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注桩质量控制培训
- 格式:doc
- 大小:107.66 KB
- 文档页数:6
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大部分是在水下进行的,其施工过程无法观察,成桩后也不能进行开挖验收。
施工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和进度,甚至给投资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
因此,要求基础施工队伍在施工技术措施上要落实,并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密切注意抓好施工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质量,力争将隐患消除在成桩之前。
因此在施工前要认真熟悉设计图纸及有关施工、验收规范,核查地质和有关灌注桩方面的资料,对灌注桩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后制订出施工质量标准、验收实施方案和每根桩的施工记录,以便有效地对桩基施工质量加以控制。
1成孔质量的控制成孔是混凝土灌注桩施工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其质量如控制得不好,则可能会发生塌孔、缩径、桩孔偏斜及桩端达不到设计持力层要求等,还将直接影响桩身质量和造成桩承载力下降。
因此,在成孔的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控制方面应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1采取隔孔施工程序。
钻孔混凝土灌注桩和打入桩不同,打人桩是将周围土体挤开,桩身具有很高的强度,土体对桩产生被动土压力。
钻孔混凝土灌注桩则是先成孔,然后在孔内成桩,周围土移向桩身土体对桩产生动压力。
尤其是在成桩初始,桩身混凝土的强度很低,且混凝土灌注桩的成孔是依靠泥浆来平衡的,故采取较适应的桩距对防止坍孔和缩径是一项稳妥的技术措施。
1.2确保桩身成孔垂直精度这是灌注桩顺利施工的一个重要条件,否则钢筋笼和导管将无法沉放。
为了保证成孔垂直精度满足设计要求,应采取扩大桩机支承面积使桩机稳固,经常校核钻架及钻杆的垂直度等措施,并于成孔后下放钢筋前作井径、井斜超声波测试。
1.3确保桩位、桩顶标高和成孔深度。
在护筒定位后及时复核护筒的位置,严格控制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线偏差不大于50mm,并认真检查回填土是否密实,以防钻孔过程中发生漏浆的现象。
在施工过程中自然地坪的标高会发生一些变化,为准确地控制钻孔深度,在桩架就位后及时复核底梁的水平和桩具的总长度并作好记录,以便在成孔后根据钻杆在钻机上的留出长度来校验成孔达到深度。
钻孔灌注桩质量培训记录一、前言二、培训内容1.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1)施工准备:包括场地平整、桩位放样、设备检查等。
(2)钻孔: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钻机进行钻孔,严格控制钻孔垂直度、孔径、孔深等参数。
(3)清孔:钻孔完成后,采用合适的方法清除孔底沉渣,确保孔底干净。
(4)钢筋笼制作与安装:按照设计要求制作钢筋笼,并进行安装。
(5)混凝土浇筑:采用导管法进行混凝土浇筑,确保混凝土充满整个桩身。
(6)养护:浇筑完成后,对桩顶进行覆盖,进行养护。
2.钻孔灌注桩质量要求(1)桩位偏差:垂直桩的桩位偏差应小于等于50mm,斜桩的桩位偏差应小于等于100mm。
(2)孔径偏差:钻孔灌注桩的孔径允许偏差为±50mm。
(3)钻孔垂直度:钻孔灌注桩的钻孔垂直度应小于等于1%。
(4)孔底沉渣厚度:孔底沉渣厚度应小于等于200mm。
(5)混凝土强度:钻孔灌注桩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得低于C25。
(6)钢筋笼安装:钢筋笼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制作与安装,确保位置准确、焊接牢固。
3.钻孔灌注桩验收标准(1)桩位偏差、孔径偏差、钻孔垂直度、孔底沉渣厚度等参数应符合质量要求。
(2)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得低于C25。
(3)钢筋笼安装位置准确,焊接牢固。
(4)桩顶标高及桩底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
(5)施工过程中,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质量检验,相关资料齐全。
三、培训效果通过本次培训,参训人员对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质量要求、验收标准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培训过程中,大家积极提问、互动交流,解决了许多实际施工中遇到的问题。
培训结束后,参训人员表示将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确保工程安全。
四、总结本次钻孔灌注桩质量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参训人员的专业技能。
今后,我们还将继续开展各类质量培训,提高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为我国建筑工程质量保驾护航。
同时,也希望参训人员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严把质量关,为我国建筑工程事业贡献力量。
钻孔灌注桩质量控制要点钻孔灌注桩是一种常见的基础工程形式,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港口等工程领域。
由于其施工过程隐蔽,施工质量受地质条件、施工工艺等多种因素影响,因此质量控制尤为重要。
以下将详细介绍钻孔灌注桩质量控制的要点。
一、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1、地质勘察在施工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了解地层结构、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地下水情况等。
这对于选择合适的钻孔设备、确定钻进工艺和制定质量控制措施至关重要。
2、施工方案编制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特点、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应包括施工工艺流程、施工设备选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安全保障措施等内容。
施工方案必须经过监理单位审批后方可实施。
3、原材料质量控制(1)钢筋:钢筋的品种、规格、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钢筋进场时,应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并按规定进行抽样复验。
(2)水泥:水泥的品种、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水泥进场时,应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并对其强度、安定性等性能指标进行复验。
(3)砂、石:砂、石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砂、石进场时,应进行颗粒级配、含泥量等指标的检验。
4、施工设备检查施工前应对钻孔设备、灌注设备、起吊设备等进行检查和调试,确保设备性能良好、运转正常。
同时,应配备必要的备用设备,以应对突发情况。
二、钻进过程中的质量控制1、桩位测量桩位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灌注桩的位置和受力性能。
在施工前,应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桩位测量,并设置明显的标志。
在钻进过程中,应定期对桩位进行复核,防止桩位偏移。
2、钻进速度控制钻进速度应根据地层情况、钻进设备性能和泥浆性能等因素合理确定。
在钻进过程中,应保持钻进速度均匀,避免过快或过慢。
对于易坍塌地层,应适当放慢钻进速度,并加大泥浆比重和粘度。
3、泥浆质量控制泥浆在钻孔灌注桩施工中起着护壁、排渣和冷却钻头的作用。
泥浆的性能指标(如比重、粘度、含砂率等)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要求。
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摘要:灌注桩是土木工程中一种常用的基础施工方法,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安全和耐久性。
本文将从施工前准备、施工过程、质量监控和验收等方面总结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的要点,并介绍相应的监测技术及控制措施,以确保施工质量。
一、施工前准备1.设计准备:在进行灌注桩施工前,需要对施工方案进行充分的设计与准备工作,包括计算承载力、确定桩径和桩长等参数,设计合理的施工方案。
同时要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的勘察与测量工作,确定地下水位、地质情况,为施工提供准确的参考数据。
2.施工材料准备:灌注桩施工所需的主要材料包括混凝土、钢筋、膨胀剂和注浆料等。
在施工前,要对这些材料进行检测,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并按照施工方案准备足够的材料。
3.设备检查保养:施工所需的设备包括挖掘机、搅拌机、注浆设备等,这些设备的正常运行对保障施工质量至关重要。
在施工前,要对设备进行检查与保养,确保其功能正常,并做好备用设备准备,以避免施工中设备故障造成的延误。
二、施工过程1.基坑开挖:基坑开挖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并且在开挖过程中要及时处理好暴露的地下水,防止坑底泥水的施工影响。
2.钢筋骨架的设置:钢筋骨架是增加灌注桩抗拉强度和承载力的重要结构,其设置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骨架之间要有足够的间距,并且钢筋要按照施工图纸进行加工和质检。
3.混凝土浇筑:混凝土的浇筑要采用适当的施工方式,保证在施工过程中不出现异物或空洞等质量问题。
同时要保持施工现场的湿度和温度,避免混凝土早期收缩或裂缝的问题。
4.注浆:注浆设备的选择和使用要符合规范要求,注浆材料的配比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注浆速度和压力要进行控制,以确保灌注桩的抗渗性和承载力。
三、质量监控1.现场监测:在施工过程中,要进行现场监测,包括测量灌注桩的桩径和桩长,检查钢筋骨架的位置和尺寸,对混凝土进行抗压强度测试,以及对注浆材料进行质量检测等。
2.数据记录与分析:对现场监测所得的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处理。
钻孔灌注桩质量培训记录一、培训背景随着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钻孔灌注桩作为一种基础承载形式,因其具有承载力高、稳定性好、适应性强等优点,在各类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过程较为复杂,质量控制难度较大,一旦出现质量问题,不仅会影响工程的进度和成本,还可能对整个工程的安全性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为了提高施工人员对钻孔灌注桩质量的认识和控制能力,确保工程质量,特组织了本次钻孔灌注桩质量培训。
二、培训时间与地点培训时间:具体时间培训地点:具体地点三、培训参与人员列出参与培训的人员,包括施工人员、技术人员、质量管理人员等四、培训内容1、钻孔灌注桩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详细讲解了钻孔灌注桩通过在地基中钻孔,然后灌注混凝土形成桩身的基本原理。
介绍了其工艺流程,包括场地准备、桩位测量、护筒埋设、钻孔、清孔、钢筋笼制作与安装、混凝土灌注等环节。
2、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强调了施工前的地质勘察的重要性,必须充分了解施工场地的地质条件,为设计和施工提供准确的依据。
要求对施工设备进行严格的检查和调试,确保设备的性能良好,能够正常运行。
明确了施工材料的质量要求,如水泥、钢筋、砂石等,必须符合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
3、钻孔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讲解了钻孔时的钻进速度、泥浆比重和黏度的控制方法,以保证钻孔的垂直度和孔壁的稳定性。
提醒施工人员注意观察钻孔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如坍孔、偏孔等,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4、清孔的质量要求阐述了清孔的目的是清除孔底的沉渣和泥浆,保证桩底的承载力。
介绍了清孔的方法和标准,如采用换浆法、抽浆法等,清孔后的泥浆比重、含砂率等指标应符合规范要求。
5、钢筋笼的制作与安装详细说明了钢筋笼的制作规格、焊接质量和安装位置的要求,确保钢筋笼的牢固和准确就位。
强调了钢筋笼的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以防止钢筋锈蚀。
6、混凝土灌注的质量控制讲解了混凝土的配合比、坍落度和初凝时间等参数的控制要点,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引言:钻孔灌注桩是一种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用于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为了确保钻孔灌注桩的质量,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培训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是《钻孔灌注桩质量培训记录(二)》,将从五个大点来详细阐述相关知识和要点,帮助施工人员更好地了解和掌握钻孔灌注桩的质量要求和施工技术。
概述:本次培训将深入讲解钻孔灌注桩的质量要求和施工技术。
通过这个培训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处理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的关键问题,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
正文:1.钻孔设计要点a.了解地基条件和承载要求,确定钻孔的位置和数量。
b.根据孔径和深度要求,选择合适的钻机和工具。
c.考虑钻孔过程中的土层变化和孔壁稳定问题,设计合理的支护措施。
2.钻孔施工要点a.选择合适的钻具和工艺参数,掌握钻孔的速度和进度控制。
b.在钻孔过程中要及时观察和记录孔壁的土层情况,及时处理土层崩塌和孔壁失稳问题。
c.严格控制钻孔的位置和垂直度,保证钻孔与设计要求一致。
3.灌注技术要点a.确保注浆的质量和配比符合要求,合理控制注浆的量和速度。
b.注浆要均匀、连续,避免出现空洞或浆液泄漏的情况。
c.在注浆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注浆的参数和控制方式。
4.灌注后处理要点a.灌注完成后,要及时对桩周土体进行固化和背填,保证桩身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b.桩顶处理包括打底处理、焊接等,要根据桩基水平和垂直度要求进行合理的施工。
c.对于大口径桩,要加强边桩处理,防止土体的倒塌和桩身的位移。
5.质量控制和验收要点a.在施工过程中要进行质量控制,如每个孔的钻孔记录、注浆记录和施工日志等的填写和保存。
b.完成施工后,进行验收工作,包括对桩体质量的检测和检查,以及对施工过程的整体评估。
总结:通过本次培训,我们深入了解了钻孔灌注桩的质量要求和施工技术。
只有掌握了这些要点和技巧,我们才能够确保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
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严格按照这些要求来进行操作,注重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验收工作,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工程质量,为地基处理工程的成功完成和工程质量的提升做出贡献。
钻孔灌注桩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通过近几年十多个钻孔灌注桩工程施工实践和工程管理,得出以下几点认识和体会:一是应尽可能详细了解地质情况,选取符合资质要求,地质勘测单位对工程进行尽可能详细的地质勘察。
二是施工前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有充分的认识和准备,并做好预防措施,选择经验丰富、责任心强、装备合理的施工班组进行施工,并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向他们作详细的技术交底。
因为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最终是由机手操作桩机进行的,其经验和反应以及桩机的性能对施工质量有很大影响,因此这一点很重要。
三是施工中配备足够的管理力量,对桩的施工进度、施工情况等进行严格监督,并做好记录,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果断地处理,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应会同甲方、设计单位加以处理;钻孔时及时通知设计、监理等有关单位加以确认,清孔后迅速浇灌混凝土,浇灌时要控制好埋管深度。
四是加强桩基工程检测是一个手段,要保证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其关键还在于人,强调现场管理人员要有高度责任心,以防为主,对桩基各个施工环节要充分重视并精心施工,只有这样桩基的质量控制才能得到保证。
钻孔灌注桩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二)钻孔灌注桩是一种常见的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水利等领域的土木工程中。
钻孔灌注桩的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就钻孔灌注桩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相关工程人员提供参考。
一、施工管理(一)施工前准备钻孔灌注桩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是整个施工过程的基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项目准备:钻孔灌注桩施工前需要对工程进行测量、勘探、设计等前期工作,确保设计方案的科学合理。
2.设备准备:根据工程规模和施工要求,选择合适的钻机、振动杆、混凝土输送泵等设备,并进行设备清理、润滑和检测。
3.材料准备:准备足够的水泥、骨料、砂浆等材料,并进行质量检验,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4.人员准备:组织施工人员,包括现场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安全员等,并进行岗前培训和安全教育。
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一、控制要点1.灌注开始后,应连续地进行,准备好导管拆卸机具,缩短拆除导管的时间间隔,防止塌孔。
2、开始灌注时,碎面高度将至钢筋笼底部时要放慢灌注速度,当孔内混凝土顶面距钢筋笼底部Im时,混凝土灌注速度应控制在0.2m/min左右,并仔细量测硅表面高度,以防钢筋笼上浮,当混凝土拌和物上升到钢筋笼底口4m以上时,提升、拆除导管,使混凝土灌注导管底口高于钢筋笼底部2m以上,恢复0.5m∕min左右的正常灌注速度。
3、灌注水下碎时,应及时探测孔内混凝土面至孔口的深度,以控制导管埋深。
如探测不准确,易造成导管提漏,发生断桩,或导管埋深太多,不容易提升导管。
因此,灌注水下混凝土中,测深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由责任心强的人来操作。
目前测深多用重锤法,重锤的形状是锥形,底面直径不小于IOcm,重量不小于5kg o用绳系锤吊入孔内,使之通过泥浆沉淀层而停留在已表面(或表面下10-20厘米)根据测绳所示锤的沉入深度作为已灌注深度。
4、桩基施工全过程中,现场施工人员应真实可靠地做好记录,记录结果应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如钻孔记录、终孑N佥查记录、砂灌注记录。
二、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的处理措施1.钢筋笼上浮预防措施(1)磴顶面接近钢筋骨架时,放慢已浇注速度,浇筑速度控制在0.2m∕min左右;(2)已底面接近钢筋骨架时,导管保持较大埋深,导管底口与钢筋骨架底端尽量保持较大距离;(3)已表面进入钢筋骨架一定深度后,提升导管使导管底口高于钢筋骨架底端一定距离。
(4)在保证钢筋笼中心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四根定位钢筋将钢筋笼固定在钢护筒上。
2、卡钻处理措施事故发生后,应明确卡钻位置,查明该处的地质情况,再根据实际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
宜待钻头有松动后方可用力上提,不可盲动,以免造成越卡越紧。
通常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1)当为梅花孔卡钻时,若钻头向下有活动余地,可使钻头向下活动并转动至孔径较大方向提起钻头。
最新钻孔灌注桩质量培训记录钻孔灌注桩作为一种基础工程中的常见施工技术,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为了提高相关人员对钻孔灌注桩质量的把控能力,确保工程质量,我们组织了一场最新的钻孔灌注桩质量培训。
以下是本次培训的详细记录。
一、培训背景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对基础工程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钻孔灌注桩作为一种重要的基础形式,在各类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钻孔灌注桩容易出现质量问题,如桩身缺陷、桩底沉渣过厚、钢筋笼上浮等。
因此,有必要对相关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其质量意识和施工技能。
二、培训目的本次培训的主要目的是让参与培训的人员深入了解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要点,掌握常见质量问题的预防和处理方法,提高质量意识和责任心,确保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三、培训时间和地点培训时间:具体时间培训地点:具体地点四、培训人员本次培训的对象包括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质检员、监理工程师等相关人员。
五、培训内容1、钻孔灌注桩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详细介绍了钻孔灌注桩的工作原理,即通过钻孔在地基中形成桩孔,然后在桩孔内放置钢筋笼并灌注混凝土,形成承载桩。
讲解了钻孔灌注桩的工艺流程,包括施工准备、测量放线、护筒埋设、钻孔、清孔、钢筋笼制作与安装、导管安装、混凝土灌注等环节。
2、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要点施工准备阶段:强调了对地质勘察资料的熟悉、施工方案的编制和审批、施工设备和材料的检验等工作的重要性。
护筒埋设:护筒的直径、长度和埋设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的偏差不得大于50mm,护筒的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1%。
钻孔:根据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钻孔方法和钻头,控制钻孔速度和泥浆性能,防止孔壁坍塌和缩径。
钻孔深度应达到设计要求,孔底沉渣厚度不得大于 50mm。
清孔:采用正循环或反循环清孔方法,将孔内的泥浆比重和含砂率降低到规定范围内,确保孔底沉渣厚度符合要求。
钻孔灌注桩质量控制钻孔灌注桩作为一种基础承载结构,在建筑工程、桥梁工程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由于其施工过程较为复杂,且多在地下进行,施工质量不易控制,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确保其质量。
一、钻孔灌注桩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地质勘察在施工前,必须对施工场地的地质情况进行详细的勘察。
了解土层的分布、性质、地下水位等信息,为设计和施工提供准确的依据。
2、施工方案的制定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和工程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
包括钻孔设备的选择、施工工艺、钢筋笼的制作和安装、混凝土的灌注等。
3、原材料的质量控制(1)水泥:应选用质量稳定、强度符合要求的水泥,并进行检验。
(2)骨料:石子和沙子的粒径、级配、含泥量等应符合规范要求。
(3)钢筋:钢筋的品种、规格、力学性能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并进行抽样检验。
4、施工设备的检查和调试钻孔灌注桩施工需要用到钻孔机、起重机、电焊机等设备,施工前应对这些设备进行检查和调试,确保其性能良好,运行正常。
二、钻孔过程中的质量控制1、桩位的测量和定位桩位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灌注桩的位置和承载能力。
应使用全站仪等测量仪器进行精确测量,并设置好护桩,以便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复核。
2、钻孔垂直度的控制钻孔过程中,要经常检查钻杆的垂直度,发现偏差及时调整。
可以采用水平尺、铅垂线等工具进行测量。
3、泥浆的制备和使用泥浆在钻孔过程中起到护壁、排渣和冷却钻头的作用。
泥浆的性能指标(如比重、黏度、含砂率等)应根据地质情况进行调整,以保证钻孔的顺利进行和孔壁的稳定。
4、孔深和孔径的控制钻孔达到设计深度后,应使用测绳、孔径仪等工具对孔深和孔径进行测量,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三、钢筋笼制作和安装的质量控制1、钢筋笼的制作(1)钢筋的焊接质量:焊接长度、焊缝饱满度等应符合规范要求,避免出现虚焊、夹渣等缺陷。
(2)钢筋笼的尺寸:钢筋笼的直径、长度、主筋间距、箍筋间距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制作过程中应进行严格的检查。
2、钢筋笼的安装(1)钢筋笼的起吊和运输:应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钢筋笼变形。
灌注桩质量控制内容和措施说到灌注桩,大家可能第一反应就是“桩子”,对吧?嗯,没错,这就是我们建筑工程里的一种重要“神器”。
可别小看它,虽然看起来就是一根根沉默无言的大柱子,但它可是在为大楼、桥梁,甚至整个城市的稳定性提供着坚实的“底盘”。
所以,灌注桩的质量控制,绝对不能马虎,稍微一不小心,后果可不是我们能承受得了的!比如说,桩子不够牢固,或者施工过程中出了点问题,那可就像给大楼的“地基”打了个“软肋”,等着垮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
嗯,大家一定听说过“做事要从根基做起”,没错,灌注桩正是从地基做起,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的安全性。
首先呢,咱们得保证灌注桩的材料靠谱。
你要是拿些劣质材料去灌,岂不是拿整个建筑的“命”开玩笑吗?灌注桩的质量跟水泥、钢筋等材料的选用有很大关系。
这些材料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整根桩的承载力就打了折扣。
所以,在施工之前,材料的检验绝对不能疏忽,谁都不想自己辛辛苦苦建起来的大楼,结果成了“空中楼阁”。
就像做菜,食材新鲜是关键,别拿些过期或者不合格的材料来糊弄,做出来的味道肯定不好,甚至可能食物中毒,建筑质量也是一样。
然后,咱们还得管控好施工过程。
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儿,灌注桩施工的每一步都要精益求精。
比如说,灌注的过程中,混凝土的搅拌和运输得特别讲究。
混凝土如果搅拌不均匀,或者运输过程中出现分层、离析,那这桩子就不稳当了。
就像咱们吃的豆腐脑,要是做得不均匀,或者一搅拌就散了,味道肯定不好,建筑桩也是一样,稳定性就差了。
灌注桩施工的深度也不能马虎,施工人员得按设计要求精准操作,要是深度不到位,那这桩子承载力就差,等着掉链子。
可能有人会问了:哎,那灌注桩施工之前,得做什么准备工作吗?答对了,当然得做!最关键的就是场地的准备了,周围环境的影响也不能忽视。
有些地方水位高,土质松软,施工难度就大。
咱们就得提前做好地质勘探,了解清楚土层的结构和水位情况,然后决定桩基的深度和位置。
这样,施工时才不会出纰漏,避免出现软弱的地基导致桩子不牢固的情况。
大直径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一、引言大直径灌注桩作为一种重要的地基处理技术,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中。
其施工质量的控制关系到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
本文将结合实际经验,对大直径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进行详细介绍。
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 建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制定施工质量管理方案,明确施工质量控制的目标和措施。
2. 选址勘查。
对灌注桩的设计要求进行勘查,确定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和水位情况。
3. 选择施工设备和材料。
根据灌注桩的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施工设备和材料。
三、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1. 清理施工现场。
清理施工场地,确保施工场地干净整洁,无杂物和垃圾。
2. 施工设备的合理布置。
根据施工现场的情况,合理布置施工设备,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3. 桩基孔的准确打开。
按照设计要求,使用合适的工具和方法打开桩基孔,确保孔的形状和尺寸准确无误。
4. 施工过程中的防水措施。
在水位较高的地区,需要采取防水措施,防止水浸入桩基孔内影响施工质量。
5. 配料的准确控制。
按照设计要求,控制每一批次的配料比例和配料时间,确保施工质量的稳定性。
6. 搅拌过程的控制。
控制搅拌的时间和速度,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7. 灌注过程的控制。
控制灌注的速度和高度,保证灌注的质量和均匀性。
8. 灌注完成后的处理。
灌注完成后,对桩身周围的混凝土进行修整,保证桩身的垂直度和表面平整度。
四、施工后的验收工作1. 验收施工质量。
对施工质量进行综合评估,确认符合设计要求。
2. 进行质量检测。
对大直径灌注桩的强度和稳定性进行检测,确保达到设计要求和标准。
3. 形成档案记录。
形成施工档案记录,包括施工质量检测报告、施工过程记录和质量照片等。
五、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 做好安全工作。
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和防护措施。
2.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尽量避免偏差和误差,保证施工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注重施工工艺的控制。
掌握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和要点,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纪要
培训主题:灌注桩施工工艺及质量的控制
培训时间:2018年1月3日
培训地点:项目部会议室
参会人员:曾勋沈伟华刘佳乐刘吉黄雅婷苏斌刘湘琪樊一杰李峥荣
培训内容纪要如下:
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
浇筑水下砼
平整场地
施工准备
桩位放样
钻 孔
孔深、桩径垂直度检查、清孔
安装钢筋笼
安装导管 导管制作、长度配置
漏斗、隔水栓设置
混凝土拌和运输
移钻机、撤护筒
开挖桩头
凿除多余桩头
检 桩
钢筋笼制作验收与运输
测量混凝土高度
导管气密性检察 埋设护筒
钻机就位
一次浇筑量计算
桩基成孔的质量控制
①、桩位的控制:首先负责测量的施工员放出桩位后,项目技术员进行复核合格后由施工员填写桩位复核记录,然后报现场监理复核,验收合格签证认可后,再由施工员通知班组进入下道工序,未经复核或复核不合格不得进入下道工序。
②、桩是否进入持力层由值班施工员进行控制,桩深达到设计要求的持力层界面后,由机长报施工员,施工员参照岩样和对比地质报告,认为达到设计要求的持力层界面后通知现场监理验收,验收合格签证认可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不得进入下道工序。
③、终孔认定和沉渣厚度控制:终孔认定和沉渣厚度控制由值班施工员进行,桩深达到设计要求的持力层深度后,施工员自检,合格后通知现场监理验收,验收合格签证认可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清孔后由值班施工员自检,合格后报现场监理验收,验收合格签证认可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不得进入下道工序。
钢筋笼的质量控制
①、原材料质量控制:材料员应尽量组织大型厂家生产的钢筋进场,钢筋进场后项目材料员对已进场钢筋的品种、型号、规格、生产厂家、进场数量进行检查验收,如实填写检查验收记录,作出待检或未检标识,并及时填写材料《送检通知单》交取样员,由取样员通知监理见证取样并送检,试验结果出来后取样员及时通知材料员,由材料员对钢筋检验结果进行标识,检验不合格钢筋严禁使用。
②、焊接操作人员控制:焊接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由项目施工员、技术员、质检员组织对其操作水平、焊接能力进行定期评估、审核,报项目经理认定,无操作证或操作证未经认定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
③、钢筋焊接质量控制:焊接质量的控制由值班施工员进行,项目
质检员抽查监督,施工员对焊接接头的搭接长度、外观质量逐个检查,自检合格后报现场监理验收,验收合格后方能将钢筋笼下放。
不合格品按公司《不合格品控制工作程序》处理。
砼及砼浇灌质量控制
①、砼质量控制:本工程采用自建搅拌站,项目部严把原材料进货渠道,原材料进场后由项目部试验员组织监理、第三方试验室复核,并检查外观质量,由项目部材料员与项目试验员做好相关材料进场验收记录。
合格后方可使用,对不合格原材料拒收并予以退场。
②、混凝土浇灌质量控制:
a、实行混凝土浇灌许可令制度:孔底沉渣厚度监理验收合格后,由值班施工员填写混凝土开浇申请单,交监理审核,监理签字认可后方能开始浇灌混凝土。
b、初灌量控制:在导管顶部连接容积不小于2.5m3的漏斗,以保证首次灌注时要导管埋深不小于1m。
c、严格按规范要求制作砼试块:试块为150mm×150mm×150mm,每桩一组,试块脱模后及时放进现场砌置的水池内养护,28d后送交测试。
教育培训实施计划
培训目的了解灌注桩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培训内容灌注桩施工工艺及质量的控制
培训师资曾勋
培训时间2018年1月3日培训地点会议室参加人员
曾勋程丽江沈伟华胡宗利黄雅婷苏斌
刘湘琪樊一杰李峥荣
培训内容:
灌注桩施工工艺;
桩基成孔的质量控制;
钢筋笼的质量控制;
砼及砼浇灌质量控制培训方式:
■内部师资讲座□外请师资讲座□外派脱产培训□在职业余进修□换岗轮训
□内部研讨
□其它
简要说明:
让每个人尽量掌握灌注桩施工工艺、桩基成孔的质量控制、桩基成孔的质量控制钢筋笼的质量控制和砼及砼浇灌质量控制的理论知识,且在工作中能得到一定的帮助。
考核方式:
□指定人员递交培训报告,报告人;□笔试;□操作;□完成作业
■指定人员作讨论纪要,记录人黄雅婷;■口试;□取证;□不考试
□其它
编制沈伟华审核程丽江批准尹平时间2018.1.3 时间2018.1.3 时间2018.1.3
教育培训实施记录
培训项目
培训单位
培训时间培训教师
培训地点
参加人员签到:
培训情况:
考核情况:
记录负责人
时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