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的组成与分类
- 格式:ppt
- 大小:517.50 KB
- 文档页数:32
一、计算机的分类计算机的分类很多,一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划分:1.从计算机规模来分:有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和微型机(Personal Computer)。
2.从信息表现形式和被处理的信息来分:有数字计算机(数字量、离散的)、模拟计算机(模拟量、连续的)、数字模拟混合计算机。
3.按照用途分来:分为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
4.按采用操作系统来分:分为单用户机系统、多用户机系统、网络系统和实时计算机系统。
5.从字长来分:有4位、8位、16位、32位、64位计算机。
6. 按厂家分:有原装机、兼容机。
7. 按CPU分:有386、486、586、PⅡ、PⅢ、PⅣ。
8. 按主机形式分:有台式机、便携机、笔记本式机、手掌式机。
二、微型计算机1、微型计算机的概念将计算机的核心器件中央处理器(运算器和控制器)集成在一块半导体芯片上的计算机,称为微型计算机,简称微机。
2、程序存储、程序控制美籍匈牙利科学家冯·诺依曼,对计算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提出了“程序存储、程序控制”的设计思想,同时指出计算机的构成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由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大基本部件组成计算机系统,并规定了五大部件的基本功能。
(2)计算机内部应采用二进制表示数据和指令。
(3)程序存储、程序控制(将程序事先存入主存储器中,计算机在工作时能在不需要操作人员干预的情况下,自动逐条取出指令并加以执行)。
三、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一)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计算机硬件系统及软件系统两大部分构成。
(1)计算机硬件:是计算机系统中由电子、机械和光电元件组成的各种计算机部件和设备的总称,是计算机完成各项工作的物质基础。
是指计算机系统中的实际装置,是构成计算机的看得见、摸得着的物理部件。
它是计算机的“躯壳”。
(2)计算机软件:是指计算机所需的各种程序及有关资料。
它是计算机的“灵魂”。
(二)硬件计算机硬件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部分组成。
计算机基础知识是什么计算机基础知识是指对计算机的基本原理、组成和运作方式的了解。
它是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领域的入门知识,为深入学习与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从计算机的历史、计算机的基本组成、计算机的运算方式、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和网络等方面介绍计算机基础知识。
一、计算机的历史计算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计算工具,如算盘和史前的图形记录。
但现代计算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计算机ENIAC。
从那时起,计算机技术就取得了飞速的发展,逐渐演变成现代计算机。
二、计算机的基本组成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中央处理单元(CPU):CPU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计算机的指令和控制计算机的运算。
它由算术逻辑单元(ALU)、控制单元(CU)和寄存器组成。
2. 存储器(Memory): 存储器用于存储和检索数据和指令。
它分为主内存和辅助存储器两种类型。
主内存一般是指内存条,用于临时储存数据和程序。
辅助存储器则是指硬盘、光盘等外部存储设备。
3. 输入设备(Input device): 输入设备用于将外部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中,如键盘、鼠标、扫描仪等。
4. 输出设备(Output device): 输出设备用于将计算机处理后的结果显示或输出,如显示器、打印机、音箱等。
三、计算机的运算方式计算机的运算方式包括以下几种:1.逻辑运算:计算机能够进行逻辑判断和逻辑运算,比如与、或、非等。
2.算术运算:计算机能够进行数值计算和算术运算,如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
3.决策与控制:计算机可以通过编程实现决策和控制的功能,如根据条件执行不同的指令、循环等。
四、计算机的操作系统计算机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之间的桥梁,负责管理计算机的硬件资源和提供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交互界面。
常见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Linux和Mac OS等。
操作系统的功能包括文件管理、进程管理、内存管理、设备驱动程序和用户界面等。
什么是计算机硬件?它与计算机设备有何区别?一、计算机硬件的概念及分类计算机硬件是指组成计算机系统的物理部分,包括主板、处理器、内存、硬盘、显卡、显示器等。
它是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基础,一般分为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中央处理器和存储设备四个部分。
(1)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摄像头等,用于向计算机输入指令和数据。
(2)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音箱等,用于将计算机处理后的结果展示或输出。
(3)中央处理器:主要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负责控制和处理计算机的运行。
(4)存储设备:包括内存和硬盘,用于存储计算机运行所需的数据和程序。
二、计算机硬件与计算机设备的区别计算机硬件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而计算机设备是指计算机系统中的各种设备和外部附件。
计算机设备是通过与计算机硬件的连接来实现对计算机的扩展和功能增强。
(1)区别一:功能不同。
计算机硬件是计算机系统的基础设施,是实现计算和处理信息的关键部分;而计算机设备则是通过与计算机硬件的连接,为计算机提供各种外部功能和扩展能力。
(2)区别二:侧重点不同。
计算机硬件侧重于计算机系统内部,主要包括处理器、内存、硬盘等核心部件;计算机设备侧重于计算机系统外部,主要包括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等。
(3)区别三:关联性不同。
计算机硬件是计算机系统的基础,计算机设备则是在硬件基础上进行功能扩展和性能提升的外部装置。
计算机设备必须与计算机硬件相配合才能正常使用。
三、计算机硬件的重要性计算机硬件对计算机系统的性能和运行稳定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合理选择和配置计算机硬件可以提高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存储空间和图形呈现能力,进而提高计算机的工作效率。
一方面,强大的处理器和充足的内存可以保证计算机快速、高效地处理各种复杂的运算和任务。
另一方面,快速的硬盘和稳定的显卡可以提高计算机的数据存取速度和图形处理能力,使计算机在图像处理、游戏等方面表现出色。
此外,正确选择合适的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也能提高计算机的人机交互体验,并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计算机硬件的分类1、计算机的分类(1)个人电脑:台式机、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2)服务器我们通常使用的电脑从信息处理方式来讲,属于数字电脑;从电脑功能来讲,属于通用电脑;从规模大小来讲,属于微型机;从工作模式来讲,属于个人电脑。
2、计算机系统组成硬件系统是指构成计算机的物理设备,看得见,摸得着。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
硬件是物理上存在的实体,计算机硬件系统由主机和外部设备组成,其中主机由中央处理器和内存储器组成,中央处理器又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内存储器又由ROM 和RAM 组成。
外部设备包括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因此,可以说计算机硬件由五大功能部件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或者说由三大模块组成: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I/O 设备)。
软件是计算机正常使用所需的各种程序的数据,根据其用途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主存储器又称内存储器。
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 )是为了解决CPU 与主存储器之间速度不匹配的问题而产生的,主要存放主存储器中经常被CPU 访问的那部分执行程序内容,其读写速度比主存储器快。
辅助存储器又称外存储器。
3、计算机的种类:电脑分为服务器、工作站、台式机、笔记本电脑4大类。
服务器:英文名为Server 。
工作站:英文名为Workstation 。
台式机:英文名为Desktop ,也叫个人电脑(PC )。
笔记本电脑:英文名为Notebook Computer (简称NB )。
(1)台式计算机(由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和音箱五个部分组成。
)(2)便携式计算机,又称为笔记本电脑。
计算机系统 硬件系统 软件系统 主机 外部设备 内存储器 输入设备外存储器 I/O 接口CPU 输出设备 系统软件 应用软件 数据库管理系统 语言处理系统 操作系统(3)掌上计算机又称为掌上电脑。
4、计算机主机的基本部件计算机的主要外部设备在计算机商店选购计算机配件,自己组装计算机。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一、计算机的组成运算器和控制器等组成CPU ,CUP是硬件的核心,用于数据的加工处理,能完成各种算数、逻辑运算及控制功能。
存储器分为内存和外存,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合称外设。
CPU负责获取程序指令,对指令进行译码并执行。
功能包括:程序控制、操作控制、时间控制、数据处理以及对系统内部和外部的中断做出相应和相应的处理。
CPU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组和内部总线等部件组成。
运算器由算数逻辑单元(ALU)、累加寄存器(AC)、数据缓冲寄存器(DR)和状态条件寄存器(PSW)等组成,它是数据加工处理部件,完成计算机的算数和逻辑计算。
运算器是执行单元,接收控制器的命令进行动作。
控制器由程序计数器(PC)、指令寄存器(IR)、指令译码器、时序产生器和操作控制器组成,它控制整个CPU工作,保证程序正确执行且处理异常。
控制器包括指令控制逻辑、时序控制逻辑、总线控制逻辑和中断控制逻辑等几个部分。
指令控制逻辑完成取指令、分析指令和执行指令的操作;时序控制逻辑为每条指令按时间顺序提供应有的控制信号;总线逻辑是为多个功能部件服务的信息通路的控制电路;中断控制逻辑用于控制各种中断请求并根据优先级进行排队,逐个交给CPU处理。
寄存器可分为专用寄存器和通用寄存器。
运算器和控制器间的是专用寄存器,作用是固定的。
多核CPU即在一个单芯片上继承两个甚至多个处理器内核,CPU 所有计算,接收/存储命令、处理数据都由内核完成。
多核的主要优点是满足用户同时进行多任务处理的要求。
二、进制转换R转10进制:按权展开法 R的k次方求和(k…… 3 2 1 0 . -1 -2)10转R:短除法除以R 记住余数余数逆序排上去10 进制小数转: 主要是小数部分乘以2,取整数部分依次从左往右放在小数点后,直至小数点后为0。
Eg:0.125: 0.125*2 = 0.25 整数部分0 再将小数部分0.25乘以2,得0.5,然后取整数部分0 再将小数部分0.5乘以2,得1,然后取整数部分1 直到小数部分全为0 整数部分顺序排列得到结果 0.001三、数据表示数值在计算机中的表示的形式称为机器数,特点是二进制计数制,机器数对应的实际数称为数的真值。
计算机系统的分类并举例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的,用于完成特定任务的系统。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计算机系统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个人计算机系统:个人计算机系统是指由个人使用的计算机系统,常见的个人计算机系统包括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
个人计算机系统有自己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可以用于办公、娱乐等各种用途。
2. 服务器系统:服务器系统是用于提供网络服务的计算机系统,常见的服务器系统包括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邮件服务器等。
服务器系统通常具有强大的处理能力和存储能力,可以同时为多个客户端提供服务。
3. 嵌入式系统:嵌入式系统是指集成在其他设备中的计算机系统,常见的嵌入式系统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等。
嵌入式系统通常具有小巧、低功耗的特点,用于控制和管理其他设备的运行。
4. 超级计算机系统:超级计算机系统是用于高性能计算的计算机系统,常见的超级计算机系统包括天河系列超级计算机、IBM的Blue Gene系列超级计算机等。
超级计算机系统具有极高的计算能力,可以用于科学计算、天气预报、模拟等领域。
5. 并行计算系统:并行计算系统是指由多个计算单元组成的计算机系统,常见的并行计算系统包括多核处理器、GPU等。
并行计算系统可以同时执行多个计算任务,提高计算效率。
6. 分布式计算系统:分布式计算系统是指由多台计算机组成的计算系统,常见的分布式计算系统包括云计算平台、分布式数据库等。
分布式计算系统可以将计算任务分发给多台计算机进行并行处理,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7. 实时计算系统:实时计算系统是指对时间要求严格的计算系统,常见的实时计算系统包括航空航天控制系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等。
实时计算系统需要在给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计算任务,对计算速度和可靠性要求较高。
8. 分时计算系统:分时计算系统是指多个用户共享一台计算机的计算系统,常见的分时计算系统包括Unix系统、虚拟机等。
分时计算系统可以为多个用户提供计算资源,提高计算机的利用率。
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点一、计算机基本概念1. 计算机定义: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按照程序指令自动进行信息处理的电子设备。
2. 计算机组成:- 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示器、键盘、鼠标等。
- 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工具软件等。
3. 计算机分类:- 个人计算机(PC)- 笔记本电脑- 工作站- 服务器- 超级计算机二、操作系统基础1. 操作系统定义:操作系统是管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系统软件,提供用户界面。
2. 常见操作系统:- Microsoft Windows- macOS- Linux3. 操作系统功能:- 管理内存与处理器资源- 文件系统管理- 安全性和权限控制- 硬件设备管理三、计算机网络基础1. 网络定义:网络是连接多台计算机,使它们能够共享资源和信息的系统。
2. 网络类型:- 局域网(LAN)- 广域网(WAN)- 互联网3. 网络协议:- TCP/IP- HTTP/HTTPS- FTP四、数据存储与管理1. 存储介质:- 硬盘驱动器(HDD)- 固态驱动器(SSD)- 光盘(CD/DVD)- 闪存(USB驱动器、SD卡)2. 数据管理:- 数据组织-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数据备份与恢复五、信息安全基础1. 信息安全概念:保护信息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披露、破坏、修改或破坏。
2. 安全措施:- 防火墙- 杀毒软件- 加密技术- 身份验证和访问控制六、应用软件基础1. 办公软件:- 文字处理软件(如Microsoft Word)- 电子表格软件(如Microsoft Excel)- 演示软件(如Microsoft PowerPoint)2. 多媒体软件:- 图像编辑软件(如Adobe Photoshop)- 音频编辑软件(如Audacity)- 视频编辑软件(如Adobe Premiere Pro)七、编程语言基础1. 编程语言概念:编程语言是用于创建软件程序的标准化通信代码。
计算机的组成计算机是由多个组件组成的复杂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CPU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执行指令并进行计算。
它包括控制单元和算术逻辑单元,负责指挥和执行程序。
现代计算机通常使用多核CPU来提高处理能力。
2. 存储器(Memory):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和数据。
它分为主存储器(RAM)和辅助存储器(如硬盘、固态硬盘),主存储器用于临时存储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而辅助存储器则用于长期存储和备份数据。
3. 输入设备(Input Devices):输入设备用于将外部数据输入到计算机中。
常见的输入设备包括键盘、鼠标、触摸屏、扫描仪等。
4. 输出设备(Output Devices):输出设备用于将计算机处理后的结果显示给用户。
常见的输出设备包括显示器、打印机、扬声器等。
5. 主板(Motherboard):主板是计算机中各个部件的连接和支持中枢。
它包含了CPU插槽、内存插槽、扩展插槽以及各种连接器和芯片组。
6. 数据通路(Data Bus):数据通路用于在计算机各个组件之间传输数据和信号。
它包括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用于控制和传输指令、数据和信号。
7. 输入输出控制器(Input/Output Controller):输入输出控制器负责管理计算机与外部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和通信。
8. 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的核心软件,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的各个硬件和软件资源,提供用户接口以及协调各种应用程序的运行。
除了上述基本组成部分,计算机还包括各种接口、扩展插槽、电源等辅助部件,以满足不同需求和扩展功能。
计算机的每个组成部分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共同协作完成各种计算、处理和存储任务。
计算机分类和构成分类从计算机的类型、工作方式、构成器件、操作原理、应用环境等划分,计算机有多种分类。
从数据表示来说,计算机可分为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以及混合计算机三类;数字计算机按构成的器件划分,曾有机械计算机和机电计算机,现用的电子计算机,正在研究的光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神经计算机等等。
电子计算机就其规模或系统功能而言,可分为巨型、大型、中型、小型、微型计算机和单片机。
综合起来说,计算机的分类是这样的:(1)按照性能指标分类①巨型机:高速度、大容量②大型机:速度快、应用于军事技术科研领域③小型机:结构简单、造价低、性能价格比突出④微型机: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低(2)按照用途分类①专用机:针对性强、特定服务、专门设计②通用机: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过程控制解决各类问题(3)按照原理分类①数字机:速度快、精度高、自动化、通用性强②模拟机:用模拟量作为运算量,速度快、精度差③混合机:集中前两者优点、避免其缺点,处于发展阶段硬件计算机系统中所使用的电子线路和物理设备,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如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外部设备(输入输出设备、I/O设备)及总线等。
①存储器。
主要功能是存放程序和数据,程序是计算机操作的依据,数据是计算机操作的对象。
存储器是由存储体、地址译码器、读写控制电路、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组成。
能由中央处理器直接随机存取指令和数据的存储器称为主存储器,磁盘、磁带、光盘等大容量存储器称为外存储器(或辅助存储器)。
由主存储器、外部存储器和相应的软件,组成计算机的存储系统。
②中央处理器的主要功能是根据存储器内的程序,逐条地执行程序所指定的操作。
中央处理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数据寄存器、指令寄存器、指令译码器、算术逻辑部件、操作控制器、程序计数器(指令地址计数器)、地址寄存器等。
③外部设备是用户与机器之间的桥梁。
输入设备的任务是把用户要求计算机处理的数据、字符、文字、图形和程序等各种形式的信息转换为计算机所能接受的编码形式存入到计算机内。
计算机基本结构计算机基本结构是指计算机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的组织和联系方式,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层面。
硬件层面主要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软件层面主要包括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等。
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决定着计算机的性能和功能。
一、中央处理器(CPU)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硬件中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各种计算和控制指令。
它由运算器(ALU)、控制器和寄存器组成。
运算器负责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控制器负责解析和执行指令,寄存器用于存储数据和指令。
1. 运算器(ALU)运算器是计算机中的算术和逻辑运算单元,它可以对数据进行加、减、乘、除等各种运算操作,同时还可以进行逻辑运算,如与、或、非等。
运算器的性能直接影响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和处理能力。
2. 控制器控制器是计算机中的指令解析和执行单元,它负责解析指令、控制各个部件的工作顺序以及处理异常情况。
通过控制器,计算机可以按照指令的要求完成各种操作。
3. 寄存器寄存器是计算机中的高速存储器,用于存储正在运行的指令和数据。
计算机中有多个寄存器,包括通用寄存器、程序计数器、指令寄存器等,它们具有不同的功能和用途。
二、存储器存储器是计算机中的数据存储部件,主要分为内存和外存两种形式。
内存是计算机中的主要存储介质,用于存储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外存则是辅助的存储介质,用于离线存储和长期保存数据。
1. 内存内存是计算机中的主要存储器,分为随机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两种类型。
RAM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可读写;ROM用于存储固定的程序和数据,只读。
内存的容量和速度直接影响计算机的性能。
2. 外存外存主要包括硬盘、光盘、U盘等存储介质,用于离线存储和长期保存数据。
外存容量一般较大,但访问速度相对较慢。
三、输入输出设备输入输出设备是计算机与外部环境交互的接口,主要用于数据的输入和输出。
常见的输入设备包括键盘、鼠标、扫描仪等;输出设备包括显示器、打印机、音响等。
大一计算机基础必考知识点一、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计算机是一种能够自动运行和处理数据的电子设备。
根据规模和用途的不同,计算机可以分为超级计算机、大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等不同类型。
二、计算机的组成和层次结构计算机主要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设备等,软件则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三、数据的表示与处理计算机中的数据主要以二进制形式表示,使用位(bit)作为最基本的单位,多个位组成一个字节(byte)。
计算机通过算术逻辑单元(ALU)对数据进行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还可以进行逻辑判断和控制流程。
四、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互连起来,形成一个覆盖范围更广的计算机系统。
互联网则是全球范围内的计算机网络。
常见的网络协议有TCP/IP协议、HTTP协议等。
五、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软件,它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的硬件资源,为用户提供各种功能和服务。
常见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Linux和Mac OS等。
六、编程语言与程序设计编程语言是用来描述计算机运算和逻辑的一种形式化语言。
常见的编程语言包括C、C++、Java和Python等,程序设计是使用编程语言编写程序的过程。
七、数据库与数据管理数据库是指存储和管理大量数据的系统,常见的数据库系统有MySQL、Oracle和SQL Server等。
数据管理包括数据的存储、查询、更新和备份等操作。
八、计算机安全与信息安全计算机安全是指保护计算机系统和数据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披露、破坏或修改的能力。
信息安全则是指保护信息系统中的信息不受威胁和攻击。
九、软件工程与开发过程软件工程是一门研究如何以系统性的、规范化的、可重复使用的方法开发和维护软件的学科。
软件开发过程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等阶段。
十、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是研究计算机以及它们的设计和应用的学科。
小学计算机完整ppt课件contents •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与常用软件•计算机网络基础•Word文字处理•Excel电子表格•PowerPoint演示文稿目录计算机基础知识硬件软件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微型机体积小、价格低,用于个人使用或小型企业。
输出设备将处理结果输出给用户。
中央处理器从内存中读取指令和数据,并执行相应的操作。
输入设备将数据和程序输入到计算机中。
冯·诺依曼体系结构:计算机采用存储程序控制方式,即程序和数据都存储在内存中,由中央处理器按照计算机的工作过程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自动控制多媒体应用人工智能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操作系统与常用软件功能包括处理如管理与配置内存、决定系统资源供需的优先次序、控制输入设备与输出设备、操作网络与管理文件系统等基本事务。
定义操作系统是一组主管并控制计算机操作、运用和运行硬件、软件资源和提供公共服务来组织用户交互的相互关联的系统软件程序。
分类根据运行的环境,可分为桌面操作系统,手机操作系统,服务器操作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等。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基本操作常用快捷键030201Windows 操作系统介绍常用软件介绍与使用办公软件图像处理软件编程软件网络安全软件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网络的概念与分类计算机网络的概念计算机网络的分类互联网的起源与发展互联网的起源互联网的起源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的初期,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资助建立的一个名为ARPANET的网络。
互联网的发展从最初的ARPANET发展到现在的全球互联网,经历了多个阶段,包括TCP/IP协议的出现、万维网(World Wide Web)的发明、各种网络应用的涌现等。
网络安全与防范网络安全的定义网络安全的防范Word文字处理Word的基本操作启动与退出Word01Word界面介绍02新建、打开与保存文档03文档的排版与编辑01020304文本的输入与编辑字体格式设置段落格式设置插入图片与艺术字表格的制作与处理演示如何在Word中创建表格,包括插入表格、绘制表格等方法。