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性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4
幼儿园大班绘画教学: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幼儿园的大班阶段,绘画教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课程。
通过绘画,孩子们能够充分展现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审美观和表达能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幼儿园大班绘画教学对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所起到的作用。
1. 绘画教学的重要性绘画是一种非常直观和具有表现力的艺术形式,它可以帮助孩子们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在幼儿园大班阶段,绘画教学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周围的世界,同时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绘画教学对于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如何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幼儿园大班的绘画教学中,老师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来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老师可以通过提供丰富多彩的绘画素材和工具来激发孩子的创造力,比如彩色笔、水彩颜料、颜料板等。
老师可以提供各种各样的绘画题材和启发性的绘画主题,比如动物、自然景观、庆祝活动等,来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老师还可以引导孩子们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幼儿园大班绘画教学对于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绘画,孩子们不仅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同时也可以激发他们对于美的敏感和对于世界的好奇心。
幼儿园大班绘画教学应该被重视,并且需要老师们不断探索更好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总结回顾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到幼儿园大班绘画教学对于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提供丰富多彩的绘画素材和工具,以及启发性的绘画主题,老师们可以帮助孩子们充分展现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重视绘画教学,并且不断探索更好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知识的文章格式中,以上为我撰写的关于幼儿园大班绘画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兼具的文章。
希望您能满意并从中受益。
幼儿园大班绘画教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课程,它不仅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审美观和表达能力,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绘画活动中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绘画是幼儿时期最常见的艺术活动之一,它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和艺术修养,更重要的是可以促进幼儿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绘画活动不仅仅是让幼儿涂鸦或模仿,更应该是引发他们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空间。
在幼儿园教育中,如何在绘画活动中有效地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从绘画活动的重要性、如何引导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以及教师的角色等方面展开论述,希望能为幼儿园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启发和帮助。
一、绘画活动对幼儿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1.促进想象力的发展绘画是幼儿表达自己想法和感受的一种方式,它可以激发幼儿丰富的想象力,让他们在绘画的过程中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各种色彩和形式。
在绘画活动中,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随意涂鸦,表现出他们对世界的独特理解和感知,这对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 开发观察力和表现力绘画是一种观察和表现的艺术活动,通过观察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物,幼儿可以学习到各种形状、颜色、纹理等艺术元素,并通过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不仅可以开发自己的观察力,更能够培养自己的表现力,让他们学会用艺术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3.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绘画活动中,幼儿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比如不知道该怎样描绘一个形状、不知道该选用什么颜色等。
这就需要幼儿通过思考和实践,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这种经验不仅可以帮助幼儿在绘画活动中取得成功,更能够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二、如何引导幼儿的创造性思维1. 提供多样化的绘画材料和工具为了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教师需要提供给他们多样化的绘画材料和工具,如各种颜色的颜料、不同种类的画笔、纸张、画板等。
这样可以让幼儿在绘画的过程中有更多的选择,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提供自由创作的空间和时间在绘画活动中,教师应该给予幼儿充分的自由,让他们在没有太多限制的情况下进行绘画创作。
培养儿童绘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绘画是一种表达孩子内心世界的艺术形式,十分重要和有益于他们的成长。
通过绘画,孩子们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思想和想象力,并且培养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因此,培养儿童绘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想象力是孩子们创造力的基础,它是孩子思维的动力。
想象力使儿童能够看到隐藏在日常生活背后的更多可能性,它是孩子解决问题、创造新事物的关键能力。
由于儿童的想象力丰富而纯粹,所以天马行空的想象能力可以促进他们在绘画中表达自己的独特视角。
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可以给他们一个更广阔的世界,他们可以通过绘画来创造出他们自己的世界。
通过随意的线条和色彩,孩子们可以表达出他们内心深处的想法和感受。
绘画可以帮助孩子们学会自由思考、发散思维,同时激发他们创造力。
创造力不仅在绘画中发挥作用,而且对儿童的综合素质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创造力是指个体创造新的和有自主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它能够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自信心和责任感。
绘画是一个培养孩子创造力的有效手段。
在绘画过程中,孩子们可以挑战自己的想象力和审美观念,通过表达个人的创造力来解决问题。
绘画也可以帮助孩子们放松身心,培养他们的耐心和专注力,促进他们对世界的观察和理解。
绘画不仅可以提高孩子们的艺术天赋和审美水平,还可以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情和兴趣。
要培养儿童的绘画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提供一个开放的环境和资源。
孩子们需要一个安全、舒适、充满丰富绘画材料和工具的空间来实践他们的创造力。
可以给孩子们提供纸张、颜料、画笔、彩色铅笔、剪刀、胶水等各种绘画工具,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想象和创造性进行绘画创作。
同时,也要提供一些有启发性的绘画书籍和艺术作品,让孩子们能够观摩和学习他人的作品,学习他人的创意和技巧。
2.鼓励孩子们进行自由创作。
自由创作是培养孩子们绘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关键。
我们要鼓励孩子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想象,发挥他们的创造力进行创作。
不要给孩子们设定太多的限制和要求,让他们能够自由地探索和尝试各种绘画技法和表达方式。
利用绘画锻炼幼儿的想象力绘画是一种非常有趣且富有创造力的活动,对于幼儿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绘画,幼儿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同时也可以锻炼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如何利用绘画这一工具来促进他们的想象力发展,是每个家长和教育者都非常关注的问题。
绘画对幼儿想象力发展的重要性绘画是一种视觉艺术形式,通过绘画,幼儿可以将自己的内心世界表达出来。
在绘画过程中,幼儿可以随意挥洒颜料,勾勒形状,构建场景,这种自由的表达方式有助于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幼儿认知能力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有助于幼儿理解和探索世界,还可以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
如何利用绘画锻炼幼儿的想象力提供多样化的绘画材料为了激发幼儿的想象力,我们可以提供各种各样的绘画材料,如彩色笔、水彩颜料、粉笔、油画棒等。
不同的材料会带来不同的视觉效果和手感体验,可以让幼儿在探索中发挥想象力。
鼓励自由创作在绘画活动中,我们应该鼓励幼儿进行自由创作,不要给予太多限制和指导。
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来表达,这样可以激发他们更多的创造性思维。
提供启发性主题除了自由创作外,我们也可以给幼儿提供一些启发性主题,如四季变化、动物世界、外太空等。
这些主题可以帮助幼儿在绘画时有一个具体的方向,并且拓展他们对世界的认识。
创设艺术氛围在家庭或学校中,可以创设一个艺术氛围,如悬挂幼儿的作品、参观美术馆、邀请艺术家进行指导等。
这样可以让幼儿更加热爱绘画,并且不断提升他们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绘画对幼儿全面发展的促进除了锻炼想象力外,绘画还对幼儿全面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通过绘画,幼儿可以提高手眼协调能力、培养专注力和耐心、促进情感表达和社交能力等。
因此,在幼儿教育中,绘画被认为是一种非常重要且有效的教育方式。
结语利用绘画锻炼幼儿的想象力是一项既简单又有效的方法。
通过绘画活动,我们可以帮助幼儿释放内心世界、培养创造性思维、促进全面发展。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和教育者都应该重视绘画这一活动,并为幼儿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和空间。
幼儿绘画活动对孩子的成长有什么好处
幼儿绘画活动是一种有益于孩子成长的艺术表达形式。
以下是幼儿绘画活动对孩子成长的一些好处:
1. 提高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绘画,孩子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艺术作品。
这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创造力,让他们学会看待世界的不同角度。
2. 发展认知能力:绘画活动可以促进孩子的观察力和注意力,让他们学会观察事物的细节和差异。
同时,绘画也可以帮助孩子研究形状、颜色、大小和空间关系等基本的认知概念。
3. 提高精细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绘画需要孩子进行精细的手指运动,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手部肌肉控制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这些技能对于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书写、操作玩具和进行其他精细动作都非常重要。
4. 增强情感表达和沟通能力:绘画是一种非语言形式的表达方式,孩子可以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绪。
这有助于培养他
们的情感表达能力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同时也可以帮助家长和老师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5. 培养耐心和专注力:绘画需要孩子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通过绘画活动,孩子可以学会耐心等待作品完成,并培养专注于一个任务的能力。
总结起来,幼儿绘画活动对孩子的成长有诸多好处,包括提高创造力和想象力,发展认知能力,提高精细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增强情感表达和沟通能力,以及培养耐心和专注力。
因此,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鼓励他们参与绘画活动是非常有益的。
浅谈小学生绘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小学生绘画来说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在绘画中,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帮助孩子们发挥无限的想象力,创造出独特的作品。
本文将浅谈小学生绘画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性,并探讨如何培养和发展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一、想象力在小学生绘画中的重要性1.1 想象力的定义想象力可以理解为人们在头脑中创造和塑造事物的能力。
它允许我们超越现实、思考未来、扩展思维空间。
在小学生绘画中,想象力能够帮助孩子们创造出独特的形象,发挥无限的创意。
1.2 想象力的作用想象力可以让小学生在绘画过程中不受束缚,充分发挥创造力。
当孩子们拥有想象力时,他们能够创造出丰富多样的形象、场景和故事,使绘画作品更加生动和丰富。
1.3 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1)提供丰富多样的素材小学生通常依靠周围的事物和经验来发挥想象力,因此提供丰富多样的素材对于培养他们的想象力至关重要。
教师和家长可以给孩子们提供各种各样的图书、影视作品以及艺术品来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和经验,帮助他们从中获取灵感。
(2)游戏与角色扮演游戏和角色扮演是培养小学生想象力的有效方法。
通过游戏和角色扮演,孩子们能够进一步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将角色形象、情节和场景融入到他们的绘画作品中。
(3)鼓励自由发挥给予小学生更多自由发挥的机会和空间,是培养他们想象力的关键。
教师和家长可以在绘画活动中鼓励孩子们自由表达,不限制他们的创意和想象力。
无论学生作品的好坏与否,都要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肯定,以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
二、创造力在小学生绘画中的重要性2.1 创造力的定义创造力是指人们能够创造、发明新事物、新概念或在现有事物上做出创新的能力。
在小学生绘画中,创造力是指孩子们能够创造出独特的形象和表达方式。
2.2 创造力的作用创造力是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和自由表达的重要途径。
当孩子们具备创造力时,他们能够从独特的角度出发,创造出独一无二的绘画作品。
谈幼儿绘画活动中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培养
幼儿绘画活动对于培养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绘画,幼儿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和想象力表达出来,并且在创造的过程中锻炼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幼儿绘画活动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幼儿处于天真烂漫的年纪,他们拥有丰富的想象力。
绘画是一种通过图画来表现自己的想法和想象的方式,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发挥想象力。
在绘画的过程中,幼儿可以畅所欲言,画出自己脑海中美妙的世界。
他们可以自由地选择颜色、形状和线条,将自己的想法和幻想通过绘画来展示出来。
幼儿通过绘画可以表现他们关于人物、动物、自然等的想象和创造,并且可以发挥想象力来创造一些新颖的事物。
通过绘画活动,幼儿的想象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发展。
幼儿绘画活动还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艺术表达能力和审美意识。
绘画是一种艺术形式,在绘画活动中,幼儿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颜色、形状和线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他们可以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对美的感知和追求。
幼儿在创作过程中可以体会到美的感受,培养对美的喜爱和欣赏能力。
绘画活动可以帮助幼儿发展自己对艺术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他们的艺术表达能力和审美意识。
幼儿绘画活动对于培养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绘画,幼儿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绘画活动也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艺术表达能力和审美意识。
我们应该鼓励幼儿积极参与绘画活动,为他们提供一个丰富多彩的绘画环境,帮助他们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浅谈绘画活动对幼儿能力的发展及培养绘画是幼儿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活动,通过绘画,幼儿可以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对幼儿的认知、情感和社交能力的发展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围绕着绘画活动对幼儿能力的发展及培养展开讨论。
绘画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孩子通常都有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丰富的创造力,通过绘画的方式,可以让他们把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完全释放出来。
在绘画的过程中,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和理解来表现出自己的世界观,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情感,这不仅可以锻炼幼儿的大脑,还可以促进其思维活动的发展。
绘画活动也可以帮助孩子培养对美的欣赏能力,通过观察和模仿优秀作品,激发孩子对美的热爱和追求。
绘画活动可以促进幼儿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在绘画的过程中,幼儿需要观察、分析和表达所见所思,这种过程可以锻炼幼儿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孩子可以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例如通过色彩、线条、形状等表现出自己对事物的认知和感受。
绘画也可以帮助孩子提升自己的观察力和专注力,通过观察绘画对象的细节和特点,从而表达出自己的独特见解。
绘画活动对幼儿的情感和社交能力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在绘画的过程中,孩子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通过分享自己的作品,可以增进家长和老师对幼儿的了解和关爱。
绘画也可以锻炼幼儿的耐心和毅力,在面对作品的困难和挑战时,可以培养孩子坚持不懈的品质。
绘画活动也可以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和合作,通过分享绘画作品、互相欣赏和学习,可以增进幼儿之间的友谊和团结,培养出良好的社交能力。
绘画活动对幼儿的能力发展和培养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绘画,可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感知和认知能力,同时也可以促进幼儿的情感和社交能力的发展。
在幼儿教育中,需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和支持,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绘画活动,激发幼儿的艺术潜能,让他们在绘画的世界里享受快乐、感受美好,实现全面发展。
谈幼儿绘画活动中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培养绘画活动能够启发幼儿的想象力。
在绘画过程中,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通过画笔在纸上创造出自己的世界。
他们可以随意绘画,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激发出无穷的想象力。
当幼儿画一片蓝天、一朵云或者一棵树时,可以想象这个世界是怎样的,这些画面是如何变幻的。
通过绘画,幼儿可以培养自己的空间想象力和形象想象力,提高他们对世界的观察和感知能力。
绘画活动能够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绘画是一种自由创作的方式,让幼儿有机会自己构思和创造作品。
在绘画活动中,幼儿可以选择不同的颜料和画笔,尝试不同的创作方法和技巧,创造出独特的作品。
绘画活动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通过不断尝试和实践,培养出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当幼儿被给予一张白纸和一些颜料时,他们可以自由地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自己独特的作品。
这样的绘画活动,可以让幼儿从中获得成功的经验,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
绘画活动可以促进幼儿的感知和认知发展。
通过观察和描绘实物,幼儿可以提高对事物的感知能力和认知水平。
当幼儿画一只小鸟时,他们需要观察小鸟的形态、色彩和动作,准确地表达出来。
通过这样的绘画活动,幼儿可以培养出对事物的敏感性和观察力,提高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绘画活动还可以让幼儿感受到颜色、形状、线条和空间的变化,培养他们的美感和审美能力。
幼儿绘画活动是培养幼儿想象力与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绘画活动,幼儿可以启发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世界;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在自由创作中发展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绘画活动还可以促进幼儿的感知和认知发展,提高对事物的观察力和认知水平。
家长和教师应该积极支持和鼓励幼儿参与绘画活动,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环境和资源,培养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论文浅谈幼儿绘画活动中创造能力的培养在孩子的世界里,绘画是表达情感、展现想象力的最佳方式之一。
作为多年从事幼儿相关工作的我,深刻感受到在幼儿绘画活动中培养创造能力的重要性。
下面,就让我来和大家一起探讨如何在幼儿绘画活动中激发和培养孩子们的创造能力。
一、创造能力的内涵我们要明确什么是创造能力。
创造能力是指个体在思维、情感、意志等方面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创新性活动的能力。
对于幼儿来说,创造能力意味着他们能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将所学的绘画技巧和生活中的点滴体验融合,创作出具有个性化和创新性的作品。
二、幼儿绘画活动中创造能力的表现1.想象力丰富:幼儿在绘画活动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现实与虚构相结合,创作出富有创意的作品。
2.技法多样:幼儿在绘画活动中,能够灵活运用各种绘画技法,如线条、色彩、构图等,展现出丰富的画面效果。
3.情感表达:幼儿在绘画活动中,能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作品中,使作品具有感染力。
4.创新意识:幼儿在绘画活动中,能够不断尝试新的事物,勇于突破传统,展现出独特的创作风格。
三、幼儿绘画活动中创造能力的培养方法1.创设宽松的绘画环境:为幼儿提供一个自由、轻松的绘画氛围,让他们在愉悦的心情下发挥创造能力。
2.尊重幼儿的个性: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表现方式,我们要尊重他们的个性,鼓励他们大胆表达。
3.引导幼儿观察生活:观察是创造的基础。
我们要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点滴,培养他们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4.提供丰富的绘画素材:为幼儿提供各种绘画工具和素材,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5.激发幼儿的想象力: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引导幼儿展开想象,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6.肯定幼儿的成果:对幼儿的绘画作品给予积极的评价,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成果被认可,增强自信心。
7.举办绘画活动:定期举办绘画比赛、展览等活动,让幼儿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学习、交流。
在幼儿的世界里,每一笔每一划都充满了无限的可能。
浅谈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性
摘要:绘画在幼儿健康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合理运用教学方法组织教育活动、科学辅导和评价幼儿绘画就尤显重要。
本文就如何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绘画活动教学方法重要性
绘画,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是使儿童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培养儿童创造能力和高尚情操的重要手段。
孩子们乐于用画画来表现自己的感受和内心意愿,在创作中发挥潜能,建立自信,享受成功。
由此可见,绘画在幼儿健康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合理运用教学方法组织教育活动,科学辅导和评价幼儿绘画就尤显重要。
一、绘画活动中导入的重要性
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的美景、美物、美的心灵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关键是我们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设计好“导入”部分。
1.故事导入
利用幼儿爱听故事的特点,采用故事形式导入新课,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例如:在教幼儿粘贴《小鸡》时,可以讲一个小故事:有一天,鸡妈妈带一群小鸡到草地上去捉虫,可是有一只小鸡走着走着不见了,鸡妈妈到处找都找不到,我们帮鸡妈妈把小鸡找回来,好不好?”这样,调动了幼儿的兴趣,粘贴小鸡时就特别用心和仔细。
2.儿歌导入
儿歌生动形象,顺口好记。
用儿歌导入引起幼儿学画的兴趣。
例如:在教幼儿绘画《吹泡泡》时,教师可以先让幼儿学习儿歌《吹泡泡》:吹泡泡,吹泡泡,吹出一大串,五颜六色真好看,小朋友们拍手笑。
从而引发幼儿想画泡泡的兴趣。
3.歌曲导入
大多幼儿都爱唱歌,它对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有很大的作用。
例如:教幼儿手指点画:《草地上的花儿》,可先让幼儿演唱《春天》,感受一下春天的美,激发幼儿想把春天画下来的愿望。
二、绘画活动中引导幼儿观察的重要性
“看”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绘画活动中观察是极其重要的。
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运用不同方法对两组幼儿进行绘画引导,请一组幼儿直接画画,要
他们看到什么就画什么。
”我观察着幼儿的反应,有的目光散乱无焦点,有的“埋头苦画”偏不看……10分钟过去,一组幼儿的作品大多成形。
然后来到二组,场面可热闹啦。
孩子们三三两两,有在桃树下观察抚摸,叽叽喳喳的,有弯着腰嗅花香的,教师蹲在孩子们中间也兴奋得涨红了脸。
又是10分钟过去,当一组已结束了绘画活动时,二组幼儿才开始作画,不是在教师的要求下,而是迫不急待地想用画画来表现自己此时的心情。
结果可想而知,二组幼儿的作品充满了灵气,想象力丰富。
当然,我们不能说一组教师的“看到什么画什么”的方式就是错的,为什么收效甚微呢?是她并不了解幼儿作画是画其所知而不是画其所见,强调观察,而忽视了引导幼儿观察的重要性。
三、绘画活动过程中指导的重要性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了兴趣,幼儿才会主动思考,并自学采取行动。
当幼儿对教师安排的内容不感兴趣时,即使老师想方设法引导他们,其结果也很不理想,孩子们也未必能真正学懂。
相反,如果满足了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幼儿在没有心理压力的情况下,幼儿会陶醉于这种充满乐趣的想象中,他们的表现会很投入。
2.幼儿绘画离不开教师的指导。
如画《蝴蝶》,目标是用点、线、面、对称的方式来装饰自己心中的蝴蝶,我画出基本线条如:曲线、直线等,基本形状如三角形、正方形、梯形等,让幼儿用形状组合成不同的蝴蝶,再用点、线、面来装饰蝴蝶,背景幼儿自由添画,这样大大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和创造力。
3.幼儿在绘画活动中教师应多提问、多肯定幼儿
如中班绘画活动《太阳》,教师可提问“太阳都是红色的吗”,让幼儿知道太阳光有七种颜色;用不同的墨镜看可以看到不同颜色的太阳。
当幼儿了解、尝试了的时候,教师及时的加以肯定,就会发现幼儿选用了不同的颜色画出了不同的太阳。
通过提问,幼儿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并画出了夸张、与众不同的物象。
教师肯定孩子的想象部分,孩子就一定会更加夸张,想象会随之出现更加扩张。
四、绘画活动中结尾的重要性
如果说,充满情趣的引入是成功的一半,那么耐人寻味的结尾必将使一堂美术课得到美的升华,所以恰当地运用结尾,能使幼儿百学不厌,寓学于乐。
1.鼓励式结尾
在辅导幼儿学画过程中及时表扬和鼓励幼儿,使幼儿对美术活动产生兴趣。
2.游戏式结尾
教师采用做游戏的形式作为结束课堂教学的一种方法。
例如:画《小熊过桥》,
教师引导幼儿画出小熊过桥的动态形象后,最后进行“独木桥”的游戏,从而教育幼儿勇敢坚强。
这样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使幼儿受到了教育。
3.故事式结尾
这是采用故事的形式结尾的一种快乐教学方法。
例如:幼儿创作画《秋天的水果》,在启发幼儿画出各种秋天的水果后,还可以让他们讲讲自己画的是什么水果,讲一段关于水果的小故事。
这样既培养了幼儿对水果的了解,也有利于幼儿智力的发展。
4.展览式结尾
教师在完成美术活动教学任务的基础上,让幼儿互相欣赏美术作品,提高幼儿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例如:手指点画《梅花》,在活动最后,可组织幼儿开一个梅花展,让幼儿既能欣赏到别人的作品,又激起了幼儿对绘画的热爱之情。
五、绘画活动中评价的重要性
经常看到教师们以布局是否合理、线条是否流畅、画得象不象、美不美等来评价幼儿的作品,而对于看似一塌糊涂,实则思维独特的画置之不理或予以否定,这简直是扼杀了幼儿的创造力。
1.充分认识和利用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幼儿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要充分认识和利用。
赞赏幼儿的点滴创造,并提供机会让幼儿进行分享、交流使他有更多沟通。
如展览幼儿作品,让幼儿互相欣赏,互相评价,还可以及时反馈幼儿的进步,请家长采用适当的方法奖励幼儿,使幼儿得到满足。
2.尊重幼儿
评价儿童画并不是一个死的标准,每个幼儿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他的画也就有与众不同的特点,有的作品只有他自己看得懂、说的清,因此,教师在评价幼儿美术作品时要尊重幼儿、善于发现幼儿作品中的精华所在,表现出接纳、赞许的态度,只有这样才可能和幼儿沟通。
六、绘画活动中注重幼儿绘画水平的差异性
个体差异在任何教育活动中都存在,在绘画中也不例外,有的聪明灵活,有的思维较呆板,绘画作品也就千姿百态。
1.将集体与小组活动相结合
如果经常采用集体教育的形式,那么基础差的一部分幼儿就达不到有效的教
育效果。
为此,教师可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采用集体与小组活动相结合原则进行指导。
2.关爱能力较弱的幼儿
在幼儿群体中,个体之间差异有时是惊人的,我们对能力较弱的幼儿不应歧视,而且应给予特殊的关照。
总之,要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应尽量少干预,强调创造的过程,注意幼儿的情感体验,不能太在意幼儿的创造结果,教师在交流中要多了解孩子,善于观察、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合理指导、分析孩子的各种情况,从而培养孩子们绘画的兴趣,让他们在有趣的艺术活动中画出自己心中的画,促进幼儿个性和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