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机构级别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4
中国行政级别分为12个。
现在来看中国行政,基本上分为五套班子,即党委、政府、政协、人大、纪委。
中国的行政级别分为①国家级正职(包括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等国家头号人物)②国家级副职(包括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人大常委等)③省部级正职(包括各个省级行政区的省委书记、省长、省政协主席、省人大常委会主席等、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直辖市市委书记等。
以及国家各部部长等)④省部级副职(包括各个省级行政区的省委副书记、副省长、省政协副主席、省人大常委会副主席、省人大常委等(行、直辖市市委副书记等。
以及国家各部副部长等,还有一些行政级别是正厅但是必须要副布来兼任的,一般认为那个单位是副部单位,如省宣传部、组织部、纪委等必须由省委常委或者省委副书记兼任。
⑤厅局级正职以前叫地厅级,主要是地级市(各自治州)市委书记、市长、市人大主席、市政协主席、省级下属单位,如省公安厅厅长、国家各部下属单位,如外交部新闻司司长⑥厅局级副职地级市市委副书记、市委常委、副市长、市人大副主席、市政副协主席、,省级下属单位,如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国家各部下属单位,如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等,还有一些行政级别是正处但是必须要副厅来兼任的,一般认为那个单位是副厅单位,如市政法委,市宣传部、组织部、纪委等必须由市委常委或者市委副书记兼任。
⑦县处级正职包括县(县级市、区、旗等)委书记、(区)县长、(区)县人大、(区)县政协主席、市各单位局长,如市公安局、司法局等,还有厅级各单位下属,如省公安厅X处,省委办公厅主任等⑧县处级副职包括县(县级市、区、旗等)委副书记、县(区)委常委、(区)副县长、(区)县人大、(区)县政协主席、市各单位局长,如市公安局、司法局等,还有厅级各单位下属,如省公安厅X处,省委办公厅主任等,⑨乡科级正职包括各乡、镇、办事处党委书记、乡长、镇长、办事处主任、以及镇级人大等,还有处级下属,如县公安局长等⑩乡科级副职包括各乡、镇、办事处党委副书记、党委委员、副乡长、副镇长、办事处副主任、以及镇级人大副主任等,还有处级下属,如县公安副局长等乡科级在下,就是所股级,是中国行政当中最小的,一般是乡里边财政所、派出所之类的。
谁能说出⽬前中国最完整的⾏政级别?先说结论:《宪法》中规定中国的城市只分为直辖市、设区市和市三种,但实际上中国城市的⾏政级别从正省级的到正乡级共有七级。
农村则统⼀的没有级别(统⼀为正村级?)。
《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中指出:⾮农牧业,以⼆、三级产业⼈⼝为主要居民时,就称为城市。
在中国,包括按国家⾏政建制设⽴的市、镇。
《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关于城市定义部分的截图四个正省级的城市:正省级的城市只包括四个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这个是最没有争议的。
直辖市的四⼤班⼦均为正省部级,且⼀把⼿⼀般是由更⾼⼀级的领导担任。
直辖市的区与地级市平级,为正地厅级,区所辖的街道办事处、乡镇均为正处级。
但是,即使是直辖市的村委会、居委会、社区也都是(村)居民⾃治组织,没有⾏政级别。
⼗五个副省级城市:副省级城市包括五个计划单列市(⼤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和⼗个副省级省会城市(⼴州、武汉、哈尔滨、沈阳、成都、南京、西安、长春、济南、杭州)。
副省级城市所辖的区县⽐较特殊,市辖区为正地级,但市辖县与地级市相同为正处级。
副省级城市的区所辖的街道办事处也与直辖市相同为正处级,但乡镇仍为正科级或副处级。
副省级城市的县、县级市所辖的街道办事处和乡镇与普通的县⼀样,仍为正科级。
需要注意的是,所有的省会城市的市委书记都是由省委常委(省委副书记)兼任的,但除了上⾯的⼗个,其他的省会城市都是普通的地级市,城市⾏政级别仍然是正地(厅)级,只不过市委书记个⼈级别⾼配。
很多省内强市的市委书记也是由省委常委兼任,但除了上⾯的五个计划单列市,其他的仍是正地(厅)级。
⽐如河南省的洛阳、湖北省的襄阳、江苏省的苏州都是普通的地级市,城市⾏政级别为正地(厅)级。
新疆的伊犁哈萨克族⾃治州是个特例,这是中国唯⼀即辖县市⼜辖地区的⾃治州,但伊犁州的⾏政级别仍为正地(厅)级,这是中国唯⼀的⼀个平级管辖平级的地区。
此图错误上图就是明显的⼀个错图,原因是将天津的滨海新区、上海的浦东新区、新疆的伊犁州都标为副省级城市。
中国官员级别行政级别从上到下分为:国家级正职:如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国家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国家级副职: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中央纪委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全国政协副主席。
省部级正职:如中共中央纪委副书记,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下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党组)正职领导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领导人等。
省部级副职:中共中央纪委常委,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下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副职领导人(党组成员)和副部级机关(党组)正职,各人民团体(党组)副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副书记、常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领导人,省纪委书记,副省级城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领导人(特殊规定的副职),国家正部级企业副职领导,国家副部级企业正职领导,副部级高校党政正职等。
厅局正职: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直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司局室正职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副部级机关(党组)副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正职,副省级城市党委(副书记,常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领导人,纪委书记。
各地市(设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国有副部级企业的副职和正厅级企业正职领导,省署高校党政正职。
厅局副职: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直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司局室副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副职,副厅级正职。
副省级城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机关正职,各地市(设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纪委书记国有副厅级企业的正职和正厅级企业副职领导,省署高校党政副职,大专正职。
政府行政级别序列一、政府行政级别:政府机构的行政级别依据行政区划级别、所管辖事务的重要程度、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等因素而定,分为五档十级,包括正国级、副国级、正省(部)级、副省(部)级、正地(厅)级、副地(厅)级、正县(处)级、副县(处)级、正乡(科)级、副乡(科)级。
国务院部委一般是正省(部)级单位。
直属机构中带“总局” 的为正省(部)级单位,其它为副省(部)级单位。
办事机构、国家局都是正省(部)级。
直辖市、省(部级)的政府职能部门一般是正地(厅)级。
普通省会、普通地级市的政府职能部门一般是正县(处)级。
县级市、县、普通市辖区的政府职能部门一般是正乡(科)级。
比较特殊的情况是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的政府职能部门一般是副地(厅)级(副省级城市目前有十五个分别是:哈尔滨、长春、沈阳、济南、南京、杭州、广州、武汉、成都、西安、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
其中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即是计划单列市也是副省级城市)。
此外,经济开发区,直辖市署区级别比一般的级别高1到2个级别。
比如:上海市为正省部级,下辖18个区,1个县即崇明县。
18个区中的浦东新区为副省部级,其余区为正地(厅)级。
崇明县前几年是副地(厅)级,现在升格正地(厅)级。
上海无论区辖的街道办事处、乡镇,或是县辖的街道办事处、乡镇都是正县处级。
机构级别和公务员级别是一样的划分。
但两者并不是一一对应关系,机构级别决定了担任该机构行政负责人的级别应不低于此机构行政级别,在一些重要地区,一些重要部门往往存在“高配”现象。
同一行政区域,党委书记级别一般比政府一把手高一级1、国家级正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国家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2、国家级副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中央纪委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全国政协副主席。
国家机构的名称与级别从上到下数,国家(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地区(地级市、直辖市所辖区、自治州、盟)、县(县级市、地级市所辖区、自治县、旗、直辖市所辖区所辖街道)、乡(镇、民族乡、街道)这五级政府分别对应国家、部、厅、处、科五个级别,当然都有正副之分,称为国家正级、国家副级、省部正级、省部副级、地厅正级、地厅副级、县处正级、县处副级、乡科正级、乡科副级。
中央人民政府即国务院的组成部门有部(如国防部)、委(如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院(如中国科学院)、署(如海关总署)、行(如中国人民银行)、社(如新华社)、局(如国家税务总局)等,级别为省部级,与省级政府同级,其内设机构叫司,级别为地厅级,与地级政府同级,司下面还设有处,级别为县处级,与县级政府同级,如外交部东亚司日本处,前外交部长唐家璇就担任过与县委书记同级的日本处处长。
省级政府的组成部门叫厅,顾名思义,就是厅级,其内设机构叫处,大点的处下面设有科,小点的处不设科。
地级政府的组成部门叫局,处级,这是因为作为省级政府的派出机构地区行政公署的内设机构叫处,所以地级政府的组成部门名称虽叫局,但级别叫处级,而不叫局级,一般称为处级局,与以便与部级局(如国家税务总局)、厅级局(如省级国家税务局、省级地方税务局)、县级局(如县级国家税务局、县级地方税务局)相区别,处级局的内设机构叫科。
县级政府的组成部门也叫局,科级,称为科级局,为啥不叫科呢?这是因为科一般适用于政府组成部门的内设机构,而不适用于政府组成部门,县级局的内设机构叫股,派出机构叫所、站等,级别均为股所级,与乡镇政府的内设机构及派出机构同级。
乡级政府没有组成部门,其下属单位有内设机构与派出机构,内设机构的名称一般为股、派出机构的名称叫所、站等,级别均为股所级。
综所上述,我国五级政府的名称分别是国务院、省、地、县、乡,级别分别是国家级、省部级、地厅级、县处级、乡科级;各级政府的组成部门分别叫部、厅、局(处级)、局(科级),级别分别是省部级、地厅级、县处级、乡科级;另外地区行政公署不设组成部门,只设内设机构,其名称叫处,级别为处级,乡级政府也不设组成部门,只设内设机构,其名称叫股、所、站,级别为股所级;各级政府组成部门的内设机构分别叫司、处、科、股,级别分别为地厅级、县处级、乡科级、股所级。
1国家级正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国家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2国家级副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中央纪委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全国政协副主席。
3省部级正职:中共中央纪委副书记,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下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党组)正职领导人(特殊规定的副职)各人民团体(党组)正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领导人(特殊规定的副职),国家正部级企业正职领导。
4省部级副职:中共中央纪委常委,领导人(党组成员)和副部级机关(党组)正职,各人民团体(党组)副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副书记、常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领导人,省纪委书记,副省级城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领导人(特殊规定的副职),国家正部级企业副职领导,国家副部级企业正职领导,副部级高校党政正职。
5厅局(地)正职: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直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司局室正职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副部级机关(党组)副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正职,副省级城市党委(副书记,常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领导人,纪委书记。
各地市(设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国有副部级企业的副职和正厅级企业正职领导,省署高校党政正职。
6厅局(地)副职:属司局室副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副职,副厅级正职。
副省级城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机关正职,各地市(设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纪委书记国有副厅级企业的正职和正厅级企业副职领导,省署高校党政副职,大专正职。
7县处级正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处室正职。
医院行政级别划分标准医院作为医疗卫生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行政级别的划分对于医院的管理和运营具有重要意义。
医院行政级别的划分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医院规模。
医院的规模是衡量其行政级别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般来说,医院的规模可以通过其床位数量、医疗设备、人员编制等方面来进行评估。
根据规模大小的不同,医院可以分为三级甲等医院、三级乙等医院、二级甲等医院、二级乙等医院、一级甲等医院、一级乙等医院等不同级别。
二、医疗技术水平。
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也是衡量其行政级别的重要指标之一。
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可以通过其临床科室设置、医疗设备、医疗技术人员的水平等方面来进行评估。
技术水平高、设备先进、医疗水平优良的医院往往具有更高的行政级别。
三、医疗服务能力。
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也是衡量其行政级别的重要指标之一。
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可以通过其医疗服务范围、医疗服务质量、医疗服务水平等方面来进行评估。
服务范围广、服务质量高、服务水平优良的医院往往具有更高的行政级别。
四、管理水平。
医院的管理水平是衡量其行政级别的重要指标之一。
医院的管理水平可以通过其管理制度、管理人员的素质、管理效益等方面来进行评估。
管理制度健全、管理人员素质高、管理效益显著的医院往往具有更高的行政级别。
综上所述,医院行政级别的划分标准主要包括医院规模、医疗技术水平、医疗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等方面。
这些标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医院的行政级别。
医院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提升自身的规模、技术水平、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以提升自身的行政级别,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国家机构的名称与级别
从上到下数,国家(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地区(地级市、直辖市所辖区、自治州、盟)、县(县级市、地级市所辖区、自治县、旗、直辖市所辖区所辖街道)、乡(镇、民族乡、街道)这五级政府分别对应国家、部、厅、处、科五个级别。
中央人民政府即国务院的组成部门有部(如国防部)、委(如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院(如中国科学院)、署(如海关总署)、行(如中国人民银行)、社(如新华社)、局(如国家税务总局)等,级别为省部级,与省级政府同级,其内设机构叫司,级别为地厅级,与地级政府同级。
省级政府的组成部门叫厅,顾名思义,就是厅级。
我国五级政府的名称分别是国务院、省、地、县、乡,级别分别是国家级、省部级、地厅级、县处级、乡科级;各级政府的组成部门分别叫部、厅、局(处级)、局(科级),级别分别是省部级、地厅级、县处级、乡科级。
一、中国城市的行政区划级别城市的行政区划级别是指行政区划的层级,目前,中国城市的行政区划层级共有三级:直辖市、地级市、县级市。
副省级城市在行政区划上属于地级市。
二、中国城市的7级行政级别1级:准国级香港,澳门2特区(对外享受国家和地区中的地区级,可以单独参加国际的经济,社交,体育活动和申办国际级的活动,如奥运会等,高度自制,有自己的区旗,区徽)2级:正部级4大直辖市:北京(010)、上海(021)、天津(022)、重庆(023)直辖市:是中国一级行政区,政治、经济各方面都直接与中央挂钩。
3级:副部级副省级城市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名之一,受省级行政区管辖,副省级市的市长与副省长行政级别相同。
副省级城市为中国大陆地区城市的行政地位之称,源自改革开放1980年代,当时由于其特有的经济地位而被称为“计划单列市”,和省会等较大城市一样,具有宪法授予的部分立法权。
按照中国大陆行政区划来划分,“副省级城市”属于省辖市之列的地级市。
根据1994年2月25日,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文件(中编[1994]1号)经中共中央、中国国务院同意成为“副省级城市”,包括重庆共计有副省级城市16个,因重庆于1997年划分为直辖市减少为15个。
其最高行政官员(市长)对应的行政级别为副省长级(副部长级)。
重庆是第一个副省级城市。
计划单列市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名之一。
所有副省级城市早先都是计划单列市,后来规定省会城市不再设为计划单列市,所以上面的10个计划单列省会都已经相继取消了,现在的计划单列市只剩下厦门、宁波、青岛、深圳、大连等5个非省会城市,的收支直接与中央挂钩,由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两分,无需上缴省级财政。
我国目前的计划单列市有五个,分别是深圳、大连、青岛、宁波和厦门。
它们享受着省一级的经济权限。
注:直辖市与计划单列市主要区别是:直辖市是一级行政区。
计划单列市仅仅是在经济上享受省级待遇。
按照地理大区的顺序分别如下:东北地区(4个):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黑龙江省:哈尔滨(0451)吉林省:长春(0431)辽宁省:沈阳(024)、大连(0411)华东地区(6个):南京、杭州、宁波、厦门、济南、青岛山东省:济南(0531)、青岛(0532)江苏省:南京(025)浙江省:杭州(0571)、宁波(0574)福建省:厦门(0592)华中地区(1个):武汉湖北省:武汉(027)华南地区(2个):广州、深圳广东省:广州(020)、深圳(0755)西南地区(1个):成都四川省:成都(028)西北地区(1个):西安陕西省:西安(029)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是计划单列市,其它的都是所在省份的省会。
中国行政级别中央政府是中国最高层的政府,具有最高的行政权力。
它负责起草和执行国家政策、制定法律和法规,以及管理国家机构和经济。
中央政府中最主要的机构是国务院,它负责政府的一般运行,并负责监督各省地方政府的行使职责的情况。
二、省级政府省级政府是中国第二级别的政府机构。
它们负责规定本省的各项政策,并负责执行中央政府的政策和法律,监督本省行使职责的情况。
省级政府有省人大、省政府和省委,其中省人大为法律最高机构,省政府负责政府的日常行政管理,而省委负责省的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三、市级政府市级政府位于省级政府之下,是中国第三级别的政府机构。
它们负责本市的政策制定和实施,以及执行省级政府和中央政府的政策和法律。
主要机构有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和市委,它们一方面负责本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也负责监督县级政府的行政管理。
四、县级政府县级政府是中国最小的行政机构,由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和县委组成。
县级政府承担着辖区内的日常行政管理工作,负责解决当地的日常经济和政治问题,并实施省市政府和中央政府的政策和法律。
五、乡镇和村庄乡镇和村庄是中国最基层的行政机构,负责本地的行政管理和社会发展。
它们的机构结构有乡人大、乡政府、乡街道办、村支部组织等。
乡镇和村庄的职能主要是负责辖区内的行政事务,例如财政管理、社会救助、文化教育等。
总的来说,中国行政级别从上往下分为中央政府、省级政府、市级政府、县级政府、乡镇和村庄六级,每一级行政机构都有其特定的职能,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社会发展所期望的要求。
中国行政结构是一套功能性分级制度,它既分散了政府的行政权力,又使政府的行政管理更为紧凑有效。
经过长期的探索和运作,中国行政结构已经形成了一种有效的管理方式,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也是当代中国国际地位稳步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今,中国政府正在不断完善行政结构,改革和提高行政效率,努力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在未来,我们将以集中力量来推动行政结构的进一步完善和改革,让中国政府更加有效、更具竞争力。
中国的五级行政级别一、中国的五级行政级别决定了官员级别的基准体系通常情况下,中国官员的行政级别是由所在机构的行政级别决定的,这是识别官员级别的第一法则。
与大多数国家的组织结构不同,中国的行政区划有五个行政层级中央(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区、自治州、盟)、县(区、旗、县级市)、乡(镇、街道)。
因此,按照上面五个行政层级政府官员分为五种主要层级,每个主要层级又可以分出正副两个级别,这十个级别就构成了我们识别官员身份的基准体系。
具体如下:1、国家级正职,简称“正国级”,包括中国共产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
正国级职位包括: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2、国家级副职,简称“副国级”,包括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机构的成员(正国级除外),正国级职务的副职等。
它们包括: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务院副总理和国务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中央纪委、中央政法委的书记则因情况而定。
按照职位“就高不就低”的原则——这是识别官员级别的第二法则,如果这两个书记是政治局常委,那么他们就是正国级;如果是政治局委员,就是副国级。
3、省部级正职,也称“正部长级”,包括中央部委、省级党委和政府的正职领导(“一把手”)。
它们包括:中共中央下属机构(如政研室、党史研究室、文献研究室)的正职领导,国务院组成部门(部、委、办、总局、审计署、人民银行、海关总署等)的正职领导,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的办事机构和专门委员会的正职领导,各省四套班子(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领导。
4、省部级副职,包括省部级正职的副职,还有各省的党委常委,不再列举。
5、厅局级(或地厅级)正职,包括中央部委下属司局和省直机关(厅、局、部)的正职领导,各地级市(地区、直辖市所属区)四套班子的正职领导。
6、厅局级副职,包括厅局级正职的副职和市委常委。
行政级别知识汇总总结综合各方面对中国党政体系对应职务职级做了个汇总,不当之处敬请各位指正。
具体详看附件表格。
一、我国的行政级别虽然只有十二级,但同级又对应不同档次。
1、这可以在新闻报道中的排名顺序看出一二。
一般先是党的领导人总书记,依次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政治局委员、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
之后,是全国人大和“一府两院”的领导。
具体来说,依次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两高”负责人;再往后,是全国政协副主席和中央军委委员。
同是副国级的两高负责人排名一定在中央政治局委员之后的。
2、军队中的行政级别与地方政府级别不好靠拢,如正大军区职务相当于行政什么级别,网友争论的比较激烈,其实这个很好理解,军队正大军区相当于省委书记,大军区副职相当于省委常委,正军职相当于副省级非常委副省长,同理副军职相当于市委书记,正师职相当于市长,这样大家就明白了吧。
二、我国还有十个副省级城市和五个副省级计划单列市(重庆后升格为直辖市,只剩下十五个)。
1、十个副省级城市广州、武汉、哈尔滨、沈阳、成都、南京、西安、长春、济南、杭州2、五个副省级计划单列市大连、青岛、深圳、厦门、宁波3、需要明确一点,这十个副省级城市都是省会市,也说明不是所有的省会城市是副省级,而是按照惯例绝大部分省会城市的市委书记是省委常委副省级而已。
而这十五个副省级城市可不一样,副省级市的“四大班子”市委书记、市人大主任、市长、市政协主席均为副部长级,此四大班子的正职不由省委任命而是从中央组织部直接任命。
这四个职务的副职为正厅长级。
行政区级别:15市定为副省级后,仍为省辖市,由所在省的省委、省政府领导。
这些市的机构改革方案仍由所在省审批,同时抄报中编委备案。
15市的经济管理权限有关规定执行。
县的级别:15市直属机关的级别,可比照国办发[1993]85号通知中关于国务院直属机构和部委管理的国家局的机构级别确定,即市直工作部门为副厅级,内设机构为处级。
行政级别和职务级别对照表
行政级别和职务级别是指公立机构或组织内部识别各个职位地位的一种基准。
它们可以帮助一个组织确定和维护其内部的职责和权限,并为不同层级的职员提供一个可以根据完成任务的绩效而升迁的晋升途径。
行政级别的划分是根据一个组织团体的财力,规模,权力和责任来确定的。
它从高到低一般由七个层次组成:总裁、副总裁、总监、经理、主任、专员和助理。
总裁是最高级别,一般负责决策政策、监督领导整个组织,并对其工作结果负责。
副总裁一般负责一个或多个主要部门,总监一般负责执行特定的工作任务,经理负责维护和改善组织的制度,主任一般负责协调内外部的工作,专员一般负责技术上的工作,助理一般承担着专业工作和辅助工作。
职务级别是基于某个特定文化或组织所采用的特定法规、准则和政策来识别职责和权限的划分。
在公共行政中,职务级别一般以“主官”、“副主官”、“大官”、“小官”和“职员”为主,可以根据职责的复杂程度来进行划分。
主官一般为最高级,负责组织的规划计划、协调职能部门之间的配合和监督职能部门的决策实施。
副主官一般负责监督领导副下属部门的工作,大官一般负责具体的日常工作,小官一般参与具体的实施工作,职员一般在完成具体工作任务上起着执行和协助的作用。
行政级别和职务级别是相辅相成的,是企业、机构或组织内部管理和识别职务的两个重要标准。
它们既能帮助组织正确界定和划分职责和权限,又能提供一个可以操作性地识别一个行政绩效的晋升途径,使组织内部有序运行,促进组织发展。
附:副省级市名单(截至2011年7月31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吉林省长春市、辽宁省沈阳市、辽宁省大连市、山东省济南市、山东省青岛市、江苏省南京市、浙江省杭州市、浙江省宁波市、广东省广州市、广东省深圳市、湖北省武汉市、四川省成都市、陕西省西安市、福建省厦门市。
其中,辽宁省大连市、山东省青岛市、浙江省宁波市、福建省厦门市、广东省深圳市是计划单列市。
副部级大学:北京(7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天津(2所)南开大学天津大学东北(3所)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陕西(3所)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上海(3所)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江苏(2所)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湖北(2所)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2所)中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安徽(1所)中国科技大学福建(1所)厦门大学广东(1所)中山大学浙江(1所)浙江大学四川(1所)四川大学重庆(1所)重庆大学山东(1所)山东大学甘肃(1所)兰州大学985高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未签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99年7月25日南京大学1999年7月26日复旦大学1999年7月27日上海交通大学1999年7月27日西安交通大学1999年9月11日浙江大学1999年11月8日哈尔滨工业大学1999年11月14日北京理工大学2000年9月23日南开大学2000年12月25日天津大学2000年12月25日东南大学2001年2月12日武汉大学2001年2月13日华中科技大学2001年2月13日吉林大学2001年2月22日厦门大学2001年2月22日山东大学2001年2月26日中国海洋大学(非副部级)2001年2月27日湖南大学(非副部级)2001年2月27日中南大学2001年2月27日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8月8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1年9月23日重庆大学2001年9月28日四川大学2001年9月29日电子科技大学(非副部级)2001年9月29日中山大学2001年10月26日华南理工大学(非副部级)2001年10月26日兰州大学2001年12月9日西北工业大学2002年1月22日东北大学(非副部级)2002年1月23日同济大学2002年6月26日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8月24日“985工程”二期增列学校(5所)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非副部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清朝地方行政体系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地方行政体系相对完善。
清朝的地方行政体系主要由省、道、府、县四级组成,每级都有相应的官员负责地方行政事务。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四个级别的地方行政机构。
一、省级清朝的省级行政单位称为“省”,主要负责管理辖区内的多个道府县。
每个省的最高行政长官为巡抚或总督,他们由朝廷任命,掌管省内的军政大权。
巡抚和总督分别负责省内的文官和武官事务,他们在地方行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此外,省级行政单位还设有参议、布政使等官员协助巡抚或总督管理行政事务。
二、道级清朝的道级行政单位称为“道”,相当于现在的地区或行政区。
道下辖多个府和县,行政范围比省小。
每个道的行政长官为道员或道台,由朝廷任命。
道员或道台主要负责管理道内的行政、司法和财政事务。
道级行政单位还设有提刑、按察使等官员,协助道员或道台处理行政事务。
三、府级清朝的府级行政单位称为“府”,相当于现在的市或县。
府下辖多个县,行政范围比道小。
每个府的行政长官为知府,由朝廷任命。
知府主要负责管理府内的行政、司法和财政事务。
府级行政单位还设有知府的助手——府同,协助知府处理行政事务。
四、县级清朝的县级行政单位称为“县”,相当于现在的县。
县下辖多个乡镇,行政范围最小。
每个县的行政长官为知县,由朝廷任命。
知县主要负责管理县内的行政、司法和财政事务。
县级行政单位还设有知县的助手——县丞,协助知县处理行政事务。
除了以上四个级别的行政单位外,清朝还设有衙门、监司等机构,用于协助行政单位处理具体事务。
衙门主要负责管理司法事务,监司主要负责监察官员的廉政和履职情况。
清朝的地方行政体系相对稳定,为国家的统一和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各级行政单位的官员都需经过严格的选拔和考试程序,以确保他们具备足够的才干和能力来管理地方事务。
此外,行政单位之间也有相应的监督和协作机制,以保证地方行政的高效运作。
清朝地方行政体系是一个相对完善的体系,由省、道、府、县四级行政单位组成。
中国行政单位级别划分
中国行政单位级别划分:
1. 中央级:指中国中央政府的机构,如中央委员会、国务院、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等。
2. 省级:包括省、直辖市、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
例如广东省、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等。
3. 地级:包括市和地区。
例如上海市、广州市、青海西宁地区、辽宁
大连市等。
有些地级市还设有区的行政单位,如北京市的东城区、西
城区、朝阳区、海淀区等。
4. 县级:包括县、市辖区、自治县和旗。
例如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
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海南区等。
5. 乡级:包括乡、镇、街道办事处和民族乡、民族镇。
例如湖南省岳
阳市汨罗市塔峰镇、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枫树乡、四川省宜宾市南溪
区宜和乡等。
6. 村级:包括村和居民委员会。
村级单位是中国基层政权的基础,是
最接近人民群众的行政单位。
例如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江头村、
四川省攀枝花市东区德兴居民委员会、河北省沧州市东光县闫各庄村等。
以上就是中国行政单位级别划分的列表。
根据不同级别的行政单位,各级政府会有不同的职责和权力范围,以便更好地管理和服务人民。
内蒙古行政级别称呼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国的一个省级行政区,其行政级别称呼可以分为自治区级、地区级、县级和乡级四个层次。
一、自治区级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国的一个省级行政区,行使省级行政权力。
自治区级的行政机构包括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大、自治区政府和自治区政协。
自治区党委是自治区的最高领导机构,自治区政府是自治区的行政机构,自治区人大是自治区的立法机构,自治区政协是自治区的政治协商机构。
二、地区级内蒙古自治区下辖九个地级行政区,分别是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乌海市、赤峰市、通辽市、鄂尔多斯市、呼伦贝尔市、巴彦淖尔市和乌兰察布市。
地区级的行政机构包括地区党委、地区人大、地区政府和地区政协。
地区党委是地区的最高领导机构,地区政府是地区的行政机构,地区人大是地区的立法机构,地区政协是地区的政治协商机构。
三、县级内蒙古自治区下辖数十个县级行政区,包括旗、市辖区、县、自治县等。
县级的行政机构包括县级党委、县级人大、县级政府和县级政协。
县级党委是县级行政区的最高领导机构,县级政府是县级行政区的行政机构,县级人大是县级行政区的立法机构,县级政协是县级行政区的政治协商机构。
四、乡级内蒙古自治区下辖众多乡级行政区,包括乡、镇、苏木等。
乡级的行政机构包括乡级党委、乡级人大、乡级政府和乡级政协。
乡级党委是乡级行政区的最高领导机构,乡级政府是乡级行政区的行政机构,乡级人大是乡级行政区的立法机构,乡级政协是乡级行政区的政治协商机构。
总结起来,内蒙古行政级别称呼包括自治区级、地区级、县级和乡级四个层次。
自治区级为最高级别,包括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大、自治区政府和自治区政协。
地区级下辖九个地级行政区,县级下辖数十个县级行政区,乡级下辖众多乡级行政区。
每个级别都设有相应的党委、人大、政府和政协,负责该级行政区的领导、立法、行政和政治协商工作。
这些行政级别的设立和称呼,为内蒙古自治区的管理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其实所谓的正厅级也就是地厅级,也叫司局级,又名地师级。
指的就是部级的下一级。
从法律的角度讲,严格的说,厅级就是司局级,没有别的解释。
但是所谓厅级就是局级是从中央机关的角度来说的,在地方上,有很多人“衍生”出了很多新的局级的解释:比如一个县,普普通通的县,它里面会有各种“局”,公安局啊,财政局啊,这个局一般就是正科级单位,但是也有人会管它们叫“局级”,严格的说都是不对的。
同理,一个地级市的一般的“局”是正处级单位(县处级),而一个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局就有可能是正厅级或者副厅级单位了。
而真正的省级城市——直辖市,局就是绝对的正厅级也就是正司局级单位了。
以一个单位的领导的职衔来判定单位的级别并不准确,举一个例子,一个普通县的公安局是正科级单位,但是它的局长有可能是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或者副书记,所以局长大人会是副处级
正规解释:
省,部是一级
厅,局,司是一级
县,处是一级
科,镇是一级
这些都是行政职级
至于岗位上的名称,那就与级别无关了:
比如镇上的保卫处处长,其实最多是副科级;
县公安局局长,其实是正科级;
而国务院办公厅主任,其实是正部级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政府组成部门和直属机构是正厅级,即所谓的正厅级单位
深圳等副省级市的政府组成部门和直属机构是副厅级,在副省级城市叫正局级
副省级市职务设置情况:
市委书记、市长:副省级
市委副书记、副市长:正厅级
各局局长、各区区长(书记):正局级(相当于副厅级)
各局副局长、副区长(副书记):副局级(相当于正处级,职务工资高套一挡)
各局内设处室处长、区属各局长局长、各县县长(书记):正处级
各局内设处室副处长、区属各局长副局长、各县副县长(副书记):副处级
区属各局长内设科室科长、各县局局长:(正科级)
副省级市非领导职务设置情况:
巡视员(副厅级):市直机关设置
副巡视员(正处级):市直机关设置
调研员
副调研员
主任科员
副主任科员
科员
办事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六条:
公务员职务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
领导职务层次分为: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
非领导职务层次在厅局级以下设置。
1.国家级正职:
(包括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等国家头号人物)
2.国家级副职:
(包括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人大常委等)
3.省部级正职:
(包括各个省级行政区的省委书记、省长、省政协主席、省人大常委会主席等、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直辖市市委书记等。
以及国家各部部长等)
国务院各部委正职干部(如教育部部长、国家发改委主任)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正职干部(如江苏省省长、天津市市长)
部队正军职干部(如江苏省军区司令员、12军军长)
4.省部级副职:
(包括各个省级行政区的省委副书记、副省长、省政协副主席、省人大常委会副主席、省人大常委等(行、直辖市市委副书记等。
以及国家各部副部长等,还有一些行政级别是正厅但是必须要副布来兼任的,一般认为那个单位是副部单位,如省宣传部、组织部、纪委等必须由省委常委或者省委副书记兼任。
国务院各部委副职干部(如公安部副部长、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
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正职干部(如国家文物总局局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副职干部(如安徽省副省长、重庆市副市长)
各副省级市政府正职干部(如南京市市长)
部队副军职干部(如浙江省警备司令部副司令、31军副军长)
5.厅局级正职:
以前叫地厅级,主要是地级市(各自治州)市委书记、市长、市人大主席、市政协主席、省级下属单位,如省公安厅厅长、国家各部下属单位,如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国务院部委各司正职干部(如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正职干部(如河北省交通厅厅长,北京市财政局局长)
各副省级市政府副职干部(如宁波市副市长)
各地级市政府正职干部(如无锡市市长)
部队正师职干部(如1军后勤部部长、34师政委)
注:以上为高级干部
6.厅局级副职:
地级市市委副书记、市委常委、副市长、市人大副主席、市政副协主席、,省级下属单位,如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国家各部下属单位,如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等,还有一些行政级别是正处但是必须要副厅来兼任的,一般认为那个单位是副厅单位,如市政法委,市宣传部、组织部、纪委等必须由市委常委或者市委副书记兼任。
国务院部委各司副职干部(如人事部人才流动开发司副司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副职干部(如黑龙江省建设厅副厅长、上海市文化局副局长)
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正职干部(如南
部队副师职干部(如35师副政委、179旅旅长)
7.县处级正职:
包括县(县级市、区、旗等)委书记、(区)县长、(区)县人大、(区)县政协主席、市各单位局长,如市公安局、司法局等,还有厅级各单位下属,如省公安厅X处,省委办公厅主任等
国务院部委各司所属处室正职干部(如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经济作物处处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所属处室正职干部(如江苏省科技厅农村科技处处长)
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副职干部(如沈阳市卫生局副局长、浦口区副区长)
地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正职干部(如扬州市劳动局局长、滨海县县长)
部队正团职干部(如105团政委)
8.县处级副职:
包括县(县级市、区、旗等)委副书记、县(区)委常委、(区)副县长、(区)县人大、(区)县政协主席、市各单位局长,如市公安局、司法局等,还有厅级各单位下属,如省公安厅X处,省委办公厅主任等。
国务院部委各司所属处室副职干部(如农业部兽医局防疫处副处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所属处室副职干部(如江苏省教育厅人事处副处长)
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处室及区县各局正职干部(如南京市科技局科技成果处处长、玄武区卫生局局长)
地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副职干部(如镇江市民政局副局长、张家港市副市长)部队副团职干部(如105团参谋长)
9.乡科级正职:
包括各乡、镇、办事处党委书记、乡长、镇长、办事处主任、以及镇级人大等,还有处级下属,如县公安局长等
10.乡科级副职:
包括各乡、镇、办事处党委副书记、党委委员、副乡长、副镇长、办事处副主任、以及镇级人大副主任等,还有处级下属,如县公安副局长等
乡科级在往下,就是所谓股级,是中国行政当中最小的,一般是乡里边财政所、派出所之类的。
其实没有“局级”这个称位,局长的级别因为城市的级别千差万别。
比如,北京市(省级)公安局局长,深圳市(副省级)公安局局长,东莞市(地级)公安局局长,昆山市(县级)公安局局长,四个局长的级别可不是一个“局级”可以统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