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下定义
- 格式:ppt
- 大小:800.50 KB
- 文档页数:45
下定义题下定义是一种说明方法,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作概括的说明。
下定义是高考语文“压缩语段”常考题型之一,给出一段文字,要求为其中某一种概念下定义。
下定义的答题格式一般为“被定义概念(种概念)=事物的本质特征+属概念”的语言形式。
例如:无理数(一种概念)是(判断词)无限而不循环(本质特征)的小数(属概念)。
下定义的答题步骤如下:➢划出相关句,圈出关键词,重要程度为名词>形容词≈动词。
➢找出属概念,确定主干句。
➢把本质特征提炼出来进行排序合并。
➢连接句子,保持其流畅通顺。
➢数字数,若超了,就删除一些不必要的没有意义的词(比如“的”),或者精简一下定语部分。
若字数不够,多半是答案还不全,继续加定语。
➢重新整理答案。
举例:**例题:**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给“创造性思维”下定义。
创造思考教学以培养创造性思维为目标。
创造性思维具有以下特点:创造性思维的结果对于思考者或者文化而言,具有新颖性和价值;创造性思维是非传统的,具有高度机动性和坚持性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的任务是将原来模糊的,不明确的问题清楚地勾划出来,或提出某种方案加以解决。
**答案:**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新颖而具有价值的、非传统的、具有高度机动性和坚持性而且能清楚地勾划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
答案的得出步骤:➢找框架。
即找到包含属概念的句子。
文中“思维活动”是创造性思维的属概念,我们就以“思维活动”所在的句子为框架来组织答案。
➢筛信息。
准确筛选出创造性思维的三个特点。
从第一个分句中筛选出“具有新颖性和价值”,从第二分句中筛选出关键信息“非传统的具有高度机动性和坚持性”,从第三个分句中筛选出“能清楚地勾划和解决问题”,然后把这些信息用填定语的方式加到属概念前。
➢排顺序。
此题三个分句是并列关系,所以按信息出现的先后顺序来排列。
➢消语病。
语言要组织一下,个别地方微调。
默读一遍,看顺不顺。
➢誊答案。
⾼考语⽂复习教案:怎样下定义完美版⾼考语⽂复习教案:怎样下定义河南省登封市实验⾼中语⽂组王占敏教学⽬标:通过讲述“定义”的特点和针对性训练,使学⽣能够正确地下定义。
教学重点难点:下定义的⽅法。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定义”解说定义是通过⼀个概念揭⽰另⼀个概念内涵(概念所反映的事物本质属性的总和)的逻辑⽅法。
在说明⽂⾥,经常⽤到这种⽅法。
它要求⽤简洁的语⾔揭⽰事物的特征和本质。
如“书⽬,是⼀种记录书名著者出版情况和收藏情况,按照⼀定的顺序编排,供⼈们查找的⼯具书。
”这个定义就从内容、性质、⽅法和功⽤等⽅⾯揭⽰了“书⽬”的本质特征。
任何⼀个定义都是由定义项、下定义项和定义联项三个部分组成的。
在上⾯“书⽬”的定义中,其内涵被明确的概念“书⽬”是被定义项(被定义概念);⽤来明确被定义项内涵的概念“是⼀种记录书名著者出版情况和收藏情况,按照⼀定的顺序编排,供⼈们查找的⼯具书”是下定义项(下定义概念);表⽰这两项之间的逻辑联系的概念“是”是定义联项。
定义如果⽤公式表现是这样的:被定义项 +是(就是)+下定义项这个公式也表⽰为:被定义概念=种差+邻近的属概念所谓“邻近的属概念”,就是可以直接划分出被定义概念的属概念;所谓“种差”,就是被定义概念的区别于其他并列种概念的内涵。
如:杂⽂(被定义概念)是⽂艺性(种差)的政论⽂(邻近的属概念)在这⾥,“政论⽂”就是包含“杂⽂”这个概念⽽⼜⽐它范围稍⼴的概念,即“邻近的属概念”;“⽂艺性”就是杂⽂的同其他政论⽂相区别的内涵,即“种差”。
要准确地给概念下定义,必须遵守以下规则:第⼀、下定义概念与被定义概念外延(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范围)必须相等如:(1)商品就是劳动所得的产品。
(2)历史⼩说是以农民⾰命战争为题材的⼩说。
例(1)的定义概念外延⼤于被定义概念的外延。
因为劳动所得产品包括商品但不完全是商品。
例(2)的定义概念外延⼩于被定义概念的外延。
因为以农民⾰命战争为题材的⼩说只是历史⼩说的⼀部分。
★开启前绝密2016全国新课标 (2月最新版)高中语文各题型答题技巧及答题公式国家级重点中学出题人:黄炳辉Ⅰ卷第一部分(必做题):阅读(9分)【一】:依据文体特征读懂文章(1)根据文体特征读懂文章。
一类是一般以社会科学为研究对象的一般论述类文章(学术论文),主要运用说明的议论的表达方式行文,内容涉及到经济学,教育学,文化学历史学,语言学,美学等,且内容多为介绍学术论点及其分论点,论据,背景和意义。
一类是以自然科学为对象的科技说明文,主要运用说明的表达方式行文,内容多为介绍新科技新发现新认识,主体文字若干段落从不同角度具体介绍这个“新”:背景,构造,原理,特点,现状,发展,评价(优点缺陷)及其研究应用前景。
(根据文体特征,可边阅读边猜测下文内容,提高阅读速度。
)(2)注重整体阅读。
逐段阅读,标出各段的中心句子,并在头脑中大体复述各段内容。
最后在找到全文说明对象(议论对象)的基础上整合文意。
【二】:选择题的解答明确此类题目是在玩文字游戏,命题者改造原文设置错部分定语或状语(复句的部分分句),从而改变句意。
(1)设误的常用五种方法:添:添加定语或状语,删:删除句子而改变句意。
换:换用别的的词语代替,造成似是而非。
调:调换词语或句子顺序,从而改变句意。
凑:将意义有关或无关的几个词语(句子)杂糅凑合而造成错误。
(2)仔细辨别干扰项逻辑错误,特别关注选项中处于定语或状语位置的类似词语是否等值转换:一偷换概念:通过漏字,添字,改字,换序等方法扩大、缩小或转移概念。
尤要注意代词的指代。
二以偏概全:以部分代整体(或相反),以个别代一般(或相反),以特殊代普遍。
重点关注:a表数量多少的词语(少数,部分,几个,大多数);b表范围大小的词语(凡,全,都,所有;部分等);c表程度轻重的词语(特别,十分,稍微等);d表频率高低的词语(通常,总是;有时,偶尔等)三混淆时态:(已然与未然)已经,曾经,过去;现在,目前;将要,尚未等四混淆模态:(可能与必然)一定,必将;可能,估计,如果,未必等五正话反说:即肯定和否定颠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