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节目导播》教学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53.50 KB
- 文档页数:4
《电视节目导播》教学大纲1.课程的基本描述2.教学定位2.1 课程教学目标《电视节目导播》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学习旨在提高学生的电视节目现场制作综合应用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掌握电视节目现场制作的理论和技术,本课程是一门理论结合实际的综合课程,且重点是使学生提升自身的电视节目制作能力及对电视传媒的深层次理解。
2.2 课程的主要特点本课程是一门理论结合实际的综合课程,且重点是使学生提升自身的电视节目制作能力及对电视传媒的深层次理解。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得学生在毕业后能够迅速的融入到工作岗位中,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2.3教学方法本课程拟从相关的影视理论讲起,在对学生已掌握的理论进行深化后,讲授几方面新的理论,理论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待理论课完成后,统一组织学生进行实际创作。
3.知识点与学时分配通过本实训课程的学习,重点是使学生提升自身的电视节目制作能力及对电视传媒的深层次理解。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得学生在毕业后能够迅速的融入到工作岗位中。
3.1 课程覆盖的知识领域和知识单元汇总涵盖的知识体系4.案例设计该课程主要采用现场演练教学和案例教学的方式。
课程讲授过程中的理论部分均采用现场操作和实践演练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很好地理解演播室在电视节目创作中的重要性。
案例设计的原则,一方面,需要学生能够通过案例的操作,系统了解和掌握导播的技巧和方法,达到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进电视节目创作的目标、并且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能够很好地解决遇到的技术问题。
该实验课程基本上覆盖到了本课程主要的知识点,在此基础上也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创作的作品质量。
5.作业设计由于该课程实践性较强,在作业题型的设计方面采用了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实例、案例演练与实际操作的方式。
主要从4个方面进行系统展开:熟练操作设备、演播室实际操作、导播实训、团队协作。
此外,课程后半程设计了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大作业,制作一部采访类节目短片,考查学生知识集成度和综合能力运用情况,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复杂专业问题的能力。
电影电视节目制作-导播制作方向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电影电视节目制作-导播制作方向课程类别:必修总学时数:48课时任课教师:刘洛职称:讲师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电视节目制作》是电影电视编导必修课程之一。
本课程采取理论修养与录制演播能力双重并进、相辅相成的教学方法和教学体系。
通过教学,指导学生学习电影电视艺术的基本知识,掌握电影电视艺术的流派、语言、类型、结构、导演、表演、文化等内涵,并把握方面的或综合的录制演播评价作品。
使学生树立科学的审美观念,进而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和文化艺术修养。
而电视节目导播制作又是现代电视节目制作中的重要工作,它对充当导播的人员有严格的业务素质要求。
作为电视导播,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才能,要能够把电视的技巧、视听语言、艺术的创作统一起来。
电视导播是电视现场制作中的核心成员,他的思维和眼光要先于摄制集体,并且把艺术思维传递给摄制群体,通过指挥切换员对镜头的选择,运用声音、字幕、特效等辅助手段来完成节目。
所有这一切都要预先在导播的思想中经过“预演”在掌握熟练导播切换以及制作技巧的同时培养电视人员的技能素养。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电视节目导播制作是一种复杂的电视创作工作,需要受过严格专业训练,有丰富电视从业经验的人员来但当。
导播的最主要工作在于统筹现场各个工种,协同完成电视节目的制作、播出,他必须掌握整个电视节目的制作的流程、熟悉视频、音频的技术和创作手法。
第一部分:电视节目导播概念第二部分:电视节目制作过程第三部分:导播参与节目制作第四部分:艺术节目专题制作第五部分:情景剧幕专题制作第六部分:现代访谈节目制作第七部分:视频音频操作技术第八部分:导播工作技能术语第九部分:导播素养第十部分:演练操作三、课内实践环节教学安排及要求四、课程考核要求及方法1.考核方式:考试();考查(√)2.成绩评定:计分制:百分制(√);五级分制();两级分制()总评成绩构成:平时考核(70)%;中期考核()%;期末考核(30)%平时成绩构成:考勤考纪(5)%;作业(45)%;实践环节(20)%;六、建议教材及参考资料建议教材:郑月主编,《电视节目导播》,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参考资料:1.彭吉象主编,《电视节目制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7月2.陈宇锴,王志敏主编,《电影录制演播指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计划人:刘洛。
电视节目导播电视编导艺术(一)电视节目导播》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071002英文名称:Art of TV editing and direceting(Ⅰ) compiling and broadcasting of TV program授课对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本科生开课学期:第五学期学分/学时:4/32+64先修课程:视听语言A、编导基础(五)影视制作技术、摄影基础(3)--影视摄影艺术B、编导基础(四)录音基础、画面编辑教学方式:本课程采用理论讲授、案例分析、指导实习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考核方式:本课程以书面作业(占成绩的20%)和实习训练中的实践操作能力考评(占成绩的80%)作为考试成绩的依据。
课程简介:本课程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高年级的专业课程。
它以“导播”的概念作为引入,明确导播在多讯道节目制作中的岗位、职能及权限;通过类型片例导播方案的分析,研究涉及多讯道制作的各类型节目的导播技巧;规范导播工作术语及多讯道节目制作流程;并通过指导学生设计工作台本和实践上机操作,使学生基本掌握演播室三至四讯道现场制作的导播技能。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本课程意在培养适应电视台及其它电视制作机构日益广泛应用的多讯道节目制作方式、具备较强导播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潜力的编导人才。
本课程的理论讲授部分要求与日益更新的导播实践领域的技术与观念紧密结合;而作为面向本科生的创作类课程,其重点则在于让学生在实践操作环节真正掌握基本的导播工作技能,从而体会导播的工作岗位对于多讯道节目制作的要义,以及导播的观念对节目创作的影响。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导播工作概述(4学时)重点内容:1、导播的工作岗位2、导播的职能和权限3、导播需具备的基本素质4、导播工作所涉及的节目类型第二章情境剧的导播技巧(2学时)重点内容:1、情境剧的基本特征2、情境剧的制作流程3、情境剧的导播方案第三章谈话类节目的导播技巧(4学时)重点内容:1、谈话节目的种类及特征2、谈话节目导播方案确立的原则第四章综艺类节目的导播技巧(8学时)重点内容:1、综艺节目的基本特征2、综艺节目的制作流程3、节目实施的场景特征与导播方案的制定第五章艺术类节目的转播(6学时)重点内容:1、音乐会转播的导播技巧2、演唱会转播的导播技巧3、舞蹈转播的导播技巧第六章两级切换的现场直播(4学时)重点内容:1、两级切换的制作方式及适用的节目类型2、两级切换的节目制作流程与各工种岗位的协作3、多讯道的布局与两级切换的导播技巧第七章多讯道节目制作实习(4学时)重点内容:1、多讯道节目制作实习的流程规范2、导播的工作术语3、工作台本的制定4、演播室的基本构造、设备与功用四、作业、实践环节:1、作业(课外完成)题目:<一>设计三讯道现场制作情境剧片段(5分钟)的导播工作台本<二>设计三讯道现场制作谈话节目片段(5分钟)的导播工作台本要求①故事梗概②分镜头剧本(注明各镜头的机位)③场景示意图、场面调度图、机位布局图(合图)④导播方案阐述2、实践(64学时)内容:<训练一>演播室三讯道现场制作情境剧片段<训练二>演播室三讯道现场制作谈话节目片段目的:熟悉多讯道演播室的制作现场、制作流程及相关设备;熟练掌握三讯道调机切换的导播技能。
教案授课时间课时数 2 授课方式理论课□讨论课□习题课□实验课□上机课□技能课□其他□授课单元第三章导播与电视谈话节目(一)目的与要求通过基础知识介绍,使学生初步了解国内电视访谈节目的分类及特点,并理解策划行为对一档优质节目成功播出的意义,最后以一具体电视案例加深其理解。
重点与难点重点:导播如何看待谈话节目的构成难点:谈话节目设置机位的基本依据主要内容第一节导播如何看待谈话节目的构成第二节导播为谈话节目设置机位的基本依据教学方法手段(教具)课堂讲授、多媒体展示、师生互动、课堂讨论、案例展示等参考资料《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孟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电视节目制作》刘洪艳主编国防工业出版社《演播室导演》[美]罗德·费尔韦瑟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9月版《影视语言教程》李稚田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思考题、作业1.谈谈我国电视谈话节目的分类及节目特点2.以《天天向上》为例,谈谈其节目形态的表现形式。
90分钟课堂教学设计——第三章导播与谈话节目(1)第 - 课时(教科书 - 页)核心内容核心内容的含义教学方法时间安排学习导入回忆上一章所学内容,提问、复习电视访谈、谈话节目的异同,最后以《实话实说》栏目为例,阐述该谈话节目的特点。
集体对答或个别提问10分钟基本现状电视谈话节目的基本情况阐述教师讲授10分钟电视谈话节目的界定阐述我国电视谈话节目广义、狭义概念的界定,并以NBC《今夜》为例,具体阐述其表现形式。
教师讲授、案例分析20分钟电视谈话节目分类就电视谈话节目从题材、谈话形式、参与谈话的对象等方面进行分类阐述,并在相应分类区间里简单介绍一些比较冷门的节目表现形式。
教师讲授20分钟电视谈话节目策划的意义就电视谈话节目策划的必要性和运作机制进行深入阐述。
教师讲授、案例分析20分钟复习与小结以上几项核心内容集体对答或个别提问10分钟讲稿第三章导播与谈话节目第一节导播如何看待谈话节目的构成教学目的:通过电视访谈节目策划的基础知识介绍,使学生初步了解国内电视访谈节目的分类及特点,并理解策划行为对一档优质节目成功播出的意义,最后以一具体电视案例加深其理解。
《电视节目播音主持》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码:061011英文名称:Broadcasti ng And An chori ng In TV Programs授课对象: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本科生开课学期:第6、7学期学分/学时:12分/192学时先修课程:广播节目播音主持(061009)、节目主持艺术概论(061008)教学方式:本课采取理论讲授与训练辅导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精讲多练,以训练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
考核方式:专业口试、笔试与做节目相结合。
课程简介:(100—150字)本课程是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本科生的主干专业课,它包括“电视节目播音”和“电视节目主持”两部分内容。
主要讲授:电视播音主持的特点、创作规律、创作方法与创作原则,进行电视新闻出镜播音、电视新闻片配音、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演播室对话(电话连线、视窗对接、与嘉宾对话)、电视纪录片解说、电视新闻节目主持艺术、电视评论节目主持艺术、电视社教类节目主持艺术、电视访谈类节目主持艺术、电视综艺、娱乐类节目主持艺术等多样化播音主持的训练。
重点训练学生掌握不同内容、形式电视节目的播音主持技能。
同时训练学生具有采编、策划、独立制作节目的初步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1使学生了解电视播音主持节目的创作规律、创作原则、创作特点、相关理论知识及要求。
2使学生认识、掌握不同内容、不同类型、不同形态电视节目的创作手段和创作方法。
3使学生把握电视播音主持的表达技巧。
要求学生把握电视新闻播音与广播新闻播音的区别、电视出镜播音与电视新闻片配音的区别、电视新闻播音与电视纪录片解说的区别;具备撰写和修改主持人节目的导语、串联词、文稿的能力和具有现场采访、评论、报道、应变的能力;初步具有驾驭不同电视节目的策划、主持播出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单元:电视新闻播音(48学时)(重点内容)第一节电视新闻播音的认识(重点内容)第二节电视新闻出镜播音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弟八节电视新闻口播副语言手段与运用电视新闻片配音演播室对话电视新闻播音提示第二单元:电视新闻现场报道(32学时)第一节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概说(重点内容)第二节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特点第三节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分类与传播方式(重点内容)第四节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要求与把握第三单元:电视纪录片解说(16学时)第一节对电视纪录片的认识第二节电视纪录片的创作要素及解说与画面的关系第三节电视纪录片解说的备稿特点第四节电视纪录片解说的心理特征(重点内容)第五节电视纪录片解说的创作(重点内容)第六节电视纪录片解说的表达特征第七节电视纪录片解说的处理提示第四单元: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主持艺术(32学时)第一节电视新闻评论类主持人节目的主要形态及主持人的素质(重点内容)第二节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播报第三节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导语、串联词(重点内容)第四节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主持人的言论第五单元:电视社教类节目的主持艺术(24学时)第一节电视社教类节目的界定和分类(重点内容)第二节社教类节目主持人的素质第三节社教类节目主持的艺术特点第六单元:电视访谈节目主持艺术(24学时)第一节电视谈话节目的界定及类型(重点内容)第二节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主持人的专访(重点内容)第三节主持人素质及主持人在节目中的作用第四节谈话节目主持人的驾驭方式第七单元:电视综艺、娱乐类节目主持艺术(24学时)第一节电视综艺类主持人节目特点及主持人素质(重点内容)第二节综艺节目主持人的控场艺术第三节游戏娱乐类节目的主持艺术四作业、实践环节:编辑新闻稿3次;撰写主持人节目文稿、制作节目4次;现场报道节目3次。
多讯道节目导播技术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1. 课程代码:ZJ12010272.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能力模块课3. 适应专业及课程性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必修4. 课程目的(1)了解多讯道演播室及导播的基本构造。
(2)了解多讯道现场切换的节目制作流程及基本操作技术。
(3)正确认识导播在多讯道现场切换的节目制作流程中的岗位、职责及权限。
(4)建立多机拍摄概念,能准确识别实例中拍摄现场的机位设置及全片的导播方案。
(5)了解涉及导播工作的各类型电视节目的制作方式及导播技巧。
(6)能够设计三至四讯道演播室节目制作的导播方案并基本掌握三至四讯道现场切换工作。
5. 学时与学分学时为48,其中理论学时为12,实践学时为36,学分为2.5。
6. 建议先修课程电视摄像、电视编辑、广播电视编导二、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第一章导播工作概述计划学时:6基本要求:(1)理解:电视节目导播的概念;导播的职能与权限(2)掌握:导播的工作流程;导播的素养教学重点及难点:(1)导播的职能与权限(2)导播的工作流程基本内容:(1)关于电视节目导播的概念(2)导播与其工作伙伴(3)导播的职能与权限(4)导播的工作流程(5)导播素养思考题:导播的职能与权限有哪些?第二章导播工作术语计划学时:1基本要求:(1)理解:导播工作术语在实践中的现状(2)掌握:导播工作术语和口令原则(3)掌握:导播工作的手势教学重点及难点:(1)导播口令原则(2)掌握:导播工作的手势基本内容:(1)导播工作术语在实践中的现状(2)导播工作通用术语(3)导播口令原则(4)导播工作的手势思考题:导播工作通用术语都有哪些?第三章情境剧的导播技巧计划学时:18基本要求:(1)理解:认识情境剧;导播的职能与权限(2)掌握:情境剧机位的设置;情境剧的调机规律;情境剧画面切换的一般规律教学重点及难点:(1)情境剧画面切换的一般规律基本内容:(1)从导播的角度认识情境剧(2)导播如何为情境剧设置机位布局(3)导播如何把握情境剧的调机规律(4)情境剧画面切换的一般规律思考题:导播如何为情境剧设置机位布局?第四章导播与谈话节目计划学时:18基本要求:(1)理解:谈话节目的构成(2)掌握:谈话节目机位的设置;谈话节目中运用的调机规律;谈话节目画面切换的规律教学重点及难点:(1)谈话节目画面切换的规律基本内容:(1)导播如何看待谈话节目的构成(2)导播为谈话节目设置机位的基本依据(3)导播在谈话节目中运用的调机规律(4)导播在谈话节目中的切换依据思考题:导播在谈话节目中运用的调机规律?第五章艺术类节目转播的导播案例计划学时:1基本要求:(1)理解:音乐会转播的导播案例分析;演唱会转播的导播案例分析;舞蹈转播的导播案例分析(2)掌握:艺术类节目的导播技巧教学重点及难点:(1)艺术类节目的导播技巧基本内容:(1)音乐会转播的导播案例分析(2)演唱会转播的导播案例分析(3)舞蹈转播的导播案例分析思考题:导播在各种类型电视栏目转播中的作用?三、课程学时分配本课程计划48学时,其中理论教学12学时,实践教学36学时。
精心整理一、? 教学目的《电视播音与主持》是主持与播音专业的主要技能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电视新闻播音和各类电视节目主持的技能。
二、与相关课程衔接节,小课61的40%2音与主持这一专业技能的掌握情况,占总分的60%。
六、? 教材编选《实用播音教程》第四册,罗莉主编,北京广播学院出 版社出版。
七、? 教学内容及时数分配八、? 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新闻播音(共16课时)121、??????? 现场报道的特点2、??????? 现场报道的分类3、??????? 现场报道的传播方式4、??????? 现场报道的语言分类及其要求(二)小课辅导内容(12课时)1、??????? 现场播报2、??????? 现场评述3、??????? 现场采访(三)实践教学内容? 组织学生在校园内进行命题现场报道练习。
1234512??(一)理论教学内容(4课时)1、??????? 新闻评论类节目主持人的播报2、??????? 导语和串联词的特点3、??????? 言论与专访(二)小课辅导内容(12课时)1、撰写导语串联词并模拟主持新闻评论节目2、评析学生录象(三)实践教学内容? 每位学生在院演播室模拟主持一档新闻评论类节目。
第五单元:社教类节目主持艺术(共16课时)1、2、1、2、3、1、2、???????3、??????? 娱乐类节目的主持艺术(二)小课辅导内容(12课时)1、??????? 策划并撰写综艺娱乐类节目提纲2、??????? 模拟主模拟主持综艺娱乐类节目3、??????? 评析学生录像(三)实践教学内容每位学生在院演播室模拟主持一档综艺娱乐类节目。
第七单元:谈话类节目主持艺术(共16课时)(一)理论教学内容(4课时)1、??????? 谈话类节目的界定及类型2、???????3、12???12??(三)实践教学内容每个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定妆练习第九单元:形体规范(共8课时)(一)理论教学内容(2课时)1、??????? 形体的基本规范2、??????? 不同类型节目的形体分析与运用(二)小课辅导内容(6课时)帮助学生归纳自己的体态特点并提出调整建议(三)实践教学内容模拟练习不同场景下的体态调整。
《电视节目直播》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4427适用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及相关专业 总学时数:32学时 理论学时:16学时总学分:1.5 选用教材:《电视演播室》徐威 李宏虹主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8月第一版 参考书目: 《电视节目导播》郑月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第二版《电视制作手册》【美】 赫伯特•泽特尔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电视节目制作》李同兴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7《电视节目制作(技术类)》梁小山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一、课程说明(一)课程性质《电视节目直播》 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学习旨在提高学生的电 视节目现场制作综合应用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掌握电视节目现场制作的 理论和技术,本课程是一门理论结合实际的综合课程,且重点是使学生提升自身的电视节目制作能力及对电视传媒的深层次理解。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得学生在毕业后能够迅速 的融入到工作岗位中,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本课程拟从相关的影视理论讲起, 在对学生已掌握的理论进行深化后, 讲授几方面新的理论,待理论课完成后,统一组织学生进行实际创作。
课程的目的要求1、了解电视演播室系统的基础原理、基本设备和实际运用2、熟悉电视演播室节目录制的基本流程。
3、掌握电视演播室节目制作的相关技能,利用所学知识录制电视节目。
二、学时分配实验学时16学时2007.1三、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第一章电视节目现场制作概述教学目的:掌握电视节目现场制作的概况;了解演播室信号流程及系统构成,对电视演播室有初步认识。
教学基本要求第二章电视演播室视频系统设备及其功能教学目的:掌握电视演播室视频系统构成,了解视频设备的构成及作用。
教学基本要求:第三章电视演播室音频系统设备及其功能教学目的:掌握电视演播室的音频系统设备构成及作用,重点了解演播室的监听与扩声设备。
教学基本要求:第四章电视演播厅灯光系统设备及功能教学目的:掌握演播室基本灯具及光线特征,了解布光基本原则和方法,初识调光控制系统。
导播教学大纲导播教学大纲导播是电视台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职位,他们负责控制电视节目的画面和音频,确保节目的顺利播出。
导播教学大纲是指导学生学习导播技术的一份计划和指南。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导播教学大纲的内容和重要性。
第一部分:导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导播教学大纲的第一部分应该涵盖导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学生需要了解电视台的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以及导播在其中的角色和职责。
他们还需要学习基本的导播设备和软件的操作,如视频切换器、音频控制台和特效机等。
此外,学生还需要学习导播的基本技能,如镜头的选择和切换、音频的调节和混音等。
第二部分:导播的创意和艺术导播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工作,还需要一定的创意和艺术才能。
因此,导播教学大纲的第二部分应该包括导播的创意和艺术方面的内容。
学生需要学习如何运用不同的镜头角度和镜头移动来创造吸引人的画面效果。
他们还需要学习如何运用音效和特效来增强节目的氛围和效果。
此外,学生还应该学习如何根据不同的节目类型和风格来制定导播策略和方案。
第三部分:导播的团队合作和沟通导播工作通常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导播需要与摄像师、音频师和制片人等其他团队成员紧密合作。
因此,导播教学大纲的第三部分应该包括导播的团队合作和沟通方面的内容。
学生需要学习如何与其他团队成员协调工作,确保各个环节的协调一致。
他们还需要学习如何有效地与其他团队成员进行沟通,以便及时解决问题和调整节目。
第四部分:导播的实践和实习导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学生需要通过实践和实习来提高自己的导播能力。
因此,导播教学大纲的第四部分应该包括导播的实践和实习方面的内容。
学生需要参与实际的导播项目,亲自操作导播设备和软件,熟悉实际的导播工作流程。
他们还需要参与实际的导播项目,与其他团队成员合作,锻炼自己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总结导播教学大纲是导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指导学生学习导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意和艺术能力,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实习经验。
《电视节目导播》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电视节目导播课程学分:6学分学期学时:60课程性质:技能类课程课程定位:专业课先修课程:数字电视原理;电视节目制作适用专业:数字电视开课部门:传媒艺术学院现代传播系一、课程概述及意义数字电视是一门发展广阔的课程,其中《电视节目导播》的相关内容是主要针对演播室内导播工作进行学习的数字电视专业的专业课程。
学习本课程,首先要明确的是导播工作的定义及其覆盖范围,从广义的概念来说,导播是整个演播现场的总指挥,而从狭义的角度来说,导播仅仅是负责摄像组的指挥员,本着培养复合型人才、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目标,我校的这一课程所定位的导播为整个演播室现场的总指挥,即广义的导播;而导播工作的起始点以及覆盖范围则可具体到演播室工作的流程当中来,即导播工作起点于前期策划结束而实拍正式开始的那一刻,整个拍摄过程都涵盖在导播的指挥范围之内,并于演播室拍摄结束那一刻为止。
本课程以“导播”的概念作为引入,明确导播在当今电视节目制作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未来发展前景;切换台使用及配合,以及节目制作流程中的岗位、职责及权限;通过分析具体的导播方案,研究涉及导播工作的各类型电视节目的导播技巧,从而完成导播人员指挥所有部门,协同全部人员,密切合作,顺畅运行,保障节目有序录制以致浑然一体的效果。
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能力即为针对具体节目提前制定涵盖了节目流程、机位配合、部门协作等全方位多角度指导节目顺畅进行以致一气呵成的脚本的能力。
该课程是为适应当今电视台广泛应用的现场直播的节目以及各种演播室节目的制作方式需要而设立的,是为培养具备较强实际操作能力和艺术创新潜力的现代复合型电视人才服务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最终达到使学生了解并熟悉演播室内以导播台为控制中心的节目导播流程及相关技术的教学目的,为实际工作中更复杂的,不断发展的讯道节目制作需要奠定基础。
需要强调的是,通过对导播内容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在演播室内的部门协作能力,要了解各个部门合作的组织与协调,因此,学生可以掌握数字电视节目中广义层面上的导播技术及具体的工作需求,为成为一名能够与演播室内各个岗位默契配合的摄像师、音频采集师、混音师、特技师奠定基础,为成为全面型的导播做好准备。
第1章电视节目导播第2章第3章第4章编辑整理:第5章第6章第7章第8章第9章尊敬的读者朋友们:第10章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电视节目导播)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第11章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电视节目导播的全部内容。
第12章第13章电视节目导播概述第一节关于电视节目导播的概念一、导播是一个工种、岗位的名称⏹具体的说,电视节目导播是多讯道电视节目制作中一个工种、岗位的名称。
(一)什么是多讯道节目制作方式1.多机拍摄2.多讯道制作。
多讯道实际上指的是多个视频讯号来源的通道.◆视频讯号包括演播现场的多个讯道摄像机采集的多个画面;提前制作好的插播片、计算机播放的各种视频图形图表、来自于网络的实时视频;通过卫星与微波通信技术将远距离摄录的画面传送回来的信号.◆多讯道制作与多机拍摄的区别不仅在于画面来源的复杂性,多讯道制作方式的核心更在于它必须有一个切换系统.通过视讯切换器(切换台)将多个讯号来源随时进行选切并输出一路信号以供直播或录制。
导播的岗位就随承担了多讯道画面的调度选切工作,这个集结、选择再输出的过程是多机拍摄的制作方式所没有的.(二)多讯道节目制作方式的种类1.ESP即“电子演播室制作"方式◆指在电视台的演播室中通常进行的录制方式。
◆中央电视台春晚大多是在中央电视台一号演播大厅使用期连通的导播间,通过ESP的制作方式进行现场直播的2.EFP即“电子场地制作”方式◆是对一整套适用于电视台以外的现场进行即时摄制作业的电视设备的统称。
它包括两台以上的摄像机、一个完整的视讯切换系统、一个完整的音频操作系统以及其他相关的辅助设备。
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电视节目导播课程代码:01181Ⅰ.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一、课程性质和特点:电视节目导播是现代电视节目制作中的重要工作,它对充当导播的人员有严格的业务素质要求。
作为电视导播,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要能够把电视的技巧、视听语言、艺术的创作统一起来。
电视导播是电视现场制作中的核心成员,他的思维和眼光要先于摄制集体,并且要把创作思维传递给摄制群体,通过指挥切换员对镜头的选择,运用声音、字幕、特技等辅助手段来完成节目。
所有这一切都要预先在导播的思想中经过“预演”。
电视节目导播是一种复杂的电视创作工作,需要受过严格专业训练,有丰富电视从业经验的人员来担当。
导播的最主要工作在于统筹现场各个工种,协同完成电视节目的制作、播出,他必须掌握整个电视节目制作的流程、熟悉视频、音频的技术和创作手法。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设置电视导播课程,旨在加强自学者对电视节目制作相关知识的巩固和深入了解,同时掌握电视现场制作中处于统领地位的导播所应掌握的知识和需要具备的素质。
此门课程对同学的要求包括:1、了解当前电视节目制作的主要方式,以及这些方式适用的节目形态,各种节目制作方式的流程和创作人员的构成。
2、明确导播(广播节目导播、电视节目导播)的概念,主要工作职责,需要具备的业务素质和基本技能,在整个创作团队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电视导播与创作团队中其他成员的关系。
3、基本掌握电视导播工作的各个工作环节,如前期案头准备;了解不同节目形态对导播素质的不同要求。
4、能够运用所学相关专业知识,如视听语言,对电视新闻访谈节目、电视综艺节目、现场直播等进行分析,感受导播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和倾注的心血。
应该说,此门课程不是完全独立的,而是架构在电视节目策划、视听语言等相关课程基础上的一门综合性课程,是对之前所学电视知识的灵活运用。
当然,与纯理论研究不同,这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除了加强理论学习和对优秀作品的分析之外,需要同学进行实际的、反复的上机实战操作,才能较为熟练和全面的掌握。
《导播与演播厅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5601019 考核方式:考查总学时、学分:48 学时2学分实验学时:32 学时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导播与演播厅技术》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开设的专业主干课。
该课程是集艺术创作与技术使用于一体的一门综合性课程,以原理性、实用性为主,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电视节目制作的概况、演播室系统的工作原理、导播的基本工作方式等。
通过课程学习,让学生了解电视节目制作的方式、手段以及基本流程,掌握电视演播室系统的构成、工作原理及设备的基本操作。
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熟练使用演播室系统完成不同类型节目多讯道的制作能力。
目标是培养具有艺术思维的电视节目制作人员。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理论要联系实际。
课程要求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既能扎实掌握技术原理及设备操作,又能够充分发挥其艺术思维、动手能力,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创作中;在课外学习中要多看案例、多思考、多总结,积累经验,不断提高自身艺术修养。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1.基本概念、技术原理等知识点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多媒体教学;2.演播室系统构成、虚拟演播系统构成及设备操作等知识以实验室现场讲授为主,辅以操作演示;3.情景剧导播、艺术类节目导播这部分内容以学生实操为主,教师加以临场辅导及课后总结、点评。
三、课程教学内容、要点和课时安排第一章电视节目制作概述(理论:2学时)教学内容:(1)电视节目的制作手段(2)电视节目的制作方式(3)电视节目制作的基本流程重、难点提示:(1)重点:电视节目的制作方式,电视节目的制作流程(2)难点:不同类型制作手段和制作方式的特点第二章演播室系统介绍(理论:2学时,实验:4学时)教学内容(1)演播室系统的构成及功能(2)演播室视频系统(摄像机系统、视频切换系统)(3)演播室音频系统(话筒、调音台)重、难点提示(1)重点:演播室中视频系统和音频系统(2)难点:视频切换台和调音台的使用第三章电视节目导播概述(理论:4学时,实验课时:4学时)教学内容(1)电视导播的概念(2)电视导播的职能及工作流程(3)电视导播的基本素养重、难点提示重点:导播的工作流程第四章谈话类节目导播技巧(理论:4学时,实验:12学时)教学内容(1)了解谈话节目的的构成(2)掌握谈话节目机位设置的基本依据(4)学习撰写导播脚本(5)通过实验,练习谈话类节目导播重、难点提示(1)重点:导播脚本的撰写,导播实操练习(2)难点:谈话节目的切换依据第五章情景剧导播技巧(理论:4学时,实验:12学时)教学内容(1)情景剧的一般制作模式(2)情景剧中机位的布局方案(3)情景剧中的调机规律(4)情景剧中画面切换的一般规律重、难点提示(1)重点:机位的布局方案、调机规律、画面切换规律(2)难点:调机规律四、实验教学内容实验项目(一)(4学时):认识演播室现场制作系统(1)项目类别:必做√ 选做□(2)项目性质:验证性√ 综合性□ 设计性□ 创造性□(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①熟悉演播室系统的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②熟悉演播室系统制作电视节目的工作流程③学会演播室系统中各类设备的基本操作(4)主要仪器:演播室系统1套,包括:摄像机3台;数字录像机1台; 三脚架3副;摄像机控制器3个;数字切换台1台;话筒若干支;调音台和音响系统1套;通话系统1套;调光台和灯光系统1套;灯光系统1套实验项目(二)(4学时):导播的基础训练(1)项目类别:必做√ 选做□(2)项目性质:验证性√ 综合性□ 设计性□ 创造性□(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①熟悉导播工作流程②练习导播工作口令③练习切换台的基本操作(4)主要仪器:演播室系统1套,包括:摄像机3台;数字录像机1台; 三脚架3副;摄像机控制器3个;数字切换台1台;话筒若干支;调音台和音响系统1套;通话系统1套;调光台和灯光系统1套;灯光系统1套实验项目(三) (12学时):谈话类节目制作(1)项目类别:必做√ 选做□(2)项目性质:验证性□ 综合性√ 设计性□ 创造性□(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实验目的:①掌握演播室各系统——演播室摄像机、切换台、CCU、调音台、录像机等的使用;②掌握谈话类节目的机位设置方式;③掌握谈话节目的切换方式及切换节奏;④基本具备ESP制作能力。
《电视节目导播》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1.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掌握导播的概念、内涵以及我国导播的生产过程,了解导播工作的职责。
2.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熟悉和了解导播系统各设备的用途。
3.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熟悉切换台,掌握切换台的使用方法,熟悉切换的操作技巧。
4.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懂得并掌握机位布局的模式、要点和方法,熟练掌握多机位白平衡调整的步骤与检验,熟练掌握架机要领和布线技巧。
5.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懂得导播应该具备哪些素养,熟练掌握镜头调度和画面切换的原则、技巧。
6.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熟悉非实时模拟导播和实时模拟导播的全过程。
7.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要了解并掌握不同类型节目的导播技巧, 能够具备独立导播常见类型节目的能力。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
三、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
72
9
73 9
四、成绩评定及考核方式
五、课程建议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建议教材
郑月.电视节目导播(第二版).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8 年版)2.主要参考资料
谢力建.电视节目导播实用教程.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 年版)
731
732。
《电视节目导播》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电视节目导播课程学分:6学分学期学时:60课程性质:技能类课程课程定位:专业课先修课程:数字电视原理;电视节目制作适用专业:数字电视开课部门:传媒艺术学院现代传播系一、课程概述及意义数字电视是一门发展广阔的课程,其中《电视节目导播》的相关内容是主要针对演播室内导播工作进行学习的数字电视专业的专业课程。
学习本课程,首先要明确的是导播工作的定义及其覆盖范围,从广义的概念来说,导播是整个演播现场的总指挥,而从狭义的角度来说,导播仅仅是负责摄像组的指挥员,本着培养复合型人才、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目标,我校的这一课程所定位的导播为整个演播室现场的总指挥,即广义的导播;而导播工作的起始点以及覆盖范围则可具体到演播室工作的流程当中来,即导播工作起点于前期策划结束而实拍正式开始的那一刻,整个拍摄过程都涵盖在导播的指挥范围之内,并于演播室拍摄结束那一刻为止。
本课程以“导播”的概念作为引入,明确导播在当今电视节目制作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未来发展前景;切换台使用及配合,以及节目制作流程中的岗位、职责及权限;通过分析具体的导播方案,研究涉及导播工作的各类型电视节目的导播技巧,从而完成导播人员指挥所有部门,协同全部人员,密切合作,顺畅运行,保障节目有序录制以致浑然一体的效果。
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能力即为针对具体节目提前制定涵盖了节目流程、机位配合、部门协作等全方位多角度指导节目顺畅进行以致一气呵成的脚本的能力。
该课程是为适应当今电视台广泛应用的现场直播的节目以及各种演播室节目的制作方式需要而设立的,是为培养具备较强实际操作能力和艺术创新潜力的现代复合型电视人才服务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最终达到使学生了解并熟悉演播室内以导播台为控制中心的节目导播流程及相关技术的教学目的,为实际工作中更复杂的,不断发展的讯道节目制作需要奠定基础。
需要强调的是,通过对导播内容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在演播室内的部门协作能力,要了解各个部门合作的组织与协调,因此,学生可以掌握数字电视节目中广义层面上的导播技术及具体的工作需求,为成为一名能够与演播室内各个岗位默契配合的摄像师、音频采集师、混音师、特技师奠定基础,为成为全面型的导播做好准备。
《电视节目导播》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电视节目导播
课程学分:6学分
学期学时:60
课程性质:技能类课程
课程定位:专业课
先修课程:数字电视原理;电视节目制作
适用专业:数字电视
开课部门:传媒艺术学院现代传播系
一、课程概述及意义
数字电视是一门发展广阔的课程,其中《电视节目导播》的相关内容是主要针对演播室内导播工作进行学习的数字电视专业的专业课程。
学习本课程,首先要明确的是导播工作的定义及其覆盖范围,从广义的概念来说,导播是整个演播现场的总指挥,而从狭义的角度来说,导播仅仅是负责摄像组的指挥员,本着培养复合型人才、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目标,我校的这一课程所定位的导播为整个演播室现场的总指挥,即广义的导播;而导播工作的起始点以及覆盖范围则可具体到演播室工作的流程当中来,即导播工作起点于前期策划结束而实拍正式开始的那一刻,整个拍摄过程都涵盖在导播的指挥范围之内,并于演播室拍摄结束那一刻为止。
本课程以“导播”的概念作为引入,明确导播在当今电视节目制作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未来发展前景;切换台使用及配合,以及节目制作流程中的岗位、职责及权限;通过分析具体的导播方案,研究涉及导播工作的各类型电视节目的导播技巧,从而完成导播人员指挥所有部门,协同全部人员,密切合作,顺畅运行,保障节目有序录制以致浑然一体的效果。
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能力即为针对具体节目提前制定涵盖了节目流程、机位配合、部门协作等全方位多角度指导节目顺畅进行以致一气呵成的脚本的能力。
该课程是为适应当今电视台广泛应用的现场直播的节目以及各种演播室节目的制作方式需要而设立的,是为培养具备较强实际操作能力和艺术创新潜力的现代复合型电视人才服务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最终达到使学生了解并熟悉演
播室内以导播台为控制中心的节目导播流程及相关技术的教学目的,为实际工作中更复杂的,不断发展的讯道节目制作需要奠定基础。
需要强调的是,通过对导播内容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在演播室内的部门协作能力,要了解各个部门合作的组织与协调,因此,学生可以掌握数字电视节目中广义层面上的导播技术及具体的工作需求,为成为一名能够与演播室内各个岗位默契配合的摄像师、音频采集师、混音师、特技师奠定基础,为成为全面型的导播做好准备。
二、教学目标
(1)明确广义层面上导播的定位与需求,清楚导播工作所承担的任务及范围,何时止何时终;运用哪些手段管理哪些事务;理解导播的安排与指示,掌握演播室内多部门众岗位间协调合作的规则与要求。
(2)了解多讯道现场切换的节目制作流程及基本操作技术,能在多讯道现场导播切换的节目制作案例中论述清楚其岗位、职责及权限。
(3)建立多机拍摄概念,能准确识别实例中拍摄现场的机位设置及全片的导播方案,同时也要明确,并非只有多机位拍摄需要导播,单机位拍摄同样需要导播,且其难度和要求更高。
三、教学内容
四、教学方法
1.各类型电视节目导播技巧的讲解与研讨,应针对片例提供现场情况,多用图
例和多媒体演示,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
2.多用比较分析研究的方法,如对中外同类节目导播特点的比较,对同一节目
内容不同电视台导播特点的比较等。
3.从课堂教学到实习训练、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修养和意识,建立精确的
工作程序,贯彻通用的工作术语。
4.课程中布置书面作业一次,讲评修改后作为实习训练的工作台本。
五、参考书目
[1]郑月,《电视节目导播》,第一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12-1
[2]翁志平、陈伟平,《数字电视制播系统》,第一版,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