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精)
- 格式:ppt
- 大小:2.04 MB
- 文档页数:61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一、化学反应速率课标要求1、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含义及其计算2、了解测定化学反应速率的实验方法要点精讲1、化学反应速率(1)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2)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对于反应体系体积不变的化学反应,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值表示。
某一物质A的化学反应速率的表达式为:式中——某物质A的浓度变化,常用单位为mol·L-1。
——某段时间间隔,常用单位为s,min,h。
υ——物质A的反应速率,常用单位是mol·L-1·s-1,mol·L-1·s-1等。
(3)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规律①同一反应中不同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间的关系同一时间内,用不同的物质表示的同一反应的反应速率数值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②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规律同一化学反应,用不同物质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反应方程式中相应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这是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或换算的依据。
(4)化学反应速率的特点①反应速率不取负值,用任何一种物质的变化来表示反应速率都不取负值。
②同一化学反应选用不同物质表示反应速率时,可能有不同的速率数值,但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③化学反应速率是指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
小贴士:①化学反应速率通常指的是某物质在某一段时间内化学反应的平均速率,而不是在某一时刻的瞬时速率。
②由于在反应中纯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是恒定不变的,因此对于有纯液体或纯固体参加的反应一般不用纯液体或纯固体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其化学反应速率与其表面积大小有关,而与其物质的量的多少无关。
通常是通过增大该物质的表面积(如粉碎成细小颗粒、充分搅拌、振荡等)来加快反应速率。
③对于同一化学反应,在相同的反应时间内,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其反应速率,其数值可能不同,但这些不同的数值表示的都是同一个反应的速率。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速率常数一、化学反应速率1.定义: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
2.表示方法:通常用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除以时间来表示,单位为mol·L-1·s-1或mol·L-1·min-1。
3.影响因素:a)反应物浓度: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b)温度: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c)催化剂: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d)固体表面积:固体表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e)压力:对于有气体参与的反应,压力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二、速率常数1.定义:速率常数是衡量反应速率快慢的常数,用k表示。
2.表达式:速率常数k等于反应物浓度的幂次方乘积与生成物浓度的幂次方乘积的比值的指数部分。
3.影响因素:a)温度:速率常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反应物浓度:速率常数与反应物浓度的幂次方有关,具体关系取决于反应级数。
c)催化剂:催化剂能改变速率常数,但不改变反应的平衡位置。
三、反应速率与速率常数的关系1.零级反应: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无关,速率常数k为常数。
2.一级反应: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成正比,速率常数k与反应物的浓度有关。
3.二级反应: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平方成正比,速率常数k与反应物的浓度的平方有关。
4.更高级反应: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幂次方成正比,速率常数k与反应物的浓度的幂次方有关。
四、速率常数的计算1.阿伦尼乌斯方程:k = A * e^(-Ea/RT),其中A为前因子,Ea为活化能,R为气体常数,T为温度。
2.幂次方定律:对于一级反应,k = k0 * exp(-α * t),其中k0为初始速率常数,α为反应速率常数的比例常数,t为时间。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速率常数是描述化学反应快慢的重要参数。
了解反应速率和速率常数的影响因素,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和优化化学反应过程。
掌握不同级数反应的速率方程和速率常数的计算方法,对于研究和应用化学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化学中的化学反应速率(化学知识点)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失或产物生成的速率。
反应速率的快慢对于化学反应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影响因素以及如何测定反应速率。
一、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物消失或产物生成的速率。
一般情况下,反应速率可以通过反应物消失的速率来描述,以此来衡量反应进行的快慢。
化学反应速率可以用如下公式来表示:速率= ΔC/Δt其中,ΔC表示反应物浓度的变化量,Δt表示时间的变化量。
速率的单位可以是摩尔/升·秒(mol/L·s)、分子/升·秒(molecules/L·s)等。
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化学反应速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反应物浓度:当反应物浓度增加时,反应物之间的碰撞频率增加,从而增加了反应的可能性,使得反应速率加快。
2.温度:提高温度会增加反应物的动能,使反应物之间的碰撞更加频繁且具有更高的能量。
因此,温度升高会加快反应速率。
3.催化剂: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物更容易发生反应。
催化剂的存在可以提高反应速率,而不参与反应本身。
4.表面积:反应物的表面积越大,反应物颗粒之间的碰撞频率就越高,反应速率也会增加。
5.反应物的物理状态:气相反应相较于固相反应和液相反应具有更高的反应速率,因为气态分子之间的自由运动能带来更频繁的碰撞。
三、测定反应速率的方法测定反应速率是研究反应动力学的重要手段,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逐点法:在反应过程中,定时取样,通过测定不同时间点上反应物消失或产物生成的量来计算反应速率。
2.连续监测法:利用分光光度计、电导计等仪器对反应过程进行实时监测,获得反应物浓度的变化曲线,从而计算反应速率。
3.消失溶液平行测定法:将相同溶液分装到多个容器中,分别对不同容器中的反应液进行逐点法测定并计算平均速率,以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化学反应速率知识点讲解考点一、化学反应速率1.定义: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以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物理量。
2.表达方式tA c v A ∆∆=)(,式中Δc(A)表示物质A 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单位为mol/L ,Δt 表示时间,单位为s (秒)、min (分)、h (时)。
v(A)表示物质A 的化学反应速率。
单位是mol/(L ·s)或mol/(L ·min)或mol/(L ·h)。
3.化学反应速率的规律 同一化学反应,用不同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相应物质的计量数之比。
这是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或换算的依据。
如:对于化学反应:a A(g) + b B(g) = c C(g) + d D(g),则存在v(A):v(B):v(C):v(D) = a :b :c :d 。
注意:⑴化学反应速率均为正值;⑵化学反应速率通常是指某种物质在某一段时间内化学反应的平均速率,而不是指某一时刻的瞬时速率;⑶由于在反应中纯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是恒定不变的,因此对于有纯固体和纯液体参加的反应,一般不用纯固体或纯液体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⑷对于同一化学反应,在相同的反应时间内,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其反应速率,其速率的值可能不同,但这些不同的数值表示的是同一个化学反应在同一段时间内的反应,所以为相同的速率。
所以比较速率时不能只看速率的数值,还要说明是用哪种物质表示的速率。
考点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主要因素为内因: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的性质是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原因。
反应的类型不同,物质的结构不同,都会导致反应速率的不同。
外因的影响:1.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⑴结论: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加物质的浓度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减小物质的浓度可以使化学反应速率减慢。
⑵理论解释: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对某一反应来说,活化分子在反应物分子中所占的百分数是一定的,当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时,活化分子数增多,因此有效碰撞次数增多,所以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
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反应物在一定条件下,通过物质变化所表示的特定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在单位时间内所消耗或生成的物质量之比。
即可以用该定义来定量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及其受环境影响的快慢程度。
化学反应速率一般指物质变化(包括气态和液态)在单位时间内的变化率,是指反应物在特定条件下,在单位时间内所消耗或生成的物质量之比。
反应速率的大小代表反应过程的快慢程度,它受温度、压力、反应物的浓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假定反应物的浓度相同,可将反应速率简化为反应物在单位时间内的消耗量比。
反应速率受到微观结构和空间布局等因素的影响,它可以根据反应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外加因素(如温度和压力)来调节,其过程可以由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模型来定性描述。
化学反应速率有时也会受到微观结构的影响。
例如,空间布局与反应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这也是反应速率很大程度上受外界影响的原因。
当反应物分子在三维空间中局部排列时,它们之间的反应速率会受到显著改变,这可以用多维度变量来描述。
此外,反应速率还可以由反应物分子本身构型和结构特征决定,从而影响反应速率。
比如,通过改变反应物的分子构型,可以有效地改变反应速率。
此外,外加因素(如温度和压力)也可以影响反应速率。
总的来说,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反应物在一定条件下,通过物质变化来表示的特定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在单位时间内所消耗或生成的物质量之比。
此外,它受反应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反应物构型和结构特征,以及反应物的浓度以及外加因素(如温度和压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可以根据不同的化学反应模型来定性描述反应过程及其受环境影响的快慢程度。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定义及表示方法不同的反应进行的快慢不一样。
如:快的反应:中和反应等;中等速率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慢的反应:自然氧化等。
一、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指在一定条件下,化学反应中反应物转变为生成物的速率。
二、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变化的正值(绝对值)例2-1:在CCl4中: 2N2O5 = 4NO2 + O2在一定的时间间隔:△t = t2-t1,△[N2O5] = [N2O5] 2-[N2O5] 1平均反应速率:经过的时间s 时间的变化Δt(s)[N2O5]mol·L-1Δ[N2O5]mol· L-1v(N2O5)mol· L-1·s-10 0 2.10 ————100 100 1.95 -0.15 1.5×10-3 300 200 1.70 -0.25 1.3×10-3 700 400 1.31 -0.39 9.9×10-4 1000 300 1.08 -0.23 7.7×10-4 1700 700 0.76 -0.32 4.5×10-4 2100 400 0.56 -0.20 3.5×10-4 2800 700 0.37 -0.19 2.7×10-4从表中可以看出:反应进行了100秒时:V N2O5 = |( 1.95-2.10) /(100-1)|= 1.5× 10-3mol· L-1· s -1V NO2 = |2× 0.15/100|= 3.0× 10-3mol· L-1· s -1V O2 = |0.15÷ 2/100|= 0.75× 10-3mol· L-1· s -1三种表示速率间关系:这种比例关系与反应的计量数有关。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知识体系一、化学反应速率1.化学反应速率(v)⑴定义:用来衡量化学反应的快慢,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变化⑵表示方法:单位时间内反应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⑶计算公式:v=Δc/Δt(υ:平均速率,Δc:浓度变化,Δt:时间)单位:mol/(L·s)说明:①反应速率为正值,是反应某一段时间间隔内的平均反应速率。
②要防止错误地用单位时间内物质的物质的量或质量的变化来计算化学反应速率。
③在一个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起始浓度、反应一定时间后的浓度和浓度的变化三个量中,只有浓度的变化一定符合它们在化学方程式中的计量系数关系。
④同一个化学反应的速率,可选用其中任何一种物质来表示,其数值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但都是该反应的速率,且各物质表示的速率比等于它们在化学方程式中的计量系数比。
例如反应aA + bB →gG + hH,V(A)∶V(B)∶V(C)∶V(D)= a∶b∶g∶h因此,只要已知一种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就可以求出其它物体表示的反应速率。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①在相同的条件下,不同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取决于反应物的结构和性质。
例如将表面积大小相同的镁片和铁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里,可以观察到镁跟盐酸反应的速率比铁跟盐酸反应的速率快,这是由于镁的还原性比铁的还原性强缘故。
②同一个化学反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速率不同。
影响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Ⅰ浓度:当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增大反应的速率;减少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减小反应的速率。
注:对于固体和纯液体物质,它们的“浓度”可视为常数。
因此上述“反应物”系指气体物质或溶液。
Ⅱ压强:当其它条件不变时,对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增大压强(气体体积缩小,使反应物的浓度增大),可以增大反应的速率;减小压强(气体体积增大,使反应物的浓度减小),可以减小反应的速率。
注:对于无气体(只有固体、液体或溶液)物质的化学反应,压强与其反应速率无关。
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
化学反应速率是指特定条件下,化学反应的反应物产物之间的转
化关系所发生的速率。
它决定了化学反应的进行速度,是化学过程的
核心指标。
化学反应速率可以理解为一种化学反应物或反应产物在给定时间
内所改变的程度,或者说是特定条件下,一种物质所发生变化的速度。
一般来说,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体系中反应物及其可能存在的变体的
浓度有关,而与形成物浓度无关。
此外,化学反应速率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热力学因素如温度、
压强、混合比例等会影响反应物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影响化学反应的
发生。
另外,在大多数情况下,反应物的浓度也会影响反应的速率,
因为当反应物的浓度增加时,它们可以更容易的形成反应产物。
最后,反应物的性质、配位态以及其他参数也会影响反应的速率。
总之,化学反应速率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不仅受到热力学因素
的影响,而且还受到反应物浓度、反应物性质、协同效应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对于反应速率,科学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准确
测定化学反应发生的速度,从而使得化学反应得以高效、可靠地发生。
化学反应中的“反应速率”是什么意思1. 什么是反应速率?2. 如何衡量反应速率?3. 反应速率的调节因素4. 反应速率与活性能够的联系以上便是每个化学学习者面对的问题——“反应速率”在化学反应中有着什么样的意义?下文将从定义、衡量、调节因素以及活性能力四个方面来详细剖析。
1. 什么是反应速率?反应速率(Reaction Rate)是指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速率的一种概念,它是反应过程中,参与反应成分的物质消耗速率和产物的生成速率的数学描述。
由于反应涉及的物质的消耗量和产物的生成数量会在反应过程中不断变化,所以其变化的速率也和反应的进行关系密切,尤其是对于反应机理和反应性能研究颇具重要意义。
2. 如何衡量反应速率?可以根据反应参与者的物质消耗速率和产物的生成速率求出反应速率,反应速率的衡量指标一般以单位反应时间内消耗物质的量,或某种产物的生成量而得到。
物质消耗速率常表示为质量,比如某种物质在单位时间内的消耗量;产物的生成速率常表示为物质的形成速率,比如某种物质在单位时间里的生成量。
3. 反应速率的调节因素反应速率的变化有着非常丰富而复杂的影响因素,它们可以将反应速率提高两倍,也可以将其降低20倍甚至更低,其调节因素主要有温度、催化剂、反应物的浓度等。
(1)温度:温度的升高可以提高反应的速率,大部分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随着温度增加而增加,当温度增加10°C,反应速率约上升1.3倍。
(2)催化剂:使用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过程,使反应达到平衡时间大大减少,这种效果可以用被催化与不被催化反应的反应速率比值来衡量。
不同的反应有不同的催化剂,性质也不同,可以有效提高反应速率。
(3)反应物的浓度:反应物的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大部分反应的反应速率都是随着反应物的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称为浓度效应。
4. 反应速率与活性能够的联系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活性能够是分不开的,在一定条件下,活性能够越大,反应物就越容易发生反应,反应速率也越快;当活性能够较小时,反应物发生反应的难度就会变大,反应速率也相应变慢。
•一、化学反应速率• 1. 化学反应速率(v)•⑴定义:用来衡量化学反应的快慢,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变化•⑵表示方法:单位时间内反应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⑶计算公式:v=Δc/Δt(υ:平均速率,Δc:浓度变化,Δt:时间)单位:mol/(L·s)•⑷影响因素:•①决定因素(内因):反应物的性质(决定因素)•②条件因素(外因):反应所处的条件• 2.※注意:(1)、参加反应的物质为固体和液体,由于压强的变化对浓度几乎无影响,可以认为反应速率不变(2)、惰性气体对于速率的影响①恒温恒容时:充入惰性气体→总压增大,但是各分压不变,各物质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②恒温恒体时:充入惰性气体→体积增大→各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二、化学平衡(一)1.定义:化学平衡状态:一定条件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更组成成分浓度不再改变,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种“平衡”,这就是这个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即化学平衡状态。
2、化学平衡的特征逆(研究前提是可逆反应)等(同一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动(动态平衡)定(各物质的浓度与质量分数恒定)变(条件改变,平衡发生变化)3、判断平衡的依据(二)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1、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1)影响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少生成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正方向移动;增大生成物的浓度或减小反应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逆方向移动(2)增加固体或纯液体的量,由于浓度不变,所以平衡_不移动_(3)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如果稀释溶液,反应物浓度__减小__,生成物浓度也_减小_, V正_减小__,V逆也_减小__,但是减小的程度不同,总的结果是化学平衡向反应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和_大_的方向移动。
2、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影响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升高会使化学平衡向着___吸热反应______方向移动,温度降低会使化学平衡向着_放热反应__方向移动。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反应物质在单位时间内消耗或形成的量。
反应速率的大小与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有关,可以通过实验来确定。
本文将介绍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影响因素以及如何测量和调控反应速率。
一、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质的消耗或生成速度。
一般用反应物浓度的变化量来表示,可以通过下式计算:反应速率= ΔC/Δt其中,ΔC表示反应物浓度的变化量,Δt表示时间间隔。
反应速率越大,反应进行得越快,反之亦然。
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1. 浓度:反应物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这是因为高浓度意味着反应物分子碰撞的几率增加,从而增加了反应速度。
2. 温度:温度升高会导致分子动能增加,分子碰撞频率增加,反应速率增加。
根据阿伦尼乌斯方程,温度每升高10摄氏度,反应速率会增加2倍至3倍。
3. 催化剂:催化剂是能够改变反应机理、降低活化能的物质。
添加催化剂可以提高反应速率,但催化剂本身在反应中不参与化学变化。
4. 表面积:反应物分子在固体表面上的反应速率比在液体中要快。
这是因为固体表面积大,反应物分子易于吸附在固体表面上进行反应。
三、测量和调控1. 实验测量:可以通过实验来确定反应速率。
例如,在固定温度下,测量反应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根据测得的数据计算反应速率。
2. 温度控制:调控反应温度可以改变反应速率。
通过改变温度,可以调节反应的快慢,实现对反应速率的控制。
3. 催化剂的使用:添加催化剂可以提高反应速率。
选择适当的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度,提高反应效率。
4. 反应物浓度调节:调节反应物浓度也可以改变反应速率。
增加反应物浓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减少浓度则相反。
结语化学反应速率是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的量化指标,受多种因素影响。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影响因素,对于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测量和调控反应速率是化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常用的手段,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来控制反应速率。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知识点归纳1. 化学反应速率⑴.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表示方法:通过计算式:v =Δc /Δt来理解其概念:①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消耗的时间(Δt)和反应物浓度的变化(Δc)有关;单位:mol/(L·s)或mol/(L·min)②在同一反应中,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反应速率时,数值可以相同,也可以是不同的。
但这些数值所表示的都是同一个反应速率。
因此,表示反应速率时,必须说明用哪种物质作为标准。
用不同物质来表示的反应速率时,其比值一定等于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如:化学反应mA(g) + nB(g) pC(g) + qD(g) 的:v(A)∶v(B)∶v(C)∶v(D) = m∶n∶p∶q③一般来说,化学反应速率随反应进行而逐渐减慢。
因此某一段时间内的化学反应速率,实际是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
⑵.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I. 决定因素(内因):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Ⅱ.条件因素(外因)(也是我们研究的对象):①. 浓度: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增大活化分子总数,从而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值得注意的是,固态物质和纯液态物质的浓度可视为常数;②. 压强:对于气体而言,压缩气体体积,可以增大浓度,从而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增大气体压强时,不能改变反应气体的浓度,则不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③. 温度: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能提高反应分子的能量,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④. 催化剂:使用催化剂能等同地改变可逆反应的正、逆化学反应速率。
⑤. 其他因素。
如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颗粒大小)、光、不同溶剂、超声波等。
2. 化学平衡⑴. 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可逆反应。
⑵. 化学平衡的概念(略):⑶. 化学平衡的特征:动:动态平衡。
平衡时v正= v逆≠0等:v正=v逆定:条件一定,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百分含量一定(不是相等);变:条件改变,原平衡被破坏,发生移动,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化学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