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肿瘤治疗吉西他滨演示文稿
- 格式:ppt
- 大小:6.58 MB
- 文档页数:50
膀胱癌gc方案和gp方案膀胱癌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常见于老年人,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针对膀胱癌的治疗方案种类繁多,其中GC方案和GP方案是两种被广泛应用的方案。
本文将对这两种方案进行详细介绍和比较,旨在为患者和医务人员提供参考。
一、GC方案GC方案(Gemcitabine + Cisplatin)以吉西他滨和顺铂为主要药物,是一种常见的化疗方案。
吉西他滨是一种抑制DNA合成的药物,顺铂是一种铂类化合物,具有DNA交联作用。
GC方案的治疗周期通常为21天,患者每21天接受一次静脉注射。
吉西他滨和顺铂在不同的剂量下给药,具体剂量会根据患者的情况和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调整。
通常情况下,吉西他滨的剂量为1000mg/㎡,顺铂的剂量为70mg/㎡。
治疗期间,医务人员会密切监测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副作用情况,以及定期进行相关检查。
GC方案的优点是疗效确切,能有效控制膀胱癌的发展,并且对一些较大肿瘤具有较好的缩小效果。
此外,由于治疗周期较长,相对减少了治疗对患者的身体损伤。
二、GP方案GP方案(Gemcitabine + Paclitaxel)是另一种常见的膀胱癌化疗方案,同样以吉西他滨为主要药物,而将顺铂替换为紫杉醇(Paclitaxel)。
紫杉醇是一种细胞毒素,也适用于治疗多种恶性肿瘤。
GP方案的治疗周期和剂量与GC方案类似,也是每21天一次。
吉西他滨的剂量通常为1000mg/㎡,紫杉醇的剂量为175mg/㎡。
同样,医务人员会密切监测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副作用情况,并定期进行相关检查。
GP方案的优点在于紫杉醇具有较广泛的抗肿瘤作用,能够对多种类型的癌细胞起到有效的杀伤作用。
与GC方案相比,GP方案在适用范围上更广,尤其对于一些化疗耐药的患者具有一定的优势。
三、GC方案和GP方案的比较GC方案和GP方案在治疗膀胱癌中都有着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但二者在药物成分和副作用上存在一定差异。
GC方案中使用的顺铂,可能引发肾毒性和耳毒性等副作用,而GP方案中使用的紫杉醇,则可能引发骨髓抑制和末梢神经病变等副作用。
保留膀胱的放疗同步小剂量吉西他滨化疗对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李欢;王金颖;王琳;魏巧;李小东【期刊名称】《天津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7(023)003【摘要】目的:探讨保留膀胱的放疗同步小剂量吉西他滨(GEM)化疗对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MIB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4例行保留膀胱的综合治疗(观察组),29例行单纯放射治疗(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术后观察组采用常规分割的方式行膀胱根治性放射治疗,并从放疗第1天开始接受75 mg/m2的小剂量GEM同步化疗;对照组术后仅进行膀胱根治性放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2年生存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近期临床疗效有效率为79.4%,高于对照组55.2%(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3~4度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44.1% vs27.6%,P=0.174);观察组和对照组的2年总生存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752),其2年无进展生存时间相比有明显差异(P=0.043).结论:对于MIBC患者TURBT术后行膀胱根治性放疗同步小剂量GEM化疗,与单纯放疗相比可显著提高无病生存率,降低局部复发及进展的可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Objective:To detect the efficacy of the bladder-sparing synchronous chemotherapy with low-dose gemcitabine (GEM)chemotherapy combined with radiotherapy in treatment of local 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MIBC).Methods:Sixty-three MIBC cases were treated by TURBT.Thirty-four cases (observation group) underwent the bladder-sparing synchronous chemotherapy withGEM at 75 mg/m2 per week combined with radiotherapy.Twenty-nine cases (control group) underwent radiotherapy without chemotherapy.PFS and OS after 2 years were compared,together with short-term efficiency and toxic effects.Results:At 2 years,rates of PFS were 73.5%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48.3% in the control group,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P=0.043).Short-term efficiency were 79.4%and 55.2%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s.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in the OS (79.4% vs 75.9%,P>0.05) and toxic effects (44.1% vs 27.6%,P>0.05).Conclusion:The bladder-sparing synchronous chemotherapy with low-dose GEM combined with radiotherapy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locoregional control of MIBC,as compared to radiotherapy alone,with no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adverse events.【总页数】4页(P235-238)【作者】李欢;王金颖;王琳;魏巧;李小东【作者单位】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放射治疗科,天津 300211;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放射治疗科,天津 300211;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放射治疗科,天津 300211;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放射治疗科,天津 300211;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放射治疗科,天津 3002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14【相关文献】1.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吉西他滨联合多西他赛方案化疗治疗老年晚期膀胱癌的疗效观察 [J], 陈利军;马焱2.调强放疗与同步吉西他滨化疗加吡柔比星热灌注化疗治疗老年晚期膀胱癌的近期疗效及预后分析 [J], 黄毅超;刘云军;陆小玲;温坚;高颜凤3.替吉奥联合吉西他滨化疗、同步放疗治疗晚期胰腺癌28例疗效观察 [J], 王磊;宋大安;黎世秋;蒋晓东4.放疗联合吉西他滨加顺铂同步与序贯放化疗对Ⅲ期不能手术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对比研究 [J], 沙晓锋;张姣;韦淑贞5.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保留膀胱术后灌注化疗与静脉化疗效果对比研究 [J], 吕红凯;翟水龙;朱国熙;赵峻霞;祁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吉西他滨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复发的综述马建斌;刘伟;郭鹏;贺大林【摘要】膀胱癌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易复发是膀胱肿瘤治疗的一大难点.近年来吉西他滨用于膀胱灌注来预防膀胱癌复发引起了极大关注.吉西他滨与卡介苗、丝裂霉素等相比,有显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且吉西他滨联合卡介苗、丝裂霉素等灌注膀胱癌比单药灌注效果更好;而吉西他滨膀胱灌注联合放疗可用于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本文对吉西他滨的作用机制以及临床应用做了的一定的阐述,期望对吉西他滨在今后临床上的应用提供参考价值.【期刊名称】《现代泌尿外科杂志》【年(卷),期】2016(021)007【总页数】5页(P562-566)【关键词】膀胱癌;复发;灌注;吉西他滨【作者】马建斌;刘伟;郭鹏;贺大林【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陕西西安710061;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陕西西安710061;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陕西西安710061;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陕西西安710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14DOI:10.3969/j.issn.1009-8291.2016.07.019膀胱癌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
2012年全球范围内男性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的第7位,女性患者位居第17位[2]。
而在欧美国家,男性患者的发病率仅次于前列腺癌、肺癌和结肠癌。
美国每年有超过60 000例膀胱癌新发病例,约13 000人死于膀胱癌[3]。
近几十年来,由于烟草的滥用、工厂的致癌物质以及人口总体老龄化等因素的潜在影响,膀胱癌的总体发病率在逐年攀升。
膀胱癌(bladder cancer,BC)分为非肌层浸润性(non 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 MIBC)两种[4]。
吉西他滨膀胱灌注化疗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欧阳威;张文元;赵俊;杨彦峰【期刊名称】《癌症进展》【年(卷),期】2024(22)2【摘要】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膀胱灌注化疗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120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
所有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吉西他滨膀胱灌注化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肿瘤标志物[血清癌胚抗原(CEA)、尿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水平、生活质量[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为88.3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EA、尿FDP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观察组患者血清CEA、尿FD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吉西他滨膀胱灌注化疗可提高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且安全性良好。
【总页数】4页(P191-194)【作者】欧阳威;张文元;赵俊;杨彦峰【作者单位】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上海市东方医院吉安医院)泌尿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14【相关文献】1.吉西他滨联合白细胞介素-2灌注化疗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术后复发的预防效果2.吉西他滨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行膀胱灌注患者中的应用效果3.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电切术后吉西他滨膀胱灌注化疗的效果分析4.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吉西他滨+表柔比星灌注化疗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5.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即刻吉西他滨灌注化疗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膀胱癌术后吉西他滨与吡柔比星灌注对复发预防效果孔令启;于芹超;杨猛;屈艳琳【期刊名称】《齐鲁医学杂志》【年(卷),期】2016(0)3【摘要】目的探讨吉西他滨(GEM)与吡柔比星(THP)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有效性及其安全性。
方法 2012年1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浅表性膀胱癌病人79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后,观察组39例病人采用GEM行膀胱灌注治疗,对照组40例病人采用THP进行膀胱灌注治疗。
随访1~2年,观察两组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
结果观察组2年内复发率为17.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8%,对照组2年内复发率为22.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347,P〈0.05)。
结论 GEM和THP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效果相近,而GEM膀胱灌注不良反应更少,病人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总页数】3页(P282-284)【关键词】膀胱肿瘤;吉西他滨;吡柔比星;化学疗法,肿瘤,局部灌注;复发【作者】孔令启;于芹超;杨猛;屈艳琳【作者单位】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新疆石河子大学病原微生物学教研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14【相关文献】1.吉西他滨与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预防作用 [J], 张俊杰;郝林;史振铎;庞昆;董洋;韩从辉2.吡柔比星和吉西他滨交替灌注预防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URBt术后复发的临床观察 [J], 田建海;吕建;周鲁莲;徐岩;李绘;郭怀远;孙利国3.吉西他滨与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效果比较 [J], 张建军;蔡维奇;张绍崎;方先林4.评价吡柔比星与吉西他滨膀胱内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 [J], 苗向阳;罗旭5.吉西他滨、丝裂霉素、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分析 [J], 刘光涛;李菲菲;黄贵闽;王开翔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年 第19卷 第11期107投稿邮箱:zuixinyixue@·药物与临床·吉西他滨治疗膀胱癌的临床效果进展孔祥丰,陈国俊(通讯作者)(青海大学附属医院 泌尿外科,青海 西宁 810000)0 引言张鑫[1]等在《探讨吉西他滨与顺铂新辅助化疗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中对吉西他滨治疗膀胱癌的方式和应用过程展开了讨论,并且对临床价值予以分析,作者认为吉西他滨能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且提升膀胱保存率。
1 吉西他滨应用在膀胱癌灌注化疗中的临床效果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中应用吉西他滨能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其本身和常见的灌注类药物药效较为相似,且肿瘤的一年复发率大约为25%。
另外,利用吉西他滨合并卡介苗也能有效提升患者的治愈效果,降低复发率。
需要注意的是,卡介苗治疗失败后,要对复发效果和时间等进行集中分析,若是从安全层面对吉西他滨药效进行分析,相较于丝裂霉素,吉西他滨具有更加突出的应用优势,能降低药物性膀胱炎和排尿困难等问题,有效提升治疗的综合水平。
徐峰等[2]等在研究中表示,118例患者中,利用吉西他滨能使得两年复发率降低到20%左右,并且仅仅存在轻度膀胱刺激症状,其他不良反应较为少见。
2 吉西他滨应用在膀胱癌新辅助化疗中的临床效果2.1 术前新辅助化疗。
目前,在对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进行分析和研究的过程中,要对术前辅助化疗予以关注,利用吉西他滨进行治疗时,五年整体生存率会有所提高。
尤其是四个周期GC 手术前,新辅助化疗中应用吉西他滨能提升病理学完全缓解率,且无复发水平也能维持在14个月左右,和甲氨蝶呤、长春碱等进行联用效果更好。
2.2 术后新辅助治疗。
对于淋巴阴性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而言,利用吉西他滨能提升根治性膀胱手术的几率,且五年后的OS 率得以提高。
若是淋巴结受到累及,在术后生存率也会有所提升,术后辅助化疗能消除残余肿瘤细胞。
并且,借助吉西他滨就能合理性延长患者的术后生存时间。
吉西他滨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观察及护理【摘要】目的探讨膀胱灌注吉西他滨(泽菲)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对44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或膀胱部分切除术。
术后1周开始用吉西他滨1000 mg进行膀胱内定期灌注,每次药物在膀胱内保留60 min。
每周1次,连续8次,以后每月1次,连续10次。
并随访5~12个月。
结果44例患者均未见全身性药物不良反应。
仅1例患者出现轻微膀胱刺激症状,1例恶心,呕吐。
复发8例,复发率18.20%。
结论膀胱内灌注吉西他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在灌药时加强对患者灌注前、灌注中及灌注后护理,可减轻患者不适感,提高患者灌药的耐受性。
【关键词】膀胱肿瘤;吉西他滨;膀胱灌注;预防复发;观察护理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肿瘤。
大多数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可行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或膀胱部分切除术。
但术后5年内复发率高达24%~84%,且多在术后10%~67%患者1年内复发[1]。
膀胱癌术后进行灌注治疗是预防复发的关键之一。
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1月对44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术后应用吉西他滨进行膀胱灌注,预防肿瘤复发,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44例,男30例,女14例;年龄45~82岁,均为膀胱内原发病例。
其中单发肿瘤10例,肿瘤最大直径3.0 cm,患者均经病理证实为膀胱移行细胞癌。
其中G1级26例、G2级12例、G3级6例、Tis期肿瘤1例、Ta4例,T1期30例、T2期9例。
44例中,经尿道行膀胱肿瘤等离子电切35例,膀胱部分切除9例。
征得患者及患者家属同意后,所有病例术后定期行吉西他滨膀胱灌注。
1.2 灌注方法采用国产吉西他滨(泽菲),每支1000 mg。
于手术毕时,用吉西他滨1000 mg溶入0.9%生理盐水50 ml灌入膀胱,保留60 min。
患者均于术后1周开始行吉西他滨膀胱灌注。
摘要: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晚期膀胱癌治疗难度较大,但通过合理的治疗用药方案,仍有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本文将详细介绍膀胱癌晚期治疗用药方案,包括药物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
一、药物治疗1. 化疗化疗是膀胱癌晚期治疗的重要手段,通过使用化疗药物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分裂和增殖。
常用的化疗药物有:(1)顺铂(DDP):是目前最常用的化疗药物之一,可单独使用或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
(2)卡铂(CBP):与顺铂相比,卡铂的毒副作用较小,但疗效略低。
(3)多西他赛(DTX):主要用于顺铂耐药的患者,可与其他化疗药物联合应用。
(4)阿霉素(ADM):对部分患者有较好的疗效,但毒副作用较大。
化疗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MVC方案:顺铂+长春新碱+甲氨蝶呤。
(2)MVAC方案:顺铂+长春新碱+阿霉素+环磷酰胺。
(3)GC方案:吉西他滨+顺铂。
2. 放疗放疗在膀胱癌晚期治疗中起到辅助作用,可减轻肿瘤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放疗方式主要有:(1)外照射放疗:通过外部放射源对肿瘤进行照射,适用于局部晚期膀胱癌。
(2)近距离放疗:将放射性物质直接植入肿瘤组织内,适用于肿瘤局部侵犯较轻的患者。
二、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治疗手段,通过针对肿瘤细胞特异性分子靶点,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增殖和转移。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靶向药物:1. 靶向VEGF的药物(1)贝伐珠单抗(Bevacizumab):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作用,减少肿瘤血管生成。
(2)索拉非尼(Sorafenib):可抑制VEGF、VEGFR2和RAF等信号通路。
2. 靶向EGFR的药物(1)厄洛替尼(Erlotinib):通过抑制EGFR信号通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2)奥希替尼(Osimertinib):是厄洛替尼的升级版,具有更高的疗效和选择性。
3. 靶向BRAF的药物(1)达拉非尼(Dabrafenib):通过抑制BRAF信号通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吉西他滨与表柔比星治疗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及安全性李吉;刘裔道;陈仲斌;潘隽;杨枝云;姜加富【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年(卷),期】2022(15)8【摘要】目的观察吉西他滨与表柔比星治疗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德宏州人民医院收治的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1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
观察组给予吉西他滨与表柔比星治疗,对照组给予表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2年。
比较2组患者复发率、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2年后,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4.62%,低于对照组的24.62%(χ^(2)=10.417,P=0.001);治疗2年后,2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7.69%,低于对照组的26.15%(χ^(2)=7.879,P=0.005)。
结论吉西他滨与表柔比星治疗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较好,可有效预防肿瘤复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总页数】3页(P82-84)【作者】李吉;刘裔道;陈仲斌;潘隽;杨枝云;姜加富【作者单位】德宏州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相关文献】1.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吉西他滨、表柔比星序贯膀胱灌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效果2.吉西他滨与表柔比星序贯治疗对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疗效观察3.参斛汤联合膀胱灌注表柔比星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后生存质量和复发率的影响4.吉西他滨与表柔比星序贯治疗对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疗效观察5.吉西他滨与表柔比星序贯治疗对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疗效观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