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98例临床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66.09 KB
- 文档页数:2
妊娠期糖尿病的孕期管理与妊娠期结局的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加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孕期管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2年1月——2013年3月我院孕妇常规产前检查时确证的9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饮食指导、运动干预、孕期监测血糖及药物治疗等规范化的管理,对照组未实施孕期管理,比较两组母婴的并发症。
结果观察组孕产妇妊娠并发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及生殖道感染等方面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早产率、巨大儿发生率及新生儿疾病等方面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妊娠期糖尿病的孕期经过规范化管理,可有效降低母婴并发症。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规范化的管理;妊娠结局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23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003-02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有潜在糖耐量减退,妊娠后才发生或首次发现的糖尿病称为妊娠期糖尿病。
是一种妊娠期常见的合并症,对母婴健康影响较大,经年来呈逐渐增高的局势[1]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儿的危害程度与血糖水平密切相关,因此,对妊娠期糖尿病,早期诊断并进行系统规范化管理,可有效降低母婴并发症。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98例患者,年龄25-40岁,平均345±23岁。
经产妇32例,初产妇66例,有糖尿病家族史12例,高血压9例,不良生产史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不性。
12 诊断标准①妊娠前确诊糖尿病除外,孕早期空腹血糖51mmol/l或糖化血红蛋白65%或任意血糖值111mmol/l即可诊断糖尿病。
②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空腹12h后口服75g葡萄糖,空腹及服糖后1、2h的3次血糖正常上限为空腹51mmol/l、1h为100mmol/l、2h为85mmol/l,这3项指标中任意一项血糖达到或超过上述标准即可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
糖尿病合并妊娠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文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糖尿病合并妊娠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一、案例介绍患者XXX,女性,45岁,孕25周,第二胎妊娠,患有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规范化管理对妊娠结果的分析张先锋王岩发布时间:2021-08-13T06:01:03.389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21年6月6期作者:张先锋王岩[导读]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规范化治疗对妊娠结果的影响。
中国人民联勤保障部队第967医院)【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规范化治疗对妊娠结果的影响。
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72例,其中经过妊娠期糖尿病规范化管理98例设为实验组,未经过规范化管理74例设为对照组。
比较两组病例妊娠期并发症及围生儿出生结局,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
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孕产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胎膜早破、产后出血、感染的发生率、剖宫产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新生儿巨大儿、早产儿、新生儿低血糖、胎儿窒息率、低出生体重儿均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规范化管理可以显著控制血糖水平,改变妊娠结局。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规范化管理;妊娠结局妊娠期糖尿病(GDM)是糖尿病一种特殊类型,是妊娠期糖代谢异常。
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为 14.7~20.9%【(1-2)】。
因此,早期诊断 GDM并规范化管理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1资料与方法1.1资料:随机选择 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72例,其中经过妊娠期糖尿病规范化管理98例设为实验组,接受常规干预74例设为对照组。
孕妇既往无糖尿病,不合并内外科疾病,并排除多胎的情况。
其中实验组内初产妇和经产妇分别是52例、46例,平均年龄为(30.1±7.3)岁,平均孕周为(38.9±7.8)周;对照组内初产妇和经产妇分别是 38 例、36例,平均年龄为(30.7±4.1)岁,平均孕周为(38.9±2.2)周。
实验中的全部病例相关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研究现状及进展摘要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女性在妊娠后其母体糖代谢异常而出现糖尿病,属于妊娠期常见的合并症之一。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水平逐渐提高,饮食结构也逐渐丰富,导致妊娠期的女性发生糖尿病的发生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发展。
当孕妇发生该疾病后,则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对母婴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
而药物治疗对母体和胎儿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因此,如何改善患者及其胎儿预后水平,是临床面对的重要问题。
现阶段,临床学者认为对此类患者实施护理措施,有利于控制患者病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研究现状;护理进展前言现阶段,随着人们生活方式随经济发展发生的转变,导致多数人存在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尤其是妊娠期的女性如若存在饮食不健康等情况,则会严重增加患者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危及其生命安全。
此外,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患病后,受疾病的影响,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例如: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羊水过多、死胎等状况,为母婴的危害极大[1]。
因此,需要加强对患者的护理措施,确保患者可以安全地度过妊娠期。
对此,本文对介绍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研究现状,并对引起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的常见危险因素进行阐述,同时将临床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
内容如下。
1.概述妊娠期孕妇在怀孕后,其体内的性激素、生长激素等激素的分泌会增加,而患者的拮抗胰岛素也会随着升高,从而抑制其体内的胰岛素敏感性,而机体为了维持体内的糖代谢正常进行,则会增加胰岛素的分泌[2]。
如若患者的胰岛素分泌未能增加,则会表现出糖尿病等症状。
而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期女性常见的并发症。
加之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发展,对女性和胎儿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威胁[3]。
此外,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患病后主要表现为:血糖异常等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容易出现肥胖等代谢综合征。
2.研究现状目前,据相关报道显示,我国妊娠期糖尿病的患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发展,在1999年,我国的发病率在2%左右,而2021年~2022年期间,我国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已经超过8%,而2014年,我国天津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已高达20%[4-6]。
妊娠期糖尿病IADPSG诊断标准的临产病例分析简介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指在妊娠期间发生的一种葡萄糖代谢异常的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妊娠合并症。
说到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目前已经发展到IADPSG(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Diabetes in Pregnancy Study Groups)标准。
本文将以一名遵循IADPSG标准被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为临床病例,进行分析。
案例分析基本病例信息患者,A女士,32岁,第一次妊娠,孕16周,BMI 22.6,有家族史(父亲患有2型糖尿病),早期孕期血糖正常。
在孕16周时到产科门诊进行产检及空腹血糖检查。
诊断过程A女士在产科门诊进行的空腹血糖检查结果为6.5mmol/L(正常值3.9~6.1mmol/L),因此被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
随后A女士接受到糖耐量试验(OGTT)检查,检查结果如下:•空腹血糖:5.2mmol/L•1小时后血糖:9.8mmol/L•2小时后血糖:9.3mmol/L根据IADPSG标准,如果OGTT检查中2小时后血糖≥ 8.5mmol/L,则可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
因此,根据A女士的OGTT检查结果,她被诊断出妊娠期糖尿病。
治疗过程产科医生为A女士制定了关于饮食、运动、药物治疗等方面的治疗方案。
同时,她也涉及到了血糖的监测和管理。
对于孕妇来说,治疗妊娠期糖尿病非常关键,因为高血糖可能会引起多种并发症,如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前症等等。
因此,巨大儿的防治也是非常重要的,A女士的胎儿生长发育记录如下:•孕18周:B超检查胎儿腹围超过孕周,但仍在正常范围内•孕22周:B超检查胎儿双顶径、腹围、股骨长等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孕26周:B超检查胎儿腹围约34cm,B超提示胎儿体重偏大,但未超过正常范围。
•孕28周:B超检查仍提示胎儿体重偏大,此时A女士入院待产。
妊娠期糖尿病病例分2.doc患者信息: 妊娠31周的女性,初次到诊;无明显病史。
主诉: 体检发现血糖升高。
既往病史: 家族中有糖尿病史(祖父、母亲均患有糖尿病)。
个人史: 年龄29岁,身高165cm,体重75kg,BMI为27.5kg/m²。
无吸烟史,饮酒社交。
长期饮食吃甜食、高脂肪食物,并缺乏运动。
检查结果: 空腹血糖为6.6mmol/L,OGTT2小时后血糖为11.3mmol/L。
诊断: 妊娠期糖尿病。
治疗方案:1. 饮食控制:根据个体化营养诊断,调整饮食结构,建议每天三餐+小餐(早、中、晚加1-2次小吃),避免过度饥饿和暴饮暴食。
低糖、低脂、低盐饮食,注意饮食的多样性和均衡性;吃多次、少量,保障足够热量和大量胶质,包括蔬菜、水果、全谷物、豆类、坚果、粥类等。
每餐后休息一段时间再活动。
2. 运动:建议每天适当运动,约30分钟左右。
适合的运动方式包括散步、慢跑、骑车等有氧运动,强度要轻度。
运动1小时后空腹血糖检测可能会更佳,每回运动后再吃饭,运动中避免剧烈运动和无氧运动。
需要注意的是,治疗期间尽可能避免长时间静止不动,例如长时间坐着或久站不动。
3. 药物治疗:针对空腹血糖及OGTT后血糖持续异常高等情况,建议初始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口服药物或胰岛素注射来控制血糖,期间评估患者的血糖变动和副作用情况,并随时进行调整。
4. 观察: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血糖和营养状态、孕产妇卫生常规检查、胎儿监测、并进行入院观察以及紧急处理手段,避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预后: 如严格控制血糖,多数患者能够达到糖尿病痊愈,在产后数周内恢复正常的血糖水平,只有少部分患者会转化为1型或2型糖尿病。
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都有一定危害,因此需要尽早治疗。
同时,饮食控制和运动也是控制妊娠期糖尿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建议孕妇在平日尽可能的保持健康生活习惯,对日常饮食、运动健康进行规范和严格的控制来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妊娠期糖尿病结局的临床分析
梅劼;雷华江
【期刊名称】《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年(卷),期】2009(001)001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 Diabetes Mellitus,GDM)对孕产妇和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GDM患者(GDM组)和50例正常妊娠妇女(对照组) 的临床资料.结果 GDM组和对照组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生率分别为31.0%和8.0%,羊水过多的发病率分别为23.8%和4.0%,剖宫产率分别为90.5%和62.0%,巨大儿发生率分别为26.1%和4.0%,新生儿低血糖发病率分别为16.7%和0.0%,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分别为9.5%和2.0%,GDM组各项数据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GDM组的孕妇和新生儿的发病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倡早期筛查及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可减少母婴并发症.
【总页数】3页(P27-29)
【作者】梅劼;雷华江
【作者单位】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妇产科,四川成都610072;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妇产科,四川成都61007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14.2
【相关文献】
1.妊娠期糖尿病筛查与妊娠期糖尿病母婴结局的临床分析 [J], 杨凯乐
2.孕期体重管理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临床分析 [J], 罗吟;张静华;林丽璇
3.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医学营养治疗依从性与妊娠结局的关系的临床分析 [J], 曾黎贞
4.门冬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临床分析 [J], 虞琪;徐峰
5.妊娠期糖尿病的干预治疗与妊娠结局的临床分析 [J], 赵胜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效果及母婴风险研究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素治疗的效果及对母婴的风险。
方法:临床纳入98例2014年4月-2016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住院床位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
对照组采用饮食运动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胰岛素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及母婴结局情况。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FPG、2 hP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PG、2 hP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产妇出现早产、妊娠高血压、羊水过多、产后出血及感染等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新生儿出现巨大儿、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低血糖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效果较好,明显降低孕妇血糖水平,改善母婴结局,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标签:胰岛素;妊娠期糖尿病;母婴结局妊娠期糖尿病是临床中较为特殊的糖尿病类型,指女性妊娠期间发生的糖代谢紊乱或糖耐量减退。
目前在我国妊娠期糖尿病人数占总妊娠人数的5%~10%[1]。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常表现为多食、多饮、多尿等症状,如不及时治疗,严重者甚至影响母婴结局,导致胎儿畸形、巨大症等,威胁新生儿生命安全[2]。
目前临床上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多采用饮食运动疗法,控制患者饮食情况,加强运动,从而调节血糖水平,避免使用药物对胎儿造成影响。
但Forbes等[3]研究发现,合理使用胰岛素并不会对胎儿造成影响,还能有效促进患者控制血糖,改善母嬰结局。
因此本文对笔者所在医院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胰岛素治疗,观察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母婴结局及疗效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98例2014年4月-2016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1)经检查和诊断符合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患者[4];(2)均为单胎妊娠的患者;(3)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并签字的患者。
盐酸二甲双胍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对妊娠结局和新生的作用分析【Summary】目的:以临床中妊娠期间并发糖尿病的孕妇为本次研究对象,给予盐酸二甲双胍联合门冬胰岛素进行治疗,分析比较治疗前后效果与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方法:本研究对象均为2017-2019年期间我院妊娠期糖尿病孕妇9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n=48)与对照组(n=50);对照组使用注射门冬胰岛素单一药物治疗,而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口服盐酸二甲双胍治疗,对比分析期间的治疗效果。
结果:实验组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妊娠结局显著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新生儿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均<0.05)。
结论:盐酸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可调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血糖水平,优化母婴结局。
【Keys】妊娠期糖尿病;盐酸二甲双胍;门冬胰岛素;妊娠结局在怀孕周期中,孕妇发生糖尿病的机率较高,因为在整个妊娠周期里产妇为了满足胎儿及自身营养需求摄入了高能量饮食导致肾小球负担过重从而在处理糖类物质期间吸收率减弱,造成大部分孕妇糖尿骤增。
妊娠期发生糖尿病是较为严重的不良疾病,除了影响自己的健康外,还会影响胎儿的健康,所以在临床中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并对患者做好相关随访及管理工作[1]。
现阶段,该疾病一般以胰岛素治疗为主,但取得的临床效果有待加强;二甲双胍作为提高胰岛素治疗效果的药物应用较为普及。
因此,本研究主要探讨采用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后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的调节情况,并分析其联合应用可否改善妊娠结局及是否对母体及胎儿造成其他不良影响。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本研究对象均为2017-2019年期间我院妊娠期糖尿病孕妇9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n=48)与对照组(n=50)。
本次纳入的研究对象均达到了妊娠糖尿病相关的诊断标准,既往其他方式干预治疗后效果不够理想者;均为首次生产;排除二胎及以上的产妇,合并甲减、甲亢等相关疾病患者。
实验组中年龄分布最小22岁,最大32岁,平均(28.52±0.52)岁;对照组中年龄分布最小21岁,最大32岁,平均(28.92±0.48)岁,两组资料年龄差异无显著性(P>0.05)。
妊娠期糖尿病病例分析病例一病例陈XX 24岁住院号2012011521因停经34+4周,B超示胎儿偏大、羊水多,产检血糖高2天于2012-11-26入院病史:B超:,,羊水指数空腹血糖L,随机血糖L,入院诊断GDM入院大轮廓血糖:––(mmol/L)普通胰岛素早12u中6u晚8u,10pm甘舒霖8u血糖控制不满意胰岛素加量胰岛素早18u中10u晚14u,10pm甘舒霖12u空腹血糖,三餐后2h –,睡前(mmol/L)住院11天血糖控制不满意,出院后外院内分泌科就诊,预混甘舒霖18u--12u—14u,监测血糖基本正常结局:孕39+周,羊水过多于2012-12-31再次入院B超:,,羊水指数.,随机血糖L2013-1-1剖宫产新生儿体重,Apgar,s评分9分,羊水2500ml。
总结:患者未定期产检,GDM发现晚。
产检发现羊水多、胎儿大才做糖尿病检查;控制血糖速度慢,使用胰岛素缺乏经验,所幸胎儿结局尚好;血糖高、发现晚的患者,不能按部就班先饮食控制,再胰岛素,应直接予胰岛素控制血糖。
病例李XX 31岁住院号:2011011482因停经40+1周,胎动消失1天于2011-11-12入院孕期未正规产检入院血压135/90mmHg尿蛋白(+),随机血糖LB超:,,未见胎心搏动,羊水平段5cm×5cm入院诊断:孕40+1周G2P1死胎妊娠GDM 子痫前期(轻度)分娩过程中出现肩难产,行毁胎术,重,产时宫颈裂伤,出血约300ml产程中血糖高,最高达L,急查尿酮体(--),用胰岛素静脉滴注控制血糖平稳下降出院大轮廓:––(mmol/L)普通胰岛素早12u中8u晚12u建议内分泌科就诊总结:GDM死胎的原因:1.血糖高,易出现胎儿心脏结构异常,新生儿肥厚性心脏病;2.糖尿病孕妇细胞释放氧量减少,高血糖使胎盘供氧量降低;3.胎儿高胰岛素血症致胎儿氧耗量增加。
病例三邓XX女31岁住院号2013005803停经23周多尿多饮多食3个月于2013年6月3日以GDM收入院未次月经2012-12-25,孕早期少量阴道出血门诊安胎治疗,3个月前有多尿多饮自认为孕期正常生理未重视,2013年6月3日产检尿常规发现尿糖+++,门诊医生糖耐量—,结婚数年末孕(原因不详)父亲为糖尿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