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线运动专题复习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06 MB
- 文档页数:19
专题23曲线运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考点一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1.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方向,沿曲线在这一点的切线方向.2.曲线运动的条件:物体所受合外力(加速度)的方向跟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根据曲线运动的条件,判断物体是做曲线运动还是做直线运动,只看合外力(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的关系,两者方向在同一直线上则做直线运动,有夹角则做曲线运动.3.物体做曲线运动时,速度方向与轨迹相切,合外力方向指向轨迹的“凹”侧,轨迹一定夹在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之间.4.(1)当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锐角时,物体的速率增大;(2)当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钝角时,物体的速率减小;(3)当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垂直时,物体的速率不变.1.关于做曲线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B.速度一定在变化C.所受的合外力一定在变化D.加速度方向一定垂直于速度方向【答案】B【解析】A.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但变速运动不一定是曲线运动,A错误;B.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方向一定在发生变化,B正确;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合外力不一定在变化,C错误;D.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但不一定垂直,所以加速度方向不一定与速度方向垂直,D错误。
2.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运动员谷爱凌摘得金牌。
如图所示是谷爱凌滑离跳台后,在空中实施翻滚高难度动作时,滑雪板(视为质点)运动的轨迹,a、b是轨迹。
上的两点,不计空气阻力。
则()A.谷爱凌上升到最高点时,整体速度为零B.谷爱凌离开跳台后,整体做自由落体运动C.滑雪板经过a、b两点时的速度方向相反D.谷爱凌处于完全失重状态【答案】DA.谷爱凌上升到最高点时,整体还有水平速度,则速度不为零,选项A错误;B.谷爱凌离开跳台后,整体做斜上抛运动,然后做曲线运动,不是自由落体运动,选项B错误;C.滑雪板经过a、b两点时的速度方向均向上,方向相同,选项C错误;D.谷爱凌在空中加速度始终为g,处于完全失重状态,选项D正确。
曲线运动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平抛运动一:运动的合成和分解掌握:曲线运动的概念、性质、条件两个方向的直线运动的合成例1、河宽d=60m,水流速度v1=6m/s,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v2=3m/s,问:(1)要使它渡河的时间最短,如此小船应如何渡河?最短时间是多少?(2)要使它渡河的航程最短,如此小船应如何渡河?最短的航程是多少?例2、船以5m/s垂直河岸的速度渡河,水流的速度为3m/s,假设河的宽度为100m,试分析和计算:〔1〕船能否垂直达到对岸;〔2〕船需要多少时间才能达到对岸;〔3〕船登陆的地点离船出发点的距离是多少?〔4〕设此船仍是这个速率,但是假设此船要垂直达到对岸的话,船头需要向上游偏过一个角度θ,求sinθ.、例3、如下列图,人在岸上通过滑轮用绳牵引小船,假设水的阻力恒定不变,如此在小船匀速靠岸的过程中,如下说法中正确的答案是〔〕A.绳的拉力不断增大B.绳的拉力不断减小C. 船受到的浮力保持不变D.船受到的浮力不断减小例4、如下列图,在河岸上用细绳拉船,使小船靠岸,拉绳的速度为v=8m/s,当拉船头的细绳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300时,船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例5、某人骑自行车向东行驶,当车速为4m/s时,他感到风从正南方吹来,当车速增加到7m/s时,他感到风从东南方向〔东偏南450〕吹来,如此风对地的速度大小为〔〕A、7m/sB、6m/sC、5m/sD、4m/s二、平抛运动掌握:平抛运动的运动性质、运动规律例1、如图,排球网高H,半场长L,扣球点高h,扣球点离网水平距离s、求水平扣球速度的取值范围。
例2、如下列图,排球场总长为18m,设球网高度为2m,运动员站在网前3m处正对球网跳起将球水平击出.(1)假设击球高度为2.5m,为使球既不触网又不出界,求水平击球的速度范围;(2)当击球点的高度为何值时,无论水平击球的速度多大,球不是触网就是越界?例3、如下列图,在一次空地演习中,离地H高处的飞机以水平速度v1发射一颗炮弹欲轰炸地面目标P,反响灵敏的地面拦截系统同时以速度v2竖直向上发射炮弹拦截.设拦截系统与飞机的水平距离为s,假设拦截成功,不计空气阻力,如此v1、v2 的关系应满足〔〕A、v1 = v2B、v1 = Hs v2 C、v1 =Hs v2 D、v1 =sH v218m3mhHs L例4、如图示,在H 高处有一小球A ,以速度v1水平抛出,与此同时地面上有一小球B ,以速度v2竖直上抛,两球在空中相遇,如此〔 〕A 、从它们抛出的到相遇的时间是H/v1B 、从它们抛出的到相遇所需的时间是H/v2C 、两球抛出时的距离是v1H/ v2D 、两球抛出时的水平距离为H例5、以100米/秒的速度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的飞机上,每隔2秒钟放下一个物体.当第7个物体离开飞机时,第1个物体刚好着地.求此时第3个和第5个物体在空中的距离.(不计空气阻力,g 取10米/秒)例6、某一物体以一定的水平初速度抛出,在某一秒内其方向与水平方向由370变为530,如此此物体的初速度的大小是多少?此物体在这一秒内下落的高度是多少?例7、如下列图,墙壁上落有两只飞镖,它们是从同一位置水平射出的,飞镖A 与竖直墙壁成53角,飞镖B 与竖直墙壁成37角,两者相距为d ,假设飞镖的运动是平抛运动,求射出点离墙壁的水平距离?(sin37=0.6,cos37=0.8)例8、 在倾角为θ的斜面顶端以水平速度v0抛出一钢球,如下列图,求钢球离斜面最远时钢球的运动时间与钢球出发点到落地点的距离。
(3)曲线运动——2023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揭秘高考原题【新高考】(一)高考原题1.【2022年山东卷】如图所示,某同学将离地1.25 m 的网球以13 m/s 的速度斜向上击出,击球点到竖直墙壁的距离4.8 m 。
当网球竖直分速度为零时,击中墙壁上离地高度为8.45 m 的P 点。
网球与墙壁碰撞后,垂直墙面速度分量大小变为碰前的0.75倍,平行墙面的速度分量不变。
重力加速度g 取210m /s ,网球碰墙后的速度大小v 和着地点到墙壁的距离d 分别为( )A.5m /s v =B.m /s v =C. 3.6m d =D. 3.9m d =2.【2022年广东卷】图是滑雪道的示意图。
可视为质点的运动员从斜坡上的M 点由静止自由滑下,经过水平NP 段后飞入空中,在Q 点落地。
不计运动员经过N 点的机械能损失,不计摩擦力和空气阻力,下列能表示该过程运动员速度大小v 或加速度大小a 随时间t 变化的图像是( )A. B.C. D.3.【2022年湖南卷】如图,间距1m L =的U 形金属导轨,一端接有0.1 Ω的定值电阻R ,固定在高0.8m h =的绝缘水平桌面上。
质量均为0.1 kg 的匀质导体棒a 和b 静止在导轨上,两导体棒与导轨接触良好且始终与导轨垂直,接入电路的阻值均为0.1 Ω,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1(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导体棒a 距离导轨最右端1.74 m 。
整个空间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图中未画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0.1 T 。
用0.5N F =沿导轨水平向右的恒力拉导体棒a ,当导体棒a 运动到导轨最右端时,导体棒b 刚要滑动,撤去F ,导体棒a 离开导轨后落到水平地面上。
重力加速度取210m /s ,不计空气阻力,不计其他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导体棒a 离开导轨至落地过程中,水平位移为0.6 mB.导体棒a 离开导轨至落地前,其感应电动势不变C.导体棒a 在导轨上运动的过程中,导体棒b 有向右运动的趋势D.导体棒a 在导轨上运动的过程中,通过电阻R 的电荷量为0.58 C4.【2022年河北卷】如图,广场水平地面上同种盆栽紧密排列在以O 为圆心、1R 和2R 为半径的同心圆上,圆心处装有竖直细水管,其上端水平喷水嘴的高度、出水速度及转动的角速度均可调节,以保障喷出的水全部落入相应的花盆中。
综合测试(曲线运动万有引力)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4分,共40分.1-6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7-10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在无风的情况下,跳伞运动员从水平飞行的飞机上跳伞,下落过程中受到空气阻力.下列描绘下落速度的水平分量大小v x、竖直分量大小v y与时间t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2.游客乘坐过山车,在圆弧轨道最低点处获得的向心加速度达到20 m/s2,g取10 m/s2,那么此位置座椅对游客的作用力相当于游客重力的()A.1倍B.2倍C.3倍D.4倍3.探测器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变轨后在周期较小的轨道上仍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变轨后与变轨前相比()A.轨道半径变小B.向心加速度变小C.线速度变小D.角速度变小4. 火星探测项目是我国继神舟载人航天工程、嫦娥探月工程之后又一个重大太空探索项目.假设火星探测器在火星表面附近圆形轨道运行的周期为T1,神舟飞船在地球表面附近的圆形轨道运行周期为T2,火星质量与地球质量之比为p,火星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为q,则T1与T2之比为()A.pq3B.1pq3 C.pq3 D.q3p5. 如图1所示为质点做匀变速曲线运动轨迹的示意图,且质点运动到D点时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恰好互相垂直,则质点从A点运动到E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1A.质点经过C点的速率比D点的大B.质点经过A点时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小于90°C.质点经过D点时的加速度比B点的大D.质点从B到E的过程中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先增大后减小6.如图2所示,一架在2000 m高空以200 m/s的速度水平匀速飞行的轰炸机,要想用两枚炸弹分别炸山脚和山顶的目标A和B.已知山高720 m,山脚与山顶的水平距离为1000 m,若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则投弹的时间间隔应为()图2A.4 s B.5 s C.9 s D.16 s7.如图3所示,AB为斜面,BC为水平面,从A点以水平速度v0抛出一小球,此时落点到A的水平距离为s1;从A点以水平速度3v0抛出小球,这次落点到A点的水平距离为s2,不计空气阻力,则s1∶s2可能等于()图3A.1∶3 B.1∶6 C.1∶9 D.1∶128.如图4所示,物体甲从高H处以速度v1平抛,同时物体乙从距甲水平方向距离x处由地面以速度v2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两个物体在空中某处相遇,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图4A.从抛出到相遇所用的时间是x/v1 B.如果相遇发生在乙上升的过程中,则v2>gH C.如果相遇发生在乙下降的过程中,则v2<gH/2D.若相遇点离地面高度为H/2,则v2=gH 9.假设太阳系中天体的密度不变,天体直径和天体之间距离都缩小到原来的一半,地球绕太阳公转近似为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物理量变化正确的是()A.地球的向心力变为缩小前的一半B.地球的向心力变为缩小前的1 16C.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与缩小前的相同D.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变为缩小前的一半10.1970年4月24日,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开创了我国航天事业的新纪元.“东方红一号”的运行轨道为椭圆轨道,其近地点M和远地点N的高度分别为439 km和2384 km,则()图5A.卫星在M点的势能大于N点的势能B.卫星在M点的角速度大于N点的角速度C.卫星在M点的加速度大于N点的加速度D.卫星在N点的速度大小7.9 km/s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8分,共16分)11.图6所示的是“研究小球的平抛运动”时拍摄的闪光照片的一部分,其背景是边长为5 cm的小方格,取g=10 m/s2.由此可知:闪光频率为________Hz;小球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从抛出点到C点,小球速度的改变最大为________ m/s.图612.设地球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半径为R,速率为v,则太阳的质量可用v、R和引力常量G 表示为________.太阳围绕银河系中心的运动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其运动速率约为地球公转速率的7倍,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公转轨道半径的2×109倍.为了粗略估算银河系中恒星的数目,可认为银河系中所有恒星的质量都集中在银河系中心,且银河系中恒星的平均质量约等于太阳质量,则银河系中恒星数目约为________.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13、14题各10分,15、16题各12分,共44分,计算时必须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13.如图7所示,射击枪水平放置,射击枪与目标靶中心位于离地面足够高的同一水平线上,枪口与目标靶之间的距离s=100 m,子弹射出的水平速度v=200 m/s,子弹从枪口射出的瞬间目标靶由静止开始释放,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g为10 m/s2,求:图7(1)从子弹由枪口射出开始计时,经多长时间子弹击中目标靶?(2)目标靶由静止开始释放到被子弹击中,下落的距离h为多少?14.如图8所示,一个竖直放置的圆锥筒可绕其中心轴OO ′转动,筒内壁粗糙,筒口半径和筒高分别为R 和H ,筒内壁A 点的高度为筒高的一半,内壁上有一质量为m 的小物块.求图8(1)当筒不转动时,物块静止在筒壁A 点受到的摩擦力和支持力的大小;(2)当物块在A 点随筒做匀速转动,且其所受到的摩擦力为零时,筒转动的角速度.15.“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在空中运动的简化示意图如图9所示.卫星由地面发射后,经过发射轨道进入停泊轨道,在停泊轨道经过调速后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再次调速后进入工作轨道.已知卫星在停泊轨道和工作轨道的运行半径分别为R 和R 1,地球半径为r ,月球半径为r 1,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6.求:图9(1)卫星在停泊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 (2)卫星在工作轨道上运行的周期.16.如图10所示,一根长0.1 m 的细线,一端系着一个质量为0.18 kg 的小球,拉住线的另一端,使球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使小球的转速很缓慢地增加,当小球的转速增加到开始时转速的3倍时,细线断开,线断开前的瞬间线受到的拉力比开始时大40 N ,求:图10(1)线断开前的瞬间,线受到的拉力大小; (2)线断开的瞬间,小球运动的线速度;(3)如果小球离开桌面时,速度方向与桌边线的夹角为60°,桌面高出地面0.8 m ,则小球飞出后的落地点距桌边线的水平距离.综合测试(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答案解析1.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牛顿运动定律及图象,在能力的考查上体现了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体现了新课标对物理学习的要求,要求考生能够运用已学的物理知识处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降落伞在下降的过程中水平方向速度不断减小,为一变减速运动,加速度不断减小.竖直方向先加速后匀速,在加速运动的过程中加速度不断减小,从图象上分析B 图是正确的. 2. 答案:C解析:由过山车在轨道最低点时合力提供向心力可得F -mg =ma 向则F =30m ≈3mg ,故C 正确. 3. 答案:A解析:由GMm r 2=mr (2πT )2可知,变轨后探测器轨道半径变小,由a =GMr 2、v =GMr 、ω=GM r 3可知,探测器向心加速度、线速度、角速度均变大,只有选项A 正确.4. 答案:D解析:设火星的质量为M 1,半径为R 1,地球的质量为M 2,半径为R 2,由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得G M 1m R 12=m 4π2T 12R 1,G M 2m R 22=m 4π2T 22R 2,解得T 1T 2=M 2M 1·R 13R 23=q 3p选项D 正确. 5.答案:A解析:质点做匀变速曲线运动,所以合外力不变,则加速度不变;在D 点,加速度应指向轨迹的凹向且与速度方向垂直,则在C 点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成钝角,故质点由C 到D 速度在变小,即v C >v D ,选项A 正确.6. 答案:C解析:设投在A 处的炸弹投弹的位置离A 的水平距离为x 1,竖直距离为h 1,投在B 处的炸弹投弹的位置离B 的水平距离为x 2,竖直距离为h 2.则x 1=v t 1,H =gt 12/2,求得x 1=4000 m ;x 2=v t 2,H -h =gt 22/2,求得x 2=3200 m .所以投弹的时间间隔应为:Δt =(x 1+1000 m -x 2)/v =9 s ,故C 正确.7. 答案:ABC解析:如果小球两次都落在BC 段上,则由平抛运动的规律:h =12gt 2,s =v 0t 知,水平位移与初速度成正比,A 项正确;如果两次都落在AB 段,则设斜面倾角为θ,由平抛运动的规律可知:tan θ=yx =12gt 2v 0t ,解得s =2v 02tan θg ,故C 项正确;如果一次落在AB 段,一次落在BC 段,则位移比应介于1∶3与1∶9之间,故B 项正确.8. 答案:ABD解析:甲被抛出后,做平抛运动,属于匀变速曲线运动;乙被抛出后,做竖直上抛运动,属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加速度均为重力加速度,从抛出时刻起,以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作为参考系,则甲做水平向右的匀速直线运动,乙做竖直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于是相遇时间t =x /v 1=H /v 2.①乙上升到最高点需要时间:t 1=v 2/g . 从抛出到落回原处需要时间:t 2=2v 2/g .要使甲、乙相遇发生在乙上升的过程中,只要使t <t 1即可,即H /v 2<v 2/g ,则:v 2>gH .② 要使甲、乙相遇发生在乙下降的过程中,只要使t 1<t <t 2即可,即v 2g <H v 2<2v 2g ,得:gH2<v 2<gH .③ 若相遇点离地面高度为H 2,则H 2=v 2t -12gt 2.将①式代入上式,可得v 2=gH ,④ 由①~④式可知,A 、B 、D 项正确. 9. 答案:BC解析:密度不变,天体直径缩小到原来的一半,质量变为原来的18,根据万有引力定律F =GMmr 2知向心力变为F ′=G ×M 8×m8(r 2)2=GMm 16r 2=F 16,选项B 正确;由GMm r 2=mr ·4π2T 2得T =2πr 3GM,知T ′=2π (r 2)3G ×M /8=T ,选项C 正确.10. 答案:BC解析:从M 点到N 点,地球引力对卫星做负功,卫星势能增加,选项A 错误;由ma =GMmr 2得,a M >a N ,选项C 正确;在M 点,GMm r M 2<mr M ωM 2,在N 点,GMmr N 2>mr N ωN 2,故ωM >ωN ,选项B 正确;在N 点,由GMm r N 2>m v N 2r N得v N <GMr N<7.9 km/s ,选项D 错误. 11. 答案:10 2.5 4解析:看出A ,B ,C 三点的水平坐标相隔5个小格,说明是相隔相等时间的3个点.竖直方向的每个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差是2个小格,根据Δs =gt 2可以算相邻的时间间隔,然后再根据水平方向的匀速运动,可以算出初速度.12. 答案:v 2RG1011解析:由牛顿第二定律G MmR 2=m v 2R ,则太阳的质量M =R v 2G.由G M 银M r 2=M v 太2r 则M 银=r v 太2G因v 太=7v ,r =2×109R ,则M 银M≈1011. 13. 答案:(1)0.5 s (2)1.25 m解析:(1)子弹做平抛运动,它在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设子弹经t 时间击中目标靶,则t =s v ,代入数据得t =0.5 s.(2)目标靶做自由落体运动,则h =12gt 2,代入数据得h =1.25 m. 14. 答案:(1)HR 2+H 2mg R R 2+H 2mg (2)2gHR解析:(1)如图,当圆锥筒静止时,物块受到重力、摩擦力f 和支持力N .由题意可知 f =mg sin θ=HR 2+H 2mg ,N =mg cos θ=RR 2+H 2mg . (2)物块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设圆筒和物块匀速转动的角速度为ω 竖直方向N cos θ=mg ① 水平方向N sin θ=mω2r ② 联立①②,得ω=g rtan θ 其中tan θ=H R ,r =R2ω=2gH R. 15. 答案:(1)rgR(2)24π2R 13gr 12解析:(1)设卫星在停泊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为v ,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提供,得G mMR 2=m v 2R ,且有:G m ′M r 2=m ′g ,得:v =r gR. (2)设卫星在工作轨道上运行的周期为T ,则有:G mM 1R 12=m (2πT )2R 1,又有:G m ′M 1r 12=m ′g6 得:T =24π2R 13gr 12. 16. 答案:(1)45 N (2)5 m/s (3)1.73 m解析:(1)线的拉力等于向心力,设开始时角速度为ω0,向心力是F 0,线断开的瞬间,角速度为ω,线的拉力是F T .F 0=mω02R ① F T =mω2R ②由①②得F T F 0=ω2ω02=91③又因为F T =F 0+40 N ④ 由③④得F T =45 N .⑤ (2)设线断开时速度为v 由F T =m v 2R得v =F T Rm=45×0.10.18m/s =5 m/s.⑥ (3)设桌面高度为h ,小球落地经历时间为t ,落地点与飞出桌面点的水平距离为x . t =2hg=0.4 s ⑦ x =v t =2 m ⑧则小球飞出后的落地点到桌边线的水平距离为 l =x ·sin60°=1.73 m.。
曲线运动:曲线运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训练题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假如在弯道上高速行驶的赛车,突然后轮脱离赛车,关于脱离赛车后的车轮的运动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仍然沿着赛车行驶的弯道运动B.沿着与弯道垂直的方向飞出C.沿着脱离时轮子前进的方向做直线运动,离开弯道D.上述情况都有可能2.2018珠海航展,我国第五代战机“歼-20”再次闪亮登场。
表演中,战机先水平向右,再沿曲线ab向上(如图),最后沿陡斜线直入云霄。
设飞行路径在同一竖直面内,飞行速率不变。
则沿ab段曲线飞行时,战机( )A.所受合外力大小为零B.所受合外力方向竖直向上C.竖直方向的分速度逐渐增大D.水平方向的分速度不变3.近年来,我国在军事领域取得了很多成就,特别是我国空军军事实力出现了质的飞跃。
如图为直升机在抢救伤员的情景,直升机水平飞行的同时绳索把伤员提升到直升机上,在此过程中绳索始终保持竖直,不计伤员受到的空气阻力,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直升机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B.伤员运动的轨迹一定是一条斜线C.螺旋桨产生动力的方向一定竖直向上D.绳索对伤员的拉力大小始终大于伤员的重力4.如图所示,人在岸上拉船,已知船的质量为m,水的阻力恒为f,当轻绳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时,船的速度为v ,此时人的拉力大小为F ,则( )A.人拉绳行走的速度为sin v θB.人拉绳行走的速度为cos vθC.船的加速度为F fm - D.船的加速度为cos F fmθ- 5.如图所示,顶角60θ=︒、光滑V 字形轨道AOB 固定在竖直平面内,且AO 竖直。
一水平杆与轨道交于M N 、两点,已知杆自由下落且始终保持水平,经时间t 速度由6 m/s 增大到14 m/s (杆未触地),则在0.5t 时,触点N 沿倾斜轨道运动的速度大小为(不计空气阻力,g 取210m/s )( )A.10 m/sB.17 m/sC.20 m/sD.28 m/s6.如图甲所示,在杂技表演中,猴子沿竖直杆向上运动,以竖直杆为参考系,猴子的v t -图像如图乙所示,同时人顶着杆沿水平地面运动的x t -图像如图丙所示。
高中物理模块复习匹配完整答案专题-曲线运动1一、单选题1.在光滑水平桌面上,用细线系一小球,小球在桌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当系球的线突然断掉,关于球的运动,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沿圆的切线方向做匀速运动B.背离圆心沿半径向外运动C.做半径逐渐变大的曲线运动D.向圆心运动2.如图所示,水平圆盘可绕通过圆心的竖直轴转动,盘上放两个小物体P和Q,它们的质量相同,与圆盘的最大静摩擦力都是,两物体中间用一根细线连接,细线过圆心,P离圆心距离为r1,Q离圆心距离为r2,且r1<r2,两物体随盘一起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在ω的取值范围内P和Q始终相对圆盘无滑动,则()A.ω无论取何值,P、Q所受摩擦力都指向圆心B.ω取不同值时,Q所受静摩擦力始终指向圆心,而P所受摩擦力可能指向圆心,也可能背离圆心C.ω取不同值时,P所受静摩擦力始终指向圆心,而Q所受静摩擦力都指向圆心,也可能背离圆心D.ω取不同值时,P和Q所受静摩擦力都有可能指向圆心,也都有可能背离圆心3.某变速箱中有甲、乙、丙三个齿轮,如图所示,其半径分别为r1、r2、r3,若甲轮的角速度为ω,则丙轮边缘上某点的向心加速度为()A. B. C. D.4.如图所示,弹性杆插入桌面的小孔中,杆的另一端连有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今使小球在水平面内作匀速圆周运动,通过传感器测得杆端对小球的作用力的大小为F,小球运动的角速度为ω,重力加速度为g.则小球圆周运动半径为()A. B. C. D.5.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小球a以初速度v0向右运动,同时在它的正上方有小球b 以初速度v0.水平向右抛出并落在c点,则()A.两球同时到达c点B.小球a先到达c点C.小球b先到达c点D.以上情况均可能发生6.如图所示,小物体P放在水平圆盘上随圆盘一起转动,下列关于小物体所受摩擦力f的叙述正确的是()A.f的方向总是指向圆心B.圆盘匀速转动时f=0C.在物体与轴O的距离一定的条件下,f跟圆盘转动的角速度成正比D.在转速一定的条件下,f跟物体到轴O的距离成正比7.科学家们推测,太阳系的第十六颗行星就在地球的轨道上,从地球上看,它永远在太阳的背面,人类一直未能发现它,可以说是“隐居”着的地球的“孪生兄弟”.由以上信息可以确定()A.这颗行星的公转周期和地球相等B.这颗行星的半径等于地球的半径C.这颗行星的密度等于地球的密度D.这颗行星上同样存在着生命8.如图是物体做平抛运动的x-y图象,物体从O点抛出,x、y分别为其水平和竖直位移,在物体运动的过程中,经某一点P(x,y)时,其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交于x轴上的A点,则OA的长为:()A.xB.0.5xC.0.3xD.不能确定.9.中央电视台报道了一起离奇交通事故.家住公路弯处的李先生家在三个月内连续遭遇了七次大卡车侧翻在自家门口的场面,第八次有辆卡车冲进李先生家,造成三死一伤和房屋严重损毁的血腥惨案.经公安部门和交通部门协力调查,画出的现场示意图如图所示.交警以下判断,你认为正确的是()A.由图可知汽车在拐弯时发生侧翻是因为车受到离心力B.由图可知事故的原因可能是车速过快C.为尽量避免此类事故再次发生,公路在设计上应东高西低D.为尽量避免此类事故再次发生,可以减小路面弯道半径二、多选题10.如图,叠放在水平转台上的物体A、B、C能随转台一起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A、B、C 的质量分别为3m、2m、m,A与B、B和C与转台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A和B、C 离转台中心的距离分别为r、1.5r。
《曲线运动综合题》一、计算题1.如图,一不可伸长的轻绳上端悬挂于O点,下端系一质量的小球.现将小球拉到A点保持绳绷直由静止释放,当它经过B点时绳恰好被拉断,小球平抛后落在水平地面上的C点.地面上的D点与OB在同一竖直线上,已知绳长,B点离地高度,A、B两点的高度差,重力加速度g取,不计空气影响,求:地面上DC两点间的距离s;轻绳所受的最大拉力大小.2.质量为的小球从距水平地面高为h的位置以的速度水平抛出,小球抛出点与落地点之间的水平距离为,不计空气阻力,取求:小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t;小球抛出时的高度h;小球下落过程中重力做的功W。
3.如图所示,半径的光滑圆弧轨道BCD与足够长的传送带DE在D处平滑连接,O为圆弧轨道BCD的圆心,C点为圆弧轨道的最低点,半径OB、OD与OC 的夹角分别为和传送带以的速度沿顺时针方向匀速转动,将一个质量的煤块视为质点从B点左侧高为处的A点水平抛出,恰从B 点沿切线方向进入圆弧轨道.已知煤块与轨道DE间的动摩擦因数,重力加速度g取,,求:煤块水平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煤块第一次到达圆弧轨道BCD上的D点对轨道的压力大小;煤块第一次离开传送带前,在传送带DE上留下痕迹可能的最长长度.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4.如图所示为竖直放置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O点是其圆心,半径,OA水平、OB竖直。
轨道底端距水平地面的高度。
从轨道顶端A由静止释放一个质量的小球,小球到达轨道底端B时,恰好与静止在B点的另一个相同的小球发生碰撞,碰后它们粘在一起水平飞出,落地点C与B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求:两球从B点飞出时的速度大小;碰撞前瞬间入射小球的速度大小;从A到B的过程中小球克服阻力做的功。
5.如图,质量均为2m的木板A、B并排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A左端紧贴固定于水平面的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圆弧底端,A与B、A与圆弧底端均不粘连。
质量为m 的小滑块C从圆弧顶端由静止滑下,经过圆弧底端后,沿A的上表面从左端水平滑上A,并在恰好滑到B的右端时与B一起匀速运动。
第四章 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定律第1课时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一、曲线运动1.曲线运动的特点(1)速度方向:质点在某点的速度,沿曲线上该点的________方向.(2)运动性质: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的________时刻改变,所以曲线运动一定是________运动,即必然具有__________. 2.曲线运动的条件(1)从动力学角度看:物体所受的__________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2)从运动学角度看:物体的________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3.质点做曲线运动的轨迹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且弯向______的一侧.如图所示.思考: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吗?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吗?曲线运动一定不是匀变速运动吗?请举例说明. 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基本概念2.分解原则根据运动的____________进行分解,也可采用____________的方法. 3.遵循的规律位移、速度、加速度都是矢量,故它们的合成与分解都遵循________________.所示,v 1、v 2的合速度为v .思考: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吗?考点一 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及轨迹分析 1.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方向始终沿轨迹的切线方向,速度时刻在变化,加速度一定不为零,故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当加速度与初速度不在一条直线上,若加速度恒定,物体做匀变速曲线运动,若加速度变化,物体做非匀变速曲线运动. 2.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一定指向曲线的凹侧,曲线运动的轨迹不会出现急折,只能平滑变化,轨迹总在力与速度的夹角中,若已知物体的运动轨迹,可判断出合外力的大致方向;若已知合外力方向和速度方向,可知道物体运动轨迹的大致情况.3.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合外力可沿切线方向与垂直切线方向分解,其中沿切线方向的分力只改变速度的大小,而垂直切线方向的分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典例剖析】例1.一辆汽车在水平公路上转弯,沿曲线由M 向N 行驶,速度逐渐减小。
高考物理复习冲刺压轴题专项突破—曲线运动(含解析)一、选择题(1-3题为单项选择题,4-10为多项选择题)1.如图所示,固定半圆弧容器开口向上,AOB 是水平直径,圆弧半径为R ,在A 、B 两点,分别沿AO 、BO 方向同时水平抛出一个小球,结果两球落在了圆弧上的同一点,从A 点抛出的小球初速度是从B 点抛出小球初速度的3倍,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则)()A .从B 点抛出的小球先落到圆弧面上B .从BC .从AD .从A 点抛出的小球落到圆弧面上时,速度的反向延长线过圆心O 【答案】BC【解析】A .由于两球落在圆弧上的同一点,因此两球做平抛运动下落的高度相同,运动的时间相同,由于同时抛出,因此一定同时落到圆弧面上,A 错误;B .由水平方向的位移关系可知,由于A 点处抛出的小球初速度是B 点处抛出小球的3倍,因此A 点处抛出小球运动的水平位移是B 点处抛出小球运动的水平位移的3倍,由于2A B x x R +=,因此B 点处小球运动的水平位移12B x R =,根据几何关系可知,两球做平抛运动下落的高度为2R,运动的时间t ==,B 正确;C .A点抛出的小球初速度32A R v ==,C 正确;D .由于O 点不在A 点抛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的中点,D 错误.故选:BC .2.如图所示,光滑轨道由AB 、BCDE 两段细圆管平滑连接组成,其中圆管AB 段水平,圆管BCDE 段是半径为R 的四分之三圆弧,圆心O 及D 点与AB 等高,整个管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
现有一质量为m 。
初速度0v =的光滑小球水平进入圆管AB 。
设小球经过管道交接处无能量损失,圆管内径远小于R 。
小球直径略小于管内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球通过E 点时对外管壁的压力大小为2mg B .小球从B 点到C 点的过程中重力的功率不断增大C .小球从E 点抛出后刚好运动到B 点D .若将DE 段圆管换成等半径的四分之一内圆轨道DE ,则小球不能够到达E 点【答案】CD【解析】A .从A 至E 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2201122E mv mv mgR =+解得E v =在E 点时2Ev mg N mR-=解得2mg N =即小球通过E 点时对内管壁的压力大小为2mg,选项A 错误;B .小球在C 点时竖直速度为零,则到达C 点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零,则小球从B 点到C 点的过程中重力的功率不是不断增大,选项B 错误;C .从E 点开始小球做平抛运动,则由E x v t R ==小球能正好平抛落回B 点,故C 正确;D .若将DE 段圆管换成等半径的四分之一内圆轨道DE ,则小球到达E ,由于E v =<可知,小球不能够到达E 点,选项D 正确。
《曲线运动》【曲线运动的条件和特点】例练习3.关于运动和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受到恒定合外力作用时,一定作匀速直线运动B. 物体受到变化的合外力作用时,它的运动速度大小一定变化C. 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合外力方向一定与瞬时速度方向垂直D. 所有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一定与瞬时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做曲线运动B .物体在变力作用下有可能做曲线运动C .物体做曲线运动,沿垂直速度方向的合力一定不为零D .沿垂直速度方向的合力为零时,物体一定做直线运动5.某一物体受到几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当撤去某个恒力F 1时,物体可能做( )A .匀加速直线运动B .匀减速直线运动C .匀变速曲线运动D .变加速曲线运动6.一质点在xOy 平面内的运动轨迹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若x 方向始终匀速,则y 方向先加速后减速B .若x 方向始终匀速,则y 方向先减速后加速 C .若y 方向始终匀速,则x 方向先减速后加速 D .若y 方向始终匀速,则x 方向先加速后减速【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例1、关于运动的合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合运动的速度一定比分运动的速度大 ②只要两个分运动是直线的,那么合运动一定是直线 ③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直线 ④不在一条直线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③④ 练习1.民族运动会上有一骑射项目,运动员骑在奔跑的马背上,弯弓放箭射击侧向的固定目标,假设运动员骑马奔驰的速度为v 1,运动员静止时射综合训练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曲线运动可能是匀变速运动B. 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一定是时刻变化的C. 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D. 曲线运动的速度的大小一定是时刻变化的2、要光滑水平面上,一物体从静止开始运动,在前5S 受一正东方向、大小是10N 的恒力221gt h =s m t x v /10==211212gt h =-3vt =22121gt h =12vt =m h 13.2=C. 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D. 曲线运动的速度的大小一定是时刻变化的 2、要光滑水平面上,一物体从静止开始运动,在前5S 受一正东方向、大小是10N 的恒力作用,从第5S 末开始改为正北方向大小为5N 的恒力作用10S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在第10S 末向正北方向运动B. 从第5S 末开始做曲线运动C. 在第10S 末的加速度方向是正北D. 在第15S 末的速度方向是向东偏北4503、一个小球在坐标原点O 被水平抛出,小球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瞬时速度和竖直方向所221gt h =s m t x v /10==211212gt h =-3vt =22121gt h =12vt =m h 13.2=出的弓箭速度为v 2,跑道离固定目标的最近距离为d .要想命中目标且射出的箭在空中飞行时间最短,则( )A .运动员放箭处离目标的距离为dv 2v 1B .运动员放箭处离目标的距离为d v 12+v 22v 2C .箭射到靶的最短时间为dv 2 D .箭射到靶的最短时间为d v 22-v 122.(2010·江苏单科)如图所示,一块橡皮用细线悬挂于O 点,用铅笔靠着线的左侧水平向右匀速移动,运动中始终保持悬线竖直,则橡皮运动的速度 ( )A .大小和方向均不变B .大小不变,方向改变C .大小改变,方向不变D .大小和方向均改变【小船渡河和牵引问题】例1、一条河宽100米,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4m/s ,水流速度是5m/s ,则…………( )A. 该船可能垂直河岸横渡到对岸B. 当船头垂直河岸横渡时,过河所用的时间最短C. 当船头垂直河岸横渡时,船的位移最小,是100米D. 当船横渡时到对岸时,船对岸的最小位移是100米练习2、某人以不变的速度垂直对岸游去,游到中间,水流速度加大,则此人渡河时间比预定时间( )A. 增加B. 减少C. 不变D.无法确定3、如图所示,人在岸上用轻绳拉船,若人匀速行进,则船将做( )A. 匀速运动B. 匀加速运动C. 变加速运动D. 减速运动4、船在400米宽的河中横渡,河水流速是2m/s ,船在静水中的航速是4m/s ,试求:(1)要使船到达对岸的时间最短,船头应指向何处?最短时间是多少?(2)要使船航程最短,船头应指向何处?最短航程为多少?5、小船匀速横渡一条河流,当船头垂直对岸方向航行时,在出发后10 min 到达对岸下游120 m处;若船头保持与河岸成α角向上游航行,出发12.5 min 到达正对岸,求:(1)水流的速度; (2)船在静水中的速度;(3)河的宽度; (4)船头与河岸间的夹角α.6.如图所示,已知h =2 m .小船以v =4 m/s 的速度匀速向左运动,并拉动岸上的车,当船经图中的A 点时,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60°,当船经过图中B 点时,绳子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30°,求该过程车的速度变化了多少? 【平抛(或类平抛)运动】例1.平抛物体的运动规律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是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二是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为了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可做下面的实验:如图所示,用小锤击打弹性金属片,A 球水平飞出,同时B 球被松开,做自由落体运动.两球同时落到地面.则这个实验( )A .只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第一条B .只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第二条C .不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任何一条D .能同时说明上述两条规律练习2、决定一个平抛运动的时间是( )A. 抛出时的初速度B. 抛出时的高度C.都不正确3、如图所示,以9.8m/s 的水平速度V 0直撞在倾角θ为300的斜面上,可知物体完成这段飞行的时间是( A. S 33 B. S 332 C. S 3 D.2S 4、在速度为V ,加速度为a 的火车上的人从窗口上释放物体A ,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车上的人看到物体的运动轨迹为( )A. 竖直的直线B. 倾斜的直线C. 不规则的曲线D. 抛物线5.(2011·德州)如图所示,在一次演习中,离地H 高处的飞机以水平速度v 1发射一颗炮弹欲轰炸地面目标P ,反应灵敏的地面拦截系统同时以速度v 2竖直向上发射炮弹拦截.设拦截系统与飞机的水平距离为s ,若拦截成功,不计空气阻力,则v 1、v 2的关系应满足( )A .v 1=v 2B .v 1=Hs v 2 C .v 1=H s v 2 D .v 1=sHv 2 6、如图所示,一小球以v 0=10 m/s 的速度水平抛出,在落地之前经过空中A 、B 两点,在A 点小球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在B 点小球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60°(空气阻力忽略不计,g 取10 m/s 2),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A .小球经过A 、B 两点间的时间t =(3-1) sB .小球经过A 、B 两点间的时间t = 3 sC .A 、B 两点间的高度差h =10 mD .A 、B 两点间的高度差h =15 m7、如图所示,具有圆锥形状的回转器(陀螺),半径为R ,绕它的轴在光滑的桌面上以角速度ω快速旋转,同时以速度v 向左运动,若回转器的轴一直保持竖直,为使回转器从左侧桌子边缘滑出时不会与桌子边缘发生碰撞,v 至少应等于( )A .ωRB .ωHC .R 2g HD .R g 2H 8、如图所示,在与水平方向成θ的山坡上的A 点,以初速度V 0水平抛出的一个物体最后落在山坡的B 点,则AB 之间的距离和物体在空中飞行的时间各是9、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来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L=1.25cm ,若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的a 、b 、c 、d所示,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的计算公式为V 0= (用L 、g 表示)其值是m/s(g=10m/s 2【圆周运动】(一)机械传动问题例1.如图所示的皮带传动装置中,点A 和B 分别是两个同轴塔轮上的点,A 、B 、C 分别是三个轮边缘的点,且R A =R C =2R B ,则三质点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关系分别为(皮带不打滑)( )A .ωA ∶ωB ∶ωC =1∶2∶1,v A ∶v B ∶v C =1∶2∶1B .ωA ∶ωB ∶ωC =2∶2∶1,v A ∶v B ∶v C =2∶1∶1C .ωA ∶ωB ∶ωC =1∶2∶2,v A ∶v B ∶v C =1∶1∶2D .ωA ∶ωB ∶ωC =2∶2∶1,v A ∶v B ∶v C =1∶2∶2练习1、如图所示,为一皮带传动装置,右轮半径为r ,a 为它边缘上一点;左侧是一轮轴,大轮半径为4r ,小轮半径为2r ,b 点在小轮上,到小轮中心的距离为r 。
第一部分1.(2010·上海物理卷·T24)如图,三个质点a 、b 、c 质量分别为1m 、2m 、M (12,M m M m )在C 的万有引力作用下,a 、b 在同一平面内绕c 沿逆时针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之比:1:4a b r r =,则它们的周期之比:a b T T =______;从图示位置开始,在b 运动一周的过程中,a 、b 、c 共线了____次。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万有引力和圆周运动【思路点拨】根据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可得到周期与半径的关系,从而根据半径之比求得周期之比【规范解答】根据r T m r 2224Mm G π=,得GMr T 324π=,所以81=b a T T , 在b 运动一周的过程中,a 运动8周,所以a 、b 、c 共线了8次。
【答案】1:8;82.(2010·江苏物理卷·T 14)(16分)在游乐节目中,选手需要借助悬挂在高处的绳飞越到水面的浮台上,小明和小阳观看后对此进行了讨论。
如图所示,他们将选手简化为质量m =60kg 的质点, 选手抓住绳由静止开始摆动,此时绳与竖直方向夹角α=30,绳的悬挂点O 距水面的高度为H =3m .不考虑空气阻力和绳的质量,浮台露出水面的高度不计,水足够深。
取重力加速度210/g m s =, sin 530.8= ,cos530.6=(1)求选手摆到最低点时对绳拉力的大小F ;(2)若绳长l =2m , 选手摆到最高点时松手落入手中。
设水对选手的平均浮力f 1=800N ,平均阻力f 2=700N ,求选手落入水中的深度d ;(3)若选手摆到最低点时松手, 小明认为绳越长,在浮台上的落点距岸边越远;小阳认为绳越短,落点距岸边越远,请通过推算说明你的观点。
【命题立意】本题以生活中游乐节目设题,体现学以致用,考查机械能守恒、圆周运动向心力,动能定理,平抛运动规律和求极值问题。
题目设置难度中等。
【思路点拨】(1)利用机械能守恒可得到最低位置的动能或速度;(2)通过对选手整个运动过程中受力分析,结合全程由动能定理可求解阻力的作用位移;(3)根据平抛运动模型,应用平抛运动规律和数学上基本不等式求极值方法解决问题。
【规范解答】(1)机械能守恒 221)cos 1(mv mgl =-α ① 圆周运动 F ′-mg =m 2v l解得F ′mg )cos 23(α-=人对绳的拉力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 F F ='则 F =1080N(2)由动能定理得:0)()cos (21=+-+-d f f d l H mg α得mg f f l H mg d -+-=21)cos (α解得 d =1.2m(3)选手从最低点开始做平抛运动,则有x =vt 221gt l H =- 且有①式解得)cos 1)((2α--=l H l x 当2H l =时,x 有最大值,解得m l 5.1=。
因此两人的看法均不正确,当绳子越接近1.5m 时,落点距岸越远。
【答案】(1)1080N ;(2)d =1.2m ;(3)当2H l =时,x 有最大值,解得m l 5.1=。
因此两人的看法均不正确,当绳子越接近1.5m 时,落点距岸越远3.(2010·山东理综·T 24)(15分)如图所示、四分之一圆轨道OA 与水平轨道AB 相切,它们与另一水平轨道CD 在同一竖直面内,圆轨道OA 的半径R =0.45m ,水平轨道AB 长S 1=3m ,OA 与AB 均光滑。
一滑块从O 点由静止释放,当滑块经过A 点时,静止在CD 上的小车在F =1.6N 的水平恒力作用下启动,运动一段时间后撤去F 。
当小车在CD 上运动了S 2=3.28m 时速度v =2.4m /s ,此时滑块恰好落入小车中。
已知小车质量M =0.2kg ,与CD 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
(取g =10m /s 2)求(1)恒力F 的作用时间t .(2)AB 与CD 的高度差h 。
【命题立意】本题以物体的相遇为情景,属于多物体的多过程问题,突出了高考对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的要求,主要考查牛顿第二定律、动能定理、平抛运动规律、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等知识点。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时可按以下思路分析:【规范解答】(1)设小车在轨道CD 上加速的距离为s ,由动能定理得2221Mv Mgs Fs =-μ ① 设小车在轨道CD 上做加速运动时的加速度为a ,由牛顿运动定律得Ma Mg F =-μ ②221at s = ③ 联立①②③式,代入数据得s t 1= ④(2)设小车在轨道CD 上做加速运动时的末速度为v ',撤去力F 后做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为a ',减速时间为t ',由牛顿运动定律得a M Mg '=-μ ⑤at v =' ⑥t a v v ''+'= ⑦设滑块的质量为m ,运动到A 点的速度为A v ,由动能定理得221A mv mgR = ⑧ 设滑块由A 点运动到B 点的数据时间为t 1,由运动学公式得11t v s A = ⑨设滑块做平抛运动的时间为1t ',则 11t t t t -'+=' ⑩ 由平抛运动规律得2121t g h '= 联立②④⑤⑥⑦⑧⑨⑩式,代入数据可得m h 8.0=评分标准:(1)问共7分,①3分,②2分,③④各1分;(2)问共8分,⑤⑥⑦共3分,⑧⑨各1分,⑩共3分;【答案】 (1)1s ; (2)0.8m4. A5. D6.【解析】(1)设电子的质量为m ,电荷量为e ,电子在电场Ⅰ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出区域Ⅰ时的速度为v 0,此后在电场Ⅱ做类平抛运动,假设电子从CD 边射出,出射点纵坐标为y ,有7.【解析】(1)将小球到达A点的速度分解如图有:v0=vcosθ=2 m/s(4分)(2)假设小球能到达C点,由动能定理有:代入数据得:F′N=8 N (2分)由牛顿第三定律:F N=-F′N=-8 N,方向竖直向上(2分)答案:(1)2 m/s (2)能 8 N,方向竖直向上8.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原来两板不带电,上极板接地,它的极板长L=0.1 m,两板间距离d=0.4 cm,有一束相同微粒组成的带电粒子流从两板中央平行于极板射入,由于重力作用微粒能落到下板上,已知微粒质量为m=2×10-6 kg,电量q=+1×10-8 C,电容器电容为C=10-6 F,g=10 m/s2.求:(1)为使第一颗粒子的落点范围在下板中点O 到紧靠边缘的B 点之内,则微粒入射速度v 0应为多少?(2)以上述速度入射的带电粒子,最多能有多少颗粒子落到下极板上?【解析】(1)由于两板间原来不带电,第一颗粒子在板间做平抛运动若第一颗粒子落到O 点,水平方向:2L =v 01t 1,竖直方向:2d =12gt 21 解得:v 01=2.5 m/s.若落到B 点,水平方向:L=v 02t 2,竖直方向:2d =12gt 22 解得:v 02=5 m/s.故2.5 m/s ≤v 0≤5 m/s.(2)随着带电粒子落在下极板上,下极板的电势升高,两板间形成匀强电场,粒子开始做类平抛运动,粒子初速度越小,则在极板内运动时间越长,越容易落到极板上,若粒子刚好从B 点射出,则水平方向:由L=v 01t ,得t=4×10-2 s.竖直方向:2d =12at 2,得a=2.5 m/s 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qE=ma,E=U Q d dC ,解得:Q=6×10-6 C.所以最多有n=Q q =600颗. 答案:(1)2.5 m/s ≤v 0≤5 m/s (2)600颗9. 如图所示,质量为m=0.1 kg 的小球置于平台末端A 点,平台的右下方有一个表面光滑的斜面体,在斜面体的右边固定一竖直挡板,轻质弹簧拴接在挡板上,弹簧的自然长度为x 0=0.3 m ,斜面体底端C 距挡板的水平距离为d 2=1 m ,斜面体的倾角为θ=45°,斜面体的高度h=0.5 m.现给小球一大小为v 0=2 m/s 的初速度,使之在空中运动一段时间后,恰好从斜面体的顶端B 无碰撞地进入斜面,并沿斜面运动,经过C 点后再沿粗糙水平面运动,过一段时间开始压缩轻质弹簧.小球速度减为零时,弹簧被压缩了Δx=0.1 m.已知小球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设小球经过C 点时无能量损失,重力加速度g=10 m/s 2,求:(1)平台与斜面体间的水平距离d 1;(2)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时间t ;(3)弹簧压缩过程中的最大弹性势能E p .【解析】(1)小球到达斜面顶端时v By =v 0tan θ,v By =gt 1,d 1=v 0t 1解得:d 1=0.4 m(2)在B 点,v B =0cos v θ小球由B 到C 过程中,mgsin θ=ma v 2C -v 2B =2asin h θ v C =v B +at解得:t=0.2 sv C (3)小球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过程中,由能量守恒定律可得:12mv 2C =μmg(d 2-x 0+Δx)+E p 解得:E p =0.5 J答案:(1)0.4 m (2)0.2 s (3)0.5 J第二部分1.(2010·浙江理综·T 20) 宇宙飞船以周期为T 绕地球作圆周运动时,由于地球遮挡阳光,会经历“日全食”过程,如图所示。
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 ,地球质量为M ,引力常量为G ,地球自转周期为0T 。
太阳光可看作平行光,宇航员在A 点测出的张角为α,则A .飞船绕地球运动的线速度为)2/sin(2απT R B .一天内飞船经历“日全食”的次数为T /T 0C .飞船每次“日全食”过程的时间为)2/(0παTD .飞船周期为)2/sin()2/sin(2ααπGM R R T = 【命题立意】本题以实际的天体运动问题为背景,体现物理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灵活运用,主要考查天体运行中的万有引力和圆周运动知识以及日食知识。
【思路点拨】可以作出宇宙飞船运动轨迹和阳光被地球遮挡情况图,利用几何关系结合万有引力和圆周运动知识进行分析。
【规范解答】选AD ,由几何关系知:宇宙飞船的运行半径)2/sin(αR r =,所以线速度)2/sin(22αππT R T r V ==,所以A 正确;由牛顿第二定律r T m r Mm G 22)2(π=得:)2/sin()2/sin(2432ααππGM R R GM r T ==,所以D 正确;一天内飞船经历“日全食”的次数为T 0/ T ,B 错误;由几何关系知知,飞船每次被地球挡住阳光的轨迹圆弧对应的圆心角为α,因此飞船每次“日全食”过程的时间为T πα2,所以C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