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碳微电解教学文案
- 格式:doc
- 大小:58.50 KB
- 文档页数:4
3.2 铁碳微电解塔3.2.1 设计原则微电解是会合电化学、吸附、凝集和氧化复原反响等作用的结果,主要影响微电解办理成效的要素有 pH 值、水温、反响时间及曝气程度等。
依据国内外对化学合成类废水的研究剖析及实验总结,微电解塔对办理该类废水的最适合工作环境,选定本工程中电解塔的工作环境是: pH=3,铁炭体积比为 1: 1,铁屑粒径约在5~10 目,反响时间为 90min。
废水由微电解塔的底部进入塔内,上行经过填料床后,流入上部的周边吞没孔口,进入集水槽。
铁碳填料采纳 LAT-TC03 新式微电解填料,上部利用筛网压板来防备填料由于膨胀而发生流失。
填料是搁置在承托层之上,穿孔板作为支承。
采纳连续进水、连续曝气的方式,按期对铁碳填料进行反冲刷。
冲刷时需封闭微电解塔的进水阀以及集水槽的出水阀。
再使冲刷水从上部进水塔内,从底部出水至污泥浓缩池。
塔为玻璃钢构造。
塔的内壁做三油两设防腐,外漆采纳中灰,一底两面。
塔的外壁须设置有卸料口、铁爬梯等。
3.3.2 设计计算选定本工程中电解塔的工作环境是: pH=3,铁炭体积比为 1:1,铁屑粒径约在 5~10 目,反响时间为 90min。
[5]废水由微电解塔的底部进入塔内,上行经过填料床后,流入上部的周边吞没孔口,进入集水槽。
铁碳填料采纳 LAT-TC03 新式微电解填料,上部利用筛网压板来防备填料由于膨胀而发生流失。
填料是搁置在承托层之上,穿孔板作为支承。
采纳连续进水、连续曝气的方式,按期对铁碳填料进行反冲刷。
(1)微电解塔的有效容积V 有效V有效Q T式中, V 有效——微电解塔的有效容积, m3;Q——污水流量, m3/h;T ——微电解塔中水力逗留时间,h。
则,微电解池的有效容积为:V 有效37 . 5 1 . 5 m 356 .25 m 3(2)微电解塔的直径D依据贾邵义、柴诚敬主编《化工传质与分别过程》供给的埃克特关系图中[6],填料塔的液泛速度依据相流动参数而不一样,查得对应的液泛速度为。
催化防板结铁碳微电解技术一、催化微电解处理技术【技术背景】有机废水特别是高盐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一直是国内众多环保工作者及管理部门关注的难题。
随着我国化学工业的快速发展,各种新型的化工产品被应用到各行各业,特别是医药、化工、电镀、印染等重污染工业中,在提高产品质量、品质的同时也带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主要表现在:废水中有机污染物浓度高、结构稳定、生化性差,常规工艺难以实现达标排放,且处理成本高,给企业节能减排带来极大的压力。
【技术概述】电化学反应(催化微电解)处理技术是目前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一种理想工艺。
它是利用LAT系列规整型高效多元催化电化学氧化填料及酸套处理设备形成反应系统对废水进行处理。
系统通水后电化学氧化填料自身产生的0.9----1.7V电位差,在设备内会形成无数的原电池,原电池以废水做电解质,通过阴阳极的放电形成对废水的电化学处理,进而达到对废水中有机物进行电化学降解的目的。
在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新生态[H]、Fe2 +等还能与废水中的许多组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比如能破坏有色废水中的有色物质的发色基团或助色基团,甚至断链,达到降解脱色的作用;生成的Fe2 +进一步氧化成Fe3 +,它们的水合物具有较强的吸附--絮凝活性,特别是在加碱调pH 值后生成氢氧化亚铁和氢氧化铁胶体絮凝剂,它们的絮凝能力远远高于一般药剂水解得到的氢氧化铁胶体,能大量吸附水中分散的微小颗粒,金属粒子及有机大分子。
欢迎访问,水业导航:www/h2o123/com本系统工作原理基于电化学、氧化--还原、物理吸附以及絮凝沉淀的共同作用对废水进行处理,该法具有适用范围广、处理效果好、成本低廉、操作维护方便,不需消耗电力资源等优点。
用于难降解、高有机物浓度、高含盐量的废水不但能大幅度地降低COD和色度、使苯类开环断链,而且可大大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
二、新型催化微电解填料【产品概述】LAT-T系列新型微电解填料是针对当前有机废水难降解难生化的特点而研发的一种多元催化氧化填料。
催化铁碳微电解技术详解一、技术背景有机废水特别是高盐、高浓度、难降解、可生化性差有机废水处理,一直是国内众多环保工作者及管理部门关注的难题。
随着我国化学工业的快速发展,各种新型的化工产品被应用到各行各业,特别是医药、化工、电镀、印染等重污染工业中,在提高产品质量、品质的同时也带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主要表现在:废水中有机污染物浓度高、结构稳定、生化性差,常规工艺难以实现达标排放,且处理成本高,给企业节能减排带来极大的压力。
二、催化铁碳微电解技术原理催化铁碳微电解技术是利用填充在酸性废水中的微电解材料自身产生1.2V电位差对废水进行电解处理,以达到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目的。
当系统通水后,以废水做为电解液,设备内微电解填料会形成无数的“原电池”,在其作用空间构成具有阴阳极的电化学场,电化学场形成对水中物质的氧化和还原作用,达到对污染物质开环断链、矿化分解、脱色、去毒的效果。
在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新生态[·OH]、[H]、[O]、Fe2+、Fe3+等能与废水中的许多组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比如能破坏有色废水中的有色物质的发色基团或助色基团,甚至断链,达到降解脱色的作用;生成的Fe2+进一步氧化成Fe3+,它们的水合物具有较强的吸附-絮凝活性,特别是在加碱调pH值后生成氢氧化亚铁和氢氧化铁胶体絮凝剂,它们的絮凝能力远远高于一般药剂水解得到的氢氧化铁胶体,能大量絮凝水体中分散的微小颗粒、金属粒子及有机大分子。
其工作原理基于电化学、氧化-还原、物理以及絮凝沉淀的共同作用。
该产品具有适用范围广、处理效果好、成本低廉、处理时间短、操作维护方便、电力消耗低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水的预处理和深度处理中。
三、技术优势(1)反应速率快,一般工业废水只需要半小时至数小时;(2) 作用有机污染物质范围广,如:含有偶氟、碳双键、硝基、卤代基结构的难除降解有机物质等都有很好的降解效果;(3) 工艺流程简单、使用寿命长、投资费用少、操作维护方便、运行成本低、处理效果稳定。
铁碳微电解技术一、铁碳微电解法概述铁屑(较多使用铸铁屑)为铁-碳合金,当浸没在废水溶液中时,就构成一个完整的微电池回路,形成一种内部电解反应,这就是微电解。
而在铸铁屑中再加入惰性碳(如石墨、焦炭、活性炭、煤等)颗粒时,铁屑与炭粒接触,形成的大原电池即为铁碳微电解法。
二、技术原理铁碳微电解技术主要利用了铁的还原性、铁的电化学性、铁离子的絮凝吸附三者共同作用来净化废水。
铁碳微电解工艺的电解材料一般采用铸铁屑和活性炭或者焦炭,当材料浸没在废水中时,发生内部和外部两方面的电解反应。
一方面铸铁中含有微量的碳化铁,碳化铁和纯铁存在明显的氧化还原电势差,这样在铸铁屑内部就形成了许多细微的原电池,纯铁作为原电池的阳极,碳化铁作为原电池的阴极,在含有酸性电解质的水溶液中发生电化学反应,使铁变为二价铁离子进入溶液。
此外,铸铁屑和其周围的炭粉又形成了较大的原电池,因此在利用微电解进行废水处理的过程实际上是内部和外部双重电解的过程,或者称之为存在微观和宏观的原电池反应。
另外,为了增加电位差,促进铁离子的释放,也可在铁碳微电解填料中加入一定比例催化剂。
发生电化学反应过程如下:阳极(Fe):Fe - 2e→Fe2+E(Fe/Fe2+)=0.44V阴极(C) :2H+ + 2e→H2 E(H+/H2)=0.00V反应中,产生了初生态的Fe2+和原子H,它们具有高化学活性,能改变废水中许多有机物的结构和特性,使有机物发生断链、开环等作用。
若有曝气,还会发生下面的反应:O2+ 4H+ + 4e→2H2O E(O2)=1.23VO2+ 2H2O + 4e →4OH-E(O2/OH-)=0.41VFe2+ + O2 + 4H+ →2H2O + Fe3+反应中生成的OH-是出水pH值升高的原因,而由Fe2+氧化生成的Fe3+逐渐水解生成聚合度大的Fe(OH)3胶体絮凝剂,可以有效地吸附、凝聚水中的悬浮物及重金属离子,且吸附性能远远高于一般的Fe(OH)3,从而增强对废水的净化效果。
铁碳微电解原理铁碳微电解是一种利用铁碳电极进行微电解的技术,其原理是通过电解液中的电解质和电极之间的化学反应,实现对水中有害物质的去除和水质净化的过程。
铁碳微电解技术在水处理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其原理和工艺特点对于水质净化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铁碳微电解原理的核心是电极反应。
在电解过程中,铁碳电极与电解液中的有害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或沉淀物。
这种电极反应的过程是通过电解液中的离子传递和电子传递来实现的,从而实现了水中有害物质的去除和水质的净化。
其次,铁碳微电解原理的关键在于电极材料的选择和制备。
铁碳电极作为微电解的关键部件,其材料的选择和制备对于微电解的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铁碳电极的制备工艺、表面处理和电极结构设计都会直接影响其在微电解过程中的电化学性能和稳定性,从而影响微电解的效果和效率。
此外,铁碳微电解原理还涉及到电解液的选择和配制。
电解液的选择和配制是影响微电解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合适的电解液可以提高电极的反应活性和传递效率,从而提高微电解的效果和效率。
同时,电解液中的电解质和溶解氧等物质也会影响微电解的反应过程和效果。
最后,铁碳微电解原理还需要考虑电解条件的控制和优化。
电解条件的控制和优化对于微电解的效果和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包括电流密度、电解时间、电解温度等参数的选择和控制都会直接影响微电解的效果和稳定性。
因此,合理的电解条件的选择和优化对于微电解的工艺控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铁碳微电解原理是一种利用铁碳电极进行微电解的技术,其原理涉及到电极反应、电极材料、电解液和电解条件等多个方面。
通过对这些关键因素的合理选择和优化,可以实现对水中有害物质的去除和水质的净化,从而为水处理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和解决方案。
铁碳微电解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的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意义,对于提高水质净化的效率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铁碳微电解池是一种用于废水处理和金属腐蚀防护的技术。
它利用电化学原理,在铁和碳两种材料之间建立电化学反应,通过产生氢气和氢氧化铁等物质来实现废水处理或金属防腐的效果。
铁碳微电解池的原理如下:
1. 构成:铁碳微电解池由一个含有铁和碳材料的电解槽组成。
铁通常被用作阳极,而碳则可作为阴极。
2. 反应过程:当外加电流通过电解槽时,铁表面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铁(Fe3+)。
同时,碳表面上的水分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H2)和氢氧化铁(Fe(OH)2)。
3. 应用:铁碳微电解池可用于废水处理中的重金属去除、有机物降解等。
在金属腐蚀防护中,它可以通过生成氢氧化铁形成一层保护性的氧化皮,阻止金属进一步腐蚀。
值得注意的是,铁碳微电解池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进行设计和操作。
电流密度、反应时间、电解液成分等参数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控制,以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
此外,对于废水处理,还需要考虑处理后的副产物处理和排放符合环境要求的问题。
一、概述:普茵沃润环保科技与中山大学共同研发的cy新型包容式微电解技术可高效去除废水中高浓度有机物、提高可生化性,同时还可避免运行过程中的填料钝化、板结等现象。
.cy微电解技术是目前处理高浓度、难降解有机污染的一种理想工艺、又称内电解。
它是在无需外接电源的情况下自身产生1.2伏电位差对废水进行电解处理。
当系统通水后设备内形成原电池系统,在其周围产生许多电场形成电流。
对废水进行电解处理.铁在酸性条件下释放铁离子生成新生态Fe2+。
Fe2+具有氧化--还原的作用、能与废水中的许多组分发生氧化还原反;⑴将六价铬还原为三价铬;⑵将汞离子还原为单质汞;⑶将硝基还原为氨基;⑷将偶氮废水的有色基团或助色基团氧化--还原;达到降解脱色作用;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
生成的Fe2+调PH值进一步产生Fe3+;Fe3+是一种很好的絮凝剂。
它们的水合物具有较强的吸附-絮凝作用、Fe3+在减的作用下进一步产生氢氧化亚铁和氢氧化铁胶体絮凝剂。
它们的吸附能力远远高于那些外加化学药剂水解得到的絮凝剂;分散在水污中的悬浮物、、有毒物、金属离子及有极大分子能被吸附-絮凝沉淀。
其工作原理:电化学、氧化—还原、物理吸附及絮凝--沉淀的共同作用对废水进行处理。
微电解技术是目前处理印染、电镀、造纸、医药、硝基苯、苯胺、有机硅、印刷线路板、焦化、畜牧、双氧水化工、石油化工、橡胶助剂化工以及含苯环化工废水的一种理想工艺。
微电解技术在去除高浓度废水的色度和降低cod方面有其独到之处。
对于难降解可生化性差的废水,由我公司生产的第二代微电解填料可以将难降解化合物断环断链,提高其可生化性。
并且,将其转化为容易降解的物质。
因此利用微电解技术配合催化氧化法,是处理该类废水的有效途径。
对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可以利用微电解+芬顿技术,高效降低废水的cod。
最重要的一点,由我公司研发的第二代微电解填料,突破了传统填料板结钝化的瓶颈,使得铁碳微电解技术被冰封之后重新得以推广。
铁碳微电解处理废水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铁碳微电解作用的原理;2.比较铁碳微电解在不同条件下的处理效果。
二、实验原理在难降解工业废水的处理技术中,微电解技术正日益受到重视,并已在工程实际中应用。
废水的铁碳微电解法的原理是利用铁-碳颗粒之间存在着电位差,形成无数个细微原电池。
这些细微电池是以电位低的铁为阴极,电位高的碳做阳极,在含有酸性电解质的水溶液中发生电化学反应。
反应的结果是铁受到腐蚀变成二价的铁离子进入溶液。
为了防止进入溶液中的铁离子产生二次污染,将反应的出水调节PH值到9左右,铁离子与氢氧根作用形成具有混凝作用的氢氧化亚铁,它与溶液中带微弱负电荷的微粒异性相吸,形成比较稳定的絮凝物(也叫铁泥)而去除。
具体的作用机理可归纳如下:(1)氢的还原作用。
从电极反应中得到的新生态氢具有较大的活性,能与废水中的许多有机组份发生氧化还原作用。
(2)铁的还原作用铁是活泼金属,在酸性条件下,它的还原能力能使某些有机物被还原为还原态。
(3)铁离子的混凝作用。
从阳极得到的Fe2+在有氧和碱性条件下,会生成Fe(OH )2和Fe(OH )3,反应为:Fe2++2OH-=Fe(OH )24Fe2++8OH-+O2+2H2O = 4 Fe(OH )3生成的Fe(OH)2是一种高效的絮凝剂,具有良好的脱色,吸附作用。
而生成的Fe(OH)3也是一种高效胶体絮凝剂,它比一般的药剂水解法得到的Fe(OH)3吸附能力强,可强烈吸附废水中的悬浮物、部分有色物质及微电解产生的不溶物。
(4)电化学腐蚀作用废铁屑为铁—碳合金,当浸没在废水液中时,由于碳的电位高,铁的电位低,就构成一完整的微电池回路,发生微电解反应。
电解反应如下:阳极(Fe):Fe-2e→Fe2+ E0(Fe2+/Fe)=-0.44V阴极(C):2H++2e→2[H]→H2E0(H+/H2)=0.00V有氧气时O2+4H++4e→2H2O E0(O2)=1.23V (酸性介质)O2+2H2O+4e→4OH-E0(O2/OH-)=0.40V (中性或碱性介质)在处理废水时,生成的Fe2+对废水处理有重要的意义,它能将废水中的有机分子降解,并能生成Fe(OH)2和Fe(OH)3沉淀,起吸附、捕集、架桥的作用。
铁碳微电解+芬顿氧化法+混凝沉淀一、概述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随着污水排放量的增加,水污染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
为了解决水污染问题,人们提出了各种水处理方法。
其中,铁碳微电解、芬顿氧化法和混凝沉淀是三种常用的水处理方法。
本文将就这三种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
二、铁碳微电解1. 概述铁碳微电解是一种通过电化学方法去除水中污染物的技术。
该技术利用铁、铁碳合金或其他铁质电极在电解过程中释放出的铁离子与水中的氧气反应,产生氢氧化铁沉淀,并以此去除水中的固体颗粒、悬浮物和有机物。
2. 工作原理铁碳微电解技术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电极在电解过程中释放出的铁离子与水中的氧气反应,从而产生氢氧化铁沉淀,将水中的污染物吸附沉淀下来,然后通过过滤等方法将其去除。
3. 应用范围铁碳微电解技术适用于去除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有机物、胶体等物质,适用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排放水等各种类型的水体。
三、芬顿氧化法1. 概述芬顿氧化法是一种利用过氧化物氧化水中有机废物的技术。
该技术通过添加过氧化氢或次氯酸盐等氧化剂和铁盐等催化剂,在酸性条件下将水中的有机废物氧化分解,从而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
2. 工作原理芬顿氧化法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氧化剂和催化剂的分解产生自由基,自由基能够氧化水中的有机废物,将其分解为较小的无毒无害物质,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
3. 应用范围芬顿氧化法适用于去除水中的有机废物、染料、苯酚等有机物质,适用于工业废水中有机物浓度高、难降解的问题。
四、混凝沉淀1. 概述混凝沉淀是一种利用混凝剂将水中的悬浮物或胶体凝聚成较大的沉淀物,从而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
2. 工作原理混凝沉淀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添加混凝剂,将水中的悬浮物或胶体凝聚成较大的沉淀物,然后通过重力沉降或机械过滤等方法将其去除,从而净化水体。
3. 应用范围混凝沉淀适用于去除水中的胶体、悬浮物和颗粒物等固体物质,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水体,特别适用于预处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中的固体颗粒物去除。
铁碳微电解技术铁碳微电解技术是经过不断的优化改良,能真正快速、低成本处理含重金属、高COD、高色度、高氨氮等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的理想工艺,突破了传统方法:高成本、生化面积大、难达标的瓶颈。
技术特点:在短时间内(30-90分钟)去除污水中的有害物质。
包括:1、去除重金属:通过改变重金属元素的化学价,在催化和氧化的作用下变成金属化合沉淀物,将浓缩污泥内的重金属再分别提取出来,达到去除效果,去除率最高达99%。
2、去除色度:通过铁碳微电解的氧化作用产生新生氧,使色团受损而达到除色目的,最高去除率达98%。
3、去除COD:通过铁碳微电解的氧化作用断开大分子链,除了去除大部份COD值外,还能改善B/C值,有利后步生化处理,缩短生化时间及易于达标。
处理污水种类:A、含重金属污水:电镀厂、线路板厂、采矿企业污水、化学污水。
如果污水含氰化物小于60ppm,则不需分开处理,氰化物和重金属在反应时同时被去除,如果污水PH呈酸性,不需用瑊中和,可直接反应处理,反应完成出水自动变成中性或微瑊性。
减少了用瑊中和的步骤和成本。
B、高COD、高色度污水:皮革厂(包括生皮及蓝湿皮)、肖皮厂、印花厂、染厂、垃圾渗透液等高浓废水,通过氧化基铁碳微电解设备处理,污水中的COD和颜色大部份被去除,使后续生化变得轻松容易,大大减少生化时间和面积,从而减轻投资成本和处理成本。
一、电镀废水处理电镀厂废水:呈强酸性,有大量的氰化物和磷酸盐,在生产过程中还有铜、铬、锌、铅等重金属,用铁碳微电解技术处理电镀废水,含氰废水不用分开处理,且各种指标(包括重金属)全部达标排放。
铁碳微电解技术是利用填料具有微电池反应、絮凝作用、和吸附共沉等综合作用,对废水处理表现出十分显著的效果。
对技术原理作简要的分析:铁碳微电解技术原理:铁碳微电解产物具有很髙的化学活性,在阳极,产生的新生态Fe2+;在阴极,产生的活性[H],均能与废水中许多污染物组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小分子物质,使某些难生化降解的物质转变成容易处理的物质,提髙废水的可生化性。
铁碳微电解原理铁碳微电解技术是一种利用铁和碳材料进行微电解反应的新型技术。
它利用铁和碳材料的电化学性质,在微电解条件下进行电化学反应,实现对水中有害物质的高效去除。
铁碳微电解技术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效果显著等优点,因此在水处理领域备受关注。
铁碳微电解技术的原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铁和碳材料的电化学性质,二是微电解条件下的电化学反应。
首先,铁和碳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电化学活性,能够在外加电压的作用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其次,在微电解条件下,电极表面的电化学反应速率受到限制,使得电化学反应更加充分和均匀。
因此,铁碳微电解技术能够高效地将水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铁碳微电解技术的具体应用包括废水处理、饮用水净化、污水处理等领域。
在废水处理中,铁碳微电解技术能够高效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有机物等有害物质,使废水得到有效处理和回收利用。
在饮用水净化中,铁碳微电解技术能够去除水中的余氯、有机物、微生物等,提高饮用水的水质和安全性。
在污水处理中,铁碳微电解技术能够将污水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污水的安全排放。
总的来说,铁碳微电解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水处理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市场空间。
在未来的发展中,铁碳微电解技术有望成为水处理领域的重要技术之一,为改善水质、保护环境做出重要贡献。
同时,我们也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铁碳微电解技术的原理和应用,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推动铁碳微电解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希望通过不懈的努力,铁碳微电解技术能够为人类创造更加清洁、健康的生活环境。
铁碳微电解Fenton工艺操作规程铁碳微电解与芬顿联用工艺,相对于微电解,能够的去除成分复杂的废水特别是对CODCr、脱、可生化性有着更为明显的优势。
相比对于Fenton试剂投加Fe2 ,不仅节约药剂成本,并且达到了以废治废悼的。
微电解-Fenton联用工艺是处理/预处理高浓度废水理想的工艺,潍坊远航环保工艺用于高盐、高浓度、难降解、高度、气味大、难生化废水的处理。
一、操作前的准备工作检查各管口接头有否接错,法兰螺栓是否旋紧,垫片有否垫好。
检查所有的管路阀门是否按要求达到指定位置。
二、2、设备运行根据工艺要求,连续进水,连续出水。
调节废水PH值到3-4,均量泵入微电解反应器内,进水10min后,开启空气管道阀门,开启风机曝气,控制气水比3-4:1。
微电解反应器出水加酸调节PH值到3-4,进入芬顿反应器,反应器内按比例投加双氧水;开启空气管道阀门,进气搅拌。
芬顿反应器出水进入PH回调池,加碱调节PH值到7-9,沉淀2-4h。
沉淀池上清液进入后续处理系统,沉淀污泥排入污泥浓缩池,通过压滤机脱水。
PH控制需设置在线监测仪。
三、3、微电解反冲洗:根据使用情况,确定反冲洗周期。
反冲洗启动时,关闭进出水管路,开启反冲洗进出水管路,运行2个小时后,关闭反冲洗进出水管路,开启设备进出水管路,设备正常运行。
四、4、添加填料出水浑浊,去除效率降低后,一般需要添加填料。
根据实际消耗情况定期添加五、5、设备停机设备停机时,需按,停止进水系统---停止曝气系统---关闭出水系统的循序设备长时间停止运行时,需用清水将填料冲洗干净,设备内注满清水,防止填料暴露在空气中氧化。
铁碳微电解工艺流程
《铁碳微电解工艺流程》
铁碳微电解是一种通过电流作用来加工铁碳材料的工艺。
它广泛应用于制造业中,特别是在金属加工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铁碳微电解工艺的流程。
首先,铁碳微电解工艺的第一步是制备铁碳材料。
这个步骤非常关键,因为铁碳材料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最终加工效果。
通常铁碳材料会被切割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并保持干燥清洁。
接下来,在一个电解槽中,将铁碳材料和一定浓度的电解液放入其中。
电解液中会含有一定的添加剂,以提高电解的效率和加工质量。
然后将阳极和阴极接入电源,通过电流的作用,使得铁碳材料表面发生微小的电解反应。
在电解过程中,铁碳材料表面会逐渐产生微小的气泡和氧化产物,这一过程也称为电解析。
经过一定时间的电解,铁碳材料表面会形成一层薄薄的氧化膜,这种氧化膜会影响到材料的性能和加工效果。
最后,铁碳材料经过一定时间的电解后,取出并进行清洗和处理。
清洗的目的是去除电解液和产生的氧化产物,同时也会对铁碳材料进行抛光和处理,以达到一定的表面光洁度和光滑度。
经过这些步骤,铁碳材料就可以被用于制造各种产品了。
总的来说,铁碳微电解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而又精细的加工过
程,需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才能获得良好的加工效果。
它在金属加工领域中起着重要作用,为制造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铁碳微电解原理
铁碳微电解(Fe-CEDL)是一种由极具金属特征的含碳氧化物、碳纳米管及碳颗粒表现出的原位尺寸受控电化学方法,旨在在固体表面及其界面上实现微小电解。
该方法涉及通过操纵碳/金属界面电位来控制表面电化学反应。
它还可以在原位分离表面的原子层以及由其组成的纳米晶体。
Fe-CEDL可以被应用于电化学合成以及用于探索表面反应的催化机理。
Fe-CEDL的机理是由一系列有机/无机材料组成的原位可控电化学过程控制的,其碳/金属界面电位被用于控制表面电化学反应。
Fe-CEDL的基本功能是通过体系中的碳颗粒与碳纳米管的界面,改变表面的电极反应,从而分离了纳米表面的原子层和纳米晶体。
Fe-CEDL的主要目的是合成出新的金属碳复合物,其具有更高的功能性和结构性。
最重要的是,由于Fe-CEDL的过程中引入了极具金属特征的含碳氧化物,它有可能新建立或增强物质的机械性能和耐久性,如抗疲劳性、抗腐蚀和抗氧化性等。
此外,Fe-CEDL具有不稳定系统中可靠地提供高比表面积隔离等功能,并且容易操作,性能可调,使得Fe-CEDL可以成为一种简便、有效的制备催化剂的方法。
该方法可以提供均匀的活性表面,使得Fe-CEDL也可用于合成高性能的纳米结构材料。
Fe-CEDL的其他应用包括用于探索物质/表面反应催化机理的研究,以及用于制造有机/无机纳米材料的研究。
它还可以用于模拟表面反应过程的研究以及非平衡态电化学系统的分析。
总之,Fe-CEDL是一种十分有用的方法,其可以合成高性能的金属碳复合材料,作为电化学合成体系,它还可以用于探索催化机理、制备纳米材料以及研究非平衡态电化学系统等方面。
铁碳微电解
3.2 铁碳微电解塔
3.2.1设计原则
微电解是集合电化学、吸附、凝聚和氧化还原反应等作用的结果,主要影响微电解处理效果的因素有pH值、水温、反应时间及曝气程度等。
根据国内外对化学合成类废水的研究分析及实验总结,微电解塔对处理该类废水的最适宜工作环境,选定本工程中电解塔的工作环境是:pH=3,铁炭体积比为1:1,铁屑粒径约在5~10目,反应时间为90min。
废水由微电解塔的底部进入塔内,上行经过填料床后,流入上部的周边淹没孔口,进入集水槽。
铁碳填料选用LAT-TC03新型微电解填料,上部利用筛网压板来防止填料因为膨胀而发生流失。
填料是放置在承托层之上,穿孔板作为支承。
采用连续进水、连续曝气的方式,定期对铁碳填料进行反冲洗。
冲洗时需关闭微电解塔的进水阀以及集水槽的出水阀。
再使冲洗水从上部进水塔内,从底部出水至污泥浓缩池。
塔为玻璃钢结构。
塔的内壁做三油两布防腐,外漆采用中灰,一底两面。
塔的外壁须设置有卸料口、铁爬梯等。
3.3.2 设计计算
选定本工程中电解塔的工作环境是:pH=3,铁炭体积比为1:1,铁屑粒径约在5~10目,反应时间为90min。
[5]
废水由微电解塔的底部进入塔内,上行经过填料床后,流入上部的周边淹没孔口,进入集水槽。
铁碳填料选用LAT-TC03新型微电解填料,上部利用筛网压板来防止填料因为膨胀而发生流失。
填料是放置在承托层之上,穿孔板作为支承。
采用连续进水、连续曝气的方式,定期对铁碳填料进行反冲洗。
(1)微电解塔的有效容积V有效
T
V⨯
=
Q
有效
式中,V有效——微电解塔的有效容积,m3;
Q ——污水流量,m3/h;
T ——微电解塔中水力停留时间,h 。
则,微电解池的有效容积为:
3
3
25.565.15.37m
m V
=⨯=有效
(2)微电解塔的直径D
根据贾邵义、柴诚敬主编《化工传质与分离过程》提供的埃克特关联图中
[6]
,填料塔的液泛速度根据相流动参数而不同,查得对应的液泛速度为
0.0015m/s 。
液泛点是填料塔的操作上限,根据要求,操作空塔气速比上泛点气速得到的泛点率小于1,即设计点空塔流速取泛点流速的50%~80%,所以填料塔的塔径D :
u V D G π4=
式中,V G ——体积流量,m 3/s ;
u ——设计点空塔流速,m/s ,取泛点流速的50%。
则有,
)
(2.40015
.05.0)
3600/5.37(4m D =⨯⨯⨯=
π (3)有效水深h
24D V h π有效
=
式中,h ——微电解塔的有效水深,m 。
则,微电解塔的有效水深为:
)
(0.22.45
2.564h 2
m =⨯⨯=
π
(4)微电解塔高度
取承托层高为0.3m ,有效水深2.0m 。
考虑到曝气引起的废水体积膨胀,超高为1.5m ,则微电解塔总高度H :
m
H 8.35.123.0=++=
取4.0m 。
因此,微电解塔的尺寸为H×Ф=4.0×4.2m 。
(5)填料层
选用处理效果较好、不易板结,且处理能力更强的LAT-TC03新型微电解填料,其主要性能参数如表3-3所示。
表3-3 LAT-TC03微电解填料参数表
微电解塔进水COD 为5000mg/L ,出水为2500mg/L ,水量为37.5m 3/h 。
所以至少所需填料的体积为
3
max
0.751000
302500-5000245.37-m
q S S Q V
V
e
=⨯⨯⨯==)()(所需填料
(6)支承装置
设计为目前性能最优的大塔支撑板——梁型喷射式。
根据HG/T 21512-1995要求设计。
选用波形尺寸为220mm×136mm 。
(7)布气系统
取气水比为15:1,所需空气量Q 空气为:
h m Q
/5.562155.373
=⨯=空气
经过计算,微电解塔的各部分尺寸情况如表3-4所示。
表3-4 微电解塔尺寸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