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数学试题(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05.77 KB
- 文档页数:9
山东省滨州市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数学试题第Ⅰ卷 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的选项选出来,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写在答题栏内) 1.下列图形具有稳定性的是( )A. 正方形B. 长方形C. 直角三角形D. 平行四边形 2.已知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则∠α度数是( )A. 50°B. 58°C. 60°D. 72°3.若等腰三角形中有一个角等于5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度数为( ) A .50B .80C .65或50D .50或804.下列计算中,结果正确的是 ( ) A .236a a a =· B .()()26a a a =·3 C .()326a a = D .623a a a ÷=5.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6.使分式14-x 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 1 B.x >1 C .x <1 D .x ≠-17.如图,画△ABC 中AB 边上的高,下列画法中正确的是( ) A. B. C. D.8.下列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方法,错误的是 ( ) A .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 B .斜边和一锐角对应相等 C .斜边和一直角边对应相等D .两锐角对应相等9.下列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错误..的是( )。
A .22))((b a b a b a -=-+ B .1)1)(1(2-=-+x x x C .12)12)(12(2-=-+x x x D .49)23)(23(2-=--+-x x x 10.若分式112x y -=,则分式4543x xy yx xy y+---的值等于( ) A .-35 B .35 C .-45 D .4511.如图,已知△ABC,O 是△ABC 内的一点,连接OB 、OC ,将∠ABO、∠ACO 分别记为∠1、∠2,则∠1、∠2、∠A、∠O 四个角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A .∠1+∠0=∠A+∠2B .∠1+∠2+∠A+∠O=180°C .∠1+∠2+∠A+∠O=360°D .∠1+∠2+∠A=∠O12.如图,AB=AC ,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B 于D ,交AC 于E ,BE 恰好平分ABC ∠,有以下结论:(1)ED=EC ;(2)BEC ∆的周长等于2AE+EC ; (3)图中共有3个等腰三角形; (4)36A ∠=,其中正确的共有( )A .4个B .3个C .2个D .1个二、填空题:13.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其外角和的3倍,则这个多边形是 边形。
山东滨州2014中考二模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2-的倒数是( ) A. -2 B. 12- C.2 D. 122、给出下列六个实数17,0.13 ,-,π, 3.14,其中无理数的个数是( )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3、如图,已知直线AB ∥CD ,∠B =45°,∠D =25°,则∠F =( ) A. 15° B. 20° C. 25° D. 30°4、化简分式222a ab b a --的结果是( )A.a ab + B. a b a + C. a a b -- D. a a b- 5、若二次函数222 4 ()y ax x a a =-+-为常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该图象的对称轴是( )直线1x = C. 直线12x =- D. 直线12x =6、在正方形网格中,∠AOB 如图放置,则cos ∠AOB 的值是( ) A.B. C. 2 D. 127、“递减数”是一个数中右边数字比左边数字小的自然数(如:32,421,9732等),任取一个两位数,是“递减数”的概率是( ) A.718 B. 25 C. 35 D. 128、如图,在△ABC 中,AB=AC =5,BC =6,点M 为BC 的中点,MN ⊥AC 于点N ,则MN 等于( )EFABC D 第3题BO A第6题第8题NM ACB第9题D EF P A BCA.65 B. 95 C. 125 D. 1659、如图,在△ABC 中,BC =4,以点A 为圆心,2为半径的⊙A 与BC 相切于点D ,交AB 于点E ,交AC 于点F ,点P 是⊙A 上一点,且∠EPF =40°,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A. 49π-B. 849π-C. 489π-D. 889π- 10、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E 、F 分别是边BC 和CD 上的动点(不与正方形的顶点重合),不管E 、F 怎样运动,始终保持AE ⊥EF .设BE=x ,DF=y ,则y 是x 的函数,函数关系式是( ) A. 1y x =+ B. 1y x =-C. 21y x x =-+D. 21y x x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 =0x x m +-的一个根是0,则另一个根是 . 12、小明和小红练习射击,第一轮10枪打完后两人的成绩如图,一般新手的成绩不太稳定,小明和小红二人中有一人是新手,估计小明和小红两人中新手是 .13、苹果的进价是每千克3.8元,销售中估计有5%的苹果正常损耗.为避免亏本,商家把销售价应该至少定为每千克 元.14、已知一次函数 (,)y ax b a b =+是常数,x 与y 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那么方程 =0ax b +的解是 ;不等式 <0ax b +的解集是 . 15、已知两点A (2,0),B (0,4),且∠1=∠2,则tan ∠OCA = .x -2-10 1 2 3y642-2 -4EF D CBAyx 第10题第12题小红小明64216、如图,C 为线段AE 上一动点(不与点A ,E 重合),在AE 同侧分别作正三角形ABC 和正三角形CDE ,AD 与BE 交于点O ,AD 与BC 交于点P ,BE 与CD 交于点Q ,连结PQ .以下五个结论: ①AD=BE ; ② PQ ∥AE ; ③ △PQC 是等边三角形; ④ DE=DP ;⑤ ∠AOB =60°.恒成立的有 (把你认为正确的序号都填上).三、(本大题共3小题,第17小题6分,第18、19小题各7分,共20分) 17、求值:30010.125()(3)sin 602π-⨯-+-+.18、化简求值211(), 224x x x x x -÷=-+-其中.O QPCBDA第16题19、观察下列方程,并回答问题:①210x -=;②220x x +-=;③2230x x +-=;④2340x x +-=;……. (1)请你根据这列方程的特点写出第n 个方程; (2)直接写出第2009个方程的根; (3)说出这列方程的根的一个共同特点.四、(本大题2题,每小题8分,共16分)20、如图8,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O 是对角线AC 的中点,过点O 的直线EF 分别交AB 、DC 于点E 、F ,与CB 、AD 的延长线分别交于点G 、H .(1)写出图中不全等的两个相似三角形,用符号“∽”表示(不要求证明); (2)除AB =CD ,AD =BC ,OA =OC 这三对相等的线段外, 图中还有多对相等的线段,请选出其中一对加以证明.第20题GHF EODAB C21、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有n个小球,其中两个是白球,其余为红球,这些球的形状、大小、质地等完全相同.现从口袋中随机地取出一个球,它是红球的概率是35.(1)求n的值;(2)把这n个球中的两个标号为1,其余分别标号为2,3,…,1n ,随机地取出一个小球后不放回,再随机地取出一个小球,求第二次取出小球标号大于第一次取出小球标号的概率.五、(本大题2题,第22题8分,第23题9分,共17分)22、如图,已知AB是⊙O的直径,且AB=12,AP是半圆的切线,点C是半圆上的一动点(不与点A、B重合),过点C作CD⊥AP于点D,记∠COA=α.(1)当α=60°时,求CD的长;(2)当α为何值时,CD与⊙O相切?说明理由;(3)当AD=α的值.PAD第22题A P23、2007年5月30日起,证券交易印花税调整为成交额的0.3%,另外证券营业部还要从股票交易中收取成交额的0.35%的佣金. 假设某人第一天以每股10元的价格,买进某种股票1000股.(1)如果在第二天以相同价格卖出这批股票,试问此人在这一买一卖的交易中是赚钱了?还是赔钱了?赚了多少?赔了多少?(2)如果此人在第二天想以不赔本的“保本价”卖出这批股票,他至少应以每股多少元的价格卖出这些股票?(3)如果此人在第三天的交易中才卖出这些股票,并赚得1956.35元,试问这种股票平均每天的增长率是多少?六、(本大题2题,第24题9分,第25题10分,共19分)2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C (-3,0),点A 、B 分别在x 轴、y 轴的正半轴上,且满足0132=-+-OA OB . (1)求点A 、点B 的坐标;(2)若点P 从C 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射线..CB 运动,连结AP ,设△ABP 的面积为S ,点P 的运动时间为t 秒,求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在(2)的条件下,是否存在点P ,使以点A 、B 、P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OB 相似?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第24题25、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2,AD=3.(1)在边CD 上找一点E ,使EB 平分∠AEC ,并加以说明;(2)若P 为BC 边上一点,且BP=2CP ,连接EP 并延长交AB 的延长线于F . ①求证:点B 平分线段AF ;②△P AE 能否由△PFB 绕P 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而得到?若能,加以证明,并求出旋转度数;若不能,请说明理由.第25题D参考答案一、1、A 2、 C 3、B 4、 C 5、D 6、A 7、D 8、C 9、B 10、C 二、11、2-=x 12、 小红 13、4 14、1=x ,1>x 15、1216、①②③⑤三、1718、 19、(1)2(1)0x n x n +--= ;(2)121 , 2009x x ==-;(3)这列方程都有一个根是1. 四、20、(1) △AEH ∽△DFH .(或△AEH ∽△BEG , 或△BEG ∽△CFG ,或△DFH ∽△CFG ) (2)OE =OF .证明如下:∵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B ∴∥CD ,AO CO =EAO FCO ∠=∠∴AOE COF ∠=∠∵∴△AOE ≌△COFOE OF =∴.21、(1)依题意23, 55n n n -=∴=. (2)当5n =时,这5个球两个标号为1,其余标号分别为2,3,4. 画出树形图:从上面的树形图可以看到:两次取出小球的结果共有20种,其中符合条件的有9种. ∴所求概率为920P =. 五、22、(1)CD=3 ;(2) α=90°,CD 与⊙O 相切,理由略;(3)α=45°或α=135°. 23、(1)此人买1000股股票,实际共支付的资金是:100010(10.3%0.35%)10065⨯++=(元)第二天以每股10元价格卖出这批股票,他实际收回的资金是:1 12 3431 1 3 4211 2 3 41 2 3 4第2次1第1次100010(10.3%0.35%)9935⨯--=(元)所以此人在这一买一卖的交易中,赔钱了,共赔了10065-9935=130(元) (2)设此人以每股x 元在第二天的交易中卖出这批股票时能“保本”,则有: 1000(10.3%0.35%)10065x --=,解得10.1309x =(元) 所以,第二天以每股10.1309元卖出才不会赔本,即能“保本”.(3)设这种股票平均每天的增长率为y ,则第二天共有1000(1)y +股,第三天共有21000(1)y +股,可列方程:2100010(1)(10.3%0.35%)100651956.35y ⨯+--=+化简得,2(1) 1.21y += 解得,120.1 2.1y y ==-由于增长率不可能是负数,故 2.1y =-不合题意,舍去. ∴0.1 =10% y =则这种股票平均每天的增长率为10%. 六、24、(1)0132=-+-OA OB 01,032=-=-∴OA OB1,3==∴OA OB )3,0(),0,1(B A ∴(2)先求得32=BC ,AC=4,AB=2,从而得∠ABC =90°当320≤≤t 时,t AB CP AB BC S -=⨯-⨯=322121 当32>t 时,322121-=⨯-⨯=t AB BC AB CP S∴⎪⎩⎪⎨⎧>-≤≤-=)32(32)320(32t t t tS(3))32,3();334,1();332,1();0,3(4321P P P P -- 25、(1)当E 为CD 中点时,EB 平分∠AEC .理由如下:- 11 -F 由∠D =900 ,DE=1,AD=3,推得∠DEA =600,同理,∠CEB =600 ,从而∠AEB =∠CEB =600 ,即EB 平分∠AEC ..(2)①∵CE ∥BF ,∴BF CE =BP CP =21 ∴BF=2CE. 又∵AB =2CE ,∴点B 平分线段AF . ②能. 证明如下:∵CP =313,CE =1,∠C =900 ,∴EP =323. 在Rt △ADE 中,AE = ()2213+ =2,∴AE=BF ,又∵PB =332,∴PB=PE ∵∠AEP =∠BP =900 ,∴△P AS ≌△PFB .∴△P AE 可以△PFB 按照顺时针方向绕P 点旋转而得到,旋转度数为120°。
山东省滨州市中考数学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3分)在直角三角形中,若勾为3,股为4,则弦为()A.5 B.6 C.7 D.8【分析】直接根据勾股定理求解即可.【解答】解:∵在直角三角形中,勾为3,股为4,∴弦为=5.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在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长的平方之和一定等于斜边长的平方.2.(3分)若数轴上点A、B分别表示数2、﹣2,则A、B两点之间的距离可表示为()A.2+(﹣2)B.2﹣(﹣2)C.(﹣2)+2 D.(﹣2)﹣2【分析】根据数轴上两点间距离的定义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A、B两点之间的距离可表示为:2﹣(﹣2).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数轴等知识,熟知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3.(3分)如图,直线AB∥CD,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1=∠2 B.∠3=∠4 C.∠1+∠3=180°D.∠3+∠4=180°【分析】依据AB∥CD,可得∠3+∠5=180°,再根据∠5=∠4,即可得出∠3+∠4=180°.【解答】解:如图,∵AB∥CD,∴∠3+∠5=180°,又∵∠5=∠4,∴∠3+∠4=180°,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解题时注意: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4.(3分)下列运算:①a2•a3=a6,②(a3)2=a6,③a5÷a5=a,④(ab)3=a3b3,其中结果正确的个数为()A.1 B.2 C.3 D.4【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幂的乘方法则:底数不变,指数相乘;积的乘方法则:把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①a2•a3=a5,故原题计算错误;②(a3)2=a6,故原题计算正确;③a5÷a5=1,故原题计算错误;④(ab)3=a3b3,故原题计算正确;正确的共2个,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同底数幂的除法、乘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关键是熟练掌握各计算法则.5.(3分)把不等式组中每个不等式的解集在同一条数轴上表示出来,正确的为()A.B.C.D.【分析】先求出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再利用数轴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解答】解:解不等式x+1≥3,得:x≥2,解不等式﹣2x﹣6>﹣4,得:x<﹣1,将两不等式解集表示在数轴上如下: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解不等式组时要注意解集的确定原则: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取中间,大大小小无解了.6.(3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线段AB两个端点的坐标分别为A(6,8),B (10,2),若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在第一象限内将线段AB缩短为原来的后得到线段CD,则点A的对应点C的坐标为()A.(5,1) B.(4,3) C.(3,4) D.(1,5)【分析】利用位似图形的性质,结合两图形的位似比进而得出C点坐标.【解答】解:∵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在第一象限内将线段AB缩小为原来的后得到线段CD,∴端点C的横坐标和纵坐标都变为A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的一半,又∵A(6,8),∴端点C的坐标为(3,4).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位似图形的性质,利用两图形的位似比得出对应点横纵坐标关系是解题关键.7.(3分)下列命题,其中是真命题的为()A.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B.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C.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D.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分析】分析是否为真命题,需要分别分析各题设是否能推出结论,从而利用排除法得出答案.【解答】解:A、例如等腰梯形,故本选项错误;B、根据菱形的判定,应是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故本选项错误;C、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故本选项错误;D、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命题的真假区别.正确的命题叫真命题,错误的命题叫做假命题.判断命题的真假关键是要熟悉课本中的性质定理,难度适中.8.(3分)已知半径为5的⊙O是△ABC的外接圆,若∠ABC=25°,则劣弧的长为()A.B.C.D.【分析】根据圆周角定理和弧长公式解答即可.【解答】解:如图:连接AO,CO,∵∠ABC=25°,∴∠AOC=50°,∴劣弧的长=,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三角形的外接圆与外心,关键是根据圆周角定理和弧长公式解答.9.(3分)如果一组数据6、7、x、9、5的平均数是2x,那么这组数据的方差为()A.4 B.3 C.2 D.1【分析】先根据平均数的定义确定出x的值,再根据方差公式进行计算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根据题意,得:=2x,解得:x=3,则这组数据为6、7、3、9、5,其平均数是6,所以这组数据的方差为×[(6﹣6)2+(7﹣6)2+(3﹣6)2+(9﹣6)2+(5﹣6)2]=4,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平均数和方差的定义.平均数是所有数据的和除以数据的个数.方差是一组数据中各数据与它们的平均数的差的平方的平均数.10.(3分)如图,若二次函数y=ax2+bx+c(a≠0)图象的对称轴为x=1,与y轴交于点C,与x轴交于点A、点B(﹣1,0),则①二次函数的最大值为a+b+c;②a﹣b+c<0;③b2﹣4ac<0;④当y>0时,﹣1<x<3,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1 B.2 C.3 D.4【分析】直接利用二次函数的开口方向以及图象与x轴的交点,进而分别分析得出答案.【解答】解:①∵二次函数y=ax2+bx+c(a≠0)图象的对称轴为x=1,且开口向下,∴x=1时,y=a+b+c,即二次函数的最大值为a+b+c,故①正确;②当x=﹣1时,a﹣b+c=0,故②错误;③图象与x轴有2个交点,故b2﹣4ac>0,故③错误;④∵图象的对称轴为x=1,与x轴交于点A、点B(﹣1,0),∴A(3,0),故当y>0时,﹣1<x<3,故④正确.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以及二次函数最值等知识,正确得出A 点坐标是解题关键.11.(3分)如图,∠AOB=60°,点P是∠AOB内的定点且OP=,若点M、N 分别是射线OA、OB上异于点O的动点,则△PMN周长的最小值是()A.B.C.6 D.3【分析】作P点分别关于OA、OB的对称点C、D,连接CD分别交OA、OB于M、N,如图,利用轴对称的性质得MP=MC,NP=ND,OP=OD=OC=,∠BOP=∠BOD,∠AOP=∠AOC,所以∠COD=2∠AOB=120°,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判断此时△PMN周长最小,作OH⊥CD于H,则CH=DH,然后利用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计算出CD即可.【解答】解:作P点分别关于OA、OB的对称点C、D,连接CD分别交OA、OB 于M、N,如图,则MP=MC,NP=ND,OP=OD=OC=,∠BOP=∠BOD,∠AOP=∠AOC,∴PN+PM+MN=ND+MN+NC=DC,∠COD=∠BOP+∠BOD+∠AOP+∠AOC=2∠AOB=120°,∴此时△PMN周长最小,作OH⊥CD于H,则CH=DH,∵∠OCH=30°,∴OH=OC=,CH=OH=,∴CD=2CH=3.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熟练掌握轴对称的性质,会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决路径最短问题.12.(3分)如果规定[x]表示不大于x的最大整数,例如[2.3]=2,那么函数y=x ﹣[x]的图象为()A.B.C.D.【分析】根据定义可将函数进行化简.【解答】解:当﹣1≤x<0,[x]=﹣1,y=x+1当0≤x<1时,[x]=0,y=x当1≤x<2时,[x]=1,y=x﹣1……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函数的图象,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x]的定义,然后对函数进行化简,本题属于中等题型.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40分)13.(5分)在△ABC中,若∠A=30°,∠B=50°,则∠C=100°.【分析】直接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在△ABC中,∠A=30°,∠B=50°,∴∠C=180°﹣30°﹣50°=100°.故答案为:10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正确把握定义是解题关键.14.(5分)若分式的值为0,则x的值为﹣3.【分析】分式的值为0的条件是:(1)分子=0;(2)分母≠0.两个条件需同时具备,缺一不可.据此可以解答本题.【解答】解:因为分式的值为0,所以=0,化简得x2﹣9=0,即x2=9.解得x=±3因为x﹣3≠0,即x≠3所以x=﹣3.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式的值为0的条件,注意分母不为0.15.(5分)在△ABC中,∠C=90°,若tanA=,则sinB=.【分析】直接根据题意表示出三角形的各边,进而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关系得出答案.【解答】解:如图所示:∵∠C=90°,tanA=,∴设BC=x,则AC=2x,故AB=x,则sinB===.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锐角三角函数关系,正确表示各边长是解题关键.16.(5分)若从﹣1,1,2这三个数中,任取两个分别作为点M的横、纵坐标,则点M在第二象限的概率是.【分析】列表得出所有等可能结果,从中找到点M在第二象限的结果数,再根据概率公式计算可得.【解答】解:列表如下:由表可知,共有6种等可能结果,其中点M在第二象限的有2种结果,所以点M在第二象限的概率是=,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列表法与树状图法求概率的方法:先列表展示所有等可能的结果数n,再找出某事件发生的结果数m,然后根据概率的定义计算出这个事件的概率=.17.(5分)若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则关于a、b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分析】利用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可得m、n的数值,代入关于a、b的方程组即可求解,利用整体的思想整理找到两个方程组的联系求解的方法更好.【解答】解:方法一:∵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将解代入方程组可得m=﹣1,n=2∴关于a、b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可整理为:解得:方法二: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由关于a、b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可知解得: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求解,重点是整体考虑的数学思想的理解运用在此题体现明显.18.(5分)若点A(﹣2,y1)、B(﹣1,y2)、C(1,y3)都在反比例函数y=(k为常数)的图象上,则y1、y2、y3的大小关系为y2<y1<y3.【分析】设t=k2﹣2k+3,配方后可得出t>0,利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求出y1、y2、y3的值,比较后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设t=k2﹣2k+3,∵k2﹣2k+3=(k﹣1)2+2>0,∴t>0.∵点A(﹣2,y1)、B(﹣1,y2)、C(1,y3)都在反比例函数y=(k为常数)的图象上,∴y1=﹣,y2=﹣t,y3=t,又∵﹣t<﹣<t,∴y2<y1<y3.故答案为:y2<y1<y3.【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利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求出y1、y2、y3的值是解题的关键.19.(5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AB=2,BC=4,点E、F分别在BC、CD上,若AE=,∠EAF=45°,则AF的长为.【分析】取AB的中点M,连接ME,在AD上截取ND=DF,设DF=DN=x,则NF=x,再利用矩形的性质和已知条件证明△AME∽△FNA,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的比值相等可求出x的值,在直角三角形ADF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AF 的长.【解答】解:取AB的中点M,连接ME,在AD上截取ND=DF,设DF=DN=x,∵四边形ABCD是矩形,∴∠D=∠BAD=∠B=90°,AD=BC=4,∴NF=x,AN=4﹣x,∵AB=2,∴AM=BM=1,∵AE=,AB=2,∴BE=1,∴ME==,∵∠EAF=45°,∴∠MAE+∠NAF=45°,∵∠MAE+∠AEM=45°,∴∠MEA=∠NAF,∴△AME∽△FNA,∴,∴,解得:x=,∴AF==.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断和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的运用,正确添加辅助线构造相似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20.(5分)观察下列各式:=1+,=1+,=1+,……请利用你所发现的规律,计算+++…+,其结果为9.【分析】直接根据已知数据变化规律进而将原式变形求出答案.【解答】解:由题意可得:+++…+=1++1++1++ (1)=9+(1﹣+﹣+﹣+…+﹣)=9+=9.故答案为:9.【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数字变化规律,正确将原式变形是解题关键.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74分)21.(10分)先化简,再求值:(xy2+x2y)×÷,其中x=π0﹣()﹣1,y=2sin45°﹣.【分析】原式利用除法法则变形,约分得到最简结果,把x与y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解答】解:原式=xy(x+y)••=x﹣y,当x=1﹣2=﹣1,y=﹣2=﹣时,原式=﹣1.【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以及实数的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22.(12分)如图,AB为⊙O的直径,点C在⊙O上,AD⊥CD于点D,且AC 平分∠DAB,求证:(1)直线DC是⊙O的切线;(2)AC2=2AD•AO.【分析】(1)连接OC,由OA=OC、AC平分∠DAB知∠OAC=∠OCA=∠DAC,据此知OC∥AD,根据AD⊥DC即可得证;(2)连接BC,证△DAC∽△CAB即可得.【解答】解:(1)如图,连接OC,∵OA=OC,∴∠OAC=∠OCA,∵AC平分∠DAB,∴∠OAC=∠DAC,∴∠DAC=∠OCA,∴OC∥AD,又∵AD⊥CD,∴OC⊥DC,∴DC是⊙O的切线;(2)连接BC,∵AB为⊙O的直径,∴AB=2AO,∠ACB=90°,∵AD⊥DC,∴∠ADC=∠ACB=90°,又∵∠DAC=∠CAB,∴△DAC∽△CAB,∴=,即AC2=AB•AD,∵AB=2AO,∴AC2=2AD•AO.【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圆的切线,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切线的判定、圆周角定理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23.(12分)如图,一小球沿与地面成一定角度的方向飞出,小球的飞行路线是一条抛物线,如果不考虑空气阻力,小球的飞行高度y(单位:m)与飞行时间x(单位:s)之间具有函数关系y=﹣5x2+20x,请根据要求解答下列问题:(1)在飞行过程中,当小球的飞行高度为15m时,飞行时间是多少?(2)在飞行过程中,小球从飞出到落地所用时间是多少?(3)在飞行过程中,小球飞行高度何时最大?最大高度是多少?【分析】(1)根据题目中的函数解析式,令y=15即可解答本题;(2)令y=0,代入题目中的函数解析式即可解答本题;(3)将题目中的函数解析式化为顶点式即可解答本题.【解答】解:(1)当y=15时,15=﹣5x2+20x,解得,x1=1,x2=3,答:在飞行过程中,当小球的飞行高度为15m时,飞行时间是1s或3s;(2)当y=0时,0═﹣5x2+20x,解得,x3=0,x2=4,∵4﹣0=4,∴在飞行过程中,小球从飞出到落地所用时间是4s;(3)y=﹣5x2+20x=﹣5(x﹣2)2+20,∴当x=2时,y取得最大值,此时,y=20,答:在飞行过程中,小球飞行高度第2s时最大,最大高度是20m.【点评】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解答.24.(13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为坐标原点,菱形OABC的顶点A在x轴的正半轴上,顶点C的坐标为(1,).(1)求图象过点B的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求图象过点A,B的一次函数的解析式;(3)在第一象限内,当以上所求一次函数的图象在所求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下方时,请直接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分析】(1)由C的坐标求出菱形的边长,利用平移规律确定出B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即可;(2)由菱形的边长确定出A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AB解析式即可;(3)联立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求出交点坐标,由图象确定出满足题意x的范围即可.【解答】解:(1)由C的坐标为(1,),得到OC=2,∵菱形OABC,∴BC=OC=OA=2,BC∥x轴,∴B(3,),设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把B坐标代入得:k=3,则反比例解析式为y=;(2)设直线AB解析式为y=mx+n,把A(2,0),B(3,)代入得:,解得:,则直线AB解析式为y=x﹣2;(3)联立得:,解得:或,即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交点坐标为(3,)或(﹣1,﹣3),则当一次函数的图象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下方时,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为x<﹣1或0<x<3.【点评】此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与一次函数解析式,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性质,以及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交点,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是解本题的关键.25.(13分)已知,在△ABC中,∠A=90°,AB=AC,点D为BC的中点.(1)如图①,若点E、F分别为AB、AC上的点,且DE⊥DF,求证:BE=AF;(2)若点E、F分别为AB、CA延长线上的点,且DE⊥DF,那么BE=AF吗?请利用图②说明理由.【分析】(1)连接AD,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出AD=BD、∠EBD=∠FAD,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可得出∠BDE=∠ADF,由此即可证出△BDE≌△ADF(ASA),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证出BE=AF;(2)连接AD,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等角的补角相等可得出∠EBD=∠FAD、BD=AD,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可得出∠BDE=∠ADF,由此即可证出△EDB≌△FDA (ASA),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BE=AF.【解答】(1)证明:连接AD,如图①所示.∵∠A=90°,AB=AC,∴△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EBD=45°.∵点D为BC的中点,∴AD=BC=BD,∠FAD=45°.∵∠BDE+∠EDA=90°,∠EDA+∠ADF=90°,∴∠BDE=∠ADF.在△BDE和△ADF中,,∴△BDE≌△ADF(ASA),∴BE=AF;(2)BE=AF,证明如下:连接AD,如图②所示.∵∠ABD=∠BAD=45°,∴∠EBD=∠FAD=135°.∵∠EDB+∠BDF=90°,∠BDF+∠FDA=90°,∴∠EDB=∠FDA.在△EDB和△FDA中,,∴△EDB≌△FDA(ASA),∴BE=AF.【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补角及余角,解题的关键是:(1)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ASA证出△BDE≌△ADF;(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ASA证出△EDB≌△FDA.26.(14分)如图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圆心为P(x,y)的动圆经过点A (1,2)且与x轴相切于点B.(1)当x=2时,求⊙P的半径;(2)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请判断此函数图象的形状,并在图②中画出此函数的图象;(3)请类比圆的定义(图可以看成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的集合),给(2)中所得函数图象进行定义:此函数图象可以看成是到点A的距离等于到x轴的距离的所有点的集合.(4)当⊙P的半径为1时,若⊙P与以上(2)中所得函数图象相交于点C、D,其中交点D(m,n)在点C的右侧,请利用图②,求cos∠APD的大小.【分析】(1)由题意得到AP=PB,求出y的值,即为圆P的半径;(2)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根据AP=PB,确定出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画出函数图象即可;(3)类比圆的定义描述此函数定义即可;(4)画出相应图形,求出m的值,进而确定出所求角的余弦值即可.【解答】解:(1)由x=2,得到P(2,y),连接AP,PB,∵圆P与x轴相切,∴PB⊥x轴,即PB=y,由AP=PB,得到=y,解得:y=,则圆P的半径为;(2)同(1),由AP=PB,得到(x﹣1)2+(y﹣2)2=y2,整理得:y=(x﹣1)2+1,即图象为开口向上的抛物线,画出函数图象,如图②所示;(3)给(2)中所得函数图象进行定义:此函数图象可以看成是到点A的距离等于到x轴的距离的所有点的集合;故答案为:点A;x轴;(4)连接CD,连接AP并延长,交x轴于点F,设PE=a,则有EF=a+1,ED=,∴D坐标为(1+,a+1),代入抛物线解析式得:a+1=(1﹣a2)+1,解得:a=﹣2+或a=﹣2﹣(舍去),即PE=﹣2+,在Rt△PED中,PE=﹣2,PD=1,则cos∠APD==﹣2.【点评】此题属于圆的综合题,涉及的知识有: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圆的性质,勾股定理,弄清题意是解本题的关键.。
2014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里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的选项选出来,每小题3分,满分36分)1.(2014年山东省滨州市)估计在()A.0~1之间B.1~2之间C.2~3之间D.3~4之间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得出,即:2,可得答案.解:∵出,即:2,所以在2到3之间.故答案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估算无理数的大小和二次根式的性质,解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在和之间.2.(2014年山东省滨州市)一个代数式的值不能等于零,那么它是()A.a2B.a0C.D.|a|分析:根据非0的0次幂等于1,可得答案.解:A、C、D、a=0时,a2=0,故A、C、D错误;B、非0的0次幂等于1,故B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零指数幂,非0的0次幂等于1是解题关键.3.(2014年山东省滨州市)如图,是我们学过的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的方法示意图,画图的原理是()A.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分析:由已知可知∵DPF=∵BAF,从而得出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解:∵∵DPF=∵BAF,∵AB∵P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基本作图与平行线的判定,正确理解题目的含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4.(2014年山东省滨州市)方程2x﹣1=3的解是()A.﹣1B.C.1D.2分析:根据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可得答案.解:2x﹣1=3,移项,得2x=4,系数化为1得x=2.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根据解一元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可得答案.5.(2014年山东省滨州市)如图,OB是∵AOC的角平分线,OD是∵COE的角平分线,如果∵AOB=40°,∵COE=60°,则∵BOD的度数为()A.50B.60C.65D.70分析:先根据OB是∵AOC的角平分线,OD是∵COE的角平分线,∵AOB=40°,∵COE=60°求出∵BOC与∵COD的度数,再根据∵BOD=∵BOC+∵COD即可得出结论.解:∵OB是∵AOC的角平分线,OD是∵COE的角平分线,∵AOB=40°,∵COE=60°,∵∵BOC=∵AOB=40°,∵COD=∵COE=×60°=30°,∵∵BOD=∵BOC+∵COD=40°+30°=70°.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角的计算,熟知角平分线的定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6.(2014年山东省滨州市)a,b都是实数,且a<b,则下列不等式的变形正确的是()A.a+x>b+x B.﹣a+1<﹣b+1C.3a<3b D.>分析:根据不等式的性质1,可判断A,根据不等式的性质3、1可判断B,根据不等式的性质2,可判断C、D.解:A、不等式的两边都加或都减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故A错误;B、不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故B错误;C、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故C正确;D、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的性质,不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7.(2014年山东省滨州市)下列四组线段中,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4,5,6B.1.5,2,2.5C.2,3,4D.1,,3分析: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只要验证两小边的平方和等于最长边的平方即可.解:A、42+52=41≠62,不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B、1.52+22=6.25=2.52,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正确;C、22+32=13≠42,不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D、12+()2=3≠32,不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8.(2014年山东省滨州市)有19位同学参加歌咏比赛,所得的分数互不相同,取得前10位同学进入决赛.某同学知道自己的分数后,要判断自己能否进入决赛,他只需知道这19位同学的()A.平均数B.中位数C.众数D.方差分析:因为第10名同学的成绩排在中间位置,即是中位数.所以需知道这19位同学成绩的中位数.解:19位同学参加歌咏比赛,所得的分数互不相同,取得前10位同学进入决赛,中位数就是第10位,因而要判断自己能否进入决赛,他只需知道这19位同学的中位数就可以.故选B.点评: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按照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学会运用中位数解决问题.9.(2014年山东省滨州市)下列函数中,图象经过原点的是()A.y=3x B.y=1﹣2x C.y=D.y=x2﹣1分析:将点(0,0)依次代入下列选项的函数解析式进行一一验证即可.解:∵函数的图象经过原点,∵点(0,0)满足函数的关系式;A、当x=0时,y=3×0=0,即y=0,∵点(0,0)满足函数的关系式y=3x;故本选项正确;B、当x=0时,y=1﹣2×0=1,即y=1,∵点(0,0)不满足函数的关系式y=1﹣2x;故本选项错误;C、y=的图象是双曲线,不经过原点;故本选项错误;D、当x=0时,y=02﹣1=﹣1,即y=﹣1,∵点(0,0)不满足函数的关系式y=x2﹣1;故本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二次函数、一次函数、反比例图象上的点的坐标特征.经过函数图象上的某点,该点一定满足该函数的解析式.10.(2014年山东省滨州市)如图,如果把∵ABC的顶点A先向下平移3格,再向左平移1格到达A′点,连接A′B,则线段A′B与线段AC的关系是()A.垂直B.相等C.平分D.平分且垂直分析:先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再利用勾股定理结合网格结构即可判断线段A′B与线段AC的关系.解:如图,将点A先向下平移3格,再向左平移1格到达A′点,连接A′B,与线段AC交于点O.∵A′O=OB=,AO=OC=2,∵线段A′B与线段AC互相平分,又∵∵AOA′=45°+45°=90°,∵A′B∵AC,∵线段A′B与线段AC互相垂直平分.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平移的性质,勾股定理,正确利用网格是解题的关键.11.(2014年山东省滨州市)在Rt∵ACB中,∵C=90°,AB=10,sinA=,cosA=,tanA=,则BC的长为()A.6B.7.5C.8D.12.5分析: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来解决,由sinA==,得到BC==.解:∵∵C=90°AB=10,∵sinA=,∵BC=AB×=10×=6.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和勾股定理的应用,注意:在Rt∵ACB中,∵C=90°,则sinA=,cosA=,tanA=.12.(2014年山东省滨州市)王芳同学到文具店购买中性笔和笔记本,中性笔每支0.8元,笔记本每本1.2元,王芳同学花了10元钱,则可供她选择的购买方案的个数为(两样都买,余下的钱少于0.8元)()A.6B.7C.8D.9分析:设购买x只中性笔,y只笔记本,根据题意得出:9.2<0.8x+1.2y≤10,进而求出即可.解;设购买x只中性笔,y只笔记本,根据题意得出:9.2<0.8x+1.2y≤10,当x=2时,y=7,当x=3时,y=6,当x=5时,y=5,当x=6时,y=4,当x=8时,y=3,当x=9时,y=2,当x=11时,y=1,故一共有7种方案.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得出不等关系是解题关键.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4分)13.(2014年山东省滨州市)计算:﹣3×2+(﹣2)2﹣5=.分析:根据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计算即可.解:原式=﹣3×2+4﹣5=﹣6+4﹣5=﹣7.故答案为:﹣7.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知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4.(2014年山东省滨州市)写出一个运算结果是a6的算式.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可得答案.解:a2•a4=a6,故答案为:a2•a4=a6.点评:本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法,同底数幂的乘法底数不变指数相加.15.(2014年山东省滨州市)如图,平行于BC的直线DE把∵ABC分成的两部分面积相等,则=.分析: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可得答案.解:∵DE∵BC,∵∵ADE∵∵ABC.∵S∵ADE=S四边形BCDE,∵,∵,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于三角形一边截三角形另外两边所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16.(2014年山东省滨州市)某公园“6•1”期间举行特优读书游园活动,成人票和儿童票均有较大折扣.张凯、李利都随他们的家人参加了本次活动.王斌也想去,就去打听张凯、李利买门票花了多少钱.张凯说他家去了3个大人和4个小孩,共花了38元钱;李利说他家去了4个大人和2个小孩,共花了44元钱,王斌家计划去3个大人和2个小孩,请你帮他计算一下,需准备元钱买门票.分析:设大人门票为x,小孩门票为y,根据题目给出的等量关系建立方程组,然后解出x、y的值,再代入计算即可.解:设大人门票为x,小孩门票为y,由题意,得:,解得:,则3x+2y=34.即王斌家计划去3个大人和2个小孩,需要34元的门票.故答案为:34.点评: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仔细审题,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思想求解.17.(2014年山东省滨州市)如图,菱形OABC的顶点O是原点,顶点B在y轴上,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是6和4,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C,则k的值为.分析:先根据菱形的性质求出C点坐标,再把C点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即可得出k的值.解:∵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是6和4,∵C(﹣3,2),∵点C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2=,解得k=﹣6.故答案为:﹣6.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即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各点的坐标一定适合此函数的解析式.18.(2014年山东省滨州市)计算下列各式的值:;;;.观察所得结果,总结存在的规律,应用得到的规律可得=102014.分析:先计算得到=10=101,=100=102,=1000=103,=1000=104,计算的结果都是10的整数次幂,且这个指数的大小与被开方数中每个数中9的个数相同,所以=102014.解:∵=10=101,=100=102,=1000=103,=1000=104,∵=102014.故答案为102014.点评: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正数x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记为a.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满分60分)19.(2014年山东省滨州市)(1)解方程:2﹣=(2)解方程组:.分析:(1)方程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将x系数化为1,即可求出解;(2)方程组利用加减消元法求出解即可.解:(1)去分母得:12﹣2(2x+1)=3(1+x),去括号得:12﹣4x﹣2=3+3x,移项合并得:﹣7x=﹣7,解得:x=1;(2),①×3+②得:10x=20,即x=2,将x=2代入①得:y=﹣1,则方程组的解为.点评: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以及解一元一次方程,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20.(2014年山东省滨州市)计算:•.分析:把式子中的代数式进行因式分解,再约分求解.解:•=•=x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式的乘除法,解题的关键是进行因式分解再约分.21.(2014年山东省滨州市)如图,点D在∵O的直径AB的延长线上,点C在∵O上,AC=CD,∵ACD=120°.(1)求证:CD是∵O的切线;(2)若∵O的半径为2,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分析:(1)连接OC.只需证明∵OCD=90°.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证明;(2)阴影部分的面积即为直角三角形OCD的面积减去扇形COB的面积.(1)证明:连接OC.∵AC=CD,∵ACD=120°,∵∵A=∵D=30°.∵OA=OC,∵∵2=∵A=30°.∵∵OCD=90°.∵CD是∵O的切线.(2)解:∵∵A=30°,∵∵1=2∵A=60°.∵S扇形BOC=.在Rt∵OCD中,∵,∵.∵.∵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点评:此题综合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切线的判定方法、扇形的面积计算方法.22.(2014年山东省滨州市)在一个口袋里有四个完全相同的小球,把它们分别标号为1,2,3,4,小明和小强采取的摸取方法分别是:小明:随机摸取一个小球记下标号,然后放回,再随机摸取一个小球,记下标号;小强:随机摸取一个小球记下标号,不放回,再随机摸取一个小球,记下标号.(1)用画树状图(或列表法)分别表示小明和小强摸球的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2)分别求出小明和小强两次摸球的标号之和等于5的概率.分析:(1)首先根据题意画出树状图,然后由树状图求得所有等可能的结果,注意是放回实验还是不放回实验;(2)根据(1)可求得小明两次摸球的标号之和等于5的有4种情况,小强两次摸球的标号之和等于5的有4种情况,然后利用概率公式求解即可求得答案.解:(1)画树状图得:则小明共有16种等可能的结果;则小强共有12种等可能的结果;(2)∵小明两次摸球的标号之和等于5的有4种情况,小强两次摸球的标号之和等于5的有4种情况,∵P(小明两次摸球的标号之和等于5)==;P(小强两次摸球的标号之和等于5)=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用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求概率.注意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可以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23.(2014年山东省滨州市)已知二次函数y=x2﹣4x+3.(1)用配方法求其图象的顶点C的坐标,并描述该函数的函数值随自变量的增减而变化的情况;(2)求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点A,B的坐标,及∵ABC的面积.分析:(1)配方后求出顶点坐标即可;(2)求出A、B的坐标,根据坐标求出AB、CD,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出即可.解:(1)y=x2﹣4xx+3=x2﹣4x+4﹣4+3=(x﹣2)2﹣1,所以顶点C的坐标是(2,﹣1),当x≤2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少;当x>2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2)解方程x2﹣4x+3=0得:x1=3,x2=1,即A点的坐标是(1,0),B点的坐标是(3,0),过C作CD∵AB于D,∵AB=2,CD=1,∵S∵ABC=AB×CD=×2×1=1.点评:本题考查了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二次函数的性质,二次函数的三种形式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性质进行计算的能力,题目比较典型,难度适中.24.(2014年山东省滨州市)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把边DC绕D点顺时针旋转30°到DC′处,连接AC′,BC′,CC′,写出图中所有的等腰三角形,并写出推理过程.分析:利用旋转的性质以及正方形的性质进而得出等腰三角形,再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判断得出.解;图中的等腰三角形有:∵DCC′,∵DC′A,∵C′AB,∵C′BC,理由:∵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AD=DC,∵BAD=∵ADC=90°,∵DC=DC′=DA,∵∵DCC′,∵DC′A为等腰三角形,∵∵C′DC=30°,∵ADC=90°,∵∵ADC′=60°,∵∵AC′D为等边三角形,∵∵C′AB=90°﹣60°=30°,∵∵CDC′=∵C′AB,在∵DCC′和∵AC′B中,∵∵DCC′∵∵AC′B(SAS),∵CC′=C′B,∵∵BCC′为等腰三角形.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得出∵AC′D为等边三角形是解题关键.25.(2014年山东省滨州市)如图,矩形ABCD中,AB=20,BC=10,点P为AB边上一动点,OP交AC于点Q.(1)求证:∵APQ∵∵CDQ;(2)P点从A点出发沿AB边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B点移动,移动时间为t秒.①当t为何值时,DP∵AC?②设S∵APQ+S∵DCQ=y,写出y与t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并探究P点运动到第几秒到第几秒之间时,y取得最小值.分析:(1)求证相似,证两对角相等即可,因为平行,易找,易证.(2)①当垂直时,易得三角形相似,故有相似边成比例,由题中已知矩形边长则AP长已知,故t易知.②因为S∵APQ+S∵DCQ=y,故求S∵APQ和S∵DCQ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观察无固定组合规则图象,则考虑作高分别求取.考虑两高在同一直线上,且相加恰为10,故可由(1)相似结论得,高的比等于对应边长比,设其中一高为h,即可求得,则易表示y=,注意要考虑t的取值.讨论何时y最小,y=不是我们学过的函数类型,故无法用最值性质来讨论,回观察题目问法为“探究P点运动到第几秒到第几秒之间时”,<1>并不是我们常规的在确定时间最小,<2>时间问的整数秒.故可考虑将所有可能的秒全部算出,再观察数据探究函数的变化找结论.(1)证明:∵四边形ABCD是矩形,∵AB∵CD,∵∵QPA=∵QDC,∵QAP=∵QCD,∵∵APQ∵∵CDQ.(2)解:①当DP∵AC时,∵QCD+∵QDC=90°,∵∵ADQ+∵QCD=90°,∵∵DCA=∵ADP,∵∵ADC=∵DAP=90°,∵∵ADC∵∵PAD,∵=,∵,解得PA=5,∵t=5.②设∵ADP的边AP上的高h,则∵QDC的边DC上的高为10﹣h.∵∵APQ∵∵CDQ,∵==,解得h=,∵10﹣h=,∵S∵APQ==,S∵DCQ==,∵y=S∵APQ+S∵DCQ=+=(0≤t≤20).探究:t=0,y=100;t=1,y≈95.48;t=2,y≈91.82;t=3,y≈88.91;t=4,y≈86.67;t=5,y=85;t=6,y≈83.85;t=7,y≈83.15;t=8,y≈82.86;t=9,y≈82.93;t=10,y≈83.33;t=11,y≈84.03;t=12,y=85;t=13,y≈86.21;t=14,y≈87.65;t=15,y≈89.29;t=16,y≈91.11;t=17,y≈93.11;t=18,y≈95.26;t=19,y≈97.56;t=20,y=100;观察数据知:当0≤t≤8时,y随t的增大而减小;当9≤t≤20时,y随t的增大而增大;故y在第8秒到第9秒之间取得最小值.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相似及相似图形性质等问题,(2)②是一道非常新颖的考点,它考察了考生对函数本身的理解,作为未知函数类型如何探索其变化趋势是非常需要学生能力的.总体来说,本题是一道非常好、非常新的题目.。
山东省滨州市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数学试题第Ⅰ卷 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的选项选出来,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写在答题栏内)1.某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过点(1,-4),则此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 ) A .xy 4=B . xy 41=C . xy 4-= D . xy 41-= 2.一元二次方程x 2+px -6=0的一个根为2,则p 的值为( ) A .-1B .-2C . 1D .23.用四个相同的小立方体搭几何体,要求每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中至少有两种视图的形状是相同的,下列四种摆放方式中不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4.下列四个图形图案中,分别以它们所在圆的圆心为旋转中心,顺时针旋转120°后,能与原图形完全重合的是( )5.如图,⊙O 的直径CD 垂直弦AB 于点E ,且CE=2,OB=4,则AB 的长为( ) A .32 B . 4 C . 6 D .346.从标号分别为1,2,3,4,5的5张卡片中,随机抽取一张,下列事件中,必然事件是( )A .标号小于6 B.标号大于6 C . 标号是奇数 D . 标号是37.如图,△ABO 缩小后变为△''A B O ,其中A 、B 的对应点分别为'A 、'B ,点A 、B 、'A 、'B 均在图中格点上,若线段AB 上有一点P(m ,n),则点P 在''A B 上的对应点'P 的坐标为( ) A .(2m,n ) B .(m ,n ) C .(m ,2n) D .(2m ,2n )8.身高相等的四名同学甲、乙、丙、丁参加风筝比赛,四人放出风筝的线长、线与地面的夹角如下表(假设风筝线是拉直的),则四名同学所放的风筝中最高的是( ) 同学 甲 乙 丙 丁放出风筝线长140m 100m 95m 90m 线与地面夹角30° 45° 45° 60°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9.如果点A (-3,y 1),B (-2,y 2),C (1,y 3)都在反比例函数ky x (k >0)的图象上,那么,y 1,y 2,y 3的大小关系是( ) A .132yyy B .213yy y C .123y yy D .321yyy10.如图,AB 是⊙O 的直径,C 、D 是⊙O 上两点,CD ⊥AB ,若∠DAB =70°,则∠BOC =( ) A. 70° B. 130° C. 140° D. 160° 11.如图所示,给出下列条件:①∠B =∠ACD ;②∠ADC =∠ACB ;③BCAB CD AC =;④AC 2=AD ·AB .其中单独能够判定△ABC ∽△ACD 的个数为( )A .1B .2C .3D .412. 二次函数y =ax 2+bx +c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一次函数y =bx +b 2-4ac 与反比例函数y =xcb a ++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图象大致为( )第Ⅰ卷答案栏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第Ⅱ卷 非选择题二、填空题:13.已知ABC △与DEF △相似且面积比为4∶25,则ABC △与DEF △的相似比为 .14.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2=--m x 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15.如图所示,将△ABC 绕点A 按逆时针旋转30°后,得到△ADC ′,则∠ABD 的度数是 . 16.已知抛物线m x x y +-=822的顶点在x 轴上,则m= .17.如图,在Rt ABC △中,9042C AC BC ===∠°,,,分别以AC .BC 为直径画半圆,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结果保留π)18. 对于每个非零自然数n ,抛物线2211(1)(1)n n n n n y x x +++=-+与x 轴交于A n 、B n 两点,以n n A B 表示这两点间的距离,则201520152211B A B A B A +++ 的值是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个小题,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演推过程) 19.(1)解方程:x 2+2x -3=0(2)已知反比例函数xmy -=5,当x =2时y =3. ①求m 的值;②当3≤x≤6时,求函数值y 的取值范围.20. 方程22(6)x m x m -++=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且满足12x x +=12x x ,试求m 的值。
滨州市2014年初中学生学业考试数学试卷分析滨州市2014年初中学生学业考试数学试题,以教育部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和《滨州市2013年初中学生学业考试说明》为依据,以“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领域的内容为范围,注重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经验的考查。
一、试卷概况1.题型与题量全卷有三种题型,共25个小题。
其中选择题12个,填空题6个,解答题7个。
三种题型所占分值之比为3:2:5。
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其中数与代数约占总分值的48%,空间与图形约占40%,概率统计约占9%,阅读理解约占3%。
试卷三种题型中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分值分别是36分、24分、60分。
以上情况在试卷中的具体体现如下表所示:二、试题的主要特点题型题号考查知识点分值选择题1 实数、估算 32 代数式 33 平行线 34 一元一次方程 35 角平分线 36 不等式的性质 37 勾股定理逆定理 38 统计初步 39 函数图象 310 平移、菱形性质 311 解直角三角形 312 不等式的应用 3填空题13 有理数混合运算 414 幂的运算 415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416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417 反比例函数、菱形的面积 418 阅读理解 4解答题19 方程(组)解法 620 分式的运算721 圆的切线、扇形面积822 概率823 二次函数924 正方形、旋转、等腰三角形、三角形全等1025 矩形、相似、函数、综合实践、运动变化12考试内容既突出了重点知识、核心内容的考查,又兼顾到知识的覆盖面。
试题源于教材,立足于数学通性、通法考察,具有公平性。
试卷在注意控制难度的同时,又有恰当的区分度。
1.注重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整套试卷主要侧重于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问题设计基本,但不落俗套。
所有题目力求做到起点低,入手易,难易有序,层次合理,考查了初中数学最核心、最基本的知识与技能以及运用基本知识解决最基本的问题,从而考察了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
山东省滨州市中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在每个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的,请把正确的选项选出来,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写在答题栏内。
每小题选对得3分,错选、不选或多选均记0分,满分36分。
1.(3分)(•滨州)计算,正确的结果为()A.B.C.D.2.(3分)(•滨州)化简,正确结果为()A.a B.a2C.a﹣1D.a﹣23.(3分)(•滨州)把方程变形为x=2,其依据是()A.等式的性质1 B.等式的性质2 C.分式的基本性质D.不等式的性质1 4.(3分)(•湖州)如图,已知圆心角∠BOC=78°,则圆周角∠BAC的度数是()A.156°B.78°C.39°D.12°5.(3分)(•滨州)如图所示的几何体是由若干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若从正上方看这个几何体,则所看到的平面图形是()A.B.C.D.6.(3分)(•滨州)若点A(1,y1)、B(2,y2)都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则y1、y2的大小关系为()A.y1<y2B.y1≤y2C.y1>y2D.y1≥y27.(3分)(•滨州)若正方形的边长为6,则其外接圆半径与内切圆半径的大小分别为()A.6,B.,3 C.6,3 D.,8.(3分)(•滨州)如图,等边△ABC沿射线BC向右平移到△DCE的位置,连接AD、BD,则下列结论:①AD=BC;②BD、AC互相平分;③四边形ACED是菱形.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0B.1C.2D.39.(3分)(•滨州)若从长度分别为3、5、6、9的四条线段中任取三条,则能组成三角形的概率为()A.B.C.D.10.(3分)(•滨州)对于任意实数k,关于x的方程x2﹣2(k+1)x﹣k2+2k﹣1=0的根的情况为()A.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B.没有实数根C.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D.无法确定11.(3分)(•滨州)若把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则其对应的图形为()A.长方形B.线段C.射线D.直线12.(3分)(•滨州)如图,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C点,且对称轴为x=1,点B坐标为(﹣1,0).则下面的四个结论:①2a+b=0;②4a﹣2b+c<0;③ac>0;④当y<0时,x<﹣1或x>2.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1B.2C.3D.4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填对最后结果得4分,满分24分。
绝密★启用前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2的绝对值是( )A. 2B. −2C. 12D. −122.如图,一个三棱柱无论怎么摆放,其主视图不可能是( )A.B.C.D.3.数学中有许多精美的曲线,以下是“悬链线”“黄金螺旋线”“三叶玫瑰线”和“笛卡尔心形线”.其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4.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n3)3=n6B. (−2a)2=−4a2C. x8÷x2=x4D. m2·m=m35.若点P(1−2a,a)在第二象限,那么a的取值范围是( )A. a>12B. a<12C. 0<a<12D. 0≤a<126.在一次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参加男子跳高的15名运动员的成绩如下表所示:某同学分析上表后得出如下结论: ①这些运动员成绩的平均数是1.65; ②这些运动员成绩的中位数是1.70; ③这些运动员成绩的众数是1.75. 上述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②③B. ①③C. ①②D. ①②③7.点M(x 1,y 1)和点N(x 2,y 2)在反比例函数y =k 2−2k+3x(k 为常数)的图象上,若x 1<0<x 2,则y 1,y 2,0的大小关系为( ) A. y 1<y 2<0B. y 1>y 2>0C. y 1<0<y 2D. y 1>0>y 28.刘徽(今山东滨州人)是魏晋时期我国伟大的数学家,中国古典数学理论的奠基者之一,被誉为“世界古代数学泰斗”.刘徽在注释《九章算术》时十分重视一题多解,其中最典型的是勾股容方和勾股容圆公式的推导,他给出了内切圆直径的多种表达形式.如图,Rt △ABC 中,∠C =90°,AB ,BC ,CA 的长分别为c ,a ,b.则可以用含c ,a ,b 的式子表示出△ABC 的内切圆直径d ,下列表达式错误的是( ) A. d =a +b −c B. d =2aba+b+cC. d =√ 2(c −a)(c −b)D. d =|(a −b)(c −b)|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第6题 B CA 滨州市2014年中考模拟试题一、选择题(12个题,每题3分,共计36分)1、3)2(-等于( )A .6- B .6 C .8- D .82、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A.2352x x x +=B. 236()x x =C. 222()m n m n -=-D. 824m m m ÷=3、我们身处在自然环境中,一年接受的宇宙射线及其它天然辐射照射量约为3100微西弗(1西弗等于1000毫西弗,1毫西弗等于1000微西弗),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A .63.110⨯西弗B .33.110⨯西弗C .33.110-⨯西弗D .63.110-⨯西弗4、方程)1(2)1(+=+x x x 的根为( )A. 2=xB.1-=xC. 2,121=-=x xD. 2,121-=-=x x5、如图,是一个正五棱柱,作为该正五棱柱的三视图,下列四个选项中,错误的一个是() 6、 函数y =x -2+31-x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A .x ≤2B .x =3C .x <2且x ≠3D .x ≤2且x ≠37、如下图,4个三角形中与⊿ABC 相似的三角形是( )8、如图,在△ABC 中,AB =AC =10,CB =16,分别以AB 、AC 为直径作半圆,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是( )A 、4850-πB 、4825-πC 、2450-πD 、24225-π9、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C =900),放置边长分别3,4,x 的三个正方形,则x 的值为( )A 、 5B 、 6C 、7D 、 12 A B CD 第5题图 第7题10、如图,AB 为半圆的直径,点P 为AB 上一动点,动点P 从点A 出发,沿AB 匀速运动到点B ,运动时间为t ,分别以AP 、PB 为直径做半圆,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S 与时间t 之间的函数图象大致为( )t O S S O t t O S t O S11、小明从家里骑自行车到学校,每小时骑15km ,可早到10分钟,每小时骑12km 就会迟到5分钟.问他家到学校的路程是多少km?设他家到学校的路程是xkm ,则据题意列出的方程是( )A 、60512601015-=+x x B 、 60512601015+=-x x C 、60512601015-=-x x D 、 5121015-=+x x 12、太阳光线与地面成60º的角,照射在地面上的一只皮球上, 皮球在地面上的投影长是103cm ,则皮球的直径是( )A .53B .15C .10D .83二、填空题:(6个题,每题4分,共计24分)1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014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里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的选项选出来,每小题3分,满分36分)1.(2014年山东省滨州市)估计在()A.0~1之间B.1~2之间C.2~3之间D.3~4之间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得出,即:2,可得答案.解:∵出,即:2,所以在2到3之间.故答案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估算无理数的大小和二次根式的性质,解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在和之间.2.(2014年山东省滨州市)一个代数式的值不能等于零,那么它是()A.a2B.a0C.D.|a|分析:根据非0的0次幂等于1,可得答案.解:A、C、D、a=0时,a2=0,故A、C、D错误;B、非0的0次幂等于1,故B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零指数幂,非0的0次幂等于1是解题关键.3.(2014年山东省滨州市)如图,是我们学过的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的方法示意图,画图的原理是()A.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分析:由已知可知∠DPF=∠BAF,从而得出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解:∵∠DPF=∠BAF,∴AB∥P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基本作图与平行线的判定,正确理解题目的含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4.(2014年山东省滨州市)方程2x﹣1=3的解是()A.﹣1 B.C.1D.2分析:根据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可得答案.解:2x﹣1=3,移项,得2x=4,系数化为1得x=2.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根据解一元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可得答案.5.(2014年山东省滨州市)如图,OB是∠AOC的角平分线,OD是∠COE的角平分线,如果∠AOB=40°,∠COE=60°,则∠BOD的度数为()A.50 B.60 C.65 D.70分析:先根据OB是∠AOC的角平分线,OD是∠COE的角平分线,∠AOB=40°,∠COE=60°求出∠BOC与∠COD的度数,再根据∠BOD=∠BOC+∠COD即可得出结论.解:∵OB是∠AOC的角平分线,OD是∠COE的角平分线,∠AOB=40°,∠COE=60°,∴∠BOC=∠AOB=40°,∠COD=∠COE=×60°=30°,∴∠BOD=∠BOC+∠COD=40°+30°=70°.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角的计算,熟知角平分线的定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6.(2014年山东省滨州市)a,b都是实数,且a<b,则下列不等式的变形正确的是()A.a+x>b+x B.﹣a+1<﹣b+1 C.3a<3b D.>分析:根据不等式的性质1,可判断A,根据不等式的性质3、1可判断B,根据不等式的性质2,可判断C、D.解:A、不等式的两边都加或都减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故A错误;B、不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故B错误;C、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故C正确;D、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的性质,不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7.(2014年山东省滨州市)下列四组线段中,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4,5,6 B.1.5,2,2.5 C.2,3,4 D.1,,3分析: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只要验证两小边的平方和等于最长边的平方即可.解:A、42+52=41≠62,不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B、1.52+22=6.25=2.52,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正确;C、22+32=13≠42,不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D、12+()2=3≠32,不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8.(2014年山东省滨州市)有19位同学参加歌咏比赛,所得的分数互不相同,取得前10位同学进入决赛.某同学知道自己的分数后,要判断自己能否进入决赛,他只需知道这19位同学的()A.平均数B.中位数C.众数D.方差分析:因为第10名同学的成绩排在中间位置,即是中位数.所以需知道这19位同学成绩的中位数.解:19位同学参加歌咏比赛,所得的分数互不相同,取得前10位同学进入决赛,中位数就是第10位,因而要判断自己能否进入决赛,他只需知道这19位同学的中位数就可以.故选B.点评: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按照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学会运用中位数解决问题.9.(2014年山东省滨州市)下列函数中,图象经过原点的是()A.y=3x B.y=1﹣2x C.y=D.y=x2﹣1分析:将点(0,0)依次代入下列选项的函数解析式进行一一验证即可.解:∵函数的图象经过原点,∴点(0,0)满足函数的关系式;A、当x=0时,y=3×0=0,即y=0,∴点(0,0)满足函数的关系式y=3x;故本选项正确;B、当x=0时,y=1﹣2×0=1,即y=1,∴点(0,0)不满足函数的关系式y=1﹣2x;故本选项错误;C、y=的图象是双曲线,不经过原点;故本选项错误;D、当x=0时,y=02﹣1=﹣1,即y=﹣1,∴点(0,0)不满足函数的关系式y=x2﹣1;故本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二次函数、一次函数、反比例图象上的点的坐标特征.经过函数图象上的某点,该点一定满足该函数的解析式.10.(2014年山东省滨州市)如图,如果把△ABC的顶点A先向下平移3格,再向左平移1格到达A′点,连接A′B,则线段A′B与线段AC的关系是()A.垂直B.相等C.平分D.平分且垂直分析:先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再利用勾股定理结合网格结构即可判断线段A′B与线段AC的关系.解:如图,将点A先向下平移3格,再向左平移1格到达A′点,连接A′B,与线段AC交于点O.∵A′O=OB=,AO=OC=2,∴线段A′B与线段AC互相平分,又∵∠AOA′=45°+45°=90°,∴A′B⊥AC,∴线段A′B与线段AC互相垂直平分.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平移的性质,勾股定理,正确利用网格是解题的关键.11.(2014年山东省滨州市)在Rt△ACB中,∠C=90°,AB=10,sinA=,cosA=,tanA=,则BC的长为()A.6 B.7.5 C.8D.12.5分析: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来解决,由sinA==,得到BC==.解:∵∠C=90°AB=10,∴sinA=,∴BC=AB×=10×=6.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和勾股定理的应用,注意:在Rt△ACB中,∠C=90°,则sinA=,cosA=,tanA=.12.(2014年山东省滨州市)王芳同学到文具店购买中性笔和笔记本,中性笔每支0.8元,笔记本每本1.2元,王芳同学花了10元钱,则可供她选择的购买方案的个数为(两样都买,余下的钱少于0.8元)()A.6 B.7C.8D.9分析:设购买x只中性笔,y只笔记本,根据题意得出:9.2<0.8x+1.2y≤10,进而求出即可.解;设购买x只中性笔,y只笔记本,根据题意得出:9.2<0.8x+1.2y≤10,当x=2时,y=7,当x=3时,y=6,当x=5时,y=5,当x=6时,y=4,当x=8时,y=3,当x=9时,y=2,当x=11时,y=1,故一共有7种方案.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得出不等关系是解题关键.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4分)13.(2014年山东省滨州市)计算:﹣3×2+(﹣2)2﹣5=.分析:根据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计算即可.解:原式=﹣3×2+4﹣5=﹣6+4﹣5=﹣7.故答案为:﹣7.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知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4.(2014年山东省滨州市)写出一个运算结果是a6的算式.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可得答案.解:a2•a4=a6,故答案为:a2•a4=a6.点评:本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法,同底数幂的乘法底数不变指数相加.15.(2014年山东省滨州市)如图,平行于BC的直线DE把△ABC分成的两部分面积相等,则=.分析: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可得答案.解:∵DE∥BC,∴△ADE∽△ABC.∵S△ADE=S四边形BCDE,∴,∵,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于三角形一边截三角形另外两边所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16.(2014年山东省滨州市)某公园“6•1”期间举行特优读书游园活动,成人票和儿童票均有较大折扣.张凯、李利都随他们的家人参加了本次活动.王斌也想去,就去打听张凯、李利买门票花了多少钱.张凯说他家去了3个大人和4个小孩,共花了38元钱;李利说他家去了4个大人和2个小孩,共花了44元钱,王斌家计划去3个大人和2个小孩,请你帮他计算一下,需准备元钱买门票.分析:设大人门票为x,小孩门票为y,根据题目给出的等量关系建立方程组,然后解出x、y的值,再代入计算即可.解:设大人门票为x,小孩门票为y,由题意,得:,解得:,则3x+2y=34.即王斌家计划去3个大人和2个小孩,需要34元的门票.故答案为:34.点评: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仔细审题,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思想求解.17.(2014年山东省滨州市)如图,菱形OABC的顶点O是原点,顶点B在y轴上,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是6和4,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C,则k的值为.分析:先根据菱形的性质求出C点坐标,再把C点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即可得出k的值.解:∵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是6和4,∴C(﹣3,2),∵点C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2=,解得k=﹣6.故答案为:﹣6.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即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各点的坐标一定适合此函数的解析式.18.(2014年山东省滨州市)计算下列各式的值:;;;.观察所得结果,总结存在的规律,应用得到的规律可得=102014.分析:先计算得到=10=101,=100=102,=1000=103,=1000=104,计算的结果都是10的整数次幂,且这个指数的大小与被开方数中每个数中9的个数相同,所以=102014.解:∵=10=101,=100=102,=1000=103,=1000=104,∴=102014.故答案为102014.点评: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正数x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记为a.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满分60分)19.(2014年山东省滨州市)(1)解方程:2﹣=(2)解方程组:.分析:(1)方程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将x系数化为1,即可求出解;(2)方程组利用加减消元法求出解即可.解:(1)去分母得:12﹣2(2x+1)=3(1+x),去括号得:12﹣4x﹣2=3+3x,移项合并得:﹣7x=﹣7,解得:x=1;(2),①×3+②得:10x=20,即x=2,将x=2代入①得:y=﹣1,则方程组的解为.点评: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以及解一元一次方程,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20.(2014年山东省滨州市)计算:•.分析:把式子中的代数式进行因式分解,再约分求解.解:•=•=x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式的乘除法,解题的关键是进行因式分解再约分.21.(2014年山东省滨州市)如图,点D在⊙O的直径AB的延长线上,点C在⊙O上,AC=CD,∠ACD=120°.(1)求证:CD是⊙O的切线;(2)若⊙O的半径为2,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分析:(1)连接OC.只需证明∠OCD=90°.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证明;(2)阴影部分的面积即为直角三角形OCD的面积减去扇形COB的面积.(1)证明:连接OC.∵AC=CD,∠ACD=120°,∴∠A=∠D=30°.∵OA=OC,∴∠2=∠A=30°.∴∠OCD=90°.∴CD是⊙O的切线.(2)解:∵∠A=30°,∴∠1=2∠A=60°.∴S扇形BOC=.在Rt△OCD中,∵,∴.∴.∴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点评:此题综合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切线的判定方法、扇形的面积计算方法.22.(2014年山东省滨州市)在一个口袋里有四个完全相同的小球,把它们分别标号为1,2,3,4,小明和小强采取的摸取方法分别是:小明:随机摸取一个小球记下标号,然后放回,再随机摸取一个小球,记下标号;小强:随机摸取一个小球记下标号,不放回,再随机摸取一个小球,记下标号.(1)用画树状图(或列表法)分别表示小明和小强摸球的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2)分别求出小明和小强两次摸球的标号之和等于5的概率.分析:(1)首先根据题意画出树状图,然后由树状图求得所有等可能的结果,注意是放回实验还是不放回实验;(2)根据(1)可求得小明两次摸球的标号之和等于5的有4种情况,小强两次摸球的标号之和等于5的有4种情况,然后利用概率公式求解即可求得答案.解:(1)画树状图得:则小明共有16种等可能的结果;则小强共有12种等可能的结果;(2)∵小明两次摸球的标号之和等于5的有4种情况,小强两次摸球的标号之和等于5的有4种情况,∴P(小明两次摸球的标号之和等于5)==;P(小强两次摸球的标号之和等于5)==.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用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求概率.注意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可以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23.(2014年山东省滨州市)已知二次函数y=x2﹣4x+3.(1)用配方法求其图象的顶点C的坐标,并描述该函数的函数值随自变量的增减而变化的情况;(2)求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点A,B的坐标,及△ABC的面积.分析:(1)配方后求出顶点坐标即可;(2)求出A、B的坐标,根据坐标求出AB、CD,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出即可.解:(1)y=x2﹣4xx+3=x2﹣4x+4﹣4+3=(x﹣2)2﹣1,所以顶点C的坐标是(2,﹣1),当x≤2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少;当x>2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2)解方程x2﹣4x+3=0得:x1=3,x2=1,即A点的坐标是(1,0),B点的坐标是(3,0),过C作CD⊥AB于D,∵AB=2,CD=1,∴S△ABC=AB×CD=×2×1=1.点评:本题考查了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二次函数的性质,二次函数的三种形式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性质进行计算的能力,题目比较典型,难度适中.24.(2014年山东省滨州市)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把边DC绕D点顺时针旋转30°到DC′处,连接AC′,BC′,CC′,写出图中所有的等腰三角形,并写出推理过程.分析:利用旋转的性质以及正方形的性质进而得出等腰三角形,再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判断得出.解;图中的等腰三角形有:△DCC′,△DC′A,△C′AB,△C′BC,理由:∵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AD=DC,∠BAD=∠ADC=90°,∴DC=DC′=DA,∴△DCC′,△DC′A为等腰三角形,∵∠C′DC=30°,∠ADC=90°,∴∠ADC′=60°,∴△AC′D为等边三角形,∵∠C′AB=90°﹣60°=30°,∴∠CDC′=∠C′AB,在△DCC′和△AC′B中,∴△DCC′≌△AC′B(SAS),∴CC′=C′B,∴△BCC′为等腰三角形.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得出△AC′D 为等边三角形是解题关键.25.(2014年山东省滨州市)如图,矩形ABCD中,AB=20,BC=10,点P为AB边上一动点,OP交AC于点Q.(1)求证:△APQ∽△CDQ;(2)P点从A点出发沿AB边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B点移动,移动时间为t秒.①当t为何值时,DP⊥AC?②设S△APQ+S△DCQ=y,写出y与t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并探究P点运动到第几秒到第几秒之间时,y取得最小值.分析:(1)求证相似,证两对角相等即可,因为平行,易找,易证.(2)①当垂直时,易得三角形相似,故有相似边成比例,由题中已知矩形边长则AP长已知,故t易知.②因为S△APQ+S△DCQ=y,故求S△APQ和S△DCQ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观察无固定组合规则图象,则考虑作高分别求取.考虑两高在同一直线上,且相加恰为10,故可由(1)相似结论得,高的比等于对应边长比,设其中一高为h,即可求得,则易表示y=,注意要考虑t的取值.讨论何时y最小,y=不是我们学过的函数类型,故无法用最值性质来讨论,回观察题目问法为“探究P点运动到第几秒到第几秒之间时”,<1>并不是我们常规的在确定时间最小,<2>时间问的整数秒.故可考虑将所有可能的秒全部算出,再观察数据探究函数的变化找结论.(1)证明:∵四边形ABCD是矩形,∴AB∥CD,∴∠QPA=∠QDC,∠QAP=∠QCD,∴△APQ∽△CDQ.(2)解:①当DP⊥AC时,∠QCD+∠QDC=90°,∵∠ADQ+∠QCD=90°,∴∠DCA=∠ADP,∵∠ADC=∠DAP=90°,∴△ADC∽△PAD,∴=,∴,解得PA=5,∴t=5.②设△ADP的边AP上的高h,则△QDC的边DC上的高为10﹣h.∵△APQ∽△CDQ,∴==,解得h=,∴10﹣h=,∴S△APQ==,S△DCQ==,∴y=S△APQ+S△DCQ=+=(0≤t≤20).探究:t=0,y=100;t=1,y≈95.48;t=2,y≈91.82;t=3,y≈88.91;t=4,y≈86.67;t=5,y=85;t=6,y≈83.85;t=7,y≈83.15;t=8,y≈82.86;t=9,y≈82.93;t=10,y≈83.33;t=11,y≈84.03;t=12,y=85;t=13,y≈86.21;t=14,y≈87.65;t=15,y≈89.29;t=16,y≈91.11;t=17,y≈93.11;t=18,y≈95.26;t=19,y≈97.56;t=20,y=100;观察数据知:当0≤t≤8时,y随t的增大而减小;当9≤t≤20时,y随t的增大而增大;故y在第8秒到第9秒之间取得最小值.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相似及相似图形性质等问题,(2)②是一道非常新颖的考点,它考察了考生对函数本身的理解,作为未知函数类型如何探索其变化趋势是非常需要学生能力的.总体来说,本题是一道非常好、非常新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