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 日本
- 格式:pptx
- 大小:22.32 MB
- 文档页数:48
教案板书:日本一、地理位置- 日本是东亚的一个岛国,位于太平洋西北部,亚洲东部。
- 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和一些小岛组成。
- 濒临的海洋有太平洋、东海、黄海、日本海。
二、自然环境1. 地形特点- 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平原面积较小。
- 富士山是日本的象征,是一座活火山。
2. 气候特点- 主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 四季分明,降水较多。
三、资源和经济1. 资源状况- 矿产资源贫乏,需要大量进口。
- 森林资源丰富,覆盖率较高。
2. 经济特点- 经济发达,现代化程度高。
- 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
- 主要出口产品有电子产品、汽车等。
四、文化和生活1. 文化特色- 传统服饰为和服,传统食品为寿司。
- 樱花是日本的国花,每年春季举行樱花节。
2. 生活方式- 公共秩序良好,垃圾分类严格。
- 交通发达,普遍使用高速铁路和公共交通工具。
五、防震措施- 由于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日本多地震和火山活动。
- 建筑采用抗震设计,学校定期进行地震演习。
- 普及地震预警系统和地震知识教育。
六、辩证看待- 认识到日本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劣势。
- 理解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的重要性。
- 强调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资源和经济状况、文化特点以及生活方式。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了日本面临的地震和火山活动等自然灾害,以及他们所采取的防震措施。
希望同学们能够从中汲取经验,学会辩证看待事物,发挥自己的优势,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准备。
初中人教版地理日本教案【教学目标】1. 掌握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气候类型及特点。
2. 了解日本的地形、河流、湖泊等自然地理特征。
3. 认识日本的工业分布、经济特点及对国际经济的影响。
4. 培养学生的地图阅读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气候类型及特点。
2. 日本的地形、河流、湖泊等自然地理特征。
3. 日本的工业分布、经济特点及对国际经济的影响。
【教学难点】1. 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气候类型及特点。
2. 日本的地形、河流、湖泊等自然地理特征。
【教学准备】1. 地图、图片、课件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分组,准备进行小组讨论和展示。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展示日本富士山、樱花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日本。
2. 提问:你们对日本有什么了解?引发学生思考。
二、自主学习1. 请学生根据教材,自主学习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气候类型及特点。
2. 学生分享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讲解1. 讲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气候类型及特点。
2. 讲解日本的地形、河流、湖泊等自然地理特征。
3. 讲解日本的工业分布、经济特点及对国际经济的影响。
四、小组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日本的地形、河流、湖泊等自然地理特征。
2. 各小组展示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强调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气候类型及特点的重要性。
六、课后作业1. 请学生绘制日本地图,标注主要地形、河流、湖泊等自然地理特征。
2. 请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日本的文章,内容可包括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气候类型及特点、工业分布、经济特点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导入、自主学习、课堂讲解、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气候类型及特点,地形、河流、湖泊等自然地理特征,以及工业分布、经济特点及对国际经济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地图阅读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初一地理日本知识点复习初中地理包括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两部。
是下面是店铺为您整理的初一地理日本知识点复习,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初一地理日本知识点复习(一)1、日本是位于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等4个大岛和数千个小岛及周围的海域组成,首都为东京。
2、日本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最高峰为富士山,是一座著名的活火山,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多火山地震。
交通以海洋运输为主。
3、日本地处中纬度,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4、日本水能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
5、日本自然资源缺乏,发展所需的原料、燃料主要靠进口。
6、日本为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科技力量雄厚,产品多销往国际市场,经济的对外依赖性强。
初一地理日本知识点复习(二)1、世界上的经济强国2、资源特点:两多一少,水能资源和森林资源丰富,矿产资源贫乏,是一个资源小国。
3、工业发展模式:日本从国外进口大量的原料和燃料,然后依靠科学技术和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对进口原料进行加工,制成工业品大量出口,形成了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
4、日本经济特点:原料、燃料大量进口,工业品大量出口,说明日本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经济对外依赖性强。
5、日本发展经济的有利和不利条件:有利条件——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航海业发达;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先进的科学技术。
不利条件: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
6、对外投资对象:日本投资建厂的主要对象有美国、西欧、东亚和东南亚地区。
7、工业分布规律:日本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
原因:原料、燃料主要依靠进口,产品主要出口;沿海港口条件优越,便于原料进口和工业品出口;沿海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8、主要工业区及其分布:九州岛——京滨工业区(东京、横滨)、名古屋工业区(名古屋)、阪神工业区(大阪、神户);濑户内海沿岸——濑户内工业区;初一地理日本知识点复习(三)1位置、范围和主要城市(1)海陆位置:日本是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与我国是一衣带水(水,指东海)的邻邦。
初中日本知识点总结地理知识点:1. 日本的地理位置:日本位于亚洲东部的太平洋上,是一个由四个主要岛屿(北海道、本州、四国和九州)和一些小岛组成的岛国。
2. 地形地貌:日本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地震和火山活动频繁。
日本的地形多为山地和丘陵地形,有很多活火山和温泉。
3. 气候:日本地处亚热带、温带和寒带三个气候带的交界处,气候多样,四季分明。
历史知识点:1. 古代时期:古代日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左右,那时候日本社会主要是农耕社会,国家形成于公元7世纪左右。
2. 中世纪时期:中世纪日本是一个封建社会,武士阶层成为统治阶层,发生了许多战国时代的战争和混乱。
3. 近代时期:近代日本在19世纪末开始进行了现代化改革,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工业化国家,成为世界上一个重要的发达国家。
文化知识点:1. 传统文化:日本的传统文化非常丰富多彩,包括茶道、武士文化、浮世绘、和服、日本园林、日本传统绘画等。
2. 宗教信仰:日本有着独特的宗教信仰,包括佛教、神道教等。
神道教是日本的国教,奉行者崇拜神灵,并且有着许多神社供奉神明。
3. 饮食文化:日本的饮食文化非常独特,包括寿司、日本料理、茶道等。
经济知识点:1. 日本是一个发达的工业化国家,拥有发达的汽车、电子、化工等产业,是世界上著名的工业强国。
2. 日本的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相对匮乏,但是拥有发达的渔业和林业资源。
3. 日本还是一个重要的国际贸易国,对外贸易占据着重要地位。
政治知识点:1. 日本是一个议会制民主立宪制国家,国家元首是天皇,但实际上政治权力由首相及其内阁行使。
2. 日本的政治体制是基于近代日本产生的,并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进行了改革和完善。
3. 日本的政府机构包括国会、内阁、最高法院等,是一个良好的法治国家。
在初中学习日本知识点时,我们需要了解以上的相关知识,同时也可以通过学习日本的语言、风俗习惯等内容,来更全面地了解日本。
随着我国与日本在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日益加深,对日本的了解也越来越重要。
初中地理《日本》教案教学目标:1. 能借助地图,准确说出日本的地理位置及领土组成。
2. 结合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地震与火山的原因,能说出常用的防震措施。
3. 了解认识一个国家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方法,并初步尝试运用这种方法去学习其他国家。
教学重点:1. 认识日本的自然环境。
2. 培养学生的防震意识和能力。
教学难点:学生自己读图总结日本的自然环境,掌握学习一个地区或国家的基本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图片导入。
播放关于日本的图片:富士山、樱花、穿着和服的日本女人、丰田汽车的标志等图片,并解说:这是一个亚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并且位于我国东方,是我国的邻邦——日本。
2. 提问:你对日本了解多少呢?引发学生思考,导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1. 读图7.1日本在世界的位置,思考下列问题:(1) 日本濒临的海洋有哪些?日本属于哪一大洲?在该洲的什么部位?(2) 说出日本的纬度范围。
学生活动:(1) 太平洋、东海、黄海、日本海。
亚洲,东部。
(2) 大致位于北纬30到北纬45之间。
教师总结:日本位于太平洋西北部,亚洲东部,这是从海陆位置介绍日本的地理位置。
日本位于北半球、东半球,大致在北纬30°到北纬45°之间。
2. 分析日本的地理位置特点,引导学生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方面进行总结。
3. 结合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地震与火山的原因,引导学生了解日本的地质特点。
4. 介绍常用的防震措施,提高学生的防震意识。
三、课堂小结1.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 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自主学习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导入、问题引导等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观察地图,总结日本的地理位置特点。
同时,结合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了日本多地震与火山的原因,提高了学生的防震意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对日本的地理环境特点的讲解较为简单,可以进一步拓展相关知识,增加学生的地理知识储备。
第1篇一、引言地理学科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初中地理日本课作为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日本这一邻国的基本情况,还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对初中地理日本课进行评价。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自然地理知识。
2. 使学生掌握日本的历史、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3.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4. 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三、教学内容1. 自然地理知识:介绍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
2. 人文地理知识:介绍日本的历史、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3. 日本的旅游资源:介绍日本的著名旅游景点、民俗文化等。
4. 日本的教育、卫生、环保等方面的特点。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图片、视频、地图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日本的社会现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 采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 开展课外活动,如组织学生参观日本文化展览、观看日本电影等,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
五、教学效果1. 学生对日本的基本情况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提高了学生的地理素养。
2. 学生通过学习日本的历史、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的知识,拓宽了视野,增强了国际视野。
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了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4. 学生通过参与课堂讨论、合作学习等活动,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5. 学生在课外活动中,进一步了解了日本的文化,提高了跨文化交流能力。
六、改进措施1. 加强教学内容的更新,关注日本的社会发展动态,使教学内容更具时代性。
2. 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3. 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关注学生的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2024初一地理说课稿:《日本》说课稿范文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日本》,下面我将就这个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日本》是2024初一地理教材的第四单元第6课时的内容。
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世界地理、亚洲地理以及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基本情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初中地理领域中的重要知识点,而且日本作为世界上经济发达的国家之一在国际间具有重要地位。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基本情况,并了解日本在地理环境下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特点。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获取和整理地理信息的能力,能够运用地理知识解释现象和问题。
③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世界多元文化的认知和尊重。
3、教学重难点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是: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基本情况。
难点是:掌握日本在地理环境下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特点。
二、说教法学法今天的课程涉及到大量的地理知识和情境分析,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在探究中获取知识。
学法上,将采用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相互讨论和交流,共同实现学习目标。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呈现精美的图片和视频,从视觉上激发学生的兴趣。
同时,我还准备了一些互动游戏和小组活动,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参与性。
四、说教学过程新课标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本着这个教学理念,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环节一、引入新课。
课堂伊始,我将使用一段精彩的日本旅游宣传视频,让学生先对日本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知。
然后,我将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描述日本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
设计意图:通过视觉影像和互动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对日本地理知识的探索和思考。
环节二、学习新知。
在学生对日本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有了初步认知后,我将教授日本的气候特点,并通过图片和地理数据展示来帮助学生理解。
初中地理日本优质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自然环境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日本经济、文化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
3. 引导学生了解日本的防震措施,增强学生的防震意识。
【教学重点】1. 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自然环境特点。
2. 日本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特色。
3. 日本的防震措施。
【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 让学生了解日本的文化特色及其形成原因。
3. 让学生掌握日本的防震措施,提高学生的防震意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利用图片引导学生认识日本:富士山、樱花、穿着和服的日本女人、丰田汽车的标志等。
2. 提问:你们对日本了解多少?引发学生思考,导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1. 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教材,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自然环境特点。
2. 让学生结合地图,分析日本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
三、课堂讲解1. 讲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自然环境特点,重点介绍日本的地形、气候、资源等。
2. 讲解日本的经济发展,重点介绍日本的工业、农业、渔业等特点,以及其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
3. 讲解日本的文化特色,重点介绍日本的传统文化、现代文化以及日本的社会风貌。
四、案例分析1. 分析日本的防震措施,重点介绍日本的地震预警系统、建筑抗震技术、民众防震意识等。
2. 让学生讨论:为什么日本能够有效地进行地震预警和防震减灾?五、课堂小结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日本地理位置、领土组成、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文化特色和防震措施的理解。
2. 强调日本的防震措施对我国防震减灾工作的启示。
六、课后作业1. 让学生绘制日本地图,标注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主要城市、工业区等。
2. 让学生撰写一篇短文,介绍日本的经济特点及其对国际市场的影响。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使学生了解了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文化特色和防震措施。
初中地理日本课件1. 引言地理课是一门关注地球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自然与人文地理特点的学科。
作为学生,我们应该通过学习地理,了解世界各地的地理情况,培养对地球的兴趣和认识。
本课件将重点介绍日本,一个位于东亚的岛国,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2. 日本的位置和地理环境日本位于亚洲东部,西临日本海,东临太平洋。
它由四个主要岛屿〔本州、九州、北海道、四国〕和其他数百个小岛屿组成。
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日本是一个地震和火山活动频繁的地区。
3. 日本的地貌和自然景观3.1 山脉日本是一个山地国家,大局部地区由山地和丘陵组成。
日本著名的山脉有富士山、阿尔卑斯山和日本阿尔卑斯山脉。
这些山脉给日本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和独特的自然景观。
3.2 湖泊和河流日本拥有许多美丽的湖泊和河流。
其中最著名的湖泊是琵琶湖和洞爷湖,而最长的河流是信浓川。
这些湖泊和河流为日本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也成为了旅游景点和观光胜地。
3.3 火山由于日本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它拥有丰富的火山资源。
富士山是日本最著名的火山,也是世界上最高的火山之一。
此外,日本还有许多其他活泼或休眠的火山,如桐島山、阿苇山等。
这些火山带给日本富饶的土壤和美丽的自然景色。
3.4 海洋和海岸线作为一个岛国,日本有着漫长的海岸线和丰富的海洋资源。
日本的海岸线长达3.2万公里,拥有许多美丽的海滩和壮观的海岛。
海洋资源对于日本的渔业和旅游业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 日本的气候日本的气候多样,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
北部地区冬季寒冷,夏季凉爽,而南部地区那么气候温暖。
日本经常遭受台风和季风的影响,这些天气现象带来了丰富的降水量和多样的气候现象。
5. 日本的人口和城市化日本是一个高度城市化的国家,大局部人口都集中在城市地区。
首都东京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它集聚了大量的人口和经济活动。
其他重要的城市包括大阪、名古屋和札幌等。
6. 日本的经济和资源日本是世界上经济实力强大的国家之一。
日本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日本是一个由四大岛和其他小岛组成的国家,位于亚洲东部,是世界上最发达和繁荣的国家之一。
在七年级下册的地理学习中,我们将重点学习日本的地理知识点。
下面将按照区域来介绍日本的地理情况。
本州和四国本州和四国是日本的两个主要岛屿,也是人口密集和文化中心。
1.经济和人口:本洲和四国是日本经济和人口最集中的区域。
其中的主要城市是东京,内部市和名古屋。
2.气候和环境:本洲和四国的气候温暖,湿润。
特别是夏季气温较高,湿润程度相对较大。
日本的秋深天高,五彩缤纷的景象尤其根据错落多姿的自然风光使人难以忘怀。
北海道北海道是日本的最北部,拥有令人惊叹的大自然景观。
1.经济和人口:北海道的人口数量相对较少,但经济,特别是旅游业发展迅速。
这里有美丽的泉和雪景,吸引许多国内外游客。
2.气候和环境:北海道的气候是严寒的。
这里的雪景非常壮观,是举办冬季运动和观赏花卉的好地方。
九州和冲绳岛九州和冲绳是日本最南端的两个岛屿,也是自然风光最美丽的地区。
1.经济和人口:九州和冲绳岛的人口密度相对较低,但也拥有重要的工业和旅游业,其中干部和那霸市是人数最多的城市。
2.气候和环境:九州和冲绳的气候温暖,湿润,年降水量较大。
这里的自然风光,包括美丽的海滩、岛屿和森林,是观光的主要吸引力总结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了解到了日本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
我们深入了解了日本各个地区的经济,人口,气候和环境等方面的情况。
这些知识对于我们的日本文化和社会的学习及旅游与生活方面都很有帮助。
八日本日本区域示意图四大岛屿:A.____________ B.__________ C.__________ D.__________海洋、海峡:E.__________ F.__________G.____________ H.____________邻国:N.________J.________M.________L.__________首都:①________山峰:②__________要点速记1.位置和组成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及其附近一些岛屿组成。
2.地形:日本是以山地、丘陵为主的岛国,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平原面积狭小,多分布在沿海或较大河流的下游地区。
最大的平原是关东平原;最高的山是富士山,也是著名的活火山。
3.气候: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海洋性特征明显,夏季较凉爽、冬季较温和。
夏秋季节多台风。
4.河流:短小湍急、流量大,水能资源丰富。
5.多火山、地震日本群岛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地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6.日本的工业(1)特点:进口原料和燃料,出口工业产品,形成了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外向型经济),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比较高。
(2)发展条件不利条件:地域狭小,资源贫乏。
有利条件:优良港湾众多,对外交通便利;科技发达;劳动力丰富且素质高等。
(3)分布: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主要工业区有京滨工业区、阪神工业区、名古屋工业区、濑户内工业区及北九州工业区。
(4)分布的原因:原料和燃料主要依赖进口;港口条件优越,巨型船舶可以停靠;国内市场狭小,产品主要出口;沿海多平原;太平洋和濑户内海沿岸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国内最大消费地。
7.文化:民族构成单一,大和民族占绝对优势,传统服装是和服。
日本文化东西方兼容。
参考答案:A.北海道岛B.本州岛C.四国岛D.九州岛E.日本海F.太平洋G.濑户内海H.朝鲜海峡N.韩国J.朝鲜M.中国L.俄罗斯①东京②富士山。
地理中考知识点总结日本首先,我们可以从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和大致划分的地理区域四个方面来了解日本的地理知识。
日本地理位置日本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亚洲大陆对面,是东亚的一个重要岛国。
日本列岛的经度范围从122°56′至153°59′,纬度范围为24°16′至45°33′。
从南到北依次是琉球群岛、本州、四国、九州和北海道等,在北纬24度至45度之间。
日本地形地貌日本国土总面积为377,600平方公里。
全国地势大致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高度有较大的变化。
日本地形以山地和丘陵地为主。
全国约70%以上是山地或丘陵。
日本境内聚集着许多火山,加上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因此日本是世界上地震活动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
日本气候特点日本地处亚洲-太平洋地区,处于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交汇区域,受到季风的影响,气候多变。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是地震、台风、暴雪等自然灾害的多发地区。
日本地理区域划分根据地形地貌和气候特点,日本可以大致划分为北海道地区、本州地区、四国地区和九州地区。
北海道地区北海道是日本的最北端岛屿,地处东北亚,面积约为83,400平方公里,是日本第二大岛。
北海道气候寒冷,夏季气温较低,是日本较为理想的避暑度假胜地。
东部滨海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气温低,夏季温暖。
本州地区本州是日本的最大岛屿,位于日本列岛的中部,面积228,000平方公里。
本州岛居民密度较高,地理环境多样,气候变化较为明显。
靠近太平洋岸的东部地区气温较高,降雨充沛,适宜农业和渔业发展;而位于日本海岸的西部地区气候较为严酷,山地地形发达,资源较为丰富。
四国地区四国是日本的第四大岛,位于本州岛的南面,面积约18,800平方公里。
四国地区地形多为山地,地势较为陡峭,气候温和,降雨较多,盛产柑橘、橄榄、葡萄等水果。
九州地区九州是日本的第三大岛,位于四国岛以南,面积约为36,500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