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片类镇痛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2
前言为了规范临床用药,充分发挥强效阿片类药物在医疗临床中的作用,最大程度地减少或者避免此类药物的相关不良反应,在参考国外相关资料和国内临床多中心研究初步结果的基础上,由国内疼痛治疗专家和药物滥用研究及药物控制专家组成的专家小组特制定出以多瑞吉为代表的《强阿片类药物治疗慢性非癌痛使用指南》。
必须指出:临床医师必须规范此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并对所有病例进行随访。
《指南》也将随着临床实践和经验的不断积累,进行必要的完善。
《指南》由罗爱伦、蔡志基、李树人、许建国、黄宇光等10余位专家起草并核定。
一、慢性疼痛的定义:既往将慢性疼痛定义为:病人无明确组织损伤,但出现持续6个月以上的疼痛。
目前医学界将慢性疼痛定义为:慢性疼痛导致病人抑郁和焦虑,造成身心极大伤害,并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
慢性非癌性疼痛是十分普遍的现象,需要医治。
慢性非癌痛病人治疗是为了缓解疼痛和抑郁。
临床上更加注重病人的功能恢复,应将“病人能否重返工作岗位,能否恢复正常生活"作为判定疼痛治疗是否有效的客观指标。
二、慢性非癌痛处理的原则和方法1.基本原则:慢性非癌痛治疗的目的:缓解疼痛和改善功能状态。
功能状态包括身体状态、精神状态和家庭社会关系等。
有效的疼痛治疗包含多种形式的综合治疗,其中药物治疗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2.药物治疗: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nization)用于癌痛治疗的三阶梯镇痛原则同样适用于慢性非癌痛镇痛治疗。
WHO强调:慢性非癌痛治疗应采取药物和非药物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
3.非药物性治疗:慢性非癌痛的非药物治疗包括:理疗、针灸和心理治疗等。
三、强效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国外大量临床资料表明:不论慢性非癌痛的病因如何,中、重度疼痛都可以使用强效阿片类药物治疗。
强阿片类药物治疗伤害性疼痛疗效确切,相当一部分神经源疼痛病人使用强阿片类药物症状可得到明显缓解。
因此,在其他常用治疗方法无效时,应考虑强阿片类药物治疗。
四、强阿片类药物在慢性非癌痛治疗中的指导原则1.在其他常用的临床镇痛方法无效时,就可考虑采用强阿片类药物治疗;2.病人年龄大于40岁,疼痛病史超过4周(艾滋病人、截瘫病人疼痛治疗不受此项年龄及疼痛病史的限制);3.中度到重度的慢性疼痛(VAS评分≥5分);4.慢性非癌痛诊断明确的病人(暂限定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骨、关节疼痛;腰背痛;神经、血管性疼痛;神经源性疼痛);5.病人没有阿片类药物滥用史;6.采用强阿片类药物治疗时,执业医师应慎重选择对疼痛病人有效的用药处方,并进行药物剂量滴定和治疗方案的调整;7.必须仅由一位被授权的执业医师负责开处方。
(续)ICU病人镇痛镇静治疗指南(初稿)ICU病人镇痛镇静治疗的方法与药物选择一.镇痛治疗疼痛治疗包括两方面:即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阿片类镇痛药、非阿片类中枢性镇痛药、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及局麻药。
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心理治疗、物理治疗。
(一).镇痛药物治疗1.阿片类镇痛药理想的阿片类药物应具有以下优点:起效快,易调控,用量少,较少的代谢产物蓄积及费用低廉。
临床中应用的阿片类药物多为相对选择μ受体激动药。
所有阿片受体激动药的镇痛作用机制相同,但某些作用,如组织胺释放,用药后峰值效应时间,作用持续时间等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在临床工作中,应根据病人特点、药理学特性及副作用考虑选择药物。
阿片类药物的副作用主要是引起呼吸抑制、血压下降和胃肠蠕动减弱[1];在老年人尤其明显。
阿片类药诱导的意识抑制可干扰对重症病人的病情观察,在一些病人还可引起幻觉、加重烦躁。
治疗剂量的吗啡对血容量正常病人的心血管系统一般无明显影响。
对低血容量病人则容易发生低血压,在肝、肾功能不全时其活性代谢产物可造成延时镇静及副作用加重。
芬太尼具有强效镇痛效应,其镇痛效价是吗啡的100-180倍,静脉注射后起效快,作用时间短,对循环的抑制较吗啡轻。
但重复用药后可导致明显的蓄积和延时效应。
快速静脉注射芬太尼可引起胸壁、腹壁肌肉僵硬而影响通气[2]。
瑞芬太尼是新的短效μ受体激动剂,在ICU可用于短时间镇痛的病人,多采用持续输注[3-5]。
瑞芬太尼代谢途径是被组织和血浆中非特异性酯酶迅速水解。
代谢产物经肾排出,清除率不依赖于肝肾功能。
在部分肾功不全病人的持续输注中,没有发生蓄积作用[3,6,7]。
对呼吸有抑制作用,但停药后3-5分钟恢复自主呼吸。
舒芬太尼的镇痛作用约为芬太尼的5-10倍,作用持续时间为芬太尼的两倍。
一项与瑞芬太尼的比较研究证实,舒芬太尼在持续输注过程中随时间剂量减少,但唤醒时间延长[8]。
哌替啶(杜冷丁)镇痛效价约为吗啡的1/10,大剂量使用时,可导致神经兴奋症状(如欣快、瞻妄、震颤、抽搐),肾功能障碍者发生率高,可能与其代谢产物去甲哌替啶大量蓄积有关。
阿片类镇痛药第一节:概述:疼痛是一种因组织损伤或潜在的组织损伤而产生的痛苦感觉,常伴有不愉快的情绪甚或心血管和呼吸方面的变化。
——它既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机制,提醒机体避开或处理伤害,也是临床许多疾」病的常见症状.剧烈疼痛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和紧张不安等情绪反应,还可引起机体生理功能紊乱, 甚至诱发休克。
控制疼痛是临床药物治疗的主要目的之躯体痛(Somaticpai n):快痛、慢痛,对机械性、化学性、炎症性、温度性刺激均敏感。
内脏痛(Visceral pai n):对牵张、炎症刺激敏感。
神经痛(Neuropat hi c pai n):多由神经损伤或兴奋性增高引起,呈发作性或持续性,一般镇痛药无效。
躯体疼痛分两类:快痛(剧痛):(Fast pain, acute pain, sharp pai n)尖锐而定位清楚的刺痛,刺激时立即发生,撤除刺激立即消失。
由A S -类纤维传导。
慢痛(钝痛)(chro ni c pa in, sl ow pa in, blunt pain)定位不明确的烧灼痛,发生较慢,持续时间较长。
疼痛除了使患者感受痛苦外,常伴有情绪、心血管和呼吸等方面的变化。
剧痛常引起失眠或其它生理机能的紊乱,甚至引起休克。
由无髓鞘的G类纤维传导。
阿片那与疼痛产生有关的物质:绝大多数情况下,伤害性神经末稍的有效刺激即为化学物质, 包括: 神经递质类(5-HT 、组胺、ACh )、激肽类(缓激肽、赖氨酰缓激肽)、 代谢产物(ATP 、ADP 、H+、K+)、 前列腺素类(PGE2)、 辣椒素(Capsai ci n )。
与疼痛传导有关的神经递质和调质:许多物质参与了痛觉信号的传递和调控过程,包括: 神经肽类:P 物质(SP )、神经激肽(NKA 、NKB ) 经典递质类:Gu )、GA3A 、5 — HT 、NA 腺嘌呤.阿片肽类(opi oi d pept i des )亮氨酸脑啡肽、甲硫氨酸脑啡肽、内啡肽、强啡肽、 内吗啡肽等。
注射用曲马多临床应用指南曲马多(Tramadol)是一种合成的镇痛药物,属于阿片类药物的一种,常用于治疗中至重度疼痛。
注射用曲马多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注意事项和禁忌症。
本文将介绍注射用曲马多的临床应用指南,以便临床医生正确合理地应用该药物,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一、适应症1. 急性、慢性中至重度疼痛:曲马多可用于各种类型的疼痛治疗,包括术后疼痛、癌症疼痛等。
2. 术后镇痛:曲马多可单独或联合其他药物用于术后镇痛,提供良好的镇痛效果。
二、剂量和用法1. 成人:一般剂量为50-100mg每4-6小时,根据疼痛强度和个体差异可适当调整剂量。
2. 老年人:剂量减半,即每次25-50mg,避免过度用药引起副作用。
3. 儿童:临床研究数据有限,不推荐儿童使用注射用曲马多。
三、不良反应1. 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头晕、头痛、便秘等,一般轻微可忍受。
2. 严重不良反应如呼吸抑制、过敏反应等较少见,但需引起重视。
3. 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耐受性和依赖性,患者需定期监测。
四、禁忌症1. 对曲马多过敏者禁用。
2. 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应慎用。
3.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禁用。
4. 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联合使用者禁用。
五、注意事项1. 注射用曲马多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频率。
2. 肝肾功能不全者需减量使用,并监测肝肾功能指标。
3. 注意监测患者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 长期使用需谨慎,避免过度使用,以免产生耐受性和依赖性。
六、结语注射用曲马多作为一种有效的疼痛治疗药物,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医生在应用曲马多时,应仔细了解患者的疼痛类型和疼痛程度,合理选择剂量和用法,并密切监测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遵循临床应用指南,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曲马多的镇痛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于禁忌症患者,应严格遵守禁忌症要求,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注射用曲马多临床应用指南,希望对临床医生在使用曲马多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确保患者获得安全有效的治疗效果。
阿片类、对乙酰氨基酚、糖皮质激素等镇痛药物区别、作用特点及用法用量阿片类疼痛镇痛药物包括阿片类、非甾体类抗炎药、对乙酰氨基酚、抗惊厥药、抗抑郁药、糖皮质激素等。
药物:可待因、曲马多、吗啡、羟考酮、氢吗啡酮、美沙酮、芬太尼等。
作用机制:阿片类药物与外周神经阿片受体结合可产生抗伤害和镇痛作用;与突触前膜阿片受体结合,通过抑制兴奋性氨基酸和 P 物质的释放,减少痛觉信号向中枢的传导;与位于脊髓背角胶状质感觉神经元上的阿片受体结合,降低背角神经元的兴奋性;与大脑和脑干等中枢阿片受体结合,通过下行抑制通路抑制痛觉的传入。
作用特点:镇痛效应与药物剂量、强度相关,取决于药物分子量离子化程度、脂溶性、蛋白结合力、分布容积以及代谢和清除率。
临床应用:各种剧烈疼痛,是中重度癌痛首选药物,用于癌痛时注意剂量滴定,药物不良反应为便秘,需要及时给予对症处理。
非甾体类抗炎药药物:吲哚美辛、双氯芬酸、布洛芬、萘普生、洛索洛芬、尼美舒利、塞来昔布、依托考昔等。
作用机制:抑制环加氧酶活性,阻断花生四烯酸转化为前列腺素,发挥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
作用特点及用法:无耐药性,不产生药物依赖,药理作用具有天花板效应。
使用原则:不超过每日最大剂量;避免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一种非甾体类抗炎药无效时,换用另一种药物有效;药物使用时警惕不良反应,消化道活动性溃疡、凝血功能障碍、活动性出血、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等需评估并合理地选择镇痛药物,慎用或禁用。
临床应用:牙痛、痛经、偏头痛、神经病理性疼痛、术后疼痛、骨关节炎等轻中度疼痛和慢性疼痛,为癌痛第一阶梯止痛用药。
对乙酰氨基酚作用机制:抗炎作用弱,解热作用强,镇痛作用次之。
作用特点及用法:单独使用时止痛作用具有封顶效应,无耐药性,不产生药物依赖,不会引起凝血功能、胃肠道和心血管方面的不良反应,少数发生粒细胞缺乏症、贫血、过敏性皮炎、肝炎或血小板减少症等不良反应。
长期使用和慢性肝损害,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3g;12岁以下儿童,每次10-15mg/kg,间隔46h,每日最大剂量不超100mg/kg/d。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一、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临床应用规定严格按照《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管理规定》和《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的要求落实。
二、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临床使用误区绝大多数麻醉药品具有镇痛作用。
目前,将麻醉药品尤其是阿片类药用于癌症患者镇痛是麻醉药品的主要用途之一。
但是,某些地区、单位在使用麻醉药品的过程中存在一些误区。
1.药宜在疼痛剧烈时使用临床实践证明,及时、按时使用镇痛药,不仅可以收到良好的镇痛效果,而且可选择镇痛强度低的镇痛药,使用最小剂量。
如果等到疼痛剧烈时使用镇痛药,患者就要遭受疼痛的折磨。
如果长期得不到镇痛治疗,癌症患者容易出现因疼痛导致的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相关的交感神经功能紊乱,表现为痛觉过敏和异常疼痛等难治性疼痛。
因此,不宜等到疼痛剧烈时使用镇痛药。
2.镇痛治疗能使疼痛部分缓解即可临床上,对癌症患者疼痛进行镇痛治疗的目的是消除疼痛,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让癌症患者在不痛的状况下睡眠,是对癌症患者镇痛治疗的最底标准。
理想的镇痛治疗目的是让癌症患者在不痛的状况下休息、活动、工作。
绝不能满足于癌症患者疼痛部分缓解,必须追求疼痛完全消除。
3. 用哌替啶镇痛最有效安全现在不提倡将哌替啶用于癌症镇痛治疗,WHO也未将哌替啶列为对癌症疼痛镇痛治疗的药物。
理由是:①哌替啶的镇痛作用强度仅为吗啡的1/10~1/8。
②哌替啶镇痛持续时间仅为吗啡的1/2~2/3。
③哌替啶的代谢物为去甲哌替啶,对中枢神经系统及肾脏有毒性作用,其半衰期长达3~18h。
④哌替啶口服生物利用度差,要达到镇痛效果口服必须增加剂量,此时,去甲哌替啶的量成倍上升。
⑤由于哌替啶口服生物利用度差,多采用肌内注射给药,而肌内注射本身会导致疼痛。
总之,哌替啶不宜用于长期疼痛的患者。
临床医药人员必须改变将哌替啶用于癌症疼痛治疗的局面。
4.阿片类药只宜对晚期癌症患者使用最大耐受量,临床实践证明,阿片类镇痛药的用量有较大的个体差异,少数癌症患者镇痛治疗需要高剂量。
阿片类镇痛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阿片类镇痛药无极量限制:晚期癌症长期使用阿片类镇痛药,阿片类镇痛药的耐受程度决定用药剂量,但应注意监控不良反应。
WHO推荐:使用控(缓)释制剂,可同时使用即释麻醉药品,以缓解病人的爆发痛。
口服给药、按时、按阶梯、剂量个体化、注意具体细节。
◆阿片类药物首次剂量滴定原则
◆阿片类药物之间的等效剂量换算
◆阿片类药物维持使用的原则
◆阿片类药物与其他药物的联合使用原则
--NSAIDs、抗抑郁药、抗惊厥药、双膦酸盐等
癌痛治疗不推荐使用度冷丁
度冷丁的止痛强度仅为吗啡的1/10。
代谢产物去甲哌替啶的清除半衰期长,且毒性作用较原形更强。
主要采用注射途径给药,这种给药途径使药物较快在脑内达到高浓度,比较容易逾越镇痛浓度直达引起欣快感浓度,增加用药上瘾的危险性。
用于术后或爆发痛的治疗,对于慢性疼痛不推荐。
病历要求
◆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需长期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
类精神药品的,首诊医师应亲自诊查患者,建立相应病历,要求其签署《知情同意书》。
◆病历中应当留存下列材料复印件:
二级以上医院开具的诊断证明;患者户籍簿、身份证或者其他相关有效身份
证明文件;为患者代办人员身份证明文件。
-《处方管理法》21条
◆要求长期使用麻醉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门(急)诊癌症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
痛患者,每3个月复诊或者随诊一次。
-《处方管理法》27条
◆医师开具麻醉、一精药品处方时在病历中记录。
-《管理规定》第18条
◆除需长期使用麻醉和一精药品的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
患者外,麻醉药品注射剂仅限于医疗机构内使用。
-处方管理办法2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