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社会学

  • 格式:doc
  • 大小:46.00 KB
  • 文档页数: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晋中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民族传统体育形意拳的研究

现状分析

院系体育学院______________

专业__ 体育教育______________

姓名任亚斌

学号1112111620

学习年限2011年 09月至2014年06月

指导教师段旭亮职称讲师

申请学位教育学学士学位

二〇一四年六月五日

民族传统体育形意拳的研究现状分析

学生姓名:任亚斌指导教师:段旭亮

摘要: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大量的资料,对形意拳的技术内容、武练和理论进行分析,从整体上对形意拳的传播和发展进行探讨。结论认为:形意拳的国际化发展要打破传统观念束缚下的门派流派制,确立正确的形意拳发展价值观;国内发展要解放思想,加强理论研究,走传统形意拳现代化和社会化大众健身模式,并将其纳入正规教育体制。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形意拳现状分析

1 前言

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且武术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这就决定了它必然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并相互影响。形意拳始称心意六和拳,相传为明末清初山西蒲州诸冯里北义平村人姬际可所创,与太极拳、八卦掌并称为上三门拳法,在中华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研究形意拳,探究形意拳的内对弘扬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伴随着中华文明走过几千年风雨历程的中华武术,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断粘附和涵摄,逐渐形成了以儒、道、佛,以及中国传统哲学、美学、医学、兵法学等文化内容为内核的武术文化。形意拳、心意拳、六合心意拳、心意六合拳是一个拳种不同的四个名称,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名称按序有:神拳、无手拳、守洞尘技、六合心意拳、心意六合拳、心意拳、意拳、六合拳、五行拳、行意拳、形意拳等名称。这是形意拳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在不同年代、不同师传的情况下出现的不同称呼,单单从其名称演变中就可以窥出形意拳深邃的传统文化特征。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山西形意拳社团,武术馆教练,形意拳老师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与本研究有关的文献资料和文件,并对其进行了有效的分析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对形意拳的理解

对于形意拳的形意, 一般认为其含义为象形取意, 即取十二种动物的形态。形意拳认为“形”是动作、姿势、身法的外在表现;“意”在武学上是内功的高度概括, 也是内功、内力的统称。而内功是指人体五脏六腑的功能作用、丹田的变化, 神经经络、脉络、穴位、心血管系统的反应, 能量吸收、积聚、施放的方法窍要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精、气、神的培养、养成、功能作用的发挥等。形意拳讲求外形与内意的高度统一, 依照人体内脏的生理功能和运动规律, 四肢的运动轨迹, 取其意来练; 模仿十二种动物的生理特点, 取其运动方式, 自卫欺斗之意和神态, 维持生命活动的本领而练之。其并不要求每个

动作都要与动物相似。外形与动物形态一样。如:“鸡形”, 主要取其体内变化反映于外的“食米准确”、“欺斗之勇”、“抖翎之威”、“上架之巧”。形是意的载体, 意是形的内涵。有形无意, 不为内家; 有意无形,非称拳家; 有形无意, 势如空备; 有意无形, 意无所发。形为意所附, 意为形所依, 是为形意。

3.2 形意拳的特点之研究

3.2.1 拳掌分明

多数练形意的劈拳, 都用掌来代替。劈拳就是用拳, 这样才合道理。以掌取代劈拳, 其内在的经脉、开闭穴位的顺序就乱了套, 且失去了劈拳小臂为“斧刃”, 身体与肩为“斧柄”的内在含义和特殊击法的功用。

3.2.2 步法有别

形意的主要步法是“趟步”, 前三后七, 身体的重心在后腿, 靠后脚跟里侧及“涌泉穴”的蹬力, 身体向下压力, 膝盖向45°角方向顶压, 将脚趟出。极利于进攻、防守、发劲儿和变化,落后利索, 迅猛刚实; 故有“膝打几处人不明, 好似猛虎出木笼”之说。

3.2.3 独具“鹰捉”

形意拳独具特色的、最根本的劲是在于“起落、钻翻”, 而尚氏形意拳独具的“鹰捉”则是练这种特殊劲的基本拳法。其起落精华就体现在一起一落的翻浪形成的劲, 所谓“翻浪劲”即是用大海涌起的巨浪瞬间下落, 变涌再推起巨浪这一景象来对起落技法的形象化描述。形意拳将“鹰捉”作为一趟重点单独演练, 因此, 它是形意拳的一个明显标志。

3.2.4 劲力丰富, 体用兼备

形意拳的发劲与其它分枝及其它拳种发劲有截然不同的内涵, 其“蓄势运劲, 落点发力”的表现形式, 是其独树一帜,爱好者喜闻乐练的关键所在。不管对方是动是静, 动也打、静也打、刚也打、柔也打, 不借惯性, 不用拙力, 遮也打、拦也打、进也打、退也打, 硬打才能算发人的本领。而要想做到这一点, 就必须打好刚劲, 且必须从自然、和谐中练出完整的刚劲来。再把刚劲练出迅猛刚实的爆发劲来, 才能达到形意拳劲力的技法要求。同时拳法运动中要求的“肘不离肋, 手不离心”、“摩经摩胫”等, 手、肘等摩内无行, 按摩着身体的大部分穴位, 刺激运动着末梢神经,使习练者体魄强健。

3.2.5 养练丹田, 培育精气神

形意拳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注重精、气、神, 丹田功能作用的调整、培育、训练, 视其为立拳之本, 使习练者能够得到技击、强身、性命双修的效果。中国中医认为: 下丹田在脐下, 主藏原气和培育“真气”; 中丹田在膻中, 是内外气交汇点; 上丹田在双目之间向内的泥丸宫, 是清气流动之所。形象地讲, 丹田好似人们生活中取暖用的蒸汽锅炉, 经络、血管、脉络等犹如通往各处的管道, 人身穴位比做是管道上的阀门, 燃料将水蒸发为气,聚于锅炉之内, 通过管道、阀门输送到各处。尚氏形意拳用桩功特有的呼吸方法使人体的原气积聚融会, 纳入丹田, 形成真气,根据动作、身法等需要, 通过经络、脉络, 打开穴位, 施放能量。从而达到养成五脏六腑相合及内外三合, 使人掌握形神合一, 内力充盈, 既能养又能打的本领。

3.3 形意拳的价值

3.3.1 提高神经系统机能

随着年龄的增长,交感神经的功能活动逐渐增强,而副交感神经的功能活动逐渐减弱,形意拳的练习要求是六合,即内三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外三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要达到这种要求必须经过长期的锻炼,调节交感神经活动相对减弱而副交感神经活动相对增强,进而使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保持在平衡状态,又由于形意拳动作对称、严格、完整、和谐,所以长期系统地练习形意拳能使主动肌、协同肌和对抗肌的大脑皮层相应的运动中枢之间具有高度的精确性和协调性,而且能使运动中枢与植物中枢之间也具有高度的准确性和共济的协调性,从而改善各中枢之间的协调性)。

3.3.2改善心血管系统机能

长期系统地进行形意拳的练习可使心脏血管的机能得到改善,在形意拳内功的练习中,放松入静能使周围血管扩张,改善末梢循环,有助于镇静大脑和调节血压以及改善心功能;同时,练习形意内功能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和植物神经的机能平衡,消除紧张情绪、减轻心脏负担、降低周围血管的紧张度,还能通畅血液循环、增加心肌供血量、增强心肌舒张间期心脏的应激能力和适应能力。长期锻炼形意拳能使迷走神经紧张性升高,静态时出现心动力徐缓等良好的心血管反应,运动负荷时心脏功能得到较好的发展,形意拳对练、格斗的长期练习可以加大心肌的收缩舒张力量,扩大心腔的容积、增强心脏的泵血机能,提高血管的弹性,出现运动性心率徐缓,从而增强心血管系统的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