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除油液的配方和工艺条件
- 格式:docx
- 大小:13.01 KB
- 文档页数:1
电镀除油剂配方概述电镀除油剂是一种用于去除金属表面油污和杂质的化学溶液。
它在电镀工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净化金属表面,提高电镀效果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电镀除油剂的配方、原理和应用。
配方以下是一种常见的电镀除油剂配方:•氢氧化钠:10-20g/L•碳酸氢钠:5-15g/L•磷酸二氢钾:1-5g/L•表面活性剂:0.5-2g/L这种配方可根据具体应用需求进行微调,以达到最佳效果。
原理电镀除油剂通过其成分中的碱性物质和表面活性剂发挥作用。
其主要原理如下:1.碱性物质(如氢氧化钠、碳酸氢钠)能与酸性物质(如油脂、脱脂剂)反应生成皂化物,将其溶解或乳化。
2.表面活性剂能够破坏液体表面的张力,使其更容易与油污接触并分散。
通过以上原理,电镀除油剂能够有效地去除金属表面的油污和杂质,为后续电镀工艺提供干净的基材。
应用电镀除油剂广泛应用于各种金属电镀工艺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预处理:在金属电镀之前,需要对基材进行预处理以确保表面干净。
电镀除油剂可以去除表面的油脂、氧化物和其他污染物,为后续电镀工艺做好准备。
2.脱脂:在某些情况下,金属表面可能存在大量的脱脂剂残留。
使用电镀除油剂可以将这些脱脂剂彻底去除,以保证电镀质量。
3.清洗:在一些特殊情况下,金属表面可能需要进行清洗以去除附着物。
电镀除油剂可以有效地清洗金属表面,并确保无残留。
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电镀除油剂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安全操作:电镀除油剂可能对皮肤和眼睛有刺激性,使用时应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2.通风环境:电镀除油剂的使用应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进行,以避免吸入有害气体。
3.浓度控制: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电镀除油剂的浓度以达到最佳效果。
过高或过低的浓度都可能影响去污效果。
4.温度控制:电镀除油剂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工作效果更好。
根据具体产品说明,保持适当的工作温度。
结论电镀除油剂是金属电镀工业中不可或缺的化学品。
通过配方中的碱性物质和表面活性剂,它能够有效去除金属表面的油污和杂质。
1)除油除油配方:氢氧化钠60克/升温度70~1000C碳酸钠60克/升时间,油除净为止磷酸三钠 100克/升要求:被除油件表面水冲洗时表面无张力。
2)水洗用温热水擦洗,再用冷水洗至表面无碱液存留,达到中性为止。
3)酸洗根据零件氧化膜的厚薄而定,如果氧化膜厚就要分两步进行,即:第一步松散氧化膜,第二步去除氧化膜。
松散氧化膜的溶液:硫酸20% 温度800C 时间15~20分钟去除氧化膜溶液:硝酸20% 氢氟酸30% 温度55~650C 时间除净为止注意:配酸洗液时必须先加水后加酸,并且缓慢加入。
4)水洗将酸洗好的零件用水冲洗,洗至零件表面无酸液存留。
用PH试纸测试呈中性为止。
5)钝化钝化液配方:硝酸20% 温度500C 时间 20分钟钝化好的零件表面应为一层均匀的银白色保护膜。
6)水冲洗钝化后的零件用水冲洗至表面用PH试纸测试呈中性为止。
7)吹干洗好的零件用压缩空气吹干。
经以上酸洗、钝化好的零件表面一定要用塑料薄膜遮盖好,以免再次被污染和氧化。
1、管子经焊接后,需将焊疤、飞溅打磨干净后方能进行酸洗。
2、化学除油除油液配方:氢氧化钠60克/升温度1000C碳酸钠 60克/升磷酸三钠 80克/升时间除净为止3、热水洗将除好油的管子用热水冲洗,必要时进行擦洗。
4、冷水洗用自来水将管子内、外壁冲洗干净5、酸洗酸洗液配方:盐酸() 200克/升温度30~400C六次甲箕四胺 3克/升时间氧化皮除净为止6、水冲洗内、外壁,洗至管壁无残留酸,用PH试纸测试呈中性为止。
7、吹干用压缩空气将内、外管壁吹干8、用塑料薄膜将管子两头封好,以免管内进污物和再次氧化。
9、如是液压管,酸洗吹干后,管内需加油,用很小的压缩空气将油吹至整个内管壁,然后用塑料薄膜封头。
(注:配酸洗液时一定要先加水后加酸)第7页四、铜管的酸洗工艺1、化学除油除油液配方:氢氧化钠 60克/升温度1000C碳酸钠60克/升磷酸三钠 80克/升时间油除净为止2、热水洗将除好油的管件用热水擦洗,其表面应无张力。
碱性除油的主要成分和作用(1)氢氧化钠(NaOH ):它是一种强碱,皂化作用较强,但它的润湿作用和乳化作用较差,所以它不是一种好的去污剂。
氢氧化钠本身水洗性较差,对许多有色金属有腐蚀性,并使黄铜变色。
(2)碳酸钠(Na2CO3 ):它具有良好的缓冲作用,然而其水解后碱性不高,如0.5%的水溶液pH 为11.30碳酸钠本身的去垢作用也较差,水洗性也不好。
(3)磷酸三钠(Na3PO4 ·12H2O):它具有良好的缓冲作用,0.5%的水溶液的PH为11.8。
磷酸三钠具有一定的表面活性作用,它的水洗性极好,还有一种三聚磷酸钠效果更好。
(4)硅酸钠:工业上用的硅酸钠常在变更Na2O: Si02的比值基础上进行分类。
在碱性除油中常用的几种硅酸盐有原硅酸钠(Na4SiO4 ),偏硅酸钠(Na2S'03)和固体或液休的水玻璃。
当这类硅酸钠的相对碱度下降时,它们的缓蚀性能也增强,硅酸钠在很多深圳电镀厂里都有用到的。
硅酸钠本身具有较好的表面活性作用,当它与其他表面活性剂组合使用时,它是碱类中最佳的润湿剂、乳化剂和分散剂。
偏硅酸钠还广泛地应用在有色金属去油中作缓蚀剂。
(5)乳化剂:乳化剂是一种表面活性剂,它的结构具有两种相矛盾的基团,一种是憎水性的,一种是亲水性的。
在除油过程中,首先是乳化剂吸附于两相(油与溶液)的界面上,憎水基团与金属表面的油产生亲和作用,而亲水基团向去油液。
在表面活性剂分子的作用下,油污与镀件表面引力减弱。
借助去油液的对流、搅拌作用,油污逐渐从金属表而脱落而成细小的球,变成乳浊液的状态。
除了溶液的成分应有适当的选择外,去油操作条件如温度、搅拌等对加速除油过程具有一定的影响。
温度和搅拌:除油一般加热到70℃一l oocc。
提高温度,可以增进碱性盐类的水解,从而提高溶液的碱度,加速一皂化反应。
但是必须注意,碱液中的水分蒸发极快,操作时一定要维持水和碱溶液的一定体积。
搅拌:搅拌溶液也可促进去油过程。
除油剂生产工艺流程除油剂生产工艺流程除油剂是一种用于去除油脂和污垢的化学物质,广泛应用于工业和家庭清洁用品中。
除油剂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原材料准备、混合、反应、分离和包装等步骤。
首先,原材料准备是除油剂生产工艺流程的第一步。
除油剂的主要原材料包括表面活性剂、溶剂、助剂和水。
这些原材料需要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准备,并置于容器中备用。
接下来是混合步骤。
在混合过程中,将原材料逐一加入混合容器中,并使用搅拌设备将其均匀混合。
混合的时间和速度需要根据具体配方和材料特性来确定,以确保混合均匀。
混合完成后,进入反应步骤。
在反应过程中,向混合容器中加入反应剂,并控制反应温度和时间。
根据具体配方和产品要求,反应温度可以在常温下进行,也可以在高温下进行。
反应时间的长短也需要根据反应速度和反应物的性质来确定。
反应完成后,需要进行分离步骤。
在分离过程中,使用离心机或过滤装置将混合物进行分离,得到除油剂的清洁液体。
分离的目的是将除油剂中的固体颗粒和不溶物分离出来,确保产品的纯净度。
最后是包装步骤。
将除油剂的清洁液体倒入适当的容器中,并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标识和包装。
包装的方式可以是瓶装、袋装或桶装等,根据产品的用途和市场需求来选择。
除油剂生产工艺流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产品的稳定性和质量控制。
对于不同的原材料和配方,需要进行实验和测试,以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性能满足要求。
此外,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生产环境的卫生和安全,以确保产品的质量。
总的来说,除油剂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原材料准备、混合、反应、分离和包装等步骤。
通过合理的配方和操作,可以生产出质量稳定、性能优良的除油剂产品。
除油剂在家庭和工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对于清洁和去污具有重要的作用。
高效环保多功能除油去污剂配制方法及应用一、高效环保多功能除油去污剂的配制方法材料准备:1.丁酮(又名异丁酮):作为溶剂和分散剂,可以溶解油污和脏物。
2.丙酮:作为清洁剂,可以去除顽固的油渍。
3.乙醇:作为清洁剂和稀释剂,可以加速溶解油污。
4.精制水:用于稀释及清洗。
配方:1.将丁酮、丙酮和乙醇按照4:1:1的比例混合在一个容器中,搅拌均匀。
2.然后逐渐加入精制水,搅拌均匀,直到达到所需浓度。
3.每次使用前,将配制好的去污剂搅拌均匀。
二、高效环保多功能除油去污剂的应用1.家庭清洁:可以用于清洁厨房油烟机、灶台等油污严重的地方。
将少量去污剂涂抹在油污处,静置数分钟,然后用湿抹布擦拭即可。
2.工业清洁:适用于汽车维修、机械加工等工业领域,可以去除机器设备上的油污。
将去污剂喷洒在油污处,静置一段时间,然后用刷子或高压水枪清洗即可。
3.衣物清洁:可以用于去除衣物上的顽固油渍。
将去污剂涂抹在油渍处,轻轻揉搓,然后用清水洗涤。
4.地板清洁:适用于清洁厨房、车间等地面。
将去污剂稀释后,用拖把进行拖洗,然后用清水冲洗。
三、注意事项1.使用时请注意通风,避免剂量过大或长时间接触皮肤、眼睛和呼吸道。
2.配制不当会导致溶剂挥发过快或剂量过大,可能引起火灾或爆炸,请妥善保存和使用。
3.使用前请做好防护措施,如戴手套、护目镜等。
4.此去污剂仅供外部使用,请勿内服。
综上所述,高效环保多功能除油去污剂是一种能够有效去除各种油污和脏物的清洁产品。
通过正确配制和应用,可以在家庭和工业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问题,以免造成人身伤害或环境污染。
除油液配制工艺
一. 特性
1.1浓度高(外观表现:粘度高),洗涤效果好,一洗就干净,降低使用成本1.2水洗性好:工件除油后,清洗容易,节约成本.
1.3产品PH值为中性:在酸.碱环境下均可使用.
1.4在与酸复配使用中除油能力强,除油速度快,不腐蚀工件基体,酸
雾抑制性好
1.5有很强的去污能力,有很强的乳化、增溶、剥离、脱脂能力,水洗
性佳
1.6能适合各种加工工艺:. 碱(碱性).电解、滚筒除油及超声波除腊等1.7环保.安全:
环保:水解性好,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
安全:对人体皮肤即长久接触也不会产生副作用.
二.碱性除油液配比
三.使用方法
3.1 在除油槽内按配比配制好后,搅拌均匀后待用;
3.2 使用前用试纸测试PH值:10~15左右。
如果达不到要求,可适当加或减配比,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四.调整维护
除油液使用一定时间后,当除油效果下降时,可加入除油剂,保证PH值在10~15范围内。
高效环保多功能除油去污剂配制方法及应用原料配比(质量份)表1除油剂表2高效浓缩工洗粉制备方法本品采用一般方法均匀混合而成,使用时视油污情况和清洗对象用水稀释成不同浓度的溶液。
原料配伍本品各组分质量份配比范围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2~10、纯碱0~30、油酸三乙醇胺0.2~6、烧碱0~10、壬基酚聚氧乙烯醚0.2~2、水玻璃3~1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2~2、元明粉0~10、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0.2~2、磷酸三钠0~30、烷基多苷0.2~2、三聚磷酸钠0~15、葡萄糖酰胺0.2~2、乙二胺四乙酸0~2、羧甲基纤维素0~2。
在上述除油去污剂中,有两大类物质:一类是多种表面活性剂,另一类是多种助洗剂。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油酸三乙醇胺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多苷、葡萄糖酰胺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这些表面活性剂是本品中一种高效环保多功能除油去污剂的主要活性部分,具有显著的乳化、分散力,良好的溶解与润湿性,并且是多种不同成分、不同的组分复配,因而产生了良好的协同增效作用,从而大大提高了本品的综合除油去污能力。
纯碱和/或烧碱、水玻璃、元明粉、乙二胺四乙酸和/或磷酸三钠、三聚磷酸钠和/或羧甲基纤维素都是助洗剂。
本品优选的油酸三乙醇胺,因为它对油脂有特殊的乳化能力,特别是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复配,协同增效效果更加明显。
本品还优选了除矿物油能力较强的椰子油脂肪酸三乙醇胺,从而提高了除矿物油的能力。
本品还优选了烷基多苷、葡萄糖酰胺等基于可再生植物原料第四代表面活性剂,一方面是从生态安全性方面考虑,同时也由于它们有一系列的优异性能,并有很好的复配性。
如烷基多苷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时,会产生协同增效作用。
实验证明:50℃,活性物浓度0.1%、水硬度16时,烷基多苷以不同比例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复配后,对涂有牛油的盘子的去污力,以洗盘数的多少来表征复配物的去污力,洗盘数越多去污力越好。
除油剂的配制1,油脂的种类油脂可分为两大类,矿物油和动/植物油。
矿物油主要有烷烃类物质构成。
而动/植物油主要由各种硬脂酸构成,其中植物油为不饱和酸,动物油则为饱和酸构成。
2,油脂的去除动植物油由于其主体成分是各种硬脂酸,在碱(如氢氧化钠)的条件下,不溶性的脂肪酸会发生皂化反应,生成可溶性的脂肪酸钠。
因此对于动植物油的清洗相对较容易,只需要碱和热水就能完成除油。
矿物油主要是性质稳定的烷烃类物质,不会与碱发生反应,只能依靠表面活性剂的乳化作用方可实现除油的效果。
3,除油剂的组成根据油脂的种类和性质,除油剂包含两种主体成分,表面活性剂和碱类助洗剂。
碱类物质:碱类助洗剂常用的为氢氧化钠、五水偏硅酸钠和纯碱,碱性依次减弱。
氢氧化钠作为碱剂,价格最为便宜,废水较难处理,有时因为碱性偏强导致清洗物体受到损伤;偏硅酸钠是碱性仅次于氢氧化钠的物质,pH值缓冲于12.5左右,并具有一定的净洗性能,广泛的用于各种除油清洗剂中。
纯碱的碱性较弱,一般用于对碱敏感的除油工艺。
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是除油剂的最核心成分,早期的除油剂是以乳化剂的乳化作用为主,但是随着表面活性剂价格的上升以及环保的要求,越来越要求降低表面活性剂的使用量,实现工作液的小浴比以及提高除油的速率,单靠乳化性能已经无法满足上述条件,对除油剂的分散性能和抗二次沉积性能亦有较高的要求。
适合除油的表面活性剂一般为非离子类型的产品,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系列、烷基酚聚氧乙烯醚(TX、NP)系列等。
非离子产品普遍价位较高,为了降低除油剂成本,阴离子的产品也会出现在除油剂的配方中,特别是同时具有非离子性质的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磺酸钠(FMES)在阴离子产品中具有较高的除油性能。
4常温除油表面活性剂的除油效果与温度成正比,温度越高,除油效果越好,低温条件下的除油,往往需要提高表面活性剂的使用量或延长除油的时间。
5表面活性剂的选择表1列举了常见表面活性剂的浊点、HLB值等。
除锈除油除蜡添加剂配制方法及应用原料配比(质量份)制备方法用乙醇溶解改性油酸,再与烷基聚葡糖苷、椰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四乙酰基乙二胺及水进行均匀混合制得。
本品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将用乙醇溶解改性油酸,再与烷基聚葡糖苷、椰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四乙酰基乙二胺及水进行均匀混合之后得到的混合物,在转速为10000r/min的剪切机中进行剪切。
进一步地,本品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在转速为10000r/min的剪切机中分别将改性油酸、烷基聚葡糖苷、椰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乙醇、四乙酰基乙二胺进行剪切;用剪切后的乙醇溶解剪切后的改性油酸,再与剪切后的烷基聚葡糖苷、椰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四乙酰基乙二胺及水进行均匀混合制得。
原料配伍本品各组分质量份配比范围为:改性油酸10~20、烷基聚葡糖苷3~13、椰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3~13、65%的乙醇1~10、四乙酰基乙二胺2~7、水加至100。
所述改性油酸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各种油污和蜡膜产生分散、乳化、湿润、去污作用。
所述改性油酸具有疏水基团,所述疏水基团的碳氢链结构类似于油的分子结构,因此疏水基团向着金属表面的油污,而亲水基团与水紧紧结合在一起,促使油和水两相界面上的表面张力大大降低,当水溶液中含有足够的表面活性剂时,即水溶液中表面活性剂的浓度超过其本身临界胶束浓度范围内时,附着在金属表面上的油污纷纷被胶束剥离,进入溶液,形成水包油的微粒而分散于水溶液中,从而进行去污。
所述烷基聚葡糖苷为除油除锈的催化剂,在酸性溶液中具有加速除油除锈除蜡的作用,同时可以掩蔽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提高了除油效果。
同时,钙催化剂加在盐酸或硫酸溶液中,对锈蚀和氧化皮产生一种强力剥离作用。
虽然在酸洗液中盐酸的用量比浓盐酸酸洗液降低了40%~50%(体积比),而除锈的速度并没有降低,反而有提高。
所述椰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为缓蚀剂,可避免工件表面产生过腐蚀、氢脆的产生。
在使用盐酸或硫酸酸洗液时,酸洗时间一定要严格掌握,稍有不慎,有些精密零件就会产生过腐蚀现象,而在酸洗液中加入所述椰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为缓蚀剂就不必有这种顾虑。
除油剂的配方及使用方法一、前言除油剂是一种常用的清洁剂,可以有效地去除各种油污和污渍。
但是由于市场上存在大量的除油剂品牌和种类,消费者在选择和使用时往往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和使用。
本文将从除油剂的配方、使用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希望对消费者有所帮助。
二、除油剂的配方1. 原料(1)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是除油剂中最主要的成分之一,其作用是降低水与油之间的表面张力,使其能够混合在一起。
常用的表面活性剂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两性表面活性剂等。
(2)溶解助剂:溶解助剂可以增强除油剂对污渍的溶解能力,常用的溶解助剂有丙酮、乙醇、异丙醇等。
(3)稳定助剂:稳定助剂可以增强除油剂对水中硬度离子和氧化物等杂质的耐受能力,常用的稳定助剂有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等。
2. 配方(1)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型除油剂:此种除油剂适用于去除一般的油污和污渍,其配方如下: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5% ~ 10%次氯酸钠 1% ~ 3%水溶性聚合物 0.5% ~ 1%水余量(2)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型除油剂:此种除油剂适用于去除较为顽固的油污和污渍,其配方如下:聚氧乙烯硬脂醇醚 10% ~ 15%聚氧乙烯辛基苯醚 5% ~ 10%丙二醇丁基醚 3% ~ 5%水溶性聚合物 0.5% ~1%水余量三、除油剂的使用方法1. 使用前准备(1)选择适当的除油剂:根据不同的清洁需求选择适当的除油剂。
(2)戴好手套和口罩:由于部分除油剂对人体有刺激性,建议在使用时戴上手套和口罩。
(3)将油污表面清理干净:先用清水将油污表面的灰尘和杂物清理干净。
2. 使用方法(1)浸泡法:将除油剂倒入清水中,按照配比加入适量的除油剂,将需要清洗的物品浸泡在溶液中,静置一段时间后取出进行冲洗。
(2)喷洒法:将除油剂倒入喷雾瓶中,按照配比加入适量的除油剂,在需要清洗的物品表面均匀喷洒,静置一段时间后用清水冲洗。
(3)擦拭法:将除油剂倒在湿抹布或海绵上,均匀涂抹在需要清洗的物品表面,静置一段时间后用清水冲洗。
中性除油除锈剂配制方法及应用
配制方法:
材料准备:
1.乙酸乙酯:200毫升
2.碱液:20克NaOH溶于200毫升去离子水中
3.有机磷除锈剂:50毫升
4.去离子水:550毫升
5.表面活性剂:10毫升
步骤:
1.在一个干净的容器中,将乙酸乙酯、碱液、有机磷除锈剂和表面活
性剂按照配方比例倒入容器内。
2.搅拌混合物,并逐渐加入去离子水,继续搅拌至混合均匀。
3.将混合液从容器中倒入存储容器中。
应用:
1.表面涂层除锈:将中性除油除锈剂应用于有表面涂层(如漆、油漆)的部件,可以有效去除这些涂层中的油污和氧化铁锈。
使用方法:将剂液喷洒在表面涂层上,静置一段时间(通常为10至
20分钟),然后用刷子或清洁布擦拭,最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2.金属表面除锈:中性除油除锈剂可以应用于金属表面(如钢铁、铜、铝等)的除锈清洗。
使用方法:将剂液涂抹在金属表面上,利用刷子或抹布擦拭,直至去
除表面的油污和氧化铁锈,最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3.机械设备清洗:中性除油除锈剂可应用于机械设备的清洗,去除设
备表面的油污和氧化铁锈。
使用方法:将剂液喷洒在设备表面,静置一段时间(通常为10至20
分钟),然后用刷子或清洁布擦拭,最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4.污垢清洗:中性除油除锈剂也可用于一般的污垢清洗,如油脂、油
漆等。
使用方法:将剂液涂抹在污染物上,静置一段时间(根据情况而定),然后用刷子或清洁布擦拭,最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多功能除油除锈清洗剂配制方法及应用简介配制方法配方一:-1升温水-50克重碳酸钠-50克漂白粉-50克磷酸盐-20克酸性洗涤剂-10克溶剂(如醇类或醚类)配方二:-1升温水-50克重碳酸钠-50克漂白粉-50克磷酸盐-20克去污剂(如表面活性剂)-10克溶剂(如醇类或醚类)注意:配方中的重碳酸钠、漂白粉和磷酸盐是用于去除油污和锈蚀的主要成分。
酸性洗涤剂和去污剂可以增强清洗效果。
溶剂可以帮助快速溶解油污。
使用方法1.将配方一或配方二中的成分逐一加入温水中,并充分搅拌,直到完全溶解。
2.将配制好的清洗剂倒入喷雾瓶或其他适当的容器中。
应用领域1.工业领域:多功能除油除锈清洗剂可以用于清洗机器设备、制造工具和车辆表面等。
它可以快速去除油污和锈蚀,使得设备和工具恢复原本的亮度和功能。
2.家庭领域:多功能除油除锈清洗剂可以用于清洗厨房器具、浴室设备和洗衣机等。
它可以轻松去除油渍和污垢,使得家居设备保持清洁和卫生。
3.农业领域:多功能除油除锈清洗剂可以用于农业机械和器具的清洗。
它可以帮助去除油污和锈蚀,保护农业设备的寿命和性能。
注意事项1.使用多功能除油除锈清洗剂时应戴上手套和护目镜,以免剂液溅入眼睛或接触皮肤。
2.在使用多功能除油除锈清洗剂时,应确保通风良好,避免吸入有害气体。
3.清洗剂应放置在儿童无法接触的地方,以防止误饮或接触。
结论自制多功能除油除锈清洗剂是一种经济实用且环保的清洗剂。
通过简单的配制方法和适当的应用,可以在工业、家庭和农业领域中高效地去除油污和锈蚀。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仍需要注意安全使用,并确保与其他化学物质隔离,以免产生不安全的化学反应。
一、对铝制品表面进行机械抛光:1、机械抛光工序为:粗磨、细磨、抛光、抛亮、喷砂、刷光或滚光等,根据制表面的粗糙程度来适当采取不同的工序。
二、化学除油:化学除油过程是借着化学反应和物理化学作用,除去制件表面的油污。
化学除油采用弱碱性溶液中进行。
化学除油液的配方和工艺条件:1、配方:氢氧化钠30-50G/L,工业洗涤剂0.5-1ML/L,水70-125G。
2、工艺条件:温度:50-60℃ 时间:1-2min3、除油后用清水冲洗。
4、化学除氧化膜:进行酸洗处理以中和制件表面残留的碱液,并除去其自然氧化膜,使之露出制件的铝及铝合金基体,对于含硅铝合金制作,必须用混合溶液进行酸洗,以除去其表面的暗色硅浮灰。
酸洗液的配方:浓硝液200~270ML/L温度:室温时间:1-3min除去含硅铝合金制件表面氧化膜和硅浮灰的酸洗液配方:浓硝酸3体积;浓氢氟酸1体积。
温度:室温时间:5-15min铝及铝合金制件经化学酸洗后,必须立即用流动温水和冷水清洗,以除去残酸,然后浸入水中,以备化学抛光。
5、化学抛光:化学抛光是利用铝和铝合金制作在酸性或碱性电解质溶液中的选择性自溶解作用,来整平抛光制年表面,以降低其表面粗糙度、PH的化学加工方法。
这种抛光方法具有设备简单、不用电源,不受制件外型尺寸限制,抛光速度高和加工成本低等优点。
铝及铝合金的纯度对化学抛光的质量具有很大的影响,它的纯度愈高,抛光质量愈好,反之就愈差。
化学抛光就是采用简要的粘性液膜理论进行的。
抛光液配方和工艺条件:配方一:(重量份)浓磷酸/% ;浓硫酸%;浓硝酸 %;尿素 %;硫酸胺4.4%;硫酸铜0.02%。
温度:100-200℃ 时间:2-3min配方二:(重量份)浓磷酸??%;浓硝酸?%;冰乙酸?%。
温度:90-105℃ 时间:2-5min抛光液的配制方法:1、先把磷酸、硫酸和硝酸按照一定的(%)重量,逐渐依次倒入抛光槽内,小心拦匀。
2、再按配方的成分,分别用水溶解一定(%)重量的冰乙酸、尿素、硫酸胺、硫酸铜加入槽内拌匀。
除油剂配方,除油表面活性剂,去污最强的表面活性剂,除油增强剂,脱脂活性剂,油污剥离剂,油污抓爬剂,除油促进剂,除油加速剂,油污剥离乳化,脱脂活性剂,除油添加剂,脱脂助剂,工业表面活性剂,脱脂添加剂,高效表面活性剂,除油助剂,清洗活性剂,界面活性剂,除油去污表面活性剂,清洁表面活性剂,洗涤剂表面活性剂,活性剂,表面活性剂,工业清洗剂配方,发动机清洗剂配方,玻璃清洗剂配方,超声波清洗剂配方,金属清洗剂配方,不锈钢清洗剂配方,重油污清洗剂配方,除油增强剂(PR023)产品用途1、传统的除油理论只考虑润湿渗透作用、乳化作用、皂化作用、悬浮分散作用、发泡吸污抗沉积作用、增溶作用,以上理论对除油确有贡献。
但对于顽固油污的清洗,很难快速彻底清除。
关键是在配方中缺少一种关键作用的物质,这种关键物质就是“油污抓爬剂”,可在极短的时间内将“大块顽固油污”抓爬下来,有了这种“油污抓爬剂”再配合传统的除油理论,可实现快速完美除油;这种新物质的应用,在国外大牌公司的除油剂中已成功应用,这也是国外大牌公司除油剂占领高端除油市场的根本原因。
其实关于除油剂的配方问题,各公司所用的物质大致相近,关键是否考虑到对顽固油污的抓爬问题,是否寻求到这款差异化的“油污抓爬剂”;2、在传统碱性脱脂剂中,使用传统表面活性剂复配,通过大幅提高添加量,除油效果仍不理想的场合,建议在原配方基础上添加“油污抓爬剂”,可使除油效果颠覆性提升;3、对于使用LAS、AES、6501、NP、TX、OP、AEO、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等常见活性剂,除油效果仍不理想的场合,可复配“油污抓爬剂”,以使除油效果发生革命性转变;4、如果期望“除油剂”适应各种重油污场合,建议添加“油污抓爬剂”;5、如果期望除油剂达到国外大牌公司的清洗水平,建议复配“油污抓爬剂”;6、如果期望通过常见、廉价的表面活性剂复配物,就可配出尖端的碱性除油剂,建议在原复配物的基础上添加“油污抓爬剂”。
多功能除油除锈清洗剂配制方法及应用原料配比(质量份)制备方法(1)自来水溶解十二烷基磺酸钠、六亚甲基四胺、三乙醇胺、食盐、明胶、OP-10,搅拌全部溶解得混合液1。
(2)用自来水放一容器中,先将H2SO4缓缓加入水中搅拌散热,然后加入HCl搅拌,得混合液2。
(3)将混合液1倒入混合液2中,混合即得清洗剂。
原料配伍本品各组分质量份配比范围为:自来水300、十二烷基磺酸钠8~10、六亚甲基四胺2.5~4、三乙醇胺1.5~3、食盐200~300、明胶0.2~0.4、OP-1012~20(体积)、自来水400、H2SO4100~150(体积)、HCl200~300(体积)。
所述十二烷基磺酸钠作抑雾剂使用,产生泡沫,酸和钢铁基体发生反应,生成氢气、产生氢脆,放出大量酸雾。
为了防止酸雾的产生,在酸洗时加入十二烷基磺酸钠,它能防止酸雾产生同时达到酸洗持久的作用。
所述六亚甲基四胺在酸洗时对金属件起缓蚀作用,缓蚀率大于95%,能有效抑制钢铁件在酸洗中对氢的吸收和Fe3+对金属的腐蚀,使金属酸洗时不产生孔蚀。
所述三乙醇胺化学钝,作稳定剂使用,在本剂中既可控制清洗剂的分解又起到渗透作用。
所述食盐能控制H2SO4对碳钢、铬钢、铬镍钢的腐蚀作用,兼作防灰剂。
所述明胶对金属在酸洗中具有良好的缓蚀作用,这种由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多种α-氨基酸构成,是一种既含氨基又含经基的缓蚀剂。
当浓度达到0.3%时缓蚀率为95%,介质温度升高,浓度增大,其缓蚀率有不同程度增加。
所述OP-10乳化剂是一种良好的乳化剂,除油效果良好,但不易从零件上洗掉,为保证镀层与金属零件的结合力,必须加强清洗。
在本品中作为除油成分。
产品应用本品可广泛运用于金属及部分非金属材料在涂装、电镀、化学镀、防锈封存、表面改性、表面膜转化等工艺的预处理。
本品多功能清洗剂清洗的工艺方法:(1)浸泡法。
将要处理的金属工件,浸入除油除锈液中3~15min,视其工作情况而定。
此法比较经济,若温度在30℃,或搅拌振动时效果更佳。
中性除油剂配方中性除油剂可以用于除去各种地方的油污,例如车库、厨房、车间等多个场所。
除去油污的同时,中性除油剂还能保持地面的清洁度,让你的环境更加美观。
中性除油剂的配方有哪些呢?下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
中性除油剂的基础配方使用环保液体,其中主要成分有:1.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是一种在水中具有优良性能的化学物质,它可以将水和油溶液混合并将油污分散开来。
2.淀粉或类淀粉成分淀粉或类淀粉成分是一种增稠剂,它能够增加油污的黏度,从而更容易清洗。
同时,淀粉也有助于吸附油脂,减少油污对环境的污染。
3.碱性物质碱性物质是一种用于中和油污的化学物质,它能够分解油脂并将其溶解在水中。
碱性物质可以用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钾(KOH)等产品,但需要注意的是,浓度要适度,过多会损害设备表面。
4.防腐剂防腐剂是一种防止除油剂变质的化学物质,例如氯化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酯等。
防腐剂能够抑制细菌繁殖,防止除油剂被污染而失去功效。
除了基础配方外,中性除油剂还可以添加一些其他的成分,以增加其效果。
例如:1.香精添加香精可以为中性除油剂添加香气,使其在使用时更加愉悦。
2.着色剂着色剂可以为中性除油剂添加各种颜色,使其更容易识别和分辨。
3.光泽剂光泽剂是一种能够为物体增加光亮的化学剂,使用光泽剂的中性除油剂可以为表面增加一层光泽,使其更加美观。
中性除油剂的使用时,需要注意要按照配方比例进行配制,可以进行细微调整以使其达到最佳使用效果。
同时,在使用前需要先将表面清洁干净,然后再涂上中性除油剂,待其进行一段时间的反应之后,在用清水将表面冲净即可。
总之,中性除油剂在使用时具有极大的便利性和广泛的适用范围。
通过认真研究中性除油剂的配方内容,我们可以生产出更加高效的中性除油剂,为各行各业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
镀镍工艺流程工艺流程一、碳钢和低合金钢的前处理工艺流程机械除油除锈→水洗→化学除油→水洗→酸洗→水洗→活化→→水洗→去离子水洗主要步骤的工艺要求1.机械除油除锈一般的工件表面都有油污和锈蚀,大量油污可用干布擦净,锈蚀的部位用水砂纸打磨。
有的工件表面有锈皮、焊渣、旧漆层等,则需进行机械抛光、振光或喷砂处理。
2.化学除油除油液配方:氢氧化钠 20g/l 碳酸钠 30g/l 磷酸钠30g/l OP-10 1ml/l工艺条件温度: 60-80℃时间 3-5分钟如果一次除油不彻底,应用水冲洗后再浸入除油液中,如此反复操作,直至油除净为止。
油除净的标准是基体表面达到完全润湿状态,能形成均匀水膜,无挂珠。
3.涂保护漆如果要求零件局部镀覆,则需对不要求镀的部位涂保护漆。
涂保护漆时应小心仔细,需保护的部位的涂层应连续均匀,不保护的部位绝对不允许沾有保护漆。
保护漆通常采用聚胺脂清漆,涂漆后应放置24小时方可进行化学镀。
4.酸洗酸洗液配方:1∶1 盐酸(体积比)工艺条件温度:室温时间: 15-30秒酸洗后要求工件表面无锈。
5.活化活化液配方 10% 硫酸 (体积比) ρ H2SO4 =1.84 g/cm 3工艺条件温度:室温时间: 10-20 秒一般要求当工件表面有大量细小均匀气泡溢出时停止活化。
二、不锈钢、高合金钢的前处理工艺由于不锈钢和高镍、铬含量合金钢的表面上有一层钝化膜,若按常规钢铁件表面预处理的方式进行前处理,化学镀层的结合强度很差,很难保证结合力。
所以在一般除油后要附加在浓酸中进行阳极处理,以改善镀层的结合强度。
为可靠起见,还可以进行预镀镍,进行活化。
常见工艺如下:化学除油→热水清洗→冷水清洗→电解清洗→二次除油→热水清洗→冷水清洗→电解清洗→预镀镍活化→冷水清洗→去离子水洗工艺配方及工艺说明化学除油:与普通钢铁件除油配方相同,60-80℃;热水清洗:60-80℃,约2分钟;冷水清洗:两次逆流漂洗或喷淋清洗,室温,约2分钟;电解清洗:碱性脱脂液配方可与上面的化学除油液配方相同,阳极电流密度为30-55安培/平方分米,15-30秒;预镀镍:闪镀液配方为:6水氯化镍240克/升,盐酸(30-33%)320ml/L,阳极为镍板,工件阴极,电流密度,3.5-7.5安培/平方分米,2-4分钟;化学镀镍工艺——镀前处理需知化学镀镍的对象是具体的工件,进厂待镀的工件状况,包括工件材质、制造或维护方法,工件尺寸和最终使用情况是不同的;因此前处理方法应有所不同。
化学除油液的配方和工艺条件:
1、配方:氢氧化钠30-50G/L,工业洗涤剂0.5-1ML/L,水70-125G。
2、工艺条件:温度:50-60℃时间:
3、除油后用清水冲洗。
4、化学除氧化膜:进行酸洗处理以中和制件表面残留的碱液,并除去其自然氧化膜,使之露出制件的铝及铝合金基体,对于含硅铝合金制作,必须用混合溶液进行酸洗,以除去其表面的暗色硅浮灰。
酸洗液的配方:
浓硝液
温度:室温时间:
除去含硅铝合金制件表面氧化膜和硅浮灰的酸洗液配方:
浓硝酸3体积;浓氢氟酸1体积。
温度:室温时间:
铝及铝合金制件经化学酸洗后,必须立即用流动温水和冷水清洗,以除去残酸,然后浸入水中,以备化学抛光。
5、化学抛光:
化学抛光是利用铝和铝合金制作在酸性或碱性电解质溶液中的选择性自溶解作用,来整平抛光制年表面,以降低其表面粗糙度、PH的化学加工方法。
这种抛光方法具有设备简单、不用电源,不受制件外型尺寸限制,抛兴速度高和加工成本低等优点。
铝及铝合金的纯度对化学抛光的质量具有很大的影响,它的纯度愈高,抛光质量愈好,反之就愈差。
化学抛光就是采用简要的粘性液膜理论进行的。
抛光液配方和工艺条件:
配方一:(重量份
浓磷酸75%;浓硫酸8.8%;浓硝酸8.8%;尿素3.1%;硫酸胺4.4%;硫酸铜0.02%。
温度:100-200℃时间:
配方二:(重量份
浓磷酸85%;浓硝酸5%;冰乙酸10%。
温度:90-105℃时间:
抛光液的配制方法:
1、先把磷酸、硫酸和硝酸按照一定的(%)重量,逐渐依次倒入抛光槽内,小心拦匀。
2、再按配方的成分,分别用水溶解一定(%)重量的冰乙酸、尿素、硫酸胺、硫酸铜加入槽内拌匀。
3、然后,在搅拌状态下,逐渐调节上述抛光液至各配方所需的温度范围,即可进行化学抛光。
三、化学抛光工艺条件的影响:
1、温度影响:温度应控制在90-115℃之间,其中最佳温度为105℃。
2、抛光时间的影响:抛光时间与抛光温度成反比,温度低延长抛光时间,温度高缩抛光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