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 总部大楼案例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23 MB
- 文档页数:6
188区域治理CASE作者简介:尤 材,生于1995年,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环境设计。
新时代设计——分析CCTV 新总部大楼长江大学艺术学院 尤材摘要:本文主要从CCTV新总部大楼谈起,以解读CCTV大楼的历史地位以及设计师对于该建筑的城市理论。
通过对艺术本质、艺术接受、艺术功能的思考和分析,探索建筑的新时代。
关键词:CCTV新总部大楼;功能与形式;新时代设计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595(2020)35-0188-0001一、CCTV 大楼(一)形象与形式当有些人惊叹并且赞美CCTV 大楼的宏伟、惊奇的造型中时,也有些人非声一片。
争论的焦点也越来越激烈,同时焦点也是建造这一所大楼的价值所在。
这样一个备受争议的建筑为什么会在那么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呢?而且获得全票的通过。
中央电视台是中国最权威的电视媒体机构,代表官方、诺言、权势巨子是中国最靠得住的公家。
Remkoolhaas 的设计符合其建筑形象的要求。
(二)文化自信CCTV 新总部大楼给人一种漫不经心的感觉,总感觉设计的如此简单、随意,似乎缺少中国本身的传统文化内涵。
古往今来,我国的建筑形式是最为丰富多彩的,例如皇宫北京故宫、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曲阜孔府、等留下了非常宝贵的建筑经验。
而作为我国首都的地标之一的CCTV 大楼是否应该体现中国文化?这或多或少是不能被公众迅速接受的原因之一。
二、新时代设计即使是被《时代》杂志评为建筑奇迹之一的新cctv 总部,同时也获得了褒贬不一的评价。
那么一座好建筑能提供什么呢?接下来我想从艺术的本质、艺术功能、艺术接受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艺术本质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
在整个人类文化体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艺术的起源和人类文化的起源一样历史久远。
艺术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一直与人类文化共同发展。
设计师在设计作品时时刻注意赋予作品文化的内涵。
例如,苏州博物馆的设计就蕴含了当地的文化,整体延续了苏州园林的特点:粉墙黛瓦、马头墙、“中国黑”等。
CCTV央视新总部大楼分析CCTV央视新总部大楼两个巨大的“Z”字交叉缠绕,一片由钢铁与玻璃组成的云,中间是一个巨大的洞。
它的新颖、可实施性,将会推动中国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结构思想的创造。
大楼建筑外形就像是一只被扭曲的正方形油炸圈,总高度大约230米,就像两个倒“L”斜靠在一起;两座竖立的塔楼向内倾斜,倾角很大;塔楼之间被横向的结构连接起来,总体形成一个闭合的环。
这样一种回旋式结构在建筑界还没有现成的施工规范可循,这种结构是对建筑界传统观念的一次挑战。
央视新台址位于北京朝阳区东三环中路32号。
设计:雷姆·库哈斯和奥勒·舍仁中方参与设计单位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方案类似一个巨型城市雕塑的作品。
首先,它抛开了所有城市与基地二维的线性分析,在基地上建立了一套完全自我的内在秩序,两座不同形态的塔楼在三维上构成了奇特的关联。
其次,抛开了对于主要空间的安排,将大部分的演播空间放到了地下,因此释放了大部分的地面部分,成为城市空间中极富表情的场景。
设计者对内部展示的“空”表现了极大的热情,尽管建筑与都市内的“空”并非“真空”,他要创造一种让你进去窥视的“空”,在建筑和大都会的空间里去创造一种拥挤的文化。
评委对该方案的评价是:“它将对中国的建筑与结构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它对于北京的意义,将不亚于埃菲尔铁塔对于巴黎的意义。
”“它既有鲜明的个性,又无排他性。
作为一个优美、有力的雕塑形象,它既能代表新北京的形象,又可以用建筑的语言表达电视媒体的重要性和文化性。
”它的新颖、可实施性,将会推动中国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结构思想的创造。
能实施这一方案,不仅能树立CCTV 的标志性形象,也将翻开中国建筑界新的一页。
央视大楼火灾事故案例分析1. 案例概述央视大楼火灾事故是指发生在中国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的一起火灾事件。
该火灾于20XX年X月X日发生,造成为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本文将对该火灾事故进行详细的案例分析,包括事故原因、应急响应、救援措施以及事后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2. 案例分析2.1 事故原因据初步调查,央视大楼火灾事故起因是由于电线老化引起的电气设备故障。
由于大楼内部电线的老化程度较高,电气设备的安全隐患并未及时排查和处理,导致了火灾的发生。
此外,火灾发生时,大楼内部的消防设施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灭火器的过期、消防通道被阻塞等,这进一步加剧了火灾的蔓延。
2.2 应急响应央视大楼火灾发生后,相关部门迅速启动了应急响应机制。
首先,火灾报警系统自动触发,向消防部门发送火灾警报。
随后,消防部门即将派出消防队员前往现场进行救援。
同时,相关部门也通知了附近的医院和交通部门,以便及时处理伤者和疏导交通。
2.3 救援措施在央视大楼火灾事故中,消防队员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救援措施。
首先,他们迅速疏散了大楼内的人员,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
同时,消防队员利用高压水枪和灭火器进行灭火,竭力控制火势的蔓延。
此外,他们还组织了救援队伍,通过楼梯和救生绳等装备将被困人员成功救出。
消防部门还调派了直升机进行空中救援,确保了事故现场的安全。
2.4 事后处理央视大楼火灾事故发生后,相关部门迅速展开了事后处理工作。
首先,他们对火灾现场进行了封锁和保护,以确保火灾原因的调查和处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同时,相关部门还对大楼的电气设备进行了全面的检修和维护,以消除安全隐患。
此外,他们还加强了对大楼内部的消防设施的管理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3. 教训与改进央视大楼火灾事故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教训。
首先,我们应该重视电气设备的安全隐患,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及时排除潜在的故障隐患。
其次,我们应该加强对消防设施的管理和维护,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此外,我们还应该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培养,提高应急处理能力,以应对突发火灾等事故。
央视大楼调研报告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 位于北京东部,由世界著名建筑设计师、荷兰人雷姆·库哈斯担任主建筑师,荷兰大都会建筑事务所负责设计。
它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07年世界十大建筑奇迹之一。
2007年十大建筑奇迹中,北京就拥有三处(另两处为北京当代万国城和北京奥林匹克体育馆)。
此工程B标段于2007年年底前竣工,这亦将作为北京奥运转播中心和今后中央电视台节目制播中心。
A标段于2008年年底竣工,此标段主要是电视文化中心,管理中心。
中央电视台新台址位于北京东三环路的中央商务区内,用地面积总计18万7000平方公尺,总建筑面积约55万平方公尺,最高建筑约230公尺,由中央电视台主楼、服务楼、电视文化中心及室外工程组成。
其中主楼高234米,地上52层、地下3层,设10层裙楼,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
主楼的两座塔楼双向内倾斜6度,在163米以上由“L”形悬臂结构连为一体,建筑外表面的玻璃幕墙由强烈的不规则几何图案组成,造型独特、结构新颖、高新技术含量大,在国内外均属“高、难、精、尖”的特大型项目。
中央电视台新台址中建五星级酒店.TVCC大楼主要由两部分功能组成,即五星级酒店和电视文化中心。
酒店设置在TVCC大楼主体内。
大楼的四五层内设酒店大堂及餐厅、商店、游泳池等公共活动场所。
大堂上部南北两侧为300间客房合围成的中庭,主楼顶部为酒店的风味餐厅。
大楼运用分层式组合,下面几层的使用功能和上部的主体部位不同。
下部被用作商业用途而上部用作办公。
这样可以有效控制每层的层高,不会因为层间个别空间的突出高度而影响到该层的层高,既方便了使用,又明确了结构的布置。
从技术上讲,这座建筑存在很大难度。
建筑外形就像是一只被扭曲的正方形油炸圈;两座竖立的塔楼向内倾斜,倾角很大;塔楼之间被横向的结构连接起来,总体形成一个闭合的环。
大楼在水平方向通过转折手法,形成不对称布局。
这样形成的不同体量、体块之间可以互相咬合,或用连接体连接,形成视觉中心。
世界建筑奇迹,中国耗资200亿的“大裤衩”,修建难度超乎想象这是美国时代周刊评选出的世界十大奇迹。
远远的看去,仿佛一个被扭曲的油炸面包圈。
中国网友更是调侃其为大裤衩。
耗资达到200多亿人民币,这就是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
因其独特的造型,以及大胆的艺术风格被世界熟知。
从头到尾都充满了科幻感。
那么这样的一座独特的建筑物有着哪些特点呢?修建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面临着哪些困难?这座大楼的背后,又有着怎样深远的意义?大家好,我是小曾博士,一个喜欢说科普的工科博士,本期视频我就来和大家聊聊,这座独特的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的话题,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给我留言讨论。
不走寻常路的建筑——大裤衩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所见到的建筑物,往往都是四四方方的结构。
这样的建筑物往往十分牢固,但是中央电视台的总部大楼却反其道而行之,底部和顶部的位置,完全掉了个个儿,看起来仿佛随时会发生倒塌。
这样大胆的建筑风格带给观众无与伦比的冲击力,以至于网友将其评价为大裤衩。
这座大楼总占地面积为18.7万平方米,但是总建筑面积却达到了55万平方米。
在周边的建筑物当中,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显得鹤立鸡群。
两栋主楼,分别是52层和44层。
大楼的最高处已经达到了234米。
是世界第二大办公楼。
在高度达到162米的时候,电视台大楼开始向外延伸,延伸的部分就是我们能看到的顶部拐角部分,采用了重1.8万吨的钢结构大悬臂成功地完成了对接。
这大楼建成之后,中央电视台的频道播出能力将增加到200个。
而这栋大楼也因其独特性,被世界所熟知,2007年美国《时代》周刊,更是将其评为了世界十大建筑奇迹。
在《私家地理》杂志发起的2012最受读者青睐的全球新地标活动中,北京的央视总部大楼,也被列入前五强之内。
这是对央视大楼的真正认可,由此可见,央视大楼的成功乃是全球性的,经得起任何组织的推敲。
央视大楼建设的难度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的建设,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
这个极其疯狂的设计方案成功的同时,施工人员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央视大楼火灾事故案例分析一、案例背景2018年2月9日,央视大楼发生火灾,造成5人死亡,38人受伤,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伤痛和损失。
央视大楼是中国最知名的媒体机构之一,发生火灾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深入的反思。
本文将通过梳理火灾发生的原因、应急处置及相关责任方等方面来进行分析,探讨如何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二、火灾原因分析1.建筑结构及装修央视大楼的结构复杂,装修豪华,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火灾的危险性。
据相关报道,该大楼的装修材料中存在着大量易燃材料,如有机玻璃、PVC等,这些材料在火灾发生时极易燃烧,迅速散发有毒气体,并且产生大量浓烟,对人员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
2.消防设施据初步调查,央视大楼的消防设施严重滞后,不符合火灾预防和控制的要求,例如:消防通道被杂物堵塞,灭火器过期未更换等。
在火灾发生时,人们发现楼内的灭火器已过期,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浓烟在楼内迅速蔓延,导致逃生困难。
3.人员防范意识不足在火灾发生后,很多人未能及时逃生,部分人员因为恐慌而选择了错误的逃生路径,最终导致了不可挽回的结果。
这反映出了大楼内的人员防范意识不足,缺乏正确的逃生技巧和应急处置能力。
4.应急预案及演练不力据相关报道,央视大楼的应急预案制定不完善,缺乏实际操作性,而且相关人员对应急预案的演练态度不够认真,导致实际火灾发生时无法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置。
三、应急处置分析1.逃生疏散在火灾发生后,大楼内的人员没有迅速而有序地疏散,这导致了很多人被困在了火灾现场,造成了不必要的伤亡。
应急逃生通道的设置不足以满足大楼内人员的疏散需求,且在火灾发生之后,疏散通道又被杂物堵塞,严重影响了人员的疏散速度。
2.救援工作救援人员在火灾发生后没有迅速赶到现场,且在救援过程中遇到了种种困难,得不到及时的支持和配备。
这严重影响了救援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3.后续处置火灾发生后,央视大楼的相关领导部门及时对火灾的影响进行了公开的应急处置和救助工作,但在一些方面表现出了不足,例如:对伤者的紧急救助及后续的心理疏导工作。
关于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的建筑评析关于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的建筑评析一、建筑介绍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园区内共由三栋建筑物组成,位于西南侧的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主楼)、位于西北侧的电视文化中心(北配楼)以及东北角的能源服务中心,总占地面积18.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55万平方米。
二、建筑外表面造型评析外表面有钢结构和玻璃幕墙组成的强烈的不规则几何图案组成构成,体现的是一种无止境的设计艺术,大楼主楼的两座塔楼双向内倾斜6度,在163米以上由“L”形悬臂结构连为一体,造型独特、结构新颖、高新技术含量大,在国内外均属“高、难、精、尖”的特大型项目。
大胆独特的设计代表着一种精神,即不惧权威,敢于尝试,无所畏惧,高度自信。
因为外形独特而且酷似大裤衩,所以被人们戏称为“大裤衩建筑”。
三、建筑结构及材料评析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的结构主要是外表玻璃幕墙和钢结构,内部为混泥土,首先外表的钢结构和玻璃幕墙对于消防方面必然是存在较大的隐患的,如果遇上火灾钢结构容易产生形变,而且钢结构的耐火性能也比较差,外表的玻璃更是遇火及化,玻璃在耐火方面本来就具有较大的缺陷,所以遇上火灾容易造成大楼的外表结构坍塌。
建筑结构造型方面在163米以上由“L”形悬臂结构连为一体,虽然在抗震和结构方面都做过专业的测试,但其夸张的造型依然给人一种不安全的感觉,在未来结构方面的等等构建逐渐出现老化的时候,其承力结构是否依然能够支撑起整栋建筑,这个因该也是众多群众比较关心的问题。
其建筑本身在力学结构和建筑力学方面就已经是挑战了整个建筑结构力学的权威的,所以对将来的承力和结构稳定性都具有一定的隐患。
四、艺术效果方面评析整个建筑既有鲜明个性,又无排他性,其结构方案新颖、可实施,不仅能树立中央电视台的形象,也将推动中国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和结构思想的创造代表新北京的形象,用建筑的语言表达电视媒体的重要性和文化性。
但看过这幢楼之后的感想是:一个跪着的巨人,只有下半身,叉着腿跪在地上,可以清楚的联想到这个巨人的裆部和弯曲的两条腿。
关于CCTV总部大楼(CCTV Headquarters)设计方案的分析总体概况;由荷兰大都会建筑事务所(OMA)设计的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CCTV Headquarters) 位于北京东三环路的中央商务区内,占地总面积19.7公顷,由中央电视台(CCTV)主楼、服务楼、电视文化中心(TVCC)及室外工程组成。
其中主楼高234米,地上52层、地下3层,设10层裙楼,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
主楼的两座塔楼双向内倾斜6度,在163 米以上由“L”形悬臂结构连为一体,建筑外表面的玻璃幕墙(10万平方米,共27400余块)由强烈的不规则几何图案组成。
钢结构总用钢量高达12万吨,混凝土总用量达33万立方米。
当这座梯形结构完工时,它将成为世界上设计最激进的建筑。
它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07年世界十大建筑奇迹之一。
2007年十大建筑奇迹中,北京就拥有三处(另两处为北京当代万国城和北京奥林匹克体育馆)。
但由于这栋建筑造型花费庞大(约50亿人民币但是总建筑费用远超预期高达200亿人民币其中设计费用高达3.5亿平均每平米630元)、过于奇特、有安全及交通隐患而备受争议。
方案特点:在库哈斯的方案中,整个工程在占地10公顷上的地块分别做CCTV,和TVCC(电视文化中心),其中CCTV被设计成一座高237M的面积为40.5万㎡的扭曲状大楼。
大楼内部的功能排放次序是是按照电视制作节目的次序而行的,把行政,新闻,广播,演播室,和制作室等相互联接起来形成一条完整的环形过程。
在地块上与CCTV大楼相对应的是相对独立的高层建筑TVCC。
TVCC建筑面积11.6万平方米,功能由酒店,参观中心,公共剧场组成。
其中将两部分分开有两个原因,第一处于安全考虑,CCTV作为国家媒体机构在安全方面要求严格。
同时他有需要建立作为媒体机构开放姿态以更加深入接触观众和市民。
第二两栋建筑特殊位置关系产生了一种张力和对话,使路人在行进过程中产生步移景异的视觉效果。
CCTV Headquarters 项目介绍
项目名称 中国中央电视台新总部
项目位置北京
建筑类型摩天楼
开发商cctv
设计团队建筑师奥雷•舍人 和库哈斯OMA Architects
结构师Arup(奥雅纳)
其他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
建筑面积473,000 平方米
占地面积160x160m=25600平方米
建筑高度一座234.00米 二座210米
建筑层数一座地上54、地下3,二座地上 44、地下3
标准层设计面积层高 净高进深
结构形式 钢结构
幕墙形式玻璃幕墙
空调形式中央空调
其他设备系统
参考文献
http://www.oma.eu/projects/2002/cctv-%E2%80%93-headquarters /beijing/cctv-headquarters/
/2012/05/17/oma-cctv-headquarters-now-complete.html
/?attachment_id=24514
/_assets/_download/D6E6AB4D-19BB-316E-4017A36ECEDCE0D6.pdf
/Projects/China_Central_Television_Headquarters. aspx?sc_lang=zh-CN
基本信息
央视( CCTV) 新总部大楼高
234 米,外形犹如一个“三维曲柄环”。
大楼由两座倾斜的塔楼组成,其首
尾两端弯折 90 度后合拢,形成一段连
通管 。
楼的主体支撑由楼体表面的不规则
网格来实现──这也是支撑力在管状楼
宇结构中穿梭的视觉化表现。
对角线图
案越小,其实际载荷便越大,所提供的
支撑力也越强。
支撑管状结构同样赋予
了大楼必要的强度,以抵御该地区可能
发生的地震活动,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安
全等级。
在合拢之前,两座塔楼易于受风力
和阳光直射下表面温度波动的影响而各
自有所偏移。
因此施工方法是设计过程
中的关键一环。
就设计而言,至关重要
的一点是要考虑大楼在部分完工状态下
的表现。
该大楼不仅聚集了行政管理部门,而且
集新闻、广播、演播室和节目制作于一体,把国营广播电视台提升到了向全球
转播的新高度,将原有 13 个频道的运
营规模扩展到 200 多个。
央视新总部大楼违背重力法则的独特造型不仅赋予了摩天大楼全新的含义,也对奥雅纳的工程师提出了空前的结构设计挑战,尤其是两座塔楼的合拢问题。
北京极端的冷热天气会使结构发生一定程度的缩胀。
因此,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大楼在部分完工状态下的表现,这一点至关重要。
奥雅纳决定在清晨完成两塔合拢,因为此时太阳还未升起,两塔的温度较为一致,由环境引起的 位置偏移最小。
合拢前,奥雅纳用了五天时间监测全球和相对偏移,以准确预测连接构件的正确尺寸。
安装前,我们还对连接构件的长度进行了最后调教,因为双塔必须在几分钟内完成合拢。
大楼于一个寒冷的冬日早晨8点完成合拢,此时钢材的温度最为一致。
技术难点
施工期间,要将该建筑的外表设计的的理想并非易事,要根据手里计算制成不规则菱形肋,并根据每部分受力程度的大小来进行菱形肋疏密的调整,从而更好的起到支撑作用。
主要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