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NCCN指南第三版
- 格式:ppt
- 大小:2.31 MB
- 文档页数:86
《中国社区居民结直肠癌筛查专家共识》(2024)要点1流行病学CRC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
近年来,CRC的患病率在全球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我国CRC 流行病学具有以下特征:(1)时间分布特征:(2)地区分布特征:(3)性别分布特征:(4)年龄分布特征:2危险因素与保护因素推荐与建议●可增加CRC风险并影响筛查策略的风险因素,包括某些遗传性因素、年龄、个人或家族肿瘤史、炎症性肠病(IBD)、糖尿病。
●可增加CRC风险并潜在可纠正的危险因素,包括肥胖、糖尿病、吸烟、过量饮酒、过度摄入加工肉类等,应重点关注具有这些危险因素的人群,对其进行早期CRC筛查、健康教育以及一级预防。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降低CRC发病风险,包括摄入膳食纤维、全谷物和/或乳制品、合理的体育锻炼等。
2.1 危险因素2.1.1 相关疾病因素(1)个人或家族肿瘤史有CRC家族史的人群患CRC的风险显著增加。
(2)IBDIBD包括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长期肠道炎症会增加IBD患者发生结直肠肿瘤的风险。
(3)糖尿病糖尿病是CRC的独立危险因素。
2.1.2 生活方式因素(1)红肉及加工肉类摄入食用红肉及加工肉类增加CRC的风险可能与其能促使食用者易发生肥胖、胰岛素抵抗和胆汁酸分泌物增加相关。
(2)肥胖已有较多证据表明肥胖和缺乏运动是CRC的危险因素。
(3)吸烟烟草烟雾是包括CRC在内的多种癌症的相关危险因素。
(4)大量饮酒大量饮酒是公认的可致CRC的危险因素之一。
2.1.3 其他因素2.2 保护因素2.2.1 阿司匹林《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临床指南———结肠/直肠癌》中提及可以考虑服用阿司匹林作为CRC的一级预防。
2.2.2 合理饮食与体育锻炼3社区居民CRC筛查对象及初筛年龄推荐与建议●将筛查人群分为一般风险人群、散发性高危人群、遗传性CRC高危人群;针对不同风险人群确定CRC筛查早期对象,制定不同的CRC筛查策略和模式。
2022美国一般风险人群结直肠癌筛查指南更新解读(全文)摘要近年来由于美国结直肠癌流行病学的变化,筛查循证医学证据的更新以及各种新兴筛查方式的出现,美国各相关行业协会,如:胃肠病学会、预防服务工作组等陆续对一般风险人群的结直肠癌筛查指南进行了更新。
这些指南在结直肠癌筛查的起止年龄、筛查方式及筛查频率等方面的推荐等级不尽相同,全面了解这些指南更新的要点以及不同指南推荐的异同,对于我国结直肠癌筛查工作的开展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结直肠癌是我国发病率居第3位,死亡率居第5位的恶性肿瘤[1]。
由于经济发展、生活方式改变及人口老龄化等原因,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以每年约4%的速度递增,超出全球年平均增长速度约2个百分点[2]。
在美国,尽管结直肠癌仍为发病率、死亡率排名第3的恶性肿瘤[3]。
然而得益于较早开展人群层面的结直肠癌筛查项目和危险因素控制,近年来美国的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持续下降趋势[4]。
因此,推动结直肠癌筛查和早期诊断,是降低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迫在眉睫的一环,也是减轻人群疾病负担的关键所在[5-6]。
近年来,由于美国结直肠癌流行病学的变化,筛查循证医学证据的更新以及各种新兴筛查方式的出现,美国各相关行业协会陆续对一般风险人群的结直肠癌筛查指南进行了更新。
全面了解这些指南更新的要点以及不同指南推荐的异同,对于我国结直肠癌筛查工作的开展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本文着重阐述美国各行业协会对一般风险人群结直肠癌筛查的起止年龄、筛查方式与频率的指南建议的更新,并概述近年来各种筛查方式的循证医学证据。
一、指南更新本文将主要介绍以下5个美国行业协会针对一般风险人群结直肠癌筛查的最新指南建议,包括美国结直肠癌多学会工作组(U.S. MuIti-SocietyTask Force ,USMSTF \美国放射学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 , ACR ∖美国癌症协会(American Cancer Society , ACS ∖美国胃肠病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Gastroenterology , ACG )和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 , USPSTF ∖一般风险人群的定义在各指南中有细微不同,但总体一致,以最新更新的USPSTF指南为例,一般风险人群定义为〃无结直肠癌病史、腺瘤性息肉病史、炎性肠病史;无提高结直肠癌罹患风险的已知疾病史或家族遗传疾病史(如林奇综合征或家族性腺瘤样息肉病儿2017年USMSTF指南[7]更新,建议非非洲裔美国人的一般风险人群从50岁开始筛查(强烈推荐,中等质量证据\根据筛查方式性能、成本和接受度等,新版指南首次提出将不同结直肠癌筛查方式分为三线:一线包括结肠镜和粪便免疫化学测试(fecal immunochemical test, FIT );二线为CT 结肠造影(CT coIonography z CTC \粪便DNA-FIT( stool DNA test with fecal immunochemical test, sDNA-FIT )和乙状结肠镜;三线为胶囊结肠镜(colon capsule , CC);不建议使用SEPT9甲基化来筛查结直肠癌。
中国原发性结直肠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指标(2022版)前言国家癌症中心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居所有恶性肿瘤第2位,死亡率居第4位,其发病率亦呈持续上升趋势。
得益于早期筛查、早期预防理念的普及以及治疗水平不断进步,我国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较前已有所提高,但不同地区间诊断及治疗水平仍存在较大差异。
2012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导成立了国家肿瘤质控中心,推行肿瘤诊疗质量控制,规范肿瘤诊疗行为,促进全国范围内肿瘤诊疗规范化、同质化、标准化,最终提升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为进一步推动结直肠癌规范化诊疗质控工作,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质控中心委托国家肿瘤质控中心结直肠癌质控专家委员会,依据《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结直肠癌、肛管癌)等国家级结直肠癌诊疗指南规范,结合循证医学、临床经验,在符合科学性、普适性、规范性、可操作性指导原则下,起草并制定了《中国原发性结直肠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指标(2022版)》,具体如下。
结直肠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指标一结直肠癌患者首次治疗前完成临床TNM分期评估率(一)结直肠癌患者首次治疗前完成临床TNM分期诊断率1.指标代码:CRC-01-01。
2.指标名称:结直肠癌患者首次治疗前完成临床TNM分期诊断率。
3.定义:结直肠癌患者首次治疗前实际完成临床TNM分期诊断的病例数占结直肠癌患者首次治疗前需要完成肿瘤临床TNM分期诊断的病例数的比例。
4.计算公式:结直肠癌患者首次治疗前完成临床TNM分期诊断率=∑结直肠癌患者首次治疗前实际完成临床TNM 分期诊断的病例数/∑结直肠癌患者首次治疗前需要完成临床TNM分期诊断的病例数×100%。
5.患者就医类型:住院和门诊患者。
6.设置理由:反映治疗前全面评估病情,是肿瘤规范化治疗的基础。
7.指标类型:过程质控。
8.表达方式:比例提高。
9.除外患者:急诊入院患者。
10.指标参考依据:《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结直肠癌、肛管癌)、《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NCCN)结直肠癌临床实践指南》2020年版、国际抗癌联盟(Union for International Cancer Control, UICC)/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 AJCC)TNM分期系统(2017年第8版)。
结直肠癌NCCN、NICE及ESMO 指南的对比分析和解读王贵玉【摘要】结直肠癌的规范化治疗是患者得到正确合理治疗的一个重要保障.国外有很多重要诊断治疗指南指导结直肠癌的规范化治疗,其中影响力最大的指南分别是结直肠癌NCCN指南、ESMO指南和NICE指南.NCCN指南是由美国牵头制定的极具影响力的规范化治疗指南,ESMO指南是由欧洲肿瘤内科学会颁布,NICE指南是由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发布的成人结直肠癌诊断和管理临床实践指南.这三个指南在结直肠癌的诊断和治疗上存在着一些共同和不同之处,拟就其中的一些关注点进行分析解读,希望对我国的结直肠癌规范化治疗能起到一些参考借鉴作用.%It is important for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to receive standard and reasonable treatment. There are many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olorectal cancer. However, the most influential guidelines are NCCN, ESMO and NICE guidelines. NCCN guidelines are the most world-renowned guidelines from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of the United States; ESMO guidelines are promulgated by the European Society for Medical Oncology; NICE guidelines are guidance of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for colorectal cancer issued by the 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are Excellence of the United Kingdom. They are very similar in case management and treatment principles.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differences in indications for drugs, treatment of hereditary colorectal cancer, laparoscopy indi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ileus. Here we discuss some of these differences an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standardization of colorectal cancer treatment in China.【期刊名称】《中国癌症杂志》【年(卷),期】2015(025)011【总页数】5页(P849-853)【关键词】结直肠癌;NCCN指南;ESMO指南;NICE指南【作者】王贵玉【作者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结直肠肿瘤外科,哈尔滨医科大学大肠癌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 15008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3王贵玉,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肿瘤学博士,药学博士后,现任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肿瘤中心副主任,结直肠肿瘤外科副主任,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转移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肝转移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健康产业专业委员会大肠癌肝转移业委员会委员,第一届“中华肿瘤”明日之星,中国抗癌协会临床协作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黑龙江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委员兼秘书,黑龙江省民族医药学会肿瘤分会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中华胃肠外科杂志》和《肿瘤研究与临床杂志》通信编委,《中华临床医师杂志》审稿专家。
NCCN结直肠癌高风险评估指南2017.3版(4)致医生同行:欢迎订购《指南解读》会员(点击了解详情)欢迎大家对编译内容提批评指导意见,可在文末留言,谢谢!科研招募:免费400多个基因二代测序和免疫治疗预后指标检测(点击了解详情)个人简介: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8篇,累计影响因子达68分。
在《中华胃肠外科杂志》等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
主编专著1部、参编专著4部。
曾赴美国Cleveland Clinic结直肠外科交流学习,担任多本SCI杂志的审稿人。
入选长海医院首批“优秀青年人才苗子库”,多次获国际结直肠疾病高峰论坛青年学者奖、3D手术视频大赛最佳团队奖、MDT病例分享论坛优胜奖、第二军医大学先进文职人员和医院嘉奖。
擅长疾病:结直肠癌的手术治疗及综合治疗;遗传性结直肠癌的筛查和遗传咨询。
目录林奇综合征的IHC和MSI检测原则(LS-A)LS-A,1/5英文版中文版总则●IHC和MSI检测通常是在结肠癌和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进行的筛查试验(单独或联合),以识别LS的高危人群。
大于90%的LS肿瘤是MSI-H(高度微卫星不稳定性)和/或IHC显示至少有一种错配修复(MMR)蛋白的表达缺失。
散发性结肠癌中有10%〜15%表现为IHC异常和MSI-H,其中大部分是由于MLH1基因启动子异常甲基化引起的,而不是LS(一种MMR基因或EPCAM的遗传突变)所致。
在大多数散发性MSI(微卫星不稳定)的 CRC中发现了BRAF V600E 基因的突变,而该基因的突变在LS相关的CRC中很少见。
因此,MLH1 的IHC检测结果异常增加了LS的可能性,但是还不足以确诊LS。
然后将具有胚系突变的那些确定为LS患者。
同样的,由于MLH1启动子的异常甲基化,散发性子宫内膜癌可能表现出MSI / IHC异常。
对肿瘤组织的DNA进行相应基因的体细胞MMR基因突变检测(参见LS-A 4/5 中的“可能的病因学”),可以用来评估体细胞突变,进而解释IHC和/或MSI结果异常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