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质的量+质量守恒易错题整理(教师版)
- 格式:doc
- 大小:108.50 KB
- 文档页数:5
易错15 质量守恒定律和应用【易错分析一】、对质量守恒定律认识错误分析【错题纠正】下列有关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A. 将5g 铁和5g 铜混合加热后,物质的总质量为10g,遵循质量守恒定律B.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一定不会发生变化C. 5g 硫和5g 氧气完全反应后,生成物质量为10gD. 镁条燃烧后质量增加,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知识清单】质量守恒定律1、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1)质量守恒定律应用于化学变化,不能应用于物理变化。
(2)质量守恒定律说的是“质量守恒”而不是其他方面的守恒。
(3)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之间要按一定的质量比相互作用,因此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是任意比例的反应物质量的简单加和。
(4)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
(5)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化学反应前后的宏观微观实质:(1)一定不变——(宏观)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元素的种类和质量。
一定不变— —(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
(2)一定改变——(宏观)物质的种类。
一定改变—— (微观)分子的种类。
(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化合价,物质状态。
【变式练习】1.(2022·广西广西·中考真题)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A.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原子种类不变B.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发生改变,原子数目不变C.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种类发生改变,元素种类不变D.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2.(2022·湖南株洲·中考真题)除了元素种类、原子种类不变外,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还有()A.原子数目B.分子数目C.物质种类D.物质的总质量3.(2022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中国科学院首创室温制氢方案,其反应原理如图所示。
中考化学复习化学质量守恒定律专项易错题含答案一、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1.将一定量xFeSO4•y(NH4)2SO4•6H2O晶体加入到过量NaOH溶液中,加热生成NH30.85g(假如生成NH3的全部逸出),过滤、洗涤、灼烧,得Fe2O3固体2.0g.则x,y 的关系正确的是()A.x:y=1:1 B.x:y=1:2 C.x:y=1:4 D.x:y=2:1【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晶体中的氮元素和氨气中的氮元素的质量相等,而晶体中的铁元素的质量和生成的氧化铁中的铁元素的质量相等,即:56x:(14×2)y=(2.0g××100%):(0.85g××100%)解得:x:y=1:1,故选A.2.一定条件下,某装置中发生了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60 1.500反应后的质量/g33x243A.x的值等于0.5B.丙和丁的质量变化比为8:1C.乙一定是催化剂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答案】B【解析】【分析】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减少了60g﹣33g=27g,故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27g;同理可以确定丙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24g﹣0g=24g;丁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3g﹣0g=3g;由质量守恒定律,乙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
【详解】A、乙的质量不变,x的值等于1.5,故选项说法错误;B、丙和丁的质量变化比为24g:3g=8:1,故选项说法正确;C、乙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故选项说法错误;D、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生成物是丙和丁,符合“一变多”的形式,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3.观察图片,结合已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的物质都是化合物B.反应后的粒子一定是水分子C.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一定发生变化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一定发生变化【答案】D【解析】【分析】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的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初中化学易错辨析——质量守恒定律在对质量守恒定律应用时,常出现以下错误:对质量守恒定律中“参加反应的”意义理解不透,常把反应物当成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范围是化学反应,有些同学却用来解释一些物理变化;对可燃物燃烧或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时,认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因此,在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时,一定要抓住概念中的关键词:“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不能片面强调某一点。
例1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A.因为“质量守恒”,所以煤燃烧后产生的煤渣质量一定和反应前煤的质量相等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镁的质量大C.100g水与100g酒精混合后,质量等于200g,这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1g氢气在9g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了10水正确答案 D解析煤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致使剩下的煤渣质量不等于所用煤的质量;1g氢气在9g氧气中完全燃烧,由于有1g氧气过量而未参加反应,所以生成水的质量是9g,而不是10g;质量守恒定律是针对化学反应而言的,而100g水与100g酒精混合,并没有生成新物质(即没有发生化学反应);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是镁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镁和氧气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物氧化镁的质量,所以生成物氧化镁的质量比镁的质量大,故B正确。
错因会诊错选A是由于对可燃物燃烧或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中的“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概念中的关键词没有抓住;错选C是不能明确质量守恒定律适用范围而导致误答;错选D是对质量守恒定律中“参加反应的”意义理解不透,把反应物当成参加反应的物质了。
例2 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肯定没有变化的是:()①原子数目;②分子数目;③元素种类;④物质的总质量;⑤物质的种类;⑥物质的体积;⑦物质的状态A.②④⑤ B.①③⑦ C.①③④⑥ D.①③④正确答案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质量守恒定律含义的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的理解。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易错过关测试附答案一、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选择题1.如图是某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Z是由Y分解生成的B.一个Y和W分子中均有11个电子C.参加反应的X与生成的Z的质量比为9:7D.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一定不变2.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共有3种分子B.该反应中分子数减少C.甲和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与丙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3.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C.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4.已知、、分别表示X、Y、Z三种不同的气体分子,在一定条件下的变化如图所示,由图示获得的下列信息中错误的是( )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一定发生改变B.分子之间有间隔C.该反应可表示为4X+Y=2ZD.一个Z分子由四个原子构成5.浓盐酸跟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会产生一种黄绿色的有毒气体,该气体可能是A.Cl2B.H2C.NH3D.HCl6.某金属单质 X与非金属单质Y可发生反应:2X+Y=X2Y。
某实验探究小组进行了两次实验,测得数据如下表:实验序号X的用量/g Y的用量/g生成X2Y的质量/g17.4 1.68.029.6 3.212.0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 ( )A.4:1 B.3:1 C.2:1 D.37:87.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B.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C.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未发生变化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l22HCl8.用下列装置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托盘天平未画出),能达到目的是()A.B.C.D.9.“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生成下列有机物.其中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该产物化学式是()A.CH4O B.CH2O2C.C2H6O D.C2H4O2 10.2018 年 10 月 28 日,我国首艘国产航母第三次试海成功。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易错检测题及解析一、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选择题1.一定条件下,某装置中发生了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60 1.500反应后的质量/g33x243A.x的值等于0.5B.丙和丁的质量变化比为8:1C.乙一定是催化剂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2.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见下表物质A B C D反应前的质量(g)461114反应后的质量(g)待测15084依据上表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待测值为22C.生成A和B的质量比为22:9D.D物质是该反应的反应物3.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中“●”和“○”分别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前后涉及到三种物质B.反应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C.反应后分子数增多D.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4.食盐不仅可以做调味品,还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电解饱和食盐水,不可能得到的产物是()A.H2B.Cl2C.NaOH D.Na2CO35.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催化剂,能在室温下高效催化空气中一种有毒气体,其反应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这种有毒气体的化学式为HCHOC.其中有三种物质属于氧化物D.该反应中A与C的质量比为1:16.下图为某反应的部分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C.1个X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D.1个X分子中含有3种不同的原子7.图反映了某个化学反应各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关系。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甲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乙C.丙是反应物,甲和乙是生成物D.t1时,丙的质量一定等于甲、乙的质量之和8.将一定量xFeSO4•y(NH4)2SO4•6H2O晶体加入到过量NaOH溶液中,加热生成NH30.85g(假如生成NH3的全部逸出),过滤、洗涤、灼烧,得Fe2O3固体2.0g.则x,y 的关系正确的是()A.x:y=1:1 B.x:y=1:2 C.x:y=1:4 D.x:y=2:19.一定量的木炭在盛有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的密闭容器中燃烧后生成CO和CO2,且测得反应后所得CO、CO2、N2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则反应后氮气的质量分数可能为A.70%B.50%C.30%D.10%10.如图是微信热传的“苯宝宝表情包”,苯(化学式C6H6)、六氯苯(化学式C6Cl6)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苯分子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B.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10%C.六氯苯中碳氯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D.六氯苯有6个碳原子和6个氯原子构成11.“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生成下列有机物.其中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该产物化学式是()A.CH4O B.CH2O2C.C2H6O D.C2H4O212.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B.n=3C.反应过程中原子种类发生了变化D.该反应生成了两种单质13.在一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对该反应,下列描述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物质质量/g25m188反应后物质质量/g9待测384A.“待测”数值一定为2g B.该反应中甲和丁为反应物C.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为9:3814.把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物质a b c d反应前的质量(g)8.4 3.2 4.0 2.8反应后的质量(g)X 1.68.8 2.8A.反应中a和b的质量比为2:1B.d一定是催化剂C.上表中X=3.2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15.在一密闭容器内有M、N、Q、R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M N Q R反应前质量(g)2155111反应后质量(g)11待测850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待测物质N的质量为22g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反应中M、N、Q、R四种物质质量比为9:37:80:11116.在反应2A+5B═2C+4D中,C、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22,若2.6g A与B完全反应后,生成8.8g D.则在此反应中B与D的质量比为()A.4∶9 B.8∶1 C.10∶11 D.31∶4417.“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气体转化成无毒气体,如图所示为其中的某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中考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易错综合训练题含答案一、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选择题1.观察图片,结合已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的物质都是化合物B.反应后的粒子一定是水分子C.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一定发生变化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一定发生变化2.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催化剂,能在室温下高效催化空气中一种有毒气体,其反应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这种有毒气体的化学式为HCHOC.其中有三种物质属于氧化物D.该反应中A与C的质量比为1:13.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物质X Y Z W反应前的质量(g)211616反应后的质量(g)18m611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B.该反应为化合反应C.m=1 D.反应后容器中Z与Y的质量比为1:6 4.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的值是7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2:75.一定量的木炭在盛有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的密闭容器中燃烧后生成CO和CO2,且测得反应后所得CO、CO2、N2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则反应后氮气的质量分数可能为A.70%B.50%C.30%D.10%6.如图是微信热传的“苯宝宝表情包”,苯(化学式C6H6)、六氯苯(化学式C6Cl6)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苯分子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B.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10%C.六氯苯中碳氯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D.六氯苯有6个碳原子和6个氯原子构成7.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下列推理正确的是物质X Y Z Q反应前质量/g410121反应后质量/g01215待测A.反应物是X和Y,成物是Q和ZB.参加反应的Y和Q的质量比是1∶1C.参加反应的X与Q的质量比是1∶3D.反应后生成15 g Z8.关于分子和原子两种微粒的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只能由分子构成 B.分子在不断运动,原子静止不动C.相同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的分子 D.化学变化中分子数目一定发生变化9.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各项中对图示模型理解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反应中共有两种元素参加C.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单质D.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2:310.红磷在密闭容器(含有空气)内燃烧,容器内有关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A.B.C.D.11.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见下表。
中考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易错检测题含答案解析一、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选择题1.FeS2常用于在接触法制硫酸过程中产生CO2,其化学方程式为:4FeS2+11O22X+8SO2,则X的化学式为()A.FeO B.Fe2O3C.Fe3O4D.FeSO4 2.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H2+O2点燃H2OB.2Mg+O2点燃2MgOC.2KClO3催化剂2KCl+3O2D.4 Fe+3O2点燃2Fe2O33.将铜投入浓硝酸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可能为()A.二氧化碳B.氢气C.氯化氢D.二氧化氮4.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中“●”和“○”分别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前后涉及到三种物质B.反应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C.反应后分子数增多D.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5.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下列推理正确的是物质X Y Z Q反应前质量/g410121反应后质量/g01215待测A.反应物是X和Y,成物是Q和ZB.参加反应的Y和Q的质量比是1∶1C.参加反应的X与Q的质量比是1∶3D.反应后生成15 g Z6.用下列装置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托盘天平未画出),能达到目的是()A.B.C.D.7.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
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B.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中子数一定相同C.原子序数等于该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D.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发生改变8.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见下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物质的质量(g)83254反应后物质的质量(g)16X524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甲、丁两物质反应前后质量变化之比为2:5D.X值为289.在一密闭容器内有M、N、Q、R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M N Q R反应前质量(g)2155111反应后质量(g)11待测850A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 .待测物质N 的质量为22gC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 .反应中M 、N 、Q 、R 四种物质质量比为9:37:80:11110.对于复分解反应:X+2NaOH=2Y+Cu (OH )2↓,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相对分子质量大小:X Y > B .X 一定是2CuCl C .Y 可能是2H OD .Y 可能是24Na SO11.下列物质由离子直接构成的是 A .H 2OB .HeC .O 2D .NaCl12.已知: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人教版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单元易错题难题质量专项训练试题一、选择题1.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某物质与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2R+2H O+7O=2FeSO+2H SO:则R的化学式应为方程式为22424A.FeS B.Fe2S3C.FeO D.FeS2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
【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反应物中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16,反应后的生成物中氢、硫、氧、铁原子个数分别为4、4、16、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FeS,故选D。
数目不变,则2R中含有2个铁原子和4个硫原子,则化学式为22.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反应物是X和Y,成物是Q和ZB.参加反应的Y和Q的质量比是1∶1C.参加反应的X与Q的质量比是1∶3D.反应后生成15 g Z解析:C【解析】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X的质量减少了4 g﹣0 g=4 g,故X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为4 g;反应前后Y的质量增加了12 g﹣10 g=2 g,故Y是生成物;同理确定Z 是生成物,生成的Z的质量为15 g﹣1 g=14 g;由质量守恒定律,Q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Q的质量为14 g+2 g﹣4 g=12 g,故待测的数值为21g﹣12 g=9 g。
A、根据分析,可知反应物是X和Q,生成物是Y和Z,故选项说法错误;B、参加反应的Y的质量为12 g ﹣10 g=2 g,参加反应的Q的质量为14 g+2 g﹣4 g=12 g,故参加反应的Y和Q的质量比是1∶6,故选项说法错误;C、参加反应中X、Q的质量比为4 g∶12 g=1∶3,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反应后生成Z的质量为15 g﹣1 g=14 g,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3.用下列装置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托盘天平未画出),能达到目的是()A.B.C.D.解析:D【解析】试题分析:A、生成物中有气体生成,装置也不是密闭容器,不能验证;B、两种物质不反应,不能验证;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反应后固体质量会明显增大,因为有氧气参加,另外该装置也不是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不能验证;D、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与硫酸亚铁,反应物中没有气体参加生成物中也没有气体生成,装置可不密闭,可以验证。
人教版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易错(难)基础卷及解析一、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选择题1.托盘天平两边放两个等质量的烧杯、内装浓度和质量都相同的稀盐酸,若左杯中投入一块生石灰,向右边杯中投入一块石灰石,且两块固体质量相等,则反应后天平的指针将()A.偏向左边B.偏向右边C.仍指零处D.无法确定2.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的值为36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W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D.W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33.某金属单质 X与非金属单质Y可发生反应:2X+Y=X2Y。
某实验探究小组进行了两次实验,测得数据如下表:实验序号X的用量/g Y的用量/g生成X2Y的质量/g17.4 1.68.029.6 3.212.0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 ( )A.4:1 B.3:1 C.2:1 D.37:84.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B.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C.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未发生变化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l22HCl5.某仓库工作人员违章操作,在雨天转运“保险粉”引起爆炸。
“保险粉”化学名为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主要用于印染工业。
该化学品在潮湿空气中极不稳定,易分解并引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S2O4=Na2S2O3+Na2SO3+X。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X 的化学式为 SO2B.连二亚硫酸钠与水能剧烈反应,化学性质很活泼C.Na2SO3 是一种盐,其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3 价D.Na2S2O4 通常要在干燥阴凉处密闭贮存6.如图是微信热传的“苯宝宝表情包”,苯(化学式C6H6)、六氯苯(化学式C6Cl6)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苯分子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B.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10%C.六氯苯中碳氯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D.六氯苯有6个碳原子和6个氯原子构成7.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下列推理正确的是物质X Y Z Q反应前质量/g410121反应后质量/g01215待测A.反应物是X和Y,成物是Q和ZB.参加反应的Y和Q的质量比是1∶1C.参加反应的X与Q的质量比是1∶3D.反应后生成15 g Z8.用下列装置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托盘天平未画出),能达到目的是()A.B.C.D.9.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24;K-39;Zn-65。
易错题整理---------------物质的量 +质量守恒一. 物质的量(一)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B .每摩尔物质含有6.02×1023个原子C .摩尔是国际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D .每摩尔物质中所含的分子及原子个数都相同 2.1g O 2和1g O 3相比,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所含分子数相同B . 所含原子数相同C .所含原子数不同D .1g O 3中所含分子数较多3.质量相等的SO 2和SO 3,所含氧原子数之比为( )A.1:1B.2:3C.6:5D.5:64.质量相等的CO 和CO 2中,碳元素的质量比为( )A.14︰11B.1︰1C.11︰7D.7︰115.当三氧化二铁与四氧化三铁中所含铁元素质量相等时,则三氧化二铁与四氧化三铁的质量比为( )A .3︰2B .1︰lC .29︰42D .30︰29(二)1、镁带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氧化镁,其固体质量变化可用如图表示,则(M 2-M 1)表示的质量是…………………………………………( ) A .生成MgO 的质量 B .Mg 的质量C .参加反应的O 2的质量D .多余的O 2的质量2、甘氨酸是最简单的天然氨基酸。
甘氨酸分子结构模型如右图所示,根据模型判断关于甘氨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甘氨酸的分子式为C 2H 5O 2N B .甘氨酸的摩尔质量为75g/mol C .甘氨酸分子中有6.02×1023个氮原子 D .甘氨酸碳元素与氧元素质量比为3:4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 2O 的摩尔质量是18g固体质量(g )时间(s ) M 1M 2 t 1 t 2B .1molCO 2 比1molCO 多1个氧原子C .1molH 2O 2中约含6.02×1023个氧分子D .32g O 2的物质的量为1mol4、 “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基本物理量,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18 g H 2O 中含有1mol 氢B .1 mol 小钢珠中约有6.02×1023个钢珠C .C 60的摩尔质量为720D .1 mol O 3中约含有1.806×1024个氧原子5、(宝山、嘉定4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1mol 氧气的摩尔质量为32gB .1mol 任何物质都约含有6.02×1023个分子C .2克H 2中含有1mol 氢D .质量相等的O 2和O 3,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三)1、质量相同的K 、Mg 、Na 、Zn 四种金属,含原子数最多的是…………( ) A .Na B .Mg C .Zn D .K 2.等质量下列物质,其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 )A .NaB .Na 2OC .Na 2O 2D .NaOH3.X 、Y 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7︰2,在它们组成的化合物中X 与Y 的质量比为7︰3,则它们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 、X 2Y 3B 、X 3Y 2C 、X 2Y 7D 、X 3Y 74.等质量的碳、镁、铁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消耗氧气物质的量之比为A .1∶4∶14B .3∶6∶14C .7∶4∶1D .28∶7∶45物质的量为0. 10 mol 的镁条在只含有CO 2和O 2混合气体的容器中燃烧(产物不含碳酸镁),反应后容器内圆体物质的质量不可能为( )A .3. 2gB . 4.0gC . 4. 2gD .4. 6g解析:先根据边界条件(极值)找出固体质量的取值范围,然后依题意确定答案。
即:若气体全部为CO 2,由2Mg+CO 2−−−→点燃2MgO+C 推出固体质量的最大值为4.6g ;若气体全部为O 2,由2Mg+O 2−−−→点燃2MgO 推出固体质量的中间值为4.0 g ;若0.10 mol 的镁条没有完全反应,推出固体质量的最小值为2. 4g ;即2.4g<固体质量<4.6g 。
答案:D(四)1.“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基本物理量,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28gCO 含有3mol 原子B .1molH 2O 中约含6.02×1023个氧原子C .CaO 的摩尔质量是56gD .0.5molCO 2中约含6.02×1023个氧分子2.豆浆被称为“植物奶”,其中含有异黄酮(C 15H 10O 2)具有防癌功能。
下列有关异黄酮的说法正确的是A.异黄酮的摩尔质量是222g B.异黄酮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2C.异黄酮中含碳、氢、氧三个元素D.异黄酮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4.5%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用符号“mol”表示B.对于分子构成的物质,其摩尔质量就是相对分子质量C.1molNO和1molNO2所含氮元素质量相等D.0.5mol双氧水中含2.408×1024个原子4.下列关于H2SO4的叙述正确的是A.1mol H2SO4中含有1molH2B.49克H2SO4与0.5mol水所含氢原子数相同C.1mol H2SO4中含有4个氧原子D.H2SO4中H:S: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6:325.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之一,关于其描述正确的是()A.二氧化硫的摩尔质量为64g/mol B.1mol SO2中约含有6.02×1023个原子C.2mol SO2的质量为128 D.3mol SO2中含有3mol氧原子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一)1某物质在纯氧中燃烧,只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物质只含有碳元素、氢元素B.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C.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D.该物质可能含有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2某物质隔绝空气加强热,只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物质只含有碳元素、氢元素B.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C.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D.该物质可能含有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3.将某蓝色固体加热分解,可得到黑色固体氧化铜和水,则该物质( )A.由铜、氢两种元素组成B.由铜、氢、氧三种元素C.一定含有铜元素、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D.一定含有铜元素、氧元素,可能含有氢元素4. 3.2g X物质完全燃烧后,生成了4.4g CO2和3.6g H2O,求X物质的化学式()A. CH4B. CH4OC. CH2OD. C2H6O解析:根据质量守恒,X物质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其次,根据反应前后质量守恒得:m(X)+m(O2)= m(CO2)+m(H2O)即3.2+ m(O2)= 4.4+3.6 = 8求得:m(O2)= 4.8g由:n(C元素)= n(CO2)=0.1mol n(H元素)=2n(H2O)=0.4mol产物CO 2和H 2O 中含氧元素的物质的量:n (O )= 2n (CO 2)+ n (H 2O )=2×0.1mol +0.2mol = 0.4mol 即m (O )总=0.4mol ×16g/mol =6.4g 得:m (O )总 > m (O 2)= 4.8g所以,X 物质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m (O )=6.4-4.8=1.6g 即n (O )=0.1mol 最后:由n (C ):n (H ):n (O )= 0.1 : 0.4 : 0.1 =1 : 4 : 1 因此,应该选择B 。
5. 3.2g X 物质完全燃烧后,生成了8.8g CO 2和7.2g H 2O ,求X 物质的化学式( ) A . CH 4O B . CH 4 C . CH 2O D . C 2H 6O(二)1.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物 质X Y Z Q 第一次测得的质量/g 68 16 4.4 3.6 第二次测得的质量/g4未测48.439.6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 .该反应一定不是分解反应B .若X 为氧气,则Y 一定发生氧化反应C .第二次测量时,Y 已完全参加反应D .该反应中Y 、Z 与Q 质量变化之比为2∶11∶92.工业上常用乙炔燃烧产生的高温火焰来切割金属。
若用R 表示乙炔,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R+5O 2−−−→点燃4CO 2+2H 2O ,则乙炔的化学式是:A .C 2H 4B .C 2H 2 C .CH 3COOHD .C 2H 63.将一定量的乙醇(C 2H 6O )和氧气置于一个完全封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表中m 的值为3.8B .X 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 .X 可能含有氢元素D .若起始时氧气的质量是9.6g ,则无X 生成4.关于化学反应X 2十3Y −−→2Z 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Z 的化学式为XY 3B .其中X 2、Y 2、Z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2C .若a g X 2和b gY 2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a+b)g ZD .若X 2和Y 2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 和N ,则Z 的摩尔质量为(M+N)5.将6.2g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直到反应完全进行为止,冷却,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4.28g。
求(1)反应能制得氧气多少克?合多少摩尔?(2)剩余固体的组成是什么? (3)原混合物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物质的量各为多少?(1)1. 92克氧气;合0.06mol (2)剩余固体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3)氯酸钾0.04mol和二氧化锰0.015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