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政治地理
- 格式:ppt
- 大小:2.48 MB
- 文档页数:35
名词解释1.国家:一个具有保持内部稳定、不受外来控制和侵入能力的独立主权政府领导下,占有一定领土的、有组织的实际整治地区。
2.民族:人们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3.国家的领土:是由各种不同的部分组成,它包括疆界以内的陆地、水域和水域的底土以及陆地和水域的上空,即领陆、领水、领空4.综合国力:是指一个国家生存与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即国家的总体力量。
它即包括物质因素(硬国力)和精神因素(软国力)填空题1.政治地理学在西方的发展:萌芽时期、初创时期(德国拉采尔“国家有机体”说、英国麦金德“大陆腹地”说、美国马汉“海权”思想)、发展时期、繁荣兴盛时期2.国家四要素:人口、领土、政府、主权3.民族主义类型:原民族主义、统一民族主义、分离民族主义、解放民族主义、复兴民族主义4.领土:领陆、领水、领空5.领土的形状:狭长型或细长型的国家、密集型或紧凑型、蝌蚪型国家、松散型国家、穿孔型国家、飞地6.领土的变更:占领、时效、添附、割让、征服、公民投票7.首都的首要功能是:行政管理职能8.核心区:起源核心区、民族核心区、经济核心区9.综合国力的基本要素:领土、资源、人口、经济、流通、政府、军事力量、对外关系、科学技术10.边疆的类型:政治边疆、拓居边疆、文化边疆边界的特征:地理特征、政治特征11.自然边界:界山、界河、界湖、海峡12.边界的职能:防御职能,政治、法律职能、经济职能简答题1.政治地理学的研究对象1.从空间角度来研究人类社会政治现象和政治过程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和结果,研究人类社会政治现象和政治过程在地理空间中分布的一般规律和特征2.研究人类社会政治现象和政治过程的地理空间的改变2.学习政治地理学的意义第一:能帮助人们深刻地理解各个国家的内外政策第二:对于维护世界和平,防御侵略战争具有重要意义第三:有助于各国、各地区之间人民的相互交流和理解3.国家的职能1.国家作为上层建筑,是统治阶级的工具2.国家是社会秩序的调节者3.国家是社会经济的领导者4.作为科技、教育、卫生等公共事业的兴办者5.国家是主权的维护者4.民族与国家1.国家是一种政治组织、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统治阶级进行统治的工具,具有绝对权威2.民族则是一种人的群体,它在居住地域、经济生活、语言、风俗习惯、生理素质方面具有共性,并具有内在的团聚力3.国家是指其政治,民族是指其文化4.民族形成和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必然产生国家,国家的出现更加促进了民族,特别是居统治地位的民族的发展和巩固5.民族与国家产生的矛盾大体上有以下一些类型1.多民族国家2.跨国民族问题引起的3.主体民族间的矛盾4.国内的少数民族问题5.土著人问题6.影响首都定位的因素1.自然地理条件首都的选择受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大凡建都,应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自然仓库,即首都附近资源丰富,粮食充裕,能满足首都的需要;二是叉道,即首都应处在交通要到,交通便利;三是要塞,即首都所在的位置应便与防守2.政治因素首都作为国家的行政中心,首先受政治因素的制约。
政治地理学与地缘政治学简介一、政治地理学(一)概念和研究范围拉采尔认为,政治地理学是“阐明国家和土地之间存在关系的科学”。
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学卷:“研究国家与地区等各种类型的领土内与领土间的政治活动现象的地理分布或空间布局”美国《地理学的科学》:“政治地理学研究地理区与政治过程的相互作用,或曰研究政治过程的空间分布和空间关系”。
政治地理学的研究范围:一国际政治地理:世界性政治现象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包括:地缘政治因素分析,世界政治地图的形成与演变,世界政治地理格局的发展变化与各国在地球上所处的政治经济态势,国际政治关系与政治现象(如地区冲突)的地理背景,国家集团与国际组织的组合与作用等。
二国家政治地理:国家政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包括:国家政治空间的形成与发展,领土的结构与特征,疆界的职能划分与变动,地理因素对国家体制、内外政策和国防战略的影响,国家政治行为和政府决策的地理背景,核心地区与国家首都的位置与功能,人口和民族的构成与分布及其对国家稳定性的影响,推动国家统一与团结的向心力与导致国家分裂的离心力的研究,等。
三国内政治地理:国家内部的地方性政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政治地理学对内的任务:为国家改革和调整行政区划,提高施政水平和管理水平,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制订和实施正确的社会发展战略、民族政策与边疆政策,以及合理开发利用和整治国土等提供决策的理论依据和科学方案。
(二)政治地理学的产生和发展西方人很早就重视政治与地理之间的关系。
1750年法国学者托哥特首次使用“政治地理学”一词。
(一说19C康德)。
1857年英国历史学家巴克尔《英国文明的历史》一书也讨论过地理因素对政治组织和个人气质的影响。
1897的拉采尔《政治地理学》首次将政治地理学作为地理学的一个分支进行研究,把一个国家作为一个空间现象来描述,提出“国家有机论”,因而被称为是近代政治地理学的奠基人。
后来又发表了有关“生存空间论”的论文。
政治地理学(教材:政治地理学——时空中的政治格局,高等教育出版社)一、名词解释:1、政治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同时又是一门介于政治学和地理学之间的边缘学科,主要研究人类社会的政治活动及其过程与地理空间之间的相互关系。
(P1)2、边界:指划分一个国家领土和另一个国家的领土、或一个国家的领土和未被占领的土地,一个国家的领土和公海以及国家领空和外层空间的想象的界线,边界是有主权的国家行使其主权的界线。
(P91)3、国防地理位置:又称政治、军事地理位置,是指一个国家与周边国家或国家集团之间的空间关系(它与国家安全有更直接的关系)。
(P157)4、马汉的海权论:马汉是美国的海军军官、历史学家,首先提出了以“制海权”理论来解释历史,《海权对历史的影响》集中了马汉的海权理论。
马汉的海权战略思想的核心是:海上力量对一个国家的发展、繁荣和安全至关。
他认为任何一个国家或联盟,如果充分控制公海,就能控制全世界。
(P276)5、麦金德的心脏地带说:麦金德是英国政治地理学家,于1904年发表了他的第一篇关于“心脏地带”地缘政治思想的文章,即《历史的地理枢纽》,后又在《民主的理想与现实》一文中修改了枢纽地区的范围,依据对海洋大国进入能力的重新评价将范围向西扩大,并用“心脏地带”代替原来的“枢纽地区”一词,同时他将“心脏地带”与东欧的地缘政治意义归纳为:谁控制了东欧,谁就统治了心脏地带;谁控制了心脏地带,谁就统治了世界岛;谁控制了世界岛,谁就统治了世界。
其中,“心脏地带”指中东欧平原,“世界岛”则指欧、亚、非三大陆。
心脏地带说对两战的爆发起到了推动作用。
(P281)6、政治区域:指地球表面上任何按照政治标准划分的地区,它既包括一个国家或国家之下的行政区,也包括数国结成的区域。
它由三个要素组成:①政治组织;②一定数量的人口;③地理区域。
(P2)7、边疆:是相对于国家的首都和核心区而言的,是距首都和核心区较远的地方,一般具有如下特征:国家的政令在此远不如在内地或中心区有效;经济发展速度不如内地快;交通运输不发达;可能有居民,可能荒无人烟,居民有特定的语言和文化习俗。
政治学与地理学研究政治学与地理学是两个独立学科,但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政治学研究政治现象和政府运作,而地理学则研究地球表面的空间分布和地域特征。
这两个学科的结合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全面的了解和分析国家和地区的政治背景和发展趋势。
一、政治地理学:政治现象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政治地理学是政治学与地理学交叉的分支学科,主要研究政治现象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地理环境对政治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例如,地理条件可以决定某个地区的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条件,进而影响政治力量的分布和地缘政治格局。
地理环境也可以影响政治制度的形成和运作。
一些地理上的特殊条件如岛国、边境地区等,会对国家的政治安全和治理产生重大影响。
比如,地理上的孤岛状态可能导致岛国的孤立性和外部威胁的加大,进而塑造出特殊的政治体系。
二、地缘政治学:国际关系与地理条件的相互作用地缘政治学是研究国际关系与地理条件相互作用的学科。
地理条件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地理位置可以决定国家的战略地位和外交政策的选择。
地缘政治学家常常通过分析地缘政治格局来揭示国际政治的演变规律。
地缘政治学也探讨了国家之间的地缘竞争和冲突。
争夺领土、海洋资源以及战略要地是国家之间常见的地缘竞争形式。
地理条件的利弊和地缘政治的争端经常成为国际关系中的重要因素。
三、地方政治学:政治格局与地域特征的关联地方政治学是政治学与地理学相结合的一项研究,它主要考察地区内部政治格局与地域特征之间的关联。
地理条件和地域特征对地方政治的组织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地方政治学通过研究不同地区的政治体制、政党竞争、选民行为等,揭示了不同地域特征对政治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机制。
例如,城市和农村地区由于地理环境和经济结构的不同,其政治特征和政治行为可能会有明显差异。
总结政治学与地理学的研究相互促进,为我们提供了全面理解和分析政治现象和国际关系的视角。
政治地理学、地缘政治学和地方政治学等交叉学科的发展,使我们对政治的认识更加深入和多元化。
历政地知识点总结政治地理学是研究政治行为和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包括政治制度、政治地理、政治发展等方面。
本文将从政治地理学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总结。
一、政治地理学的基本概念1.政治地理学:政治地理学是研究政治行为和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既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又是政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2.政治行为:政治行为是指政治主体在政治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
包括政府部门、政党、社会团体、群众等在政治活动中的行为。
3.地理环境:地理环境是指地球表面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环境。
包括地形、气候、水文、土壤等自然环境,还包括人口、资源、城市等人类活动环境。
4.相互关系:政治行为和地理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关系。
政治行为受地理环境的制约,地理环境又受政治行为的影响。
二、政治地理学的主要内容1.政治制度:政治制度是指国家政权组织的形式和结构。
包括政体、政府、政党、选举等内容。
政治地理学研究政治制度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特征、空间格局、影响因素等问题。
2.政治地理:政治地理是指政治活动在地理环境中的表现和影响。
包括国家、边界、领土、中心地、边缘地等内容。
政治地理学研究各种政治地理现象的地理分布、地理格局、地理过程等问题。
3.政治发展:政治发展是指政治制度和政治地理在历史和现实中的变化和发展。
包括政治现代化、政治转型、政治地理的演变等内容。
政治地理学研究政治发展的空间差异、时空演变规律、影响因素等问题。
4.其他内容:政治地理学还涉及政治地域系统、政治地理信息系统、政治地理规划、政治地理分析等内容。
三、政治地理学的研究方法1.实证研究方法:政治地理学注重对政治行为和地理环境实际情况的实证研究。
包括调查研究、统计分析、实地观察等方法。
2.比较研究方法:政治地理学注重通过比较研究来揭示政治地理现象的差异和联系。
包括空间比较、历史比较、文化比较等方法。
3.模型研究方法:政治地理学还注重运用地理模型方法来分析政治行为和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政治地理地球的表面,被分割成大小不同的国家,有的人口众多,象中国有10多亿人,占全球人口的1/4;有的人口稀少,如冰岛只有25万人。
在组成上讲,加拿大和瑞士,是多种语言的国家,美国和苏联是多种民族的国家,比利时是多种文化的国家。
政治地理是来分析国家的产生、发展和其特征,并探讨地理环境对国家制度与政治决策的影响,同时也研究国际关系,探讨大国和小国、富国和贫国之间的矛盾和协调。
这对世界人类的未来,具有重要意义。
衡量国家的政治地理,我们先要评估国家的面积、形状、疆界、位置和国都。
在地理位置上大致可分为两类:一为位于滨海之城,可称为海都;一为处于内陆,可称为陆都。
海都向海上发展者——多利用半岛、岛屿、峡角和海峡,向海洋开拓领土,移民海外。
海都向陆发展者——自16世纪以来,欧洲人移民南北美洲、非洲、大洋洲时,由殖民地发展而成的独立国家,其国都或行政中心,也多在滨海之地,但当以后白人移民渐向内陆扩展,以便从海外祖国吸取供应,此类据点,为由海都向陆发展者,地位优越,往往成为独立新国家的国都。
经济性决定的海都若干国家,虽为滨海之国甚至岛国,然而不能算是海权之国,但也不是白种人的殖民地,而是以农立国的独立国,其国都也在滨海之地。
位于大陆中心的陆都——大陆国家一般海岸线短,领土略呈方形、长方形或近圆形,国都设于全国中心,交通方便,国防安全。
由于经济因素而成的陆都——有的陆都甚至靠近边界,这种情况不符合国防安全的需要,但位于气候适宜及重要经济地带而成为国都。
由于交通因素——国都也有设于全国主要交通中心,所谓交通,主要为河流和道路。
现代国都为铁路交通中心者,往往先决定为国都,然后由此为起点建铁路,向四方辐射。
由于地势因素——赤道低纬地区,终年高温,不适人居。
高原之地,则温度适宜,适于人口聚集。
由于其他人文因素——加拿大的国都,选在渥太华,而不选其他地位适中的都市如多伦多、温尼伯或维多利亚,是因为该城为加拿大东南部人口集中之区,约占全国人口2/3.而且是法人区和英人区交界地带上,而该市人口中,法人占1/3,英人占2/3,恰好代表全国民族的比重。
北京市的城市特征与建设成就【教学目标】1.知道北京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城市。
2.能根据北京市地形图及气候资料图,说出北京市的地形和气候特征。
3.了解北京市城市建设特色及产业结构特征,并能根据有关资料,了解北京市面临的环境问题及保护措施。
【教学重难点】能根据北京市地形图及气候资料图,说出北京市的地形和气候特征。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印象北京:请你介绍一下你知道的北京。
要求:每答对一条得一分,每人限时30秒重复扣一分。
二、快乐自学初识北京:阅读教材,对照导学案自主学习部分,把答案在书本上圈出来,并着重思考以下几个问题(限时3分钟):1.从哪些方面可说明北京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城市?2.请你介绍一下北京的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特征。
3.请你介绍一下北京的城市建设成就。
三、快乐展示:走进北京:要求:1.抢答题,每个抢答同学有一次求助结对同学的机会。
独立作答正确加10分,运用求助回答正确得5分,本组回答不出或回答错误不得分。
2.其它小组可抢答,回答正确加10分,回答错误不得分。
3.本环节每组只有一次答题机会。
(1)把下面的图片分类:哪些是反映北京是我国的政治中心?哪些是反映北京是我国的文化中心?哪些是反映北京是我国的国际交往城市?(2)读北京市在我国的位置及北京市地图,请你描述一下北京市的位置、地形特征。
(3)读北京市气候资料图,请判断北京市的气候类型,并描述一下气候特征。
(4)看图片和视频,思考:北京城市建设有什么特色?北京人是如何处理发展与保护问题?四、快乐合作:探究北京:回答正确加10分,回答错误扣5分。
其它小组补充,回答正确加10分,回答错误扣5分。
1.读北京、天津、张家口的相关资料,完成下列任务。
气象站纬度海拔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北京39º48′N33米12.3℃572毫米天津39º06′N4米12.6℃544毫米张家口40º48′N726米8.8℃404毫米说一说北京年平均气温高于张家口的主要原因议一议北京年降水量多于天津和张家口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