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最新版】

现代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最新版】

现代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最新版】
现代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最新版】

现代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

摘要:城市市政给排水系统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其规划设计对于城市人居环境建设意义重大。特别是当前城市建设必须在充分考虑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水平,实现城市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在确保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使城市发展步入健康、快速、高质量的发展轨道中去。文章对现代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原则进行分析,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阐述了市政给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要点。

关键词:现代城市;市政;给排水系统;规划设计

1现代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原则

1.1选择合理的方式进行污水处理。当前集中式污水处理是较为常用的方式,将城市各处污水集中到大型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能够实现对污水的高效、有序处理。但是,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经济总量也在逐步上升,这种传统的集中式处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城市全面发展需求,需要更为先进、完善的方式进行污水处理。集中式污水处理需要对污水进行远程、持续性输送,造成其处理成本居高不下,因此,必须对现代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进行有效分析,结合城市远期规划及近期发展状况,选择点面综合化布局的情况对市政

给排水系统进行设计、建设,做好集中式和分散式污水处理相结合的工作,提升城市整体污水处理效率[1]。1.2制订科学的防汛防内涝规划。城市的全面扩张,其区域、人口不断扩大,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地下水过度开采、地面下陷等现象,加之城市地表硬化面积的增加,降低了地表水的渗透总量,给城市防汛防内涝工作造成较大的压力。另外,部分城市发展过程中不注意环境保护,造成天气异常问题频发,强对流天气越来越多,城市区域的大降水量频繁出现,严重影响人们生产生活。因此,在现代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过程中,必须制订科学的防汛、防内涝规划,在此基础上综合城市多方因素开展市政给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工作。1.3落实水资源全区域性平衡的规划设计。我国地域广阔,地区气候差异大,近年来频繁出现南涝北旱的现象,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水资源分布不均。要想改变这种情况,必须从大地区水资源平衡工作着手,实现水资源节约目标的同时,满足城市发展用水需求,因此,必须进行水资源的全区域性平衡的规划设计。在对现代城市市政给排水进行规划设计过程中,做好各个区域的用水估量,详细了解区域性的发展状况,达到高效利用水资源的同时保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2]。

2现代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要点

2.1城市宏观层面的规划设计。2.1.1防汛防内涝。现代城市市政排水系统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解决小汇流面积上短时暴雨造成

的排水问题,计算过程中结合城市历年气象资料合理选择暴雨时段,依据暴雨公式进行核算。排水系统规划设计要考虑汇水面积,根据相应的气象资料和暴雨推理公式使用某重现期内24h暴雨量作为基础数据进行设计。城市市政排水系统的排洪措施主要有地面全抬高、雨水泵加滞洪区两种方式。城市市政给排水系统规划设计人员要避免在低地势区域进行大规模排水,而是要根据不同区域的地势特点选择合理的方式进行解决,以便实现城市市政给排水系统规划设计的作用。

2.1.2平衡区域水资源。区域内的水资源平衡是确保城市市政给排水系统稳定的重要基础,在进行城市市政给排水系统规划设计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生态平衡及区域发展,不能只注重城市市政给排水系统需求[3]。2.1.3建设综合性的污水处理系统。集中式污水处理过程中越往下游去,所需的水流管径越大,所需投资越多,另外由于运输距离的增加,一段距离后就需要水泵进行输送,中途的提升泵站较多,造成污水处理能耗较大,另外部分污水属于中水类型,但是由于处于集中式的管网当中,无法进行就近利用造成浪费。因此,在现代城市市政给排水系统规划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综合性的污水处理系统,发挥集中式污水处理方式的优势,同时通过分散式污水处理方式降低能耗、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2.2城市中观层面的规划设计。2.2.1给水系统的规划设计。给水系统作为市政给排水系统的重要组成,其设计成效影响整个系统的应用效果。面对当前城市中存在的给水系统问题,必须在给水系统规划过程中通过法律法规手段逐渐减少自备水源井,充分考虑城市近年和远期发展规划,对市政给水系统进行规划,

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留下合理空间,同时积极推进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达到节约资源、能源的目标。2.2.2雨水系统的规划设计。之所以雨水系统是城市市政给排水系统的一大内容,主要是由于雨水是城市污水主要来源之一,加之雨水的不确定性,在进行雨水系统规划设计时,一定要做好相应的调研工作,选择满足城市发展需求的设计标准,从经济性、技术性、功能性等多个方面进行考虑,确保雨水系统的规划设计满足城市排水系统管理要求。2.2.3污水系统的规划设计。城市污水严重影响水资源质量,要想有效处理城市污水,必须根据系统面临的情况选择合流控制方式或分流控制方式。合流制控制将生活污水、雨水、工业废水混同排放,混合后的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污染较为严重;分流制控制将污水、雨水分别收集、输送、排放,污水经管网进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达标后二次利用,根据具体处理情况就近提供中水水源或景观用水,而雨水由雨水管网收集,一般不会进入污水处理厂,多是在技术条件具备的区域进行初级雨水再处理。在这两种方式当中,分流制控制方式基本属于所有城市排水控制的最佳选择。2.3城市微观层面的规划设计。2.3.1新型污水处理技术。当前,较为先进的新型污水处理技术包括:CASS工艺、MBR工艺、速分生物处理工艺。其中CASS在SBR基础上反应池沿池长方向设计为预反应区、主反应区,通过曝气、沉淀、排水等过程在同一池子内周期循环运行,减少了二沉池和污泥回流系统;MBR工艺将膜分离单元、生物处理单元进行有机结合,使用中空纤维膜代替二沉池分离固液,通过膜的截留作用,将硝化菌完全截留在生物反应器中,有效去除氮、

氨等元素,实现最大限度地分解;速分生物处理利用流体力学原理,使污水在集合体内多次重复发生反应,处理过程无须沉淀、反冲洗等系统,其生物膜、速分生化球等可以连续使用较长周期,节约了大量维护、更换费用。2.3.2推广新管材应用。管材作为城市市政给排水系统运行的根本,各类新型管材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城市市政给排水系统施工、维保、运行的效率。各类PCCP管、PVC-U管、PE管、PP 管材具有排水量大、重量轻、施工便利等特点,得到建设方、施工方的欢迎,但是在规划设计过程中,要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施工工艺,确保管道变形处于可控范围。

3结语

我国城市市政给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过程中都会遭遇水资源短缺的情况,因此,在实际规划设计过程中必须以城市可持续发展为前提,规划出水资源统一调配、利用、处理的方案,实现环保、减灾、水质保证等方面的目标。同时注意结合城市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市政给排水系统规划设计方案,以便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春涛.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市政工程给排水规划设计研究[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36):13.

[2]李国炜.生态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的合理性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34):89-90.

[3]姚春卫.分析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中主要注意的问题[J].科技与创新,2018(13):69-70.

对城市给排水系统规划问题以及对策

浅谈对城市给排水系统规划的问题以及对策摘要:城市给排水工程是在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一项十 分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在现在的给排水系统的整体规划和设计中存在着十分严重的缺陷,极易造成水资源消耗过大的局面,甚至威胁到整个城市给排水系统的安全。为了能够充分做好对城市市政给排水的规划设计,以及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针对在城市的给排水规划设计中的相关问题以及措施进行了相关探讨,以期给同行相关的同行提供相关的借鉴。 关键词:给排水;规划;设计;城市 abstract: the city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engineering in an important part in city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but now there are very serious defect to the drainage system of the overall planning and design, extremely easy to cause excessive consumption of water resources situation, and even a threat to the city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system safety. in order to be able to do a good job of the city municipal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design, and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ity. in the city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planning related issues in the design and measure undertook relevant discuss, with period to peer related counterparts to provide reference. key words: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design; city

浅谈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

浅谈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 发表时间:2017-10-19T17:21:19.357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15期作者:赵建莉[导读] 应当做好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的设计规划,通过创新技术来优化城市的给排水工作,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山东省人民防空办公室人防工程管理中心山东济南 250000摘要:在城市的发展中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质量对于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城市给排水的规划设计质量,更是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在规划和设计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其规划和设计质量。本文主要探讨了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探讨,以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城市市政,给排水系统;城市规划 市政给排水工程在城市基础建设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做好城市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设计规划,能够为城市居民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在当前社会发展趋势下,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城市化建设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因此城市化建设在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过程中,需将节能环保理念融入到建设施工过程中去,这样就要求相关设计单位在进行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规划时,分别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的三个层面对设计规划工作进行认真的思考和研究,设计出合理可行的方案使市政给排水能够充分的对水资源进行利用,以达到将节能环保理念与工程建设相结合的效果,使城市化的建设走可持续发展。 1 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的重要意义在新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条件之下,一个国家的城市现代化文明程度的高低,会明显的从城市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运行状况中显现出来。另一方面,城市市政给排水工程还会影响一个城市的环境质量,合理科学的城市市政给排水会有效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经济的突飞猛进的发展同时,也给环境造成了沉重的负担,环境污染加重,空气质量下降都是明显的例子。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的理论依据,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前提,因此市政给排水的规划设计要综合考虑城市规划中的水资源利用问题、长远规划,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建设美好城市,美丽家园。国家经济发展的状况也会客观的反映到城市的生态环境上来,因此,生态环境的质量也会影响城市的现代化进程,是城市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城市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运转情况可以生动的反映出,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是否有利于城市的长远发展。新时期,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不仅要为城市有效供应和处理生活生产污水,还要不断满足城市的生活、生产和社会需求。健康、文明、自由、绿色的城市生活空间需要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来实现,缺乏市政给排水部门的工作。一切所谓的便利、舒适的生活生产环境都是空谈。因此,市政给排水规划的工作要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与关注。 2 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分析2.1防洪排涝规划设计 2.1.1防洪排涝概念:防洪排涝是城市的生命线,防洪排涝规划针对对象是外洪和内洪,外洪以防为主,如防洪堤等,内洪则是排蓄为主。对城市而言,在规划重现期内,不应有“涝”的概念,只有雨水如何及时排除或滞蓄起来的问题。 2.1.2排洪与排水标准衔接问题:城市排水是解决较小汇流面积上短历暴雨产生的问题,用的是暴雨公式,暴雨时段控制在5~120rain,选用暴雨样本是年超大值法;而排洪考虑汇水面积大,目前多采用水文公式(也是暴雨推理公式),使用某重现期(如10年一遇)24 b暴雨量为基本数据,选用暴雨样本是年最大值法。因此进行防洪排洪规划时,应充分考虑排洪与排水重现期标准衔接问题。 2.1.3排洪的具体措施:目前,普遍使用的排洪措施主要有两种,一是增高洪区地面,二是雨水泵加滞洪区,就是部分增高洪区地面甚至不增高洪区地面。例如,城市周边如是山区地形的话,考虑到实际情况,最有效的排洪方案应当是采取第一种办法,同时加设局部的抽排设施,以保全周围村庄乡镇的过渡。 2.2城市市政区域水资源调配设计由于水资源的分布在空间与时间中存在着不均性,做好区域水资源的合理调配,有效保障区域水资源的供水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对一些市镇给排水规划中,需要结合当地区域的水资源现状进行合理的分配,为后续市政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做好区域水资源的供给与调配首先需要做好区域水资源的调查测量工作以及城市需水量的分析计算工作,影响城市需水量的主要因素有:城市居民的生活用水、城市市政(含消防)用水、城市中的工业用水以及城市周边的农业灌溉用水、牲畜用水、渔业用水等,同时还需要兼顾流域江河维持其本身生态流量需求,在以上这些因素中,对于工业用水主要采用的是地指标法和万元工业产值法来对城市工业的需水量进行一定的估算,但是由于近些年来工业的更新升级以及一些非传统工业的快速发展,原有的估算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城市工业需水量的的要求,会对估算数据带来极大的偏差。 2.3污水处理规划设计 一段时期以来,我国污水处理业界比较推崇污水集中处理,其理由是污水厂规模经营,效率高,污水厂运营成本低,处理出水水质有保证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缺点也逐步暴露出来,过度集中污水处理主要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巨额管网投资(越下游管径越大,投资巨增);二是运营的高能耗(中途提升泵站多,能耗大);三是无法进行中水就近利用。对此,很多污水采用BOT形式营建,为污水适度分散处理提供了方便。集中和分散相结合地进行污水处理是区域污水处理发展的方向。 2.3.1污水处理新技术的发展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而言,采用延时曝气这种高资源占用(材料、土地)和高能源消耗低负荷工艺,以耗能方式取得污泥稳定的工艺是不适合中国国情的,从生活污水反应器发展趋势看是从活性污泥工艺和生物膜反应器向高效的移动床和流化床发展。最近国内尝试使用一种高效载体生物强化A/O工艺,它是在A/O反应池的好氧池末端投加活性硅藻土,同时好氧硝化液和沉淀污泥回流至缺氧池,利用硅藻土的高效载体生物作用(流化床)和吸附,混凝及过滤等物化作用,实现生物脱N和物化除P,较好地解决了纯生物或纯化学污水工艺中脱N与除P相互矛盾的问题。 2.3.2污水管道设计中新管材的推广

城市给排水系统规划设计的可持续性策略1

城市给排水系统规划设计的可持续性策略1 摘要:随着我国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所居住的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城市给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是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要求,并且直接影 响今后人们生活以及生产活动的正常开展。因此,必须利用创新性的新技术手段,合理的规划设计城市的给排水系统,确保城市稳定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前行。 关键词:规划;给排水系统;可持续性发展;设计 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口的集聚增长,城市经济水平的突飞猛进,使得城市 用水量逐步增加,城市给排水系统的规划和设计显得更加重要。给排水系统对于 整个城市的顺畅运行和发展非常重要,古今中外就有好多著名的下水道,比如古 罗马的庞大下水道系统,巴黎的下水道博物馆。北京故宫多年来供给许多人们的 用水排水问题而从来都没有出现过堵塞的情况,都是缘于拥有强大的给排水系统。所以一个城市拥有完善的给排水系统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拥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城市给排水规划设计必要性 (1)稳定性与耐久性 目前我国城市的发展速度非常快,所以城市给排水系统规划设计的过程中, 应该在可利用空间内充分考虑未来发展的需求。在城市给排水设计中要以充分保 证给排水系统的稳定性和耐久性为原则,从而保证城市居民和企业的正常生活和 生产需求,以避免因给排水系统问题所引发的不安定因素。 (2)科学性与合理性 城市给排水规划作为城市整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要满足城市发展的需 求而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和规划,一个城市给排水系统是否优良对于城市的发展 是十分必要的,所以对于城市给排水系统的规划和设计需要相关部分从宏观出发,以城市未来的发展趋势为主线来进行科学的构建,从而保证城市给排水系统的科 学性和合理性。 二、城市给排水工程规划的主要系统分类 目前我国城市给排水工程通常包括三个子系统工程,有供水系统、排水系统 和循环水系统。而城市给排水工程规划则是要将这三个子系统通过一定的规划设 计充分的协调起来,从而通过对水资源的收集、输送、净化、利用和排放等若干 个环节相互配合,达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1、给水系统规划设计 由于城市的水资源,在空间和时间的不足,对城市市政给排水工程进行规划 设计时就要考虑到如何将城市水资源能够最大化的利用,实现市区、乡镇等各个 区域的给排水系统的统一规划。随着城市日益不断的发展,城市用水规模的不断 扩大,对城市供水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因此,必须合理最优化的设计规划 城市市政给排水工程项目,确保城市水资源能够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要做好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达到最优效果,就对城市的水量进行预测,控制地下水过度 的开发,并且还要提高城市污水的处理效率,从而使得城市水资源不但可以合理 的开发利用,还可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此外,为确保城市供水资源能够得到最优配置,利用城市给水管网对城市进 行智能供水管理;同时合理的设计和规划城市给排水系统,降低设计成本,提高 经济效益。 2、雨水系统规划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自然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城市给水工程系统规划的用水量预测

城市给水工程系统规划的用水量预测摘要: 城市建设首先是各类工程的建设,而规划在城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个城市的基础设施的位置、分类、功能、本套程度、能力大小等直接关系到城市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城市规划对城市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城市工程系统指 的就是城市基础设施的综合体系,它由交通、通信、供热〔气〕、给排水、环卫、 全等工程体系构成,它们的规划就是城市工程系统规划,而给水工程系统规划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给水工程; 一、概述 城市给水工程系统由取水工程、净水工程、输配水工程、水资源保护工程等组成,其规划的主要任务和内容是:进行城市水源规划和水资源利用平衡工作;确 定城市给水设施的规模和容量;科学布局给水设施和各级给水管网系统,满足用 户要求;制定水资源保护措施和设施分布及规模。给水工作系统与排水工程系统 被称为城市生命保障体系,因此,做好它的规划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二、预测方法 预测方法主要分定额指标法和函数法二大类。它们的侧重点是不相同的,定额法侧重于定性,函数法侧重于数学分析,要做好预测要用二者互相验算、互 相修正和互相补充,才能使预测所得结果最大限度地符合要求,满足规划的需要。 1.定额指标法 所谓定额指的是单位用水量,是国家相关部门根据不同条件下用水量

调查统计结果,考虑各种因素发布的规范指标,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规范性、权威性,这是规划工作者必须严格执行和认真实施的,对规划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和约束作用。用水量预测主要定额指标有: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万m3/万人·d)、单位建设用地综合用水量指标(万m3/km2·d)、居住用地用水量指标(m3/ha·d)、综合生活用水量定额(L/人·d)、其他用地用水量指标 (m3/ha·d)、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一般在预测时根据城市规模大小、工业规模取不同值乘上相应的规划人口预测数或工业产值即可得到预测用水量。此类方法简单明了、通俗易懂、计算快捷方便、数值有一定的准确性,但如果城市发展变化大则易失准。比如海南海口市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曾发生过供水严重不足的情况,居民生活用水连五楼都短缺,这即是规划跟不上变化的结果,用水量预测占了很大的因素。 2.函数法 函数法就是将与用水量有关的各种要素作为自变量,以对应关系建立与用水量Q有关的关系式,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数学计算求得Q值。主要有:线性回归法、产函数法、年递增率法、生长曲线法等。 ( (3)年递增率法 根据历年供水能力的增加(增值是非均匀的),考虑经济发展速度和人口增加因素,确定一个合理的年平均增长率用复利公式预测城市规划期用水量,根据有关资料,我国城市用水年增长速率在4%~ 6%之间,规划人员应根据城市发展规模和经济、人口的变化趋势确定年增长率的取舍,保证预测的准确性,另外此预测方法时限不宜过长。 (4)生长曲线法 城市用水量的变化根据我国各典型城市的数字来看,呈S型曲线,则据

现代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

现代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城市化发展的速度正在加快。城市供水和排水系 统是整个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既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有将人们的生活水平以及生活质量不断提升。所以,为了有效的确保城市的 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确保市政供水和排水系统可以安全有效地运行。但是,市政 给排水的规划在实际的操作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存在一定的问题, 这就对其进行不断地完善。本文主要就城市市政给排水的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进 行分析,并阐述了市政给排水规划的相关要求。 关键词:现代城市;市政排水;规划设计 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城市化发展的速度正在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 断地提升,对生活、生产用水的质量也越来越重视,给排水工程是造福国家和人 民的重大事件,这是人们学习、工作以及生活的基本保障。因此,给排水工程的 合理规划以及准确的实施,可以将居民日常生活中缺少水资源的现状进行缓解, 尤其是在这个新的历史环境中,随着新概念和新型城镇化方式的出现,我们需要 如此,必须坚持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和谐的现代化城市。 1 城市市政给排水工程规划设计以及强化的意义 1.1促进水资源能够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赖以 生存的重要物质资源之一。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水与我们息息相关,同时也与 城市的产业结构、生产和生活方式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此外,水也是支持城市 发展的重要条件。城市给排水规划设计是整个城市发展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对其 合理规划不只是要合理的利用以及开发水资源,还要对水环境进行有效的保护, 从而减少出现水污染的情况,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推进。但是,我国的经济 发展仍然受到了一定的水危机影响,若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不符合要求,将严重 浪费水资源,对水资源结构造成破坏,给经济发展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1.2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也变得越来越严重,特别是水环境的污染, 这不仅给人们的生产以及生活用水造成严重影响,为人们的健康生活造成了一定 的威胁,还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也不利于城市的发展。此外,不科学 的给排水工程将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要想更加快速、有效的解决 这以问题,就必须与城市的实际发展需求相结合,不断规划城市给排水的设计, 并进行一定的改进与创新,从而促进城市给排水规划可以朝着科学、稳定的方向 发展。 2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市政给排水系统规划科学依据不足 在市政供水和排水工程中,首先要做的是根据相关的数据,以及一定的标准 规范进行科学合理的系统设计,然后合理地预先测试用水量,以保持水量平衡。 当前为了更好的保护水资源,市政给排水规划将受到法律制度的监管,其中的各 种指标均需要合理的规范。但在实际规划中,市政所使用的数据以前的水文数据,综合分析表明,该方法获得的数据很难确定其准确性,使得设计过程中的数据科 学性无法保证。此外,市政供水和排水工程在设计中缺乏对用水工艺,水工具以 及各种用水实践的强有力的监督和检查,使得工作过程中的大量数据不完整,导 致市政供水和排水规划设计的人员他们不仅无法掌握新技术,在设计时也没有科

市政给排水工作设计要点分析

市政给排水工作设计要点分析 摘要:在进行市政给排水工作设计的过程中,如果没有规则,又或者设计水平 较低,那么将会导致对水资源的严重浪费以及对水环境的重大破坏。长期以来, 水危机一直制约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所谓的水危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水资源短缺,二是水环境污染。所以,应该重视并落实市政给排水工作设计,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设计;要点分析 1 市政给排水设计现状 市政给排水系统合理性设计的前提是必须全面做好给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工作,才能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相比发达国家,一个城市的建设过程还是 存在很大的区别,发达国家都会经过缓慢变化的过程,而我国则是在经济及政策 的作用下迅速发展。因此,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频繁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及自然灾害,对市政给排水系统带来严峻的考验。在市政排水系统设计中,要求凭借自身 的疏导泄洪功能来达到减少洪涝灾害及利用水资源等目的。而往往在实际建设过 程中,市政排水系统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一旦出现暴雨就会导致出现内涝问题,给社会和群众造成重大财产损失事故。在市政给排水系统的设计中需要制定 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方法,确定合理的排水体制,采取多样化的水资源利用措施,做到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实现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双赢。 2 市政给排水设计中常见问题 2.1 给水系统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 水资源是有限的,现在我国的水资源短缺已成为有目共睹的现实性问题,所 以在设计过程要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为设计理念,结合城市的实际情况、气候、降雨量等因素,在降雨量丰富的季节,利用水库大坝等设施,对水资源进行积极 储备,以备不时之需,把比较费水的项目放在雨水较为充沛的季节,相对用水量 不大的行业项目尽量在旱季实施。同时积极宣传,加强各行各业和居民的节水意识,减少水资源浪费,同时给水系统还要根据行业的用水的目的和水质要求来实 现对水资源的合理分配,争取实现利用率的最优化。同时要加强循环的概念,做 到水的二次利用,比如将废水、污水净化后可以用于园林的灌溉等,坚持走全面 协调可持续发展道路。 2.2 污水系统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 旧城区由于历史原因,大多都采用雨污合流制,在城市发展中污水量增加, 急需将雨污水分离,避免对水体造成重大污染。在旧城区管网改造时,有条件的 应该对雨污水进行严格的分流。条件不足的,也应采取截留式合流制的设计理念,将大部分污水截留至污水厂进行处理。污水设施中的污水提升泵站,设置于污水 管道系统中,用以抽升城市污水的泵站。作用就是提升污水的高程,由于城市截 污网管收集的污水面积较广,污水靠重力流排入下游管道,在平原地区管道埋设 深度增加较快,直接影响了工程造价和后期的维护管理,因此在适当的地方增设 泵站,提升污水管道的下游高程。 2.3 雨水系统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 初期雨水,顾名思义就是降雨初期时的雨水,其携带污染物较多。如果将前 期雨水直接排入自然承受水体,将会对水体造成非常严重的污染,必须对前期雨

现代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分析

现代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分析探讨中图分类号: 摘要:绿色环保节能已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方向,是可持续发展理念,本文笔者根据多年市政给排水设计经验对现代城市市政工程给排水系统、污水处理系统、消防水系统等一系列设施的设计进行探讨。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分析探讨 abstract: gre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nergy saving has become a modern city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is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municipal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design experience for many years of modern city municipal engineering water supply system, sewage treatment system, fire water system and a series of facilities design i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keywords: municipal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planning and design;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tu99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从宏观层面分析现代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 给排水规划设计宏观层面所面对的是大范围的思考,涉及到规划区范围以外甚至跨城市、跨地区的区域性问题,影响深远,对城

简述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

简述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 发表时间:2018-08-06T13:12:38.34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7期作者:刘海波[导读] 摘要:随着现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给排水问题已经逐渐成为民生关注的重点话题。 身份证号码:13022919890113xxxx 邢台 054000 摘要:随着现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给排水问题已经逐渐成为民生关注的重点话题。给排水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居环境具有,做好城市给排水规划设计,对建设一个良好城市重要意义。 关键词:给水系统规划设计;雨水系统规划设计;污水系统规划设计;可持续发展城市市政给排水系统,既承担着城市的给排水任务,还承担着确保城市经济运行发展及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使命,因此我们应针对城市给排水系统存在的设计策划问题进行系统的剖析,以便及时找到问题,并及时处理,进而实现保障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的目标。 1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概述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正是基于这种目的,对城市的给水工程和排水工程进行合理规划,以达到适用、排水无污染的效果。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不仅仅是一项工程规划,更是保证城市健康、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规划。城市规划是对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主要手段,给水排水工程规划重点是对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以发挥最优的综合效益。高水平的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是合理利用城市水资源、科学地保护城市水环境、保障城市发展的设计、管理、实施建设的指南,而无规则或低水平的规划必然会造成对水资源的浪费和对水环境的破坏。目前为止水危机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而我国的水危机正是以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为标志的。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好给排水规划设计工作,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 给水系统规划设计 目前我国城市给水系统存在以下问题:a.供水能力不足,供水的可靠性差,部分城区居民及厂矿单位靠自己打井取地下水,没有统一的管理,水资源得不到优化配置,地下水因过度开采,水位逐年下降,尤其到夏季用水高峰时段,常常出现水量不足的情况;b.过度开发地下水,引发地下漏斗,海水倒灌等一系列问题,造成水污染;c.水价体制不能使水资源优化利用,水资源费收费标准偏低,水价形成机制不合理,使得价格体制对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不能发挥有效作用。d.城镇生活用水节水器具普及率低,工业用水在工艺节水上还处于起步阶段。 鉴于以上问题,我们在给水工程规划中应该做到:a.通过制定法律法规逐步的取消自备水源井,完善市政给水系统,充分考虑近远期结合,为未来留下发展空间,譬如道路管线综合时给水管位的预留、给水管径合理确定,等等,避免重复投资,争取效益最大化,使城市实现统一的市政供水系统。b.注重科学研究,用现代科学技术为给排水工程节水提供合理的技术支持。如采取海水淡化等方式开发新水源、利用中水回用等非常规水源、实施跨流域调水等。c.不断深化水价改革,加强人民节水意识。水价与节水息息相关,水价改革对节约用水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只有水价才能触动人们的内心。要尽快建立和完善有利于节水的价格机制,通过分类水价来合理确定自来水、自备水、再生水之间的比价关系,鼓励使用再生水、限制使用自备水,并且在一些高耗水、高污染的企业、单位用水中实行计划管理、超计划加价。来限制其浪费水资源。 3 雨水系统规划设计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导致城市规划屡次被突破,这就造成原来的排水规划难以满足不同阶段城市发展的排水要求。这使得城市排水系统的结构和规模,都不能适应现代化工业规模和大规模的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 如:城市不透水面积大大增加,无计划的、不定期的对排水系统的修改,使得径流系数增大,在相同降雨量的情况下,使洪峰较早出现,洪峰流量也急剧增加。在之前设计的城市排水系统,由于按照当时的条件设计,相对现在来说其安全系数较低,当遇到较大的降雨量时,其流量可能超过城市排水系统的承受能力,造成城市内涝。 在城市雨水系统规划设计时,我们应考虑:a.合理选择设计标准,根据各个城市的具体气候和发展情况,从技术、经济和管理等方面综合考虑,在满足城市排水能力的基础上兼顾成本和效益。b.与城市防洪排涝规划和城市竖向规划相结合,《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确定城市排涝标准为“保护城市人口≥300 万人,城市排涝标准为≥20 年;保护城市人口200~300 万人,城市排涝标准为10~20 年;保护城市人口100~200 万人,城市排涝标准为5~10 年;保护城市人口20~100 万人,城市排涝标准为3~5 年。”我们应该根据区域的实际情况和今后的长远发展,合理选择排涝标准,通过建排涝闸、排涝泵站、修建排涝沟渠等提高河道的泄水能力,以确保雨水排入河道时不受顶托;根据城市竖向规划,划分合理的排水区域,每个分区形成完整的排水系统,按照就近入河的原则规划雨水管道系统,计算雨水管径;还可以采取一些非工程措施,如建立预报警系统对排涝站、排涝闸等进行统一的调度管理,编制超标准洪水预案等。c.考虑雨水资源的利用,建立收集雨水的系统,这样可以减少城市雨水的径流量,减轻城市排水的压力;收集到的雨水还可以用于日常生活,如洗衣洗车,冲洗厕所,浇灌绿化等,也减轻了自来水的供应负担。还可以通过雨水渗透把雨水用于回灌地下补充地下水资源。d.做好雨水系统的维护管理工作,排水系统的日常维护,是保证其能否顺利发挥作用的前提,必须加强排水系统的管理,实时监控。要最大限度发挥它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 污水系统规划设计 现阶段我国新建城市或城区基本上采用雨污分流制,但老城市或老城区大多仍然是雨污合流的排水体制,许多合流污水是直接排放到水体。而将旧合流制改为分流制,受现状条件限制大,许多老城区建成年代较长,地下管线基本成型,地面建筑拥挤,路面狭窄,旧合流制改分流制难度较大。合流污水的一大特点是旱季和雨季的水质、水量变化大,雨季污水BOD 浓度低,不利于生化处理。 5 结束语 绿色环保节能已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从全局和系统的角度加上创新的思维,运用创新技术来优化设计现代城市市政工程给排水系统、污水处理系统等市政公用设施,这应该是每位市政给排水工作者努力实现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昌军.市政给水排水工程规划设计与施工管理[J].今日科苑,2008. [2]汤小丽.浅谈小城镇给水排水工程规划设计[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

市政给排水设计特点

148 市政给排水设计特点 潘纯林 王琳 辽宁北四达景观园林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 摘 要:室外给排水设计基本情况,重点介绍综合管线设计和室外给排水管材选用及施工特点。 关键词:综合管沟;覆土厚度 1 前言 小区给排水的设计既要与大市政给排水管衔接好,又要与建筑单体进户管衔接好。可以参考的设计规范有《室外给水设计规范》、《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居住小区给水排水设计规范》、《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等,在设计中要准确运用规范,知道其适用条件。 2 管线综合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道路下的市政管线也日益复杂。为减少道路二次开挖现象,维持人们的正常日常生活,避免人力、物力的浪费,在专业管线设计前要宏观控制好市政管线。 2.1 道路上管位布置 由于雨、污水管管径较大且埋深较深,故将其布置于车行道下。给水管管径小、埋深浅且是压力管道,检修频率高,一般设于人行道下,因此在两边人行道上分别设置两条给水管且靠近道路中心线一侧。电力、电信管分设在两侧人行道远离道路中心线一侧。 2.2 管线高程控制 合理安排好各管线平面位置后还应合理控制各管线高程。一般来说,从上至下管线顺序依次为电力管(沟)、电讯管(沟)、煤气管、给水管、热力管、雨水管、污水管。设计电力管(沟)一般深为 1.2m 左右,电讯管沟深为1.3m,将煤气管控制在 1.4m 左右,给水管覆土控制在1.0m左右,而将雨、污水管起点覆土控制在 1.5m 左右,在高程上使各管线基本相互错开。若管线在高程上相碰,则遵守“压力管让重力管、小管径让大管径、支管让干管”的原则。 2.3 管线间距控制 《规范》规定,一般市政管线之间的最小垂直净距为0.15m,个别管线如电力管沟与其他管线最小垂直净距为0.50m,这在实际工程操作时很难做到。一般管线净距>0时即可施工,如将污水管线直接穿过交叉井,而雨水管线在井中断开(见图2)。 图2 雨、污水管交叉井的做法 对于小管径压力管线与重力管线交叉无法避开时,可采用 4 个 45°弯头绕开(见图3)。 图 3 压、重力管交叉时的做法 若该压力管为给水管且从重力管上方走行而覆土厚度不够时,可从排水管下方走,但给水管须做钢套管以免水质污染。 3 管材选用 目前在我国许多省市如大连、上海、广东、福建、湖北、湖南等地建设部门已发布通知禁止给排水管道采用镀锌管和排水铸铁管,推广使用UPVC硬聚氯乙烯给水管和UPVC 塑料排水管。各种管材特性如下: 预应力钢筋砼管,此管的管径基本都在Φ300mm以上,大多数都用于大流量的排水工程中。特点是价格较其它材料的大口径管要低,而强度较高。在一般水质情况下不需防腐,但弯头、三通等配件的生产仍是空白。聚乙烯管(PE) PE管材以密度区分,有低密度聚乙烯管(LDPE)、中密度聚乙烯管(MPVC)、高密度聚乙烯管(HDPE)。LDPE管材的柔性、伸长率、耐冲击性能较好,耐化学稳定性和抗高频绝缘性能良好,主要用于农田排灌。HDPE管具有较高的强度及刚度,MDPE管还具有良好的柔性和抗蠕变性能。铝塑复合管(PAP)铝塑复合管是通过挤出成型工艺而制造出的新型复合管材,它由聚乙烯层(或交联聚乙烯)——胶粘剂层——铝层——胶粘剂层—聚乙烯层(或交联聚乙烯)五层结构构成。其中铝层分搭接焊、对接焊成型工艺。 孔网钢带塑料复合管,它类同铝塑复合管,只是以多孔钢带焊接卷管替代薄铝带焊接卷管,它是以高密度聚乙烯为基体,以冲孔后的冷轧钢带焊接而成的网状钢管为增强体,经挤出成型连续复合而成,内外壁塑料通过金属骨架上的孔形成一体。这种管材具有三层结构,塑料与金属在管壁内相互包容,可避免塑料与金属骨架的分离与剥落。管道连接可采用套管件电熔焊连接,也可用胶圈管件快装连接,它具有钢管的机械强度,又具有塑料管的耐腐蚀性,可适用于DN≤200mm 的配水管道及室内冷水主立管道上使用。 镀锌钢管衬塑复合管,镀锌钢管衬塑有两种方式,一 (下转第151页)

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

探析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发展迅猛,人们越来越关注市政给排水规划问题。科学发展观是现在社会的发展主题,市政给排水的科学规划一定要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从中可以使现阶段的城市化发展步入健康、快速、高质量的发展轨道中去。本文首先论述了市政给排水工程规划设计对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分析了如何做好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意义;分析 abstrac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process, people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municipal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planning problem.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is the theme of development of society now, municipal scientific planning of drainage must be fully embody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development track from the city of the present stage of development into the healthy, fast, high quality. this paper first discusses th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municipal drainage engineering planning and design of city development in china, further analysis of how to do well in municipal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design. key words: municipal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planning and design; significance; analysis

浅谈城市给排水工程系统规划

浅谈城市给排水工程系统规划 摘要:城市给排水工程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是衡量城市建设发展水平与系统规划是否合理的一个重要方面。给排水设施的配置是否合理完善是关系到城市各项 事业长远发展的重要问题。给排水工程从设计到施工涉及到许多方面的因素, 所以其中也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问题,需要更加注重工程所设计的所有内容, 分析问题,促进城市给排水工程技术和施工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给排水工程;城市规划;分析;设计 一、城市给水工程规划的内容 ㈠城市总体规划阶段 1.确定城市用水量标准,预测城市总用水量。 2.根据水源水质、水量,城市平衡供需水量,选择水源,确定取水方式和位置。 3.确定给水系统的形式,水厂供水能力和厂址,根据水源水质变化情况,确定给水系统的形式,水厂供水能力和厂址,根据水源水质变化情况,确定自来水水质目标,选择处理工艺。 4.布局输配水干管,输水管网和供水管网等重要设施,估算干管管径。 5.确定水源地及其卫生防护措施。 ㈡城市分区规划阶段 1.估算分区用水量。 2.进一步确定供水设施规模,确定主要设施位置和用地范围。

3.对总体规划中供水管渠的走向位置、线路、进行落实修正补充,估算控制管径。 ㈢城市详细规划阶段 1.计算用水量,提出对水质、水压的要求。 2.布局给水设施和给水管网。 3.计算输配水管管径,校核配水管网水量及水压。 4.选择管材。 5.进行造价估算[1]。 二、城市排水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 ㈠城市总体规划阶段 1.确定排水体制。 2.划分排水区域,估算雨水、污水总量,制定不同地区污水排放标准。 3.进行排水管渠系统规划布局,确定雨、污水主要泵站数量、位置,以及水闸位置。 4.确定污水处理厂的数量、分布、规模、处理等级以及用地范围。 5.确定排水干管、渠的走向和出口位置。 6.提出污水综合利用措施。 ㈡城市分区规划阶段 1.估算分区的雨水、污水排放量。 2.按照确定的排水体制划分排水系统。 3.确定排水干管的位置、走向服务范围、控制管径以及主要工程设施的位置和用地范围。 ㈢城市详细规划阶段

给排水管网系统讲解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 污水管网课程设计 班级:给排水16 学号:3061212119 姓名:李尕良

目录 一.设计任务 (2) 二.设计资料 (3) 三.管道定线 (4) 四.设计计算 (7) 五.总结 (11) 六.参考资料 (12)

一.设计任务 1.1 排水管渠系统课程设计指导书 Ⅰ、总体要求 (1)在设计过程中,要发挥独立思考工作的能力 (2)本课程设计的重点是污水管道系统的设计计算和总体方案的布置 (3)设计计算说明书,应内容完整(包括计算草图),简明扼要,文句通顺,字迹端正。 Ⅱ、排水管渠系统布置原则: 城市排水渠系统是城市的一项重基础设施,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控制水污染、改善和保护水环境的重要工程措施。在进行城镇排水管渠系统的规划和布置时,通常应遵循以下原则: (1)排水管道系统的规划设计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并应与其它单项工程建设密切配合,相互协调。 (2)经济合理地确定管网密度,排水管渠尽量分散,避免集中,排水路线尽量短捷。 (3)干管尽可能布置在河岩或水体附近较低处,以便于干管接入。 (4)城镇污水管渠应考虑城市工业废水的接入,满足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的工业废水直接排入下水道,不满足标准的在厂内进行预处理后排入下水道。 (5)排水管渠应尽量避免穿越不易通过的地带和构筑物;也不宜穿越有待规划和发展的大片空地,以避免影响整块地的功能和价值。 (6)排水管渠系统应与地形地势变化相适应,顺坡排水,尽量使污水重力排除,不设或少设中途提升泵站。 (7)合理比较和选择整个排水系统的控制点及控制点标高,以使整个管网系统埋深与投资合理。 Ⅲ、设计步骤和水力计算 1.设计步骤 (1)管道定线,根据管道规划设计原则和污水厂位置,依次确定主干管,干管和支管的走向和位置。 (2)划分干管和支管的服务面积,进行编号并计算出面积的大小。 (3)确定干管和支管的检查井位置和编号,并计算设计管段长度和管渠总长度。 (4)列表计算各设计管段的设计流量:每一个设计管段的污水设计流量由三部分组成,即本段流量q1、转输流量q2和集中流量q3。 其中本段流量q1可通过比流量q0计算,而比流量q0可由污水量标准和人口密度求得;转输流量q2是从上游管段和旁侧管段流来的污水量; 集中流量q3则是指工业企业或大污水量的公共建筑流入管网的污水量。 要注意的是:每一个设计管段的总变化系数K z应根据该管段的本段流量q1和转输量q2的合计平均值确定,计算出该设计管段的生活污水设计流量后再加上集中流量,即为该设计管段的设计流量。 (5)列表进行水力计算:根据计算出的设计管段的设计流量,进行管渠的

谈城市市政排水工程规划设计

谈城市市政排水工程规划设计 发表时间:2017-11-27T17:34:29.670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25期作者:王瑜[导读] 摘要:市政给排水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对建设一个良好城市人居环境具有重大意义。天津市排水管理处第二排水管理所天津市 300113 摘要:市政给排水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对建设一个良好城市人居环境具有重大意义。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而人均占有量不足,近年来,由于气候因素影响,持续干旱已造成水量明显下降,再加上人们的过度开采和严重的水污染,水质也逐步下滑,许多城市严重缺水,城市生存环境恶化。因此,要转换思路,将给水和排水结合起来进行思考,建立给排水系统工程,以达到节水的 目的,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水平和循环利用率。关键词:防洪排涝变频供水市政给排水雨水排水系统一、市政给排水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市政给水排水工程可分为三个子系统:供水系统、排水系统和循环水系统。供水系统主要包括高压消防给水管、生产生活给水管和泡沫消防管;排水系统主要包括生产污水排水管、生活污水管和雨水排水管;循环系统主要包括循环冷却水给水管和循环冷却水回水管。市政给排水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有:划定市政给排水范围,预测市政给排水量,确定排水体制,进行排水系统布局;原则确定处理后污水污泥出路和处理程度;确定排水枢纽工程的位置,建设规模和用地。 二、当前我国城市给排水系统存在的问题(一)水量预测方法落后城市水系统规划的基础性工作主要包括各类基础数据、指标、标准和分析工作,其中水量预测和水平衡分析是核心工作。目前我国的水量预测工作主要是参照《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中有关规定,根据城市规模确定所在地区的人均综合用水指标和人均综合生活用水指标,以及不同性质的用水指标为参考,通过对历史综合用水数据的回归外推可以得到。但这种预测方法十分落后,可靠性差,主要表现在水量预测过高。(二)排水规划混乱 城市建设发展速度很快,多采取分区,分片的建设,而规划跟不上建设速度,下水系统建设混乱,目前绝大部分市区的排水设施分别由环保局、市政工程管理处、水利局等不同部门管理,由于各部门之间沟通不够,管理及责任不清,加之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对排水设施存在的问题以及发生的新问题都无法及时解决,传统的防洪和排水设施设计中,强调采用分流制排水体制将雨水和污水尽快排出城市,忽视了城市径流面源污染的控制和雨水资源的利用。 三、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设计原则(一)协调好城市人口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市政给排水工程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协调好城市人口和生态环境的关系,在不破坏生态系统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做好水资源的统一调配和利用。充分利用地形地势,制定合理的改造和建设计划,以使人居环境更加接近自然,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城市水系统中增加“节水”子系统,“治污”子系统,“回用”子系统。(二)做好分阶段的规划市政给排水工程包括给水系统、排水系统和建筑给排水,涉及到水源的寻找和调度以及取、排水构筑管道设施和施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的大工程,因此需要我们按照阶段任务需要来制定合理规划,并且需要预估在每个阶段的实际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三)坚决杜绝新污染源、新排污口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供求或趋向平衡,或已出现水资源短缺现象。城市水资源问题普遍存在于各类城市中。因此,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成为给排水规划必须把握和解决的首要问题。要改变城市供水的被动局面,必须行动起来,充分开发利用身边白白流失的资源。在给水规划中要根据水文水力关系及环境容量,划分出城市水源的一级、二级保护区以及准保护区,并按照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提出有关治理现有污染源、清除排污口的措施,坚决杜绝新污染源、新排污口的产生。(四)市政给排水具体规划设计市政给排水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对建设一个良好城市人居环境具有重大意义。(1)首先加强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城市水资源问题普遍存在于各类城市中。因此,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成为给排水规划必须把握和解决的首要问题。水资源在时间与空问上存在分布不均,而且根据要水质的不同设置不同的设计方案,市区给水系统规划要优化水资源配置,提倡城镇及片区给水系统和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要改变城市供水的被动局面,必须行动起来,充分开发利用身边白白流失的资源。水资源开发的原则应是兴修水利,拦河筑坝,调节径流,蓄丰补枯。同时要加强水资源的保护,水污染不仅造成水环境的破坏。同时还可能使符合水质标准可供饮用的水源减少。间接加剧水资源的短缺。(2)雨水系统规划设计雨水系统规划设计应与城市防洪排涝规划和城市竖向规划相结合,特别是地处平原、盆地的城区,这三者的有机配合显得更为重要。一般而言,在新城区采用分流制,旧城区采用截流式合流制。但真正意义上分流制在实践中很难做到。雨污系统中有一根接错,两个系统就相通,可能就是合流制。(3)城市排水系统的设计排水主要是生活及生产排水,还有就是防洪排涝,防洪排涝是城市的生命线,对于居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排洪规划重现期应根据城市重要性以及当地的历年雨水量,排洪流域面积等因素综合考量后确定,市政排水的污水处理是每个城市每时每刻都要面临的问题,规划设计中既要考虑到城市污水处理能力,还要应用新科技,建设节能环保,再利用的原则,用生活污水反应器向高效的移动床和流化床发展。大中城市排洪标准不宜小于10年一遇,对于山区,考虑到内洪来得快,退得快,宜采用全抬高方案,但同时也要考虑村庄现状,可设置局部的抽排设施。(4)提高水量规模的预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