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简答题
- 格式:docx
- 大小:20.60 KB
- 文档页数:4
高层建筑设计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以下哪种结构体系对抗风性能较为有利?()A 框架结构B 剪力墙结构C 框架剪力墙结构D 筒体结构2、在高层建筑的消防设计中,以下关于疏散楼梯的设置要求,错误的是()A 楼梯间应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B 封闭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C 防烟楼梯间前室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 6 平方米D 剪刀楼梯间的两个楼梯可合用一个前室,但前室面积不应小于 12 平方米3、高层建筑的基础设计中,以下哪种基础形式适用于地质条件较差且上部结构荷载较大的情况?()A 独立基础B 条形基础C 筏形基础D 桩基础4、以下关于高层建筑防火分区的划分,正确的是()A 一类高层建筑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 1500 平方米B 二类高层建筑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 1000 平方米C 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时,防火分区的面积可增加 1 倍D 当建筑内设置中庭时,其防火分区面积应按上、下层相连通的建筑面积叠加计算5、高层建筑的电梯设置中,以下规定错误的是()A 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住宅,每栋楼设置电梯不应少于两台B 消防电梯的载重量不应小于 800kgC 电梯从首层至顶层的运行时间不宜大于 60 秒D 电梯机房应与普通电梯机房分开设置6、在高层建筑的采光设计中,以下哪种措施不利于改善室内采光效果?()A 增加窗户面积B 选择透光率高的玻璃C 减小窗户的窗台高度D 减少窗户的数量7、以下关于高层建筑风荷载的计算,错误的是()A 风荷载的大小与建筑的高度成正比B 风荷载的大小与建筑的体型系数有关C 风振系数的取值只与建筑的高度有关D 对于高度大于 30m 且高宽比大于 15 的高层建筑,应考虑风振的影响8、高层建筑的给排水设计中,以下哪种供水方式适用于高度较高的建筑?()A 直接供水B 水箱供水C 气压供水D 分区供水9、以下关于高层建筑空调系统的设计,错误的是()A 空调系统应根据建筑的使用功能和负荷特点进行选择B 高层建筑的空调机房宜设置在地下室C 空调系统的新风量不应小于总送风量的 10%D 空调系统的风道应采用难燃材料制作10、高层建筑的节能设计中,以下哪种措施不属于被动式节能?()A 增加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B 合理设计建筑的朝向和开窗C 采用高效的照明设备D 利用自然通风二、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应考虑______、______和地震作用等荷载。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简答题及答案文档一: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简答题及答案问: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包括哪些内容?答: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包括荷载计算、结构布置和材料选型等。
问:给出高层建筑常见的荷载类别。
答:高层建筑常见的荷载类别有:恒载、活载、风载、温度效应载荷、地震作用载荷。
问:高层建筑的结构布置应遵循哪些原则?答:高层建筑的结构布置应遵循重心低、刚度大、抗侧力强的原则。
问:高层建筑的材料选型有哪些要求?答:高层建筑的材料选型要求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高、耐火性好、耐久性好。
问:高层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有哪些?答:高层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有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剪结构、筒结构等。
问:高层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是什么?答:高层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按照国家标准GB500011-2010执行。
问:高层建筑的地基处理有哪些方法?答:高层建筑的地基处理方法有加固地基、灌浆加固、深层桩基等。
问:高层建筑的梁和柱通常采用什么材料?答:高层建筑的梁和柱通常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
总结: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荷载、结构布置和材料选型等多个方面。
在设计过程中,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如重心低、刚度大、抗侧力强等。
高层建筑的结构形式丰富多样,常见的有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剪结构、筒结构等。
抗震设防标准按照国家标准执行,地基处理方法有多种选择。
梁和柱通常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建筑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附件:无法律名词及注释:1. 结构设计:指建筑工程中建筑结构的设计工作,主要包括荷载计算、结构布置和材料选型等。
2. 荷载类别:指对建筑物施加的各种荷载的分类,包括恒载、活载、风载、温度效应载荷、地震作用载荷等。
3. 材料选型:指在结构设计中选择合适的材料,包括抗拉强度、抗压强度、耐火性、耐久性等要求。
4. 抗震设防标准:指对建筑物的抗震设计要求,按照国家标准GB500011-2010执行。
5. 地基处理:指对建筑物地基进行强化处理的方法,包括加固地基、灌浆加固、深层桩基等。
一、选择题1、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等级与A、结构类型和结构总高度D、地震烈度有关。
2、重力荷载代表值中可变荷载组合值的组合系数是A、雪载取0.5 C、书库等库房取0.8 D、楼面荷载取0.5。
3、≥150m高层剪力墙结构剪力的底部加强部位,下列何项符合规定A、剪力墙墙肢总高的1/10,并不小于底部两层层高。
4、高层建筑立面不规则包括A、竖向刚度不规则B、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D、楼层承载力突变5、适用于底部剪力法的高层建筑应该A、高度≤40米 C、质量和刚度没高度分布比较均匀 D、以第一振型和剪切变形为主。
6、减少筒体结构的剪力滞后效应应采取的措施是B、控制结构的高宽比 C、设计平面成正方形 D、设计密柱深梁。
7、影响框架柱延性的因素有B、箍筋和纵筋配筋率D、剪跨比和轴压比。
8、剪力墙的延性设计一般包括B、设置边缘构件C、控制轴压比D、限制高宽比9、两幢相邻建筑,按8度设防,一幢为框架-筒体结构,高50m,另一幢为框架结构,高30m。
若设沉降缝,缝宽下列哪项是正确的?B、170mm。
10、框架结构中反弯点高度比与A、层高B、层数、层次及层高变化C、上下梁线刚度比D、梁柱线刚度比有关。
11、在高层建筑结构中控制最大层间位移的目的是A、满足人们的舒适度要求B、防止结构在常遇荷载下的损害C、确保在罕遇地震时建筑物不致倒塌D、力求填充墙等非结构构件不被损坏12、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近似计算中,D值法与反弯点法的主要区别在于A、反弯点高度不同B、D值法假定柱的上下端转角不相等D、反弯点法中D值需要修正13、高层建筑结构增大基础埋深的作用有A、提高基础的承载力,减少沉降C、加强地基的嵌固作用,抵抗水平力,防止建筑物的滑移、倾斜,保证稳定性D、利用箱基等基础外侧墙的土压力和摩擦力,使基底的土压力分布趋于均匀,减少应力集中14、8度地震区某高度75m的高层建筑,考虑地震作用效应时,不应该组合的项是C、竖向地震作用15、建筑高度、设防烈度、建筑重要性类别及场地类别等均相同的两个建筑,一个是框架结构,另一个是框架-剪力墙结构,这两种结构体系中的框架抗震等级下述哪种是正确的?A、前者的抗震等级高、也可能相等二、判断题1、有地震作用组合时,承载力纪纪验算中,引入抗震调整系数γRE 含义是考虑罕遇地震时结构的可靠度可以略微降低。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以下哪种结构体系适用于高度较高的高层建筑?()A 框架结构B 剪力墙结构C 框架剪力墙结构D 筒体结构2、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风荷载的计算通常采用()方法。
A 静力计算B 动力计算C 经验公式D 风洞试验3、高层建筑结构的水平位移限值主要是为了控制()。
A 结构的稳定性B 居住者的舒适度C 结构的经济性D 建筑的外观4、框架柱的轴压比限值是为了保证柱子具有足够的()。
A 强度B 刚度C 稳定性D 延性5、剪力墙结构中,连梁的主要作用是()。
A 承担竖向荷载B 承担水平荷载C 协调墙肢变形D 增加结构刚度6、高层建筑基础设计中,以下哪种基础形式适用于土质较好、承载力较高的情况?()A 筏板基础B 桩基础C 独立基础D 箱型基础7、在地震作用计算中,高层建筑通常采用的地震反应分析方法是()。
A 底部剪力法B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C 时程分析法D 以上均可8、以下哪种因素对高层建筑结构的自振周期影响较大?()A 建筑高度B 建筑形状C 结构材料D 填充墙布置9、高层建筑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其内力计算可近似采用()方法。
A 分层法B 反弯点法C D 值法D 弯矩二次分配法10、对于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B 只考虑水平地震作用C 不需要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变形验算D 可以不进行抗震设防二、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应考虑的主要荷载有_____、_____、_____等。
2、框架剪力墙结构中,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_____%时,按框架结构进行抗震设计。
3、剪力墙的厚度应根据其_____、_____等因素确定。
4、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等级分为_____级。
5、桩基础按承载性状可分为_____、_____、_____。
6、风荷载标准值的计算与_____、_____、_____等因素有关。
高层建筑简答题1.什么是高层建筑?高层建筑的特点?答:10层及10层以上的住宅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公共建筑为高层建筑。
建筑面积大、高度高、有地下室。
2.填充墙在框架结构中的作用?增大了结构重量和结构刚度,从而增加结构的地震作用;减小墙体不对称布置成的扭转;避免形成上下层刚度和承载力变化过大;设置拉结筋、水平系梁等,与框架柱可靠拉结,避免地震中墙体倒塌。
3.楼梯在地震中如何考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宜采用现浇楼梯,现浇楼梯构件与主体框架成为整体;楼梯在建筑平面内的布置应尽可能可能减少对结构造成的偏心。
4.剪力墙布置原则?抗震设计时,剪力墙的布置宜使结构各主轴方向的侧向刚度接近;对称布置,或使结构平面上刚度均匀,减少在水平作用下结构的扭转效应;眼建筑物的全高布置,侧向刚度沿高度连续均匀,避免突变,剪力墙开洞时,洞口上下对齐;在建筑的周边附近、楼梯间、电梯间、平面形状变化及竖向荷载较大的部位均匀布置剪力墙;平面形状凹凸较大时,宜在凸出部分的端部附近布置剪力墙;两个方向的剪力墙尽可能组成L形、T形、工形和井筒等形式,使一个方向的墙成为另一方向墙的翼墙,增大抗侧、抗扭刚度;剪力墙的间距不宜过大;房屋较长时,刚度较大的纵向剪力墙不宜布置在房屋的端开间,以避免由于端部剪力墙的约束作用造成楼盖梁板开裂。
5.剪力滞后?怎样减小剪力滞后?翼缘框架中各柱轴里分布并均匀,角柱的轴力大于平均值,中部柱的轴力小于平均值;腹板框架各柱的轴力也不是线性分布,这种现象称为剪力滞后。
尽可能采用正方形、圆形或多边形平面,矩形平面两个方向的长度不大于2;角柱截面可以为中柱截面的1.5倍左右。
6.什么情况下考虑风振系数?对于高度大于30m且高宽比大于1.5的房屋建筑,用风振系数βz 加大风载。
7.什么是地震作用?地震作用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答:地震作用是指地震波从波源通过基岩传播引起的地面运动,使处于静止的建筑物受到动力作用而产生的强烈振动。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以下哪种结构体系适用于高度较高、风荷载较大的建筑?()A 框架结构B 剪力墙结构C 框架剪力墙结构D 筒体结构答案:D解析:筒体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风和抗震性能,适用于高度较高、风荷载较大的高层建筑。
2、在高层建筑结构的水平荷载计算中,风荷载的计算主要考虑()。
A 平均风压B 脉动风压C 阵风风压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在风荷载计算中,需要综合考虑平均风压、脉动风压和阵风风压等因素,以准确评估风对高层建筑结构的作用。
3、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中,以下哪种地震作用计算方法适用于高度不超过 40m、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结构?()A 底部剪力法B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C 时程分析法D 以上都不是答案:A解析:底部剪力法适用于上述特定条件的结构,计算相对简单。
4、对于高层建筑的框架柱,轴压比限值的主要目的是()。
A 保证柱子的延性B 控制柱子的截面尺寸C 节省材料D 以上都不是答案:A解析:轴压比限值是为了保证框架柱在地震等作用下具有足够的延性,防止柱子发生脆性破坏。
5、剪力墙结构中,墙肢的长度不宜大于()。
A 8mB 10mC 12mD 15m答案:A解析:墙肢长度过长容易导致脆性破坏,一般不宜大于 8m。
二、填空题1、高层建筑结构的主要竖向承重构件有_____、_____和_____。
答案:框架柱、剪力墙、筒体2、风荷载标准值的计算公式为_____。
答案:ωk =βzμsμzω0 (其中ωk 为风荷载标准值,βz 为风振系数,μs 为风荷载体型系数,μz 为风压高度变化系数,ω0 为基本风压)3、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设防烈度根据_____确定。
答案:国家规定的地震烈度区划图4、框架剪力墙结构中,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_____时,按框架结构进行抗震设计。
答案:50%5、剪力墙的厚度不应小于_____mm,且不应小于层高的 1/20。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试卷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高层建筑结构的主要竖向承重构件是()A 剪力墙B 框架柱C 筒体D 以上都是2、在风荷载作用下,高层建筑顶部的水平位移一般与高度的()次方成正比。
A 二B 三C 四D 五3、框架剪力墙结构中,框架承担的剪力一般不低于总剪力的()A 10%B 15%C 20%D 25%4、高层建筑基础埋深一般不小于建筑高度的()A 1/10B 1/12C 1/15D 1/185、下列哪种结构体系适用于高度较高、风荷载较大的高层建筑()A 框架结构B 剪力墙结构C 框架剪力墙结构D 筒体结构6、抗震设计时,高层建筑结构的自振周期应避开场地的特征周期,主要是为了避免()A 共振B 振幅过大C 周期过长D 周期过短7、剪力墙的厚度一般不小于()A 140mmB 160mmC 180mmD 200mm8、高层钢结构建筑中,常用的钢材类型是()A Q235B Q345C Q390D Q4209、下列哪种情况下需要考虑竖向地震作用()A 8 度及以上地区B 9 度及以上地区C 大跨度结构D 长悬臂结构10、高层建筑结构的变形缝包括()A 伸缩缝B 沉降缝C 防震缝D 以上都是二、填空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安全性、适用性、________和耐久性。
2、风荷载的大小与风速的________成正比,与风压高度变化系数、风载体型系数等有关。
3、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其变形以________为主。
4、剪力墙结构中,连梁的跨高比小于5 时,按________构件设计。
5、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等级分为________级。
6、基础设计时,应考虑上部结构传来的________、弯矩和剪力。
7、筒体结构分为________筒体和________筒体。
8、框架核心筒结构中,核心筒一般布置在建筑的________。
9、地震作用计算方法包括反应谱法、________和时程分析法。
..1框架—支撑结构在框架中设置支撑斜杆,即为支撑框架,一般用于钢结构,由框架和支撑框架共同肩负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的结构,称为框架—支撑结构。
2.〔框筒结构的〕剪力滞后现象翼缘框架中各柱轴力散布其实不均匀,角柱的轴力大于均匀值,中部柱的轴力小于均匀值,腹板框架各柱的轴力也不是线性散布,这类现象称为剪力滞后现象3.框架的剪切刚度Cf 框架产生单位层间剪切变形所要施加的层间剪力。
三..简述房子建筑平面不规那么与竖向不规那么的种类,在设计中应怎样防备上述不规那么结构?平面不规那么包含扭转不规那么、楼板凹凸不规那么和楼板局部不连续。
竖向不规那么包含侧向刚度不规那么、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和楼层承载力突变。
在设计中能够经过限制建筑物的长宽比,立面的外挑和内收以及限制沿向刚度的变化来防备不规那么结构。
.剪力墙抗震设计的原那么有哪些?为何要设置剪力墙的增强部位?试说明剪力墙增强部位的范围。
(10分)强墙弱梁、强剪弱弯、限制墙肢轴压比和墙肢设置边沿构件、增强要点部位、连梁特别举措。
因为剪力墙增强部位的弯矩和剪力均很大;总高1/8和底部2层高度中的较大值,且不大于15m.。
五.什么是抗震设计的二阶段设计方法?为何要采纳二阶段设计方法?(10分)第一阶段为结构设计阶段,第二阶段为验算阶段。
保证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在震不倒的目标实现。
七. 简述框架-剪力墙结构的主要特色(10分)框架-剪力墙结构是由框架和剪力墙构成的结构系统,拥有两种结构的长处,既能形成较大的使用空间,又拥有较好的抵挡水平荷载的能力。
八.简述高层建筑结构结构设计的根来源那么。
(11分)着重观点设计,着重结构选型与平、立面部署的规那么性,择优采纳抗震和抗风好且经济的系统,增强结构举措,在抗震设计中,应保证结构的整体性能,使整个结构拥有必需的承载力、刚度和延性。
结构应知足以下根本要求:1〕拥有必需的承载力、刚度和变形能力;2〕防备因局部损坏而致使整个结构损坏;3〕对可能的单薄部位采纳增强举措;4〕防备局部突变和扭转效应形成的单薄部位;5〕宜拥有多道抗震防线。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一、单选题(每题一分,共15分)1.在下列地点建造相同高度的高层建筑,什么地点所受的风力最大?()A 建在海岸B 建在大城市郊区C 建在小城镇D 建在有密集建筑群的大城市市区2.高层建筑各结构单元之间或主楼与裙房之间设置防震缝时,下列所述哪条是正确的?()A 无可靠措施不应采用牛腿托梁的做法B 不宜采用牛腿托梁的作法C 可采用牛腿托梁的作法,但连接构造应可靠D 可采用牛腿托梁的作法,但应按铰接支座构造3.建筑高度、设防烈度、建筑重要性类别及场地类别等均相同的两个建筑,一个是框架结构,另一个是框架-剪力墙结构,这两种结构体系中的框架抗震等级下述哪种是正确的?()A 必定相等B 后者的抗震等级高C 前者的抗震等级高、也可能相等D 不能确定4.高层建筑结构防震缝的设置,下列所述哪种正确?()A 应沿房屋全高设置,包括基础也应断开B 应沿房屋全高设置,基础可不设防震缝,但在与上部防震缝对应处应加强构造和连接C 应沿房屋全高设置,有地下室时仅地面以上设置D 沿房屋全高设置,基础为独立柱基时地下部分可设防震缝,也可根据不同情况不设防震缝5."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是建筑抗震设计三水准的设防要求。
所谓中震,下列何种叙述为正确?()A 6度或7度的地震B 50年设计基准期内,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C 50年设计基准期内,超越概率约为63%的地震6.在抗震设防中,小震对应的是:()A 小型地震B 多遇地震C 偶遇地震D 罕遇地震7.在设防烈度为6度至9度地区内的乙类、丙类高层建筑,应进行抗震设计,其地震作用计算按下列哪种做法才符合《高规》JGJ3-2002的规定?()A 各抗震设防的高层建筑均应计算地震作用B 6度设防时,I~III类场地上的建筑不必计算,IV类场地上的较高建筑及7度至9度设防的建筑按本地区设防烈度计算C 6度不必计算,7度至0度设防的建筑应按本地区设防烈度计算D 6度设防时I、II类场地上的建筑不必计算,III类和IV类场地上建筑及7度至9度设防的建筑应按本地区设防虺度计算8.抗震设计时,高层框架结构的抗侧力结构布置,应符合下列哪种要求()A 应设计成双向梁柱抗侧力体系,主体结构不应采用铰接B 应设计成双向梁柱抗侧力体系,主体结构可采用部分铰接C 纵、横向均宜设计成刚接抗侧力体系D 横向应设计成刚接抗侧力体系,纵向可以采用铰接9.进行抗震设防的高层框架角柱,下列哪项要求符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的规定?()A 应按双向偏心受力构件进行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一、二级框架角柱的弯矩、剪力设计值宜乘以增大系数1.30B 应按双向偏心受力构件进行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一级框架角柱的弯矩、剪力设计值应乘以增大系数1.30C 应按双向偏心受力构件进行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一、二、三级框架角柱的弯矩、剪力设计值宜乘以增大系数1.30D 应按双向偏心受力构件进行正载面承载力计算,一、二、三级框架角柱经调整后的弯矩设计值、剪力设计值应乘以不小于1.1的增大系数。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简答题第1章概述1、什么是高层建筑和高层建筑结构?JGJ3-200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和JGJ99-1998《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是如何规定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属的世界高层建筑委员会在1972年年会上建议将高层建筑为四类:第一类高层建筑 9~16层(高度不超过50m );第二类高层建筑17~25层(高度不超过75m );第三类高层建筑26~40层(高度不超过100m );第四类高层建筑 40层以上(高度超过100m 以上,即超高层建筑);JGJ3-200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规定:将10层及10层以上或高度超过28m 的混凝土结构为高层民用建筑;JGJ99-1998《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规定:10层及10层以上的住宅和约24m 以上的其他民用建筑为高层建筑。
高层建筑结构是高层建筑中的主要承重骨架。
2、高层建筑结构中结构轴力、弯矩和位移与结构高度的关系大体如何?答:高层建筑结构中:轴力和结构高度成线性关系;弯矩和结构高度成二次方关系;位移和结构高度成四次方关系。
3、按功能材料分,高层建筑结构类型主要有哪几种?答:按功能材料分:①混凝土结构②钢结构③钢和混凝土的混合结构型式.4、高层建筑的抗侧力体系主要有哪几类?各有哪些组成和承受作用特点?答:高层建筑的抗侧力类型主要有: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悬臂结构及巨型框架结构。
组成和承受作用特点:①框架结构体系架结构体系有线型杆件-梁和柱作为主要构件组成的,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②剪力墙结构体系:混凝土墙体组成,承受全部竖向和水平作用的;③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结构中布置一定数量的剪力墙组成由框架和剪力墙共同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④筒体结构体系:由竖向筒体为主组成的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⑤悬臂结构体系:在钢筋混凝土内筒为主要受力结构的高层建筑中,从内筒不同高度处伸出金属悬臂杆,并在其端部挂有钢吊杆与内筒共同承受各层楼板的自重与附加的活荷载;⑥巨型框架结构体系:由若干巨柱以及巨梁组成,承受主要的水平力和竖向荷载;其余的楼面截面梁柱组成二级结构,只将楼面荷载传递到巨型框架结构上去。
(1.)框筒,筒中筒和束筒结构的布置?
a框筒性能以正多边形为最佳,边数越多越好,剪力滞后越不明显,结构的空间作用越大b筒中筒高宽比不应小于3,宜大于4,适用于高度不宜低于80米
c筒中筒的外框筒宜做成密柱深梁,柱距为1-3米,不宜大于4米,框筒的开洞率不宜大于60%
d框筒结构的柱截面宜做成正方形,矩形或T形
e筒中筒的内筒居中,面积不宜太小内筒应贯通建筑物的全高,竖向刚度均匀变化。
f框筒当相邻层的柱不贯通时,应设置转换梁
g.框筒中楼盖高度不宜太大。
可做成平板或密肋楼盖。
(3).框架核心筒的布置原则?
a核心筒宜贯通建筑物全高,当宽度不宜小于筒体总高的二分之一.
b框架核心筒结构的周边逐渐必须设置框架梁,结构平面布置尽可能规则,对称以减小扭转影响
c框架核心筒结构外框构建的界面不宜过小结构总高度不宜过大
d非地震区的抗风设计采用伸臂加强结构对增大侧向侧度是有利的e框架--核心筒的楼盖,选用结构高度小,整体性强,结构自重轻有利于施工楼盖,宜选用现浇梁板式楼板,密肋式楼板以及叠合楼板。
(4).高层建筑主要承受那些作用?
高层建筑结构主要承受竖向荷载,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等。
竖向荷载包括结构构件自重,楼面活荷载,屋面雪荷载,施工荷载,与多层建筑结构有所不同,高层建筑结构的竖向荷载效应远大于多层建筑结构,水平荷载的影响显著增加,成为其设计的主要因素,同事对高层建筑结构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高层建筑结构应考虑温度变化,材料收缩和徐变。
地基不均匀沉降等间接作用在结构中产生的效应。
(5).结构承受的风荷载与哪些因素有关?
1基本风压
2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3风荷载体型系数
4群体风压体型,单体风压体系,局部风压体型系数
5风振系数。
(6)为什么水平荷载称成为设计的决定因素?
因为竖向荷载在结构的竖向构件中主要产生轴向压力其仅仅与结构高度的一次放成正比,而水平荷载对结构产生的倾覆力矩以及由此在竖向构件中所引起的轴力,数值与结构高度的二次方成正比。
(8)高层建筑结构平面布置基本原则?
尽量避免结构扭转和局部应力集中,平面简单规则对称,刚心与质心形心重合。
(9)高层建筑结构竖向布置的基本原则?
结构的侧向刚度和承载力自下而上逐渐减小,变化均匀连续。
不突变,避免出现柔软层或薄弱层。
(12)高层建筑结构的类型?各自特点?
1砌体结构,取材容易,施工简便,造价低廉等优点
2混凝土结构,取材容易,耐久性,耐火性好,承载力和刚度大,节约钢材,降低造价,可模性好等优点,布置灵活
3钢结构,强度高,截面尺寸小,自重轻,塑性和韧性好,制造简便,施工周期短,抗震性能好。
缺点是用钢量大,造价高,防火性差。
4钢—混凝土结构优缺点同上
(13)什么是剪力滞后?
在框筒的翼缘框架中,远离腹板框架的各柱轴力越来越小;在框筒的腹板框架中,远离翼缘框架各柱轴力的递减速度比按直线规律递减的要快.
(14)为什么不考虑活荷载的最大不利布置?
(1)目前我国钢结构砼高层建筑单位面积的竖向荷载一般为框架,框剪(12-14KN/m2)和剪力墙,筒体(14-16KN/m2),而其中楼(屋)面活荷载平均为2.0KN/m2左右,占全部竖向荷载的15%左右,所以它对内力产生的影响较小;(2)高层建筑的层数和跨数很多,不利布置方式繁多,难以一一计算,为简化计算,可按活荷载逐步进行计算,然后将这样求得的梁跨中截面和支座截面弯矩乘以1.1—1.3的放大系数。
(16)框架—剪力墙中,剪力墙布置的原则?
a.均匀布置在建筑物的周边附近、楼梯间、电梯间、平面形状变化或恒载较大的部位.
b.纵、横向剪力墙宜组成L形、T形和I形.
c.布置不宜过分集中.
d.贯通建筑物全高,避免刚度突变;洞口宜上下对齐.
e横向剪力墙间距适当,楼盖有较大开洞时,间距宜减小;纵向剪力墙不宜集中布置在房屋的两端.
(17)剪力墙的简化分析方法及适用范围?
a.材料力学分析法,适用于整截面墙和整体小开口墙.
b.连梁连续化的分析方法,适用于联肢墙.
c.带刚域框架的计算方法,适用于壁式框架,联肢墙.
(18)剪力墙的等效刚度?
如果剪力墙在某一水平荷载作用下的顶点,位移为u,而某一竖向悬臂受弯构件在相同的水平荷载下也有相同的水平位移u,则可以为剪力墙与竖向悬臂受弯构件具有相同的刚度,故可采用竖向悬臂受弯构件的刚度作为剪力墙的等效刚度。
(19)壁式框架与一般框架的区别?相同点?
区别:
a.梁柱杆端由于有刚域的存在,从而使杆件的刚度增大.
b.梁柱截面高度较大,需考虑杆件剪切变形的影响.
相同:
当剪力墙的洞口尺寸较大,连梁的线刚度又大于或接近墙肢的线刚度时,剪力墙的受力性能接近于框架.
(20)剪力墙的分类判别?
根据整体工作系数α和墙肢惯性矩比In/I,剪力墙分类的判别如下:
a.当剪力墙无洞口或虽有洞口面积与墙面面积之比不大于0.16,且洞口净距及洞口边至墙边距离大于洞口长边尺寸时,按整截面墙计算.
b.当α<1时,可不考虑连梁的约束作用,各墙肢分别按独立的悬臂墙计算.
c.当1≤α<10,按联肢墙计算.
d.当α≥10,且In/I≤ε时,可按整体小开口墙计算.
e.当α≥10,且In/I>ε时,按壁式框架计算.
(21).剪力墙的“底部加强部位”?
抗震设计时,为保证剪力墙底部出现塑性铰后具有足够大的延性,应对可能出现塑性铰的部
位加强抗震措施,包括提高其抗剪破坏的能力,设置约束边缘构件等,该加强部位称为“底部加强部位”.
(22).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怎么取?
a.应从地下室顶板算起,可取底部两层和墙体总高度的1/10,二者的较大值.
b.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取至转换层以上两层且不宜小于房屋高度的1/10.
c.当结构计算嵌固端位于地下一层底板或以下时,底部加强部位宜延伸到计算嵌固端.
(23)剪力墙截面设计包括几个方面?
a.正截面偏心受压承载力计算.
b.正截面偏心受拉承载力计算.
c.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24)剪力墙结构,墙体的承重方案?及各自优缺点?
a.小开间横墙承重,优点:一次完成所有墙体,省去砌筑隔墙工作量;采用短向楼板,节约钢筋。
缺点:平面布置不灵活,自重侧移刚度大,水平地震作用大。
b.大开间横墙承重,优点:平面布置灵活,自重较轻。
延性增加。
缺点:楼盖跨度大,楼盖材料用量增多
c.大间距纵,横墙承重
(25)剪力墙分类?
根据洞口的有无,大小,形状和位置划分
a.整截面墙,剪力墙无洞口,或虽有洞口但洞口总面积不大于剪力墙墙面总面积的16%。
b.整体小开口墙,洞口面积超过剪力墙墙面总面积的16%,但洞口对剪力墙的受力影响较小。
c.联肢墙,洞口较大整体性大为削弱,这类剪力墙可看成是若干个单肢剪力墙由一系列连梁连接起来组成
d.壁式框架,洞口很大,且洞口较宽,墙肢宽较小,受力性能与框架结构相似
26高层结构的设计特点:
a水平荷载成为设计的决定性因素
b侧移成为设计的控制指标
c轴向变形的影响在设计中不容忽视
d延性成为结构设计的重要指标
e结构材料用量显著增加
31高层建筑结构有哪些作用?
高层建筑结构主要承受竖向荷载、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等。
竖向荷载包括结构构件自重、可变楼面活荷载、屋面雪荷载、施工荷载等。
32结构计算分析方法包括:
线弹性分析方法、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分析方法、非线性分析方法等;对于体行和结构布置复杂的高层建筑结构,模型试验分析也是一种重要的结构分析方法。
33为什么要进行弹性位移验算?
为了保证高层建筑中的主体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下基本处于弹性受力状态,以及填充墙、隔墙和幕墙等非结构构件基本完好,避免产生明显损伤,应限制结构的层间位移。
34重力二阶效应包括什么?
a由于构建自身挠曲引起的附加重力效应,即P-δ效应,二阶内力与构件挠曲形态有关,一般是构件的中间大,两端为零;b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结构产生侧移后,重力荷载由于该侧移而引起的附加效应,即P-△效应
35剪力墙的布置原则:
a剪力墙结构的平面布置宜简单、规则。
b剪力墙结构应具有适宜的侧向刚度。
c剪力墙宜自下到上连续布置。
d剪力墙洞口的布置,会极大地影响剪力墙的受力性能剪力墙结构应具有较好的延性
e剪力墙的特点是平面内刚度及承载力大,而平面外刚度及承载力都相对很小。
f短肢剪力墙是指见面厚度不大于300mm、各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的最大值大于4但不大于8的剪力墙。
39剪力墙的布置有哪些?
a剪力墙宜均匀布置在建筑物的周边附近、楼梯间、电梯间、平面形状变化或恒载较大的部位,剪力墙的间距不宜过大;平面形状凹凸较大时,宜在凸出部分的端部附近布置剪力墙。
b纵、横剪力墙宜组成L型、T型和型等形式。
c剪力墙布置不宜过分集中。
d剪力墙宜贯通建筑物全高,避免刚度突变;剪力墙开洞时,洞口宜上、下对齐。
e剪力墙之间的楼盖有较大的开洞时,剪力墙的间距应适当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