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长期毒性试验质量控制探讨
- 格式:pdf
- 大小:286.25 KB
- 文档页数:4
125IUdR对大鼠的长期毒性试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125IUdR是一种放射性核素,具有较强的核辐射能力,被广泛应用
于肿瘤治疗领域。
然而,125IUdR在治疗过程中也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
一定的不良影响,包括长期的慢性毒性效应。
目前,对于125IUdR的长
期毒性效应研究相对较少,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其对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125IUdR对大鼠的长期毒性效应,包括生物学指标、行为和神经学的影响,为进一步评估125IUdR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提
供理论支持。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1.实验动物选取: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
2.实验组设计: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
分别为125IUdR 实验组、正常脾移植对照组、低剂量辐射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
3.实验操作:将125IUdR与生理盐水掺混注入125IUdR实验组的动脉内,对照组仅注入生理盐水。
125IUdR包括125IUdR和125I两种不同的放射性核素,适量的放射性核素注入到动脉中会被脾摄取,然后将脾
脏移植到背部皮下,以便监测其对脾功能和组织结构的变化。
4.实验评估指标:生物学指标包含血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血
小板计数等;神经学指标包括行为观察、电生理检测、脑部病理检测等。
五、研究预期结果
本研究预期能够获得125IUdR对大鼠的长期毒性效应,有利于深入
了解125IUdR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
依据。
玉屏风颗粒对大鼠的长期毒性实验研究【摘要】目的观看持续给予玉屏风颗粒对大鼠产生的毒性反映。
方式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玉屏风低、中、高剂量组各20只别离给予玉屏风颗粒,, g/kg,对照组给等体积蒸馏水,持续灌胃给药8周,停药后继续观看2周,测试大鼠体重、血液学、血液生化学,脏器系数及病理组织学转变。
结果给药组动物各项观看指标和各项检测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异样。
结论临床应用玉屏风颗粒是平安的。
【关键词】玉屏风颗粒长期毒性大鼠玉屏风颗粒是依照古方玉屏风散加工精制而成的颗粒剂,由黄芪、防风、白术 (炒 ) 3味中药组成,是由《中国药典》(2005年版 )收载的玉屏风口服液经改变剂型而制成的。
临床要紧用于医治表虚不固、自汗恶风、面色白,或体虚易感风邪者。
本实验观看大鼠长期口服玉屏风颗粒对大鼠产生的毒性反映及其程度,为临床平安用药提供资料[1]。
1 材料与仪器材料SD大鼠,购自大连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合格证号:2007 6A007。
玉屏风颗粒,每毫升含生药为 g,由广东环球制药提供,批号,实验前用蒸馏水配制成所需浓度。
仪器日立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雅培3700全自动血球计数仪。
2 方式动物分组及给药给药前在实验室适应观看1周,在活动、进食、粪便均无异样后,从中随机抽取20只动物,雌雄各半,别离取血及尿液进行灵敏指标实验:血清G T p(微量法)、尿蛋白(定性),结果无异样。
然后取80只大鼠,分层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每笼4只,雌雄分养,并开始给药,玉屏风高、中、低剂量药物浓度别离配成3 000,1 500 ,750 g/L,别离相当于临床剂量的60,30,15倍,给药容积 ml/kg体重,对照组给等体积蒸馏水,天天上午9~10时一次性灌胃给药,给药后予常规颗粒饲料喂饲,自由摄食饮水,每周给药7 d,每周按体重转变调整给药量,持续给药60 d。
给药终止,每组随机抽取12只动物(雌雄各半)进行血象、血液生化及病理组织学检查;其余大鼠停药后15 d进行以上指标检测,观看停药后机体自然恢复的情形。
医药导报2010‘年2月第29卷第2期・265・・药事管理・药品临床前慢性毒理实验质量控制因素分析周顺长1,杜佐华2,曾繁典2,袁宗辉3(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实验动物学部,武汉430030;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
学院药理学系,武汉430030;3.华巾农业大学国家兽药残留基准实验室,武汉430070)[摘要]药品临床前大鼠慢性毒性实验是药物非临床安全性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药物非临床毒理学研究中综合性最强、获得信息最多和对临床指导意义最大的研究。
该文结合我国药品非临床前大鼠慢性毒理实验规定及实验室十余个大鼠慢性毒理学实验的经验和教动I,分析探讨了实验中动物实验质量的控制问题。
认为大鼠实验技术因素的质量控制和值得关注的影响动物实验结果的环境控制、动物福利控制、误差控制决定着大鼠慢性毒理学实验结果的客观性,直接影响药物的安全性评价结果,其标准化问题应引起新药研发人员及管理机构的重视。
[关键词]毒理,慢性;动物实验;质量控制;大鼠[中图分类号]R99[文献标识码]B尽管随着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方法应用于毒理学研究,出现了使外源性化学物毒性评价发展到体外细胞、分子水平的毒性测试与人体志愿者试验相结合的新模式,某些复杂的整体实验将逐步为体外实验或构效关系数学模式所代替。
但整体动物实验和人体观察相结合,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仍然是药物毒理学评价中重要和必要的手段。
大鼠慢性毒理学实验是药物临床前安全性研究有机组成部分,是药物临床前毒理学研究中综合性强、获得信息多、对临床指导意义大、难以承受重复实验的研究。
笔者在本文中结合我国药品临床前大鼠慢性毒理实验规定及实验室十余个大鼠慢性毒理学实验的经验和教训,分析探讨了大鼠慢性毒理学实验中影响动物实验质量的因素。
l大鼠毒理学实验中实验技术因素的质量控制1.1动物临床观察指标的质量控制在药品临床Iji『大鼠毒理学实验研究过程中,其临床观察指标主要包括行为活动、体质量、增质量、饲料生物利用度等。
大鼠长期毒性试验质量控制探讨许迪;孔利佳;杜佐华;周顺长;叶明霞;熊美云【摘要】大鼠长期毒性试验是费时长、参加人员多、消耗财力和物质大、操作繁琐复杂而又经不起重复的一个高难度研究工作,对其进行质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主要包括试验开始前的试验设计质量控制、试验过程中的全程质量控制和试验结束后的资料整理和实验报告质量控制.【期刊名称】《中国比较医学杂志》【年(卷),期】2010(020)001【总页数】4页(P61-63,69)【关键词】长期毒性试验;质量控制;大鼠【作者】许迪;孔利佳;杜佐华;周顺长;叶明霞;熊美云【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实验动物学部,武汉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实验动物学部,武汉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理学系,武汉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实验动物学部,武汉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实验动物学部,武汉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实验动物学部,武汉43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32长期毒性试验可以观察连续反复给药时,实验动物出现的毒性反应、剂量与毒性效应的关系、主要毒性靶器官、毒性反应的性质和程度、毒性反应是否可逆等;还可观察在连续反复给药时,动物的耐受量、无毒反应剂量、毒性反应剂量及安全范围;并可了解毒性产生时间、达峰时间、持续时间及可能反复产生毒性反应的时间,有无迟发性毒性反应、有无蓄积毒性或耐受性等[1]。
这充分说明长期毒性试验在临床前安全性评价中的重要地位,对于新药研究成功与否起举足轻重的作用。
长期毒性试验是临床前毒性评价的主要内容,是新药审评重点内容之一,是能否过渡到临床试用的主要依据。
另外,它为临床安全用药的剂量设计提供参考依据,为临床毒副反应的监护及生理生化指标检测提供依据。
因此,必须对长期毒性试验进行质量控制。
主要包括试验开始前的试验设计质量控制、试验过程中的全程质量控制和试验结束后的资料整理和实验报告质量控制。
大鼠的长期毒性试验1. 目的:观察连续给予受试动物后由于积蓄而对机体产生的毒性反应及其严重程度,提供毒性反应的靶器官及其损害的可逆性,确定无毒性反应剂量,为人用安全剂量提供参考。
试验条件:2动物:应写明动物的品系,生产单位及生产合格证号,等级,周龄,性别,体重,一般选用动物品系有Wistar、SD、或其他品系的远交系动物。
应根据试验期的长短选用不同周龄的大鼠,试验期在3个月内宜用6~8周龄大鼠,超过三个月者宜用5~6周龄大鼠。
试验开始时,体重差异应不超过平均体重的20%。
实验动物应雌雄分笼饲养,每笼不宜超过5只动物,所有动物试验前至少观察一周,并记录食量和体重等基础数字。
试验报告中应写明饲料供应单位及生产合格证,若用自己配置的饲料,应提供配方及成分含量的检测报告;应写明饲养动物实验室的合格证(未获得合格证者也应注明)及等级。
受试物:应写明受试物的名称、批号、来源、纯度、保存条件及配置方法。
受试物可以是临床试验制剂。
如受试物制剂的体积较大,以不含赋形剂的制剂,如中药浸膏为宜。
固态制剂灌胃给药,可选择适当的溶媒溶解,或研磨成细粉后用1%左右羧甲基纤维素钠(或10%阿拉伯明胶)制成混悬液,但应注意临用前需要摇匀。
避免混悬不匀引起计量误差。
长期毒性试验给药周期较长,固体制剂在配成溶液或混悬液后,冰箱放置,短期内用完,一面受试药物活性降低。
3试验方法:①受试物剂量:一般设三个剂量组和一个对照组。
给受试物剂量单位一般用mg/kg、或g/kg表示。
高剂量组:应使动物产生明显的或严重的毒性反应,或个别动物死亡。
中剂量组:应相当或高于药效学试验的高剂量,应使动物产生轻微的或中等程度的毒性。
低剂量组:略高于整体动物的有效剂量,在此剂量下动物应不出现毒性反应,属基本安全剂量。
对照组:不给收拾药物仅给等容量的溶媒或赋形剂,若所用溶媒或赋形剂可能有毒时,另加一组空白对照。
如果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毒性很低,测不出LD50,也未见明显毒性反应,可设高、低两个剂量,高剂量一般为拟用于临床剂量50倍以上(有困难时,可适当减少剂量,最低不能低于临床剂量30倍)并应高于药效学试验的高剂量。
◇药学研究◇竹节参提取物对大鼠长期毒性的实验研究狄国杰1,张海滨1,曾晓1,杨莉1,罗春华2,张长城1,袁丁1,王婷1(1.三峡大学医学院,湖北宜昌443002;2.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湖北宜昌443000)摘要:目的考察竹节参提取物对大鼠的长期毒性,为该药的安全剂量范围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竹节参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生药3.2、6.4、12.8g ·kg -1)组,日剂量分别为临床成人用量的25、50、100倍,每周6次,连续灌胃给药180d ,停药恢复30d 。
给药期间及恢复期间,观察大鼠的一般状况,并记录每周的进食量和体重变化。
给药期结束和恢复期结束后分别检测大鼠血液学指标和血清生化指标,取主要脏器并计算脏器指数,同时进行系统观察和组织病理学检查。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给药期间竹节参提取物中、高剂量组的红细胞压积(HCT )、白细胞(WBC )、谷丙转氨酶(ALT )、谷草转氨酶(AST )和葡萄糖(GLU )的含量显著升高;停药30d 后,以上指标恢复正常。
大鼠一般状况、进食量、体重、其他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脏器指数及病理组织学等无影响。
结论竹节参提取物对大鼠给药的基本安全剂量为生药3.2g ·kg -1。
关键词:竹节参;大鼠;长期毒性Long-term toxicity of the total extract fromPanax japonicus in ratsDI Guo-jie ,ZHANG Hai-bin ,ZENG Xiao ,et al(The Medical College of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Yichang ,Hubei 443002,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long-term toxicity of the total extract from Panax japonicus in SD rats ,in the hope of providing experi-mental proof for drug safe dose range.MethodsSD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normal control group ,low dose group ,middle dosegroup and high dose group of the total extract (equivalent to crude drug of 3.2,6.4and 12.8g ·kg -1and 25,50,100times of clinic dos-age ).The extract was administered to rats for 180days ,6times a week ,and thereafter 30days for post treatment was started.During the experiment ,the rats were weighed once every week and food intake ,situation were recorded every day.Hematology blood biochemistry ,or-gan coefficient and histopathology were tested in both administration and convalescence.Results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levels of HCT ,WBC ,ALT ,AST and GLU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during the administration.After 30days of the drug withdrawal ,the above indicators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No significant changes were seen in food intakle ,weight ,other hematology ,other blood biochemistry ,organ coefficient and histopathology.Conclusions The total extract from Panax japonicus in low-dose has no obvious toxicity in rats for long-term administration and within 25times of its clinic dosage is a safe dose.Key words :Panax japonicus ;rats ;long-term toxicity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 30873383;No 31070314)作者简介:狄国杰,女,硕士研究生通信作者:王婷,女,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中药药理学,E-mail :wangtinggx@yahoo.com.cn竹节参又名竹节人参、竹节三七和白三七,是五加科(Araliaceae )人参属植物竹节参Panax japonicus C.A.Mey 的干燥鞭状根茎,存在羽叶三七、狭叶竹节参和珠子参等变种[1],是我国民间常用中草药。
中药脂欣康胶囊大鼠长期毒性试验研究赵英;白炜【摘要】目的:观察大鼠连续灌胃给予脂欣康3个月后,确定无毒反应剂量及临床上主要监测指标,为拟定人用安全剂量提供参考.方法:脂欣康以8 g/kg、4 g/kg、2 g/kg剂量连续灌胃给药3个月,对受试动物的一般状态进行观察,并对其体重、摄食量、饮水量、大便排泄状况、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学指标、系统尸检及主要脏器组织学检验等方面进行考查.结果:脂欣康长期大剂量给药对大鼠无毒性作用;脂欣康的无毒反应剂量为8 g/kg(相当于人临床拟用量的31.1倍).结论:各给药组受试动物外观行为、体重、摄食量、饮水量与对照组比较均未见明显改变;试验中期、结束期及恢复期给药各组的血液学,血液生化学指标各项指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系统尸检检查及脏器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未见明显改变,病理组织学检查脂欣康对大鼠肾和肝脏未见病理改变.【期刊名称】《内蒙古中医药》【年(卷),期】2012(031)021【总页数】3页(P104-106)【关键词】中药;脂欣康胶囊;大鼠;长期毒性试验【作者】赵英;白炜【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 750001;内蒙古自治区药检所 0100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51 实验材料1.1 药品与试剂:脂欣康,批号:20080508(呼和浩特中蒙医医院提供)。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尿素(URE)、肌酐(CRE)、总蛋白(TP)、血糖(GLU)、总胆红素(BIL)、总胆固醇(CHO)诊断试剂盒(北京中生生物工程高技术公司生产)。
1.2 动物:Wistar大鼠,体重:110-130g,5-6周龄,雌雄各半。
动物合格证号:SCXK(蒙)2003-008号,内蒙古大学大学动物中心提供。
实验环境:屏障动物实验室,动物使用许可证号:SYXK(蒙)2009-001。
受试动物在饲养观察室内观察1周,观察室室温23±3℃,相对湿度40-70%,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雌雄大鼠分笼饲养,每笼5只,饮自来水。
大黄颗粒对大鼠的长期毒性试验研究目的观察连续灌胃给予大黄颗粒对大鼠产生的毒性反应,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
方法将120只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大黄颗粒高、中、低剂量组,每组30只,雌雄各半。
各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大黄颗粒10、5、2.5 g/kg (生药),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纯化水,1次/d,连续给药26周,大鼠每周称重,给药结束时测试大鼠尿常规、血常规、血生化、脏器系数及病理组织学变化。
结果高剂量组大鼠排稀便,体重增长缓慢,精神萎靡,尿蛋白阳性,血糖、氯离子轻度升高,肾小管上皮细胞轻度肿胀。
中、低剂量组大鼠各项检测结果未见与用药相关的毒性变化。
结论大黄颗粒长期连续灌胃安全剂量为≤5 g/kg。
标签:大黄颗粒;长期毒性;大鼠大黄药理作用广泛,《神农本草经》载:“大黄,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1-5]。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抗感染、抗病毒、抗肿瘤、治疗糖尿病等作用,既可内服,亦可外用,在临床上可大量使用[6-12]。
据统计,全国8000多种中药制剂中有800多种含有大黄,大多数降脂减肥、排毒养颜类中成药均含有大黄[13]。
目前对大黄长期服用的有关毒理学方面报道较少,为探讨其安全性,本项目进行了大黄颗粒长期毒性试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1.1 受试药物大黄颗粒,由天津现代医药开发研究所提供。
1.2 试验动物Wistar种大鼠(SPF级),雌雄各半,购自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
1.3 试验试剂1.3.1 生化试剂尿素氮(BUN)试剂盒、血糖(PG)、丙氨酸肌酐(CREA)等,上海丰汇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1.3.2 目测八联试纸带(OCTO TEST PAPER)广州花都高尔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
1.4 试验仪器F-820血细胞计数仪、BECKMAN CX4 COULTERTM PRO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5 试验方法Wistar大鼠,体重85~105 g,按体重随机分为高、中、低3个剂量组及对照组,3个剂量组的给药剂量分别为10、5、2.5 g/kg(生药),分别相当于人用临床剂量(0.1 g/kg)的100、50、2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