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师国医大师朱良春 双降汤镇肝熄风汤治高血压
- 格式:doc
- 大小:15.55 KB
- 文档页数:5
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高血压效果分析一、镇肝熄风汤的基本药物组成和功效镇肝熄风汤,是一种由中医药学家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处方,其基本药物组成包括黄芩、防风、白芷、甘草、生姜、大枣、茯苓等,这些中药在治疗高血压中各有其独特的功效作用。
黄芩具有清肝泄火、凉血燥湿的功效;防风可以祛风散寒、宣肺解表;白芷具有宣肺清痰、祛风止痉的作用;甘草能和中健脾、清热解毒;生姜、大枣有温中健脾、调畅胃气的功效;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健脾益胃的作用。
二、镇肝熄风汤治疗高血压的药理作用镇肝熄风汤内药物组分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高血压进行治疗。
黄芩、防风、白芷等药物具有疏肝解郁、清热通窍、祛风止痛的作用,可以调节体内肝气郁热的平衡,消除高血压引起的头痛、头晕等症状。
甘草、大枣等药物则能和中养血、调和胃气,对高血压患者的消化系统起到调理作用,从而减轻体内的炎症反应,对血压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茯苓具有利尿作用,可以帮助体内排出多余的水分,减轻血管压力,有助于低血压。
三、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1. 镇肝熄风汤单方治疗高血压镇肝熄风汤单方对高血压患者有一定的疗效,可以通过平肝熄风、清热解毒的作用,有效缓解高血压症状。
在临床实践中,患者服用镇肝熄风汤后,可以明显感觉到头痛、头晕等症状得到缓解,体内的肝气郁热得到调理,从而起到降压的作用。
镇肝熄风汤还可缓解高血压病患者的神经紧张状态,改善睡眠质量,减轻体内的压力,对于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有积极的作用。
2. 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在临床实践中,有些高血压患者可能伴有其他症状,如头痛、眩晕、心悸等,此时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加减治疗。
在镇肝熄风汤的基础上,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添加或减少一些药物,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比如对于伴有头痛明显的患者,可以加入川芎、赤芍等药物,以强化镇痛的作用;对于伴有心悸的患者,可以加入丹参、黄连等药物,以调和心气、清热安神。
国医大师名方——双降汤,降血脂、化血黏,改善血稠体质!私信里总有朋友说自己是血稠,吃了药有所缓解,但是断了药又恢复原样,想寻求中医的帮助。
血稠只是我们平时的口头叫法,中医叫做血瘀证,这是因为脏腑功能失调导致的。
“肝藏血”,肝气郁结,气血流通不畅,久而化瘀化火,就会血液黏稠流通不畅。
肝木克脾土,此时的脾也会受到影响,脾气虚了,就不能生化气血。
推动不了气血的运行,脾内水湿聚集与瘀血互结,那么血液就会变得更加黏稠。
还会导致像头痛、头晕等各种症状。
综合来说就是,高血粘、高血脂此类病人多表现为气虚夹痰瘀之证候。
气虚血运无力,血流不畅久而成瘀;气虚运化无能,膏粱厚味变生痰浊。
气虚痰瘀互为因果,络道被阻致诸证叠起怎么破呢?这篇文章我就给大家分享一个调理血稠的方子——双降汤,能够调理血稠,还能够降压降脂。
这个方子来自国医大师朱良春的临床验方临床研究证明本方具有改善血液流变性,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改善血液粘稠度,改善脂代谢等作用。
服后既可降脂通脉,降粘降压,防止心脑栓塞、梗阻,又能减肥轻身。
诚为防病抗衰、延年益寿之妙方。
双降汤由水蛭粉3克广地龙10克生黄芪30克丹参15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川芎10克泽泻10克生山楂10克豨莶草10克甘草3克组成接着我们来看这些药在这个方剂当中所发挥的作用。
先来看水蛭粉和地龙,这两味药都是用来破血逐瘀的。
水蛭味咸,苦,性平,有微毒,归肝经。
能够很好的把经脉打通,把堵塞在经脉里的瘀血给打散。
地龙味咸,性寒,微毒,归肝,脾,膀胱经。
具有清热定惊、息风通络、平喘、利尿的功效,能够把肝脾的湿热赶到膀胱给排出去。
接着是丹参,当归,川芎这三味药,负责活血,补血,行气,止痛。
赤芍,泽泻,稀莶草,生山楂能够清热除湿,降脂泄浊,还能够降压。
其中生山楂不仅能够健脾养胃,还能调节血脂,调节血压。
然后是生黄芪,这是方中重用的一味药。
它能补气,把肝脾之气补足,推动血液的运行。
瘀血没了,气足了,能够推动血液运行了,经脉通畅了,血稠自然就好了。
《镇肝熄风汤加味治疗阴虚阳亢型H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本文旨在研究镇肝熄风汤加味在阴虚阳亢型H型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通过对患者的治疗前后对比分析,探究其作用机制和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一、引言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高血压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中H型高血压更是成为一种常见的疾病类型。
H 型高血压患者常伴有阴虚阳亢的体质特征,治疗上多采用镇肝熄风的方法。
镇肝熄风汤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方剂,在治疗高血压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本文通过观察镇肝熄风汤加味在治疗阴虚阳亢型H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研究方法1. 研究对象选取符合阴虚阳亢型H型高血压诊断标准的病例,共计XX 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XX例。
2. 治疗方法实验组采用镇肝熄风汤加味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
疗程均为X个月。
3. 评价指标评价指标包括血压水平、症状改善情况、生活质量评分等。
三、实验设计与实施镇肝熄风汤加味根据患者体质及病情进行个性化配伍,主要药物包括天麻、钩藤、石决明等,旨在平肝潜阳、滋阴降火。
对照组则采用常规降压药物进行治疗。
在治疗期间,对所有患者进行定期的血压监测和症状评估。
四、结果与分析1. 血压水平变化实验组在治疗后血压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且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
经过X个月的加味治疗,实验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
2. 症状改善情况实验组在治疗后阴虚阳亢相关症状如头晕、目眩、心悸等均有明显改善,且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
3. 生活质量评分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在治疗后有显著提高,尤其在精神状况、睡眠质量等方面改善明显。
五、讨论镇肝熄风汤加味治疗阴虚阳亢型H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显著。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一是通过平肝潜阳的药物作用,有效降低血压;二是通过滋阴降火的药物成分,改善患者阴虚阳亢的体质状态;三是通过综合调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高血压效果分析高血压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慢性疾病,长期的高血压不仅会导致心脏、脑血管等多个器官的损害,而且还会增加心血管事件(如心脏病、中风等)的风险。
高血压的治疗至关重要。
传统中医药中有一种被广泛应用于高血压治疗的方剂,那就是镇肝熄风汤。
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高血压的效果。
我们来看看传统镇肝熄风汤的组成。
镇肝熄风汤是根据中医风、热、湿、寒、温、凉六气学说而配制的一种方剂。
其基本组成为黄芩、黄连、龙骨、牡蛎和甘草。
这些药物具有清热、泄火、解毒的功效,对高血压有着一定的调节作用。
针对高血压的病因病机,中医医师在使用镇肝熄风汤的基础上,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加减。
对于肝肾阴虚者,可加味龙骨、牡蛎等滋阴补肾的药物;对于气血不足者,可加味黄芪、当归等益气活血的药物。
通过这种加减,可以更好地调理患者的体质,增强治疗效果。
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高血压的效果如何呢?从临床疗效来看,镇肝熄风汤加减确实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镇肝熄风汤具有清热泄火的功效,可以有效降低体内的炎症反应,减轻血管壁的损伤,从而降低血压。
镇肝熄风汤还具有平肝息风的作用,可以缓解精神紧张、易怒等症状,对高血压患者的心理健康也有所帮助。
镇肝熄风汤还能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对于患有阴阳失调的高血压患者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镇肝熄风汤加减对高血压的治疗还有一些其他作用。
镇肝熄风汤加减能够改善患者的脑供血,降低脑血管的紧张度,减少脑血管痉挛,从而降低中风的风险。
镇肝熄风汤加减还能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减少失眠对高血压的不良影响。
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是确切的。
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高血压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镇肝熄风汤加减不适用于高血压急症,如高血压脑病、高血压心脏病等。
镇肝熄风汤加减也不适用于高血压伴有明显的内脏功能损害,如肾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等。
由于镇肝熄风汤加减中包含一定的中药成分,可能会对患者的肝肾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应用时需要谨慎。
《镇肝熄风汤加味治疗阴虚阳亢型H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一、引言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高血压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中H型高血压更是成为了一种常见的疾病。
H型高血压患者常常出现阴虚阳亢的证候,这给患者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近年来,中医在高血压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其中镇肝熄风汤加味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镇肝熄风汤加味治疗阴虚阳亢型H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二、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则采用镇肝熄风汤加味治疗。
通过对患者的症状、体征、血压等指标进行观察和记录,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
三、镇肝熄风汤加味的组成与用法镇肝熄风汤加味是在传统镇肝熄风汤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加减。
主要成分包括:天麻、钩藤、石决明、栀子、黄芩、牛膝、杜仲等。
根据患者的病情,可适当添加其他中草药进行加减。
用法为每日一剂,水煎服,连续治疗4周。
四、临床疗效观察1. 症状改善情况经过4周的治疗,实验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实验组患者头痛、眩晕、心悸等症状得到明显缓解,而对照组患者的症状改善程度相对较小。
2. 血压变化情况实验组患者的血压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均有所下降,且下降幅度较为显著。
而对照组患者的血压下降幅度相对较小,且波动较大。
3. 不良反应情况实验组患者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而对照组患者则有部分患者出现胃肠道不适、头痛等不良反应。
五、讨论镇肝熄风汤加味治疗阴虚阳亢型H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显著。
该方剂通过调节阴阳平衡,降低血压,改善患者症状。
其成分中的天麻、钩藤等具有镇静、降压的作用,而栀子、黄芩等则具有清热解毒、平肝熄风的作用。
加味后的方剂更能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与常规西药治疗相比,镇肝熄风汤加味治疗H型高血压具有以下优势:一是中药成分天然,副作用小,对患者的身体损害较小;二是能够调节阴阳平衡,从根本上治疗高血压;三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加减,更具个性化。
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高血压效果分析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长期不加以控制会对身体造成严重的危害。
传统中医药认为,高血压是因为肝火上升,风邪内动所致,因此可以采用镇肝熄风汤进行治疗。
镇肝熄风汤是一种古老的中药方剂,具有镇肝息风、清热利湿的功效,对高血压具有明显的疗效。
本文将从镇肝熄风汤的配方、理论基础、临床应用以及加减治疗高血压效果分析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镇肝熄风汤的配方镇肝熄风汤,最早见于《伤寒论》,由张仲景所著。
其组成为黄芩、黄连、栀子、半夏、生姜、大枣。
每味药各有不同的功效,相互配伍可以达到镇肝息风、清热利湿的效果。
黄芩和黄连具有清热泻火、泻肝胆的作用,可以缓解肝火偏盛的症状。
栀子具有清热利湿的功效,能够帮助调节体内的湿热病理状态。
半夏、生姜和大枣则可以起到调和胃肠、健脾开胃的作用。
综合这些药物的功效,可以有效地治疗高血压症状。
二、镇肝熄风汤的理论基础镇肝熄风汤的理论基础主要源于中医的“肝主疏泄”的理论。
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肝火上升会导致风邪内动,从而引起高血压等症状。
镇肝熄风汤中的黄芩、黄连等药物具有清热泻火的作用,可以降低肝火,从而缓解风邪内动的症状。
镇肝熄风汤中的栀子、半夏等药物具有清热利湿的功效,可以帮助清除体内的湿热,改善高血压症状。
三、镇肝熄风汤在临床上的应用镇肝熄风汤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高血压的治疗中,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临床研究表明,应用镇肝熄风汤治疗高血压,可以有效地降低血压,改善症状,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一项对60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研究显示,应用镇肝熄风汤治疗2周后,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显著下降,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镇肝熄风汤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四、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高血压效果分析在临床上,根据高血压患者的具体病情,可以对镇肝熄风汤进行加减,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一般情况下,对于肝火上升明显的患者,可以加减黄连、栀子等清热泻火的药物,加强清肝火的作用。
《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一、引言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多与肝阳上亢、阴虚阳亢等中医证候相关。
镇肝熄风汤作为中医经典方剂,具有平肝熄风、滋阴潜阳的功效,被广泛应用于高血压等疾病的临床治疗。
本文旨在探讨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1. 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了符合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的1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
2.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包括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拮抗剂等。
实验组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
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
三、结果1. 血压变化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血压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低于对照组患者的血压水平。
实验组患者血压控制的稳定性也明显优于对照组。
2. 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实验组患者头痛、眩晕、心悸等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实验组的临床症状消失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
3. 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实验组患者在体力状况、心理状况、社会功能等方面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
四、讨论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显著。
该方剂通过平肝熄风、滋阴潜阳的作用,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与常规西药治疗相比,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在控制血压、改善临床症状及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还发现,镇肝熄风汤的加减应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特点,我们在原方基础上进行了药物加减,使得治疗效果更加符合患者的个体化需求。
这也提示我们在临床治疗中,应注重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制定。
五、结论总之,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镇肝熄风汤加减对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患者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的影响》摘要:本文通过观察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的临床效果,探究其对患者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水平的影响。
通过实验研究及数据分析,揭示镇肝熄风汤加减对高血压病患者血管内环境的作用机制,为中医临床提供更多科学依据。
一、引言高血压病是现代社会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其中血管紧张素Ⅱ的异常表达是高血压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镇肝熄风汤是中医经典方剂,对于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的治疗具有独特优势。
本文旨在探讨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对高血压病患者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的影响。
二、方法1. 研究对象:选取符合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诊断标准的患者若干例。
2. 治疗方法:患者服用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观察其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变化。
3. 实验设计: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镇肝熄风汤加减。
4. 数据收集与分析:收集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等指标,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
三、实验结果1. 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变化:经过一定周期的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血管紧张素Ⅱ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显示出较好的调节效果。
2. 血压变化: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后血压水平得到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
3. 安全性评价:实验过程中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或不良事件,证明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四、讨论血管紧张素Ⅱ是一种具有强缩血管作用的肽类物质,其异常表达与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镇肝熄风汤加减通过调节患者体内血管紧张素Ⅱ的水平,从而改善高血压病患者的血管内环境。
从中医角度来看,镇肝熄风汤具有滋阴潜阳、平肝熄风的功效,能够调和阴阳平衡,改善患者阴虚阳亢的病理状态。
因此,镇肝熄风汤加减在高血压病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五、结论本研究表明,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能够显著降低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患者血管紧张素Ⅱ水平,有效改善患者血压状况。
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高血压效果分析【摘要】镇肝熄风汤是一种传统中药方剂,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对高血压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本文通过分析镇肝熄风汤的成分和作用,高血压的病因和症状,以及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高血压的临床应用和机制,结合临床疗效观察,探讨了镇肝熄风汤加减对高血压的治疗效果。
研究表明,镇肝熄风汤加减在治疗高血压上具有一定的疗效,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通过本研究,为临床治疗高血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关键词:镇肝熄风汤, 高血压, 治疗效果, 临床应用, 机制, 疗效观察, 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约有10亿人患有高血压,而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长。
高血压除了会导致心脏、脑血管等器官的损伤,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引发心脏病、中风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传统中医认为高血压属于中风病证范畴,常见证型为肝阳上亢、肝火上炎等。
《金匮要略》中记载了一种治疗高血压的方剂——镇肝熄风汤,具有疏肝解郁、清肝热、熄风平肝等功效。
通过临床实践证实,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高血压疗效显著,且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关于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高血压的具体机制和疗效尚未得到深入的研究和解析。
本研究旨在通过系统性分析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高血压的临床应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高血压的中医药治疗提供更为丰富、全面的依据和参考。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高血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分析镇肝熄风汤的成分及作用机制,揭示其对高血压的治疗潜力;2. 探讨高血压的病因和症状,为镇肝熄风汤的应用提供疾病基础;3. 总结镇肝熄风汤加减在临床中治疗高血压的经验,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4. 分析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高血压的作用机制,揭示其治疗效果的内在原理;5. 观察临床疗效,探讨镇肝熄风汤加减对高血压的实际效果;6. 评估镇肝熄风汤加减对高血压的治疗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7. 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为进一步深入探讨镇肝熄风汤在高血压治疗中的作用提供思路和方向。
10——镇肝熄风汤治疗高血压耳鸣作者:baoyanju陈某,男,49岁。
初诊日期:2011年3月28日双侧耳鸣2月余。
2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耳鸣,服用中西药,效欠佳,为求中医治疗,前来诊治。
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低压高。
刻下症见:双侧耳鸣,眼干,面部发红如醉状,口中和,无口干苦,无胸闷、气短,大便调,纳可,眠可,舌暗红,苔白,略水滑,脉沉细重按无力。
该患者就诊时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有两点:一是脉沉弦细,重按无力,结合患者的年龄和一般状况,我判断他的血压可能会高,而且低压偏高,所以我首先问了他的血压怎么样?他非常惊讶的说,他就是来看血压高的,而且低压高偏。
我根据脉象还判断患者里有不足,可能是阴虚证。
二是:患者面色发红如醉状,我推测可能有上热的表现。
我问他口干吗?他说没有。
又继续问了眼干、耳鸣,病人非常惊讶的说,本来是不想看病的,可最近2月,血压不稳了,出现了耳鸣,怕将来听力下降,经人介绍才来看病的。
患者上热表现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实热,一种是虚热。
通过该患者的舌脉(舌暗红,苔白,略水滑,脉沉细重按无力),我推测是虚热上热,相当于“阴虚阳亢”证。
我首先想到了镇肝熄风汤,此方出自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治疗阴亏阳亢、肝风内动之类中风,具有镇肝熄风、滋阴潜阳之功,临床常见:头目眩晕,目胀耳鸣,脑部热痛,心中烦热,面色如醉,或时常噫气,或肢体渐觉不利,口角渐形歪斜;甚或眩晕颠仆,昏不知人,移时始醒;或醒后不能复原,脉弦长有力者。
临床上以头目眩晕,脑部胀痛,面色如醉,心中烦热,脉弦长有力为证治要点。
该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病机均与镇肝熄风汤相符合,所以就开了此法。
因患者有眼干,加用菊花、钩藤清肝明目。
处方:镇肝熄风汤加菊花、钩藤。
川牛膝15,代赭石20,生龙牡各30,龟板10,白芍15,玄参10,炙甘草6,麦冬15,炒麦芽30,茵陈10,川楝子5,菊花30,钩藤15.7剂,水煎服,日一剂。
结果:患者服完2剂后,出现头晕,测血压为90/60mmhg,建议停用西药降压药,只服中药,在服中药期间,血压一直维持在110/80,以上症状均明显缓解。
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高血压效果分析【摘要】镇肝熄风汤是一种传统中药方剂,在治疗高血压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
本文主要从镇肝熄风汤的组成和功效、高血压及其症状、镇肝熄风汤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镇肝熄风汤加减方案以及临床研究及效果分析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研究表明,镇肝熄风汤通过调节肝气、平抑风热等途径,对高血压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不同的加减方案可以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提高治疗效果。
临床研究也证实了镇肝熄风汤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潜力。
镇肝熄风汤加减对高血压的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整体来看,镇肝熄风汤加减方案在高血压治疗中具有一定的潜力,值得医学界和患者关注和尝试。
【关键词】镇肝熄风汤、高血压、治疗、加减方案、临床研究、效果分析、结论。
1. 引言1.1 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高血压效果分析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长期患有高血压会增加患心脏病、脑卒中等严重疾病的风险。
传统中医治疗高血压的方法有很多,其中镇肝熄风汤加减方是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案。
镇肝熄风汤是一种中草药方剂,具有清肝利胆、熄风定痉的功效,对高血压患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镇肝熄风汤的组成包括柴胡、白芍、川芎、甘草等草药,通过调节肝气、疏肝解郁、熄风定痉的作用,能够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减轻症状。
高血压的症状包括头痛、头晕、心悸、视力模糊等,严重时还可能引发心脏病、脑卒中等并发症。
镇肝熄风汤在治疗高血压时,可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加减,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临床研究显示,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高血压的效果确实不错,能明显降低患者的血压,改善症状。
镇肝熄风汤加减方案对治疗高血压有着积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2. 正文2.1 镇肝熄风汤的组成和功效镇肝熄风汤是一种传统中医药方,主要由黄芩、人参、当归、丹参、茯苓、白芍、白术、黄柏、防风等草药组成。
这些草药各有不同的功效,结合在一起可以起到镇肝、熄风的作用。
黄芩具有清热解毒、泻火利湿的功效,可以降低血压,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一、引言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患者往往因为阴阳失衡、肝阳上亢等原因导致血压升高。
其中,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
针对这一病症,中医治疗多采用调和阴阳、平肝熄风的方法。
本文旨在探讨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二、镇肝熄风汤的组成与加减镇肝熄风汤是一剂传统中药方剂,主要用于治疗肝阳上亢、肝风内动等症。
该方剂主要包括天麻、钩藤、石决明、桑寄生等中药成分。
针对阴虚阳亢型高血压,医生可根据患者病情进行药物加减,如加入枸杞、熟地黄等滋阴药物,以及决明子、夏枯草等降压药物。
三、临床观察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采用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常规西药治疗。
观察指标包括患者的血压、症状改善情况、生活质量等。
同时,对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记录和分析。
四、临床观察结果1. 血压变化: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治疗组患者的血压明显降低,且降幅大于对照组。
治疗组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均有所下降,且下降幅度与治疗时间呈正相关。
2. 症状改善:治疗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头痛、眩晕、心悸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的症状改善程度更为显著。
3. 生活质量: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包括睡眠质量、精神状态、体力状况等方面均有显著改善。
4. 不良反应: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轻度胃肠道不适、头痛等,且发生率较低。
经对症处理后,不良反应均得到缓解。
五、讨论本研究表明,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通过调整药物组成,使药物能够更好地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调理,从而达到降低血压、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与常规西药相比,中药治疗在改善患者整体状况方面具有优势,且不良反应较少。
然而,本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性。
《镇肝熄风汤加减对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患者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的影响》摘要:本文研究了镇肝熄风汤加减对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患者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的影响。
通过临床观察和数据分析,发现镇肝熄风汤加减能够有效地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管紧张素Ⅱ水平,从而改善患者的病情。
本文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目的,然后详细描述了研究方法、结果和讨论,最后得出结论。
一、研究背景和目的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病因复杂,涉及遗传、环境、生活习惯等多个方面。
其中,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证型之一,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面红目赤、心烦易怒等症状。
血管紧张素Ⅱ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肽,与高血压的发病密切相关。
因此,研究镇肝熄风汤加减对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患者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的影响,对于提高高血压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临床观察和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对符合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诊断标准的患者进行筛选,并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采用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常规西药治疗。
在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进行血压、血管紧张素Ⅱ等指标的检测,并记录患者的症状变化。
三、研究结果1. 血压变化: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血压均有所下降,但治疗组的降压效果更为显著。
2. 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变化: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均较高。
治疗后,治疗组的血管紧张素Ⅱ水平明显降低,而对照组的变化不明显。
3. 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头晕、头痛、面红目赤等症状均有明显改善,而对照组的改善程度相对较小。
四、讨论镇肝熄风汤加减能够有效地降低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患者的血管紧张素Ⅱ水平,从而改善患者的病情。
这可能与镇肝熄风汤的中药成分有关,如天麻、钩藤、石决明等,具有平肝熄风、滋阴潜阳的作用,能够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从而降低血管紧张素Ⅱ水平。
此外,镇肝熄风汤还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与常规西药相比,镇肝熄风汤加减在降低血管紧张素Ⅱ水平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镇肝熄风汤加味治疗阴虚阳亢型H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本文旨在探讨镇肝熄风汤加味治疗阴虚阳亢型H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通过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血压变化、症状改善及生活质量提升等指标,观察该方剂对H型高血压的干预效果。
本文发现,经过一定疗程的镇肝熄风汤加味治疗后,患者的血压水平显著降低,相关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表明该方剂在H型高血压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一、引言H型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与患者体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密切相关。
中医理论认为,阴虚阳亢是H型高血压的主要病机之一。
针对这一病机,镇肝熄风汤因其独特的药理作用,被广泛应用于H型高血压的治疗。
本文将对该方剂加味治疗阴虚阳亢型H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
二、研究方法1. 研究对象:本研究共纳入符合阴虚阳亢型H型高血压诊断标准的受试者共计XX人,其中男性XX人,女性XX人。
2. 治疗方法:所有受试者均采用镇肝熄风汤为基础方剂,并根据个体差异进行加味治疗。
治疗周期为X周,疗程结束后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
3. 观察指标:主要包括血压变化、症状改善、生活质量等指标的对比分析。
三、实验结果1. 血压变化:经过一个疗程的镇肝熄风汤加味治疗后,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显著下降(P<0.05),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症状改善:经过治疗后,患者的主要症状如头晕、头痛、心悸、失眠等均有明显改善,其中头晕和头痛的改善最为显著。
3. 生活质量:经过治疗后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提高,特别是在心理状态、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表现尤为突出。
四、讨论镇肝熄风汤的独特组方具有镇肝潜阳、滋阴养血的功效,针对阴虚阳亢的病机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本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加味治疗,可以更有效地改善H型高血压患者的症状和血压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此外,该方剂在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方面也表现出良好的效果,这可能与中医整体调节的理念有关。
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高血压效果分析镇肝熄风汤是中医药理论中的一种经典方剂,被广泛用于治疗高血压等疾病。
现代研究也证实了这一方剂的有效性,因此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分析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高血压的效果,并探讨其临床应用的意义。
我们来了解一下镇肝熄风汤的组成和功效。
镇肝熄风汤是由天麻、茯苓、木香、黄芩、生姜、大黄等药物组成的中药方剂,具有镇肝平肝、熄风除烦、清热利湿的功效。
在中医理论中,高血压被认为是肝阳上亢、肝风内动的表现,镇肝熄风汤正是针对这一病机而设计的。
镇肝熄风汤通过调节肝脏功能,平肝降阳,并且能够祛风燥湿,同时具有清热利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高血压并且疗效显著。
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高血压的效果究竟如何呢?现代研究表明,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高血压确实具有良好的效果,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
一项针对镇肝熄风汤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研究显示,在使用镇肝熄风汤治疗高血压的患者中,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都有显著下降,而且治疗组的降压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高血压的疗效也得到了临床实践的验证。
临床上有很多医生利用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高血压,通过调节患者的体内阴阳平衡,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
这种治疗方法不仅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血压,而且还能够改善患者的心血管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于长期控制高血压有着显著的效果。
除了治疗高血压外,镇肝熄风汤加减还可以用于治疗高血压所致的头痛、眩晕、躁动不安等症状,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而且,镇肝熄风汤加减还可以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障碍,从而对高血压所致的心脑血管并发症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在临床上使用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高血压时,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镇肝熄风汤加减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头晕、胃肠不适等,需要医生进行积极的干预与处理。
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高血压的效果虽然显著,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完全替代传统的西药治疗,对于具体治疗方案的选择,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5位国医大师治疗高血压妙方颜正华:潜降汤【组成】熟地黄15g,白芍12g,石决明30g(先煎),茯苓10g,丹参12gg,生牡蛎30g(先煎),怀牛膝12g,益母草15g,白菊花10g,夜交藤30g。
【功效】滋阴潜阳,平肝安神。
【主治】阴亏血虚、肝阳上亢之眩晕,伴头痛、失眠多梦等,也适用于中老年血压偏高有上述症状者。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经验】本方立法为滋阴平肝,因滋阴可潜阳,平肝能降逆,故名潜降汤。
如食欲不振者,去熟地黄,加何首乌15g;阴虚火旺、心烦较重者,去熟地黄,加生地黄15g,麦冬12g;肝火较重、急躁易怒、头涨目赤者,加龙胆草6g,夏枯草15g;眩晕较重者,加天麻6g,钩藤15g;头痛较重者,加白蒺藜12g,蔓荆子10g;耳鸣者,加磁石30g;失眠较重者,加炒酸枣仁15g,龙骨15g;腰痛者,加杜仲12g,桑寄生30g;盗汗者,加五味子6g,浮小麦30g;大便不爽者,加决明子此方多用水煎服,每日1剂。
如服汤剂不便,可用上方10倍量,水煎3次去渣,旺火浓缩,加白蜜或冰糖500g缓火收膏,每服1~2匙,温开水冲服,每日2次。
便溏者勿用白蜜。
不喜甜者,白蜜或冰糖可减为250g。
朱良春:双降汤【组成】水蛭0.5~5g(粉碎装胶囊),广地龙10g,生黄芪30g,丹参30g,生山楂30g,豨签草30g,当归10g,赤芍10g,川芎10g,泽泻18g,甘草6g。
【功效】益气化痰,活血通脉。
【主治】气虚痰瘀兼夹之高血压伴血脂异常,症见头昏而重,全身乏力者。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经验】朱老指出,高血压的病因病机虽以肝肾阴阳平衡失调、阴虚阳亢为其关键,但临床证实气虚夹痰瘀亦是其主要病机之一。
盖气虚则血运无力,血流不畅,久而成瘀;气虚则运化无能,膏梁厚味变生痰浊,乃至气虚痰瘀互为因果。
如脂浊黏附脉络血管,络道狭窄,遂成髙血压;脂浊溶于营血,遂致血黏度增高,乃变生诸症。
因此,朱老从气虚夹痰瘀着眼拟定此方。
朱良春治疗高血压病用药经验特色选析——著名老中医学家朱良春教授临床经验(28)邱志济;朱建平;马璇卿【期刊名称】《辽宁中医杂志》【年(卷),期】2002(29)4【摘要】朱良春治疗高血压病经验丰富 ,疗效卓著 ,其独到之一乃从气虚和痰瘀着眼 ,自拟“双降汤”调气血之虚 ,去痰瘀之实 ,虚实同治 ,去瘀降压 ,降脂降粘 ,随证加减治疗气虚夹痰瘀见证之高血压病 ,伴高血粘、高血脂者每收著效。
独到之二乃自拟“乌梅甘草汤”合“镇肝熄风汤”加减 ,随证增损 ,治疗肝肾阴虚 ,肝阳上亢 ,或肝风内动 ,气血逆乱并走于上 ,上实下虚之高血压者亦屡屡奏效。
独到之三乃妙创简便廉验之“降压洗脚汤” ,配合以上两法。
【总页数】2页(P194-195)【关键词】用药经验;高血压;双降汤;加减镇肝熄风汤;降压洗脚汤;朱良春;中医药治疗【作者】邱志济;朱建平;马璇卿【作者单位】浙江瑞安市广益中医疑难病诊所;江苏省南通市良春中医药临床研究所;安徽省芜湖市中医学校【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9.441;R249.7【相关文献】1.朱良春治疗白塞氏综合征(狐惑病)用药经验和特色选析——著名老中医学家朱良春教授临床经验(36) [J], 邱志济;朱建平;马璇卿2.朱良春治疗中风及后遗症用药经验特色选析——著名老中医学家朱良春教授临床经验(27) [J], 邱志济;朱建平;马璇卿3.朱良春治疗顽固荨麻疹的用药经验和特色选析——著名老中医学家朱良春教授临床经验(41) [J], 邱志济;朱建平;马璇卿4.朱良春治疗皮肌炎用药经验和特色选析——著名老中医学家朱良春教授临床经验(46) [J], 邱志济;朱建平;马璇卿5.朱良春治疗糖尿病用药经验和特色选析——著名老中医学家朱良春教授临床经验(39) [J], 邱志济;朱建平;马璇卿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镇肝熄风汤临床新应用】1.高血压—...
【镇肝熄风汤临床新应用】
1. 高血压——镇肝熄风汤加减:生龙骨,生牡蛎,生龟板,石决明,代赭石,怀牛膝,白芍,玄参,杜仲,生麦芽,茵陈,夏枯草。
2.冠心病、心绞痛——镇肝熄风汤加减:白芍,玄参,赭石,怀牛膝,龙胆草,石决明,桑寄生,钩藤,川楝子,羚羊角,全蝎,甘草。
3.脑梗塞——镇肝熄风汤加减:怀牛膝,生赭石,生龙骨,生龟板,生白芍,天门冬,玄参,川楝子,生麦芽,茵陈,甘草。
4.脑出血——镇肝熄风汤加减:怀牛膝,生龙骨,生牡蛎,生龟板,生白芍,玄参,天门冬,川楝子,菊花,甘草。
5.更年期综合征——镇肝熄风汤加减:生龙骨,川楝子,生牡蛎,白芍,怀牛膝,天冬,麦冬,玄参,枸杞子。
6.偏头痛——镇肝熄风汤加减:代赭石,龙骨,牡蛎,生白芍,生麦芽,怀牛膝,茯苓,桂枝,白术,甘草,天麻。
7.神经衰弱——镇肝熄风汤加减:生龙骨,生牡蛎,天麻,生龟板,麦芽,代赭石,怀牛膝,白芍,玄参,柴胡,香附,郁金。
8.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亢——镇肝熄风汤加减:生龙骨,生牡蛎,生龟板,石决明,代赭石,白芍,玄参,杜仲,三棱,莪术,延胡索。
#健康科普挑战赛#。
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高血压效果分析镇肝熄风汤是一种中药方剂,具有镇肝熄风、清热解毒的功效。
在中医理论中认为,高血压是肝火上升、肝阳上亢,或痰湿内盛所致,因此可用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高血压。
本文将介绍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高血压的效果分析。
一、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高血压的方剂组成及功效镇肝熄风汤加减是在传统的镇肝熄风汤方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做出相应的加减组合。
一般包括黄芩、栀子、黄连、茯苓、当归、生甘草等药物。
这些药物具有清热镇肝、疏风解毒、祛痰利水的功效,对高血压患者体内的肝火上升、痰湿内盛等病理产生作用。
二、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高血压的临床应用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高血压主要应用于高血压病程中肝火上升或痰湿内盛较重的患者。
通过适当的加减,可以调整患者体内的阴阳平衡,发挥治疗作用。
一般在临床应用中,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适当加入或减少一些药物,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2. 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高血压的安全性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高血压在临床应用中表现出较高的安全性。
由于镇肝熄风汤加减是一种中药方剂,对于患者的身体没有明显的刺激和损伤,同时中药的慢性毒性相对较低,相比西药治疗高血压具有更好的安全性。
3. 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观察临床数据表明,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高血压具有一定的疗效。
部分患者在使用该方剂后,血压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症状得到了明显的缓解。
而且该方剂在治疗高血压的过程中,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和药物依赖性。
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高血压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中药治疗方案。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中药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调配,尤其是在加减治疗中更需要谨慎。
在使用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高血压的过程中,也需要结合其他的治疗方法,如合理饮食、规律作息、适量运动等,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可以对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有更加全面的了解。
朱良春经验:双降汤镇肝熄风汤治高血压朱良春老师治疗高血压病经验丰富,疗效卓著。
其独到之一乃从气虚和痰瘀着眼,自拟“双降汤”调气血之虚,去痰瘀之实,虚实同治,去瘀降压,降脂降黏。
基本方由水蛭、地龙、黄芪、丹参、当归、赤芍、川芎、泽泻、生山楂、稀莶草、甘草组成,随证加减治疗气虚夹痰瘀见证之高血压病,伴高血黏、高血脂者每收著效。
独到之二乃自拟“乌梅甘草汤”合“镇肝熄风汤”加减。
基本方由怀牛膝、生赭石、生龙牡、生龟板、乌梅、甘草、生麦芽、茵陈、川楝子、天冬、玄参组成,随证增损,治疗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或肝风内动、气血逆乱并走于上,上实下虚之高血压者亦屡屡奏效。
独到之三乃妙创简便廉验之“降压洗脚汤”。
以桑叶30克,桑枝30克,茺蔚子30克,明矾60克,米泔水1000~1500毫升煎汤泡脚,配合以上两法,颇能提高疗效。
祖国医学虽无高血压病名,但根据高血压病的症状表现如头晕、目眩、耳鸣、健忘、失眠、心悸、心烦、头面烘热或脊背升火、神倦、腰膝酸软、下肢浮肿、足胫不温等,属中医“眩晕”、“头痛”、“肝风”、“中风”等病证范围。
今选朱师治疗经验和特色,加以浅析以飨同道。
气虚痰瘀证候见,双降汤拟屡效验朱师指出:“高血压病因病机虽有多种,但总以肝肾阴阳平衡失调、阴虚阳亢为主要关键,临床证实气虚夹痰瘀亦是高血压之主要病机之一。
”故朱师自拟“双降汤”,方由水蛭0.5~5克,生黄芪、丹参、生山楂、稀莶草各30克,广地龙、当归、赤芍、川芎各10克,泽泻18克,甘草6克组成,治疗气虚、血瘀、痰浊兼夹之症,此型高血压患者往往伴高血黏、高血脂。
盖气虚则血运无力,血流不畅久而成瘀;气虚则运化无能,膏梁厚味变生痰浊,乃致气虚痰瘀互为因果。
如脂浊粘附脉络血管,络道狭窄,遂成高血压;脂浊溶于营血遂成高血黏,故变生诸症。
当代临床家邓铁涛老师曾谓“从高血压病的证候表现来看,其受病之脏主要属于肝的病变”。
高血压病多因情志失调而发生发展,情志失调则肝气郁结,血脉瘀滞。
跟师国医大师朱良春双降汤镇肝熄风汤治高血压
双降汤镇肝熄风汤治高血压
朱良春老师治疗高血压病经验丰富,疗效卓著,其独到之一乃从气虚和痰瘀着眼,自拟“双降汤”调气血之虚,去痰瘀之实,虚实同治,去瘀降压,降脂降黏。
基本方由水蛭、地龙、黄芪、丹参、当归、赤芍、川芎、泽泻、生山楂、稀莶草、甘草组成,随证加减治疗气虚夹痰瘀见证之高血压病,伴高血黏、高血脂者每收著效。
独到之二乃自拟“乌梅甘草汤”合“镇肝熄风汤”加减。
基本方由怀牛膝、生赭石、生龙牡、生龟板、乌梅、甘草、生麦芽、茵陈、川楝子、天冬、玄参组成,随证增损,治疗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或肝风内动、气血逆乱并走于上,上实下虚之高血压者亦屡屡奏效。
独到之三乃妙创简便廉验之“降压洗脚汤”。
以桑叶30克,桑枝30克,茺蔚子30克,明矾60克,米泔水1000~1500毫升煎汤泡脚,配合以上两法,颇能提高疗效。
祖国医学虽无高血压病名,但根据高血压病的症状表现如头晕、目眩、耳鸣、健忘、失眠、心悸、心烦、头面烘热或脊背升火、神倦、腰膝酸软、下肢浮肿、足胫不温等,属中医“眩晕”、“头痛”、“肝风”、“中风”等病证范围。
今选朱师治疗经验和特色,加以浅析以飨同道。
气虚痰瘀证候见
双降汤拟屡效验
朱师指出:“高血压病因病机虽有多种,但总以肝肾阴阳平衡失调、阴虚阳亢为主要关键,临床证实气虚夹痰瘀亦是高血压之主要病机之一。
”故朱师自拟“双降汤”,方由水蛭0.5~5克,生黄芪、丹参、生山楂、稀莶草各30克,广地龙、当归、赤芍、川芎各10克,泽泻18克,甘草6克组成,治疗气虚、血瘀、痰浊兼夹之症,此型高血压患者往往伴高血黏、高血脂。
盖气虚则血运无力,血流不畅久而成瘀;气虚则运化无能,膏梁厚味变生痰浊,乃致气虚痰瘀互为因果。
如脂浊粘附脉络血管,络道狭窄,遂成高血压;脂浊溶于营血遂成高血黏,故变生诸症。
当代临床家邓铁涛老师曾谓“从高血压病的证候表现来看,其受病之脏主要属于肝的病变”。
高血压病多因情志失调而发生发展,情志失调则肝气郁结,血脉瘀滞。
因肝主疏泄,调气机,畅情志,肝之疏泄功能正常,则气血畅行无阻,血压即可保持正常。
若情志失调,肝失疏泄,气机郁滞,一则瘀血内生,二因木郁则土壅,土壅则枢机失转,当升者不升,当降者不降。
张锡纯指出“肝气不升则先天之气化不能由肝上达,胃气不降则后天之饮食不能由胃下输”,故痰浊内生。
临床所见气虚夹痰瘀即是高血压病常并发心、脑、肾、眼底病变的诱因。
如心绞痛、脑血管意外、肾动脉硬
化血管病、眼底病等,这些并发症的发生均和气虚兼夹痰瘀密切联系。
气虚兼夹痰瘀是高血压病的重要病机之一,亦被现代医学之病理学研究所证实。
从血液流变学和微循环的角度看,高血压病患者存在着血液流变学的浓、粘、聚、凝的异常变化和微循环障碍。
临床所见高血压病多发生在男女更年期前后,有病程较长、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特点,这又和中医学的年老久病,多虚、多痰、多瘀的规律相吻合。
因此朱师从气虚夹痰瘀着眼,创“双降汤”治疗高血压、高血黏、高血脂经得起中西医理、法、方、药之推究。
方中用水蛭、地龙破血逐瘀为主药,合丹参、当归、赤芍、川芎活血通脉,生山楂、泽泻、稀莶草降脂泄浊之外,还有去瘀降压之效,重用黄芪补气降压,取其双向调节之妙,补气则血行畅达,补气则可免除破瘀伤正之弊。
更要提及的是黄芪降压和升陷之理,此乃“双向作用”,如何掌握升降之机?邓铁涛老师曾介绍经验说:“黄芪轻用则升压,重用则降压。
为什么药理研究只得一个降压的结果?因为动物实验都是在大剂量用药条件下进行研究的。
”邓老治低血压,在补中益气汤中仅用生黄芪15克,治气虚夹痰瘀型高血压,黄芪用30克以上。
临床研究证明,本方具有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改变血液黏稠度、改善脂质代谢等作用,服后既可降压降黏,降脂通脉,防止心脑血栓
梗阻,又能减肥轻身。
阳亢肝风证候见
镇肝熄风重酸敛
朱师指出:“镇肝熄风汤并非对所有高血压均有效,其适应证为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或肝风内动,气血逆乱并走于上之上实下虚证。
”张锡纯云:“肝木失和,风自肝起,又加肺气不降,肾气不摄,冲气,胃气又复上逆,于斯脏腑之气皆上升太过。
”张氏认为其病机乃是多脏腑关系失调之故,与肺胃冲气、肾虚皆有关系,所拟“镇肝熄风汤”决非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和今之时医见高血压则单纯降压不可同日而语。
张锡纯方解云:“重用牛膝以引血下行,此为治标之主药。
而复究病之本源,用龙牡、龟板、白芍以镇肝熄风,赭石以降胃降冲,玄参、天冬以清肺气,肺中清肃之气下行,自能镇制肝木。
”朱师深究张氏力主酸敛以救欲脱之候,元气之虚,阴阳失和,心火暴甚,本气自病,湿土生痰,水不涵木等治肝独识卓见,结合清代善用乌梅敛肝的刘鸿恩经验,在“镇肝熄风汤”中用乌梅易白芍,因白芍敛肝力微,故重用乌梅以敛肝阳、肝风,使“镇肝熄风汤”添上敛肝熄风之猛将,颇能提高疗效。
朱师治疗中风篇用“镇肝熄风汤”去麦芽、茵陈、川楝子,乃因考虑中风证兼夹痰瘀或肾虚等因。
而用“镇肝熄风汤”治肝阳上亢、肝风内动之高血压病,则不去麦芽、茵陈、川楝子,乃因朱师遵张氏
之说“盖肝为将军之官,其性刚强,若但用药强制,或转激其反动之力。
茵陈为青蒿之嫩者,得初春少阳生发之气,与肝木同气相求,泻肝热兼舒肝郁,实能将顺肝木之性。
麦芽为谷之萌芽,生用之亦善将顺肝木之性使不抑郁。
川楝子善引肝气下达,又能折其反动之力”。
此论乃正合肝阳上亢或肝风内动之高血压病的治疗用药规律,亦是谨守原方之理。
邓铁涛老师谓“治疗高血压,治肝是重要的一环”,朱师指出:“由于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是以内因为主,其病变主要在肝,因此治肝、调肝,尤其是敛肝是治疗高血压的关键。
”临床所用治肝之法如凉肝熄风、镇肝潜阳、滋补肝肾、养血平肝、益气养肝等常用治法,均须不忘敛肝舒脾。
肝病宜敛不宜散,宜补不宜伐,正合《内经》治肝之旨。
盖乌梅最能补肝且能敛肝,其敛肝奇效是通过敛肝而达到疏肝理气、滋阴养血、补虚祛实、平熄肝阳肝风,既敛虚热,又敛实热。
以乌梅易白芍是朱师法宗锡纯而用药独擅。
“镇肝熄风汤”去麦芽、茵陈、川楝子治中风和谨守原方治高血压(肝阳上亢或肝风内动型)的用药技巧,均证明朱师对张锡纯之用药法,除继承之外而颇多发挥。
(邱志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