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习作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16.67 KB
- 文档页数:6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习作教学设计一、教学目的1、本次习作要求,通过表达人们互相关爱的事,反映人物美妙的品质,感受真情的美妙,懂得关爱别人。
2、在写之前,引导学生想想事情发生在怎样的环境里、是怎么发生的、事情开展变化的过程怎样,注意把事情写完好。
3、学习运用环境、心理、语言、动作等描写方法,抒发真情实感。
4、完成习作后,互相交流,修改。
二、教学重点、难点在写之前,引导学生想想事情发生在怎样的环境里、是怎么发生的、事情开展变化的过程怎样,注意把事情写完好。
学习运用环境、心理、语言、动作等描写方法,抒发真情实感。
三、教学准备课前可引导学生留意身边或媒体的报道,搜集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的事例。
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确立主题1、导入:出示图片〔天堂的勺子〕。
指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介绍图片。
2、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请同学们谈谈。
3在生活中,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声亲切的问候,一双温暖的手,都让人倍感温馨。
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关心,帮助,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表达人们互相关爱的事情。
〔板书课题〕二、阅读提示,明确写作要求1、默读课本上的写作提示。
出示考虑:请同学们翻开课本55页,把习作局部读一读,看看习作为我们提出来什么要求。
〔1〕这次作文内容写什么?〔2〕写作中心是什么?〔3〕写作思路是什么?〔4〕写作时要求是什么?2、讨论、提问,归纳、明确要求。
〔1〕写作内容:写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的事。
〔板书:互相关爱的事〕〔2〕写作中心:围绕互相关爱的事情,反映人物美妙的品质〔3〕写作思路:写之前想一想,事情发生在怎样的环境里,是怎么发生的,事情开展变化的过程怎样。
〔4〕写作要求: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要表达真情实感。
写完后可以和同学交换意见。
3、在这些要求中,关键字眼是什么?〔生答复〕出示板书。
关爱、人与人、写事4、写事的习作要把握好两把刀,一是真实,二是在此根底上要把事写详细。
你们真会抓住题目的关键字眼,请同学们再读习作要求。
第三单元习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写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的事情,要有真情实感,注意环境描写与心理活动的刻画。
2.通过交流与讨论,发现作文的不足之处并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
3.通过本次习作,发展学生思,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激发学生热爱集体,团结同学,关心他人的美好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1.增强学生表达、倾听的能力和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2.写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的事情,要有真情实感,注意环境描写与心理活动的刻画。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欲望1.课件播放体现人与人互相关爱的图片,创设情境。
二、联系生活,拓宽思路1.师导入:这些画面都体现了一个什么主题呢?(关爱)是呀,真情无处不在,关爱充满人间。
在生活中,每天都有许多感人的事发生,请同学们打开记忆的闸门,搜出令你感动的关爱的事,用几句话概括,给同学们分享一下。
2.学生先在小组内互相交流,看谁的故事最令人感动,谁说的最好,也可以互相纠正补充。
老师巡回指导,并参与交流。
3.请各小组选出代表在全班交流,老师给以充分的肯定,给以鼓励的掌声,学生也参与评价,自由发言,激发学生兴趣。
4.课件出示下表,进行小结。
时间懂事的时候、上学前、去年、今年、上个月、上星期、最近……地点家里、学校、邻居家、外婆家、公车上、郊外……人物父母、外公外婆、爷爷奶奶、老师同学、邻居、陌生人……事件(听到、看到或亲身经历)①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帮助骑车受伤的我;②未曾谋面的朋友以书信、电子邮件、贺卡等方式成为我学习、生活上的良师益友;③父母不在家,邻居关心照顾我;④在拥挤的公交车上有人主动为老人让座;⑤热心肠的妈妈帮助邻居照看孩子……三、读题审题,明确要求1.明确习作要求这节课,我们就来写一写体现人们相互关爱的事情。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55页“习作”部分的内容,想想本次习作的要求。
(课件出示“习作”部分的内容文字——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关心、帮助。
这次习作,我们就来写一写体现人们互相关爱的事情。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教学设计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习作的定义及要求。
2.学会欣赏并理解网上展示的好作品,并想一些用自己的经历材料写作的题目。
3.运用构思方法,进行写作。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习作的定义及要求。
2.欣赏并理解目标文章。
3.构思方法。
难点1.构思方法的应用。
2.在自己的经历材料的选择与提炼上的难题。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老师简单介绍《习作》的定义及要求,并通过引导解答学生的问题,帮助学生初步了解习作的概念。
(注:可以多配合几个例子,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2.请学生讲一讲自己写作的经历。
3.观看并欣赏好文章(美文每日推荐-致语文老师),讨论它的特点,情感表达等。
第二步:学习1.通过写作自主检查带领学生了解习作的要求。
2.老师讲解构思方法。
通过“了解事物来自己参与调研,提炼题目,抓住点子”,“定位自己的写作角度及重点限制”,“用一定的组织方式进行撰写”。
等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3.学生独自或小组进行自我检查。
第三步:输出1.用自己的经历材料写题目。
通过“了解事物来自己参与调研,提炼题目,抓住点子”,“定位自己的写作角度及重点限制”,“用一定的组织方式进行撰写”,进行写作。
2.老师进行对学生的文章进行点评和评论,指出不足和优点。
第四步:总结1.请学生总结自己这节课的收获,提出自己的疑问和不足。
2.老师进行课堂总结和梳理。
四、教学评估1.设计一定数量的习作,并根据评分细则进行打分以及评分。
2.课堂参与评估。
3.作业情况评估。
五、教学用具白板、书本、投影仪、黑板等六、教学反思通过这样的习作教学设计一课时的课程,不仅让学生对习作的定义及要求有了更好地了解,也让学生通过分享自己的写作经历和老师的引导了解构思方法的应用,可以更好地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加深了学生对写作的爱好和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一个合理的评估方法,可以更好地量化学生的学习成果,给予学生更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_____让生活更美好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习作:________让生活更美好一、教学目标1.能选择让自己生活更美好的一件事情、一样事物或一种品质来写。
2.能选择具体事例写清楚它是怎样影响自己的生活的,它让生活变美好的原因,并融入自己的感受。
3.能够根据评价单互相评改习作。
二、教学重难点1.能选择具体事例写清楚它是怎样影响自己的生活的,它让生活变美好的原因,并融入自己的感受。
2.能够根据评价单互相评改习作。
三、课型安排与课时建议习作指导课课时建议:1课时四、教学过程这段时间,我们一直在跟着作家串门儿。
我们逛了老玩具街、去了老游戏大院,感受了老玩具和老游戏给生活带来的美好;我们参观了宇宙生命馆、走进了故宫博物院,感受了科技、旅行给生活带来的美好。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美好的东西,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去寻找,书写生活中的美好,然后举行一次“美好生活分享会"。
学习活动一:选取话题,说“美好”1.结合预学单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事、物让你觉得美好。
预学单寻“美好"想一想:什么让你的生活更美好?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2.交流让自己生活更美好的事物。
——美食让我的生活更美好。
——生活当中有一份真挚的感情更美好。
——过暑假寒假的时候,过一个充实的暑假寒假会更美好。
3.把习作提示给你的新启发,补充到思维导图当中。
4.想一想你最想分享给别人的美好,根据下面的学习要求,说一说。
说“美好”补:联系“小泡泡",确定选题,把题目补充完整。
说:和同桌说说题目的美好之处。
如“_让生活更美好,因为___________”。
科技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
现在去爷爷奶奶家可以坐高铁了,比以前快了两个小时;妈妈买菜时,扫一扫二维码就能支付,非常方便、快捷。
我想到的是音乐。
听听音乐,唱唱歌,会让我放松、开心。
我的答案是种花。
把种子种下去,等它们发芽,看它们慢慢长大,很有成就感。
部编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习作让生活更美好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课题习作《让生活更美好》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课时学校授课班级授课教师学习目标1.通过各种活动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学会通过文字来融入感情,表达看法。
2.能根据提供的内容确定主题,用流畅的语言、具体的事件表达对生活的感触。
3.先说后写,先想再写,学会构思选材,学会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内心情感。
学习重难点能够认真审题,恰当选题,运用典型、新颖的材料把题目补充完整,进行习作。
学会构思选材,用具体的事件写出事物对自己生活的影响。
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具备完整叙述一件事情的能力,但在事物描写中如何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更好地融入感情,还是缺乏方法和策略。
就本课而言,“美好"是一种感受,如何将“美好的感受”融入叙述、描写中,借鉴已经学过的内容,感悟方法,把生活中的美好真实比较细腻地呈现给读者,则是六年级学生言语构建能力、思维发展能力的生长点。
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学习任务一:谈话导入,打开思路(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导入任务情境,让学生明白为何写,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话题的选择和确定,基于学生自己的生活经历、生活体验,从“最想分享"的角度展开捕捉。
教学中,要能够依托教材“习作提示”的精准导向,将学生的美好观点相互启发,不断具象化,推动学生的表达情绪不断递升。
)1.生活是温馨美好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有很多东西在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一抹抹靓丽,一抹抹美好,读一读教材板块一的八个词语,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什么让自己的生活更美好。
(课件出示板块一)教师根据汇报内容,提取不同的角度。
【预设】让生活变得美好的不仅仅是板块一所列举的八种事物,还有很多很多,它们共同组成了我们绚丽多彩的世界。
个人兴趣爱好方面:读书、集邮、种花、唱歌、运动健身……家庭日常生活的角度:家庭聚会、全家旅行、亲子活动……校园学习生活方面的:运动会、社团活动、艺术节……养成的好习惯、好品格方面:做事认真、诚实守信、善于动脑……学习任务二:捕捉“美好镜头",概述“美好”(设计意图:梳理“什么让生活更美好",通过分类,帮助学生提炼最想分享的内容,形成自己的看法。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__让生活更美好》教案一【教学目标】1.根据习作提示,从8个所给话题中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习作。
2.能围绕话题,精选典型事件,表达自己的切实感受。
3.要抓住重点,突出所写事件是怎样影响自己的生活,让自己生活变得更美好的。
【教学重难点】1.能围绕话题,精选典型事件,写出生活的美好。
2.突出所写事件是怎样影响自己的生活,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美好的。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的因素有许多,譬如集邮、阅读、创意等。
你认为有哪些因素给你的生活带来了影响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讨这个话题。
二、交流反馈1.自读本次习作要求,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内容。
2.指名说说自己选定的内容及选定的理由。
3.大家交流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在交流中总结出本次习作的训练重点。
教师指导:写之前,可以想一想:是什么让你的生活更美好?它是怎样影响你的生活的?可以通过哪件事来体现这样的影响?因此如何精心选材,写好一件事,突出主题,便是我们本次习作训练的重点。
三、习作指导1.指名交流:你准备采用什么写作手法?运用哪种叙述顺序?叙述清楚要表达的内容及想法、感悟。
明确:因为是写人记事的,可以写人物的动作、心理等,可以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顺序写,也可以先交代事情的结果,按照倒叙,设置悬念的方式来写。
2.教师指名让学生简要谈谈自己的习作设想或习作结构,教师和同学着情评议,让其他同学得到借鉴。
(习作指导自然化)教师点拨:如谈谈自己习作的叙事线索,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贯穿全文,衔接过渡,怎样开头,结尾等,从而让其他同学得到启示、借鉴。
四、自主成文学生书写习作草稿,教师巡回提示、指导。
五、习作欣赏1.自主到讲台前朗读自己的作文,并试着说出自己习作优点,大家参与评议。
2.教师推荐巡回检查时发现的精彩语段,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3.学生自由交流作文中的精彩之处。
六、习作修改1.出示一段习作内容,集体修改。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习作:____让生活更美好》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审题,选择适当的材料进行写作。
2、能够通过观察和体验生活,发现生活中对个人成长有意义的因素。
3、能够将一件事情写具体生动,运用恰当的表达方式写出对事情的独特感受。
教学重点语句通顺,能够围绕中心将事情叙述完整。
教学难点1、运用动作、神态、语言等细节描写使叙述更加生动具体。
2、能写出自己的所思所感,情感真挚。
教学策略:1、激发写作热情让学生展开交流讨论:微笑、诚信、梦想、创意、运动、集邮、旅行、种花……是什么让你的生活更美好?这些你喜欢的事物带你给什么感受?对你有什么帮助?在此基础上切入写作,引导学生饶有兴趣地迸发学习激情。
2、指导写法以《竹节人》为例,带领学生品味经典,学习本文作者的写作手法,在此基础上学以致用,帮助学生搜索生活素材,激发情感,动笔写真事、诉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能够恰当审题,选择适当的材料进行写作。
2、运用动作、神态、语言等细节描写使叙述生动具体。
3、运用恰当的表达方式写出对事件的独特感受。
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1、生活中有很多美好的事物:美食、旅行、梦想、创意……是它们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绚丽多姿,是它们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2、你有什么美好的回忆吗?你有什么令你感到快乐的爱好吗?是什么让你的生活更美好呢?让我们开始今天的习作吧!课件出示:____让生活更美好微笑诚信梦想创意运动集邮旅行种花……【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展开自己美好的回忆,对本次习作充满写作热情,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板书:让生活更美好)二、小组交流1、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美好的画面,思考:课件出示:1、是什么让你的生活变得更美好?2、它是怎样影响你的生活的?可以通过写哪些事来体现这样的影响?2、小组交流。
引导学生说出恰当可行的具体内容,如:美食、旅行、走亲访友、阅读、宠物……并说出美好的事物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什么。
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让生活更美好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习作三《让生活更美好》习作指导课【教学目标】1.选择或自拟一个话题,把题目补充完整。
2.写清楚它对你的生活的影响。
3.把让你觉得生活更美好的原因写具体。
【教学重难点】1.写清楚它对你的生活的影响。
2.把让你觉得生活更美好的原因写具体。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话题,激发习作动机1.师引入话题:同学们,生活中有许多美好的事物,你有没有发现,生活中有哪些让你感受到美好的事物?(生进行分享交流)2.分享话题,师小结:一朵鲜花、一次旅行都能带来美好的感受。
你愿意将这份美好分享给别人吗?二、借助内容支架,开阔习作思路(一)学生自由交流1.围绕话题“___让生活更美好"来开展一次“美好生活”分享交流会。
再仔细想想,什么让你的生活更美好?板书课题:_____让生活更美好2.有哪位同学愿意跟我们的分享一下?3.学生思考,同桌交流。
4.学生汇报,教师点评引导。
(二)多角度打开习作思路1.教师根据学生分享的话题,顺势梳理,如:日常生活、兴趣爱好等,相机出示内容支架,引导学生拓宽思路,从多个角度选择话题。
2.同学们,通过刚才我们相互交流碰撞,相互启发,发现可以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打开思路。
习作本来就是写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看法。
大家可以从提供的话题中选择一个,或者联系生活,自己创设一个让你感受最深的话题,将题目补充完整吧!(学生补全题目)三、借助方法支架,梳理习作要点(一)学生自由尝试1.同学们,我们各自选择好了要分享的话题,那有什么办法来分享这种体验,让读者、让同学都能切身感受到这个事物真的让你生活更美好?小组的同学相互交流,看看有什么好的方法。
2.小组讨论,交流碰撞。
(二)提炼习作小妙招通过刚才的交流,大家认为习作要围绕话题,选择亲身经历的事例来写;习作要抓住话题中的关键字眼“更",分享事物带给生活的变化,并把变美好的原因说清楚。
板书:妙招一:围绕话题,选择亲身经历的事例妙招二:结合事例,把影响生活的原因写具体1.围绕话题,选择亲身经历的事例(1)教师引导,选择事例:围绕话题,你想和大家分享什么事例呢?(2)小组分享,师生交流:习作就是分享自己的真实生活,要围绕话题选择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例,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预设:写生活体验,试着表达自己的看法。
(2)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写生活体验,要写清楚某种事物、道理或品质让生活更美好的经历,融入切身感受与体会,把原因写具体,表达出自己的看法。
(3)(出示课件5)生活中有无数可以使心情愉悦的东西,看见会心的微笑、产生奇妙的创意、获得骄傲的成绩、一次难忘的旅行、或是自己在生活习惯中享受属于自己的幸福,都会让你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教材中就给我们列举出了一些提示,我们来看这些花——学生自由发言。
(设计意图:以本单元学生就自己现实中的生活感悟来说话、议论,更能激发兴趣,刺激大脑的活跃程度,为下一步的习作作准备。
接着出示图片,让学生自由发言,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二、呈现话题,明确习作内容(出示课件6)教师引导读教材要求:你有没有想过,什么让你的生活更美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完成这次习作。
从“微笑、诚信、梦想……”中选一个话题写,也可以写其他话题。
写之前想一想它是怎么影响你的生活的,为什么让你觉得生活更美好。
写的时候注意把原因写具体。
写完后,开展一次“共享美好生活”主题班会,共同分享各自的心得体会。
请三名学生分别读读“泡泡”中的提示。
教师引导:看看这三位同学的想法是否和你想的相同?或是给了你怎样新的启示?预设1:我也喜欢音乐,我非常赞同“泡泡”里这位同学的想法,听歌可以让人心情跟随音乐一同高兴或者平静。
教师跟进:同样都是美好,“音乐”“种花”“旅行”指向哪些不同的方面?预设:音乐对人一时的心情产生美好的影响;种花给人带来美好的成就感;旅行让人增长了见识,带来美好的感受。
预设2:我关注到了科技发展带来的变化,我觉得这位同学用对比的方式来呈现生活的变化,能够更好的体现出来科技给生活带来的美好。
教师小结:是的,美好可以指向不同的方面,可大可小,每一种美好都会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愉悦。
现在就请同学们每人选择三个选题,可以是教材中提到的,也可以是自己想到的。
仿照着“泡泡”的说法,跟同桌互相说一说。
六上第三单元习作让生活更美好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让生活更美好(六年级上册)第一篇章:选一选1.祖国母亲生日马上就要到了,73年的沧桑巨变、日新月异,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今天我们就围坐在一起,来进行一次美好生活大讨论,聊一聊什么让你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你想和大家来分享的话题是什么?(板书:话题)2.四人小组进行讨论。
第二篇章:说一说1.过渡:(出示习作的第一部分)其实我们的语文书里面也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话题,你可以从刚才组内讨论的,也可以从这些中,选择一个让你感触最大的写下来,并说一说:为什么让你的生活更美好?句式:()让生活更美好,是因为()。
2.出示教材里的三个泡泡,来看看他们觉得什么让生活更美好,原因又是什么?(预设:他的心情变得舒畅了,他有一种成就感了,他生活更加方便了。
)3.肯定是源于某一件事或某一个场景,或某一次经历,让你有了发自内心想的讴歌我们生活的美好,不妨把这件事和大家来分享一下。
(板书:事件)4.四人小组交流,指名说一说。
第三篇章:看一看1.现在如果要根据你所选的事件用视频拍下来,让别人感受到生活更美好,你会选择哪一个镜头?(板书:镜头)补充:镜头可能是一个情景,可能是一系列的动作,还可能是那一瞬间,那么定格的一刹那。
2.要回顾一个镜头很难哦,请看,这样的镜头,我们是不是很熟悉——出示课文范文片段:《珍珠鸟》①渐渐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的书桌上。
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
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的响声。
师:这是《珍珠鸟》这篇课文中的一个镜头,大家浏览一下。
还有这样的镜头——《走月亮》②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
灰灰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
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裳,而我,用树叶做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我们去看看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鲜花的地方。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习作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本次习作要求,通过体现人们相互关爱的事,反映人物美好的品质,感受真情的美好,懂得关爱他人。
2、在写之前,引导学生想想事情发生在怎样的环境里、是怎么发生的、事情发展变化的过程怎样,注意把事情写完整。
3、学习运用环境、心理、语言、动作等描写方法,抒发真情实感。
4、完成习作后,相互交流,修改。
二、教学重点、难点
在写之前,引导学生想想事情发生在怎样的环境里、是怎么发生的、事情发展变化的过程怎样,注意把事情写完整。
学习运用环境、心理、语言、动作等描写方法,抒发真情实感。
三、教学准备
课前可引导学生留意身边或媒体的报道,收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事例。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确立主题
1、导入:出示图片(天堂的勺子)。
指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介绍图片。
2、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请同学们谈谈。
3在生活中,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声亲切的问候,一双温暖的手,都让人倍感温馨。
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关心,帮助,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体现人们互相关爱的事情。
(板书课题)
二、阅读提示,明确写作要求
1、默读课本上的写作提示。
出示思考:请同学们打开课本55页,把习作部分读一读,看看习作为我们提出来什么要求。
(1)这次作文内容写什么?
(2)写作中心是什么?
(3)写作思路是什么?
(4)写作时要求是什么?
2、讨论、提问,归纳、明确要求。
(1)写作内容:写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事。
(板书:相互关爱的事)
(2)写作中心:围绕相互关爱的事情,反映人物美好的品质
(3)写作思路:写之前想一想,事情发生在怎样的环境里,是怎么发生的,事情发展变化的过程怎样。
(4)写作要求: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要表达真情实感。
写完后可以和同学交换意见。
3、在这些要求中,关键字眼是什么?(生回答)出示板书。
关爱、人与人、写事
4、写事的习作要把握好两把刀,一是真实,二是在此基础上要把事写具体。
你们真会抓住题目的关键字眼,请同学们再读习作要求。
5、学生再读习作要求。
三、联系生活,拓宽思路,指导选材。
1:师感情导入:世界到处充满爱,在生活中,每天都有许多感人的事发生,请同学们打开记忆的闸门,把课前搜集到的令你感动的故事或亲身经历过的事,用几句话概括咱们交流一下。
2、学生先在小组内互相交流,看谁的故事最令人感动,谁说的最好,也可以互相纠正补充。
老师巡回指导,并参与交流。
3、请各小组选出代表在全班交流,老师给以充分的肯定,给以鼓励的掌声,学生也参与评价,自由发言,激发学生兴趣。
4、同学们,刚才你们说了这么多有关关爱的故事,说的都非常感人。
你们都是有爱心的孩子,咱们班也是一个有爱心的班级。
四、指导写作
师:是呀,真情无处不在,最感人的事就是本次习作的好材料,单元的几篇课文写的都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事情,请同学们静静地回忆,细细地品味,然后交流习作方法。
1、交流习作方法。
大屏出示三个课文中的句子,学生读一多说一说,总结写法,师相机板书。
《穷人》中的“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这里采用心理活动描写,我从中桑娜矛盾的心理中体会到她同情穷人,关心穷人的品质。
《别饿环了那匹马》中的“他先是一愣,继而眼睛一亮,笑着对我:‘过来,让我看你的马草。
’他认真地看过马草后,冲里屋叫道:‘碧云,你出来一下!’”这段话采用了言行与神态描写,从而烘托
出青年关心“我”的良苦用心。
《唯一的听众》中“林子里静极了。
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
”这句话采用了环境描写,写出了早晨树林的安静,以及“我”为能找到这样安静的练琴环境的兴奋心情。
师:除了这几个句子,这个单元还有哪些课文的环境描写和人物心理描写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指2名学生说一说
师总结:看来,巧妙地进行环境和人物心理活动这些细节描写,能渲染故事氛围,推动故事情节,更好地反映人物的美好情感:
2、请同学们在自己的头脑中回忆一下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事情,让我们用笔记录下那一次次感人的经历,把心中的故事写下来,写之前先读一读老师的“温馨小提示。
”
出示温馨小提示:
(1)运用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方法表现人物的特点。
(2)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品质,感受真情的美好,懂得关爱他人。
(3)题目自己定,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注意不写错别字。
师读“温馨小提示”。
3、学生习作,老师巡回指导。
帮助学生自主修改。
五、习作评改
1、请同学们写完后,自己先读一读习作,同桌交流,阅读小伙伴的习作,互相之间纠正,修改一下,推选出比较好的习作来。
老师参与其中。
2、现在我们来欣赏同学们写的几个片段,请同学们想一想该怎样来评。
3、指名读片段:片段一,开头部分,生评议(运用了环境描写,设问、比喻等手法)老师给此段以恰当的评语。
片段二:结尾部分,学生先说(引用合理,比喻恰当)师给此段的评语:语尽意无穷。
片段三,(师: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生回答,此段运用了环境描写,师指出有关的句子,生读相关的句子。
师给此段评语:以小见大,体现真情。
4、刚才我们展示的分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及事情的经过。
如果我们写好了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及事情的经过,还缺什么?对呀,还缺题目,这才能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今天所写的主题是“关爱”,“关爱”可以作为题目,你们也可自拟题目。
5、老师总评学生本次习作的情况,给予肯定性评价。
6、师:关爱是一轮暖阳,温暖着你那颗潮湿的心;关爱是一股清泉,洗去你心头的不悦;关爱是黑暗中的一把火,照亮你人生的道路。
让我们将爱进行到底吧,课下互相阅读其他同学的习作,互相借鉴,完成习作,下节课我们再互相交流,评选出优秀习作。
板书设计
习作三
关爱
人与人写事
互相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