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谱节奏型训练
- 格式:doc
- 大小:215.00 KB
- 文档页数:2
节奏训练方法节奏训练是音乐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音乐演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音乐的节奏结构和表现力。
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如何进行有效的节奏训练成为了许多学生和教师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节奏训练方法,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最基本的节奏训练方法之一就是打击乐器的练习。
通过打击乐器的练习,学生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节奏的变化和力度的控制。
比如,可以通过练习敲击节奏器或者架子鼓来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和手部协调能力。
在打击乐器的练习中,学生可以通过模仿老师的节奏,逐渐提高自己的节奏感和音乐表现力。
其次,利用视觉辅助训练也是一种常见的节奏训练方法。
比如,老师可以利用节奏打谱或者节奏练习册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不同的节奏型。
通过视觉辅助训练,学生可以更清晰地看到音符的排列和节奏的分布,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演奏音乐作品。
同时,老师还可以利用节奏打谱进行打拍练习,帮助学生提高节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另外,利用口语节奏训练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学生可以通过口语模仿不同的节奏型,比如利用口语快速重复某个节奏型,或者利用口语吟唱音乐作品中的节奏部分。
通过口语节奏训练,学生可以更好地感受到音乐的节奏韵律,从而提高自己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最后,结合身体运动进行节奏训练也是一种新颖而有效的方法。
比如,老师可以利用身体韵律操或者舞蹈动作来帮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变化,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演奏音乐作品。
通过身体运动的节奏训练,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节奏感和音乐表现力,还可以锻炼身体的协调能力和灵活性。
总的来说,节奏训练是音乐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不同的节奏训练方法,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音乐的节奏结构和表现力。
希望本文介绍的几种节奏训练方法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在日常的音乐学习中能够多加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水平。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节奏感,能够准确地演唱简谱中的节奏。
2. 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知能力和表现力。
3. 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对象小学一年级学生三、教学时间2课时四、教学准备1. 简谱教材2. 电子琴或钢琴3. 教学课件4. 打击乐器(如铃鼓、木鱼等)5. 录音机或音响设备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老师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
2. 提问:你们听到了什么?是快节奏还是慢节奏?二、基本节奏训练1. 老师讲解简谱中的基本节奏符号,如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等。
2. 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学生熟悉并掌握这些节奏符号的时值。
3. 利用电子琴或钢琴,播放不同节奏的简谱,让学生跟随音乐演唱。
三、节奏游戏1. 老师出示一张节奏卡片,让学生根据卡片上的节奏进行演唱或表演。
2. 设计简单的节奏游戏,如“节奏接龙”、“节奏猜猜乐”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节奏感。
四、总结与作业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节奏感在音乐学习中的重要性。
2.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跟随家长一起练习所学节奏,并尝试用节奏创作简单的旋律。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老师播放一段熟悉的歌曲,让学生尝试用节奏符号记录歌曲的节奏。
2. 提问:你们能准确地记录下来吗?哪位同学愿意上来展示?二、进阶节奏训练1. 老师讲解节奏中的变化规律,如附点音符、切分音等。
2. 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学生掌握这些进阶节奏的演唱技巧。
三、节奏创编1. 老师引导学生利用所学节奏,进行简单的节奏创编。
2. 学生分组进行创编,并分享自己的作品。
四、总结与作业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节奏创编在音乐创作中的重要性。
2.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继续练习所学节奏,并尝试创作一首简单的歌曲。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
2. 收集学生的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对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简谱入门教程(全套完整版)简谱入门学习第一讲音的概念1、音的概念第一节音的形成首先让我们来熟悉一下这看不见又摸不到的“音”倒底是什么呢?“音”是一种物理现象。
它是因为物体受到振动,而产生“波”,再由空气传到您的耳朵里,通过大脑反馈,您听到的就是“音”。
其次节音的分类物体的大小、薄厚与振动的强弱不同,所产生音的凹凸也就不同,这样就形成了高音、低音、强音、弱音。
第三节音的性质音的性质可以分为:高与低、强与弱、长与短,还有音群等几种。
因为音的性质有这么多的不同,所以才会产生出不同的乐音来。
使我们可以听到各式各样的旋律。
也通过不一样的音群,让我们分辨出哪一种声音是由钢琴弹出来的,哪一种声音是小号吹出来的。
二胡和小提琴同样都是弦乐器,可是它们的声音又各自有所不同。
也可以区别人声,哪些是女高音,那些又是男低音等等这些不同的发声体,你会发觉:音的性质在音乐领域里的意义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
其次讲乐谱的学问1、什么是乐谱第一节什么是乐谱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人们为了能使音乐保留下来,并且便于学习与沟通,制造出各种各样的记谱办法。
象我们歌唱,或者演奏某一种乐器,仅仅靠记忆,或者是口传心授都是不够的,必需要有乐谱。
根据作曲家提供的乐谱,才干演奏和演唱出美好悦耳的音乐。
也因为有了乐谱,才使得无数的优秀作品流传下来。
乐谱实在是保留曲目、沟通文化的重要工具。
所谓简谱,是指一种简易的记谱法。
简谱是记谱法一种。
因为它容易明白、通俗易懂,在记谱、读谱上有很大的便利。
简谱是用阿拉伯数字1、2、3、4、5、6、7来记录音高的一种记谱法,读过书的中国人几乎都熟悉它。
简谱有它的优点,但也有它的缺点。
1、什么是简谱简谱是用阿拉伯数字1、2、3、4、5、6、7来记录音高的一种记谱法,这种记谱法的是法国的修道士苏埃蒂1665年提出来的。
后来,将它加以改进和乐观推广的居然是法国闻名的哲学家、文学家卢梭。
因为这种记谱法不便利于记录多声部的、复杂的音乐,在欧洲几乎从未普及过。
节奏简谱练习题100例音乐是一门美妙的艺术形式,而节奏则是音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对于音乐学习者来说,掌握好节奏感是非常重要的。
而要提高自己的节奏感,经常进行节奏简谱练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下面将介绍100个节奏简谱练习题,帮助大家提升自己的节奏水平。
1.(四分音符)-2.(二分音符)--3.(八分音符)-4.(八分音符).-5.(八分音符).--6.(四分音符)–7.(二分音符)–8.(八分音符)-.9.(八分音符)–.10.(八分音符)–..以上是一些基础的单音节奏,接下来我们来练习一些简单的组合节奏。
11.(四分音符)--(四分音符)-12.(二分音符)--(四分音符)-13.(四分音符)--(四分音符)--14.(四分音符)--.(八分音符)..15.(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八分音符)-16.(八分音符).–.(八分音符)—..17.(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八分音符)--18.(八分音符)—.(八分音符).-(八分音符).19.(四分音符)--(四分音符)--(四分音符)-20.(二分音符)—.(二分音符)—.(二分音符)—以上是一些简单的组合节奏,接下来我们来练习一些稍微复杂一点的节奏。
21.(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22.(二分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23.(四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24.(四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25.(四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26.(八分音符)----(八分音符)----27.(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八分音符)....28.(八分音符)--.(八分音符)-.(八分音符)--.29.(四分音符)--(四分音符)--(二分音符)-30.(二分音符).—.(二分音符)—.(二分音符)—通过这些练习,你可以逐渐提高你的节奏感和掌握简谱的能力。
简谱学习教程一、简谱怎样表示音的高低在记谱法中,用以表示音的高、低、长、短变化的音乐符号称这音符。
通过一定的节奏、节拍组织起一些相同或不同高低、长短的音符,即构成了一首具有一定音乐形象的曲调的基本部分。
因此,要掌握简谱的规律,首先必须认识各种音符,理解其意义。
在简谱中,用以表示音的高低及相互关系的基本符号为七个阿拉伯数字,即1、2、3、4、5、6、7,唱作do、re、mi、fa、sol、la、si,称为唱名。
音符:1234567音名: C D E F G A B唱名:do re mi fa sol la si汉字多来米发索拉西说明:在音乐中,单用以上七个音是无法表现众多的乐曲的。
在实际乐曲作品中,还有一些更高或更低的音,如在基本音符上方加记一个"·",表示该音升高一个八度,称为高音;加记两个" :",则表示该音升高两个八度,称为倍高音。
在基本音符下方加记一个"·",表示该音降低一个八度,称为低音;加记两个" :",则表示该音降低两个八度,称为倍低音。
现将高音、中音、低音分组如下:音名在键盘上的位置如下图:二、简谱怎样表示音的长短在简谱中,1、2、3、4、5、6、7这七个基本音符,不仅表示音的高低,而且还是表示时值长短的基本单位,称为“四分音符”,其他音符均是在四分音符的基础上,用加记短横线"—"和附点"·"表示。
1.单纯音符在简谱中,如果音符时值的长短用短横线"—"表示,就称为单纯音符。
单纯音符除四分音符外,有以下两种形式:⑴在基本音符右侧加记一条短横线,表示增长一个四分音符的时值。
这类加记在音符右侧、使音符时值增长的短横线,称为增时线。
增时线越多,音符的时值越长。
如:5-(二分音符)、5---(全音符)⑵在基本音符下方加记一条短横线,表示缩短原音符时值的一半。
让孩子在游戏中快乐识谱——小学低段识谱教学心得摘要:“新课标”在课程内容中对不同学段学生识谱的标准提出了具体要求:1~2年级学生“能够用唱名模唱简单的乐谱”。
3~6年级能够跟随琴声视唱简单乐谱,具有初步的识谱能力。
7~9年级具备识谱能力,能够比较顺畅地识读乐谱。
因此,在低年级就打好基础,帮助学生打开识读乐谱之门,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提高识读乐谱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但低年级学生大多活泼好动、自控力低,音乐学习以兴趣为主。
针对以上情况,本人将识谱教学与游戏相结合,使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在游戏中掌握知识与技能。
关键词:识谱音符节奏音高音乐游戏一、“节奏感”的训练识谱最基本的就是能准确地认唱音的长短和高低,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音的长短比高低更形象、直观,容易掌握,所以掌握节奏是识读乐谱的前提和保证。
小学低年级阶段中常见的节奏型有:二分、四分、八分。
教学中,本人将节奏型的训练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游戏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准确地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型。
1.“坐凳子”游戏本人根据节奏型时值长短的不同,设计了“坐凳子”的游戏;例如二分节奏(×—)块头大,一人要坐两条凳,读作:ta-a。
四分节奏(×)守本份,一人坐了一条凳,读作:ta。
八分节奏(××)个子小,两人挤着一条凳,读作:titi。
最后,教者可以出一条完整的节奏型来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如|×××|××|××|×— |让学生分小组按节奏坐板凳,看哪组坐的最快。
完成后再让学生自由分组坐板凳,按照每组学生做的位置各写出一条节奏,最后带领学生一起用节奏名唱一唱,拍一拍。
这样的方式使枯燥的识谱教学变成了轻松愉快的活动课,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2.“动物说话”游戏大部分小学生对动物特别感兴趣,根据学生的喜好,本人引导学生用固定的节奏型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例如小鸡说话叽叽“叽叽”、小鸭说话“嘎嘎”、老牛说话“哞—哞—”。
简谱视唱第一讲二、节奏练习:1、4/4 X ———| X ———|X —X X |X ———||2、2/4 X X | X —| X X | X —| X X | X X | X X | X —||3、4/4 X X X X | X —X —| X X X X | X ———||4、2/4 X X X | X X X | X X X X | X —| X X X X | X X X X | X —| X —||5、4/4 X X X X | X X X —| X X X X | X X X —| X X X X | X —X —| X X X X | X ———||6、2/4 X X | X —| X X X | X —| X X | X X X | X X | X —||7、2/4 X X | X X X | X X X X | X —| X X X X | X X | X X X X | X —||8、4/4 X X X X | X X X | X X X X | X —| X X X X | X X | X X X | X —||三、视唱练习1、1=C 2/41 2 | 3 4 | 5 6 | 7 1 | 1 7 | 6 5 | 4 3 | 2 1 ||2、1=C 2/41 2 | 2 3 | 3 4 | 4 5 | 5 6 | 6 7 | 7 1 | 1 —| 1 7 | 7 6 | 6 5 | 5 4 | 4 3 | 3 2 | 2 1 | 1 —||3、1=C 4/4 陈家全《练习曲》1 2 3 2 | 1 1 1 —| 2 3 4 3 | 5 ———| 6 7 1 7 | 6 5 4 —| 3 4 5 3 | 2 ———| 3 2 1 2 | 3 3 3 —| 4 3 4 5 | 6 ———| 6 7 1 7 | 6 5 4 —| 3 1 2 3 | 1 ———||4、1=C 2/4 陈家全《练习曲》1 1 | 123 1 | 3456 | 5 —| 67 1 7 | 6 5 4 | 3 4 5 3 | 2 —| 1 1 | 1 2 3 1 | 3 4 5 6 | 7 —| 1 7 6 5 | 4 3 2 | 5 4 3 2 | 1 —|| 5、1=C 2/4 陈家全《练习曲》1 1 3 4 | 5 —| 6 7 1 6 | 5 —| 6 6 7 1 | 5 4 | 32 | 1 —|| 6、1=D 4/4 贝利《多年以前》1 123 34 |56 5 3 —| 5 4 3 2 —| 4 3 2 1 —| 1 1 2 3 3 4 | 5 6 5 3 —| 5 4 3 2 3 2 | 1 ———||7、1=C 4/45 4 3 4 567 | 1 2 1 7 | 5 4 3 4 5 6 7 | 1 6 5 —| 5 6 5 4 3 4 3 2 | 1 2 3 4 | 5 6 5 4 3 4 3 2 | 1 2 1 —||第二讲二、节奏练习:1、2/4 X X | X X X | X XX X X | X —| X X X XX | X X X |X XX X X | X —||2、2/4 X X | X XX X X | X XX X X | XXXX X | X XX X X | X X X X | X XX X X | X —||3、2/4 XX X X X | XXXX X | XXXX XX X | X X X | XX X X X | XX X X X | XXXX XX X | X X X ||4、2/4 XX X X | XX X X | XXXX XX X | X X X | XX X X X | XX X X X | XXXX XX X | X X X ||5、2/4 X X X | XXXX X X | XXXX XX X | X —| XX X X XX | XXXX X | XXXX XXXX | X —||6、2/4 XX X X XX | X X X | XX X X XX | X X X | X XX XXXX | XX X XX X | X XX XX X | X X X ||7、2/4 X X X | XXXX X | XX X X X | X XX X | XX X X XX | XXXX XX X | XXXX XXXX | X —||8、2/4 XXXX X | XXXX X | XXXX X X | X X X | XXXX X | XXXX X | X XX XXXX | X XX X ||三、视唱练习:1、1=C 4/41 2 3 1 | 2 3 4 2 | 3 4 5 3 | 4 5 6 4 | 5 6 7 5 | 6 7 1 6 | 7 1 2 7 | 1 ———| 1 7 6 1 | 7 6 5 7 | 6 5 4 6 | 5 4 3 5 | 4 3 2 4 | 3 2 1 3 | 2 1 7.2 | 1 ———||2、1=C 2/41 3 |2 4 |3 5 |4 6 |5 7 |6 1 |7 2 | 1 —| 1 6 | 7 5 |6 4 | 5 3 | 4 2 | 3 1 | 2 7.| 1 —||3、1=C 4/4 陈家全《练习曲》1 123 1 3456 | 5 ———| 6 65 67 1 6 5 3 | 2 ———|3 1 345 —| 4 3 46 6 —| 5 67 1 7 6 5 4 | 3 1 2 3 1 —||4、1=F 2/4 四川民歌《黄杨扁担》35 3 5 35 | 3 5 5 35 | 6 6535 | 3 —| 6 7 76 5 | 6 7 76 5 | 3 3 216. | 2 35 3 21 | 216.1 6.| 3 3 21 6.| 2 35 3 21 | 216.1 6.||5、1=F 2/4 西班牙民歌《划船歌》5 3 3 | 4 2 2 | 1 2 3 4 | 5 5 5 | 5 3 3 | 4 2 2 | 1 3 5 5 | 3 —| 2 2 2 2 | 2 3 4 | 3 3 3 3 | 3 4 5 | 5 3 3 | 4 2 2 | 1 3 5 5 | 1 —|| 6、1=C 2/45 5434 | 5 3 3 3 | 5 3 3 3 | 4 4323 | 4 2 2 2 | 4 2 2 2 | 1 3 3 5 | 1 3 3 2 | 1 3 3 5 | 5 432 1 1 | 1 3 3 5 | 1 3 3 2 | 1 3 3 5 | 5432 1 || 7、1=D 2/4 陈家全《练习曲》3 32 3 5 | 1 21 6.| 1 12 3 5 | 6 —| 6 56 1 6 | 5 65 3 | 16.12 3 5 | 3 —| 36.12 3 | 6356 5 | 3123 2 5.| 6.—||8、1=C 2/4 俄罗斯舞曲《波尔卡·扬卡》34 5 5 5 | 45 6 66 | 5 7 2 7 | 1 2 3 1 | 34 5 5 5 | 45 6 66 | 5 7 2 7 | 1 3 1 ||9、1=A 2/4 陈家全《练习曲》32 3 17. 1 | 65.. 6.43.. 4.| 2345....67..12 | 3243 217.1 | 32 3 17. 1 | 65.. 6.43.. 4. |2345....67..13 | 217.1 6.||10、1=C 2/4 陈家全《练习曲》3234 5 3 | 4 6 5 4 | 3234 5 3 | 217.1 2 | 3234 5 3 | 4 5 6 1 |7654 3 2 | 1 1 1 ||11、1=C 4/4 陈家全《练习曲》1 23 2161 5 —| 3 35 6561 5 —| 5 5 3 5 6356 1 | 3 23 5632 1 —|3 32 1 3 2321 2 | 3 35 6535 6 —| 5 61 6 5 3565 3 | 2 35 3212 1 —||12、1=C 2/4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1 2 3 4 | 5 5 54 3 | 4 4 43 2 | 1 3 5 | 1 2 3 4 | 5 5 54 3 | 4 4 4 32 |1 3 1 | 6 6 65 4 | 5 5 54 3 | 4 4 432 | 13 5 | 6 6 654 |5 5 54 3 |4 4 43 2 | 1 3 1 ||第三讲二、节奏练习:1、3/4 X X X | X — X | X —— | X —— | X X X | X X X X |X X X X X X | X —— ||2、3/4 X — X | X —— | X — X | X —— | X — X | X X X | X —X |X —— ||3、3/4 X —— | X —— | X X X | X —— | X X X | X — X | X X X X | X —— ||4、3/4 X X X X X | X X X | X X X X X | X X X | X X X X X | X XX X X X X |X XX X X XX X | X —— ||5、3/4 X X X X X | X XXXX X X | X XX X X X X | X —— | X X X XXXX | X X XXXX X X | X XX X X X XX | X —— ||6、3/4 X X X | X —— | X XX X X X X | X —— | X X X X | X X X X |X XX X X XXXX | X —— | X X X | X —— | X XX X X X X | X —— |X XX X X X X | X XX X X X X | X X XXXX XXXX | X —— ||7、3/4 X X X | X —— | X X X X X | X —— | X X X X X | X XX X X X | X X X X XX X | X —— ||三、视唱练习:1、1=C 3/46 5 4 6 | 5 4 3 5 | 4 3 2 4 | 3 4 5 — | 6 5 4 6 | 5 4 3 5 |4 3 2 4 | 3 2 1 — | 4 3 2 4 | 3 45 — | 4 3 2 4 | 3 4 5 — |6 5 4 6 | 5 4 3 5 | 4 3 2 4 | 3 2 1 — ||2、 1=C 3/4 陈家全《练习曲》1 3 3 5 5 3 |2 4 4 6 6 | 53 3 1 1 3 | 2 —— | 24 4 6 6 1 |1 6 7 5 6 4 | 3 12 43 2 | 1 —— ||3、 1=D 3/4 哈萨克族民歌《玛依拉》5 1 7 1 | 7 1 2 7 1 | 767 2 | 1 —— | 5 1 7 1 | 7 1 2 7 1|7 6 7 2 | 1 —— | 5 1 7 1 | 7 1 2 7 1 | 7 7 6 7 1 | 7 6 5 5 5 |5 6 6 5 | 5 — 3 | 4 — 5 4 | 3 2 3 2 | 3 4 5 6 | 5 6 5 3 4 5 |4 3 2 3 4 |56 5 3 4 5 |4 3 2 3 4 | 5 6 5 3 | 2 — 3 2 | 1 ——||4、 1=F 3/4 陈家全《练习曲》6 .6.1 3 1 2 3 | 2 —— | 3 31 2 4 3 2 | 6.—— | 6 .6.1 3 1 2 4 |3 32 34 65 | 4 43 4 56 4 | 3 —— | 6 .6.1 3 1 2 3 | 2 —— |3 31 24 3 2 | 1 —— | 7 .7.1 2 3 4 3 | 2 23 456 | 5 4 3 1 2 7. |6.—— ||5、 1=F 3/4 乌克兰民歌《得涅泊尔河》6. 1 3 | 6 — 3 | 2 — 1 | 1 —— | 7.—— | 2 3 4 | 3 — 2 |1 — 7. | 6.—— | 3 6 7 | 1 — 7 | 6 — 3 | 5 — 4 3 |2 —— |2 4 6 |3 — 2 | 1 — 7. | 6.—— ||6、 1=D 3/4 捷克民歌《小天使摇篮曲》5 1 5 4 3 2 | 1 7. 1 2 3 4 | 5 56 | 5 —— | 5 1 5 4 3 2 |1 7. 1234 |5 5 3 4 2 | 1 —— | 3 2 1 2 | 3 2 1 2 | 3 2 1 2 |3 2 1 — | 5 1 54 3 2 | 1 7. 1 2 3 4 |5 5 3 4 2 | 1 —— ||7、 1=F 3/4 英国童谣《新年好》1 1 1 5. | 3 3 3 1 | 1 3 5 5 | 4 32 — | 234 4 | 3 2 3 1|1 32 5. | 7. 2 1 — ||第四讲二、节奏练习:1、2/4 X O | X O | X X | X O | X X | X X X | X O | X O ||2、3/4 X — X | X — O | X — X | X — O | X X X | X O X | X O X | X —— ||3、4/4 X — X O | X O X O | X X O X | X O X O ||4、2/4 X X | X X X | X X X X | X — | X X X X | O X X X | O X O X |X — ||5、4/4 X X X X X X | O X X X X — | X X O X O X X X | X XX XXXX X O||6、3/4 X XX X X X | O XX X X X | O XX X X O X | X —— | X XX X X X X | OXXX X X X X | O X O X O XX | X —— ||三、视唱练习1、 1=C 2/45. 1 | 6. 2 | 7. 3 | 1 4 | 2 5 | 3 6 | 4 7 | 1 — | 2 6 | 1 5 | 7 4 | 6 3 | 5 2 | 4 1 | 3 7. | 1 — ||2、 1=F 3/43 1 0 | 3 1 0 3 | 5 5 3 1 3 | 2 — 0 |4 7. 0 | 2 5. 0 2 |4 4 2 7. 2 | 1 —— ||3、 1=F 3/4 陈家全《练习曲》3 5 0 3 | 1 3 0 1 | 2 1 7. 6 7.. | 1 5. 0 | 3 5 0 3 | 1 3 0 1 |2 1 7. 6 7.. | 1 —— | 4 6 0 4 | 3 5 0 3 | 2 3 4 5 6 2 | 1 7 1 0 5 0 |4 6 0 4 | 35 0 3 | 2 3 46 5 7. | 1 —— ||4、 1=F 3/4 陈家全《练习曲》6. 1 06.16. 1 2 3 | 3 1 23 2 6.— | 3 5 0353 5 6 7 | 6 5 45 4 3 —|3 6 05654 — | 25 0454 3 — | 6.3 0123 4 3 2 | 3 2 7.1 7. 6.— ||5、 1=C 3/4 陈家全《练习曲》5 6 5 0 | 3 5 3 0 | 2 3 4 6 | 4 3 5 0 | 1 2 1 0 | 7 1 6 0 |5 6 1 3 2 7 | 1 —— ||6、 1= G 3/4 《北风吹》6 5 5 2 | 3 2 3 — | 5 4 3 2 | 2 6. 1 — | 3 3 5 2 1 | 1 5. 6.— |6. 2 0 2 | 7 6.. 5.— ||7、 1= G 2/4 陕北民歌《天心顺》5 2 | 5 5 2 | 5 2 5 | 1 6. 5. | 5 5 1 1 | 5 1 2 3 | 2 6. 1 6. | 5.— ||8、 1= C 2/41 21 5 5 | 1 21 5 5 | 3 5 6 1 | 5 53 5 | 5 632 2 | 5 63 2 2 |2 53 2 | 5 32 1 ||第五讲二、节奏练习:1、2/4 X·X | X X | X X X | X — | X·X | X X | X X | X —||2、4/4 X X X·X | X X X — | X X·X X X X | X·X X·X X — |X X X X X — | X·X X·X X — | X·X X X X X | X X X X — ||3、3/4 X X X X | X —— | X X·X X· X | X —— | X X·X X·X |X X X | X· X X·X | X — 0 ||4、2/4 X· X | XXXX X X | X·X X X | XXXX X | XX X XXXX | X·X X·X |X XX X X | X — ||5、3/4 X· XX X X | X· XX X | X X X X | X —— | X X·X X X |X·X X XX X | X X·X X X | X —— ||6、3/4 X·X X·X X | X·X X·X X | X·X X·X X·X | X — X | X·X X·X X X |X·X X·X X | X·X X·X XX X | X — 0 ||7、2/4 XXXX XX X | XXXX X XX | X·XXX X XX | X — | X·XXX X XX | X·XXX XX X | X·XXX X·XX·X | X — ||三、视唱练习:1、 1= C 4/4 德沃夏克《自新大陆》3·5 5 3·2 1 | 2·3 5·3 2 — | 3·5 5 3·2 1 | 2·3 2·1 1 — |6·1 1 7 5 6 | 6 1 7 5 6 — | 6·1 1 7 5 6 | 6 1 7 5 6 — | 3·5 5 3·2 1 | 2·3 5·3 2 — | 3·5 5 1·2 3 | 2·1 2·6 1 — ||2、 1= b E 4/4 德国民歌1· 3 5 1 | 6 1 6 5 — | 4· 5 3 1 | 2 — 1 0 | 5 5 4 4 |3 5 3 2 — | 5 54 4 | 35 3 2 — | 1· 3 5 1 |6 1 6 5 — |4· 5 3 1 | 2 — 1 0 ||3、 1= G 2/4 乌孜别克民歌《举杯祝福》6.·3 3 3 | 2 23 1 1 | 2 23 4 54 | 3 — | 6.·3 3 3 | 2 23 1 1 |2 234 54 | 3 — | 4·4 4 4 | 5·4 3 | 2 2 12 1 | 2 — | 3 — |3 — ||: 2·2 2 21 | 3·4 3 32 | 1·2 1217. | 6.—:||4、 1= C 4/4 莫扎特《你不要再去做情郎》5·5 3 5·5 3 | 5·5 4 2 0 | 4·4 2 4·4 2 | 4·4 3 1 0 | 1·3 5 3·5 1 | 5·1 3 1 0 | 5·1 5 3·5 4 | 2·5 3 0 0 | 1·3 5 3·5 1 | 5·1 3 1 0 | 5·1 5 3·5 4 | 2·5 1 0 0 ||5、 1= D 4/4 澳大利亚民歌《剪羊毛》3·3 3·2 1 3·5 | 1·1 1·7 6 — | 5 5·6 5 3·1 | 2 2·3 2 — |3·3 3·2 1 3·5 | 1 1·7 6 — | 2·1 7·6 5·4 3·2 | 1·1 1·1 1 — |2 2·1 7 2 | 1 03 0 1 0 | 6 6·7 1 7·6 | 5·5 1·1 2 — | 3·3 3·2 1·1 3·5 | 1·1 1·7 6 — | 2·1 7·6 5·4 3·2 |1·1 1·1 1 0 ||6、 1= C 3/4 陈家全《练习曲》5 —6 | 1·6 5 3 | 4·5 4 2 | 5 3 0 | 5 — 6 | 1·2 6 5 |3·1 2 5 | 3 1 0 ||7、 1= C 2/4 民歌《八月桂花遍地开》1·6 5 | 6 56 1 | 6·5 6 1 | 5 — | 5·6 1 2 | 6 5 3 | 5 2 3 5 |1 — | 5·6 5 3 |2 1 2 | 5·6 53 | 2 1 2 | 5·6 1 2 | 6 5 3 |5 2 3 5 | 1 — ||8、 1= G 3/4 朝鲜民歌《桔梗谣》3 3 3 | 3 3 2·3 | 5 5 6·5 | 3·5 3·2 1 | 2· 3 3 3 | 2·3 2·1 6.·5.| 6. 1· 6. | 5.—— | 3 3 — | 3 3 2·3 | 5 5 6·5 |3·5 3·2 1 | 2·3 3 3 | 2·3 2·1 6.·5. | 6. 1· 6. | 5.—— | 6.·5. 6.·1 6.·5. | 6.·5. 6.·1 6.·5. | 1 1· 2 | 1 — 2 | 3 3 — | 3· 2 1 | 5 5 6·5 | 3·5 3·2 1 | 2·3 3 3 | 2·3 2·1 6.·5. |6. 1· 6. | 5.—— ||第六讲二、节奏练习:1、2/4 X X X X | X X X X | X X X X | X —| X X X X |X X X | X X X | X —||2、3/4 X X X X X | X X X X | X X X X X | X ——|X X X | X X X X X | X X X X X | X ——||3、2/4 X X | X X·| X X X X | X X·| X X X |X XX X X | XXXX X XX | X —||4、4/4 X X —X | X XX X X X —| X X X X X |XXXX X X X X —||5、2/4 X X X | X X | 0 X X X | X X X | X X X | X X 0 X | X —||6、4/4 X X X X X | 0 X X X X —| X X X 0 X 0 X | X·X XX X X —||7、2/4 X X X | X X X | 0 XX X X X | X —| O XX X X | OXXX X X | 0 X X XX X | X —||8、2/4 X X X X X | OXXX X | OXXX X X | X —| O X X XX X | OXXX X XX | O X O X X | X —||三、视唱练习1、1= A 2/41 3 5 | 1 5 |2 4 6 | 2 6 |3 5 7 | 3 7 |4 6 1 | 4 1 |5 7 2 | 5 2 |6 1 3 | 6 3 | 1 —| 1 —| 3 1 6 | 3 6 | 27 5 | 2 5 | 1 6 4 | 1 4 | 7 5 3 | 7 3 | 6 4 2 | 6 2 | 5 3 1 | 5 3 | 1 —| 1 —||2、1= G 2/4 陈家全《练习曲》5 1 1 5 | 5· 3 | 5 1 1 35 | 5 —|6 4 2 6 | 5 3 3 1 | 1 5.5. 2 | 2 —| 5 1 1 5 | 5· 3 | 6 4 2 6 | 6 —| 5 1 3 6 | 5 2 2 | 3 6.5. 2 | 1 —||3、1= C 2/4 捷克民歌《牧童》1 12 |3 54 | 3 2 | 1 —|5 56 |7 2 1 | 7 6 | 5 —| 1 3 2 | 1 7 | 6 6 5 | 4 3 |2 23 | 5 54 | 3 2 | 1 —| 1 3 2 | 1 7 | 6 65 | 4 3 | 2 2 3 | 5 56 | 3 2 | 1 —||4、1= F 4/4 姜春阳《幸福在哪里》5 6 5 6 3 | 5 ———| 5 6 5 3 1 | 2 ———| 2 3 1 2 3 |2· 1 6.—| 5. 6 .5.6. 2 1 | 1 ———| 1 6 1 6 5 | 5 6 6 —| 1 6 1 6 5 | 3 5 5 —| 1 2 1 3 —| 5 3 1 2 —| 3 2 1 3 2 1 | 6. 2 1 1 —| 1 2 1 3 —| 5 3 1 2 —| 3 2 1 3 2 1 | 6. 2 1 1 —||5、1= C 2/4 四川民歌《采花》2 1 12 | 3·53 6. | 2 1 12 | 3 12 3 | 35 6 1 | 6 5 3 | 6 3 23 | 1 1235 | 3 2 1 | 6. 1 6.1 | 6.—||6、1= F 2/4 四川民歌《尖尖山》1 6 5 | 6 —| 5 6 5 | 3 —| 6. 3 | 1 232 |2 5 2 |3 —| 1 6 5 | 6 —| 5 6 5 | 3 —| 6. 3 | 1 23 2 | 3 2 5.| 6.—||7、1= F 2/4 陈家全《练习曲》1 1 1 12 |3 5 6 5 | 1 17 6 3 | 5 —| 6 65 6 1 |5 6 5 32 1 | 6 7.. 1 3 1 | 2 —| 3 3 5 3 1 | 6.—| 1 1 2 3 5 | 6 —| 5 6 1 6 5 | 3565 3 | 2 35 3 2 6.| 1 —||8、1= G 2/4 捷克民歌3 3 | 5 5 | 54 4 |5 4 4 | 2 2 | 4 4 |4 3 3 | 4 3 3 | 1 1 | 3 3 | 3 2 2 | 3 2 2 |5 5.|6 7..| 2 1 1 | 2 1 1 ||9、1= b B 罗马尼亚民歌《照镜子》3 6 6 7 | 1 7 | 6 6·| 6 —| 1 1 1 1 | 3 2 | 1 1·| 3 3 3 3 |4 3 2 1 | 2 2 2 2 | 3 2 17 6 | 3 6 6 6 | 7 1 2 1 | 7 1 7 | 6 0 ||10、1= E 4/4 新疆民歌《婚礼之歌》057..1 2 2 | 0 3 5 43 2 | 0 1 2 7. 1 | 2 —| 057..1 2 2 | 0 3 5 43 2 | 0 1 2 7. 1 | 2 —| 0 5 5 54 3 | 0 2 3 21 7.|0 6.. 5.| 0 5 5 54 3 | 0 2 3 21 7.| .7.13 7.| 0 6. 1 750 6 .7.13 7.| 0 6. 1 75.. 5.| 5 —| 5 —| 5 5 5 5 5 | 6 6 1 7 6 | 5 —| 5 —| 5 5 5 6 5 | 3 3 5 4 3 |2 —| 2 —| 0 5 5 543 |0 2 3 21 7.| 0 6.7.13 7.|0 6. 1 75.. 5.| 0 5 5 5 5 | 5 1 7 6575 | 5 —| 5 —||第七讲二、节奏练习:1、3/4 X X X | X ——| X X X | X ——| X X X | X X X | X X X | X ——||2、2/4 X X | X —| X X X X | X —| X X X X | X X | X X X X X X | X —||3、2/4 X X X X | X X | X XX XXXX | X —| X XX X X |X X X X | XX X X X X | X —||4、2/4 X X X | X X·X | X X X X | X —| X·X X X | X X X X X | X X X X·X | X —||5、2/4 X XX XX X | X X X X | X XX X X X | X —| X XX X X X | XX X X X X | X X X XXXX | X —||三、视唱练习1—1、1= C 2/4 陈家全《练习曲》1 1 | 1 12 |3 5 6 3 | 5 —| 6 6 | 5 14 3 | 2· 1 | 2 —| 1 1 | 1 1 2 | 356 1 |7 —| 6 5 4 3 | 2 3 4 5 | 3 2 | 1 —||1—2、1= C 2/4 陈家全《练习曲》1 1 1 1 | 1 12 |3 5 6 3 | 5 —| 6 6 6 6 | 5 14 3 | 2· 1 | 2 —| 1 1 | 1 1 1 1 2 | 356 1 |7 —| 6 6 5 4 4 3 | 2 3 4 5 | 3 2 2 2 | 1 —|| 2、1= F 2/4 陈家全《练习曲》5 5 36 | 5 3·1 | 5.·6.| 5.—| 1 1 2 3 | 4 5·3 | 2 —| 2 —| 5 5 3 6 | 5 3·1 | 6.·7.| 6.—|5. 1 3 5·4 | 3 5 6 7...| 1 —| 1 —||3、1= C 4/4 陈家全《练习曲》1 2 3 4 5 6 7 1 | 6 5 4 3 5 —| 6 5 6 7 1 7 6 5 4 3 |2 23 1 2 —| 1 2 34567 1 2 3 | 2 1 7 1 6 —| 5 5 1 6 5 4 3 2 | 3 2 1 7. 1 —||4、1= C 2/4 《练习曲》1765 456 | 5432 123 | 4567 176 | 2 2 5 | 2176 765 | 176 5432 | 345 6543 | 2 5 1 ||5、1= C 3/4 《练习曲》134 5 5 | 567 1 —| 212 3 2·1 | 716 5 —| 345 6 6 | 543 4·3 2 | 123 4 6 | 542 1 —||6、1= D 3/4 朝鲜民歌1 2 323 | 5 — 1 | 6 565 3·2 | 1 ——| 3 5 656 | 1·3 2·1 656 | 5 ——| 5 ——| 656 1·2 1 | 1 ——| 2 121 6·5 | 3 ——| 565 6·1 6·5 | 6·6 565 3·2 |1 ——| 1 ——| 5 1 212 |3 ——| 2 1·3 211 |2 ——| 1·2 3·3 232 | 121 6·5 323 | 5 ——| 5 0 1 6·5 | 1 2 323 | 5 ——| 3 5 656 | 1 ——| 1·2 3·1 6·5 | 1·2 3·5 232 | 1 ——| 1—0||第八讲二、视唱练习1、1= C 2/45. 3 | 6. 4 | 7. 5 | 1 6 | 2 7 | 3 1 | 4 2 | 1 —| 2 4 | 1 3 | 7 2 | 6 1 | 5 7.| 4 6.| 3 5.| 1 —|| 2、1= C 2/41 4 6 4 | 1 6 |2 5 7 5 | 2 7 |3 5 1 5 | 3 1 |4 6 2 6 | 4 2 |5 7 3 7 | 5 3 |6 1 4 1 | 6 4 |7 2 5 2 | 7 5 | 5 2 7 2 | 5 7 | 4 1 6 1 | 4 6| 3 1 5 1 | 3 5 | 2 6 4 6 | 2 4 | 1 5 3 5 | 1 3 | 7 5 2 5 | 7 2 | 6 4 1 4 | 6 1 | 1 —| 1 —|| 3、1= C 2/4 付晶、李伟才《小松树》5 1 | 5· 3 | 5 3 | 1 —| 2 2 3 | 2· 1 | 7 2 | 5 —| 3 1 1 | 6· 5 | 46 | 2 —| 5 6 5 4 |3 5 2 | 1 —||4、1= F 3/4 施光南《摇篮曲》5.1 3 6 6 5 | 5 — 2 | 3 1 1·6.| 6 5..5.—| 5.1 3 6 6 5 | 5 — 2 | 3 6.6.·5.| 5.1 1 —| 6 6 6 2 | 6 6 6 3 | 6 6 6· 1 | 2 5 5 —| 3 3 3 6.| 3 3 3 5.| 3 3 3· 1 | 3 2 2 —| 5.1 3 6 6 5 | 5 ——| 5.1 3 6 6 5 | 5 ——|5. 1 3 6 6 5 | 5 1 1 3 3 6.| 6 5..5. 2 2 1 | 1 ——|| 5、1= D 4/4 陈家全《练习曲》3 1 7 1 5 —| 6 1 2354 3 —| 3 5.5.3 2 7 75 | 5 7.7.1 2 —| 3 1 7 1 5 —| 4 2 1 26 —|5 1 36 5 2 2 | 6. 4 7. 5 1 —||6、1= C 2/46 0 3 0 | 6 0 3 0 | 3 6. 1 5 | 3 —| 6 0 3 0 |6 0 3 0 | 3 5 1 3 | 6.—| 2 1 2 3 | 6 .6.1 |2 1 23 | 6 —| 6 6 3 0 | 6 6 3 0 | 3 6. 1 5 |3 —| 6 6 3 0 | 6 6 3 0 | 3 5 1 3 | 6.—||7、1= G 2/4 江苏民歌《一粒下土万担收》3 3 3 5 | 3 3 2 | 1 1 6 5 | 65 3·| 6 1 1 5 | 6 1 | 5 6 5 3 | 3 —| 3 3 3 5 | 3 3 2 | 1 1 6 5 | 65 3·| 1 3 | 1 2 1 | 5 6 5 3 | 3 —|| 8、1= C 4/4 《水边的阿蒂丽娜》1 3 3 1 1 —| 1 3 3 1 1 3 4 3 |2 2 2 7 7 —| 7 2 2 7 7 23 2 | 1 1 1 6 6 —| 6 1 1 6 6 1 2 1 |7 7..7.#5 5 —| 5 6 7 4 | 3 ———| 1 3 3 1 1 —| 1 3 3 1 1 3 4 3 | 2 2 2 7 7 —| 7 2 2 7 7 2 3 2 |1 1 1 6 6 —| 6 1 1 6 6 12 1 | 7 7..7.#5 5 —| 5 6 7 5 | 1 ———||9、1= C 2/4 张肖虎《丝路花雨》3·5 6156 | 3 0 3 0 | 5·3 5617 | 6 0 6 0 | 6 66 5 6 | 1·2 17 6 | 5·6 1254 | 3 —| 3 6. 1 35 | 2 2 0 3 | 5·6 3432 | 1·6.| 2 0 3 0 | 2 0 1 0 | 6. 23 12 5.| 6.—||10、1= b A 4/4 捷克民歌《在草原上》5 3 4 5 3 | 16 5 —| 3·3 3 4 3 2 | 2·2 2·3 2 1 3 | 5 3 4 5 3 | 1 6 5 —| 3·3 3 4 3 2 | 67 1 —||第九讲二、节奏练习:1、3/8 X X X | X X X | X X XX | X·| X XX X | XX XX X | XX XX XX | X·||2、3/8 X X X | X·| X XX XX | X·| X X X | XX XX XX | X·X XX XX | X·||3、6/8 X·X·| X·X XX X·| X·X XX XX XX X | XX XX XX X·||4、6/8 X X X·| X XX X X·| X X X X X | X 0 X X 0 0 | X X X·X X X XX X·| X 0X 0X X XX XX | X X X X·||三、视唱练习1、1= C 3/8 山西民歌《劳动小唱》3 2 2 | 3 2 2 | 2 1 6 | 5·| 5 6 1 | 2 1 6 56 5 2 | 2·| 2 5 6 | 6 1 2 | 3 2 1 | 6·| 3 2 2 | 2 1 6 56 5 2 | 5·|| 2、1= D 6/8 俄罗斯民歌《纺织姑娘》5 36 5 | 5·4·| 5 7..2 6 5 | 3·3·| 1 3 5 1 7 | 7·6·| 7 6 5 2| 1·1·| 1 3 5 3 2 | 2·1·| 7 6 5 7.| 1·1·||3、1= C 6/8 雷蒙恩《练习曲》5 1 3 1 |67 1 2·| 7 1 2 5 6 7 | 1 3 1 7·|5 1 3 1 |67 1 2·| 7 1 2 5 6 7 | 1 5 3 1·| 2 1 7 7 6 5 | 1 7 6 6 2 6 | 5 2 5 6 2 6 | 7 1 7 6 0 | 2 1 7 7 6 5 | 3 2 1 1 7 6 | 5 2 7 6 2 2 | 5 0 0 0 0 | 5 1 3 1 | 6 7 1 2·| 7 1 2 5 6 7 | 1 3 1 7·| 5 1 3 1 | 6 7 1 2·| 7 1 2 5 6 7 | 1 5 3 1·||4、1= C 3/85 6 5 | 3 2 1 | 3 6 | 5·| 5 2 5 | 4 6 7..| 1·| 3 0 |5 6 5 | 3 2 1 | 3 6 | 5·| 5 2 3 | 4 6 7..| 1 3 | 1·|4 3 | 2 65 | 5 1 | 3 0 | 4 3 | 26 5 | 5·| 3 0 |5 6 5 | 3 2 1 | 3 6 | 5·| 5 2 3 | 4 6 7.. | 1 3 | 1·||5、1= D 3/86. 16. 12 | 3 23 | 1 16 56 | 3·| 6. 16. 12 | 3 23 | 5 32 12 | 6.·| 6 51 65 | 3 53 | 1 12 31 | 6·| 5 56 32 | 1 6. | 1 12 35 | 6.·|| 6、1= C 3/86 1 1 | 1 6 5 | 3· 2 35 | 6·| 6 3 5 | 65 65 3 | 2 3· 1 | 2·| 3 6 6 | 6 3 5 | 3· 2 12 | 3·| 6. 1 2 | 3· 5 3 | 2 3· 1 | 6.·| 6 3 3 | 2· 3 1 | 1· 3 71 | 1·| 6 2 1 | 6· 1 6 | 5· 6 36 | 5·| 6. 1 | 2· 3 5 | 3· 2 12 | 3·| 6 1 3 | 2· 3 1 | 6· 1 23 | 6·||第十讲二、视唱练习1、1= b A 4/413 57 1 7 | 24 61 2 1 | 35 72 3 2 | 46 13 4 3 | 57 24 5 4 | 61 35 6 5 | 72 46 7 6 | 5 ———| 64 27 6 7 | 53 16 5 6 | 42 75 4 5 | 31 64 3 4 | 27 53 2 3 | 16 42 1 5 | 75 31 7 1 |1 ———||2、1= b A 2/41 7 |2 1 |3 2 |4 3 |5 4 |6 5 |7 6 | 5 —| 6 7 | 5 6 | 4 5 | 3 4 | 2 3 | 1 2 | 7 1 | 1 —||3、1=C 2/45 56 5 3 12 1 5 | 6 3 1 61 5 | 35 1·| 3 3 2 1 | 3 27 6 5 | 3532 1 6. | 5 —| 6 65 3 5 | 6 1 6 | 5 35 7 2 | 65 6·| 5 5 6 1 1 | 6 1 6 5 | 1 6. 5 35 2 | 1 —||4、1= C 2/4 陕北民歌3 2 5 | 6 1·| 6 1 2 3 | 2 —| 3 2 1 | 6 5 6 | 1 2 1 | 6 5·||5、1= C 3/43 1 7 6 | 6 — 5 | 34 3 1 7 6 | 7 —0 | 3 17 6 | 6 —5 | 3 4 3 2 1 7 |6 —0 | 3 2 17 | 7 — 6 | 5 6 7 1 2 7 | 3 —0 | 3 2 1 7 | 7 — 6 | 5 6 7 5 1 7 | 6 —0||6、1= C 4/4 陈家全《练习曲》2 1 7 6 5 43 | 2 6 7 6 5 —| 7. 6 5 54 45 |3 ———| 3 2 1 1 7 6 5 |4 3 4 3 2 —| 1 2 1 7 6 75 | 1 ———||7、1= F 2/45 5 3 1 | 5.·6.5.—| 1 36 5 | 2 ———| 5 5 3 1 |6.·7.6.—| 5 6 7... 3 | 1 ———||8、1= F 2/4 陕北民歌《蓝花花》6 7 6 65 | 6 7 6 | 5·6 3 32 | 1 6·| 2·3 5 5 | 3 6 5 3 |2321 6 5.. | 6.—||第十一讲二、视唱练习1、1= b E 4/4 意大利民歌《田野在召唤》1 2 | 3 3 3 3 3 3 3 3 | 3 0 5 — 4 3 | 2 0 3 0 4 0 5 0 | 3 0 1 — 1 2 | 3 3 3 3 3 3 3 3 | 3 0 5 — 4 3 | 2 0 3 0 4 0 5 0 | 3 ——4·3 | 2 6 —5·4 | 3 5 — 4 3 | 2 3 4 5 | 4 3 3 4 5 0 4·3 | 2 6 —5·4 | 3 5 — 4 3 | 2 5 6 7 | 1 ——||2、1= F 2/4 法国民歌《葡萄之乡》5. 1 | 3· 4 | 3 2 5 7.. | 2· 3 | 1 5.1 | 3· 4 | 3 2 5 7.. | 2· 3 | 1 3 4 | 5 5 4 3 | 2 2 3 | 4· 5 | 3 1 2 | 3· 4 |3 2 5 7.. | 2· 3 | 1 —||3、1= b E 4/4 爱尔兰民歌《伦敦小调》7. 1 2 | 3· 2 3 6 5 3 | 2 1 6.· 1 3 4 | 5· 6 5 3 1 3 |2 — 2 7. 1 2 | 3· 23 6 5 3 | 2 1 6 5.. 6 7.. 1 2 | 3· 4 3 2 1 2 | 1 — 1 5 6 7 | 1·7 7 6 5 3 |5 3 1· 567 | 1·7 6 5 5 3 | 2 — 2 5 5 5 |3· 2 2 1 6 1 | 5 3 1 1 7. 1 2 | 3 6 5 3 2 1 6 7..| 1 — 1 ||4、1= b B 2/4 芬兰民歌3 | 5 54 4 | 35 1 | 3 32 16 | 5· 2 | 5 5 4 4 | 3 5 1 | 3 32 1 6 | 5· 5 5·7 2 2 | 1 3 5 5·4 2 2 | 3· 5 | 5·7 2 2 | 1 3 5 | 5·4 2 2 | 1·||5、1= E 6/8 挪威民歌5.| 3 3 3 2 3 | 4 2 7 .5.| 1 1 1 7.1 | 2· 2 2 |2 2 234 | 5·6. 2 | 1 1 2 1 2 | 3· 3 3 |3 2 2 2 34 |5 16 4 2 | 1 1 3 2 | 1· 1 ||6、1= D 2/4 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2 3 2 1 | 2 3 0 | 1 2 3 2 | 2 1 6 0 | 5 6 1 6 | 2 2 6 | 5 6 0 | 1 6 2 1 | 1 6 2 ||7、1= C 2/4 湖北民歌《龙船调》3 11 1 3 | 1 2 12 | 353·2 1216 | 6 —| 3366 1 21 | 6 1 6 | 65 —| 1131 6 3331 6 12 3 2 1 1621 6 56 | 1621 6 | 3 33 32 1 | 3 2 16 | 6211 1612 | 6·56 | 2 1 6 56 | 2 1 6 | 1 6 6 1 21 | 6 1 6 | 65 —||8、1= C 4/43 | 3 1·7.6.3·3 | 5 4·3 2 2·1 | 7.6·6 6 5·4 | 3 — 3 0 0·3 | 3 1 7 6 3·3 | 65 4 3 2 1·1 |7.7.1 2 1 2 | 3 — 3 0 0·3 | 3 3 2 1 7 6 5 | 6 5 4 6 3 1·2 | 3 3·3 3 7.·1 | 6.—6.·||第十二讲二、视唱练习1、1= G 4/4 车尔尼《练习曲》5·#4 5·6 5 3 3·#2 3·4 3 1 | 1 2·3 4·5 6·7 | 1 — 5 —| 5·#4 5·6 5 3 | 3·#2 3·4 3 1 | 7.123 4321 7.123 4567 | 1 ———||2、1= G 3/4 贝多芬《小步舞曲》3·4 | 5·#4 5·4 5·4 | 5 —6·3 | 4 —5·2 | 3 —1·2 | 3·#2 3·2 3·2 | 3 — 2 1 | 1 7.7.2 1 6.| 5.—3·4 | 5·#4 5·4 5·4 | 5 —6·3 | 4 —5·2 | 3 —1·2 | 3·#2 3·2 3·2 | 3 —4·#1 | 2 —3·7. | 1 —0 ||3、1=b A 4/4 比才《斗牛士之歌》3 #2 3 0 2 3 2 | 1 7.1·7. 1 7.| 6 .#.5.6.·5.4 3..|4 3..2.·0 0 | 4 4 4 32 1 0 | 2 2 2 17.6.0 |1 5. 3 5.. 1 2 3 4 | 5 432 3·0 :|| b7 4..7.1 2 3 |.. 2 44 3#23 6·0 ||4、1= bB 3/4 陈家全《练习曲》5 #4 5 | 3 — 4 | 3 #2 3 | 1 — 1 |6 #5 6 | 1 —7 | 6 3 #4 |5 ——| 5 #4 5 | 3 — 1 | 2 #1 2 | 4 ——| 3 #56 |7 — 5 | 1 ——||5、1= C 6/8 陈家全《练习曲》3 4 3 2 1 7. | 6.·6.·| 6 b7 6 5 4 3 | 2·2·| 3 #2 3 6·| 2#1 2 5·| 4 3 4 3 7· 1 | 6·6·||6、1= F 4/4 朝鲜《卖花姑娘》选曲3 3 345 —| 4 3 #2 3 —| 2·#1 2 4 3 2 | 2 ———| 3 3 3 4 5 —|6 6 5 4 3 —| 2·#1 2 4 3 2 | 1 ———| 5 5 #4 5 6 —| 6 #5 67 1 —| 7· 6 5 6 5 4 | 3 ———|5 5..7. 1 2 —| 2 #1 2 3 4 —| 3 3 2 2 7. | 1 ———|| 7、1= b B 4/4 美国、加拿大民歌《红河村》5.1 | 3 3 3 3 2 3 | 2 1· 1 0 5.1 | 3 1 3 5 4 3 | 2 —— 5 4 | 3 3 2 1 2 3 | 5 4· 4 0 6.b6.| 5.7. 1 2 3 2 | 1 ——||8、1= b A 3/4 前苏联歌曲《库茨玛小夜曲》0 5. | 3·3 3 3 #2 3 | 5 4 2 0 5. | 5 7..7. 2 4·3 | 5 — 5 3 |6 b7 6 5 4 3 | 5 4 6.0 5.| 5 7..7.2 4·3 | 5 — 5 3 |6 b7 6 5 4 3 | 5 4 6.0 5. | .5 7..7. 2 4·3 | 1 —||9、1= F 4/4 陈家全《练习曲》5 #4 4 3 | 2 1 7.1 5.—|6 7.. 1 #1 2 #2 3 4 | 5 4 3 2 —| 5 #4 4 3 | 2 1 7. 1 6.—|7.5 #4 4 3 2 | 1 ———||.#6.7第十三讲二、视唱练习:1、1= C 2/4 芬兰民歌5 ||:1 5 3 | 1 3 5 | 1 3 5 | 1 1 4·6 6 6 3·5 5 5 | 2 4 3 2 | 1 0 5 :|| 1 0 | 1 1 |7 2 5 | 2 2 | 1 3 5 | 4·6 6 6 | 3·5 5 5 | 2 4 3 2 | 1·||2、1= E 3/4 美国儿歌1 3 | 5· 6 5 4 | 3 1 1 |2 5 5.. | 3 1 1 3 | 5· 6 5 4 |3 1 1 | 2 5 5..|..| 3 1 1 | 2 5 5..| 1 — 1 ||:2 5 53 1 1 3 | 5· 6 54 | 3 1 1 | 25 5.. | 1 — 1 :|| 1 —|| 3、1= D 6/8 莫扎特《渴望春天》1 | 1 3 5 1 | 5· 5 3 1 | 4 4 4 5 4 | 3·0 1 | 1 3 5 1 | 5· 5 3 1 |2 2 23 2 | 1·0 3 |4 #1 2 3 4 |5 3 1 0 1 | 1 76 6 5 #4 | 5·0 1 | 1 3 5 1 | 1 6 4 2 6 | 5 3 5 54 3 2 | 1· 1 ||4、1= F 3/4 捷克民歌1 3 5.3 | 1 3 5.3 | 5 4321 | 7.2 5.| 13 5.3 | 1 3 5.3 | 5 4321 | 7.2 1 0 | 5 5 4321 | 7.2 5.| 5 5 4321 | 7.2 5.| 1 3 5. 3 | 1 3 5. 3 | 5 4321 | 7. 2 1 0 ||5、1= b B 2/4 舒伯特《流浪者之歌》5. | 5. 1 7. 4 | 3531 5. 3 | 2·7. 1 3 | 2·7. 1 5. | 5. 1 7. 4 | 35315. 3 | 2·7. 1 3 | 2·7. 1 12 | 3 2 1 7. | 1217. 6 .7.1 | 2 1 7 6.. | 7.176..5 5.. | 4 3 43 | 2 1 5. | 4 3 43 | 2 1 ||第十四讲二、视唱练习:1、1= F 2/4 保加利亚民歌3 6.|4 3 2 1 | 7. 4 | 3 2 1 7.| 6.—| 6. 6 |5 4 3 2 | 1 1 2 2 | 3 —| 16 |7 6 5 43 | 2 2 6 6 | 3 6.| 7. 4 | 3 6. 1 7.| 6.—| 6.—||2、1= b B 3/4 南斯拉夫民歌6.——| 3.—6.| 1 —7.| 6.0 5.| 3 — 3 | 2 3 4 |3 ——| 3 0 0 | 6 7.. 1 | 3 2 1 | 7.——| 3.——| 3 4 3 | 2 1 7. | 6.——| 6.0 0 ||3、1= G 2/4 俄罗斯民歌《夜莺》5. 3 3 2 | 1 76.. 5.67.. | 1 3 4 3 | 2 6. | 6.4 4 3 | 3 2 1 6.|5. 1 2·3 | 1 —| 1 1 7 6.. | 5 4 | 7 7.. 3 2 | 2 1 | 3 3 2 1 |1 7. | 3 6.. 1 7. | 6.—||4、1= C 3/4 选自《法国视唱》3 — 1 6 | 6 #5 6 | 7 3· 2 | 2 1 7 | 1 7 6 #5 6 3 | 1 7 6 #5 6 3 |4 2 4 2 7 6 | 6 #5 0 | 3 — 16 |6 #5 27 | 6 #5 6· 1 | 1 7 —| 1 7 6 #5 6 3 | 1 7 6 #5 6 3 | 4 2 1 7 | 6 ——||5、1=G 4/4 波兰民歌3 3·2 1 7. | 6 .6.·6.#5 6.. | 7 .7.·3.#4.#5. | 6.6.·7. 1 2 |3 3·2 1 7. | 6 .6.·6.#5 6.. | 7 .7.·3.#4.#5. | 6 1 7.6.—|| 6、1= G 2/4 奥斯特罗夫斯基曲6. 3 4 | 4 3 1 | 1 7. 6 7.. | #5.7.3. | 3. 3 3 | 3 4 3 3. | 3.3 3 | 3 7. 1 #5. | 6. 34 | 4 3 1 | 1 7.6. 6 |5 4 7. | 1 7.4 | 4 3 1 | 1 7. 3 | 3 #5.6. 0 ||7、1= D 3/8 乌克兰民歌3 3 3 | 1 7 6 | #5 3 5 | 6 3 | 43 2 6 | 5 1 | 2 1 7.| 6.6.| 43 24 |5 1 | 2 1 7. | 6.6. ||8、1= C 4/4 俄罗斯民歌3 | 1 7 6 1 7 3 #4 #5 | 6·54 3 0 5 | 1 1 3 3 2 5 5·4 | 3 —0 0 3 | 2·2 2 2 2 7 1 2 | 3 3232 1 3 |2 1 7 6 #53 1·7 | 6 —0 6 7 1 | 2 5 5 5454 |3 3232 1 0 3 | 2 1 7 6 #5 3 1·7 | 6 —— 6 ||9、1= F 2/4 阿里亚比耶夫《夜莺》1 7 | 6 1 7 | 3 #4 #5 | 6 —| 5 6 5 | 3 6 52 343 2 | 1 —| 3 #4 #5 |67 1 | 2 1 7 6 | 5 0 | #4 56 5 4 | 3· 3 | 3 #4 #5 | 6 —||第十五讲二、视唱练习:宫调式1、1= G 2/4 陕北民歌1 12 | 53 2 | 5 2 5 2 | 1 —| 1 1 2 | 5 3 2 | 5 3 3 2 | 1 —| 5 55 3 5 | 2 2 5 55 6 5 | 3 2 1 |1 6. 5 5.. | 1 3 2 1 | 1 5. | 6 5.. | 1.—||.. 5 32、1= C 2/4 江苏民歌《无锡景》6 65 6 2 | 1216 5 | 6 11 1656 | 1 —| 1 1 2 | 3·2 3·2 | 1·3 2 1 |16·1 5 6165 3 | 1 1 2 6·1 5 6165 3 | 5 5 6·1 | 5653 2 | 3 55 56 2 | 3532 1 ||3、1= F 2/4 彝族民歌6 66 5 5 | 5 1 2 5566.. 5 6.| 2 1 1 6 66 5 5 | 5 1 2 |5 556 6.. 1 2 | 5 55 2 1 | .. | 2 22 1 | 5 55 2 1 | 2· 1 | 6 61 —||4、1= F 2/4 河北民歌5 3 2 | 5 3 2 | 1 1 6. 3 | 2 —| 5 3 2 | 5 3 2 | 1 1 6. 3 | 2 —| 3 2 3 1 | 2 1 | 6.5.·| 1 6. 1 2 | 5.· 1 | 3 2 1 2 | 1 —||5、1= E 2/4 南江民歌6165 3 6165 3 | 6 6 6 | 5· 3 3·5 3 6 | 3 2 1 6.| 1 3 21 6. | 1—| 3·2 1 22 | 35 2 3 | 1 3 21 6. | 1 —||。
前八后十六节奏型自然小调音乐作品的弹唱单元描述:课前预习: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学习了解前八后十六节奏型的时值构成,探索前八后十六节奏型与四分音符、八分音符节奏的对位关系,并尝试拍读双手节奏;在大调式音乐作品学习与弹唱的基础上,理解小调式的概念、种类,尝试构成与弹奏自然小调音阶和正三和弦。
课上教学:引导学生准确进行前八后十六节奏型的拍读与弹唱,培养大脑支配双手稳定、协调的弹奏能力;引导学生感受大、小调式色彩的不同,掌握自然小调式主音、音级、音阶构成、正三和弦等相关知识,增强学生探究式、体验式与创造性学习。
课后练习:巩固课上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技巧,自主学习前十六后八节奏型,写出前十六后八节奏型与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对位关系并读出双手节奏,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进行音乐作品的改编与弹唱,为新作品配以合适的和弦、音型并在任一(意)小调上进行弹唱。
核心概念:学习目标:模块1:前八后十六节奏型的节奏训练模块描述:学习目标:工作任务:一、知识准备乐理知识:1、前八后十六节奏型简谱记写方式:X XX读法:ti lili 击拍:2、前八后十六节奏型与四分音符、八分音符节奏的对位关系●一组前八后十六节奏型音符时值总和等于一个四分音符时值 ●一组前八后十六节奏型音符时值总和等于两个八分音符时值二、任务实施:节奏拍读谱例:1、单一节奏型练习2、混合节奏型练习(1)(2)(3)节奏对位谱例:(1)(2)(3)(4)节奏听辨练习(谱例11-1)旋律听唱练习(谱例11-2)三、任务评价模块2:自然小调音阶与旋律的弹唱模块描述:学习目标:工作任务:一、知识准备乐理知识:1、大调式与小调式的调式色彩大调式:明朗、开阔小调式:柔和、暗淡2、小调式小调式是西方传统调式之一,由七个音组成,其中主音与上方第三级音为小三度,这个音程最能说明小调色彩。
小调式有三种类型:自然小调、和声小调、旋律小调。
自然小调是小调式的基本形式,由七个音构成,音阶结构为“全半全全半全全”。
教你快速识简谱1,基本节奏型:X - - -全音符 4拍X- X -二分音符 2拍X X X X四分音符 1拍Xx xx xx xx八分音符拍1\2拍Xxxx xxxx xxxx xxxx 十六分音符1\4 拍2,附点音符:X. X X. X X. X X. 八分附点(3\4拍半)X X. X X. X X. X X. 八分后附点(3\4拍半)X . X X . X 四分附点(1拍半)X X . X X .四分后附点(1拍半)3,切分节奏:X X X X X XX X XX XX X XXX X X X X X X X X X X X4, 组合节奏:X XX X XX X XX X XXXX X XX X XX X XX X5,将以上节奏任意组合成4\4 , 10条4小节的节奏练习。
1, X X XX X . X| X X X X X .| X – xxxx X. X| X - - -(责任编辑:胡行天下)学习简谱将会件很容易的事情简谱是一个法国人在五线谱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记谱方法,它最初的目的是为了便于教学,而不是为了演唱和演奏。
但在传入日本和中国以后,迅速得到普及,成为使用人数最多的记谱法。
这种记谱法有一些方便之处,与五线谱相比,它主要的优点是乐曲的调式一目了然,易于“抓”住旋律,对于初学者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其次,简谱用阿拉伯数字表示音高,能写在任何纸张上,不必使用专门的谱纸(印好五条线的谱表)。
它的缺点是多方面的,比如说不便记录多声部音乐、不便转调等等,在理论上也有许多不够系统的地方,因此专业音乐工作者一般不用简谱,在器乐谱(例如小提琴谱、钢琴谱等等)中尤其如此。
不过,由于历史的原因,在我国使用简谱的人数非常之多,所以大多数歌曲仍然用简谱出版,以适应多数人的需要。
如果你已经掌握了前面各章的内容,学习简谱将会是很容易的事情。
1.音高简谱用七个阿拉伯数字表示调式中的七个自然音级,即用1、2、3、4、5、6、7来代表do、re、mi、fa、so、la、si,这七个数字就是简谱中的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