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纹枯病调查表
- 格式:doc
- 大小:61.00 KB
- 文档页数:2
农作物主要病虫测报调查方法水稻主要病虫害测报调查方法二化螟调查方法成虫体长13~16毫米,触角丝状,前翅近长方形,黄褐色,外缘有6~7个小黑点,雄蛾体较小,翅面布满褐色不规则小点,色较深,雌蛾色较淡。
幼虫老熟时长20~30毫米,背面有5条褐色纵线,腹面灰白色。
1、越冬虫口密度和死亡率调查⏹冬前和冬后各调查一次,冬前结合末代螟害率进行调查,冬后在越冬幼虫化蛹始盛期(化蛹率约16%或3/下~4/初)进行。
⏹虫源田内调查。
选有代表性的有效虫源田(空白田、油菜田和花草田)10~15块,采用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拔取20~40丛稻桩(已翻耕田块拾取5个样点内的全部外露稻桩,每点面积1m2),带回室内剥查记数并计算越冬虫口密度和死亡率。
(虫口密度:指每亩活虫数;死亡率:死亡虫量占总虫量的比例)⏹稻草剥查。
在稻草虫源数量大或秋季雨水多的地区,随机抽取有代表性的稻草杆不少于5000根,进行剥查草杆内的虫数,并计算虫口密度和死亡率。
二化螟越冬虫口密度调查表2、成虫诱测⏹用200w白炽灯,灯高1.5m左右,进行诱测。
每年从越冬代幼虫初见蛹时开始,至秋季末代螟蛾终见后一周为止。
每天黄昏开灯,天明关灯,诱集物带回室内区别种类,清点虫数。
3、卵块密度调查⏹大田调查。
根据水稻品种、播期、移栽期等将水稻田划分几种类型田,每类型田选择有代表性的田块2块,采用平行跳跃式取样,每块田定点取5个样点,每样点4m2,摘取样点内全部卵块,计算亩卵量;⏹秧田调查。
秧田划定10m2作卵量观察圃,每次调查在计数全部卵块后,摘除卵块,计算亩卵量。
4、螟害率、各代虫口密度调查⏹枯鞘率调查在分蘖期进行;⏹枯心率调查于当代二化螟化蛹率达30%时进行(破口前一周);⏹枯孕穗、白穗和虫伤株调查于黄熟期进行;⏹采取平行跳跃式取样,每块田取100丛,计数其中的被害株;连根拔取50丛稻内的全部被害株,剥查其中的幼虫和蛹的数量,同时调查20丛稻的分蘖或有效穗数。
5、防治指标⏹秧田每亩卵块数为80块;⏹移栽田(大田)每亩卵块数为100块。
表1 水稻病虫害种类调查表(请一律在相应栏内打“√”)省县乡镇调查地点:调查人:调查时间:稻作类型:作物生育期:注:(一)此表作为田间原始调查表格使用1)此表为田间调查表使用时,首先确定某种病虫害在当地是否有发生。
2)“发生程度”:综合统计填写田间调查情况和历史资料发生概况,其中轻发生指有发生,但一般不需要防治;中等发生指一般采用兼治措施防治,如不防治将造成一定的损失;重发生指必须针对其专门进行防治,如不防治将造成明显损失。
3)本表未列入或调查中新发现的有害生物名单请在表格中补充填写。
4)“备注”中填入任务承担点有关有害生物调查需要说明的内容。
(二)此表亦可作为县级调查点汇总表,以县为单位,每年汇总各点全年调查结果。
汇总方法:确定有无发生时,在多次调查中只要有一次发生,即确定为有发生。
汇总时各有害生物发生程度采用加权平均结合调查者专业知识经验的办法确定。
表2 小麦病虫害种类调查表(请一律在相应栏内打“√”)省县乡镇调查地点:调查人:调查时间:小麦类型:冬、春麦作物生育期:注:1)此表为田间调查时填写,主要确定某种病虫害在当地是否有发生。
2)“发生程度”:综合统计填写田间调查情况和历史资料发生概况,其中轻发生指有发生,但一般不需要防治;中等发生指一般采用兼治措施防治,如不防治将造成一定的损失;重发生指必须针对其专门进行防治,如不防治将造成明显损失。
3)本表未列入或调查中新发现的有害生物名单请在表格中补充填写。
4)“备注”中填入任务承担点有关有害生物调查需要说明的内容。
5)本表也适用于县级汇总。
汇总时,发生程度为该生长季的整体发生程度。
表3 玉米病虫害种类调查表(请一律在相应栏内打“√”)省县乡镇地点:调查人:调查时间:玉米类型:春玉米夏玉米作物生育期:注:1)此表采用田间调查结合历史调查资料填写,主要确定某种病虫害在当地是否有发生。
2)“发生程度”:综合统计填写田间调查情况和历史资料发生概况,其中轻发生指有发生,但一般不需要防治;中等发生指一般采用兼治措施防治,如不防治将造成一定的损失;重发生指必须针对其专门进行防治,如不防治将造成明显损失。
250g/L丙环唑EC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效果摘要进行了250 g/L丙环唑EC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结果表明:用250 g/L丙环唑EC 450 ml/hm2防治水稻纹枯病,防效可达84.3%,且对水稻安全性好,对其他生物也无明显影响。
关键词250 g/L丙环唑EC;水稻纹枯病;药效试验为了明确250 g/L丙环唑EC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效果、使用剂量和对水稻的安全性,为该药剂登记提供田间药效依据。
2006年海南省澄迈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对该药剂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笔者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试验对象为水稻纹枯病(Pellicuiaria sasakii wei);供试作物为水稻“Ⅱ优128”;试验药剂为250 g/L丙环唑EC(湖南泽丰农化有限公司生产);对照药剂为25%丙环唑EC(先正达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生产)。
1.2 试验地概况试验安排在海南省澄迈县金江镇太平洋稻田,土壤为沙壤土,肥力中等。
供试田所有小区栽培条件均匀一致,生育期处于早稻后期。
试验23 d中,晴天为12 d,雨天为11 d,总降雨量211.9 mm,最高气温为37.6℃,最低气温为22.9℃,最高相对湿度为91%,最低相对湿度为66%。
第1次施药于6月8日下午,为晴天,3 d后降小雨;第2次施药于6月16日,后有3 d晴天,第3次施药于6月23日,3 d后降中雨,对本试验影响不大。
1.3 试验设计试验小区面积25 m2,共20个小区,供试面积500 m2,小区采取随机区组排列。
设5个处理,分别为:①250 g/L丙环唑EC 300 ml/hm2;②250 g/L丙环唑EC 375 ml/hm2;③250 g/L丙环唑EC 450 ml/hm2;④25%丙环唑EC 375 ml/hm2;⑤(CK),清水对照。
每个处理设4次重复。
1.4 施药方法施药使用桂林-16A高压手动背负式喷雾器进行对面喷雾,喷头扇形,喷头直径0.7 mm。
水稻的各种病害快速诊断表水稻的各种病害快速诊断表一:一、根部黑根、死亡、腐烂,造成青枯和黄枯1、苗期基部出现白色绵毛状物,真菌性病害――水稻烂秧。
2、插后1周至乳熟期,根基部黄褐色至黑色死亡、腐烂、无虫伤(飞虱、螟虫)和病害(纹枯病、菌核秆腐病)危害症状,闻有腐烂臭味――水稻细菌性基腐病。
3、危害须根根尖,形成根结,严重时地上部矮化,发黄。
病苗叶色变淡、纤弱,分蘖期根瘤数量大增,症状更显著,植株矮小,根短、叶片均匀黄化,茎杆纤细,分蘖力减弱――水稻根结线虫病。
4、因干旱、水供应不足、或天气聚冷聚热,秧苗、植株青枯死亡,生理性病害――水稻旱青立病二、危害水稻茎杆、叶鞘,在其上产生病斑、菌核等症状和病征1、基部茎秆腐烂,近水面叶鞘上产生黑色纵向条斑或不规则大斑,表面生稀疏浅灰色霉层,病鞘内侧有菌丝块,基部成段变黑软腐,后变成白色腐朽,病秆内有大量黑色菌核――菌核秆腐病2、秧苗植株细长、叶狭窄、根少、全株颜色淡黄绿色、高出健苗1/3左右;或大田病株拔节早、节间长、茎秆细高、少分蘖、节部弯曲变褐,地上部茎节上长出倒生根;病株下叶发黄,上部叶片张开角度大,病株不抽穗或穗小;枯死病苗(株)在潮湿条件下表面长满淡红色或白色粉霉――水稻恶苗病3、多在稻株抽穗-稻穗灌浆期发生,剑叶鞘和下一片叶鞘为主,致剑叶变黄、叶鞘变紫色或褐色呈典型的“褐鞘”、“紫鞘”症状――水稻紫杆病(褐鞘病、紫鞘病、锈秆黄叶病、黑骨)4、先在近水面叶鞘出现水渍状暗绿色小点,逐渐扩大呈椭圆形或云形病斑,多个病斑连结成云纹状,严重时产生初乳白色-浅黄色-黄褐色菌核,易脱落――水稻纹枯病5、剑叶叶鞘上部初现暗褐色小斑,边缘模糊,多个病斑连合成云纹状斑块,幼穗部分或全部枯死,成为“死胎”或“枯孕穗”;潮湿时病斑上呈现薄层粉霉,叶鞘内亦长有菌丝体及粉霉――水稻叶鞘腐败病(鞘腐病)该病易与纹枯病混淆,但纹枯病病斑边缘清晰,病部不限于剑叶叶鞘,病征主要为菌丝体纠结形成的不规则状菌核,鞘腐病无菌核。
Z i x u n t a i 1试验目的本试验意在验证由意赛格公司研发、生产的17%意莎雷悬浮剂(7.5%四氟醚,9.5%嘧菌酯)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及对水稻的安全性及增产效果。
2试验条件2.1试验作物:水稻品种:龙粳462.2耙标生物:纹枯病2.3环境条件2.3.1试验地情况试验地为多年水稻田,河水灌溉,纹枯病常年发生,且较重,土壤类型为草甸白浆土,有机质含量3.34%,土壤pH 值5.94。
2.3.2耕作栽培管理人工插秧,插秧规格为30cm*13.2cm.2.3.3肥水管理水层管理按三化栽培技术进行,二铵亩施7公斤,钾肥亩施8公斤,氮肥亩施12公斤,整个试验过程,除防治纹枯病时按试验要求施用试验药剂,未喷施其他杀菌剂,其他农事操作同常规。
3药剂3.1试验药剂试验药剂:17%意莎雷悬浮剂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3.2参考药剂:参考药剂:24%满穗美国陶氏益农公司制造4试验设计和安排4.1试验安排试验采用大区对比法,不设重复,每处理面积300m 2。
4.2施药方式4.2.1施药时间和次数二次施药:第一次水稻分蘖末期(7月4日),第二次水稻破口前一周(7月15日)4.2.2使用器械喷药使用新加坡利农HD-400手动喷雾器。
4.3.3施药方法茎叶喷雾,喷液量为15升/亩。
5调查5.1作物安全性调查每次用药后1、3、7、15天调查药剂对水稻安全性:采用目测的调查方法,查看植株有无药剂灼伤、萎蔫、扭曲等不良反应,田间水稻生长是否正常。
每次施药后采用目测法调查药剂安全性,未发现各药剂处理对水稻产生不良影响。
5.2防效调查于末次施药后20天调查防效。
调查方法:采用对角线5点取样法,每点取样50株。
记录总株数、病株数和病级数。
纹枯病分级标准如下:级别发病程度全株无病1第4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以顶叶为第一叶片)3第3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5第2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7剑叶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9全株发病,提早枯死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效:发病率(%)=发病株数/调查总株数×100病情指数=∑((各级病株数×相对级数值)/调查总株数×最高级数值)×100防治效果(%)=)ck1-pt1/ck1)×100ck1:空白对照区病情指数pt1:药剂处理区病情指数从表中可看出:17%意莎雷sc 可有效防治水稻纹枯病,防效达100%。
40%丁香·戊唑醇(享尔)SC防治水稻纹枯病田间药效试验报告1 试验目的验证八达农药生产的享尔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田间药效,为该产品推广提供试验数据2 试验条件2.1 试验对象、作物和品种的选择水稻纹枯病,Thanatephorus cucumeris (Frank) Donk水稻、晚稻、黄华粘2.2 作物栽培及环境条件试验设赫山区龙光桥镇汪家堤村,试验地面积2.8亩,稻田土质良好,为红黄泥轻粘壤。
耕作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73%,PH值6.7。
供试水稻品种为晚稻黄华粘,6月24日播种,7月25日移栽,密度为每平方米36.1丛。
3 试验设计和安排3.1 药剂3.1.1 试验药剂40%丁香·戊唑醇SC(享尔)SC、八达农药生产。
3.1.2 对照药剂20%丁香菌酯SC(武灵士),八达农药产品;9%吡唑醚菌酯SC(稻清),巴斯夫欧洲公司产品;75%肟菌·戊唑醇WG(拿敌稳),德国拜耳作物公司产品。
3.1.3 药剂用量与处理编号3.2 小区安排3.2.1 小区排列3.2.2 小区面积和重复小区面积60平方米重复次数:3次3.3 施药方法3.3.1 使用方法采用喷雾法,每公顷用水450升,使药剂充分溶解后均匀喷施,施药时田间有浅水层,各小区间用塑料薄膜阻挡,以防药剂漂移干扰,各重复间设50厘米宽隔离行,以确保各小区单排单灌。
3.3.2 施药器械GF16-B背负式电动喷雾器3.3.3 施药时间和次数施药两次,分别于2016年8月17日、9月7日各施药一次,第一次施药时水稻正值分蘖末期和纹枯病发病初期,第二次施药在水稻破口前5天。
3.3.4 使用容量公顷用药液量450升3.3.5 防治其他病虫害的药剂资料无4 调查、记录和测量方法4.1 气象及土壤资料4.1.1 气象资料第一施药当日为睛天,平均气温31.5℃,最高气温36.4℃,最低气温27.9℃,药后7天日平均日均气温31.6℃,日平均最高气温33.3℃,日平均最低气温30.5℃,日平均相对湿度74%。
75%拿敌稳水分散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田间试验报告宝应县植保植检站75%拿敌稳水分散剂是拜尔公司生产的防治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的新型杀菌剂,为了解其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我站于2009年进行了该药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的试验,具体结果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概况试验地点设在宝应县山阳镇沿湖村移栽稻田,土质为沙土,PH 值8,有机质含量2.0,肥力一般,前茬小麦。
供试水稻品种为武育粳3号,6月19日移栽,长势较好,用药时生育期为孕穗期,田间水稻纹枯病发生较重。
1.2 处理设计1.2.1 供试药剂:75%拿敌稳水分散剂拜尔公司提供;20%井冈霉素浙江桐庐汇丰生物有限公司生产市售。
1.2.2 试验设计:本试验共设4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排列,小区面积24m2。
具体设计为:75%拿敌稳水分散剂10g/666.7m2、15g/666.7m2、20%井冈霉素75g/666.7m2、空白对照。
1.3 试验方法试验于2009年8月21日施药,施药时天气晴,温度28-29度。
每小区按666.7 m2用水量50kg,采用手动雾器均匀喷雾。
1.4 调查方法1.4.1 药效调查:药前、药后20天分别调查各小区发病情况,采取平行跳跃式取样,每小区调查20丛稻,记载病株数、病级,统计病株率与病情指数,计算防治效果。
0级:全株无病;1级:第四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以顶叶为第一叶片);3级:第三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调查株数ⅹ9处理区药后病指*对照区药前病指对照区药后病指*处理区药前病指 5级:第二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 7级:剑叶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 9级:全株发病,提早枯死。
病情指数=———————————ⅹ100病指防效=(1- ————————————)ⅹ100%2 试验结果2.1 防效:药后20天调查,各处理区的病株率、病情指数均有所上升,但各药剂处理区上升幅度明显低于对照区。
从试验结果看,75%拿敌稳15g/666.7m 2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最好,病指防效为70.53%,其次为75%拿敌稳10g/666.7m 2的防效为61.48%,20%井冈霉素的防效最低,为46.91%。
病级数㊂病情分级标准(以株为单位),0级:全株无病;1级:第4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㊁叶片发病(以顶叶为第1叶片);3级:第3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㊁叶片发病;5级:第2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㊁叶片发病;7级:剑叶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㊁叶片发病;9级:全株发病㊁提早枯死㊂收获后考种,实收测产㊂2试验结果与分析2.1气象条件分析2019年6月至7月上旬低温寡照多雨,不利于水稻生长;7月中下旬气温升高,水稻生长加快,抽穗基本正常;8月低温多雨,利于病害发生㊂2.2安全性分析各药剂处理对水稻安全,水稻长势与空白对照无明显差异㊂2.3病害调查分析施药前无纹枯病发生,7月29日调查时只有空白对照有少量发病;8月18日调查时,各药剂处理防效均较好,处理2(农夫安375m L/h m2)病斑均为1级,且数量较少,发病率为2.6%,病情指数0.3,防效98.3%;处理1(农夫安300m L/h m2)病斑最高为3级,发病率为4.2%,病情指数0.6,防效96.6%;处理3(拿敌稳)病斑最高为3级,发病率为5.4%,病情指数0.9,防效95.1%㊂可见,农夫安(50%戊唑㊃嘧菌酯悬浮剂)对水稻纹枯病有防治效果㊂2.4产量分析理论产量,处理1(农夫安300m L/h m2)公顷产量9185.1k g,比空白对照增产7.2%;处理2(农夫安375m L/h m2)公顷产量9282.0k g,比空白对照增产8.3%;处理3(拿敌稳)公顷产量9266.3k g,比空白对照增产8.1%,均增产明显㊂实收产量,处理1(农夫安300m L/h m2)公顷产量8940k g,比空白对照增产5.7%;处理2(农夫安375m L/h m2)公顷产量9000k g,比空白对照增产6.4%;处理3(拿敌稳)公顷产量9040k g,比空白对照增产6.9%,均增产明显㊂可见,农夫安(50%戊唑㊃嘧菌酯悬浮剂)对水稻有增产效果㊂3小结农夫安(50%戊唑㊃嘧菌酯悬浮剂)使用后对水稻安全,对水稻纹枯病防效较好,防效为96.6%~ 98.3%,比空白对照增产5.7%~6.4%㊂使用方法:农夫安(50%戊唑㊃嘧菌酯悬浮剂)300~375m L/h m2,茎叶喷雾,共施药2次,在水稻纹枯病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第1次施药,间隔7~10d第2次施药㊂(020) 9%田梦金防治水稻褐变穗㊁纹枯病效果试验敬江博,姚先进,姚守礼(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八五四分公司,黑龙江虎林158403)摘要:9%田梦金(萜稀醇)乳油在寒地水稻上应用,对水稻安全,对环境无污染;对水稻褐变穗防效达81.8%㊁纹枯病防效达100%;比对照增产6.8%,公顷增效1090.50元㊂关键词:9%田梦金;水稻褐变穗;水稻纹枯病;防效9%田梦金(萜稀醇)乳油产品是从澳洲茶树中提取的植物源杀菌剂,主要功能机理是影响生物细胞膜结构的渗透阻隔作用,并能够破坏细胞膜与细胞壁,同时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㊂为明确9%田梦金对水稻褐变穗㊁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及安全性,在八五四分公司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为推广应用提供依据㊂1试验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供试水稻品种:龙粳31,由北大荒垦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㊂供试药剂:9%田梦金(萜稀醇)乳油,由斯托克顿(以色列)有限公司生产;75%禾技水分散粒剂,由美国收稿日期:2020-07-10世科姆公司生产㊂1.2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地设在八五四分公司水稻科技园区号外区,属32年老稻田,土壤类型为草甸白浆土,基础肥力:有机质含量4%,p H值5.8,碱解氮149m g/k g,速效磷25.4m g/k g,速效钾68m g/k g㊂秋翻地,春人工筑小埂,水整平㊂4月10日播种,5月17日人工拉线插秧,行穴距为30c mˑ(12~13)c m,每穴3~4株苗㊂全年公顷施肥量为:46%尿素120k g,按基ʒ蘖ʒ穗=4ʒ4ʒ2比例施入;64%磷酸二铵90k g,作为基肥一次性施入;60%氯化钾80k g,按基ʒ穗=6ʒ4比例施入㊂7月31日在水稻齐穗期施药,其它水层管理㊁施肥㊁灭草㊁防虫同大田㊂1.3试验设计采用小区对比法设计,不设重复,各处理面积均为24m2㊂试验设3个处理,处理1为75%禾技水分散粒剂225g/h m2;处理2为9%田梦金乳油750m L/h m2;处理3为空白对照㊂1.4调查内容及方法施药后5㊁10㊁15d观察药剂对水稻的安全性㊂水稻褐变穗调查,在不同处理小区内固定3点,每点连续查100株稻穗插上标记,调查其病害发生情况㊂水稻褐变穗分级标准如下,0级:无病;1级:感病稻粒少于5个(感病粒数占总粒数的6%以下);3级:感病稻粒6~10个(感病粒数占总粒数的7%~13%);5级:感病稻粒11~30个(感病粒数占总粒数的14%~38%);7级:感病稻粒31~50个(感病粒数占总粒数的39%~ 63%);9级:感病稻粒51个以上(感病粒数占总粒数的64%以上)㊂水稻纹枯病调查,在不同处理小区内固定3点,每点连续查50穴插上标记,调查发病率㊂水稻纹枯病分级标准如下,0级:无病;1级:第4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㊁叶片发病(剑叶为第1叶片);3级:第3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㊁叶片发病;5级:第2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㊁叶片发病;7级:剑叶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㊁叶片发病;9级:全株发病㊁提早枯死㊂秋季进行测产和室内考种,包括平方米穗数㊁株高㊁穗长㊁结实率㊁千粒重㊁实收产量等㊂2试验结果与分析2.1安全性分析水稻施药后5㊁10㊁15d观察,各药剂处理区的水稻未发现有生长受抑制㊁褪色㊁畸形或死亡等症状发生,表明供试药剂对水稻安全㊂2.2防效分析从表1可以看出,田梦金乳油处理对水稻褐变穗㊁纹枯病防效最好,褐变穗发病率为2.66%,病情指数0.30,防效为81.8%;纹枯病发病率为0,防效为100%;其次为禾技水分散粒剂处理,褐变穗发病率为4%,病情指数0.52,防效为68.2%;纹枯病发病率为0,防效为100%㊂表1各药剂处理对水稻褐变穗、纹枯病防效调查处理褐变穗发病率%病指防效%纹枯病发病率%病指防效%14.000.5268.200100 22.660.3081.800100 310.001.630.673.33表2产量结果处理株高c m平方米穗数穗长c m结实率%千粒重g产量k g/h m2 178.0466.912.095.5525.16474.0 279.5466.813.496.6425.46823.5 382.0267.012.394.4124.46387.02.3产量分析从表2可以看出,田梦金乳油处理的水稻产量最高,比处理3增产6.8%,公顷增效1090.50元(稻谷按每千克2.50元计算);比处理1增产5.4%,公顷增效873元㊂3小结田梦金是植物源杀菌剂,用于防治水稻褐变穗㊁纹枯病,对水稻安全,对环境安全,无污染;能够降低药剂对作物的残留,提质增效㊂田梦金对水稻褐变穗防效为81.8%,对纹枯病防效为100%;比对照增产6.8%,公顷增效1090.50元㊂(020)。
附录:
病害调查表
调查地点:
调查日期:调查单位:
调查人:
品种:水稻生育期:灌浆期田块号数及名称:靠近路边面积:约一亩
作物栽培情况:良好
气象资料:阴
级别
样点0 1 2 3 4 5 小计发病率%
病情指
数
第一点90 37 5 0 0 0 132 31.82 13.13 第二点105 22 2 0 0 0 129 18.6 7.24 第三点111 23 0 0 0 0 134 17.16 17.16 第四点55 72 8 1 0 0 136 59.56 14.85 第五点117 29 0 0 0 0 146 19.86 19.86 总计478 183 15 1 0 0 677 147 72.24 平均值29.4 14.448
总发病率为29.42%,病情指数为14.45。
与其他组相比较
分析:我们的病情指数相对较低,可能由于我们调查的是抗病品种,因为在调查时我们就有
观察到周边的田地发病都相对较重,但我们的田地发病较轻,但是在调查过程中不可忽视的
存在一些误差,会干扰结果,虽然发病较轻,但不能轻视防治的过程。
要时刻关注病情指数,
做好预测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