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I快速诊断与对策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4
包含EMI和EMS的EMC因为各国均立下法规规范,成为电子产品设计者无可迴避的问题。
面临各种EMI模式和各类EMI抑制方法,该如何因地制宜选择最佳对策让产品通过测试,同时又必须尽量降低成本强化产品竞争力,是所有电子产品设计人员必须仔细评估思考的课题。
EMI类型与解决方法所谓EMC(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电磁共容)实际上包含EMI (ElectromagneticInterference;电磁干扰)及EMS (ElectromagneticSensibility;电磁耐受)两大部份。
EMI指的是电气产品本身通电后,因电磁感应效应所产生的电磁波对週遭电子设备所造成的干扰影响,EMS则是指电气产品本身对外来电磁波的干扰防御能力,也就是电磁场的免疫程度。
简单来说,只要是需要电力工作的产品都会有EMI问题,浸淫EMC领域十多年的资深顾问余晓锜表示,一个电子产品中的EMI来源多半来自交换式电源供应迴路(SwitchingPowerSupplyCircuit)、振盪器(Crystal)和各类时钟信号(ClockSignal),而根据传导模式不同,EMI可分为接触传导(ConductedEmission)和幅射传导(RadiatedEmission)两类。
接触传导是由电源供应回路所形成的电磁波杂讯,透过实体的电源线或信号导线传送至电源电路内的一种电磁波干扰模式,此状况会造成与干扰设备使用同一电源电路的电气设备被电磁杂讯干扰,产生功能异常现象,通常发生在较低频;幅射传导则是电路本身通电之后,由电磁感应效应所产生的电磁波幅射发散所形成的电磁干扰模式,常见于高频。
幅射传导EMI产生的问题通常较接触传导严重,也更为棘手,其解决方式余晓锜归纳出下列几种:1.在干扰源加LC滤波回路。
2.在I/O端加上DeCapbypasstoGround,把杂讯导入大地。
3.用遮蔽隔离(Shielding)的方式把电磁波包覆在遮蔽罩内。
EMI辐射测试整改和方法总结一.文章写得不错,值得推荐,这本书《EMC电磁兼容设计与测试案例分析》(第2版)也不错可以看看,呵呵关于电磁干扰的对策,许多刚接触的工程师往往面临一个问题,虽然看了不少对策的书籍,但是却不知要用书中的那些方法来解决产品的EMI问题。
这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看别人修改似乎没什么困难,对策加了噪声便能适当的降低,而自己修改时下了一大堆对策,找了一大堆的问题点,却总不能有效地降低噪声。
事实上,这往往也是EMI修改最耗时间的地方,笔者把一些基本的判断方法做详细的介绍,以提供刚入门或正面临EMI困扰问题的读者参考,整理了一些原则与判断技巧,希望能够对读者有帮助。
二. 水平、垂直判断技巧EMI的测试接收天线分为水平与垂直二个极化,亦即要分别测试记录此二个天线方向的最大读值,噪声必须要在天线为水平及垂直测量时皆能符合规格,测量天线要测量量水平及垂直二个方向,除了要记录到噪声最大时的读值外,也能显示出噪声的特性,由这个特性的显示,我们可初步判断造成EMI问题的重点,对于细部的诊断是很有帮助的,通常这个方法是很容易为修改对策人员所忽略。
在本期的分析中,笔者要介绍几种EMI的判图技巧,也就是如何从静态的频谱分析仪所得到的噪声频谱图做初步的分析,另外也会介绍一般对策修改人员最常用的一些动态分析技巧。
许多工程师常常花了许多时间与精神,却感觉无法掌握到重点,可能就是缺乏基本分析的技巧,在噪声的判断上有一些混淆,如果能够掌握一些分析方法,可以节省不少对策的时间。
这里所提的一些方法,一直被不少资深的EMI工程师视为秘诀,因为其中往往是累积了多年的心得与经验才体悟出来的方法,而这些方法通常都是非常有效的。
实例一水平与垂直读值的差异图1 接收天线为水平极化方向图2 接收天线为垂直极化方向说明:1.这是Modem&Telephone 的产品,读者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来,天线水平时的噪声和垂直时的噪声有很大的差异,那么这其中代表了什么意义呢?分析讨论要清楚的认识这个问题,首先必须要了解天线的基本理论,我们先假设发射与接收天线皆为偶极天线。
《EMI对症分析-EMI整改》第一篇:emi对症分析-emi整改1mhz以内----以差模干扰为主1.增大x电容量;2.添加差模电感;3.小功率电源可采用pi型滤波器处理(建议靠近变压器的电解电容可选用较大些)。
1mhz---5mhz---差模共模混合,采用输入端并联一系列x电容来滤除差摸干扰并分析出是哪种干扰超标并以解决,1.对于差模干扰超标可调整x电容量,添加差模电感器,调差模电感量;2.对于共模干扰超标可添加共模电感,选用合理的电感量来抑制;3.也可改变整流二极管特性来处理一对快速二极管如fr107一对普通整流二极管1n4007。
5m---以上以共摸干扰为主,采用抑制共摸的方法。
对于外壳接地的,在地线上用一个磁环串绕2-3圈会对10mhz 以上干扰有较大的衰减作用;可选择紧贴变压器的铁芯粘铜箔,铜箔闭环.处理后端输出整流管的吸收电路和初级大电路并联电容的大小。
对于20--30mhz,1.对于一类产品可以采用调整对地y2电容量或改变y2电容位置;2.调整一二次侧间的y1电容位置及参数值;3.在变压器外面包铜箔;变压器最里层加屏蔽层;调整变压器的各绕组的排布。
4.改变pcblayout;5.输出线前面接一个双线并绕的小共模电感;6.在输出整流管两端并联rc滤波器且调整合理的参数;7.在变压器与mosfet之间加beadcore;8.在变压器的输入电压脚加一个小电容。
9.可以用增大mos驱动电阻.30---50mhz普遍是mos管高速开通关断引起,1.可以用增大mos驱动电阻;2.rcd缓冲电路采用1n4007慢管;3.vcc供电电压用1n4007慢管来解决;4.或者输出线前端串接一个双线并绕的小共模电感;5.在mosfet的d-s脚并联一个小吸收电路;6.在变压器与mosfet之间加beadcore;7.在变压器的输入电压脚加一个小电容;8.pcb心layout时大电解电容,变压器,mos构成的电路环尽可能的小;9.变压器,输出二极管,输出平波电解电容构成的电路环尽可能的小。
解读电源设计中的EMI问题与解决方案电源设计中的EMI问题与解决方案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简称EMI)是电源设计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
EMI问题可能对电子设备的性能产生负面影响,干扰其正常工作并导致其他设备的性能下降。
本文将介绍电源设计中的EMI问题以及一些常见的解决方案。
一、电源设计中的EMI问题1. 什么是EMI问题?EMI指的是由电子设备产生的电磁场干扰。
当电子设备中的电流和信号在设备内部或外部传输时,会产生电磁辐射和电磁敏感性。
如果这些辐射或敏感性超过了某个特定的范围,就会导致EMI问题。
2. EMI问题可能导致的影响EMI问题可能导致以下影响:- 对设备本身造成干扰:电源系统中的高频噪声可能干扰设备的正常工作,降低设备性能。
- 对其他设备造成干扰:电磁辐射可能传播到其他设备上,导致它们的性能下降,甚至损坏。
- 不符合法规:有些国家和地区对EMI有严格的法规要求,如果不符合这些要求,产品可能无法上市销售。
二、解决EMI问题的常见方案1. 电源线滤波器电源线滤波器是最常见的解决EMI问题的措施之一。
它通过滤波器电路将高频噪声滤除,防止其传播到其他设备上。
电源线滤波器通常由电感器和电容器组成,通过选择合适的元件参数来实现滤波效果。
2. 地线设计正确的地线设计对于减少EMI问题非常重要。
地线应该尽可能短而宽,以减小回路面积,降低电磁辐射。
可以采用单点接地或多点接地的方式,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设计方案。
3. 布局设计良好的布局设计可以减少EMI问题。
重要的电路应该远离敏感的传感器、接收器等部件,以减少电磁辐射对它们的影响。
同时,电路板的铺铜区域应尽可能广泛,以提供良好的地面平面。
4. 屏蔽设计屏蔽设计可以有效地减少EMI问题。
对于电源模块,可以使用金属屏蔽罩来封闭电路,将电磁辐射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
此外,对于敏感部分,如高频元件和传感器,还可以采用局部屏蔽来降低电磁辐射。
emi整改方法
EMI整改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确定干扰源:首先需要确定哪些元件或电路产生EMI干扰。
这可以通过
使用频谱分析仪等工具来检测和定位。
2. 评估干扰程度:根据测量的EMI值,评估干扰程度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
规定。
如果不符合,需要进行整改。
3. 制定整改方案:根据干扰源和程度,制定相应的整改方案。
这可能包括改变电路设计、增加滤波器、改进屏蔽措施、优化布局和布线等。
4. 实施整改措施:根据整改方案,实施相应的措施来降低EMI干扰。
这可
能涉及到硬件的修改、元件的替换、电路的优化等。
5. 测试整改效果:在实施整改措施后,使用频谱分析仪等工具测试整改效果,确认是否达到标准和规定的要求。
6. 优化和完善:如果整改效果不理想,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整改方案,并重复实施和测试过程,直到达到要求为止。
需要注意的是,EMI整改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如电路设计、元件选择、布局和布线等。
因此,在进行整改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采取综合性的措施来降低EMI干扰。
652020年第3期 安全与电磁兼容引言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BMS)[1]、高压直流接触器(以下简称“接触器”)以及电机控制器(MCU)的IGBT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均会在工作中产生特定频率的电磁辐射并对周围系统形成干扰。
同一研发平台的某些车载部件具有沿用性,决定了这些沿用件的特征发射频率会出现在多款车型中,从而形成这些车辆的“指纹特征”。
由于特征发射频率通常是为了实现特定功能而必然存在的,因此特征发射频率引发的EMI 往往只能采取规避或者尽量降低的措施而难以彻底消除。
多款车型测试发现,沿用件应用在不同车型上时表现出的对外发射或者抗扰特性有一定差异,因此针对问题车型需要从系统间采取优化措施。
接触器与MCU 作为驱动系统的重要单元,其特征发射频率可视为电动汽车的指纹特征。
下文将基于接触器与MCU 两个车载部件,结合案例,论述其特征发射频率EMI 的排查定位过程及其优化措施。
1 接触器特征频率接触器作为动力电池包内部控制直流母线通断的重要功能单元,原本仅有简单的维持通断的能力,没有周期性特征发射频率。
随着电动汽车节能降耗的需求提升,集成节能板的接触器开始投入应用,随之产生 20 kHz 特征频率电磁发射,甚至引发整车超标问题。
1.1 接触器特征频率EMI 的排查1.1.1 系统级排查早期某车型GB/T 18387-2008测试发现,150 kHz 以下低频段有周期性20 kHz 发射峰,并导致整车发射超标。
通过暗室内整车与系统级排查,确定发射根源为电池包。
按照北汽企标要求对动力电池包系统进行了低频电磁场辐射发射RE02测试,磁场发射测试结果如图1所示。
其中红色实线为磁场测试等级1(等同于GB/T 18387- 2017限值),而紫色虚线为测试等级2,两者相差6 dB。
由图1可见,动力电池包在20 kHz,40 kHz,60 kHz 等20 kHz 的倍频点有极强特征发射峰值,因此确定导致整车周期性20 kHz 异常发射的源头是动力电池包。
EMC整改对策实例标题:EMI快速诊断与对策2008—01—06 12:30:35EMI快速诊断与对策EMI FAST DIAGNOSIS AND COUNTERMEA SURE深圳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邓志新李思雄摘要文章主要介绍EMI快速诊断与对策,指出EMI改进的关键是EMI问题诊断,解决电磁兼容问题的根本办法,是进行电磁兼容设计。
EMI设计核心是紧紧围绕降低骚扰源频率f和减小高频电流环面积两大措施。
文章倡导人性化工作态度,作者认为,只要不断的学习和总结,EMC是逐渐“看得见和摸得着”的,是有规可循的。
关键词认证EMI 规律诊断对策设计Abstract In this article, EMI fast diagnosis an d countermeasure is introduced。
EMI diagnosis is the key of EMI improvement, EMC design is the fundamentals of solving EMC problem。
The core of EMC design is to take two mea sures—to reduce EMI source frequency and to reduce the acreage of high frequency curren t loop 。
Author sparkplug humanistic attitude to EMC,and author think that EMC will come into view and can be found out,a rule shall be there to be useable. Keywords certification,EMI, rule, diagnosis, countermeasure, design 电磁辐射骚扰的远场测量是指在半电波暗室或者EMC 开阔场进行的测量,测量天线与被测物的距离一般为3米或3米以上,给出的结果是一张频谱图,即各个频率点的电磁辐射骚扰强度。
判断电磁干扰程度的指标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如下:电磁干扰是指电磁场的不良影响对电子设备、通信系统和其他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造成的干扰现象。
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电磁干扰问题也愈加突出。
电磁干扰给各个领域的电子设备和通信系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电磁干扰可以表现为电磁场的强度、频率、波形等方面的异常变化,进而影响到设备的正常工作。
电磁干扰常常是由于外部电磁源的存在,如电力线、雷电、电磁波等导致的。
同时,设备内部的电子元件、电路设计和布局不合理也会加剧电磁干扰的程度。
判断电磁干扰程度的指标是评估电磁干扰对设备和系统的影响程度的重要标准。
这些指标可以从电磁场强度、频率范围、电磁波形等角度来考量。
准确判断电磁干扰程度的指标可以帮助工程技术人员快速定位和解决电磁干扰问题,提高设备和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本文将系统介绍电磁干扰的定义、影响和分类,重点讨论判断电磁干扰程度的常用指标。
同时,还将探讨这些指标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深入研究电磁干扰程度的判断指标,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电磁干扰的本质,提高电子设备和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为电磁兼容与电磁干扰控制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如下编写: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组织和展开对电磁干扰程度的判断指标进行讨论:第一部分:引言在引言部分中,将对电磁干扰的概念进行概述,同时介绍本文的结构和目的。
第二部分:正文正文部分将分为两个子节,分别是电磁干扰的定义和影响,以及电磁干扰的分类。
2.1 电磁干扰的定义和影响在这一部分,将详细介绍电磁干扰的概念和定义,并探讨电磁干扰对现代社会产生的各种影响。
这将包括对电子设备、通信系统和无线电波传输等方面的干扰影响进行分析和说明。
2.2 电磁干扰的分类本节将对电磁干扰按照其来源和性质进行分类。
将介绍不同类型的电磁干扰,如人为干扰、天然干扰和设备之间的干扰,同时对干扰的频率、功率等属性进行分析和描述。
摘要文章主要介绍EMI快速诊断与对策,指出EMI改进的关键是EMI问题诊断,解决电磁兼容问题的根本办法,是进行电磁兼容设计。
EMI设计核心是紧紧围绕降低骚扰源频率f和减小高频电流环面积两大措施。
文章倡导人性化工作态度,作者认为,只要不断的学习和总结,EMC是逐渐“看得见和摸得着”的,是有规可循的。
关键词认证 EMI 规律诊断对策设计Abstract In this article, EMI fast diagnosis and countermeasure is introduced. EMI diagnosis is the key ofEMI improvement, EMC design is the fundamentals of solving EMC problem. The core of EMC design is to take two measures-to reduce EMI source frequency and to reduce the acreage of high frequency current loop . Author sparkplug humanistic attitude to EMC,and author think that EMC will come into view and can be found out,a rule shall be there to be useable. Keywords certification, EMI, rule, diagnosis, countermeasure, design电磁辐射骚扰的远场测量是指在半电波暗室或者EMC开阔场进行的测量,测量天线与被测物的距离一般为3米或3米以上,给出的结果是一张频谱图,即各个频率点的电磁辐射骚扰强度。
标准GB13837-1997(CISPR13)和GB4343-1995(CISPR14)规定,应分别测试EUT外接连线,如电源线、AV线、耳机线、话筒线等线缆的骚扰功率。
传导骚扰是测试EUT运行过程中端口骚扰电压,包括电源端口、射频端口、天线端口、电信端口等。
如果被测设备有一个或者几个频率点的电磁骚扰超过了标准的限值,被测设备就不符合EMC标准要求。
如果设备没有通过EMC测试,我们从测量结果中,只能知道哪些频率点“超标”了,而这些频率的电磁骚扰是从哪里出来的,往往是工程师门最不容易发现、最难解决的问题。
EMI快速诊断方法就是针对EUT的原理,先推断引起EMI的原因和内部骚扰源可能是什么,再根据EMI产生的途径和机理,透过测试图,分析超差原因;必要时,辅以高频示波器或频谱仪,从频域到时域,寻找产生EMI问题的对应电路和器件;从而制定EMI對策。
在这里提供一些案例,通过解读测试图,把看不见、摸不着的EMI变得直观易懂,供大家参考。
关于电磁辐射骚扰场强或功率测试分析案例:辐射骚扰图1如右:样品为CRT显示器频率点35.4 MHz附近, 30~45MHz之间大部分隆起超出限值,通常只有两个原因-开关电源电路或地线处置不良引起。
对策- 显示器使用带磁环类型的信号电缆和电源电缆, 电源输入端串接差模线圈,电源地线剪短就近接地。
辐射骚扰图2如右:样品为微型计算机(改进后)频率点100 MHz、366.24MHz等刚好符合GB9254-1998B级要求。
这是测试超差6dB后,机箱经过金属胶带密封处理后获得的测试结果。
象这种曲线底部未明显抬高,30~1000MHz频段有频率点超差现象,应该选择屏蔽较好的电缆和机箱。
使用带滤波器类型或带磁环的信号电缆和电源电缆, 电源输入端串接差模线圈,会有益处。
辐射骚扰图3如右:样品为微型计算机频率点35 MHz、70MHz、170.76 MHz等附近超差,既有频率低端隆起超出限值现象,由地线问题;也有30~1000MHz频段频率点超差现象,有屏蔽问题。
应该综合处理,选择屏蔽较好的电缆和机箱,使用带滤波器类型或带磁环类型的信号电缆和电源电缆, 电源输入端串接差模线圈。
值得一体的是,对于如果带电机的EUT,图3如果频谱图和时域波形图都带有较多毛刺,须怀疑电机骚扰。
辐射骚扰图4如右:样品为CRT显示器(改进后)频率点45 MHz附近、70MHz-100 MHz频段等超差严重,分别超出限值8dB、12dB;既有频率低端隆起超出限值现象,也有30~1000MHz频段频率点超差现象,经检查,所有措施都已做足够,不得不怀疑CRT有问题,拆换后测试结果很好,如图4。
骚扰功率图5如右:样品为VCD播放机/AV电缆频率30~300MHz之间大部分频段隆起贴近或超出限值,曲线底部明显抬高,通常只有一个原因-地线处置不良引起。
此外,频率点135MHz测试超差较大,图中可见每隔27MHz就有一个高点, 该VCD播放机解码芯片正好使用27MHz晶振,135MHz是27MHz的5倍频。
如果地线改善后,该频点仍然超差, 应减小晶振谐波辐射。
实际情况:AV电缆梅花接口在金属后壳安装处,未直接就近与金属后壳相连接地。
图5对策:换用能够在安装处直接与金属后壳接地处理的AV梅花接口;频率点135MHz 平均值仍然超差5.6dB, 在如下图对应箭头所指位置使用磁珠,即晶振与解码芯片相连脚上,加串100MHz/1500Ω磁珠,测试结果通过。
骚扰功率图6如右:开关电源/输入电源线30~80MHz之间大部分隆起超出限值, 30~300MHz之间全是开关电源典型频谱图,表明开关电源电路或地线处置不良。
经检查开关电源输入电源线地线只接了两个Y电容,并未与开关电源其它地相连;虽使用了共模线圈,但开关电源输入端电路排版不对称,L布线较直, N布线弯曲得厉害,查电源端骚扰电压测试L端如图7,N端如图8。
由图可见,L端与N端电源端骚扰电压测试结果不对称。
图6对策:开关电源输入电源线地线与初级其它地相连;电源输入端N端布线串接差模线圈,串接差模线圈前端电源输入L端与N端之间加接差模电容,差模线圈后L端与N端分别加一个到地共模电容。
处理后测试合格。
使用带磁环电源电缆测试效果更佳。
骚扰功率重新测试图如下图9。
图7 图8图9 图10骚扰功率图10如右:样品为DVD播放机/AV电缆骚扰功率图11如右:样品为VCD播放机/AV电缆图10:DVD播放机在30~300MHz之间有部分频段隆起贴近限值,应有接地处置方式可以改善。
图11 :VCD播放机骚扰功率测试曲线底部无明显抬高,表明地线处置良好。
图11图10、图11是明显的晶振谐波频谱,从骚扰功率图中看出较大的超差频率点为135MHz、108MHz、50.8MHz、189MHz,以及谐波频谱间隔,结合样机时钟晶振频率为 16.9344MHz、27MHz,显然,要想通过测试, 必须减小晶振谐波辐射。
整改时,减小VCD/DVD播放机晶振谐波辐射的主要措施有: 检查解码芯片供电电压是否合适、有无过高,过高则调低;解码芯片供电连脚上是否有小容量电容就近到地,无则加一个,另加一个电抗较小、阻抗较大的磁珠, 磁珠的阻抗在50 MHz以上越大越好;通过高頻示波器观察晶振波形是否接近正弦波,否则调整晶振下地电容;晶振与解码芯片相连脚上,加串电抗较小、阻抗较大的磁珠, 电抗增加不多情况下,磁珠的阻抗在50 MHz以上越大越好;检查解码芯片供电回路、解码芯片晶振时钟回路以及高速信号回路面积是否过大,晶振旁边布线回路面积是否过大,如果是,则须设法解决。
如果以上措施本来已落实部分,其余措施难以实施,这只能在输出线上串磁珠,套磁环。
这些措施可说都是权宜之计,生产工艺上会有困难,唯一办法只有作设计改动。
如果工程师设计时能考虑到以上问题,就不会有这些麻烦,就可以省时省力通过测试。
本案例足以说明,EMC工作的重点、重中之重就是EMC设计。
EMC设计就是在产品的设计过程中仔细预测各种可能发生的电磁兼容问题,从设计的一开始就采取各种措施,尽量采用电磁兼容设计规范,目标是使得样机完成后满足电磁兼容性要求。
稍后介绍EMC设计内容。
处理注入电源骚扰电压测试图要决:先看L/N两端是否对称,如对称,直接采用共摸电流抑制;如不对称,先给较大骚扰的一端先串接差模线圈,加接共模电容,再采用共摸电流抑制;根据产品电路原理和频谱图形,判明超差原因,是开关电源引起,还是晶振时钟(或其谐波)耦合引起,抑或是视频等高频电路泄漏引起,接地不良引起?再对症下药。
如果由于晶振时钟(或其谐波)和视频等高频电路泄漏引起注入电源骚扰电压超差,大多数情况可以推断其辐射骚扰也会超差。
注入电源骚扰电压案例:注入电源骚扰电压测试图12如右上,2.36 MHz附近隆起, L/N两端非常相似。
对策:电源输入端串接共模线圈, L/N两端加接到地共模电容。
注入电源骚扰电压测试图13如右,0.15~1MHz开关电源引起超差。
对策:加大共模线圈磁环或加多共模线圈的线圈匝数, 共模线圈两端都加上落地Y电容即共模电容,Y电容容量适当加大。
图13注入电源骚扰电压测试图14如右,非常明显,27MHz时钟信号耦合进电源网络,引起注入电源骚扰电压超差;可以推断其谐波辐射骚扰一般也会超差。
对策:把电源线及电源电路避开时钟信号产生和传输电路;使用带磁环的电源电缆;最主要的是采用减小VCD/DVD播放机晶振谐波辐射一样的主要措施。
图15为电视干线放大器电源线的骚扰功率测试图,输入信号711.25MHz/70dBuv, 电视干线放大器输出信号711.25MHz/100dBuv,端接屏蔽75Ω屏蔽标准负载。
标准限值为20dBpw,图中限值为21.1 dBpw,加上吸收钳校准因子和电缆损耗, 超差达10 dBpw。
高频信号放大和传输设备最基本要求就是壳体和接口屏蔽以及输入、输出信号电缆和电源电缆的屏蔽和滤波措施。
检查EUT发现,壳体和接口屏蔽较好,电源电缆的滤波器安装在电路板,不是安装在输入孔上,更未使用效果较佳的穿孔滤波器。
对于700 MHz高频信号,出入电缆滤波措施不佳,屏蔽效能可损失30dB。
对策:使用效果较佳的输入电源滤波器,安装在输入口金属壳上。
关于FM收音天线端骚扰电压和辐射骚扰超出限值,只要考虑改善天线端和本振电路间的隔离以及减小本振信号强度即可;其它天线端和射频端骚扰电压是否超出限值,只取决于高频头、射频调制器的性能,与别的部分无关。
只要选购经过CCC或CQC认证的产品即可。
非间断性工作的样品,处于平稳常态时,测试中发现存在间隙性骚扰时,如果样品电源断开间隙性骚扰就消失,则该样品电路设计或连接可能存在故障。
先检查电路可能存在的故障。
前面提到,必要时可以用频谱分析仪和近场探头做近场测量,进行EMC溯源诊断:大电流低电压的源(电流源)主要与磁场关联,而高电压小电流的源(电压源)则主要与电场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