利C.解放战争胜利D.“一五”计划完成6.歌谣“除军阀,国共联手为统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南昌起义B.北伐战争C.台儿庄战役D.百团大战7.下列与图史实不相符的是()A.战争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袁世凯B.蒋介石任总司令C.湖南、湖北是主要战场D.军队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8.历史谱写着歌曲,歌声凝聚着历史。
下列歌曲在中国20世纪20年代广为传唱的是()A.“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B.“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C.“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9.歌谣“国共联手为革命,荡平军阀促统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北伐战争B.西安事变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D.重庆谈判10. 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使“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第15课北伐战争
1.《绝密档案:第一次国共合作内幕》赢得了极高的点击率,使得人们再次关注第一次国共合作。
历史上第一次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A.中共三大的召开
B.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C.黄埔军校建立
D.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2.“吴孙张三系军阀,汀贺桥两役决胜”。
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北伐时,率领第四军独立团奋勇冲锋,连克汀泗桥、贺胜桥,为攻克武昌城立下汗马功劳的北伐将领是()
A.蒋介石B.李宗仁
C.叶挺D.彭德怀
3.小明学习了“黄埔军校的建立”这一知识点后,老师问他:“学完了这一知识点后,你会想起哪些历史人物?”对于这个问题,请你帮他解答()
①周恩来②孙中山③毛泽东④蒋介石
A.①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D.②③④
4.下图是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时的照片,这一政府是由谁建立的()
A.孙中山B.汪精卫
C.蒋介石D.冯玉祥
5.黄埔军校为国共两党培养了一批著名的将领和军事人才。
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中有4人出自黄埔军校,他们分别是林彪、徐向前、聂荣臻和叶剑英。
下列有关黄埔军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黄埔军校是中国国民党独自建立的
B.周恩来亲自兼任军校总理
C.黄埔军校建在南京
D.黄埔军校为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6.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失败了,北伐战争也没有成功。
这些情况出现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派军阀的实力太强了
B.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C.共产党的力量太弱小了,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
D.帝国主义国家出面干涉,不允许中国人民进行北伐
7.某校八年级(2)班的同学开展了以“国共首次合作”为主题的探究活动,其中有一些探究性问题需要你参与其中。
【成功会议】
【丰硕成果】
国共历史上的第一次合作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其中取得最为突出的两项成就,其一是创办了一所新式的军事院校,其二是领导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争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有力地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悲惨结局】
“四一二政变”
(1)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把【成功会议】表格中所缺少的内容补充完整。
(2)【丰硕成果】中所提及的“军事院校”和“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争”分别指什么?试分析指出取得这两项成就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3)【悲惨结局】中所述事件发生于哪一年?国民党右派发动的“四一二政变”预示着什么?
(4)通过以上栏目及问题,你能得出哪些感悟与认识?
1.B 解析:本题考查第一次国共合作。
1924年,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故选择B项。
2.C 解析:本题考查北伐战争。
在两湖战场上,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连克汀泗桥、贺胜桥,攻占武昌。
其中叶挺率领的独立团所向披靡,屡破强敌,为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美誉,故选择C项。
3.C 解析:本题考查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成立后,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不久后担任政治部主任,①②④符
合题意,故选择C项。
4.C 解析:本题考查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政变后,随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故选择C项。
5.D 解析:本题考查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建立的,A项排除;孙中山任军校总理,B项排除;军校建在广州黄埔,C项排除。
军校培养了一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故选择D项。
6.B 解析:本题考查国共第一次合作失败的原因。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汪精卫召开“分共会议”,他们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了,故选择B项。
7.(1)①1924年。
②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2)黄埔军校和北伐战争。
建立了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
(3)1927年。
预示着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
(4)国共两党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实现合作;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在当前形势下国共两党应再次合作,早日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