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第二章第4节全球气候变化
- 格式:docx
- 大小:202.90 KB
- 文档页数:8
必修1第二章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共1课时〕一、课程规范:根椐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材剖析:本节教材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全球气候在不时变化之中;〔2〕全球气候变化的能够影响;〔3〕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学习中的重点不应在全球气候变化自身,而是把全球气候变化看作客观存在的理想,从而讨论全球气候变化对天文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从资料中可以看出本节教学内容涵盖的时空跨度十分大,许多效果触及学科的前沿及人类所关注的热点,因此本节对先生而言既风兴趣性,又有应战性。
学情剖析:先生对本课触及的温度变化曲线知识在初中已有接触,应该知道横、纵坐标的含义及读法。
又对全球气候变化变暖及缘由有了理性看法。
二、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艺1.经过全球气候的临时演化图,先生了解全球气候处于动摇变化之中。
2.经过资料看法全球气候不时处于变化之中并出现一定变化周期,了解全球气候变化对天文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可以提出一些气候变化的顺应对策。
进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经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腕搜集有关的气候资料,并将气候变化资料停止整理剖析,运用在天文学习进程中。
2.从不同温度带的代表性变化,去发现效果,并以小组的方式协作展开调查、研讨,探求应对目前气候变化的措施与对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过对不同纬度〔热带、温带、极地〕气候变化的探求,激起先生探求天文效果的兴味和动机,提洼天文审美情味。
三、教学重点:全球气候变化的能够影响及气候变化对策。
四、教学难点:1.历史时期和19世纪末以来气候的变化。
2.全球气候变化的能够影响五、教法学法教学方法:讲授法学习方法:归结法六、教学教具预备:七、教学进程:【导入新课】据资料考证,在距今约3000多年前,我国中原地域的气候比如今暖和得多,那里生活着许多热带和亚热带动植物。
热带规范植物——大象简直随处可见。
因此,事先的河南省称为豫州,〝豫〞字笼统比喻为一团体牵了一头大象。
直到如今,河南省仍简称〝豫〞。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知识讲解:第二章第4节全球气候变化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1.气候变化的主要表现: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和干湿变化。
2.全球气候变暖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具体分析如下: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温室气体(CO2、CH4、O3)浓度增加,使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能力增强,增加了大气逆辐射,大气保温作用增强,导致气温上升。
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1.使海平面上升:改变海岸线,给沿海地区带来巨大影响,海拔较低的沿海地区面临被淹没的危险。
(海平面上升时对环境影响:港口、航道功能受影响;陆地污水排放受阻;土地盐碱化;海岸侵蚀加强;风暴潮作用加剧;海水入侵形成咸潮,淹没土地;洪涝灾害加剧等。
)2.影响农业:(1)有利:气候变暖预示着积温增加,生长期延长,提高作物产量。
(2)不利:温度升高伴随着干旱加重,供水不足,使农作物减产。
3.影响水循环:可能使蒸发加大,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增加降水极端异常事件的发生,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与供需矛盾。
★三、全球气候变暖的对策两个方面:1.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①控制排放②增加吸收 2.适应气候变化具体措施:跟踪训练“地球工程”包括:发射反光板到地球运行轨道、人工造云、人工制造巨型“树木”、人造“火山”向空中释放硫化物等。
2010年10月29日联合国宣布在全球延缓实施“地球工程”。
回答1~2题。
1.“地球工程”旨在遏制哪种环境问题恶化的趋势( )A.大气污染B.湿地丧失C.物种灭绝D.全球变暖2.依据整体性原理,联合国延缓实施“地球工程”的理由不可能是( )A.影响生物多样性B.增强太阳辐射强度C.影响气候及生态系统D.增强自然灾害风险解析:“地球工程”包括:发射反光板到太空挡走阳光、造云阻挡阳光、人工制造巨型“树木”用以过滤二氧化碳、人造“火山”向空中释放硫化物用以反射阳光,减弱太阳辐射强度。
答案:1.D 2.B图甲和图乙表示某地区不同季节的风向变化。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选择题下图为一张北极冰盖融化时的图片,酷似哭泣的人脸,被人们富有深意地命名为“大自然母亲在哭泣”。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上图反映的环境问题是A.海洋环境污染B.渔业资源减少C.水资源短缺D.全球气候变暖【小题2】针对此环境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①植树造林②控制酸性气体排放③发展新能源、节能技术等④加大矿物燃料的开发力度⑤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③④D.③④⑤【答案】【小题1】D【小题2】B【解析】【小题1】北极冰盖加速融化的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
【小题2】气候变暖主要是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导致的。
采取的措施应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和增加二氧化碳吸收两方面进行,包括使用清洁能源和新技术等。
酸性气体排放与环境变暖关系不大;加大矿物燃料的开发力度,不利于减排二氧化碳。
选择题据专家预测,因全球气候变暖,到2100年,世界海平面将升高40~50厘米。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海陆过渡地带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据预测,到2100年,海平面上升对该地带的影响有①加剧农田土壤盐碱化? ②有利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③淹没部分耕地④滩涂面积缩小A.②④B.①③C.②③D.①④【小题2】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有①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 ②森林被大量砍伐③臭氧层破坏?④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加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小题1】D【小题2】A【解析】【小题1】据图中信息分析,海平面若升高40~50厘米,海平面上升后,海水入侵导致地下水水位上升,水分蒸发,土壤中盐类物质含量增加,加剧了土壤盐碱化;由于海平面上升,滩涂面积会缩小。
从图上看,海平面上升40~50厘米不会淹没农田,但对港口基础设施的影响较大。
【小题2】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二氧化碳增多导致的,二氧化碳增多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人类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另一方面是森林面积大幅度缩小,吸收、固定二氧化碳的能力减弱。
课题: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4节全球气候变化主备人 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 日期 ____________… 课型:复习课课时安排:1课时1 - 课程标准1. 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学习目标1. 利用图表分析全球气候变化的状况和主要原因。
2. 能利用案例材料分析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 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探讨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
学习重点、难点【基础强化案】I.知识要点:一、全球气候变化: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其对策:1.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1) 全球气候变化本身就是资源条件的变化。
(2) 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了自然灾害:全球气候的干湿变化直接导致了各地降水量的增减,____________ 和_______ 灾害频繁发生,从而引发滑坡、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土流失等其他的自然灾害。
(3) 全球气候的变化将导致原有生态系统的改变。
(4) 全球气候变化对主要生产领域的影响更为显著:①农业有利:北半球变暖,温度带—移,有利于作物生长。
高纬地区_________________ 期延长,产量________ 。
不利:增温加速 _______ ,热带干旱区农作物产量 __________ ;中纬度“谷物带”生产潜力____________ ,农业病虫危害________ 。
②工业全球变暖对工业的影响:温度升高将_____________ 高纬度地区供暖的能源消耗,明显_____________ 低纬度地区制北京市和平街一中高三地理(必修1)♦课题: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冷的能源消耗。
全球变暖可使那些产生大量___________ 气体的工业承受到越来越多的政策性压力和税收负担,而使节水节能技术、耐高温耐干旱的培育技术等获得广阔的市场。
(5) 全球气候变化危害人体健康:气候变化通过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健康造成危害。
(6) 全球气候变暖可使海平面(厄尔尼诺、旱、洪涝、热浪等),扩大某些疫病的流行,对人体2、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原因及影响:如图 2.79扌IF人大T的氟恣灶严血破坏工厂、交通上具、家庭炉灶大呈燃烧煤、石油、犬然气扌非出大量你林大呈歐俊. 裔林吸收 _________能力削弱地球融化沿海低地被淹温度佶向纬移动増人1F、F农什物分屜向较高纟审动干早面积扩大全球弋温升高图2.793.应对全球变暖的具体对策:如图 2.80握战能源利甬减少森#木植祓改:变能ItM挖制粘A室才弋体扌非放〔候咬H七——U跟农业生产—址阴沪堰刘! |培界农作物直接公众挖;刖1J收饺爭段1能技术|技术手段图2.802 北京市和平街一中高三地理(必修1) ♦课题: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例1】(2012.1顺义期末)今年联合国新一轮气候变化大会在南非东部海滨城市德班召开。
图2.82为图结合图文资料回答1题。
1.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带来的影响A.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两极地区冰川面积减小B. 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发生变化, 旱涝灾害更加频繁C. 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山地永久积雪的下界下降D. 蒸发旺盛,全球气候更加干旱【例2】(2012.3海淀零模)近年来格陵兰岛的冰原面积不断缩小。
研究表明,如果格陵兰岛的冰雪全部融化,地球海平面将上升0.5米。
回答2-3题。
1.对全球变暖的环境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 北半球热带地区降水减少;海平面上升 B.灾害性天气频繁;中国自然带北移C.洋流发生变化;大部分动物栖息地发生根本性改变2•冰原面积缩小的原因主要是A.日照时间增加 B •降雪量减少 C •板块运动加剧3•若上述现象在地球上普遍出现,其带来的影响可能有A.生物生存环境改变 B .全球淡水资源增加C .海岸线长度增加【例3】(2012丰台二模)图2.83中黑点表示某资源的主要分布区。
读图回答第4题。
4.该资源A.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B .对我国东部地区的生产生活影响大C.近年来数量有减少趋势D.主要分布在大气降水较多地区【例4】(2009 •浙江2? 3)专家认为,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等原因,预计到2100年全球平均增温4C〜5C,这对全球环境将产生重大影响。
完成1〜2题。
D.全球气候变暖D •气温下降,蒸发减弱!■»2.81中甲地自然景观,高大的树木是猴面包树,其粗大的树干能储存水分,图2.82B.采用节水措施;开发利用无污染能源•维持能源消费结构现状;自备购物篮适应环境变化,维持生命活动20°3Q'-D和咅于世异已师我搀皿的mm«■丄埠人I > MU型下样人图2.84北京市和平街一中高三地理(必修1)♦课题: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D •北欧影响最大;北半球亚热带地区降水增多2. 在节能减排中,公众可参与有利于抑制全球变暖的行动是A. 充分利用太阳能;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C.多种水稻;充分利用风能D【例5】(2010北京卷)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断增加。
目前,碳排放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
图2.84是21世纪初某年世界部分国家碳排放状况分布示意图。
据图回答第(2)题。
(2)在美国、俄罗斯、法国、印度四国中任选一国家,指出该国相对于中国的碳排放特点。
(3)说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
答案:(2)美国碳排放总量和人均排放量均较多;或俄罗斯碳排放总量较少,人均排放量较多;或法国碳排放总量较少,人均排放量较多;或印度碳排放总量较少,人均排放量接近。
(3)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使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能力增强,增加了大气逆辐射,导致气温上升(或温室效应增强,或大气保温作用增强)。
2 北京市和平街一中高三地理(必修 1) ♦课题: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巩固演练案】一、单项选择题:对野象生活习性研究表明,野象喜欢生活在温暖湿润的森林环境。
图 2.89为“中国历史时期野象活动地点分布图”。
据此完成 1〜2题。
1. 据图可以分析得出,公元前 550〜公元1830年野象活动北界 A.不断北移 B.不断南移 C. 不断东移 D. 不断西移2. 关于该历史时期气候与现代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两个时期气候变化趋势基本吻合 B. 现代气候变暖使全球陆地面积增大C. 该历史时期雪线不断降低,现代则趋向升高D. 该历史时期我国1月份0C 等温线的位置北移地表环境中各事象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当某事象发生时就会给 其他事象带来影响,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读图2.91回答3〜4题。
3. 图中所示,中心事象(X)是指 A.海平面的上升 B. 城市数量增多 C.动物数量减少 D. 冰雪覆盖扩大4. 世界各国对此变化应达成的共识是A.修筑水利工程B.控制大城市规模C.保护人类文化遗产D.控制大气中CO 的含量图2.92中示意的是全球可能发生的某种“环境变迁”,读图回答5. 该“环境变迁”最可能是 A.海平面上升,低地被淹没 B. 火山、地震频发C.荒漠化日趋严重D. 臭氧层空洞扩大6. 使图示“环境变迁”可能发生的根本原因是A.冰川融化B.全球变暖C.海水膨胀D.地面沉降7. 下列人类行动能缓解该“环境变迁”的是A. 加强水利工程建设B. 加大台风预报警报C. 提高城市化水平,降低农业人口比重D. 加强国际协作,开发清洁能源二、综合题:8.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自1978年人类开始使用卫星记录冰雪融化情况以来, 北冰洋的海冰覆盖面积已达到了历史最低水平,目前北冰洋只剩下大概300万平方千米的海冰。
2009年夏季,西北航道已能通航。
材料2 :从地理学的角度讲,西北航道是指从加拿大东北部戴维斯海峡开始沿加拿大的北部海岸一直延伸 到美国阿拉斯加州附近的一条航道。
历史上这一航道却一直无法航行。
如下图所示:(1) 北冰洋的海冰覆盖面积随季节而变化,一般是____ 季面积最小。
一般情况下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北部 的北冰洋海域分布的海冰较少,其主要原因(2) 近些年来海冰覆盖面积逐步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与人类的工业化进程有何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海冰融化后,能够通航的西北航道为什么被许多国家称为“黄金航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怙疋恤00年It A SXlfM -他疋LOW图 2.895〜7题。
图2.91图 2.92—— 现有#1逍两北航道西北杭逋与目甫部命现有弑道示慝图北京市和平街一中高三地理(必修1)♦课题: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答案:8. (1)夏季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2)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北极地区气温升高。
人类的工业化导致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排放了大量温室气体,使大气的温室效应加剧,引起全球气温上升,气候变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