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高梅集团破产案例分析(07版)
- 格式:ppt
- 大小:5.72 MB
- 文档页数:14
米高梅破产案例分析一.米高梅简介米高梅 Metro-Goldwyn-Mayer (MGM)美国好莱坞八大电影公司之一。
成立于1924年,米高梅公司是好莱坞最负盛名的电影公司之一,也是美国电影和好莱坞的代表,米高梅的雄狮利奥标志一度被当成了美国的象征,旗下影星查尔顿·赫斯顿、凯瑟琳·赫本、加里·格兰特、克拉克·盖博、葛丽泰·嘉宝的名字至今仍然熠熠生辉。
以《乱世佳人》、《猫和老鼠》、《007》等经典影片为代表共获得170项奥斯卡奖,在好莱坞各大影片公司中独占鳌头。
然而由于利润下滑和巨额债务米高梅于2010年申请破产保护。
二.破产原因分析1. 高制作费用和巨额片酬增加经营风险米高梅几乎就是为大片而生的,从创建伊始就一直坚持巨作的路线,讲究明星阵容与巨额投入,然而观众们不一定每一次都会为其买单。
最具典型的就是米高梅投入1亿成本(不含宣传费用)倾力打造的动作大片《骑劫地下铁》,却只收回6500万美元的本土票房。
投入巨资启用明星,而明星片酬这一刚性成本又使得成本居高不下,最终造成了大制作之下的收益有限。
高制作成本与高额片酬使米高梅的固定成本一直保持在较高水位,在企业利润下降时,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资金压力,增加其经营风险。
2.巨额借贷与高额利息增加其财务风险米高梅2008年已经颓势突显,当时米高梅的贷款额为37亿美元,每乐年需支付的利息就高达3亿美元。
乐观的斯劳恩却发觉不到如此高的利息是多么恐怖的杀手。
最后为他的乐观付出了惨痛代价,到了2009年中期,米高梅影业的债务危机开始显现。
米高梅每年的收入约为5亿美元,但是每年需要支付的债务利息就超过2.5亿美元,占收入的50%以上。
加之维持公司日常运营的巨额费用,米高梅的资金已经无法再挺直腰杆,当企业业绩不佳,巨额借贷与高额利息便展露其狰狞面目。
3.米高梅在经营风险与财务分析的交织中倒下高额的固定成本与巨额贷款是一对无法并存的矛盾,这对矛盾在企业利润下降时更为激烈,二者的交织足以使任何企业巨人倒下。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破产案件数量逐年上升。
企业破产不仅关系到企业自身利益,还涉及到债权人、债务人、员工以及社会稳定等多方面利益。
本文将通过对一起企业破产法律责任案例的分析,探讨企业破产过程中法律责任的具体承担。
案例一:XX纺织有限公司破产案XX纺织有限公司成立于1990年,是一家集纺织、印染、服装加工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
由于市场环境变化、经营管理不善等原因,公司自2015年起出现严重亏损,负债累累。
2017年,XX纺织有限公司向法院申请破产清算。
二、案例分析1. 债务人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二条规定,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依照本法规定清理债务。
在本案中,XX纺织有限公司符合破产条件,法院裁定进入破产清算程序。
(1)债务清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债务人应当向债权人清偿债务。
在本案中,XX纺织有限公司的债务清偿责任包括:①支付已到期债务本金及利息;②支付未到期债务本金及利息;③支付因债务产生的违约金、损害赔偿金等。
(2)资产处置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债务人应当对其资产进行处置,所得款项用于清偿债务。
在本案中,XX纺织有限公司的资产处置责任包括:①变卖公司资产,包括但不限于厂房、设备、原材料、库存商品等;②处置公司无形资产,如商标、专利等;③处置公司债权。
2. 债权人法律责任(1)债权申报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债权人应当依法申报债权。
在本案中,债权人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向法院申报债权,以便参与破产财产的分配。
(2)债权追索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债权人有权向债务人追索债权。
在本案中,债权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执行债务人的财产,以实现债权。
3. 员工法律责任(1)劳动合同解除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因企业破产等原因,劳动合同可以解除。
米高梅的介绍与发展米高梅Metro-Goldwyn-Mayer (MGM)是好莱坞五大电影公司之一。
曾几何时,米高梅这三个字,是好莱坞乃至全球电影界的楷模象征。
他的雄狮利奥标志一度被当成了美国的象征,它旗下巨星云集,曾创造每周推出一部电影的神话。
初创与辉煌1922年马库斯·洛、塞缪尔·戈德温和路易斯·B·迈耶于美国共同创办米高梅公司,当时称Loew氏公司。
1923年,美国电影业出现危机,当时的米特罗电影制片公司出现严重亏损。
老板马尔科斯·洛夫不但没有后退,反而张开大口又买下了同样濒于破产的高德温电影制片公司。
至此,米高梅公司有了“米”和“高”。
然而,仅靠这一赌注远远不够,洛夫所缺的是—个得力的经营者。
后来,他在众多可选择的对象中挑选了路易斯·梅耶——一个好莱坞小电影制片公司的老板,经过数日长谈,梅耶同意加盟。
1924年4月24日,世界电影史上的最大奇迹——米高梅(米特罗——高德温——梅耶的简称)电影公司宣告成立,并从此开始制造出一系列神话。
公司成立后,梅耶成为总经理,开始施展他的卓越才华,将米高梅缔造成电影界的巨无霸,他自己也成了整个好莱坞的帝王。
1925年,史诗巨片《宾虚》将公司推入行业顶级之列;二十年代末有声电影时代的到来,更为米高梅崭露头角提供了东风及至四十年代末,米高梅的声誉和财力都达到历史峰值,连续推出《大饭店》、《绿野仙踪》、《费城故事》等多部传世佳作。
他成功拍摄了电影史上最出色的影片之一——《乱世佳人》,发起成立了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并推出了学院奖(即奥斯卡),旗下签约的电影演员更几乎就是一部巨星名录:葛丽泰-嘉宝、伊丽莎白-泰勒,公司荣誉堂里摆满了金光熠熠的奥斯卡奖杯……米高梅不仅史无前例地将“片厂制”这个概念深入人心,更当之无愧是好莱坞黄金时代的标志。
打击与中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米高梅电影公司遭遇了三大致命打击。
1. 1948年5月,美国最高法院根据反托拉斯法作出判决,判定大公司非法垄断。
第1篇一、案件背景XX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XX科技”)成立于2005年,主要从事软件开发、系统集成、技术咨询等业务。
公司曾一度在行业内享有较高的声誉,但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加之公司经营管理不善,导致财务状况恶化。
2019年,XX科技因无法偿还到期债务,向人民法院申请破产清算。
二、案件基本情况1. 破产原因XX科技破产的主要原因是经营管理不善,导致财务状况恶化。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公司领导层决策失误。
公司领导层在市场定位、产品研发、市场营销等方面存在失误,导致公司产品竞争力下降,市场份额萎缩。
(2)内部管理混乱。
公司内部管理混乱,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激励机制,导致员工工作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
(3)融资困难。
由于公司信誉下降,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其贷款审查严格,导致公司融资困难,资金链断裂。
2. 债务情况截至破产申请之日,XX科技共欠债权人债务本金及利息共计人民币1.2亿元。
其中,银行贷款5000万元,供应商欠款5000万元,员工工资及社会保险费用2000万元。
三、破产清算程序1. 破产申请2019年10月,XX科技向人民法院提出破产清算申请。
2. 破产受理2019年11月,人民法院受理了XX科技的破产清算申请,并指定了破产管理人。
3. 破产财产调查破产管理人接管公司后,对公司的财产进行了全面调查,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等。
4. 债权申报债权人自破产受理之日起2个月内,向破产管理人申报债权。
5. 债权确认破产管理人审查债权人的申报,对符合法律规定的债权进行确认。
6. 债务清偿破产管理人根据债权确认结果,制定债务清偿方案,报请人民法院批准后执行。
四、破产清算结果1. 债权清偿情况在破产清算过程中,破产管理人依法对债权人的债权进行了清偿。
经审查,共确认债权本金及利息共计1.2亿元。
根据破产财产状况,破产管理人制定了债务清偿方案,对债权人进行了清偿。
2. 公司清算破产管理人完成了公司清算工作,包括固定资产的处置、无形资产的转让、员工的安置等。
控股公司,焦承尧们要参股;而在2007年需要为上市造势,焦承尧们要套现。
值得一提的是,郑煤机上市中寻找的保荐机构是中信证券,有传闻称公司向时任中信证券投行部执行总经理谢风华直接贿赂6000万元。
郑煤机上市前后,谢风华因参与另外一家上市公司作假,畏罪潜逃到了新西兰。
郑煤机的例子表明,国企搞坏了自不必说,国企搞好了,如果那是因为社会付出了不菲的代价,创造的财富过多地流向少数人那里,老百姓当然不会满意——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对于意欲营私者来说,那是亏有机会盈也有机会。
搞好国企的正道国企要想让人民满意,应当做人民的“忠臣”。
对企业管理者来说,做人民的“忠臣”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对外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而不是“损上益下”;对内要对员工负责,而不是“损下益上”。
“忠臣”作为一种形象的说法无可厚非,但是我们对“忠臣”的认识不应该低于古人。
东汉思想家王充认为,使老百姓得好处,才是忠臣的主张。
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要防止“佞人”欺上瞒下以营私。
王充举了一个例子,季康子比周公旦富有,但是孔子的学生冉求还为季康子搜括财物,使他更富有。
连季康子自己都被蒙在鼓里,不知道那是老百姓都反对的。
孔子听说后,对冉求的行为非常气愤,号召学生声讨冉求。
对企业的直接监管者来说,做人民的“忠臣”需要将对国家负责与对老百姓负责结合起来。
在今天,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是一致的。
国有资产流失的情况,最容易在基层被人们察觉,因此企业的直接监管者对上负责就应该表现为对群众的举报做出及时的回应。
郑煤机在改制的过程中涉嫌偷梁换柱恶意低估资产等问题,从2010年的7月到11月,媒体的质疑一波未平又起一波,始终未见国有资产的真正代表(焦承尧除外)表态,直接监管者集体失语。
这表面看来是上面不急下面急,实质则是强势者不急弱势者急,人为地给公众造成了社会正义之声不在的错觉。
必须看到,在国有企业的体制改革中,出现了一批善于与政策博弈的企业高管,由于监管的不到位、制度的漏洞等,内部人自肥的现象严重。
邦德,詹姆斯•邦德!这一次,不是核弹,也不是生化武器,而是一屁股债,差点把邦德给逼死。
在去年9月份,邦德的真正老板,好莱坞老牌影视公司米高梅紧急召集债权人开会,宣布欠下近37亿美元债务,而且每一年要支付高达 2.5亿美元的利息。
米高梅现在连2000万美元的应急资金都拿不出来,如果要支撑到年底,公司还需要1.5亿美元。
而计划开拍的《指环王》前传《霍比特人》的预算就是1.5亿美元。
今年7月,《霍比特人》、《动物园看守》、《红色黎明》等5部计划开拍的电影相继搁浅,第23部007电影的前途更显渺茫,直接被宣告取消筹划。
成立已有85年,坐拥170座奥斯卡小金人、有4100部电影版权的米高梅,为何会堕落到如此田地?“大片主义”挥霍到底追溯,从米高梅的创立开始。
1924年4月24日“米特罗-高德温-梅耶”电影公司宣告成立,简称米高梅(MGM)电影公司,电影界一系列神话由此开始缔造。
1925年,米高梅的总经理梅耶取消了大量的拍摄计划,集中了35万美元拍摄前无古人的大制作《宾虚》。
这部影片创造了史无前例的票房纪录,也开启了米高梅“大投资+大明星”的“大片”制作模式。
它既缔造了米高梅的霸主地位,也给米高梅带来了数十年虚火上升,外强中干的病根。
从此之后,小成本电影在米高梅就成为了被边缘化的非主流。
之后,以院线放映为主业务的电影公司,借助有声电影之势疯狂改造电影院。
那时候的电影市场,就好像一块干涸已久的海绵,进入急剧扩张期。
在天才运营官梅耶的打理下,米高梅成为集制片、发行、放映于一身的电影公司。
但是二战结束后,伴随着冷战开始一切都改变了。
整个电影行业遇到了两大难题:迫于反垄断法令影视公司需放弃放映业务;电视节目让观众从影院离开。
在当时,电影的制作、发行、放映三个环节一般都是同一家公司来操办,其中,放映环节的利润最为丰厚。
放弃放映环节就等于被迫放弃了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电影公司的青春期随秋风而去,寒冬的磨难已然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