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考试大纲
- 格式:docx
- 大小:7.89 KB
- 文档页数:3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名称:材料力学
一、考试大纲援引教材
《材料力学》(Ⅰ)、(Ⅱ)(第5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刘鸿文2011年
二、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及基本解题方法,具备较强的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
三、考试内容:
1)拉伸、压缩和剪切
a:轴向拉伸压缩强度计算
b:轴向拉伸压缩的变形计算
c: 剪切和挤压的实用计算
2)扭转
a:外力偶矩的计算
b:扭矩和扭矩图
c: 圆轴扭转时的应力
d: 圆轴扭转时的变形
3)弯曲
a:剪力和弯矩
b:剪力和弯矩方程
c: 剪力图和弯矩图
d: 载荷集度、剪力和弯矩的关系及剪力图和弯矩图
e: 弯曲正应力、剪应力强度计算
f: 弯曲变形与刚度计算
4)复杂应力状态分析
a:平面应力状态分析
b:强度理论
c: 广义胡科定律
5)组合变形
a:拉伸、压缩与弯曲组合
b:弯曲和扭转组合
c: 斜弯曲
6)压杆稳定
a:压杆的临界力与临界应力
b:压杆稳定的校核
7)能量法
a:弹性变形能计算
b:变形计算(摩尔定理)
8)超静定
a:拉压静不定
b:扭转静不定
c: 弯曲静不定9)动载荷
a:交变应力
b:冲击问题。
802 材料力学考试大纲第一部分考试说明一、考试的目的本课程的考试目的在于测试考生对材料力学基本理论及方法的应用。
从受力角度分,杆件的受力主要包括拉、压、弯、剪、扭等基本受力状态。
考生应能依据不同的约束条件,对其受力进行分析,并依据各杆件的不同受力特点,进行包括应变、应力、变形等范畴内的力学分析。
可以利用结构的对称性、反对称性等特点,结合运用能量法、积分法等解题技巧,借助于高等数学求导等知识,熟练分析简单杆件的受力特点。
二、教材参考书目:1.孙训芳主编. 《材料力学》(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版第二部分考试内容一基本概念1.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点:理解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掌握内力、应力和变形的概念及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二轴向拉伸和压缩1.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点:掌握轴向拉压杆件的内力计算,会做轴力图;掌握横截面、斜截面应力分析方法与强度计算;掌握拉压杆的变形计算方法,了解塑性、脆性材料的拉伸与压缩力学性能及测试方法;了解圣维南原理与应力集中概念。
2.重点掌握胡克定律与拉压杆的应变能计算方法三扭转1.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点:掌握圆轴扭转的外力扭矩与内力扭矩计算,会做扭矩图;掌握强度与刚度的分析计算方法及扭转变形能计算,了解非圆截面杆的扭转应力与变形分析方法。
2.重点掌握掌握扭转应力与变形,掌握剪切胡克定律与剪应力互等定理;四弯曲内力1.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点:了解受弯杆件简化方法;掌握载荷、剪力、弯矩的关系并用于绘制剪力弯矩图;了解叠加法做内力图和刚架、曲杆的内力图作法。
掌握静矩与形心的定义,组合截面的静矩与形心计算;会计算组合截面的惯性矩、惯性积;了解转轴公式,掌握主轴与主矩的概念和求法。
掌握横力弯曲下正应力的计算与正应力强度条件;掌握切应力理论的建立与切应力强度条件,了解薄壁截面梁的最大切应力计算;掌握梁的合理设计与提高弯曲强度措施;了解弯曲中心的概念。
2.重点掌握掌握梁的内力计算方法,熟练绘制剪力图、弯矩图;掌握惯性矩、惯性积的定义与平行移轴公式,掌握纯弯曲下横截面正应力建立理论及强度验算。
南航材料力学考试大纲一、考试背景介绍材料力学是一门研究材料力学性质和行为的基础学科,它主要研究材料在受力条件下的应力、应变、变形等力学性质,并探讨材料在不同外力作用下的强度、刚度、塑性等力学性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南航材料力学考试大纲,包括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和考试要求等细节。
二、考试内容1. 弹性力学弹性力学是研究材料在弹性阶段的应力、应变和变形规律的学科。
考试中将涉及材料的线弹性力学和曲弹性力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杨氏模量、泊松比、屈服强度、刚度等概念,以及材料的拉伸、压缩、剪切等力学性质。
2. 塑性力学塑性力学是研究材料在塑性阶段的应力、应变和变形规律的学科。
考试中将涉及材料的塑性变形、硬化规律、断裂行为等塑性力学基本理论,并考察材料的蠕变、冷变形等塑性性能。
3. 断裂力学断裂力学是研究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发生断裂的力学学科。
考试中将涉及材料的断裂韧性、应力集中、断裂临界条件等断裂力学基本理论,以及材料的疲劳、腐蚀等断裂性能。
4. 疲劳力学疲劳力学是研究材料在循环应力作用下的疲劳寿命和疲劳破坏规律的学科。
考试中将涉及材料的疲劳强度、疲劳寿命预测、疲劳断裂等疲劳力学基本理论,以及材料的循环载荷、应力集中等疲劳性能。
三、考试形式南航材料力学考试采用笔试形式。
考试试卷分为单选题、多选题和简答题,每题均有明确分值。
考试时间为两小时。
四、考试要求1. 掌握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公式和理论。
2. 熟悉材料力学的常见计算与分析方法。
3. 理解材料力学的实际应用和意义。
4. 具备解决材料力学问题的能力和技巧。
五、考试参考书目1.《材料力学基础》-邓治海2.《固体力学》-朱光烈3.《弹性力学与塑性力学概要》-刘兆武4.《断裂力学》-张志辉5.《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其检测技术》-李国奇六、总结南航材料力学考试大纲涵盖了弹性力学、塑性力学、断裂力学和疲劳力学等多个重要内容,要求学生掌握材料力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应用。
期待通过此考试,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行为,为未来的材料工程和应用提供坚实的基础。
材料力学 804一、参考教材:《材料力学I、II》,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单辉祖编著。
二、课程内容的基本要求:第一章:绪论第二章:轴向拉压应力第三章:轴向拉压变形第四章:扭转第五章:弯曲内力第六章:弯曲应力第七章:弯曲变形第八章:应力分析和强度理论第九章:组合变形第十章:压杆稳定第十一章:能量方法第十二章:动载荷第十三章:应力分析的实验方法三、应该掌握的内容和重点内容第一章绪论材料力学的任务、基本概念,变形体的基本假设,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第二章轴向拉压应力1、轴向拉(压)的概念、内力、截面法、轴力的计算和轴力图的画法。
2、轴向拉(压)杆件横截面及斜截面上的应力计算;许用应力;强度条件及应用。
3、材料在拉伸、压缩时的机械性能。
4、剪切面、挤压面的概念及其判定;剪应力和挤压的公式及其计算。
重点:1、轴力及轴力图的画法。
2、拉(压)应力及强度计算。
3、材料的主要性能。
第三章轴向拉压变形1、轴向拉(压)杆件的变形,纵向变形、弹性模量、抗拉刚度、横向变形、泊松比等概念;虎克定律及其应用。
2、桁架节点位移计算。
3、简单静不定问题的计算。
重点:1、轴向拉(压)变形计算。
2、静不定问题的分析和计算。
第四章扭转1、外力扭矩的计算,扭矩、扭矩图。
2、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应力分布和计算;强度条件及其应用。
3、圆轴扭转时变形和刚度计算;材料的扭转破坏实验。
4、扭转静不定问题的计算。
重点:1、圆轴扭转应力和强度计算。
2、圆轴扭转变形和刚度计算。
3、简单扭转静不定的计算。
第五章弯曲内力1、平面弯曲、剪力、弯矩的概念。
2、剪力方程、弯矩方程的列法;剪力图与弯矩图的画法。
3、利用微分关系画剪力图和弯矩图。
重点:剪力图与弯矩图的画法。
第六章弯曲应力1、纯弯曲的概念和平面假设;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
2、弯曲正应力公式及应用;弯曲剪应力计算。
3、弯曲强度计算;提高梁的强度的主要措施。
重点:弯曲正应力分析与强度计算。
第七章弯曲变形1、挠度、转角及其关系;挠曲线微分方程式;积分法、叠加法求梁的变形。
801材料力学考试大纲《材料力学》考试大纲本考试大纲为机械工程专业、面向全日制工程硕士材料力学801科目的考试要求,其具体要求如下:一、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1、了解材料力学的基本任务、基本假设、外力、内力、应力、应变、杆件的基本变形形式等概念2、了解并掌握内力和外力、应力和应变之间的关系,会用截面法分析杆件的受力情况。
二、轴向拉伸与压缩1、了解并掌握轴向拉伸与压缩的概念、拉伸与压缩时杆件的内力、轴力图;2、掌握材料在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质;3、了解并掌握轴向拉伸时横截面上的应力、拉(压)杆斜截面上的应力以及拉(压)杆的变形、应力集中的概念;4、掌握拉(压)杆的强度条件,会进行拉(压)杆的强度校核计算;5、了解拉(压)杆超静定概念,会计算由于结构、温度应力及装配应力引起的超静定问题。
三、剪切1、了解剪切和挤压的概念,会进行剪切和挤压的强度校核计算。
四、扭转1、了解扭转的概念、会计算外力偶矩,扭矩、会画扭矩图;2、了解薄壁圆筒扭转的应力计算、剪应力互等定律、剪切虎克定律;3、熟悉圆轴扭转时的应力和变形,会计算圆轴扭转时的强度和刚度。
五、弯曲内力1、了解平面弯曲的概念,梁的载荷、支座形式、支座反力和静定梁的典型形式。
2、了解并掌握横截面上的剪力、弯矩的大小和方向,列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会画剪力、弯矩图,钢架内力求解。
3、熟悉弯矩、剪力和载荷集度之间的关系,会用叠加法绘制弯矩图。
六、弯曲应力与弯曲变形1、了解纯弯曲、横力弯曲的概念,会计算纯弯曲、横力弯曲时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并进行强度校核;2、会进行弯曲剪应力的计算及强度校核;3、熟悉并掌握梁的挠曲线微分方程;会根据给定条件求梁的挠曲线方程或求梁的变形;4、了解提高弯曲强度和弯曲刚度的方法。
七、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1、了解一点的应力状态及其表示方法、熟悉主应力、主平面和应力状态的分类;2、会用解析法和图解法对二向应力状态进行分析和计算;3、了解三向应力状态下一点处的最大应力、广义虎克定律及其应用;4、熟悉强度理论的概念,掌握四种常用的强度理论及其应用场合。
2024年829材料力学大纲摘要:1.2024 年829 材料力学大纲概述2.大纲的主要内容3.考试形式与要求4.备考建议正文:【2024 年829 材料力学大纲概述】2024 年829 材料力学大纲是指导材料力学课程学习和备考的重要参考文件,适用于本科生和研究生。
该大纲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培养分析和解决材料力学问题的能力。
【大纲的主要内容】2024 年829 材料力学大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绪论:介绍材料力学的研究对象、目的和意义,以及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2.应力和应变:阐述应力和应变的定义、性质、分类及其测量方法,以及应力和应变的关系。
3.强度理论:介绍几种常见的强度理论,如最大剪应力理论、最大主应力理论和等效应力理论等。
4.弹性理论:讨论弹性力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包括胡克定律、弹性模量、泊松比等。
5.塑性理论:阐述塑性力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包括屈服强度、塑性应变、屈服条件等。
6.疲劳和蠕变:分析疲劳和蠕变现象的产生、影响因素及其预防和改善措施。
7.断裂力学:介绍断裂力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包括断裂韧度、断裂判据等。
8.组合变形:探讨组合变形的计算方法和应力分析。
9.静载荷下的应力分析:研究静载荷下构件的应力分布规律和计算方法。
10.动载荷下的应力分析:分析动载荷下构件的应力分布规律和计算方法。
【考试形式与要求】2024 年829 材料力学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满分100 分。
考试时间为120 分钟,允许使用非编程计算器。
考试内容包括大纲所列的所有知识点,重点考查基本概念、理论和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备考建议】1.认真阅读教材,理解概念和原理,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2.多做习题和模拟试题,熟练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
3.关注历年真题,了解考试重点和趋势。
4.定期进行复习和总结,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
兰州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材料力学》考试大纲
参考资料:1.刘鸿文《材料力学》2.孙训方《材料力学》
第一章:绪论和基本任务:理解应力、应变及内力的概念;掌握截面法的基本原理;能根据受理图式辨别构件的变形形式。
第二章:轴向拉伸与压缩:掌握轴向拉伸、压缩的概念;熟练掌握轴力图的做法、横截面、斜截面上的应力以及拉压杆的变形;会根据应力计算结果进行强度计算。
第三章:剪切和连接的实用计算:理解剪切和挤压的概念以及剪切面、挤压面,熟练掌握剪切应力及挤压应力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强度校核。
第四章:扭转:掌握扭转的概念、扭矩及扭矩图的做法;掌握功率、转速与扭矩之间的关系;熟练掌握剪应力互等定理、扭转时圆截面上的切应力、扭转角的计算以及扭转时构件的强度及刚度校核。
第五章:梁的内力:熟练掌握梁的内力及其求法、梁的内力图(剪力图、弯矩图)的做法、内力图与荷载间的微分关系原理及其应用、叠加法作弯矩图。
第六章:截面的几何性质:掌握静矩和形心、惯性矩的求法、惯性矩的平行移轴公式,组合截面惯性矩的计算。
第七章:梁的应力和强度计算:掌握梁的正应力计算、各种形状梁截面的切应力计算、正应力及切应力强度条件及其应用。
第八章:梁的变形:了解积分法计算梁的位移;梁的刚度校核。
第九章:掌握简单拉压超静定问题的解法。
第十章: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掌握应力状态的概念、解析法求解平面应力状态;熟练掌握强度理论、梁的全面校核。
第十一章:杆件在组合变形时的强度计算:熟练掌握斜弯曲、拉(压)弯组合、偏心拉伸(压缩)组合下的应力和强度计算。
第十二章:压杆稳定:理解压杆稳定的概念、熟练掌握各种支撑条件下细长压杆的临界力、熟练掌握压杆稳定的实用计算及稳定条件。
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材料力学》考试大纲本材料力学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力学类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材料力学是力学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理论课,本科目的考试内容包括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轴向拉伸与压缩,剪切与扭转,弯曲内力,弯曲应力,弯曲变形,截面几何性质,应力和应变分析与强度理论,组合变形,能量方法,压杆稳定等部分。
要求考生能熟练掌握材料力学的基本理论,具有分析和处理一些基本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内容:(一)材料力学概述:(熟练掌握)变形体,各向同性与各向异性弹性体,弹性体受力与变形特征;基本假设;工程结构与构件,杆件受力与变形的几种主要形式;用截面法求指定截面内力。
(二)轴向拉伸与压缩:(熟练掌握)轴向拉压杆的内力、轴力图,横截面和斜截面上的应力,轴向拉压的应力、变形,轴向拉压的强度计算,轴向拉压的超静定问题,装配应力和热应力问题;轴向拉压时材料的力学性质。
(三)剪切与扭转:(熟练掌握)剪力和弯矩的计算与剪力图和弯矩图;载荷集度、剪力和弯矩间的微分关系及应用;连接件剪切面的判定,切应力的计算;切应力互等定理和剪切虎克定律;外力偶矩的计算、扭矩和扭矩图;圆轴扭转时任意截面的扭矩,扭转切应力,圆轴扭转时任意两截面的相对扭转角,开口与闭口薄壁杆件扭转切应力及切应力分布,剪力流的概念;矩形截面杆件最大扭转切应力及切应力分布;圆及环形截面的极惯性矩及抗扭截面模量的计算。
(四)弯曲内力:(灵活运用)剪力和弯矩的计算,剪力图和弯矩图,载荷集度、剪力和弯矩间的微分关系及应用。
(五)弯曲应力:(灵活运用)弯曲正应力及正应力强度的计算,直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切应力,开口薄壁杆件弯曲,弯曲中心的位置,截面上切应力分布,弯曲剪应力及剪应力强度计算,组合梁的弯曲强度,提高弯曲强度的措施。
(六)弯曲变形(灵活运用)挠曲线微分方程,用积分法求弯曲变形,用叠加法求弯曲变形,解简单静不定梁,梁的刚度条件。
(七)截面几何性质(灵活运用)静矩、形心、惯性矩、惯性半径、惯性积,简单截面惯性矩和惯性积计算;转轴和平行移轴公式;转轴公式、形心主轴和形心主惯性矩;组合截面的惯性矩和惯性积计算。
材料力学一、课程的性质与设置目的和要求材料力学是由基础理论课向设计课程过渡的技术基础课。
该课程对后续专业课及工程应用都有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材料力学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对杆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具有明确的基本概念、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比较熟练的计算能力、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本课程主要讲述杆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理论及其应用,包括四种基本变形与组合变形的应力和变形,强度和刚度计算,能量方法与超静定问题,压杆稳定,动载荷与交变应力。
第一章拉伸与压缩1.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介绍杆件在拉伸或压缩时的应力和变形计算。
通过学习,要求能熟练绘制杆件的轴力图;能熟练进行杆件强度计算和变形计算。
2.课程内容:轴向拉、压的概念;外力、内力、应力、应变、变形、位移等概念;拉(压)杆的内力、内力图;应力和强度计算、材料的拉、压力学性能、杆件的变形计算;简单的超静定问题。
3.考核知识点:轴力、轴力图;轴向拉压时截面上的应力;轴向拉压时的变形、虎克定律;材料的力学性能(低碳钢、铸铁的拉伸试验的应力应变图;低碳钢和铸铁的压缩试验及两类材料的比较);轴向拉压的强度条件及强度计算;4.考核要求:能熟练运用截面法计算杆件的轴力,正确绘制轴力图;掌握杆件拉、压时的强度计算;掌握杆件的变形计算;了解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以及试件拉、压破坏时的现象和原因;掌握求解简单超静定问题的方法。
第二章剪切1.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介绍连接件的实用计算。
通过学习,要求会计算简单的连接件的强度问题。
2.课程内容:剪切构件的受力和变形特点,连接处可能的破坏形式,剪切和挤压的实用计算。
3.考核知识点:剪切和挤压的概念,剪切和挤压的应力计算。
4.考核要求:了解剪切和挤压的概念,会计算简单的连接件的强度问题。
第三章扭转1.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介绍杆件扭转时的应力和变形,通过学习,要求能熟练绘制杆件的扭矩图;掌握应力和变形的计算公式,能熟练进行轴类零件的强度和刚度计算2.课程内容:纯剪切概念、剪切胡克定律、切应力互等定理;功率、转速与外力偶矩的关系;扭矩和扭矩图、应力和变形的计算、强度条件和刚度条件;弹簧的应力和变形计算;简单扭转超静定问题的计算;非圆截面杆扭转的应力和变形简介。
843材料力学考试大纲材料力学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的重要基础学科,它研究材料的力学性质和变形行为。
根据你的要求,我将从多个角度全面介绍材料力学考试的大纲。
一、基本概念与理论。
1. 力学基本概念,质点、力、力的合成与分解、平衡条件等。
2. 力的作用点、作用线和作用面,力矩、力偶等。
3. 牛顿定律,质点运动的基本方程。
4. 力学平衡,平衡条件、静力学系统的平衡。
二、静力学。
1. 刚体力学,质点、刚体的运动学与动力学。
2. 平面力系,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矩、力偶等。
3. 杆件受力分析,静力平衡方程、杆件内力分析等。
4. 平面框架结构,节点力法、截面力分析等。
三、弹性力学。
1. 应力与应变,应力的定义、应力张量、应变的定义等。
2. 弹性体的本构关系,胡克定律、线弹性与非线弹性材料等。
3. 弹性体的平衡方程,平衡方程、应力函数法、位移函数法等。
4. 弹性体的变形,平面应变、轴对称应变、三维应变等。
四、材料力学。
1. 材料的力学性质,弹性模量、屈服强度、断裂韧性等。
2. 材料的变形行为,拉伸、压缩、剪切等。
3. 材料的失效与断裂,疲劳、蠕变、断裂力学等。
4. 材料的热力学性质,热膨胀、热应力等。
五、应用与实践。
1. 材料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结构设计、材料选择等。
2. 材料力学实验方法,拉伸试验、硬度测试等。
3. 材料力学的数值模拟与计算,有限元分析、计算力学等。
以上是材料力学考试的大纲概述,包括基本概念与理论、静力学、弹性力学、材料力学以及应用与实践等内容。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满足你的需求。
如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出。
题号:841《材料力学》考试大纲一、考试内容1.了解材料力学的任务,同相关学科的关系, 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
认识截面法和内力、应力、变形、应变。
2.控制轴力与轴力图,直杆横截面及斜截面的应力,圣维南定理,应力扩散的概念;材料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应力-应变曲线;拉压杆强度条件和刚度条件, 安全因素及许用应力;拉压变形,胡克定律, 弹性模量,泊松比;拉压超静定问题, 温度及装配应力。
3.认识剪切及挤压的概念和实用计算。
控制切应力互等定律, 剪切胡克定律。
4.控制扭矩及扭矩图, 圆轴扭转的应力和应变, 扭转强度及刚度条件。
了解矩形截面及薄壁杆件扭转。
5.控制静矩与形心的概念, 组合截面的一次矩与形心计算, 截面二次矩,平行移轴公式。
6.认识平面弯曲内力概念,控制剪力,弯矩方程,剪力图和弯矩图及q-Q-M的微分关系, 认识利用微分关系画梁的剪力和弯矩图。
控制平面刚架和曲杆的内力图。
7.控制弯曲正应力公式,矩形截面弯曲切应力计算,弯曲强度条件。
了解截面梁的弯曲切应力,切应力强度条件;提高梁的弯曲刚度的措施。
8.认识挠曲轴及其近似微分方程,积分法求梁的位移, 叠加法求梁的位移, 梁的刚度校核。
了解提高梁的弯曲刚度的措施.9.控制应力状态的概念,平面应力状态下应力分析的解析法及图解法,广义胡克定律。
了解体积应变,三向应力状态下应变能、体积改变能、畸变能的概念.10.认识强度理论的概念,破坏形式的分析,脆性断裂和塑性屈服。
控制最大拉应力理论,最大拉应变理论,最大切应力理论, 畸变能密度理论。
了解莫尔强度理论。
11.控制组合变形下杆件的强度计算;斜弯曲,拉弯组合变形,弯扭组合变形。
12.控制压杆稳定的概念,细长压杆临界载荷的欧拉公式,临界应力、经验公式、临界应力总图, 压杆的稳定校核。
了解安全因素法,提高稳定性的措施的概念。
13.控制杆件变形位能计算,卡氏定律,莫尔定律,图形互乘法,使劲法解超静定问题。
认识功的互等定律。
cailiao考试大纲一、考试要求考生要对工程设计中有关构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等问题有明确的认识,全面系统地掌握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及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应具备一定的计算能力及较强的分析问题及综合运用材料力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1)几种基本变形形式下杆件的强度及刚度计算问题·轴向拉伸及压缩的概念、轴力图、横截面上的应力、许用应力及强度条件、轴向拉压杆的变形计算及胡克定律·剪切的概念及实例。
剪切与挤压的实用计算·扭转的概念。
圆轴横截面上的应力及切应力强度条件、切应力互等定理、剪切胡克定律。
圆轴扭转角的计算公式及刚度条件。
扭转时弹塑性扭矩的计算。
·平面弯曲的概念及实例。
熟练绘制剪力图与弯矩图。
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切应力计算公式及强度条件。
用积分法及叠加法计算弯曲变形。
梁的弹塑性弯矩的计算。
2)超静定问题·轴向拉伸压缩超静定计算,温度应力及装配应力·求解超静定梁及其弯曲内力、弯曲应力、弯曲变形的综合性问题3)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静矩、惯性矩、惯性积的定义、形心位置·惯性矩与惯性积的平行移轴公式,形心主轴的概念4)能量法·外力功与变形能的计算·卡氏定理、莫尔定理及其应用·运用卡氏定理及莫尔定理解超静定问题5)应力状态及强度理论·应力状态的概念·运用解析法求平面应力状态下任意斜截面上的应力、主应力、最大切应力。
梁的主应力迹线。
应力圆的概念。
平面应力状态下的广义胡克定律及其综合应用·空间应力状态下任一点主应力与最大切应力及三向应力圆·体积应变、体积改变比能与形状改变比能·材料的两种失效形式·四个强度理论的相当应力及强度条件的应用6)组合变形·斜弯曲、偏心压缩、拉伸与弯曲等组合变形时应力的计算及强度条件·截面核心的概念·弯扭组合及拉弯扭组合时的应力计算及强度条件7)压杆稳定·稳定的概念·各种支承时压杆的临界力、长度系数、临界应力、惯性半径及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压杆的稳定校核、安全因数法、稳定系数法8)动应力计算·动应力的概念。
《材料力学》考试大纲和参考书目参考教材:刘鸿文主编.《简明材料力学》(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参考用书:刘鸿文主编《材料力学》(上下共两册,第5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课程内容要求说明:无标记章节一般了解、不考,打*号标记章节要求掌握,打**号标记章节要求重点掌握1.绪论:材料力学的任务;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外力及其分类;内力、截面法和应力的概念;变形与应变;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2.轴向拉伸、压缩与剪切:轴向拉伸与压缩的概念与实例;**轴向拉伸与压缩时横截面上的内力和应力;*轴向拉伸与压缩时斜截面上的应力;*材料在拉伸时的力学性能;*材料在压缩时的力学性能;温度和时间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失效、安全系数和强度计算;**轴向拉伸或压缩时的变形;*轴向拉伸或压缩的变形能;*拉伸、压缩静不定问题;*温度应力和装配应力;应力集中的概念;**剪切和挤压的实用计算;3.扭转:扭转的概念和实例;*纯剪切;**圆轴扭转时的应力及强度计算;**圆轴扭转时的变形;圆柱形密圈螺旋弹簧的应力和变形;非圆截面杆扭转的概念;薄壁杆件的自由扭转;4.弯曲内力:弯曲的概念和实例;受弯杆件的简化;**剪力和弯矩;**剪力方程与弯矩方程剪力图和弯矩图;**载荷集度、剪力和弯矩间的关系;*平面曲杆的弯曲内力;5.弯曲应力:纯弯曲;**纯弯曲时的正应力;**横力弯曲时的正应力;*弯曲剪应力;**强度条件的应用;关于弯曲理论的基本假设;*提高弯曲强度的措施;6.弯曲变形:工程中的弯曲变形问题;*挠曲线的微分方程;*用积分法求弯曲变形;*用叠加法求弯曲变形;*简单静不定梁;*提高弯曲刚度的一些措施;7.应力状态理论及强度理论:*应力状态的概述;二向和三向应力状态的实例;**二向应力状态分析--解析法;**二向应力状态分析--图解法;*三向应力状态;位移与应变分量;平面应变状态分析;*广义胡克定律;复杂应力状态的变形比能;*强度理论的概述;**四种常用强度理论;莫尔强度理论;构件含裂纹时的断裂准则;8.组合变形:组合变形和叠加原理;**拉伸或压缩与弯曲的组合变形强度计算;*偏心压缩和截面核心;**扭转与弯曲的组合变形强度计算;*组合变形的普遍情况;9.能量法:概述;*杆件的变形能计算;*变形能的普遍表达式;*互等定理;**卡氏定理;**莫尔定理;静不定结构:*静不定结构概述;**用能量法解一度静不定结构;10.动载荷:概述;*动静法的应用;强迫振动的应用;*杆件受冲击时的应力和变形;冲击韧度;11.交变应力:*交变应力与疲劳失效;*交变应力的循环特性、应力幅度和平均应力;*持久极限;*影响构件持久极限的因素;对称循环下构件的疲劳强度计算;持久极限曲线;不对称循环下构件的疲劳强度计算;弯扭组合交变应力的强度计算;变幅交变应力;提高构件疲劳强度的措施;12.压杆稳定:*压杆稳定的概念;**两端铰支细长压杆的临界压力;**其它支座条件下细长压杆的临界压力;**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经验公式;**压杆的稳定校核;*提高压杆稳定性的措施;纵横弯曲的概念;13.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静矩和形心;*惯性矩和惯性半径;惯性积;*平行移轴公式;转轴公式主惯性轴;。
材料力学是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基础科目之一,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力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综合运用能力。
【考试内容】一、静力学部分1. 静力学基本概念和公理2. 弹性体的受力分析和变形3. 杆件的基本变形和平衡问题二、拉伸与压缩1. 轴向拉伸与压缩的概念和杆件的强度计算2. 应力状态的分析与安全系数三、扭转与弯曲1. 扭转的概念和扭转变形计算2. 弯曲的概念和梁的弯曲变形计算3. 弯曲应力计算和强度条件四、应力状态理论与强度理论1. 应力状态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 强度理论的应用和工程应用分析五、能量方法与静不定结构1. 能量方法在材料力学中的应用2. 静不定结构的分析方法六、连接与轴的应力计算1. 焊接、胶接等连接的应力计算2. 轴的应力和强度计算七、压杆稳定问题1. 压杆稳定的概念和临界载荷计算2. 工程中压杆稳定问题的分析方法1. 考生能够正确理解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2. 考生能够应用静力学公理、杆件的基本变形和强度条件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3. 考生能够根据拉伸与压缩、扭转与弯曲等实验结果进行强度和刚度计算。
4. 考生能够掌握应力状态理论与强度理论,能够应用这些理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5. 考生能够应用能量方法和静不定结构分析方法解决相关问题。
6. 考生能够正确分析各种连接和轴的应力,并能够进行强度计算。
7. 考生能够掌握压杆稳定问题,并能够进行相关计算和分析。
【题型与难度要求】1. 选择题: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难度较低。
2. 填空题:考察学生对杆件的基本变形和强度条件等知识的掌握情况,难度中等。
3. 简答题:考察学生对拉伸与压缩、扭转与弯曲等实验结果的强度和刚度计算,以及应力状态理论与强度理论的应用,难度中等偏高。
4. 分析题:考察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难度较高。
【注意事项】1. 考生需要正确理解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833材料力学考研大纲摘要:一、材料力学的概念与基本理论1.材料力学的定义2.材料力学的研究对象3.材料力学的基本理论二、材料的基本性能与试验方法1.材料的弹性性能2.材料的塑性性能3.材料的强度性能4.材料性能的试验方法三、应力与应变1.应力的概念2.应力的分类3.应力的测量方法4.应变的定义5.应变的测量方法四、材料的破坏与失效1.材料的破坏形式2.材料的失效模式3.材料的疲劳破坏4.材料的蠕变破坏五、材料力学的应用领域1.机械工程中的应用2.航空航天工程中的应用3.土木工程中的应用4.材料科学和工程中的应用正文:材料力学是研究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形变、内部应力分布、破坏和失效等现象的学科,它在工程技术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简要介绍材料力学的概念与基本理论,材料的基本性能与试验方法,应力与应变,材料的破坏与失效,以及材料力学的应用领域。
一、材料力学的概念与基本理论材料力学主要研究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形变、内部应力分布、破坏和失效等现象。
材料力学的基本理论包括弹性理论、塑性理论、强度理论等。
二、材料的基本性能与试验方法材料的基本性能包括弹性性能、塑性性能和强度性能。
材料的弹性性能是指材料在受到外力后发生形变,外力消失后能够恢复原状的能力。
塑性性能是指材料在受到外力时能够发生不可逆的形变,而不会破裂。
强度性能是指材料在受到外力时能够承受的最大应力。
材料的性能可以通过拉伸试验、压缩试验、弯曲试验等方法进行测量。
三、应力与应变应力是指单位面积上的力,通常用σ表示。
应变是指材料在受到外力时发生的形变,通常用ε表示。
应力和应变是描述材料在受到外力时的形变和内部应力分布的重要参数。
四、材料的破坏与失效材料的破坏与失效是指材料在受到外力时失去承载能力,无法继续承受外力的现象。
材料的破坏形式包括拉伸破坏、剪切破坏、弯曲破坏等。
失效模式包括脆性断裂、韧性断裂、疲劳断裂、蠕变断裂等。
五、材料力学的应用领域材料力学在机械工程、航空航天工程、土木工程、材料科学和工程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804《材料力学》课程考试大纲一、考试内容1.轴向拉压的应力、变形及强度条件;拉压超静定问题。
2.联接件剪切、挤压强度计算。
3.圆轴扭转应力与变形,简单非圆截面扭转应力。
4.弯曲内力及剪力、弯矩图;弯曲正应力、切应力及弯曲强度计算。
5.弯曲变形的积分法与叠加法;超静定梁解法。
6.复杂应力状态应力分析的解析法与图解法;材料的强度理论。
7.斜弯曲、弯拉压组合及弯扭组合的强度计算。
8.冲击载荷作用下构件应力与变形的近似计算法。
9.压杆稳定的临界应力及压杆稳定校核。
10.疲劳概念,对称循环交变应力的疲劳极限及疲劳强度。
11.杆件应变能的计算;单位载荷法;莫尔积分;计算莫尔积分的图乘法。
二、考试要求1.熟练掌握轴向拉压内力、应力、变形以及强度计算;会解决拉压超静定问题。
2.会对联接件进行剪切、挤压强度计算。
3.会计算圆轴扭转时的内力、应力及变形;会应用圆轴强度和刚度条件进行设计和校核;了解简单非圆截面扭转应力。
4.会计算弯曲内力并绘制剪力、弯矩图;会计算弯曲正应力;会进行弯曲正应力强度计算;了解弯曲切应力及其强度计算。
5.掌握弯曲变形的积分法与叠加法;会解超静定梁。
6.掌握复杂应力状态应力分析的解析法与图解法;掌握四种常用强度理论。
7.了解斜弯曲概念、会进行弯拉压组合及弯扭组合的强度计算。
8.掌握冲击载荷作用下构件应力与变形的近似计算法。
9.会求压杆的临界应力及进行压杆稳定校核。
10.了解疲劳概念,对称循环交变应力的疲劳极限及疲劳强度。
11.掌握杆件应变能的计算方法;掌握单位载荷法和莫尔积分;掌握计算莫尔积分的图乘法。
三、题型综合计算题四、参考书目材料力学刘鸿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或任何包括大纲内容的教材。
《材料力学》考试大纲
一、适用专业:土木工程专业
二、总体要求
通过材料力学的考试,考察其掌握杆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计算的基本理论的程度;着重观察其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熟练程度;也注意辨析其计算能力和掌握初步的实验分析能力的情况。
本大纲在专家相应考试命题和考生复习应考中提供一个关于内容、重点等等方面的参考。
(1)对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有明确的认识。
(2)具有对常见的构件简化为力学简图的初步能力。
(3)能够分析杆件在拉或压、剪切、扭转、弯曲时的内力,并作出相应的内力图。
(4)熟练掌握构件的各种基本变形形式下的应力和变形的理论计算方法。
(5)能够正确运用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条件对构件进行计算。
(6)掌握简单超静定问题的求解方法。
三、考核内容及要求
1、考试主要内容
(1)绪论及基本概念:材料力学的任务,可变形固体的性质及其基本假设,杆件的几何特征,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2)轴向拉伸与压缩:求内力的截面法;直杆在拉伸和压缩时横截面上的应力;强度条件;轴向拉压变形;胡克定律;材料在拉伸和压缩时的主要力学性质;拉伸(压缩)应变能;应力集中的概念。
(3)扭转:切应力互等定理;剪切胡克定律;传动轴外力矩的计算;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切应力分布规律及应力公式;圆轴扭转的强度条件;扭转时的应变能;圆轴扭转时的变形。
(4)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静矩;形心;惯性矩;惯性积;惯性半径;平行移轴公式;组合截面的惯性矩和惯性积;截面的主惯性轴和主惯性矩。
(5)弯曲内力和弯曲应力:梁的内力(剪力和弯矩);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剪力图和弯矩图;直梁在纯弯曲下横截面上正应力计算公式;直梁弯曲时的切
应力;直梁弯曲时的强度条件;梁的合理设计。
(6)弯曲变形:梁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及其积分;梁的刚度条件;梁内的弯曲应变能;提高梁的刚度的措施。
(7)简单的超静定系统:拉压超静定问题、扭转超静定问题、简单超静定梁的解法。
(8)组合变形及连接部分的计算:两相互垂直平面内的弯曲时的应力及强度计算;拉伸(压缩)与弯曲时的应力及强度计算;扭转与弯曲时的应力及强度计
算;偏心拉伸(压缩)时的应力及强度计算;连接件的实用计算法。
(9)压杆稳定:细长压杆的欧拉公式;不同杆端约束对临界力的影响;欧拉公式的应用范围;临界应力总图;提高压杆稳定性的措施。
2、考试重点
(1)内力图的绘制;
(2)各类强度、刚度问题计算、分析;
(3)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计算;
(4)不同约束情况下欧拉公式的应用及其适用范围。
四、试卷结构
试卷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题型比例:
判断题约10% 单项选择题约10%
填空题约10% 绘制内力图约20% 计算题约50%
试题难易比例:
容易题约40% 中等难度题约50%
较难题约10%
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材料力学I、II》第五版,孙训方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材料力学》第四版,刘鸿文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